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讲义及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讲义及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讲义及习题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 识 梳 理]

一、海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

2.海水淡化: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3.海水的蒸馏

(1)原理

(2)注意事项

①烧瓶需垫石棉网加热。

②烧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③需向烧瓶中加几粒沸石或几片碎瓷片,以防液体暴沸。

④冷凝器里的冷却水要从冷凝器的下口进、上口出。

【自主思考】

1.海水的蒸馏装置与普通的蒸馏装置有何区别?为什么?

提示 因为海水蒸馏得到的是淡水,水的沸点为100 ℃(常压下)无需用温度计,因此可不用蒸馏烧瓶,而换为圆底烧瓶。

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中的化学资源

海水中H 、O 两种元素,加上Cl 、Na 、K 、Ca 、Mg 、S 、C 、F 、B 、Br 、Sr 等11种元素的总量超过99%,其他为微量元素,共计含有80多种。

2.海水制盐

海水――→日晒结晶

粗盐――→提纯精盐。 3.海带提碘

(1)流程:海带―→灼烧―→浸泡―→过滤――→Cl 2氧化―→提纯―→碘单质。

(2)原理:2I -+Cl 2===I 2+2Cl -。

4.海水提溴

(1)过程:浓缩―→氧化―→富集―→提取。

(2)原理:2Br -+Cl 2===Br 2+2Cl -。

5.海水提镁

(1)过程:浓缩――→CaO 沉淀―→过滤――→盐酸溶解―→结晶(MgCl 2·6H 2O)――→脱水MgCl 2晶

体――→电解金属镁。

(2)原理:①Mg 2++2OH -===Mg(OH)2↓。

②Mg(OH)2+2HCl===MgCl 2+2H 2O 。

③MgCl 2·6H 2O=====HCl △MgCl 2+6H 2O 。

④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6.新能源的开发

(1)从海水中提取铀和重水,铀和重水是核能开发的重要原料。

(2)潮汐能、波浪能是待开发的新型能源。

【自主思考】

2.海水制盐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提示 海水制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海水中水分蒸发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效果自测]

1.若实现海水淡化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A.加明矾使海水中盐分沉淀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

C.将海水电解,然后让两极气体燃烧得到饮用水

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离子

解析明矾具有净水作用,可使海水中的悬浮物形成沉淀而除去,但不能使海水中盐分沉淀。

答案 A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海水中含有Br2()

(2)海带中含有碘,能使淀粉变蓝()

(3)用SO2溶液吸收溴蒸气,是利用了SO2具有漂白性()

答案(1)×(2)×(3)×

探究一、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

【合作交流】

1.进行海水的蒸馏实验时,烧瓶中为什么要放入少量沸石?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如何?

提示在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或沸石,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2.结合对本课时内容的预习,讨论海洋中哪些能源可转化为蒸馏海水时所需的热能?

提示潮汐能、核能可转化为电能给蒸馏海水加热。

【点拨提升】

1.海水蒸馏实验的操作步骤

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加入海水和碎瓷片→接通冷却水→给烧瓶加热→收集蒸馏水→停止对烧瓶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停止通入冷却水→整理仪器。

2.海水蒸馏实验的注意事项

(1)烧瓶加热时,一定要垫石棉网,防止烧瓶炸裂。

(2)烧瓶中的海水量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 3。

(3)冷凝管内的冷却水要从下口入、上口出,这样冷却的效果最好。

(4)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

(5)实验前认真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当烧瓶中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

(7)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冷却水。

【典题例证1】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海水中的钾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要使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不正确;海水蒸发制海盐,是发生了物理变化,B不正确;电解熔融NaCl可以制得Na和Cl2,C正确;潮汐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D 也不正确。

答案 C

【学以致用1】海水淡化可使用蒸馏法。如图所示为以自来水为原料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自来水外,为防止液体暴沸还需加入少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水蒸气的温度,而不是溶液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根据题图,冷却水应“下进上出”。(2)观察题图可知,A 是蒸馏烧瓶,B 是冷凝管。(3)由于需要加热,所以A 中还要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答案 (1)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体中 ②冷却水进出口方向反了

(2)蒸馏烧瓶 直形冷凝管

(3)沸石(或碎瓷片)

探究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合作交流】

1.目前,海水制盐所采用的方法大部分仍为盐田蒸发法,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使海水蒸发。这种古老方法有什么优点?(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

提示 盐田蒸发法具有产量高、耗能少、成本低、运输方便等优点。

2.阅读下面文字,交流讨论后面的问题:

空气吹出法是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在预先经过酸化的浓缩海水中通入氯气使溴离子成为单质溴,继而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二氧化硫发生作用转化成氢溴酸,以达到富集的目的。然后,再用氯气将其氧化得到溴,最后蒸馏得到液溴。

(1)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入吸收塔,是利用了溴的什么性质?

