血液净化技术

合集下载

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病的增多,血液净化作为治疗肾脏疾病和其他内科疾病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壮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目前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一、设备和耗材
我国血液净化设备和耗材的生产能力已经大幅提升,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

国内企业在生产设备和耗材时,需要克服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二、技术水平
我国的血液净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在某些方面仍有待提高。

例如,目前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的自动化血液净化系统,且在血液净化过程中,血透质量检测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三、专业人才
血液净化工程技术是一门高端技术,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对于血液净化技术的培训和教育还有待完善。

同时,国内的血液净化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仍然不够充足,需要加强培训和引进。

未来,我国的血液净化工程技术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技术方面,我国需要进一步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等新技术,提高血液净化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与国际血液净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血液净化技术和设备,提升国内血液净化工程技术水平。

在人才方面,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并鼓励国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发展。

总之,随着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手段,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保障人们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血液净化技术发展综述4300字》

《血液净化技术发展综述4300字》

血液净化技术发展综述目录1 血液净化设备 (1)2 血液净化材料 (1)3新型血液透析方式 (2)3.1连续性血液净化(CBP) (2)3.2每日透析 (2)3.3杂合型血液透析 (3)3.4免疫吸附(IA) 技术 (3)3.5家庭血液透析 (4)4血液净化新理论 (4)4.1生物人工肾 (4)4.2干细胞治疗 (4)4.2.1内源性干细胞 (4)4.2.2外源性干细胞 (5)结语 (5)参考文献 (6)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也令人瞩目。

目前,在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设备和血液透析方式的更新条件下,为血液净化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开发,透析效果越来越好。

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血液净化设备血液净化设备是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载体,我国正努力用自主创新技术解决临床应用需求问题。

整个设备的制造过程是稳定血液净化处理质量的保证,而设计技术的准确性是提高血液净化处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人工肝支持治疗、器官功能、血液净化治疗生物材料进展、临床试验与示范基地建设创新血液净化系统基于时间表理论的重要支撑。

现有的血液净化理论可以解决临床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医学专家的期望问题。

根据净化功能的配置程度,将血液净化设备分为基本型、强化型和综合型血液净化设备。

在国内血液灌流机和单功能的血液透析机的血液净化设备的基本型为基础,通过整合与优化,提升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处理成本,性价比高,易于操作和维修;增强血液净化设备在国内血液透析机CRRT机为主,加强过滤,基本功能超滤、透析、血和水的结构优化,提高电解液,超滤,肝素的作用,处理温度曲线,个别的治疗作用,增加血容量监测系统,去除毒素,ASSE评价系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医务人员的操作;血液净化设备在国内多功能血液净化设备为主,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过滤、吸附、超滤等功能的综合治疗模式,打破多功能血液净化设备供应的特殊和昂贵的供应现状,实现普遍,降低处理成本,提高采集、处理和监控设备的操作和处理动态信息的过程,提高智能设备的维护和操作的便利程度。

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血液净化是一种现代医学技术,其主要应用于治疗肾脏疾病、血液疾病等疾病。

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
目前,我国的血液净化工程技术已经具备了较高水平的技术和设备。

我国的医学界通过自主创新,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果。

同时,我国的血液净化技术在世界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我国人们对于血液净化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我国的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包括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减少并发症等。

另外,我国的医疗机构和制药公司也在加强对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满足临床需求和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

总之,我国血液净化工程技术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在不断向更加优越的方向发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血液净化技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

关于印发《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23版)》的告知苏卫医〔2023〕68号各市卫生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卫生局,省管有关医院:为规范和加强血液净化技术管理,我委组织制定了《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23版)》(见附件,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并就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我省已将血液净化技术列入“第二类医疗技术”管理,凡未经审核批准的医疗机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该项技术。

二、医疗机构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避免盲目追求扩大规模,忽视医疗安全和内涵质量。

各有关医疗机构,要认真对照本《规范》的标准和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强对血液净化中心(室)管理,贯彻血液净化中心(室)的医护人员配置和岗位培训规定,保证血液净化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科学规划辖区内血液净化中心(室)的设立,充足考虑城郊偏远和广大农村地区血液净化的可及性,满足农村患者的医疗需求。

