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陋室铭》

合集下载

陋室铭课文注释翻译汇总一篇

陋室铭课文注释翻译汇总一篇

陋室铭课文注释翻译汇总一篇陋室铭课文注释翻译 1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课文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金:珍贵的。

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古诗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古诗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古诗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陋室(1)铭(2)》刘禹锡(3)山不在(4)高,有仙则名(5)。

水不在深,有龙则(6)灵(7)。

斯(8)是陋室,惟吾德馨(9)。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10),往来无白丁(11)。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12)之劳形(13)。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后置句) 【注释】(1)作者给自己的居室起的名字,意为简陋的屋子。

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被后人称做“诗豪”.又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4)在:在于。

(5)名:出名,有名。

(6)则:就是。

(7)灵: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8)斯:这。

(9)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10)鸿儒:博学的人。

(11)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12)案牍:官府公文。

(13)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译文】山的名声不在于山的高低,只要有了仙人就有了名气。

水的名声不在于水的深浅,只要有了龙的存在也就有了灵气。

虽然我所居住的是一间简陋狭小的房屋,但我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样可以四处传播。

苔藓爬上了台阶,呈现一片碧绿。

小草映着门帘,室内满是青葱。

平日里谈笑的都是的博学通达的大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一个是没有文化不学无术的人。

可以随心所欲地拨弄那位未经雕饰的琴,翻阅研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使耳朵的听觉杂乱,也没有众多的公文需要劳心伤神。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上学期间,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才是名山。

水不在于有多么的深,有了龙才会有灵气。

这个屋子虽然很简陋,但是因为住在这里的人,我的品德好所以就不会感觉到简陋。

碧绿的苔痕已经长到了台上,看着青色匆匆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在这里与人谈笑的多事博学的人,交往的人也没有知识浅薄的。

可以去弹不加任何装饰的素琴,也可以阅读经文。

没有什么奏乐杂乱的声音来搅乱我的耳朵,也没有什么官府的公文让我感觉到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赏析:这首<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可以说运用了多种技巧,像是对比、白描、用典、借代等等,之通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是非常强的。

而既然为<陋室铭>,其中的铭是指刻在金石上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来歌颂自己活着是警戒自己的。

因此,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对自己居住的简陋所描写,但其实是对于自己的品质所赞誉,更多的是表现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一种情趣。

文中上半段其实也是为下半段的歌颂所进行铺垫,一方面是对于势利小人的鞭挞,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气节。

因此,这一篇更像是对于现实不屈的一种宣言。

海棠苏轼〔宋代〕原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陋室铭人教版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人教版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人教版原文及翻译《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陋室铭人教版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陋室铭人教版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人教版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人教版赏析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

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较稳定,追求安乐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铭文流露了一种避世消闲的消极成分。

对此应从两方面分析:当社会处于黑暗时期,文人官吏们有两个出路,一是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自甘堕落。

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

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肯定,刘禹锡选择的就是这一条路。

同时,人的生活是复杂的,有张有弛,不能一味剑拔弩张,而有时也要休息娱乐。

因此,不能简单地批评闲情逸致。

另一方面,铭文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宏伟抱负,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义的,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文学家,这也是作者一生的两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后终于以文学家名世。

七年级陋室铭原文

七年级陋室铭原文

七年级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虽不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成为名山。