(2)除通过蒸馏提取液溴外,还有什么方法可提取液溴?

提示 (1)溴的沸点低,易挥发。

(2)由于溴易溶于有机溶剂,还可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液溴。

3.下面流程图为海带中碘元素检验的实验步骤,据此思考回答问题。 海带――→灼烧海带灰―――→水,加热过滤溶液―――→H 2SO 4H 2O 2溶液――→淀粉溶液 (1)海带灼烧前,为什么不用水冲洗海带表面的附着物,而是用刷子刷?

(2)写出加入稀硫酸酸化的H 2O 2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3)根据什么现象证明海带中有碘元素。

提示 (1)为减少海带中I -的流失,不能用水冲洗。

(2)2I -+H 2O 2+2H +===I 2+2H 2O

(3)当加入淀粉溶液时,溶液变蓝,证明有I 2生成,从而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点拨提升】

1.海水提溴

海水提溴的主要方法是空气吹出法。

(1)主要流程: 海水――→浓缩酸化浓缩海水(Br -)―――――――――→通入Cl 2、通入空气水蒸气吸收塔(SO 2)――→反应后富集溴

HBr 、SO 2-4――→通入Cl 2后提取Br 2

Br 2、Cl - (2)主要反应:

Cl 2+2Br -===Br 2+2Cl -(氧化)

Br 2+SO 2+2H 2O===2HBr +H 2SO 4(富集)

Cl 2+2Br -===Br 2+2Cl -(提取)

2.海带中提碘

(1)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的检验

①关键反应的反应原理:2H ++2I -+H 2O 2===I 2+2H 2O 。

②实验步骤及证明方法:

(2)海带中提碘

①流程:海带→浸泡→氧化→过滤→提纯→碘单质。

②主要的化学反应原理:Cl 2+2KI===2KCl +I 2。

3.海水提镁

(1)主要反应原理:

CaCO 3=====煅烧CaO +CO 2↑

CaO +H 2O===Ca(OH)2

Ca(OH)2+MgCl 2===Mg(OH)2↓+CaCl 2

Mg(OH)2+2HCl===MgCl 2+2H 2O

MgCl 2(熔融)=====通电Mg +Cl 2↑

(2)工艺流程。

【典题例证2】空气吹出法是目前“海水提溴”使用到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③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溴水混合物Ⅱ中溶有一定量的氯气,因此在步骤⑤中可将蒸馏产生的气体通过________(填化合物名称)溶液,以除去氯气。

(3)步骤⑤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提取溴单质时,蒸馏溴水混合物Ⅱ而不是蒸馏溴水混合物Ⅰ,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过浓缩、氧化、提取三个步骤。步骤①发生的反应是Cl2+2Br-===2Cl-+Br2,生成的溴仍溶解在海水中,依据溴的沸点比水低,鼓入热空气(步骤②),使溴和热空气一起挥发出来,再用SO2水溶液吸收(步骤③):Br2+SO2+2H2O===4H++2Br-+SO2-4,这样可以得到Br-浓度较大的溶液,进一步用氯气氧化(步骤④),可得到含Br2的水溶液,然后蒸馏即得到液溴。

答案(1)Br2+SO2+2H2O===4H++2Br-+SO2-4

(2)溴化铁(或其他含Br-的盐)

(3)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被蒸出;温度过低,溴不能被完全蒸出

(4)酸化可抑制Cl2、Br2与水反应

(5)将溴水混合物Ⅰ转变为溴水混合物Ⅱ是Br2的富集浓缩过程,蒸馏溴水混合物Ⅱ可提高效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

【学以致用2】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I2的实验操作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甲苯、酒精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D.汽油、甘油

(3)为使海藻中I-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还要经过蒸馏,指出下列蒸馏装置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行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中。

解析 (1)为了从悬浊液中分离I -,应用过滤;从I 2的水溶液中把它提取出来,应用萃取分液。

(2)A 中酒精,C 中乙酸,D 中甘油,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所以不能用于萃取碘。

(3)萃取分液所必需的仪器是分液漏斗,过滤时所需仪器必有普通漏斗。 答案 (1)过滤 萃取分液 2I -+Cl 2===I 2+2Cl - (2)B

(3)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4)①没有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③冷凝管进、出水方向颠倒 (5)萃取剂沸点较低,I 2易升华 蒸馏烧瓶