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监督与考核,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指导与督查,在督查中发现医疗机构血液净化中心(室)不符合规定、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的,应立即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责令其暂停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

各地要加强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工作,建立健全质控组织体系和制度,对辖区内血液净化中心(室)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评估与检查指导,促进血液净化质量的连续改善。

原省卫生厅《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苏卫医﹝2023﹞6号)自此文下发之日起废止。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23年10月17日抄送:无锡市医管中心,省医院协会、省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23版)为规范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基本规定。

血液净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血液净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血液净化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亲爱的朋友,咱们来聊聊那个让人又爱又怕的话题——血液净化技术。

你知道嘛,这玩意儿就像是给身体来个大扫除,把体内的那些坏东西都清理出去,让身体重新焕发活力。

但是,这个“大扫除”可不是随便来的,它得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指标,就像我们做菜要放盐一样,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

咱们得说说这个“大扫除”的准备工作。

你知道吗,在开始之前,医生们就像侦探一样,仔细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就像我们要先了解案情一样。

他们会问很多问题,比如你的体重、血压、血糖等等,就像是在调查案件的每一个细节。

然后,他们会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一个清洁计划,就像是我们要设计一个打扫方案一样。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大扫除”了。

医生们会用一种叫做“透析机”的工具,就像是我们用吸尘器一样,把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吸出来。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激烈的战斗,需要我们全力以赴才行。

而且,这个过程还得定时定量,就像是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清洁完成后,我们还得做个小检查,就像我们做完饭后要检查一下饭菜的味道一样。

医生们会检查血液的颜色、比重等等,就像是在检查饭菜的质量一样。

只有一切都符合标准,这场“大扫除”才算成功,患者才能像刚出炉的面包一样,重新变得健康起来。

那么,这个“大扫除”到底有什么标准呢?简单来说,就是看三个指标:血液的颜色、比重和生化指标。

血液颜色要是红润的,像是新鲜的番茄一样;比重要是适中的,就像是一杯水一样;生化指标也得正常,就像是我们的心脏跳动得一样有力。

这三个指标就像是体检表上的三个项目,缺一不可。

当然啦,除了这三个指标,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细节也很重要。

比如说,患者的饮食得清淡点,就像是我们平时吃蔬菜一样;运动也不能少,就像是我们锻炼身体一样;药物也得按时按量吃,就像是我们吃药一样。

这些小细节就像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然不起眼,但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可大了。

总的来说,血液净化技术就像是一场大扫除,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才能保证这场“大扫除”的效果。

血液净化技术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血液净化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患者的血液进行净化和调理,为其恢复健康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肺部疾病的治疗中,血液净化技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肺部疾病的特点、血液净化技术的分类以及血液净化技术在肺部疾病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肺部疾病的特点肺部疾病是指影响呼吸器官正常结构和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肺炎、肺纤维化、肺癌等多种类型。

这些疾病在临床上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肺部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各种辅助治疗手段。

二、血液净化技术的分类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

其中,血液透析可以通过半透膜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滤清,去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改善血液的流变学参数;血浆置换则是通过置换液将患者的血浆中的炎性因子和毒素进行清除,起到一种免疫调节的作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通过模拟肾脏的功能,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滤清和调理,减轻肾脏的负担。

三、血液净化技术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1. 血液透析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患者在感染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高热、咳嗽、胸痛等。

血液透析作为肺炎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通过清除感染产生的炎性因子和毒素,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2. 血浆置换在肺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肺纤维化是一种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组织的纤维化增生和功能丧失。

血浆置换是一种通过置换液清除患者血浆中的炎性因子和毒素的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肺纤维化的进展,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3.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药物的肾毒性和骨髓抑制等。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以通过清除患者体内的化疗药物代谢产物,减轻肾脏的负担,提高化疗的耐受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条件。

