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临床应用科室培训

合集下载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胸闷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本文将对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生理活性,能够通过补充氨基酸、促进氨基酸代谢来增强免疫功能。

丙酸倍氯米松是一种广谱抗炎药,能够迅速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症状。

当二者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时,可以快速缓解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发作次数,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针对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的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显示,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还表明,该治疗方法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1.快速缓解症状: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的雾化吸入治疗能够迅速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气促等,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减少急性发作:通过使用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毛细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次数,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

3.改善肺功能:该治疗方法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气道通透性,减少痰液生成,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症状。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的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这种治疗方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在未来成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说明书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说明书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说明书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说明书
一、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剂
商品名:待定
二、主要成分
每瓶(10mL)含有乙酰半胱氨酸0.3g。

三、适应症
本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减轻呼吸窘迫感。

四、用法用量
雾化吸入。

一般成人剂量为1-2瓶/次,每日2次,疗程视临床情况而定。

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

本品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五、禁忌症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六、注意事项
1.本品仅限雾化吸入使用,禁止内服、皮下注射等其他途径使用。

2.使用本品前应清洗口腔及鼻腔,以减少口腔、咽部和支气管内菌群和污染物对药物的吸附和降解。

3.使用时建议佩戴合适的口罩以避免交叉感染。

4.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5.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使用,不得超量或长期使用。

6.儿童使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七、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气喘加重、心悸、头痛、恶心、嗜睡、过敏等现象。

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

八、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九、有效期
24个月。

十、注意事项
请勿将本品放在儿童易取处。

以上内容供医务人员参考,患者请勿自行操作。

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说明书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说明书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妊娠:B哺乳:不推荐使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说明书【说明书修订日期】核准日期:2012年1月5日【药品名称】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英文商品名】FLUIMUCIL【英文名称】AcetylcysteineSolution for Inhalation【汉语拼音】Xiruyong Yixian Banguang¢ansuan Rongye【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乙酰半胱氨酸。

辅料:氢氧化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性状】本品为无色或略带淡蓝紫色的澄明液体,微有硫磺味。

【适应症】治疗浓稠粘液分泌物过多的呼吸道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病情恶化者、肺气肿、粘稠物阻塞症以及支气管扩张症。

【规格】3ml:0.3g【用法用量】雾化吸入每次1安瓿(3ml),每天1~2次,持续5~10天,由于本品有良好的安全性,医师可根据病人的临床反应和治疗效果对用药的相关剂量和次数进行调整。

不必区别成人和儿童的使用剂量。

【不良反应】全身用药时偶然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和罕见的支气管痉挛。

喷雾药液对鼻咽和胃肠道有刺激,可出现鼻液溢、胃肠道刺激,如:口腔炎、胃炎、恶心和呕吐的情况。

在非常罕见的病例中已经报告,一些严重皮肤反应,如Stevens-Johnson综合症和Lyell氏综合症等,其发生与乙酰半胱氨酸的给药有时间关系。

在大多数病例中,能够发现至少一种更有可能涉及触发所报告皮肤粘膜综合症的共-可疑药物。

正因如此,如果皮肤或粘膜发生任何新变化,应立即就医,并且立即停止使用乙酰半胱氨酸。

一些研究证实,乙酰半胱氨酸给药后可出现血小板聚集降低的现象。

尚未确定其临床意义。

【禁忌】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使用乙酰半胱氨酸,特别是开始用喷雾剂方式治疗时可液化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并刺激分泌物量增加。

如果病人不能适当排痰,应做体位引流或通过支气管内吸痰方式将分泌物排出,以避免分泌物潴留阻塞气道。

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尘肺的研究

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尘肺的研究

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尘肺的研究目的观察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尘肺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我院六病区住院及门诊治疗的尘肺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治疗(祛痰、解痉等),观察组同时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联合噻托溴铵粉剂吸入治疗,对照组同时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观察最终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CA T评分)、6MWD、肺通气功能、呼吸道症状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显著,并且药物不良反应更少。

结论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尘肺效果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小,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广。