1.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海水中含有溴元素,需经过化学变化才可以得到溴单质

B .无论是海水波浪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 ,电解熔融NaCl 可制备金属钠

D .从海水中提取镁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海水―→苦卤――→石灰水Mg(OH)2――→HCl MgCl 2

溶液―→无水MgCl 2―→MgCl 2(熔融)――→通电Mg

解析 海水中的溴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转化成溴单质,A 项正确;在波浪发电和潮汐发电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不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项错误;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 固体,电解熔融NaCl 可制备金属钠,C 项正确;依据海水提取镁的原理分析,卤水中加入氢氧化钙以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过滤后加盐酸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析出晶体,然后得到氯化镁固体,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该方法合理,D 项正确。

答案 B

2.某同学设计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

①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 ②在海带中加入少量酒精,点燃使其燃烧为灰烬,在灰烬中加水搅拌 ③加四氯化碳并振荡 ④过滤 ⑤分液

该实验的合理操作顺序是( )

A .①③⑤②④

B .②①③④⑤

C .②④①③⑤

D .③①②⑤④

解析 从海带中提取I 2的流程为

海带(加少量酒精)――→灼烧海带灰――→水过滤含I -的水溶液―――――→H 2O 2+H 2SO 4I 2的水溶液――→CCl 4分液

I 2的有机溶液,故正确步骤为②④①③⑤,选C 。

答案 C

3.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可表示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此法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 .步骤⑥电解MgCl 2时阴极产生氯气

C .步骤⑤可将晶体置于HCl 气体氛围中脱水

D .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

解析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镁元素,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A 项正确;电解熔融的MgCl 2时,阳极产生Cl 2,阴极产生金属镁,B 项错误;因MgCl 2能水解:MgCl 2+2H 2O Mg(OH)2+2HCl ,所以将MgCl 2·6H 2O 晶体在HCl 气体氛围中加热脱水,其目的是防止MgCl 2水解生成Mg(OH)2,C 项正确;步骤①涉及CaCO 3的分解反应得到CaO ,CaO 与H 2O 发生化合反应得到Ca(OH)2,步骤⑥是电解涉及分解反应,步骤③涉及MgCl 2与Ca(OH)2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得到Mg(OH)2和CaCl 2,D 项正确。

答案 B

4.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灼烧海带应用坩埚,A选项错误;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B选项错误;苯的密度比水的小,萃取I2的苯层在上层,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选项错误。答案 D

5.把海水过滤除杂后,又提取出了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剩余的富碘卤水采用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回答下列问题:

(1)丁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第④步的操作中用稀硫酸浸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步的操作中提取I2的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出操作名称,不要求写出具体步骤)。

(4)检验得到I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富碘卤水中I-与Ag+反应生成AgI(甲),AgI、铁粉在水中不断搅拌,会缓慢发生反应生成Ag和FeI2,在第④步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溶解多余的铁屑而提纯银,再把银溶于硝酸制取AgNO3,从而使AgNO3重新与I-反应。而FeI2溶液中通入稍过量Cl2,可生成FeCl3溶液(丁)和I2单质,用萃取的方法可从碘水中提取碘。答案(1)FeCl3

(2)用稀硫酸除去银中过量的铁屑

(3)加热升华萃取

(4)取少量的产物加入淀粉溶液,若变蓝色,则说明得到了单质碘;若不变蓝色,则说明没有得到单质碘

课时作业

1.关于证明海带中存在碘元素的实验,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海带中的碘可以直接用四氯化碳萃取

B.在蒸发皿中灼烧海带使之变为海带灰

C.将海带灰溶于水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D.为了将I-氧化,加入的氧化剂最好选择H2O2

解析A项,海带中的碘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而不是碘单质,不能直接用四氯化碳萃取,错误;B项,蒸发皿是蒸发浓缩溶液的仪器,固体灼烧应在坩埚内,所以海带应在坩埚中灼烧为海带灰,错误;C项,将海带灰溶于水中形成含碘离子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错误;D项,过氧化氢作氧化剂不引入新的杂质,为了将I-氧化,加入的氧化剂最好选择H2O2,正确。

答案 D

2.地球上97%以上的水是海水,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不足。下列方法中能将海水淡化的是()

①在海水中加入硝酸银,滤掉生成的沉淀

②蒸馏海水,将蒸汽冷凝

③将海水加压,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以滤去盐分

④将海水暴晒,滤掉析出的盐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①中加入硝酸银虽然将Cl-除去,但同时生成NaNO3,达不到海水淡化的目的。②是一种使用最早、最广泛的海水淡化方法。③中使用了新型高分子材料半透膜,是一种新的海水淡化方法。④中将海水暴晒,并不能除尽海水中的盐分,滤掉析出的盐后得到的是含盐的饱和溶液,不能将海水淡化。