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净化技术
静静脉血液滤过(VVH) 动静脉血液透析(AVHD) 静静脉血液透析(VVHD) 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AVHDF) 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VVHDF)
血 液
血 细 胞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LDL(不良胆固醇) 胆固醇--- ---IDL ---HDL(良性胆固醇) ---IgM 免疫球蛋白--- ---IgG ( γ球蛋白) ---IgA 白蛋白 胆红素 维生素 尿素氮 肌酸内酰胺 糖 电解质 水
抗凝剂种类
增加凝血抑制因子活性药物 肝素,低分子肝素 抑制凝血因子活性药物 阿加曲班,甲磺酸奈莫司他 钙离子螯合剂 枸橼酸钠

新型抗凝剂
阿加曲班

为人工合成的高度选择性凝血酶抑制剂,能特异性、可逆性与凝血酶活性 部位结合,不仅对循环中凝血酶,而且对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均具有抑制作用

具有良好通透性的血液滤过器中,血浆中除蛋白质及细胞等 有形成分外,体内存贮过多的水分及大部分中小分子溶质均 被滤出
治疗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与细胞外液成分相似的液体,来
替代肾小管的功能
血液滤过
半透膜内(纤维内)血 液循环 血液循环 补充置换液
CVVH
清除物质范围
大 分 子
中 分 子 小 分 子
原因

pressure)
危重患者血管条件差或低血压引起的低血流量 管路破损 血管痉挛 管路连接处不紧造成的漏血
静脉压低( Low return
措施

pressure)
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 上机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破损、漏气、管道连接处是否紧密; 治疗过程中如管路破损,此时立即回血,保留动、静脉穿刺针,更换新的管路 血管痉挛时可用热水袋敷,解除痉挛后再加大流量

血液净化技术新进展与发展设想

血液净化技术新进展与发展设想

血液净化技术新进展与发展设想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装置,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将体内的血液清洁净化,去除体内的废物和有害物质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血液净化技术的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设想。

一、血液净化技术的新进展1. 智能化血液净化装置的研究和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血液净化装置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智能化装置可以实现自动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参数,并根据数据自动调节治疗参数,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这种装置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远程调节,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治疗服务。

2. 新型生物材料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传统的血液净化装置主要使用人工材料,如聚乙烯醇和聚甲醛等。

近年来,一些新型生物材料如纳米生物材料、生物仿生材料等开始在血液净化中得到应用。

这些生物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仿生特性,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3. 微型化和微流控技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微型化和微流控技术可以实现对微小流体的精确控制和处理,为血液净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通过微型化和微流控技术,可以实现对患者的血液进行高效和精准的净化,提高治疗效果和节约资源。

1. 多模式治疗的综合应用:未来的血液净化技术将向多模式治疗方向发展。

通过将不同的治疗模式如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滤过等进行组合应用,可以实现更全面和有效的血液净化治疗。

这种综合治疗模式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设计,提高治疗效果。

2. 靶向治疗技术的应用:未来的血液净化技术将更多地应用靶向治疗技术。

通过设计特定的生物材料或功能化的载体,可以实现对特定病原体或有害物质的靶向吸附和清除,减少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损伤,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效果。

3. 个性化治疗的发展: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个性化治疗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周血Ca2+反应安全性,滤器后Ca2+反应有效性
抗凝效果欠佳时,可降低血流量/增加枸橼酸量 对PT/APTT并无影响,ACT明显延长
感谢聆听
吸附剂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物,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或手
段。与其他血液净化方式结合可形成不同的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
血液灌流-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证 : 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HA230灌流器) 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HA130灌流器) 3、重症肝炎、爆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HA330-Ⅱ灌流器) 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HA330灌流器) 5、银屑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HA280灌流器) 6、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
血小板大量聚集并活化后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活性物质,进而诱发血压下降。
血液灌流-并发症
贫血:
每次灌流治疗均会导致少量血液丢失。 长期进行血液灌流的患者,有可能诱发或加重贫血现象。
血液灌流-定义
定义:当血液灌流技术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
吸附剂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物,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或手
血浆置换-适应症
血浆置换-适应症
血浆置换-分类