水虽不深,只要有龙在其中,就会被尊为灵水。

这间小屋虽然简陋,但只有我的德行品质上乘,便能使这里洋溢着馨香。

有花自生,有草自萌。

吾居之短,故形兹怪。

忽庐无咎,谓穷怕罪,岂知不耻,自贱忽舍,躬耕南陌,社尔颍阳。

这里的花草自然生长,草木蓬勃。

我虽然生活在这个简陋的小屋内,因而形成了这般怪异的气氛。

仅仅因为庐无害而无咎罪,以为穷人害怕被罪过所搅扰。

岂不知,人无不耻之事,即使再贱贫也要避让,因此我只有忙于农事,日出而耕种,生活在洛阳这座城市。

善耕织者,实桑麻之急。

结缕树下,伐檀斫槐,所以农田和植物更加增添。

既被劝戒,众犹讥之。

信来具璧。

剖符且钥,辱无犹黎。

厌厌用志,两旷如矢。

郊畿虽小,四戒不容。

勤劳种植者,为了种桑和麻而努力辛勤,庭院下结成密实枝条。

砍柠檀树,砍槐树,使得田野和植物更加繁茂。

既然遭到劝谏劝告,众人还是讥讽我,本来应该疑为诈来之物。

便挑打开了箱底,把物品拿了出来看,房屋同样污浊,虽然信任已经全部毁掉,行宦遍历政府,有错对不绝。

我感到厌倦,怀着良好的心愿,志向坚决,如同射出的箭。

即使周围郊野广袤,但是仍然严格遵守四个规矩。

登家防尝,聊窗即飨。

园日涂青,火干旗扬。

宴尔新亭,燎茶宵糟。

福经肆达,漏巵所向。

堂上席纵为之开,东山坡尔陈为之妥。

登上自家的护栏,灌满酒,窗户间即可享用。

园中的竹子经过几日驳,炉火烟起,旗帜迎风飘扬。

在新建的凉亭中宴请朋友,点燃栀子树糟干,以油灯为伴。

幸福和顺利,使人感到满足,使万事都能如意。

供完宴席,开放家中宴席,告知山冈东侧你为我们准备好了座。

符歌蓝烟,佩头秋飒。

永无类幽,肴制旋与。

寄言陇极,感风徐来,障无僭之,扃祸来说。

财物的音符喧哗,火光摇曳,头上带着秋的凉风,不停地喝酒,不绝斗转将席间的美食一一奉上。

寄托心灵的感言仍在远处,风不迟来,防止不了一再闯入的危险。

陋室铭课文全解

陋室铭课文全解

陋室铭课文全解《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作品原文播陋室1铭2山不在3高,有仙则名4。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5。

斯是陋室6,惟吾德馨7。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8。

谈笑有鸿儒9,往来无白丁10。

可以调素琴11,阅金经12。

无丝竹13之14乱耳15,无案牍16之劳形17。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2]18孔子云19:何陋之有20?注释1.陋室:简陋的屋子。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3.在:在于。

4.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5.灵:神奇;灵异。

6.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7.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吾:我;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9.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10.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1.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2.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

金:珍贵的。

13.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4.之:语气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5.乱耳:扰乱双耳。

《陋室铭》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陋室铭》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陋室铭》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山不在①高,有仙则②名③。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④。

斯⑤是陋室,唯⑥吾德馨⑦。

苔⑧痕上⑨阶绿,草色入⑩帘青(11)。

谈笑有鸿儒(12),往来无白丁(13)。

可以调(14)素琴(15),阅金经(16)。

无丝竹(17)之乱耳(18),无案牍(19)之劳形(20)。

南阳(21)诸葛庐(22),西蜀子云(23)亭(24)。

孔子云:何陋之有(25)?[注释]①在:在于。

②则:就。

③名:名词用如动词,出名。

④灵:名同用如动词,显灵。

传说龙能兴云作雨,所以水中有龙便会显灵。

⑤斯:此,指示代词。

⑥唯:转折连词。

然而,但是。

⑦馨(xīn):散发得很远的香气。

⑧苔(tāi):苔藓类植物。

⑨上:名词用如动词,漫上。

⑩入:映入。

(11)青:与上句的“绿”形成互文,都是“绿”的意思。

(12)鸿儒:博学的人。

鸿,原是大雁,这里引申为“大”。

儒,有学问的人。

(13)白丁:原指没有功名的人,这里指没有文化修养的人。

(14)调(tiáo):调弄,这里指弹奏。

(15)素琴:没有雕饰的琴。

素,朴实无华。

(16)金经: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所以借金经代佛经。

(17)丝竹:借指弦乐器和管乐器,再引申为奏乐声。

以具体代抽象,也是常用的一种借代方式。

(18)乱耳:使耳乱,使心里烦。

乱,使……乱,形容词用如使动词。

(19)案牍:案头的文牍,借指公务。

以具体代抽象。

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

(20)劳形:使形劳,使身心劳累。

劳,使……劳。

(21)南阳:今湖北襄阳—带。

(22)诸葛庐:诸葛亮隐居的草庐。

庐,村舍。

(23)子云: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的字。

(24)亭,指扬雄的玄亭。

(25)何陋之有:即“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之:结构助间,作为宾语“何陋”提到谓语动词“有”之前的标志。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子欲居(迁居)九夷。

或(有人)曰;‘陋,如之何(怎能住)?’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著名。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含讲解视频初中文言文在中考语文中是常考题型,此篇文章是从陋室铭的作者介绍开始,为您整理了陋室铭原文及翻译,也包含了陋室铭的重点词语字词注释,最后还为您提供了视频讲解及课文录音朗读Mp3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 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亦乎众矣。
22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3
晋陶渊明独爱菊。
24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25



