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典型计算题

射线检测典型计算题
射线检测典型计算题

射线检测典型计算题

一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计算公式:原子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A = Z + N 例: 60Co 中有几个质子、中子?( 27 个质子、 33 个中子)

二最短波长计算公式: hc 12.4

??? 入 min =---- = -- (h、c、e 均为常数)

Ue U

单位:入min埃。U:千伏。

例: U=200Kv,入 min=12.4 / 200= 0.062 埃

三连续 X 射线的效率(转换效率)计算:

公式:n =KUZ

K= 1.1--1.4 X 10-9v ; K= 1.1--1.4 X 10-6Kv

例:Z=74; U=200 ;求n n =1.4 X-60 X 74 X 200=2%

四半衰期和衰变常数计算

公式:T' = 0.693 / 入

例:60Co 已知:入=0.130/年,求 T' = 0.693 / 0.130 = 5.3 年

或:已知: T' = 5.3年,求入=0.693 / 5.3= 0.130

半衰期的简便计算公式

N 1 =()n n= t / T ' No 2

例: 60Co 半衰期为 5.3 年,新源放射强度 16居里, 10.6 年后该源的放射强度为多少?解:n=10.6/5.3=2 ; N=NO x (1/2)n=16 x(1/4)=4(居里)

五X 射线光子能量和波长计算

公式:E = 0.0124/ 或入=0.0124 / E

以上二式中,E的单位:Mev;的单位:埃。

或者:入=12.4 / E (与入min=12.4/U 有本质区别)这里:E的单位:Kev; 入的单位:埃。

例 1:波长为 0.25? 的光子能量是多少?

E= 0.0124/ 0.25= 0.0496 Mev

例 2:能量为 0.25 Mev 的光子波长是多少?

入=0.0124 / 0.25 = 0.0496?

例 3:管电压为 200Kv 时,连续 X 射线的最大能量是多少?

入 min=12.4/U=12.4/200=0.062?

E= 0.0124/ 0.062= 0.2 Mev

六半值层和衰减系数计算

公式:Th=0.693/ 卩或卩=0.693/ Th 例1 :某材料衰减系数□为1.3/cm,求半值层 Th?

Th=0.693/ =0.533cm.

例 2: 穿过 12mm 厚钢板前后射线强度分别为 50mR/h 和 15mR/h, 求这种钢板的半值层和衰减系数?

50

15

I=lo e- d

15=50 e-卩 d d=12 In(15/50)=1 n(e- 卩 d )=- 卩 d=-12 卩

卩=In (15/50)/(-12)=0.1

Th=0.693/ 0.1=6.93(mm)

七平方反比律应用计算

公式: I1/ I2= f22/f12 E1/ E2=f12/f22 图 26

例1:距源 1.5 米处射线强度为 40mR/ h, 求3. 5 处的射线强度?

I2= I1 / ( f22/f12 )=40/ ( 3. 5 2/ 1.5 2 )=7.35 (mR/ h)

例 2:焦距为 1 米处透照,得底片黑度为 2。现将焦距改为 0.8 米,不改变底片黑度曝光量(或曝光时间)应如何变化?

E1/f12=E2/f22 E2= E1x( f22 /f12 )=0.64 E1

即:在保留底片黑度为 2 的情况下,焦距降为 0.8 米曝光量(或曝光时间)应为原来的 64%(即减少了 36%)。

八几何不清晰度和最小焦距计算

公式: Ug=SL2/(F-L2) ; F min= SL2/ Ug+ L2

例:焦点为 3mm 的 X 射线机透照 20mm 厚的工件,几何不清晰度控制为 0.2mm, 最小焦距为多少?

F min= SL2/ Ug+ L2=3x20/0.2+20=320mm.

九灵敏度计算

1 、金属丝透度计灵敏度公式:金属丝透度计灵敏度: K=(s/d)x100% 例:透照 20mm 工件,显示

最细的金属丝直径为 0.2mm ,求透照灵敏度?

K=0.2/20=0.01(1%)

2 、孔型透度计灵敏度:

例1 :工件厚度为4.5,“要求质量等级为4-4T,求透度计厚度 T和K。

解:T = 4.5 x 4% =0.18 选用C型透度计

K = ( ?0.18 ' 4 ' 0.18/2/ 4.5 =0.0565 =5.65%

例 2:求质量等级为 4-2T 、2-2T 的灵敏度

解:K = (? 0.04d ' 2 ' 0.//2=0.04 =4%

K = (? 0.02d ' 2 ' 0.0/姬=0.02 =2%

十累积剂量计算

公式: D=5 (N-18 /雷姆

例:N=30贝U D=5x12=60 ;即:一个30岁的射线工作人员,其历年所吃射线总量不得超过 60 雷姆。

十一偏心距计算

例:直径为 80 mm 的小口径管对接焊缝作双壁双投影透照“焦距为 700 mm “影象椭圆间距为8 mm,求射线源的偏心距为多少mm ?(余高2 mm,焊缝宽5 mm /

解: { (700-80- 2 /(8+2.5//(80+2)}+2.5 = 79.3 mm 十二胶片特性曲线计算

公式: ?=tgq=(D2-D1)/(IgE2-IgE1)

例 1:采用某型号的胶片“曝光量为 20mAmin 时“底片黑度为 1。5“若将黑度提高到 2。0“曝光量应为多少?( g = 3/

解:3= (2。0-1。5 / / (lgE2-lg20) (lgE2-lg20)=0。5/3=0。166 Ig20=1。3 lgE2=0。 166+1。 3 E2=101。 46=29。 2

例 2:采用某型号的胶片,曝光量为20mAmin 时,底片黑度为 1。 5;曝光量为 30mAmin

时,底片黑度为 2。0 若将黑度提高到 3。0,曝光量应为多少?