血浆置换-作用机制
单重血浆置换
单重血浆置换是利用离心或膜分离技术分离并丢弃体内含有高浓度致病因子的血浆,
同时补充同等体积的新鲜冰冻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加少量白蛋白溶液。
血浆置换-作用机制
双重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置换是使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再通过膜孔径更小的血浆成分分离器
血浆置换-并发症
心血管合并症:
低血容量、低血压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早搏、心房颤动、偶有心跳骤停
血浆置换-并发症
过敏反应:
原因:
处理: 选择置换液 抗组织胺剂
FFP含有各种过敏原、血浆代用品
临床表现:荨麻疹、潮红、鼻塞、喘息、胸闷、畏寒发热、低血压等
激素
血浆置换-并发症
低钙血症:
禁忌证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由于灌流器所用为非致敏材料,故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 敏者很少见,即算高敏的患者发生类似过敏其症状也很轻,且经地塞米松处理后都可
完成治疗(无绝对禁忌证)
血液灌流-预冲
一、 1,5%葡萄糖500ml(选用)直接作为预冲液使用。
2,前2500ml生理盐水按每500ml生理盐水加入肝素10-15mg(≤100ml/min)。
预期结束前30分钟停止追加。肝素剂量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
2、低分子肝素60IU~80IU/Kg推荐在治疗前20-30分钟静脉推注,无需追加剂量。 灌流治疗时宜以100 ml/min的速度引血,如病人病情平稳应尽快将血液速度调至 180-200 ml/min为宜。治疗中提醒操作者注意观察体外循环情况,防止凝血,有条 件者最好在上机后15分钟内查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原时间 )值, 调整维持量肝素用量。
滤器后Ca
ACD-A输注速度调整 降低5 ml/hr10
< 0.20 mmol/L
0.20 – 0.40 mmol/L
0.41 – 0.50 mmol/L
维持不变
增加5 ml/hr10
> 0.50 mmol/L
增加10 ml/hr20
枸橼酸抗凝-参数
Ca起始速度:枸橼酸的6.1% , 8-11ml/L
血液净化技术在ICU中的应用
外科ICU 曹恒
主要内容
一.血液滤过的原理 二.血液灌流 三.血浆置换
四.双重血浆吸附
五.枸橼酸抗凝
血液滤过-原理
血液入口
透析液 和滤出 液出口
横截 面
空心纤维 膜
透 析 液 入 口
跨膜压和压力降
血液出口
血液滤过-原理
血液滤过-原理
对流原理:溶质随水移动, “溶剂拖移”
血液灌流-并发症
生物不相容:
临床表现: 灌流治疗开始后0.5-1.0小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 处理: 一般不需要中止灌流治疗,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吸氧。 如经上述处理症状不缓解并严重影响生命体征应及时终止灌流治疗。
血液灌流-并发症
吸附颗粒栓塞:
临床表现: 治疗开始后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血压下降等。 处理: 灌流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吸附颗粒栓塞现象,必须停止治疗。给予吸氧或高压氧治疗, 同时配合对症处理。
的物质,吸附后的血浆回输至患者体内。
血浆吸附-分类
即利用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或有特定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配基)结合在 吸附材料(载体)上,用于清除血浆或全血中特定物质(配体)的治疗方法。 如பைடு நூலகம்IgA吸附、胆红素吸附。
双重血浆吸附-DPMAS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是一种新型的人工肝技术,将血浆分离后,将分离出来的血浆 依次送入BS330胆红素吸附柱、HA330-Ⅱ血液灌流器后再回入人体。采用中性大孔 树脂(HA330-Ⅱ)和离子交换树脂(BS330)两种吸附剂产品联合应用,双重吸附, 特异性清除胆红素的同时有效清除炎症介质,减轻炎症和免疫反应,能显著减轻患者
原因: 抗凝剂或FFP含有枸橼酸,可与钙螯合
临床表现:开始口周麻木、如不处理,进而出现震颤至肌肉 痉挛、手中搐搦、恶心、 呕吐、恶寒、基至昏厥 处理: 含枸橼酸的血液返回速度减慢
静注葡萄酸钙
枸橼酸敏感的患者最好使用肝素作抗凝剂选择置换液
血浆置换-并发症
出血倾向:
原因:
处理: 凝血病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血浆换时,必须用新鲜冰冻血浆,血 浆交换后行手术时,需要注意出血危险。
血浆置换-置换液的处方
血浆置换频度: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一般血浆置换疗法的频度是间隔 1-2天, 5-7次为1个疗程。
