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言学的一般理论.pptx

合集下载

交际法

交际法

特点
1)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 2)以功能意念为纲 3)教学过程交际化 4)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 5)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 6)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 7)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 务
交际法的教学原则
意义原则 交际原则 任务原则
意义原则:教学材料、教学活动要有意义, 教学者要用有意义的语言促进语言学习。 交际原则:真正涉及交际的活动能促进语言 学习,因此课堂中要设计有情境的真正的交 际活动。 任务原则:语言是用来完成任务的,并且通 过任务来进行语言的学习。
功能意念大纲
功能:通过语言做成某件事或达成某 些目的。如:建议、请求、希望等, 可以用“why”来检验的。 意念:功能的内容,即人们在使用某 种语言完成某种功能时所涉及或处理 的概念及其间的关系。比如时间、空 间、数量、条件、因果等。是通过 what 和who来检验的。 意念分为普通意念和特殊意念。前者 多涉及抽象的时空数量等关系,后者 指具体词汇内容。
理论基础
交际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交际法的心理学基础
交际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20世纪
60年代兴 起70年代形成高潮的社会语言学。尤其是社 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和功能主 义语言学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分 析理论,以及威多森的语言交际观 。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1972年首先提 出了“交际能力”这一著名的概念,这是交 际法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是交际法的语 言学理论基础。受其影响,交际法把语法看 作实现语言功能的手段。这一概念的提出与 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能力”形成了鲜明对 比。
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1、什么是交际法 2、交际法产生的背景 3、交际法的基础 4、交际法的特点 5、交际法的教学原则 6、交际法的要核及大纲 7、交际法的教学流程 8、交际法的评价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二节 语言的结构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语言的层级 理解并掌握语言的两种基本关系 了解语言结构的类型
第二节 语言的结构
本单元知识点: 一、语言的层级 二、语言的子系统 三、语言的基本关系
第二节 语言的结构
重点、难点
语言的上层、下层及其层级特点 语言的四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语言的两个基本关系 语言的不同结构类型
语言是什么?
(一)语言是……
噢,一个 符号系统
(一)语言是……
从功能上看,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 或者说本质功能是 社会交际功能和思维认知 功能。
(二)语言的符号性
(二)语言的符号性
符号、能指、所指
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 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 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甲事物就是符 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 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从系统角度看,语言符号系统又可分出若干子系统:
四个基本层次(子系统):语音、词汇、语义、语法 语音 系统 词汇 系统 语义 系统 语法 系统 音质音位(元音、辅音) →音节 超音质音位(调位、时位、量位) 语素层(形位层) 词层→短语层→句层、熟语层 语素义位(形位义位)
词义位(词位义位)→义丛→义场
上面举的例子是语法上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考虑一下,语音上有没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 系? 提示:组合形成音节 聚合: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 再考虑一下语义上有没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 系?
• 提示:语义搭配组合 • 从语义的纵向关系考虑(上下义、总分义) • 从语义的横向关系考虑(同义、反义、类义)
思考:
此外,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言单位还有短语,短语是词和词的组 合,但又跟词一样,是构成句子的材料。

功能主义语言学(课堂PPT)

功能主义语言学(课堂PPT)
料也不够完整齐全,制作的效 果未必能较好地达到。
望大家理解包涵!谢谢!
.
13
韩礼德
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理论,在对语
言的系统 和 结构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
,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着重探讨语言
的意义和功能,研究语言如何使用,分
析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语言功能与 语言系统的关系。
.
6
研究特点:
从功能的角度解释语言现 象。
研究目的:
论证语言功能决定语言形式 ,认为人们的语法知识主要来自后 天的经验。
以弗斯jrfirth为奠基人的伦敦功能结构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语义是语言研究的中心主张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研究语言强调语言的社会性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
语言学的发展
• 历史比较语言学 • 结构主义语言学 • 转换生成语法 • 功能主义语言学
.
1
功能主义语言学
Functional Linguistics
之后的欧洲学派的理论思想和研 究方法的概括。
从20世纪30年代起步到60年代发
展壮大,至今已广为应用到社会学、文 体学、翻译研究、文学批评和语言教学 等领域。
形式
功能
.
4
30年代布拉格学派
以弗斯(J.R.Firth)为奠基 人的伦敦功能结构语言学派认为 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环境 中的意义,语义是语言研究的中 心,主张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 研究语言,强调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的本质功能是. 社会交际功能。5
.
7
局限性:
强调了语言的功能性, 却相对忽视了语言的形式性。
.
8
现代语言学两大阵营
形式主义
> 功能主义
.