解:先求 g : g= (2。0-1。5) / (lg30-lg20 ) =2。8

再求曝光量:2。 8=( 3。 0-1 。 5) / (lgE2-lg20) 得: E2=68。 6 mAmin

十三增感系数计算例:用同一种胶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曝光,当无增感屏时曝光 10 分钟,底片的黑度为2;有增感时曝光1分钟底片的黑度为1。5;胶片的g值为3,求此增感屏在黑度为

1

5 时的增感系数 Q。

解:

不用增感屏时的曝光量 E0

增感系数定义: Q= -------------

用增感屏时的曝光量 E 在曝光条件相同(管电压、管电流、焦距不变)情况下,增感系数的定义: Q= E0 / E1= t0 / t1 ( 求:黑度为 1。 5时的增感系数 )

1)先求黑度为 1。 5 时,无增感屏时的曝光时间:

?/ 丫 =(D91 )/ ( LogEO-LogEI )=(2-1.5) / Log(E0/E1)=3

??? Log(E0/E1)= (2-1.5) / 3=0.167; E0/E1= t0 / t1 = 1.47

t1 = t0 / 1.47=10min / 1.47=6.8min;

2)已知黑度为 1。 5 时,有增感屏时的曝光时间为 1min;

? Q=6.8min / 1min =6.8

十四放射性强度与照射强度计算

例:多少居里的钴 60丫源,在距离为10m处的照射量率为1。28R/h?

解:I=A X [RHM] / R2 A=I X R2 / [RHM] =1。28 X 102 / 1。32=94。8(C i)

十五防护计算例:某处的照射量率为 1。 28R/h ,要使照射量率降为 10mR/h, 需要多厚的混凝土墙(混凝土的线衰减系数为卩=0 1068/cm )?

解:I=l0e- 贝U: I/I0= e- ;二边取自然对数:ln( 1/10)= - ? d= ln(I/I0) / - 卩d= ln(10/1280) / -0.1068=45.5 (cm) 注意:1。28R/h 应化为 1280 mR/h 计算。十

六评片计算

.铸钢件评片计算

例 1:下图是对厚为 25mm 的铸钢件所摄的底片有缺陷的部位,请按 GB5677-88 标准评定等级,并加以说明。

若缺陷部位的穿透射线强度比无缺陷部位的强度大 30%,求底片图象的对比度(该胶片在该黑度范围内的丫值等于3)。

解: T=25 ,缩孔类,用表14,视野$ 70,条状长15+6+3=24 , II级;树枝状,用表 15,视野 $ 70 面积 12 X 53=636 II 级。

2): Y=D1-D2/LogI1t-LogI2t = △ D / LogI1-LogI2

△ D=Y X( LogI1-LogI2 ) =3 X( Log (I1/ I2 )) Log 1。3=0。11394 =3 X 01394=0。 3418 焊缝评片计算前面已讲!

简便计算检测练习题

简便计算检测(满分100分)姓名得分 用简便方法计算。 1、368+2649+1351 2、89+101+111 3、24+127+476+573 4、400-273-127 5、327+(96-127) 6、72×98 7、442-103-142 8、999+99+9 9、67×5×2 10、25×(78×4)11、72×125 12、9000÷125÷8 13、400÷25 14、25×36 15、103×27 16、76×102 17、3600÷25÷4 18、99×35 19、(25+12)×4 20、56×27+27×44

(1)(78+61)+39 (2)700-82-18 (3)348+163+242+410+537 (4)125×47-47×25 (5)201×316 (6)374-205+226-95 (7)3000-999 (8)997×7+21 (9)87×470+870×53 (10)(55+55+55+55×5)×125 (11)125×(8+40)×25 (12)99+49×99 (13)264×97+4×264 (14)454+999×999+545 (15)9999×36+6666×3×32 (16)124×38+65×124+76×110-76×7 (17)62×4+44×5+5×18 (18)3400-62×34-38×20-38×14 (19)1992×19911991-1991×19901990 20、56×99+56 21、125×25×8×4 22、25×32×125 23、125×64

375+512+125+88 312×4+188×4 3200÷25÷4 75×38—75×36 487-187-139-61 168-65+32-135 50×16×125 125×801 25+75—25+75 152-38+48—62 378-125-75 462-(162+50)(125—6)×8 18×25×30×4 101×74—74 21×39+87×39—39×9 25×44 99×38+38 320÷5+180÷5 735—299

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第一章习题讲解

1-9 已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 2 0, 0(),01 1,1 X x F x kx x x ? 求:①系数k ; ②X 落在区间(0.3,0.7)内的概率; ③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 解: 第①问 利用()X F x 右连续的性质 k =1 第②问 {} {}{}()()0.30.70.30 .70.70 .3 0.7P X P X F P X F =<< =<≤-=- 第③问 201()()0 X X x x d F x f x else dx ≤

1-10已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x X f x ke x -=-∞<<+∞(拉 普拉斯分布),求: ①系数k ②X 落在区间(0,1)内的概率 ③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 解: 第①问 ()1 1 2 f x d x k ∞ -∞==? 第②问 { }()( )()2 1 1 221x x P x X x F x F x f x d x <≤ =-=? 随机变量X 落在区间12(,]x x 的概率12{}P x X x <≤就是曲线()y f x =下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 1 0101011 12 P X P X f x dx e -<<=<≤==-? 第③问 ()102 10 2 x x e x f x e x -?≤??=? ?>?? ()00()1100 2 2 111010 2 22 x x x x x x x x F x f x dx e dx x e x e dx e dx x e x -∞ -∞---∞=??≤≤??? ?==????+>->????? ???

