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初中历史事件启示集锦_中考历史

复习:初中历史事件启示集锦_中考历史
复习:初中历史事件启示集锦_中考历史

复习:初中历史事件启示集锦_中考历史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

落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他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应勿忘国耻。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他告诉我们:中

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5、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6、劝戒日本、:

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

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

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7、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

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8、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

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9、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

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10、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11、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整。

(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

(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

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

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5、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

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

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6、罗斯福新政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1)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的文明成果。

(2)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3)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统一。如强化金融监管,防止金融风险等。

(4)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17、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

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18、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

(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

有反作用。

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0、欧盟成立的启示:

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和。

2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

观调控。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

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

23、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从中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代国际竞争的重点是以科技和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发展科技,发展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努力培养科技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我们中学生也应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新风,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24、美国的崛起历程,我们得到的启示:

(1)美利坚民族具有反抗精神,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国家统一,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适时的政策调整(改革)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3)科技创新或发展科技教育,发展高新信息技术产业;

(4)抓住机遇,参与国际竞争;

(5)杰出人物能够推动历史发展等。

中考历史启示类问题答案

启示类问题答案 一、中国古代史 1、郑和下西洋: 中国要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融入世界,中国走的是和平开放之路,国力强盛,才能在外交中占据主动地位。 2、闭关锁国: ①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②对外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③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今天,要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展开多边合作,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封闭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3、科举制的意义和影响: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唐代诗歌的艺术和繁荣; ③对周边国家缠上深远影响,在世界文明史上有 重要地位; ④科举制延续了1300多年,有进步作用但也存在弊端。 二、中国近代史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近代化:以近代工业和科技为推动力,由农业社会转变为近代工业社会。 主要表现: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理性化。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是一个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经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过程。 代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PS :①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惊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②中国近代史是人民的一部抗争史,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启示:①中华民族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到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关心国家和民族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②在生活中要敢于面对困难,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不断创新,报效祖国。 4、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5、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6、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①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 ②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 ③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7、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①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 ②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 8、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 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三、中国现代史 1、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 ①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 ②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2、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③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④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3、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①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③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⑤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的类型 历史选择题的类型有:表述型、否定型、因果型、比较型、组合型、排序型、材料型。对选择题的解答既要了解题型,还需要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二、各种选择题型的解题技巧 1.表述型选择题: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称肯定型选择题。特征是:题干中常用“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提示语。这种类型的题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实际及再认、再现能力的考查,一般难度不会太大。 【解题技巧】:每一道选择题题干中都会有时间、地点、主语、关键词、限定项等,考生做题时一定先找出时空的限制项,其次抓住题干中的主语和关键词,最后看限定项的容,若能准确找准这三个条件,再结合给出的选项,运用排除法很容易找到正确答案。 2.否定型选择题:又叫逆向选择题,要求学生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这种题型的提示词有“错误”、“不正确”、“没

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系”、“不属于”等词语。这种题型是对学生基本功扎实程度的考查,对一般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只要心细,逆向选择就可以。 【解题技巧】:遇到这种类型选择题时,学生在审题时首先将不正确三个字用笔划出来,提醒自己这道题是否定型选择题,在找答案时一定格外小心;其次,在选择做题的方法时,学生可根据自己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来作答。基础知识好的学生可采用直选法,建议一般学生采用排除法较好。 3.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题干中常常出现的词语有“原因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目的”、“是为了”等。这种类型的题是对学生分析原因问题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解题技巧】:因果型选择题要求学生要分清原因有: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等,考生应学会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用迁移的知识,判断出正确答案。在平时做题过程中,考生一定要积累一些经验,例如: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一定是因,不能选择外因;根本原因如果是政治问题,落脚点一定放在经济上,如果是经济问题,落脚点一定放在政治上等。

初中历史启示类题型梳理归纳

初中历史启示类题型梳理归纳 一、关于战争类 1.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落,屡遭列强侵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今天的中国就要不断的改革和开放,注重经济的发展,使国家不断富强。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 (2)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4.从《南京条约》图片、日本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上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1)(经验教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得以实现。 (2)(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3)(社会责任)树立挽救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5.对于日本人今天的一些做法(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对于日本否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侵略罪行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现在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准备将来报效祖国。 6.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 (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2)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 (3)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7.结合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等史实,说明了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 中国军队具有不怕牺牲、不畏强敌、为国献身的精神。