功能语言学导论PPT

功能语言学导论PPT

05
功能语言学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语言变异与变化的挑战
语言变异
随着社会、文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语 言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化。功能语言学面 临着如何有效描述和解释语言变异现象 的挑战。
VS
语言变化
语言的变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功能 语言学需要关注并研究语言变化的趋势和 规律,以适应和应对这种变化。
跨文化交际的挑战
功能语言学的历史与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历史功能语言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社 会语言学、语用学、文化语言学等学 科的发展,功能语言学逐渐形成并发 展壮大。
发展
功能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伦 敦学派等,这些学派都对功能语言学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功能语言学的应用领域
跨文化交际
要点一
技术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语言的表达和传播方式也在不断 变化。功能语言学需要关注新技术对语言的影响,并研究 如何利用新技术进行有效的语言研究和应用。
要点二
新媒体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对语言的传播和使用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功能语言学需要研究新媒体对语言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利 用新媒体进行有效的语言传播和应用。
功能语言学的未来展望
跨学科融合
功能语言学需要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更深入 的融合,如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 ,以拓展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 展,功能语言学将更加深入地与这些技术相 结合,以实现更高效、智能的语言分析和应
用。
THANKS
感谢观看
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文学 批评、媒体研究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
语用学

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优秀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优秀课件
外语是从国别的角度命名的,指的是 外国语言,相对于本国语言。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是人们出生后首先习得的语言,是从 学习的先后顺序的角度命名的。多数人的第一 语言是母语。
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 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 族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 做第二语言。
二.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p77)
1.语言能力——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
我们这里所说的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掌握语言知 识的能力。语言知识可以分为语言要素与语用 规则。语言能力即掌握语言要素的能力和掌握 语用规则的能力,这是一种内在的能力。
语言能力的构成要素:
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 (汉字)。
(2)表态功能:表达对对方或自己说话内容 的态度或语气。如肯定、否定、推测、怀 疑、劝阻、强调、辩解、可能/不可能/愿意/ 不愿意等
(3)表情功能:表达对客观事物或对方的某 种感情。如问候、赞扬、祝贺、失望、同 情、喜欢/不喜欢、有兴趣/无兴趣等
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关系
形式是句子的表面结构,功能是表达人们做事 的意愿。一种语言形式的功能随着不同的情景
(7)想象功能:用语言创造儿童自己想象中的 世界,进行文学创作,达到娱乐的目的。
韩礼德将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三种:
观念功能:表达主观和客观的经验。 交际功能:表达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 话语功能:使语言的组成部分连贯衔接。
3)功能的分类:
(1)表意功能:表示想对方传递某种信息。 如介绍、更正、传闻、告别、请求、转达、 询问、建议、通知、进一步说明等
第一语言与母语 ? 第二语言和外语 ?
目的语、双语
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通过学习获得 的语言,也可以说是在语言教学中正在被教授 和学习的第二语言。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 不论是外语还是非本族语,甚至是母语,只要 是学习者希望掌握的目标语言,都可以称为目 的语。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一语言与言语(一)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那么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紧密联系。

要紧区别在于: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2.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穷的。

5.语言是稳固的,言语是多变的。

6.语言是后时的,言语是先时的。

语言与言语又有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

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又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

二语言的性质(一)语言的符号性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确实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确实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确实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语言符号具有多方面的特点,要紧特点有以下几点: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语言符号的稳固性3语言符号的渐变性4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或称线性,是指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刻上依次显现,像一根线条一样。