试验检测计算分析题

六、实例计算题 1、某沥青混合料的视密度为cm3,理论密度为cm3,油石比为%,沥青的相对密度为。求该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及沥青混合料的饱和度。(7分) 解: a .空隙率 %24.548.235.21=?? ? ?? - =VV b .沥青体积百分率VA %19.111 1)0.5100(35 .20.5100=??+??= VA c .矿料间隙率VMA %43.16%19.11%24.5=+=+=VA VV VMA d .饱和度VFA %11.6843 .1619 .11=== VMA VA VFA 。 2、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1::,水灰比为,在试拌调整时,增加了10%的水泥浆用量。试求 (1)该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不能用假定密度法); (2)若已知以实验室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每m3需用水泥320kg ,求1m3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的用量; (3)如施工工地砂、石含水率分别为5%、1%,试求现场拌制400L 混凝土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 (计算结果精确至1kg )。(8分) 解:(1)计算基准配合比 ∵水泥浆用量增加10% ∴基准配合比应为: ::=1:: 58.0=C W (2)水泥=320kg (已知) 水=320×=186kg 砂=320×=621kg 石=320×=1254kg (3)水泥=320kg 砂=621(1+5%)=652kg 石=1254(1+1%)= 1267kg 水=186-(621×5%+1254×1%)=142kg 400L 混凝土材料用量 水=142×=57kg 水泥=128kg 砂=652×=261kg 石=1267×=507kg 七、分析评定题 1、若试验室配合比单位用水量为200kg ,水灰比为,粗骨料为碎石,水泥实测强度为,试验室强度恰好达到试配强度值(),若每方混凝土多加10kg 水,混凝土强度降低率为多少 (注:A= B=)。(8分) 解:①由已知条件:每方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为200/=333,若每方混凝土多加10kg 水,则单位用水量为210kg 。 ②由 ? ?? ??-=B W C Af f ce cu 0,计算多加水后混凝土的强度值 MPa f cu 74.2152.02103335.4248.00,=?? ? ??-?= ③强度下降率%9.222 .2874 .212.28=-= 2、在沥青路面施工中,通过降低压实温度和减少压实遍数来提高平整度的作法是否可取,为什么(7分) 解:不可取。因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路面未达到应有的压实度、应有的结构和强度,通车后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射线检测问答题(四)(含答案)

三、问答题 4.1 试述射线源的选择原则。 4.2 X 射线线质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3 选择透照焦距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4.4 何谓曝光量?X、
射线的曝光量分别指什么?
4.5 何谓曝光因子?何谓平方反比定律? 4.6 何谓互易定律失效?它对射线照相有何影响? 4.7 从提高探伤质量的角度比较各种透照方式的优劣? 4.8 计算一次透照长度时,公式中的外径 Do 是否计入焊缝余高? 4.9 计算搭接长度时,公式中的工件表面至胶片距离 L2 是否要考虑焊缝余高? 4.10 计算几何不清晰度 Ug 时,公式中的工件表面至胶片距离 L2 是否要计入焊缝余高? 4.11 曝光曲线有哪些固定条件和变化参量。 4.12 为什么说不同的 X 射线机的曝光曲线各不相同? 4.13 试述散射线的实际来源和分类。 4.14 影响射线照相质量的散射线是如何产生的? 4.15 散射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16 常用控制散射线的方法有哪些? 4.17 焊缝透照的基本操作包括哪些内容? 4.18 焊缝余高对 X 射线照相质量有什么影响? 4.19 透照有余高焊缝应注意哪些事项? 4.20 透照余高磨平的焊缝怎样提高底片灵敏度? 4.21 大厚度比试件透照采取的特殊技术措施有哪些? 4.22 指出小口径管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对缺陷检出的不利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4.23 计算小径管透照平移距离时,公式中的工件表面至胶片距离 L2 是否要计入焊缝余高? 4.24 射线照相实际透照时,为什么一般并不采用最小焦距值? 4.25 什么是优化焦距 Fopt?射线检测中选择优化焦距的目的是什么?
问答题答案 4.1 答:射线源选择的原则: (1)对轻合金和低密度材料,最常用的射线源是 X 射线; (2)透照厚度小于 5mm 的钢(铁素体钢或高合金钢),除非允许较低的探伤灵敏度,也要选择 X 射线; (3)大批量的工件实施射线照相,选择 X 射线,因为曝光时间较短; (4)透照厚度大于 150mm 的钢,宜选择兆伏级的高能 X 射线; (5)对于厚度为 50mm~150mm 的钢,选择 X 射线和 γ 射线可得到几乎相同的探伤灵敏度; (6)对于厚度为 15mm~50mm 的钢,选择 X 射线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选用 γ 射线则应根据具体厚度 和所要求的探伤灵敏度,选择 Ir-192 或 Se-75,并应考虑配合适当的胶片类型; (7)对某些条件困难的现场透照工件,宜选择 γ 射线; (8)在满足几何不清晰度 Ug 的情况下,透照环焊缝尽量选择圆锥靶周向 X 射线机作周向曝光,以提高工 效和影像质量。 4.2 答: (1)适用的射线能量范围主要根据试件的材质和厚度确定,以保证能穿透试件为射线能量的下限, 以保证足够的灵敏度为射线能量的上限。 (2)具体管电压数值主要根据底片对比度要求而确定,当被检区域厚度变化较小时,需增大对比度,应采 用较低管电压;当被检区域厚度变化较大时,需兼顾宽容度,适当降低对比度,应采用较高管电压。 (3)射线能量不仅影响底片对比度,而且影响固有不清晰度和散射比,这些都应在选择射线能量时加以考 虑。 4.3 答:(1)焦距的选择应满足几何不清晰度的要求; (2)焦距的选择还应保证在满足透照厚度比 K 的条件下,有足够大的一次透照长度 L3; (3)为减少因照射场内射线强度不均匀对照相质量的影响,焦距取大一些为好。 (4)由于射线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焦距的增加必然使曝光时间大大延长,因此焦距也不能过大。