答案 B

3.NaCl是海水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重要物质,除食用外,它还是一种工业原料。下列以NaCl为原料的产品(或物质)是()

①烧碱②纯碱③金属钠④氯气⑤盐酸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解析 在氯碱工业中: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H 2与Cl 2化合被

水吸收可得盐酸。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在制纯碱工业中主要利用如下原

理:NaCl +CO 2+NH 3+H 2O===NaHCO 3↓+NH 4Cl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答案 A

4.从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 淡化海水――→通入Cl 2Ⅰ低浓度Br 2――→通入空气吹出Br 2用X 吸收Ⅱ 含Br -等的溶液――→通入Cl 2Ⅲ

Br 2的浓溶液――→Ⅳ液溴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 试剂可用Na 2SO 3饱和溶液

B .步骤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Br -+Cl 2===2Cl -+Br 2

C .工业上每获得1 mol Br 2,至少需要消耗Cl 2 22.4 L

D .步骤Ⅳ可以选择萃取、分液和蒸馏的方法

解析 亚硫酸根离子可以和具有氧化性的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可以用Na 2SO 3饱和溶液来吸收溴单质,A 项正确;氯气具有氧化性,可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即2Br -+Cl 2===2Cl -+Br 2,B 项正确;根据离子方程式2Br -+Cl 2===2Cl -+Br 2,可知,每获得1 mol Br 2,步骤Ⅰ和步骤Ⅲ至少共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Cl 2 44.8 L ,C 项错误;从溴水中提取溴采用的方法有萃取、分液和蒸馏,D 项正确。 答案 C

5.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剂1可以选用石灰乳

B.从苦卤中提取Br 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 -+Cl 2===2Cl -+Br 2

C.工业上,电解熔融MgO 冶炼金属镁可减小能耗

D.可用BaCl 2溶液除去粗盐中的SO 2-4

解析煅烧贝壳得到CaO,将CaO溶于水得到石灰乳,石灰乳和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试剂1廉价且原料来源广泛,故A正确;氯气能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然后采用萃取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取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Cl-+Br2,故B正确;氧化镁熔点很高,氯化镁熔点较低,故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故C不正确;氯化钡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钡,且氯离子不是杂质离子,故D正确。

答案 C

6.实行海水淡化来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A.加入明矾,使海水的盐分沉淀并淡化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

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而使海水淡化

解析海水淡化的主要任务是除去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加入明矾后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只能吸附海水中的悬浮物,不能除去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

答案 A

7.海洋是非常巨大的资源宝库,以下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中的元素种类很多,富集程度大

B.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C.海水中除H2O外,还含有Cl、Na、K、Mg、Ca、S、F等多种元素

D.由于与岩石、大气和生物相互作用,海水中溶解和悬浮着大量无机物和有机物解析海水中的元素种类很多,但很多元素的富集程度却很低。

答案 A

8.检验海带中碘元素的实验中,发生如下反应:2H++2I-+H2O2===I2+2H2O。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I2为氧化产物

B.H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H2O2>I2

D.生成1 mol I2时转移2 mol电子

解析,该反应中I2为氧化产物,H2O2作氧

化剂,根据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H2O2>I2;反应中每生成1 mol I2,转移2 mol电子。

答案 B

9.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瓷质或玻璃质实验仪器有________(填代号,限填3项)。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铁三脚架

E.泥三角

F.酒精灯

G.烧杯H.量筒

(2)第2步:I-溶液的获取。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KMnO4溶液

D.H2O2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灼烧操作须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瓷坩埚、铁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钳等,其中瓷质和玻璃实验仪器是酒精灯、瓷坩埚和泥三角。(2)应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充分搅拌,再过滤即可。(3)主要从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以及不能氧化碘等角度考虑,如新制氯水虽然能氧化I-,但只能适量,过量的氯水会继续氧化单质碘。

答案(1)BEF

(2)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煮沸,过滤

(3)D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不会进一步氧化单质碘)

(4)取少量第3步后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10.随着全球淡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了占全球总水量约97%的汪洋大海,希望从苦涩的海水中提取可以饮用的淡水。

(1)海水淡化由来已久。二次大战时,一艘为盟军运送军事物资的商船遇难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为了获取淡水,船员们将救生艇上的铜皮空气箱拆下,在空气箱上加盖一块边缘向内卷曲形成水槽的铜盖,做成一个简易蒸馏器。加热箱内的海水,水蒸气在盖顶冷凝后顺着边缘流进水槽,再滴入淡水桶内。根据上述文字的描述,为下图简易蒸馏器示意图补画铜盖。