(二).语言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假设干相互联系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所谓系统性,确实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三).语言的社会性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第一,从音义结合的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

语言符号中的音义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第二,从语言与社会的彼此依存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语言是随社会进展而进展,并随社会消亡而消亡。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不能没有语言。

(四)语言的民族性(五)语言的生成性三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要紧有交际功能和标志功能。

语言学听说法

语言学听说法
学生保持专著。 ❖ 语言学习主要通过师生口头互动进行。限于
事先确定好的情景对话和句型范围。
教材作用
❖ 强调口语,不重视课本或者练习册。 ❖ 尤其是初级阶段,非常重视教师的参考书及
录音材料。 ❖ 教学往往要严格依照教师参考书所设计的顺
序通过录音材料进行。
❖ 大家觉得这样的课堂问题在哪里?
听说法VS 口语情景法
的实事求是的描写,也称为描写主义语言学。
四个时期
❖ 1.鲍阿斯F Boas和萨丕尔Edward Sapir ❖ 2.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时期 ❖ 3.哈里斯Z.S.Harris时期 ❖ 4.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时期 ❖ 萨丕尔-沃夫假说 The Sapir-Wolf Hypothesis ❖ 世界观是由语言形成的,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念受语
陆军法
❖ 二战美国陆军的外语培训方法 ❖ 1941 珍珠港事件 太平洋战争 美国正式参战 ❖ 急需流利使用德、法、意、汉、日、马来语
等口语人才去战场担任翻译,电码解读等。 ❖ 阅读法的学生无法胜任。 ❖ 并不是一般常规课程的教学目标。
2.产生过程
❖ 1942年,美国建立了“军队特别培训项目” ❖ 55个大学参与 ❖ 目标:短时间培养出口语熟练的人才。 ❖ 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等人的相关研
背景
❖ 20c 20s,对直接法的异议:只培养口语能力 是不现实的。
❖ 原因:有限的课时难以保证口语熟练,教师 的外语口语能力和学生对口语技能的要求都 很难达到直接法的目标。
❖ 兴起了“阅读法”,盛行20年之久。 ❖ 直到40年代听说法产生。
1.产生背景
❖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 ❖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 产生原因:

应用语言学第2题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应用语言学第2题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交际理论一、交际理论概述交际是语言的本质,这是交际理论的基本思想;应该为语言交际而研究语言,这是交际理论的研究目标。

交际理论是应用语言学理论的总纲。

在交际理论基础上,中国应用语言学界还提出了层次理论、动态理论、中介理论、人文性理论以及潜显理论等。

二、交际理论的内容1,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

2,在多样的语言交际中实践语言交际能力。

3,应该以交际值作为衡量语言规范的标准。

4,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5,要重视创新。

第二节动态理论一、动态理论概述科学理论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

交际是一种运动,语言存在于语言交际活动之中。

因此,语言也是活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事实上,为了沟通的方便,人类的交际形势必然发生变化,这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动力。

二、动态理论的内容1,对语言动态性的认识2,对语言认识的动态性3,语言研究要动稳结合三、动态理论的意义事实上,动态理论渗透在许多方面。

归纳起来:1)语言是变化的,使用者不进则退,学习语言不能一次性完成;2)语言是变化的,语言不发展是最大的不规范;3)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运用的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测试应该在语言实际交际中进行;4)语言使用不使用,评价语言使用是否规范,不是看过去有或者没有这样用的;5)语言的中介现象是运动的;6)语言是个巨系统,语言的运动具有惯性,语言工作、语言研究、语言教学都要适度超前,不能追求立竿见影,要重视后效应;7)语言运动的方式和层次是语言的个性;8)语言发展的外部动力是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发展还是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中介理论一、中介理论与语言研究中介理论认为,语言和其他现象一样,存在着中间状态,语言研究对此不应该回避,更不应该忽视。

二、中介理论与语言规划语言规划是社会对语言的有意识的干预。

在制订语言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语言政策的制订。

因为语言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规划是否能够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