信号检测与处理计算题

信号检测与处理 1、设在某二元通信系统中,有通信信号和无通信信号的先验概率分别为:P(H 1)=0.8,P(H 0)=0.2。若对某观测值x 有条件概率分布f(x|H 1)=0.25和f(x|H 0)=0.45,试用最大后验概率准则对该观测样本x 进行分类。 2、在存在加性噪声的情况下,测量只能为2v 或0v 的直流电压,设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 2 σ的正态分布,设似然比门限值为0l ,试对测量结果进行分类(10分) 3、设二元假设检验的观测信号模型为: H0:x=-1+n H1:x=1+n 其中n 是均值为零、方差为1/2的高斯观测噪声。若两种检验都是等先验概率的,而代价因子为: C 00=1 ,C 10=4, C 11=2 C 01=8。试求Bayes 判决表示式,并画出bayes 接收机形式。 4、设x1,x2,…xn 是统计独立的方差为2σ的高斯随机变量,在H1假设下均值为a1,H0假设下均值为a0,似然比门限为0l ,试对其进行判决,并求两种错误概率。(20分) 5、在二元数字通信系统中,时间间隔T 秒内,发送一个幅度为d 的脉冲信号,即s 1=d,代表1;或者不发送信号,即s 0=0,代表0。加性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高斯分布,当先验概率未知,正确判决不花代价,错误判决的代价相等且等于1时,采用极大极小准则计算其极大极小风险为多大,相应的q 0为多少? 6、在加性噪声背景下,测量0V 和1v 的直流电压在P(D1|H0)=0.1的条件下,采用Neyman-Pearson 准则,对一次测量数据进行判决。假定加性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2的正态分布。(已知erf(0.9)=0.7969) 第四章 1、已知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分别为???≤≤-=≤≤=T t t A t s T t t A t 0,sin )(0,sin )(s 1 0ωω 试利用最小错误概率准则设计一台接收机,对如下假设做出判决,并画出接收机的结构形式。 ???+=+=) ()()(:H )()()(:H 1100t n t s t x t n t s t x ,n(t)服从均值为0功率谱密度为N 0/2的高斯白噪声。 2、已知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分别为???≤≤=≤≤=T t t A t s T t t A t 0,2sin )(0,sin )(s 1 0ωω 试利用最小错误概率准则设计一台接收机,对如下假设做出判决,并画出接收机的结构形式。 ???+=+=)()()(:H )()()(:H 11 00t n t s t x t n t s t x ,n(t)服从均值为0功率谱密度为N 0/2的高斯白噪声。 3、已知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分别为???≤≤=≤≤=T t t A t s T t t 0,sin )(0,0)(s 1 0ω 试利用最小错误概率准则设计一台接收机,对如下假设做出判决,并画出接收机的结构形式。 ???+=+=)()()(:H )()()(:H 11 00t n t s t x t n t s t x ,n(t)服从均值为0功率谱密度为N 0/2的高斯白噪声。

水泥试验检测计算例题

一、抗压强度计算 1、甲组水泥抗压强度破坏荷重为93.6 94.0 97.5 96.5 96.6 94.5(kN)求其抗压强度值。 答: 六个试块的单块抗压强度值分别为: X1=93.6/1.6= 58.5 MPa X2=94.0/1.6= 58.8 MPa X3=97.5/1.6= 60.9 MPa X4=96.5/1.6= 60.3 MPa X5=96.6/1.6= 60.4 MPa X6=94.5/1.6= 59.1 MPa 平均值X=(58.5+58.8+60.9+60.3+60.4+59.1)/6=59.7MPa ∵所得单块值结果在(59.7×0.9=53.7)~(59.7×1.1=65.7)范围内 ∴其抗压强度值为59.7MPa 2、乙组水泥抗压强度破坏荷重为64.5 64.7 67.3 67.5 66.0 56.7(kN)求其抗压强度值。 答:六个试块的单块抗压强度值分别为: X1=64.5/1.6= 40.3 MPa X2=64.7/1.6=40.4 MPa X3=67.3/1.6= 42.1 MPa X4=67.5/1.6= 42.2 MPa X5=66.0/1.6= 41.2 MPa

X6=56.7/1.6= 35.4 MPa 六个单块的平均值X=(40.3+40.4+42.1+42.2+41.2+35.4)/6=40.3 MPa ∵第六块强度值35.4MPa不在(40.3×0.9=36.3MPa)~(40.3×1.1=44.3 MPa)范围内 ∴必须剔除35.4 MPa的数据,取剩下5个取平均值 最终平均值X=(40.3+40.4+42.1+42.2+41.2)/5=41.2 MPa ∴其抗压强度值为41.2MPa 二、抗折强度 1、一组水泥抗折强度数据为5.7, 4.7, 4.8(MPa),求其抗折强度 答: 三块平均值X=(5.7+4.7+4.8)/3=5.1(MPa),. 因为5.7值不在(5.1±0.51)范围内, 要剔除 所以抗折强度值X=(4.7+4.8)/2=4.8(MPa) 三、标准稠度用水量 1、某水泥样品用代用法中的不变水量法试验标准稠度时,测得试锥下沉深度为S=40mm。求其标准稠度用水量P%?实际用水量(ml)是多少? ∵P=33.4-0.185S ∴P=33.4-0.185×40=26.0% 实际用水量500×P=130.0ml

射线检测复习题第章有答案

射线检测复习题(第7章含答案) 一、是非题 7.1 暗室内的工作人员在冲洗胶片的过程中,会受到胶片上的衍生的射线照射,因而白血球 也会降低。(×) 7.2 一个射线工作者怀疑自己处在高辐射区域,验证的最有效方法是看剂量笔上的读数是否 也增加。(×) 7.3 热释光胶片剂量计和袖珍剂量笔的工作原理均基于电离效应。(×) 7.4 照射量单位“伦琴”只使用Χ射线或γ射线,不能用于中子射线。(√) 7.5 当Χ或γ射源移去以后工件不再受辐射作用,但工件本身仍残留极低的辐射。(×) 7.6 即使剂量相同,不同种类辐射对人体伤害是不同的。(√) 7.7 小剂量,低剂量率辐射不会发生随机性损害效应。(×) 7.8 只要严格遵守辐射防护标准关于剂量当量限值的规定,就可以保证不发生辐射损伤。 (×) 7.9 从Χ射线机和γ射线的防护角度来说,可以认为1戈瑞=1希沃特。(√) 7.10 焦耳/千克是剂量当量单位,库仑/千克是照射量单位。(√) 7.11 剂量当量的国际单位是希沃特,专用单位是雷姆,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希沃特=100 雷姆。(√) 7.12 Χ射线比γ射线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Χ射线对人体的伤害比γ射线大。(×) 7.13 当照射量相同时,高能Χ射线比低能Χ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力更大一些。(√) 7.14 辐射损伤的确定性效应不存在剂量阀值,它的发生几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 7.15 照射量适用于描述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比释动能适用于描述带电粒子与物 质的相互作用。(×) 7.16 在辐射防护中,人体任一器官或组织被Χ和γ射线照射后的吸收剂量和当量剂量在数 值上是相等的。(√) 7.17 吸收剂量的大小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与被照射物体本身的性质无关。 (×) 7.18 辐射源一定,当距离增加一倍时,其剂量或剂量率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 二、选择题 7.1 收剂量的SI单位是( B ) A.伦琴(R) B.戈瑞(Gy) C.拉德(rad) D.希沃特(Sv)