(2)海水淡化亦称海水脱盐。该工艺过程包括海水预处理、脱盐、淡化水的后处理等。下列属于海水预处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淡水收集②除掉悬浮物③杀灭海洋生物④除掉海水中的盐分⑤水质检测⑥降低海水浑浊度

(3)为了检验所收集的淡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通常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

解析(2)中①⑤属于海水淡化后的处理,④属于脱盐,②③⑥属于海水预处理。

(3)检验Cl-的方法是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1)如图

(2)②③⑥(3)AgNO3溶液和稀硝酸

11.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SO 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要使MgSO 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的量应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

Mg(OH)2沉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②选用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水MgCl 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产生镁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工业上常加入廉价的石灰乳使海水中的MgSO 4转化为Mg(OH)2;为使MgSO 4完全转化为Mg(OH)2,应加入过量石灰乳。

(2)加入石灰乳产生Mg(OH)2,通过过滤将Mg(OH)2分离出来。

(3)用盐酸溶解Mg(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 +===Mg 2++2H 2O 。

(4)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 2制取M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 2(熔融)=====电解Mg +

Cl 2↑。

答案 (1)石灰乳 过量 (2)过滤 (3)盐酸 Mg(OH)2+2H +===Mg 2++2H 2O

(4)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12.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进行综合利用。从海水中提取淡水、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步骤Ⅰ获得Br 2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使溴蒸气转化为氢溴酸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若反应中生成 2 mol HBr,则消耗________ mol SO2。

(3)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出SO2、Cl2、Br2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海水淡化可得到NaCl,电解熔融的NaCl可得到Na和Cl2,利用生成的Cl2氧化浓缩海水中的Br-得到Br2,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l2+2Br-===Br2+2Cl-,然后通入空气吹出Br2,再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该反应中氧化剂为Br2,还原剂为SO2,反应中每生成2 mol HBr,则消耗1 mol SO2,最后再向含H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Cl2,蒸馏即可得到Br2。通过上述过程中的反应可判断出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SO2。答案(1)Cl2+2Br-===2Cl-+Br2

(2)Br2+SO2+2H2O===H2SO4+2HBr Br2 1

(3)Cl2>Br2>SO2

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

1.从实验学化学 一、蒸馏操作: 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二、萃取实验操作 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牛口上的小孔再盖好,使漏斗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流完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 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是: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是: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三、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3.1 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对象:微观粒子,包括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3.符号:n 4.单位:摩尔,mol 5.使用“物质的量”与“摩尔”时的注意事项 ①“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②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同“时间”,“长度”等一样,其单位是摩尔(mol)。 ③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的集合体,不适用于宏观物质,如1 mol苹果的说法是错误的。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1.3 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 2 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2.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合金B.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D.农药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氨气制氮肥B.可用氯气制漂白粉 C.可用蔗糖制食品D.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充电后可再使用 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与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 B .苯和水 C .乙酸和水 D .溴和四氯化碳 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 D .甲烷与氧气反应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甲烷 C .苯 D .乙烯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 3Cl 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 3(CH 2)2CH 3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苯的分子式 18.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 稀硫酸 Cl ····Cl Cl ····C Cl

海水中的化学海洋化学资源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学习目标】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资源;能说出海洋包括哪些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 【学习重点】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3, 交流和总结: 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______%,其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多。 2、利用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是: 海水或卤水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了解海底矿物。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3~5, 交流和总结: 1、海底有哪些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海底矿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底矿物? 学习任务三:探究海水淡化的方法。 1提出问题:威海著名的旅游圣地刘公岛上每天需用的数千吨淡水都是利用海水淡化得到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呢? 2建立假设:蒸馏或其他方法 3搜集证据:1、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2、加入约5mL海水,加热。 3、取少量冷凝水滴入AgNO3溶液观察。 4获得结论:蒸馏是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蒸馏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思交流评价: ①为使蒸馏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 ②还有什么淡化海水的方法? 二、诊断评价: 1、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镁属于() A、矿产资源 B、动力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原子结构与性质】 1能级与能层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2n2。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若已知元素序数Z,找出与之相近上一周期的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R,先确定其周期数。再根究Z—R的值,确定元素所在的列,依照周期表的结构数出所在列对应的族序数。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直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区,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Ⅷ族)的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 (2)主族元素价电子数=族序数,副族元素IIIB--VIII族价电子数=族序数IB,IIB价电子的最外层数=族序数 (3)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S区ns1-2p区ns2np1-6、d区(n-1)d1-9ns1-2、ds区(n-1)d10ns1-2 三.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必修讲义