标签:尘肺;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噻托溴铵吸入剂我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尘肺患者50例,全部病例均常规应用祛痰、解痉等进行治疗,随机抽取观察组23例患者同时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富露施)0.3g,雾化吸入,2次/d,并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天晴速乐)18 ug,吸入治疗,1次/d,对照组27例同时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160 ug,吸入治疗,2次/d,两组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我院六病区住院及门诊治疗的尘肺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岁,平均身高164.2 cm,平均体重62.8 kg,所有患者均无6 min步行实验禁忌症,并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肺功能检查结果统计学无差异。

1.2 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前全部进行呼吸道症状评估,并且全部进行CAT评分、6 MWD、肺通气功能测定。

两组应用常规祛痰、解痉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并联合噻托溴铵粉剂吸入治疗,对照组同时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

具体方法:在门诊或住院期间常规应用溴已新、多索茶碱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0.3 g,雾化吸入,2次/d,并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18 ug,吸入治疗,1次/d,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 ug,吸入治疗,2次/d,动态观察6周。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功效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功效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功效1. 什么是乙酰半胱氨酸?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复杂的东西——乙酰半胱氨酸。

乍一听,这名字就像是科学怪人发明的药水,其实它在咱们的生活中可不是个陌生人哦。

说白了,乙酰半胱氨酸,或者简称 NAC,就像是个小帮手,专门帮咱们的肺部清理“杂物”。

对了,雾化这件事,听起来也挺神秘的,其实就是把药物变成细小的雾滴,方便我们吸入。

这样一来,药物就能直达咱们的肺部,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2. NAC的雾化功效2.1 清理“杂物”乙酰半胱氨酸的魔力之一就是它能够稀释痰液,想象一下,平时咳嗽的时候,嗓子里像有个小动物在挣扎,不仅难受,还像个咳嗽的机器。

这个时候,NAC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用温暖的怀抱把这些“杂物”给包裹起来,让它们顺利排出体外。

听起来是不是挺神奇的?有时候,咱们还会遇到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这些“老朋友”,NAC都能助一臂之力,帮你打个“清理战”。

2.2 保护肺部还有哦,乙酰半胱氨酸不光是清理,更是保护。

它能帮助咱们的细胞抵御一些有害物质,比如说吸烟、空气污染这些“坏家伙”。

研究显示,NAC还可以提升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像给肺部穿上了一层防护衣,真是个体贴的小伙伴。

你想想,咱们每天都在呼吸,有时候空气质量不咋地,这时候NAC就像一位守护神,默默地保护着咱们的健康。

3. 如何使用NAC雾化?3.1 使用方法说到这儿,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我该怎么用NAC雾化呢?”别着急,这里给你简单说说。

首先,咱们得准备一个雾化器,把NAC溶液倒进去,启动后,药物就会变成细腻的雾,轻轻地被你吸入。

整个过程就像在享受一场“雾霭缭绕”的SPA,舒服得让人不想停下来。

记得在使用之前,最好咨询一下医生,确保你适合这个方法哦,毕竟健康无小事,得认真对待。

3.2 注意事项当然,使用NAC也不是完全没有门槛的。

比如说,某些小伙伴可能会对这玩意儿过敏,那就得注意了,使用前一定要跟医生聊一聊,避免“翻车”。

临床乙酰半胱氨酸不同剂型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临床乙酰半胱氨酸不同剂型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临床乙酰半胱氨酸不同剂型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乙酰半胱氨酸是半胱氨酸的 N-乙酰化衍生物,谷胱甘肽的前体,是临床上常用的黏液溶解剂,对黏液和浓稠状的分泌物有强效的溶解作用。

NAC 作用机制是其含有巯基的氨基酸,通过巯基与黏蛋白的二巯键互换作用,使黏蛋白分子裂解,同时对脱氧核糖核酸纤维有一定裂解作用,从而降低痰液的黏稠度。

乙酰半胱氨酸结构式乙酰半胱氨酸不同剂型用法用量NAC 临床上应用的剂型较多,作为祛痰药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泡腾片、吸入剂,不同剂型其用法用量也不尽相同,具体用法用量如下表。

备注:同一厂家,不同剂型,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表述有所不同,如:泡腾片:用于治疗分泌大量浓稠痰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CB)、肺气肿(PE)等慢性呼吸系统感染。

禁忌症: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本品含有阿斯帕坦,患有苯丙酮酸尿症患者禁用。

颗粒:本品为痰液溶解剂,适用于痰液黏稠而引起的咯痰困难、黏痰不易咯出。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或禁用。