信号检测与估计试题——答案(不完整版)

一、概念: 1. 匹配滤波器。 概念:所谓匹配滤波器是指输出判决时刻信噪比最大的最佳线性滤波器。 应用:在数字信号检测和雷达信号的检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输出信噪比最大准则下设计一个线性滤波器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2. 卡尔曼滤波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公式(百度百科) 首先,我们先要引入一个离散控制过程的系统。该系统可用一个线性随机微分方程(Linear Stochastic Difference equation)来描述: X(k)=A X(k-1)+B U(k)+W(k) 再加上系统的测量值: Z(k)=H X(k)+V(k) 上两式子中,X(k)是k时刻的系统状态,U(k)是k时刻对系统的控制量。A和B是系统参数,对于多模型系统,他们为矩阵。Z(k)是k时刻的测量值,H是测量系统的参数,对于多测量系统,H为矩阵。W(k)和V(k)分别表示过程和测量的噪声。他们被假设成高斯白噪声(White Gaussian Noise),他们的covariance 分别是Q,R(这里我们假设他们不随系统状态变化而变化)。 对于满足上面的条件(线性随机微分系统,过程和测量都是高斯白噪声),卡尔曼滤波器是最优的信息处理器。下面我们来用他们结合他们的covariances 来估算系统的最优化输出(类似上一节那个温度的例子)。 首先我们要利用系统的过程模型,来预测下一状态的系统。假设现在的系统状态是k,根据系统的模型,可以基于系统的上一状态而预测出现在状态: X(k|k-1)=A X(k-1|k-1)+B U(k) (1) 式(1)中,X(k|k-1)是利用上一状态预测的结果,X(k-1|k-1)是上一状态最优的结果,U(k)为现在状态的控制量,如果没有控制量,它可以为0。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系统结果已经更新了,可是,对应于X(k|k-1)的covariance还没更新。我们用P表示covariance: P(k|k-1)=A P(k-1|k-1) A’+Q (2) 式(2)中,P(k|k-1)是X(k|k-1)对应的covariance,P(k-1|k-1)是X(k-1|k-1)对应的covariance,A’表示A的转置矩阵,Q是系统过程的covariance。式子1,2就是卡尔曼滤波器5个公式当中的前两个,也就是对系统的预测。 现在我们有了现在状态的预测结果,然后我们再收集现在状态的测量值。结合预测值和测量值,我们可以得到现在状态(k)的最优化估算值X(k|k): X(k|k)= X(k|k-1)+Kg(k) (Z(k)-H X(k|k-1)) (3) 其中Kg为卡尔曼增益(Kalman Gain): Kg(k)= P(k|k-1) H’ / (H P(k|k-1) H’ + R) (4)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考试题库之计算题

1.长为500mm、直径为20mm的钢制轴类试件需要检查周向缺陷,若选用连续螺线圈纵向磁化法,线圈匝数为10匝,则应选用多大的磁化电流?解:∵工件长径比L/D=500/20=25,∴L/D=15,采用在低充填因数线圈中偏心放置纵向磁化,依经验公式NI=45000/(L/D)可有I=45000/[N(L/D)]将N=10、L/D=15代入上式,可得I=300A 2.有一长为200mm、直径为20mm的钢制轴类试件需检查周向缺陷。若选用连续法线圈纵向磁化,则应施加多大的磁化电流? 解:∵工件长径比L/D=200/20=10,∴不需要作修正。采用在低充填因数线圈中心偏心放置纵向磁化,依经验公式 NI=45000/(L/D)可有I=45000/[N(L/D)],∴将N=10、L/D=10代入上式,可得I=450A 3.钢制轴类试件长径比为25,正中放置在匝数为10的低充填因数线圈中检查周向缺陷。线圈半径为R=150mm,需选用多大的磁化电流? 解:选用经验公式NI=(K2R)/[6(L/D)-5] 由上式可有I= (K2R)/N[6(L/D)-5],∵L/D=25>15,∴取L/D=15,将K2=1720(经验常数),R=150mm,N=10,L/D=15代入上式,可得I=303.5A 答:磁化电流应为303.5A;两次完成全检 4.已知开端线圈的内半径R=150mm、宽度为L=50mm。若要求在线圈轴线端部产生磁化磁场强度H端=60(Oe),试求磁化线圈的安匝数NI为多少?解:有限长线圈轴线端部的磁场强度为H= (NI/L)·[L/5(L2+R2)1/2] 由上式可得 NI=2H(L2+R2)1/2 R=0.15m L=0.05m H=2400A/m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可得NI=1510安匝 5.钢制轴类试件长径比为10,正中放置在匝数为10的低充填因数线圈中检查周向缺陷。线圈半径R=150mm,应选用多大的磁化电流?解:选用经验公式NI=K2R/[6(L/D)-5] 由上式可有: I=K2R/{N[6(L/D)-5]},将K2=1720(经验常数)、R=150mm、N=10、L/D=10代入上式,可得I=469A 6.有一钢制轴,长400mm、直径Φ40mm,使用一段时间后,需检查此轴的疲劳裂纹。选用连续法线圈纵向磁化法,线圈匝数为20匝。求磁化电流为多少?解:∵工件长径比L/D=400/40=10,∴不需要作修正。在低充填因数线圈中偏心放置,依经验公式 NI=45000/(L/D),可有I=45000/N(L/D),将N=20、L/D=10代入上