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概要: 一、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要点回顾: 1.药品取用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三不”:不能摸、不能闻、不能尝 (2)节约性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试剂。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过试管底部。 (3)保纯性原则:实验用剩的试剂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瓶中试剂被污染。2.药品的取用方法: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或细小颗粒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操作要领:“一斜、二送、三直立” ②块状固体用镊子,操作要领:“一横、二放、三慢竖”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倾倒。操作要领:先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一手握瓶,标签向 手心,一手斜握容器,使瓶口与容器口紧靠,缓缓倒入。 ②取用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注意事项:不能将滴管伸入接收器内,否则易碰到接收 器壁,粘附其他物质,使试剂污染。 ③定量取用液体,用量筒。(“仰小俯大”读数比实际) 3.物质的加热: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 须间接加热的仪器=隔石棉网可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1)酒精量≤酒精灯容积的2/3 (2)用火柴点燃(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3)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去吹) 4.托盘天平的使用: (1)“左物右码”:m(物)=m(砝码)+m(游码) 若放反则:m(物)=m(砝码)—m(游码) (2)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只能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 (3)用镊子夹取砝码,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必要时最后用镊子移动游码。 二、化学实验安全 1.药品的安全存放: (1)易吸水、易潮解、易被氧化的物质应密封存放; (2)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选用棕色瓶存放在冷暗处; (3)金属钾、钠易与氧气、水反应,所以封存在煤油中; (4)固体药品存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中。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化学期末测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Al -27 Cl -35.5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编号填写在试卷上。 2、所有题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答题区相应位置上。 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合成纤维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3.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2H5OH B.CH4C.C2H4O D.C3H8 4.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淀粉和纤维素 B. CH3-CH2-CH2-CH3与 C.1H 和2H D. O2与O3 5.下列微粒中: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7. X2+和Y-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X>Y B.原子序数 X>Y C.最外层电子数 X>Y D.电子层数 X>Y 8.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9.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纯净物 10.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入稀硫酸后加热使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能否与新制Cu(OH)2反应 B.浸入浓硝酸后,观察其颜色是否变黄色 C.在火中灼热,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 11.1996年2月,德国某研究所在高能加速器中,将70 30Zn 撞入一个208 82 Pb的原子核并释放出一个 中子后,合成一种人造超重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内中子数为()A.278 B.277 C.166 D.165

高中地理 4.1 海水水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同步练习 湘教

第四章海洋开发 第一节海水水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能用海水直接灌溉的是 ( )。A.青稞B.西红柿C.海白菜D.苜蓿 解析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作物,不能用海水直接灌溉。 答案 A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并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2~3题。2.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A.用水量大B.降水稀少 C.干旱少雨D.污染严重 解析该国属于面积较小的岛国,能够建立地下水库,依赖于能收集到大量的雨水和地表径流,说明该国降水丰沛,但用水量大。 答案 A 3.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A.节约用水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D.大量抽取地下水 解析该国淡水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土狭小,因此解决淡水供给不足的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答案 A 4.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水目前还不能作为工业冷却水源,因为它是咸水 B.海水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C.海水不可以作为灌溉用水 D.目前,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主要在近海,还有少量远洋渔业

解析海水的直接利用在工业上可以用作冷却水源;海水淡化不属于海水化学资源;低盐度海水可以直接用来灌溉。 答案 D 5.淮北盐场产盐量较高的月份出现在 ( )。A.1月B.5月C.7月D.11月 解析淮北盐场产盐量较高要求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晴天较多的月份是5月。 答案 B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海洋要淡水,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水荒”的主要途径 B.海水运动蕴藏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C.电渗析法是当前制取海盐的主要方法 D.海底锰结核矿物由以锰为主的多种元素构成,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 解析解决“水荒”的主要途径是开源与节流,日晒法是当前制取海盐的方法,海底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洋底。 答案 B 海洋水体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液体矿床”、“蓝色宝库”。在海水中储量可观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据此回答7~8题。 7.海水中蕴藏量最大的化学资源是 ( )。A.氯化镁B.黄金C.海盐D.溴化钠 8.该资源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 )。A.南非B.美国 C.中国D.澳大利亚 解析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其中最丰富、人类开发利用最多的是海盐。目前世界上拥有海岸的国家几乎都产海盐,中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答案7.C 8.C 9.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 A.氯、溴、碘B.钠、镁、铝 C.烧碱、氢气D.食盐、淡水 答案 D 10.下列关于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量最大的是镁 B.镁密度小,强度大,是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 C.目前,需要最多的是金属镁 D.镁在海水中的含量仅次于氯,居第二位 解析镁密度小,强度大,是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目前,需要最多的是氧化镁;镁元素在海水中含量居第四位。 答案 B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0届高中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大全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注:①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②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二课件讲义 (119)