血浆置换剂量:单次置换剂量以患者血浆容量的1-1.5倍为宜.
置换液速度: 建议: 抗凝方案: 30-50ml/min为宜, 血流速度:置换液速度=5:1 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用量通常是血液透析的1.5-2倍。
血浆置换-置换血浆量
PV(ml)=(1-Hct) × (b+CW) PV(L)=0.0645 ×体重(kg) × (1-血细胞比容值)
PV=35-40ml/kg
附:*Hct:血细胞比容; b:1530 (男性) 或864 (女性); C:41 (男性) 或47.2(女性); W:体重(kg)
凝血因子缺失或自身疾病
血浆置换-并发症
溶血:
原因:
处理: TMP应在100mmHg以下,尽可能控制在50mmHg左右。
机械挤压、高跨膜压力
血浆吸附-定义
定义:
血浆吸附是血液引出后首先进入血浆分离器将血液的有形成分(血细胞、血小板)
和血浆分开,有形成分输回患者体内,血浆再进入吸附器进行吸附清除其中某些特定
段。与其他血液净化方式结合可形成不同的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
血液灌流-并发症
空气栓塞:
临床表现: 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咳嗽,严重者表现为发绀、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原因:
灌流器气体未排除干净。
治疗过程中血路连接不牢固或出现破损导致气体进入体内。 空气回血
血浆置换-定义
定义: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液抽出,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弃去血浆,而将细胞成分和与
血液灌流-并发症
生物不相容:
临床表现: 灌流治疗开始后0.5-1.0小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 处理: 一般不需要中止灌流治疗,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吸氧。 如经上述处理症状不缓解并严重影响生命体征应及时终止灌流治疗。
血液灌流-并发症
生物不相容:
临床表现: 灌流治疗开始后0.5-1.0小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 处理: 一般不需要中止灌流治疗,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吸氧。 如经上述处理症状不缓解并严重影响生命体征应及时终止灌流治疗。
吸附原理:溶质粘附在膜的表面或深层
血液滤过-原理
Access Return
废 液
血液進 入
置換 液
Replacement
P R I S M A
(pre or post dilution)
血液出 口 低 壓
高 壓
Effluent
血液灌流-定义
定义:当血液灌流技术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
凝血过程需要Ca2+参与 枸橼酸络合Ca2+, 补充Ca2+可以恢复 枸橼酸钠可被机体充分代谢
枸橼酸抗凝-原理
血液进入体外循环后即加入枸橼酸 血液进入体内前补充i Ca2+ 体外循环对血液进行抗凝, 体内血液正常 通过测定i Ca2+监测抗凝
枸橼酸抗凝-参数
血流150,枸橼酸起始速度血流速的:1.2-1.5倍
症状,改善远期预后
血浆吸附-优点
患者自身的血浆被回输、无需替代液 可防止传染性疾病 吸附具备选择性或特异性 不影响同时进行的药物治疗
血浆吸附-并发症
损伤血细胞,激活补体系统、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等,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和 释放。 过敏反应 。 有时可见抗体或被吸附物的反跳现象。
枸橼酸抗凝-原理
废弃血浆等量的置换液一起返回患者体内,借以除去病理性物质(自身抗体、免疫复
合物、副蛋白、高粘度物质、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等)来治疗一般疗法无效的多种疾 病的血液净化疗法。
血浆置换-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清除血浆中的致病物质: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副蛋白、毒性致病因子内毒 素、药物 非特异性治疗:清除降低血清中的炎症介质:补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细胞因子。 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特别是改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调节独特型和抗独特型 抗体系统的平衡,提高增殖的B细胞和浆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 补充缺陷的血浆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