信号检测计算题

第三章 1、 设在某二元通信系统中,有通信信号和无通信信号的先验概率分别为:P(H 1)=0.8, P(H 0)=0.2。若对某观测值x 有条件概率分布f(x|H 1)=0.25和f(x|H 0)=0.45,试用最大后验概率准则对该观测样本x 进行分类。 2、在存在加性噪声的情况下,测量只能为2v 或0v 的直流电压,设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 2σ的正态分布,设似然比门限值为0l ,试对测量结果进行分类(10分) 3、设二元假设检验的观测信号模型为: H0:x=-1+n H1:x=1+n 其中n 是均值为零、方差为1/2的高斯观测噪声。若两种检验都是等先验概率的,而代价因子为: C 00=1 ,C 10=4, C 11=2 C 01=8。试求Bayes 判决表示式,并画出bayes 接收机形式。 4、设x1,x2,…xn 是统计独立的方差为2σ的高斯随机变量,在H 1假设下均值为a1,H0假设下均值为a0,似然比门限为0l ,试对其进行判决,并求两种错误概率。(20分) 5、在二元数字通信系统中,时间间隔T 秒内,发送一个幅度为d 的脉冲信号,即s 1=d,代表1;或者不发送信号,即s 0=0,代表0。加性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高斯分布,当先验概率未知,正确判决不花代价,错误判决的代价相等且等于1时,采用极大极小准则计算其极大极小风险为多大,相应的q 0为多少? 6、在加性噪声背景下,测量0V 和1v 的直流电压在P(D1|H0)=0.1的条件下,采用Neyman-Pearson 准则,对一次测量数据进行判决。假定加性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2的正态分布。(已知erf(0.9)=0.7969) 第四章 1、已知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分别为???≤≤-=≤≤=T t t A t s T t t A t 0,sin )(0,sin )(s 10ωω 试利用最小错误概率准则设计一台接收机,对如下假设做出判决,并画出接收机的结构形式。 ???+=+=) ()()(:H )()()(:H 1100t n t s t x t n t s t x ,n(t)服从均值为0功率谱密度为N 0/2的高斯白噪声。 2、已知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分别为???≤≤=≤≤=T t t A t s T t t A t 0,2sin )(0,sin )(s 10ωω 试利用最小错误概率准则设计一台接收机,对如下假设做出判决,并画出接收机的结构形式。 ???+=+=)()()(:H )()()(:H 11 00t n t s t x t n t s t x ,n(t)服从均值为0功率谱密度为N 0/2的高斯白噪声。 3、已知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分别为???≤≤=≤≤=T t t A t s T t t 0,sin )(0,0)(s 1 0ω 试利用最小错误概率准则设计一台接收机,对如下假设做出判决,并画出接收机的结构形式。 ???+=+=)()()(:H )()()(:H 11 00t n t s t x t n t s t x ,n(t)服从均值为0功率谱密度为N 0/2的高斯白噪声。

1-射线检测练习题

射线检测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射线照相的灵敏度包括对比度和清晰度 (√) 2、通过增大胶片到工件的距离来降低散射线的影响 (×) 3、即使中心射线垂直到达胶片也不能预防成象半影 (√) 4、减小焦距可以减小半影尺寸 (×) 5、使用γ射线可以消除半影 (×) 6、X射线焦点尺寸增大则底片上的成象清晰度降低 (√) 7、连续X射线的波长主要是由管电压所决定 (√) 8、大颗粒胶片可以得到清晰的图象 (×) 9、X射线随距离的衰减为反平方规律 (√) 10、铅箔增感屏通过发射二次电子来提高胶片暴光速度 (√) 11、象质计主要是用于检验射线穿透工件的能力 (×) 12、射线探伤中的散射线主要来自工件材料本身 (×) 13、X射线管电压越低则照相的对比度越大 (√) 14、X射线比γ射线更易被人体吸收故前者危害更大 (×) 15、铅作为防护射线材料的主要原因是其成本低廉 (×) 二、选择题 1、下列那种射线源的辐射线穿透力最大 (A)铱192放射源,(B) X射线管,(C)钴60放射源,(D)高能加速器 2、下面四种射线检测同位素的哪种半衰期最长 (A)铱192,(B)钴60,(C)丢170, (D)铯137 3、小焦点X射线管的辐射线 (A)照相清晰度高,(B)照相密度高,(C)穿透力强,(D)照相对比度高 4、射线检测时铅箔屏与胶片紧密接触可以加快感光速度的原因是 (A)铅箔发射荧光,(B)铅箔发射电子,(C)吸收散射线,(D)以上都是

5、射线底片上呈现黑色尖细鸟爪状的非缺陷图象其原因可能是 (A)显影液过期,(B)摩擦静电,(C)宇宙射线照射,(D)以上都可能 6、判断一张射线底片是否满足要求的主要依据是 (A)对比度,(B)灵敏度,(C)宽容度,(D)清晰度 7、射线检测常用的X射线管靶材料是 (A)钨,(B)铍,(C)碳,(D)铜 8、射线检测几何原理的一般法则是 (A)射源与工件距离尽可能小,(B)胶片与工件距离尽可能大, (C)中心射线尽可能垂直胶片,(D)以上都是 9、在什么情况下射线吸收系数与材料成分无关 (A)提高管电压,(B)降低管电压,(C)减小射源至工件距离,(D)加滤 波片 10、射线检测中与胶片背面紧密接触的铅箔屏其作用是 (A)起增感作用,(B)吸收散射线,(C)防止半影,(D)选项A和B 11、射线透过物质时强度衰减程度取决于 (A)物质厚度,(B)物质原子序数,(C)物质密度,(D)以上都是 12、指示射线照相质量亦即灵敏度高低的器件称为 (A)象质计,(B)线量计,(C)黑度计,(D)对比试块 13、采用2%灵敏度射线检测不同厚度工件所能发观的缺陷尺寸 (A)相同,(B)厚件中的较小,(C)薄件中的较小,(D)中厚件中的较小 14、被检工件中最容易检出的缺陷方位是 (A)与射线束平行,(B)与射线束垂直,(C)与射线束倾斜,(D)以上都是 15、下列缺陷中最容易被射线照相发现的是 (A)气孔,(B)夹渣,(C)表面裂纹,(D)未熔合 16、最容易检出缺陷的工件位置 (A)远离胶片表面,(B)中心部位,(C)靠近胶片表面,(D)侧表面 17、有时在工件周围放置铅丸其目的是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练习思考题DOC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练习题 1、证明下列式子: (1)R xx(τ)=R xx(-τ) (2)∣ R xx(τ)∣≤R xx(0) (3)R xy(-τ)=R yx(τ) (4)| R xy(τ)|≤[R xx(0)R yy(0)] 2、设x(t)是雷达的发射信号,遇目标后返回接收机的微弱信号是αx(t-τo),其中α?1,τo是信号返回的时间。但实际接收机接收的全信号为y(t)= αx(t-τo)+n(t)。 (1)若x(t)和y(t)是联合平稳随机过程,求Rxy(τ); (2)在(1)条件下,假设噪声分量n(t)的均值为零且与x(t)独立,求Rxy(τ)。 3、已知某一放大器的噪声模型如图所示,工作频率f o=10KHz,其中E n=1μV,I n=2nA,γ=0,源通过电容C与之耦合。请问:(1)作为低噪声放大器,对源有何要求?(2)为达到低噪声目的,C为多少? 4、如图所示,其中F1=2dB,K p1=12dB,F2=6dB,K p2=10dB,且K p1、K p2与频率无关,B=3KHz,工作在To=290K,求总噪声系数和总输出噪声功率。 5、已知某一LIA的FS=10nV,满刻度指示为1V,每小时的直流输出电平漂移为5?10-4FS;对白噪声信号和不相干信号的过载电平分别为100FS和1000FS。若不考虑前置BPF的作用,分别求在对上述两种信号情况下的Ds、Do和Di。 6、下图是差分放大器的噪声等效模型,试分析总的输出噪声功率。