除以上剂型之外,NAC 还可通过在肝脏内合成 GSH,消除过量的活性氧(ROS),具有保肝作用,药物剂型为注射剂;通过改善眼部新陈代谢,延缓眼部细胞老化,用于点状角膜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等眼病的治疗,药物剂型为滴眼液。

使用乙酰半胱氨酸的注意事项NAC 与抗菌药物联用至少间隔2小时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常合并有咳嗽咳痰的症状,需要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联合使用祛痰药。

NAC 能降低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等的药效,不宜混合或同服,必要时建议口服抗菌药物与 NAC 间隔至少2小时。

如与口服抗菌药物联用,至少间隔 2 小时交替使用。

NAC 不应与强力镇咳药联用临床常用的镇咳药有中枢性镇咳药可待因、右美沙芬;周围性镇咳药那可丁;兼性镇咳药喷托维林、苯丙哌林等。

强力镇咳药如可待因、苯丙哌林,其镇咳作用强大,会使痰液变得黏稠难以咳出,不可用于痰多者,不应与祛痰药联用。

乙酰半胱氨酸的用药护理PPT课件

乙酰半胱氨酸的用药护理PPT课件

肺部功能检查
通过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 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的变 化,如肺活量、一秒率等 指标。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或CT等影像学检 查观察肺部病变的吸收情 况。
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流程
监测内容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 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
报告流程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报 告医生,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处理 措施。
调整治疗方案时机判断
无效或疗效不佳
如果患者在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后 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出现病情 恶化的情况,应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在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后出 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根 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合并其他疾病
如果患者在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期间 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根据医生建议 综合考虑是否调整治疗方案。
禁忌症
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支 气管哮喘患者慎用,因其可能诱 发支气管痉挛。
02
用药前评估与准备
患者情况评估
01
02
03
病情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确定乙酰半胱氨酸的用 药剂量和疗程。
生理状况评估
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 体重等生理指标,以及肝 、肾功能等重要器官功能 状态,确保用药安全。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调整方案说明
肝功能不全患者
乙酰半胱氨酸在肝内代谢,肝功能不全患者 可能导致药物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因 此,这类患者在使用时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给 药间隔,并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
肾功能不全患者
乙酰半胱氨酸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 患者可能导致药物排泄减少、血药浓度升高 。因此,这类患者在使用时应减少剂量或延 长给药间隔,并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同时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乙酰半胱 氨酸。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研究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研究

156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研究陈晓亮新生儿的体质较弱,受药物影响易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常规的注射或者口服方式不适感较强,新生儿配合度差,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雾化吸入就是通过高速氧气流的驱动,将药液形成雾化剂,随着新生儿的呼吸进入肺泡实现治疗,可以起到祛痰、平喘的效果,而且操作简单,患儿依从性好,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吸收充分,见效快,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被广泛运用。

本文对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作用于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从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中选取120例,从1~120随机编号,单数为研究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日龄(10.28±1.37)d,平均病程(2.56±0.45)d;双数为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日龄(10.25±1.39)d,平均病程(2.57±0.46)d。

所有患者体征及检验结果均符合肺炎诊断标准,患儿家属愿意配合医生对患儿实施治疗。

排除脑膜炎、呼吸道畸形、药物过敏等影响研究结果合理性的因素。

比较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发现差异不明显 (P >0.05),可比较。

1.2 治疗所有患儿在入院确诊后均接受常规抗感染、退热及平喘等药物治疗,必要情况下给予营养支持,并实施心电图监护。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雾化吸入治疗,雾化溶液为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每次吸入时间10~15 min 300 mg/3 mL。

对照组:注射治疗,药物为15 mg/2 mL盐酸氨溴索+2 mL 0.9%氯化钠溶液;每日治疗2次,连续治疗3~7 d。

医护人员需要指导家属了解日常护理事项,为减少患儿的抗拒,在患儿安静的时候用面罩罩住患儿鼻部,在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

同时,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比如出现发热现象时要卧床休息,合理降温;饮食方面以清淡、营养全面、易消化为主等。

1.3 指标观察整体疗效:经治疗3 d内症状明显好转为显效;4~6 d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7 d后症状仍无好转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