阶段重点突破练(三) 一、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 1.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答案D 解析电解装置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物体内储存,B正确;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C正确;白炽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D错误。 2.未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将成为人类利用新能源的主力军,下列关于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风能、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C.化石燃料都是清洁能源 D.氢能是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答案B 解析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风能、太阳能对环境无影响,是清洁能源,故B正确;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不是清洁能源,故C错误;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电解水可以获得氢气,因此氢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故D错误。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下列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SO3溶于水生成硫酸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放出大量的热,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甲烷的燃烧是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1、本套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48分) 1.“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的偏二甲肼(C2H8N2),氧化剂是液态的N2O4,已知1.5 g偏二甲肼完全燃烧生成N2、CO2和液态H2O放出热量50 kJ。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燃料在火箭发动机中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B.偏二甲肼在N2O4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C.该反应中偏二甲肼和N2O4总能量低于CO2、N2和H2O的总能量 D.偏二甲肼在N2O4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C.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需要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3517Cl 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HClO的电子式: D.对羟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 4.下列事实不能 ..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 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 C.酸性:HClO4>HIO4 D.酸性:HClO3>HIO3 5.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为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和丙同主族,甲与丙、丁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 B.单质的氧化性:乙>丙>丁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乙>丙>丁 D.甲与乙、丙、丁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6.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的质量增加了8.4g,该混合气体可能是() A.乙烷和乙烯 B.乙烷和乙烯 C.甲烷和乙烯 D.甲烷和丙烯 7.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26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版)

专题26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中的化学资源 海水中H、O两种元素,加上Cl、Na、K、Ca、Mg、S、C、F、B、Br、Sr等11种元素的总量超过99%,其他为微量元素,共计含有80多种。

2.海水制盐 海水――→日晒结晶粗盐――→提纯精盐。 3.海带提碘 (1)流程:海带―→灼烧―→浸泡―→过滤――→Cl 2 氧化―→提纯―→碘单质。 (2)原理:2I - +Cl 2===I 2+2Cl - 。 4.海水提溴 (1)过程:浓缩―→氧化―→富集―→提取。 (2)原理:2Br - +Cl 2===Br 2+2Cl - 。 5.海水提镁 (1)过程:浓缩――→CaO 沉淀―→过滤――→盐酸溶解―→结晶(MgCl 2·6H 2O)――→脱水MgCl 2晶体――→电解 金属镁。 (2)原理:①Mg 2+ +2OH - ===Mg(OH)2↓。 ②Mg(OH)2+2HCl===MgCl 2+2H 2O 。 ③MgCl 2·6H 2O=====HCl △MgCl 2+6H 2O 。 ④MgCl 2(熔融)=====电解 Mg +Cl 2↑。 6.新能源的开发 (1)从海水中提取铀和重水,铀和重水是核能开发的重要原料。 (2)潮汐能、波浪能是待开发的新型能源。 【典例1】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MgCl 2,电解熔融MgCl 2可制备Mg D .海水中含有溴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溴单质 【答案】C 【解析】A 中,潮汐发电是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B 中,海水蒸发制海盐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D 中,海水 中溴元素以溴离子(Br - )形式存在,要得到单质溴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才能实现。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清单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1-4章复习提纲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 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物质的转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

第二课时物质的转化 [明确学习目标]熟悉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 酸、碱、盐的性质 1.酸(以稀盐酸为例) 2.碱[以Ca(OH)2为例]

物质的转化 1.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是不会改变的,这是考虑如何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时最基本的依据 2.实例 写出标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032Ca +O 2===2CaO ②□04CaO +H 2O===Ca(OH)2 ③□05Ca(OH)2+CO 2===CaCO 3↓+H 2O ④□ 06C +O 2=====点燃 CO 2 ⑤□ 07CO 2+H 2O===H 2CO 3 ⑥□08H 2CO 3+Ca(OH)2===CaCO 3↓+2H 2O