7、下图是结型场效应管的噪声等效电路,试分析它的En-In模型。 8、R1和R2为导线电阻,R s为信号源内阻,R G为地线电阻,R i为放大器输入电阻,试分析干扰电压u G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产生的噪声。 9、如图所示窄带测试系统,工作频率f o=10KHz,放大器噪声模型中的E n=μV,I n=2nA,γ=0,源阻抗中R s=50Ω,C s=5μF。请设法进行噪声匹配。(有多种答案) 10、如图所示为电子开关形式的PSD,当后接RC低通滤波器时,构成了锁定放大器的相关器。K为电子开关,由参考通道输出Vr的方波脉冲控制:若Vr正半周时,K接向A;若Vr 负半周时,K接向B。请说明其相敏检波的工作原理,并画出下列图(b)、(c)和(d)所示的已知Vs和Vr波形条件下的Vo和V d的波形图。

射线检测计算题例题

射线检测计算题例题 (答案供参考) 1.已知Co60半衰期为5.3年,从10Ci 衰减到 2.5Ci 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解:已知 A 0=10Ci A =2.5Ci T 1/2=5.3年 求 T =? 先求所相当的半衰期数 A A N 02= 2693 .05.210ln 2ln ln 0===A A N 年6.103.5221=?==NT T 答:大概需要10.6年。 2.用Ir 192射线源(T 1/2=75天)透照某工件焊缝,当时焦距为800mm ,曝光时间为8min ,底片黑度为2.0。若在10个月后,用该γ射源透照同一工件焊缝,其他条件都不变,焦距改为600mm ,求此时所需曝光时间。 解:已知 F 1=800mm F 2=600mm t 1=8min T=10月≈300天 求 t 2=? 首先求10个月所相当的半衰期数N , 475 30021===T T N 再求射源活度的衰减倍数K , K =2N =24=16 根据曝光因子并考虑射源活度的衰减倍数K ,则 K F F t t 212212= min 721680060082 212212=??? ? ???==K F F t t 答:所需曝光时间为72min 。 3.某一工件焊缝,采用Ir 192射线源(T 1/2=75天)透照,当时焦距为1600mm ,曝光时间为90min 。经过5个月后,仍用该γ射源透照同一部位焊缝,其他条件都不变,只将焦距改为800mm ,保持原来的黑度。求此时所需曝光时间。 解:已知 F 1=1600mm F 2=800mm t 1=90min T=5月≈150天 求 t 2=? 首先求5个月所相当的半衰期数N , 27515021===T T N 再求射源活度的衰减倍数K , K =2N =22=4 根据曝光因子并考虑射源活度的衰减倍数K ,则

射线检测一级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7)

射线检测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第3章 是非题 1.射线照相时,若千伏值提高,将会使胶片对比度降低。( ) 2.一般说来,对厚度较大的工件,应使用较高能量射线透照,其目的是降低对比度,增大宽容度。( ) 3.用增大射源到胶片距离的办法可降低射线照相固有不清晰度。( ) 4.减小几何不清晰度的途径之一,就是使胶片尽可能地靠近工件。( ) 5.增加源到胶片的距离可以减小几何不清晰度,但同时会引起固有不清晰度增大。(×) 6.使用较低能量的射线可提高主因对比度,但同时会降低胶片对比度。( ) 7.胶片的粒度越大,固有不清晰度也就越大。( )? 8.如果信噪比不够,即使增大胶片衬度,也不可能识别更小的细节影像。( ) 9.散射线只影响主因对比度,不影响胶片对比度。( ) 10.底片黑度只影响胶片对比度,与主因对比度无关。( ) 11.射线的能量同时影响照相的对比度、清晰度和颗粒度。( ) 12.底片黑度只影响对比度,不影响清晰度。( ) 13.固有不清晰度是由于使溴化银感光的电子在乳剂层中有一定穿越行程而造成的。( ) 选择题 1.射线底片上两个不同区域之间的黑度差叫做( ) A.主因对比度 B.底片对比度 C.清晰度 D.胶片反差 2.影响主因对比度的是( ) A.射线的波长 B.散射线 C.工件的厚度差 D.以上都是 3.射线底片上缺陷轮廓鲜明的程度叫做( ) A.主因对比度 B.颗粒度 C.清晰度 D.胶片对比度 4.几何不清晰度也称为( ) A.固有不清晰度 B.几何放大 C.照相失真 D.半影 5.决定细节在射线底片上可记录最小尺寸的是( ) A.对比度 B.不清晰度 C.颗粒度 D.以上都是 6.固有不清晰度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源尺寸 B.胶片感光度 C.胶片粒度 D.射线能量 7.下列哪一因素对胶片感光度、梯度、粒度均产生影响()? A.改变KV值 B.改变焦距 C.改变mA值 D.底片的黑度 8.工件中靠近射源一侧的缺陷图象,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清晰度最差?() A.焦距增大 B.焦点尺寸减小 C.工件厚度增大 D.胶片与工件距离减小 10.决定缺陷在射线透照方向上可检出最小厚度差的因素是()? A.对比度 B.不清晰度 C.颗粒度 D.以上都是 11.胶片与增感屏贴合不紧,会明显影响射线照相的() A.对比度 B.不清晰度 C.颗粒度 D.以上都是 12.以下哪一种措施不能提高射线照相的信噪比()? A.使用速度更慢的胶片 B.增加曝光量 C.提高底片黑度 D.提高射线能量 问答题 1. 影响射线质量的三个要素有哪些?如何定义的? 答:影响射线质量的三个要素是:⑴射线照相对比度,定义为底片影像中相邻区域的黑度