2019年中考历史启示类答题技巧

热考题型专项练 题型1史料主旨类选择题 1.《左传》记载:“晋卻至与周争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晋侯使卻至勿政争。”材料反映出( ) A.周天子丧失土地主宰权 B.宗法制度已经全面崩溃 C.土地私有制已普遍确立 D.晋侯正式取得霸主地位 解析:选A。解读题干材料,可知体现了晋侯与周王争土地,反映了周王室的衰微,分封制的崩溃,故选A项。材料体现宗法制受到破坏而非全面崩溃, B项错误;晋侯与周王争土地说明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而非普遍确立,C项错误;晋侯争地而非周王认可其会盟,不能说明取得霸权地位, D项错误。 2.表 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解析:选D。解读题干材料,“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符合孝廉的标准,可见与当初选官的标准有所背离,故选D项。“孝廉”为两汉时期选官的主要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 A项错误;“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不能判断所选之人为贵族, B项错误;“太祖(曹操)少机警”所举时空依然属于两汉时期,不能体现魏晋时期的发展, C项错误。” 3.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记载:“山东之市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于其日聚焉。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由此说明草市( )

A.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分散经营和集中交易相结合 C.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 解析:选B。据题干“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信息,表明分散经营和集中经营相结合,故选B项。 4.(2018·山东德州模拟)“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这一观点反映了李贽( ) A.批判君主专制B.反对教条主义 C.主张学以致用D.反对儒家思想 解析:选B。根据材料“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可知李贽反对把孔子的是非观,强加于每个人,故选B项。 5.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解析:选C。洋务运动时期处于19世纪60至90年代,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体现了中国社会对器物的变革要求。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体现了中国提倡社会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思想。故选C项。其余选项不能全部概括材料内容。 6.1866年,左宗棠在奏折中指出:“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日久销耗愈甚,不惟亏折货本,寝至歇其旧业。”这反映出( ) A.外企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洋务官员与洋人分利的意识 C.中外正当贸易已经出现逆差 D.传统手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解析:选B。解读题干材料,反映出左宗棠认识到外企对中国航运业带来冲击和危害,说明他已经有了与洋人分利的意识,故选B项。 7.(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986年9月,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专访时指出,“中美关系是看中国和美国关系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中苏关系是看中国和苏联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这说明我国外交( ) A.以意识形态为转移B.受到美苏两国支配 C.坚持国家利益至上D.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解析:选C。依据题干史料,可知说明了中美和中苏关系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不以意识形态为转移,说明我国外交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故选C项。 8.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上的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原因在于:获得各种信息需要代价;制定、下达、执行和反馈计划需要成本;不同主体之间利益难以达到高度一致;计划人员的理性非常有限。另外,中央计划手段的有限性与实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也不相适应。”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经济建设中要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 B.代价成本高导致计划经济效益低下

初中历史中国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初中历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一、中国古代文化史(上)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注意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逐鹿 C、长平 D、城濮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2019中考历史启示类试题解题技巧

启示的意思是指“启发指点,使有所认识”。历史启示是指从历史上的人和 事的经历或结果中所总结出来的可供后来人借鉴、少走弯路的认识。“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学习历史的主要作用之一。“启示”类开放性试题通常是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测我 们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解题须知 “启示”类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但它不是没有答案,更不是没有正确答案。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有多种可能性,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具有多元化、弹性化的基本特征。开放性试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一般属于“应用能力”层次, 比较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解题步骤 第一是“读”。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启示,这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 第二是“找”。它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找出教材中对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并分析产生这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原因。这是解答好题的关键。只有找出原因,我们才能明确今后应该借鉴哪些经验,避免哪些失误。只有回归教材,找出相应的观点和表述,我们才能将原因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分析出精练的答案。 第三“提”。这就是根据前面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这是解答好“启示” 的落脚点。 常用套路 1.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灭亡的启示: ①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②缓和社会矛盾,才能长治久安。 2.历史上选拔人才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 ①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②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③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④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⑤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3.中国古代改革的启示: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巻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 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8.197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圳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9.1979年、占中国人ロ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中考历史选择题三大主要类型解析(通用 )

中考历史选择题三大主要类型解析 1.表述型选择题 表述型选择题包括肯定型选择题和否定型选择题。肯定型选择题题干中常用“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是”“表现在”“反映出”等提示语。否定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性词语,如“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表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典型例题】 1.(2015·山东泰安)下面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墨子——“兼爱”“非攻” B.韩非——“春秋无义战” C.庄子——“无为而治” D.孙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的识记。从四个选项来看,只有B项搭配错误,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而“春秋无义战”是孟子的言论。 【答案】B 2.(2015·福建福州)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处死路易十六 C.拿破仑发动政变 D.颁布《法典》 【解析】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答案】A 【解题技巧】 表述型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常的解题方法有: 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②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举一反三】 1.“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科学成果不断涌现 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 2.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连续12年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就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下面关于生产关系调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了集体土地所有制 B农业合作化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 C人民公社化实现了全民所有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土地所有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答案】1.D 2.B 2.因果型选择题