而香
不远
可益
亵 玩 焉 。
清, 亭 亭 净
植,

清 涟 而 不 妖, 中 通 外 直, 不 蔓 不 枝,
大家好
1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
短文两篇
2
陋室铭
刘禹锡(唐)
3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 者刘禹锡(772——842), 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 得,洛阳人。曾中进士, 官授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 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 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 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 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为什么还要写到牡丹?
36叹惋鄙视 Nhomakorabea赞美37
爱莲说
隐逸者 鲜
君子 无 富贵者 众
38
托物
君子
言志
39
扩展练习 例:
我喜欢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我喜欢_____(物),因为__________。
40
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瞧!水仙花有橙色的花蕊和白色的 花瓣。这边的还是花骨朵儿,娇小玲珑; 那边的却张开两三片花瓣儿,像个害羞 的小姑娘,用手遮着自己的小脸。稍远 点儿的全都开了,傲放枝头,可神气了! 我喜欢水仙花,它要求于人的只是一盆清 水,给人的却是沁人心脾的芳香,它告诉 我: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 是有何陋的倒装句, 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9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 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 降福显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好 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 芳草把帘内映得碧绿。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 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 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玄亭。孔 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 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发出来。
11
第 二 层
? 苔 写陋痕室上幽写阶雅绿、恬,静草的色自入然环帘境青。。
谈 写以陋景笑室 交 日室色有居 常往来之鸿往环生人雅明儒客“物境活人,陋、、之室往见高”“来雅“不惟处无,陋惟吾处白德吾丁紧馨德”。扣馨写什么”
可知室中主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可 无写以 丝室表 高 安中调 竹达洁 贫事素 之室傲乐。琴乱岸道主可,耳的的人见阅,节情主金无操趣人经案高、。。 牍雅只脱俗劳的形。
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12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
第 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圣 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
三 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层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与前文“斯是陋室”遥相呼应,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突出 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 乐道的情趣。
13
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 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 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 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 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 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 道的情趣。
14
爱 莲 说周
敦 颐
15
导入新课 作者文体 课文朗读 生字拼音 课堂板书 练习提高 课后作业
16
17
18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他是宋代 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 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19
是议论文的一种文体, 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 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 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33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生长环境
予 香远益清 独 中通外直
体态香气
爱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风 度
34
本文主要是写作者爱莲, 为什么要谈到菊花和牡丹? 从文中找出写菊与牡丹的句 子。
35
思考:
1.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 2.陶渊明独爱菊对写莲有何作用呢? 3.文中以菊来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何陋之有?
7
课文理解
1.重点文言词的理解与积累。 2.翻译课文,疏通文言语句。 3.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8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
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帘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有学问的人 往来无白丁:没什么学问
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指琴瑟、萧管等乐器, 案牍:官府的公文
4
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 一般都是用韵的。
5
学习目标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 作 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3.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4.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5.背诵、默写课文。
6
无无山有斯惟谈往丝案笑来不仙是吾竹牍有无在则陋德之之鸿白乱劳高名室馨儒丁耳形,。,。,。,。 台草可阅水有南西孔痕色以金阳蜀自不龙上入调经诸子云在则阶帘素。葛云:深灵绿青庐亭琴,。,。,。,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 莲花的问题。
20
注意下列字的写法和读音:
周敦颐 dūnyí
蕃 fán
淤泥 yū
濯 zhuó
涟 lián
亵 xiè
噫 yī
鲜 xiǎn
21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 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26
予 谓 菊, 花 之 隐 逸 者 也;
27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28
莲 , 花 之 君 子 者 也

29
噫 ! 菊 之 爱 , 陶 后 鲜 有 闻 。
30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1
牡 丹 之 爱 , 宜 乎 众 矣 。
32
请你在课文 中找出直接写 “莲”的句子, 并说说作者是从 哪些方面来描写 “莲”的?并赋 予“莲”哪些品 格?
10
第一 运实山水用,说不不以比山在在明喻水、高深点房引对,,出明偶屋陋有有起全虽室兴龙仙。文,然“则则以仙主简灵名虚、旨衬陋。。龙”,,修作?辞用

都是但暗室喻品主德人高尚品的人德。高尚,
斯就是陋不室仅,不惟觉吾其德“馨陋。”?
“统陋领反室全”而篇二,能字以扣显下题文出,字“其皆德由高馨此”雅生一。作含语用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