2014年信号检测与估计各章作业参考答案(1~9章)

第二章 随机信号及其统计描述 1.求在实数区间[]b a ,内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X 均值和方差。 解: 变量X 的概率密度 ??? ? ???≤≤-=其他,,01 )(b x a a b x p 均值 []?∞∞-+===2)(b a dx x xp X E m X 方差 ?∞ ∞--=-=12 )()()(2 2 2 a b dx x p m x X X σ 2.设X 是具有概率密度函数)(x p 的随机变量,令x 的函数为 0),exp(>-=a ax y 试求随机变量y 的概率密度函数)(y p 。 解: 反函数0,ln 1 >-=a y a x 雅可比式为 ay dy dx J 1-== 所以 0),ln 1 (1)ln 1()(>-=- ?=a y a p ay y a p J y p 4. 随机过程)(t X 为 )sin()cos()(00t B t A t X ωω+= 式中,0ω是常数, A 和 B 是两个互相独立的高斯随机变量,而且0][][==B E A E , 222][][σ==B E A E 。求)(t X 的均值和自相关函数。

7. 设有状态连续、时间离散的随机过程)2sin()(t t X Ω=π,式中t 只能取正整数,即 Λ,3,2,1=t ,而Ω为在区间)1,0(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试讨论)(t X 的平稳性。 8.平稳随机过程)(t X 的自相关函数为1)10cos(22)(10++=-τττ e R X ,求)(t X 均值、二阶 原点矩和方差。 解: 可按公式求解[] )()0(, )0()(, )(222 ∞-==∞=X X X X X X R R R t X E R m σ。 但在求解周期性分量时,不能得出)(∞R ,为此把自相关函数分成两部分: ( ) 12)10cos(2)()()(1021++=+=-τ ττττe R R R X X X 由于)10cos(2)(1ττ=X R 的对应的随机过程为 是随机变量为常数,??A t A t X ),10cos()(1+= 所以[]0)(1=t X E

检测试题-计算题

五、计算题 1. 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n N =975r/min ,试求电动机的磁极对数p 和额定负载的转差率S N 。已知电源频率f =50Hz 。 答案:由题意可知:n N =975r/min ,则:n i =1000r/min 计算公式为:1 N 1N n n n S -= 因此:02501000 975 10001N 1N .n n n S =-=-= p =31000 506060i =?=?n f 2. 有一台往复泵,其功率为1176KW ,总效率为0.75,最大允许泵压为47MPa ,求在最大允许泵压下的输出功率和输出流量。 答案:N=882KW ,Q=18.8L/s 3. 已知Y180L -6型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N 为15kw ,额定转差率SN =0.03,f =50Hz 。求:同步转速ni 、额定转速nN 、额定转距TN 。 答案:由型号:Y180L -6知:p =3,则:n i =1000r/min 故:970100003.01000N =?-=?-=i i N n S n n (r/min ) 68.1479550N N N ==n P T (N.M ) 4. 如图所示悬臂吊车简图,斜杆AB 为直径d=20mm 的钢杆,载荷Q=15KN 。 当Q 移到A 点时,求:1)画出AB 、AC 的受力简图。2)计算AB 横截面上的应力。

答案:1)受力简图如图所示。 2)当载荷Q 移到A 点时,斜杆受力最大,设其为P max , 由横梁的平衡条件 0C =∑M ,得: P max ×sin(a )×A C -Q ×A C=0 a Q P sin max = ; 由三角形ABC 求出:388.09 .18.08 .0sin 22=+== AC BC a 斜杆AB 的轴力为:KN 7.38388 .015 max == =P N 则斜杆AB 横截面上的应力为:262 33 N/m 10123)1020(4 107.38?=??== -π σA N 5. 已知单相变压器额定电压为10000V/238V ,额定电流为5/218A ,IN =0.5A ,PN =40W ,满载时U2=220V ,cos ΦN =0.8,试求:(1)电压比K ;(2)空载时的功率因数cos ΦN ;(3)电压调整率△U %。 答案:(1)42238 10000 N 21N === U U K (2)08.05 .010000400 cos 01N 00=?==I U P ? 6. 某液压泵输出油压力为10×106Pa ,转速为1450r/min ,排量为100ml/r ,泵的容积效率yv=0.95,总效率η=0.9,求泵的输出功率和电机的驱动功率。 答案:P 出=pnVηV =10×106×100×10-6×1450×0.95/60=22.96kw P 电=P 出/η=22.96/0.9=25.51kw

测试信号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 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 点: , ,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信号和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 、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对 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1、信号;2、时间(t ),频率(f );3、离散性,谐波性,收敛性;4、准周期,瞬态 非周期;5、均值x μ,均方值2x ψ,方差2x σ;6、偶,奇; (二)1、√;2、√;3、╳;4、╳;5、√; (三)1、π0 2x ,20x ;2、0,22 0x ,)cos(10?ωπ+t x ;3、f j a A π2+;4、()()T f c T T f c T )2(sin )2(sin 00ωπωπ-++; 5、fa j f a πωπω 44202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