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分类归纳

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分类归纳 (一)关于战争类 1.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落,屡遭列强侵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今天的中国就要不断的改革和开放,注重经济的发展,使国家不断富强。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 (2)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4.从《南京条约》图片、日本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上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1)(经验教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得以实现。 (2)(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3)(社会责任)树立挽救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5.对于日本人今天的一些做法(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对于日本否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侵略罪行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现在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准备将来报效祖国。 6.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 (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2)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 (3)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7.结合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等史实,说明了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 中国军队具有不怕牺牲、不畏强敌、为国献身的精神。如: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日军以坦克为前导,向庄内猛冲。中国军队既无坦克又无对付坦克的平射炮,仅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搏斗。后来当全庄要被敌人攻陷时,中国军队组织敢死队,多次在夜间展开反击,又奇迹般地夺回大部分街市。 8.(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给你的感受,使你有什么想法?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和财产。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纷争。 9.怎样才能制止战争? 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中国:要想避免帝国主义战争的威胁,我们就要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现代化的国防。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全世界人民什么启迪? (1)二战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维护它,热爱和平,不让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2)人民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在挑战面前,全世界人民必须联合起来,才能赢得胜利。(3)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可以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11.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1)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整个战争形势的变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2)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法西斯处在东西两线作战的状态中,盟军势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2018——2019年度中考历史试题

聊城市2019-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奖励耕织 2.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 3.货币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如图货币见证的史实有() ①秦朝货币的统一 ②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 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的发展 ④明朝商品经济的活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纵观我国历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 家始于()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元朝 5.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6、下列内容能够体现隋唐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①创立并完善科举制②贞观之治局面出现③开元盛世④唐与吐蕃的往来⑤鉴真东渡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赞扬了中国古代的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建了秦朝 B.实现军阀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使中国历史达到顶峰时期

14、近代社会表现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制取代人治。《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法制精神,即 A.限制王权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C.反对殖民统治D.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15、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封建势力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11、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列后,海军官兵迅速投入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 务中,顺利进行了歼一15飞机起降飞行训练。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我国近代的第一支海军创建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2、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图片来源于俄国xx博物馆)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亚里士山大东征 B.土地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 13、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南北战争结束分裂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初中历史启示类问题大全

初中历史启示类问题大全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 落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他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应勿忘国耻。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他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5、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6、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 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 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7、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 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8、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 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9、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 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初中历史选择题题库

初中历史中考选择题库 一、中国古代文化史(上)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注意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逐鹿 C、长平 D、城濮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同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了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14、下图中反映的信息包括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

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分类归纳(加强版)

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分类归纳(加强版) (一)关于战争类 1.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答: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牢记历 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学生就要认真学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答: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落,屡遭列强侵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今天的中国就要不断的改革和开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主观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当时中国经济政治落后,国力衰弱。 (2)(客观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当时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 4.从《南京条约》图片、日本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上你 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1)(经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只有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得以实现。 (2)(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3)(社会责任)树立为挽救民族危亡的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5. 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 答:(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2)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 (3)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6.结合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等史实,说明了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 答:中国军队具有不怕牺牲、不畏强敌、为国献身的精神。 (例子:如: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日军以坦克为前导,向庄内猛冲。中国军队既 无坦克又无对付坦克的平射炮,仅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搏斗。后来当全庄要被敌人攻陷时,中 国军队组织敢死队,多次在夜间展开反击,又奇迹般地夺回大部分街市。)(注:百团大战说明抗日战争在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逐渐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力量。) 7.(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给你的感受,使你有什么想法? 答: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和财产。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 对战争,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纷争。 8、怎样才能制止战争? 答:(1)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 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2)中国:要想避免帝国主义战争的威胁,我们就要提高综合 国力,发展现代化的国防;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和平取代战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对 外关系。) 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表现 答:(1)为保卫生命、自由、独立而战; (2)为人类文明进步而战; (3)与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进行坚决、不妥协的斗争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全世界人民什么 启迪? 答:(1)二战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维护它,热爱和平,不让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2)人民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在挑战面前,全世界人民必须联合起来,才能赢得 胜利。

人教版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題,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图1)。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图1 2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突出反映了秦朝 A .皇权的至高无上 B .神权色彩较明显 C .按军功授予爵位 D .劳动人民的伟大 3.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 .农民起义 B .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 D .统治者的腐败 4.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A .平等竞争 B .注重实践 C .分科考试 D .以德取才 5.《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B .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 .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D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6.有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 A .打击倭寇 B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 .设立驻藏大臣 D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7.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意图的是 A .中英协定关税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待解决,特请先生● 政治:商鞅变法 ●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