1.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示:尽管酸(或碱)不同,但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H+(或OH-),其相似的性质实际上是H+(或OH-)的性质。 2.纯碱属于碱吗? 提示:纯碱——Na2CO3不是碱,属于碳酸盐。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酸、碱、盐的性质 1.酸、碱的性质: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碱性氧化物、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H2。 2.盐的性质:盐与酸(或碱、或盐)只有产生沉淀、气体或H2O时才能反应。 知识点二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说明:上图中的非金属不包括氧气和氢气。 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A.硫酸钠B.氧气 C.二氧化碳D.氧化钙 [批注点拨]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临开一中高二(下)化学小卷子编号1 高一必修一练习 赵云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 O 16 S 32 Cu 64 Na23 Mg24 Al 27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入太空。 此次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和四氧化二氮,在火箭发射时,两者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N2O4= 3N2+ 4H2O + 2C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飞行 C.在反应中N2O4做还原剂 D.R的分子式为C2H8N2 2、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地生产的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制作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闭状态良好的塑料棚内,棚的一端支口小锅,锅内放有硫磺,加热使硫磺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而不烂,对人体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是() A。硫的还原性B。硫的漂白性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3、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Na2CO3?10H2O C.Na2CO3D。NaHCO34。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钠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点燃的镁条不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燃烧

高中化学必修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创新教案】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资源和海水资源 第二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与技能】 1、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2、提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3、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4、初步培养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活动探究,调查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情感与价值】 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等意识 2、通过金属矿物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海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综合应用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海水淡化的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 (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制盐—生产NaCl 卤水:Mg2+、C l-、Br-等 2. 海带提取碘 2I- + H2O2 + 2H+ = I2+ 2H2O I-检验方法:硝酸银和稀硝酸 3. 海水提取溴 Br2+ SO2 + 2H2O = 2HBr + H2SO4 4. 海水提取镁 五、课堂练习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的量应为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试剂②选用________;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产生镁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六、课后练习 1.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三晶体的类型与性质

第一单元晶体的类型与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和使用到许多固态物质,在这些固态物质中,有许多是晶体。例如,自然界中纷飞的雪花、晶莹透亮的水晶,调味用的食盐、味精,以及常作甜味剂的冰糖,等等。这些物质虽然都以晶体形式存在,但它们的晶体类型和性质却并不相同。在晶体里,构成晶体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有规则排列的,根据构成晶体的粒子种类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可将晶体分为若干类型,如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等。 研究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物质,以及制造新物质都很有意义。在这一单元我们将介绍一些有关晶体的知识。 第一节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一、离子晶体 我们知道,NaCl是离子化合物,在NaCl中,Na+和Cl-是以离子键相结合的。在化合物中,像NaCl这样以离子键相结合的离子化合物还有很多,如CaF2、KNO3、CsCl、Na2O等,它们在室温下都以晶体形式存在。像这样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叫做离子晶体。 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是按一定规律在空间排列的。下面,我们就以NaCl和CsCl晶体为例来探讨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是怎样排列的。 在NaCl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着6个Cl-,每个Cl-也同时吸引着6个Na+,Na+和Cl-以离子键相结合(如图1-2)。在CsCl晶体中,每个Cs+同时吸引着8个Cl-,每个Cl-也同时吸引着8个Cs+,Cs+和Cl-以离子键相结合(如图1-3)。可以看出,在离子晶体中,构成晶体的粒子是离子。 在NaCl晶体或CsCl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的NaCl分子或单个的CsCl分子,但是,在这两种晶体里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1。所以,NaCl和CsCl是表示离子晶体中离子个数比的化学式,而不是表示分子组成的分子式。 在离子晶体中,离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离子键,使离子晶体的硬度较大、难于压缩;而且,要使离子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或气态,需要较多的能量破坏这些较强的离子键,因此,一般地说,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如 NaCl的熔点为801℃,沸点为1413℃;CsCl的熔点为645℃,沸点为1290℃。

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蒸馏操作: 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二、萃取实验操作 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牛口上的小孔再盖好,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

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流完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 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是: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是: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高中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

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发现了稀有气体 D.提出了分子学说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 A .Ca 4020 和Ar 4018 B .D 和T C .H 2O 和H 2O 2 D .O 3和O 2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 收能量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 ) A .Na 2O 2 B .KOH C .CaCl 2 D .CO 2 5.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C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6.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 A .Al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03,将Al 片改成Al 粉 B .Fe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 2时,改用浓硫酸 C .在K 2S04与BaCl 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 .N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7.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差值可能为 ( ) A .6 B .12 C .18 D .30 8.对于反应A 2+3B 2=2C 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 v(B 2)=0.8 mol/ (L ·s) B. v(A 2)=0.4 mol/ (L ·s) C. v(C)=0.6 mol/ (L ·s) D. v(B 2)=1.8 mol/ (L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