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营养与饲料 经典课件

合集下载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
畜禽营养与饲料
第一章 畜禽营养基础
第一节 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
脂肪是动、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也是动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畜禽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后代的需要,必须从外界环境 中摄取所需的营养物质。
饲料:含有一种以上养分,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利用, 并对畜禽无毒无害的物质称为饲料。
植物及其产品是畜禽饲料的主要来源。
6、无氮浸出物(NFE) 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 称。
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动物机体
水分
45%-60%
粗蛋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19%
粗脂肪
饱和脂肪酸
糖类
主要是葡萄糖和糖原小于 1%
植物 5%-95% 1%-36% 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是淀粉
11
0
0
糖类
44
6
50
0
0
动、植物体内的无机物主要是无机盐,由钙、磷、钾、钠、氯、 硫、镁、铁、铜、钴、锰、碘、硒、氟等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在机体 内含量虽然不高,但均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实验室中,由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可知,构成动、植 物体的营养物质可分为水、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乙 醚浸出物)、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
动、植物体含有的主要成分有六种:水、蛋白质、脂肪、糖类、
矿物质和维生素。
组成动、植物体 的化合物
干物质 水
有机物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核酸 维生素
无机物(矿物质)
动、植物体内的水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含于动、植物体 细胞内,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容易挥发,称为 游离水或自由水;另一种与细胞内的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 自由移动及挥发,称为结合水。

动物的营养需要及其测定方法课件(共11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动物的营养需要及其测定方法课件(共11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aW0.75+cX+dY +ez.....
• 式中,R为某一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W为自然体重,W0.75为代谢体重(kg,自然体重的0.75次方 称为代谢体重);a为常数,即每千克代谢体重该营养物质的需要量;X、Y、Z为不同产品(如胚胎、 体组织、奶、蛋、毛等)里该营养物质的数量;c、d、e为利用系数。
• 此法比较简单,且有相当的准确性,但投资比较大。 • 此外还有生物学法,可以测定生长速度、疗效、防病效能等,经常用于测定维生素
与矿物质的需要量。
单元一 动物营养需要及其测定方法
• (二)析因法
• 动物的代谢活动包括许多方面,其营养需要也是多方面的总和,可概括为总营养需要是维持营 养需要与生产营养需要之和,即
的关系表示为能量蛋白比或蛋白能量比, • 此法适用于平衡饲粮养分。
粗蛋白质(g/kg饲粮)
= 蛋白能量比 能量(MJ/kg饲粮)
单元一 动物营养需要及其测定方法
二、营养需要的表示方法 4.体重与营养物质的比例:按照营养物质的需要与体重(自然体重 或代谢体重)表示,如生长猪的氨基酸需要量25g/W0.75 5.生产力与营养物质的比例。即每生产1kg产品的营养物质需要量。 如奶牛每生产1kg标准奶需要可消化粗蛋白质55g。
单元一 动物营养需要及其测定方法
• 三、测定动物营养需要的方法 • (一)综合法 • 1.饲养试验法 既将试验动物分为数组,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的营养梯度喂给
一定量已知营养含量的饲料,观察其生理变化,如体重的增减、体尺的变化、 泌乳量的高低等指标。 • 饲养试验法简单:需要的条件也不高,比较容易进行,但此法较粗糙,没有揭示 动物机体内代谢过程中的本质,因此必须要有大量的统计材料才能说明问题。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课件(共25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课件(共25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模块七 饲料检测技术
单元二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一、适用范围
二、测定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 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 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 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三、所需试剂
1、硫酸(GB 625) 2、混合催化剂 3、氢氧化钠(GB 629) 4、硼酸(GB 628) 5、混合指示剂 6、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 7、蔗糖(HG 3—1001) 8、硫酸铵(GB 1396) 9、硼酸吸收液
六、分析步骤
(1)试样的消毒: 称取试样0.5~1g(含氮量5~80 mg)准确至0. 0002 g,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6.4g混合催化剂,与试样混合均 匀,再加入12mL硫酸和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置于电炉上加热, 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360~410℃ ) 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2h。
取蔗糖 0.5g,代替试样,按以上步骤进行空白测定,消耗 0.02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不得超过 0.3ml。
(三)分析结果的表述
1、计算结果如下式
2、重复性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 1%。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25%之间时,允许相对偏差为2%。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
混合催化剂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四、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
滴定筒
牧医工程学院精品在线课程
通风橱内电炉及消煮架
锥形瓶
容量瓶
凯氏烧瓶
洗瓶
刻度吸管
移液管

脂类营养作用课件(共27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脂类营养作用课件(共27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脂肪的分布及理化特性
1.脂肪的分类和分布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脂肪主要指三酰甘油(或称真脂肪),主要分布在植 物种子和动物脂肪组织中,由于其储能的作用,因此也称为储存脂,另外,其含量随 着营养状况等因素而变化,所以又称可变脂。 类脂包括胆固醇、磷脂和糖脂。类脂是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又称为基本 脂或固定脂,由甘油、FA、磷脂、糖脂、胆固醇、色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等组成,除了 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外,还含有磷酸、糖和其他含氮物。在神经组织中含量较多。 脂类按照营养或营养辅助作用及组成结构分类,分为皂化脂和非皂化脂;皂化脂 又分为简单脂类和复合脂类。
三、脂肪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
脂类是非极性物质,不能与水混溶,所以必须先使其形成一种能溶于水的乳糜微 粒,才能通过小肠微绒毛将其吸收。这个过程概括为:
脂肪水解 → 水解产物形成可溶的微粒 → 小肠黏膜摄取这些微粒 → 在小肠黏膜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 甘油三酯进入血液循环
(一)非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单胃动物) 1.脂类在消化道前段的消化 脂肪是通过脂肪酶的作用而水解的。单胃动物的胃脂肪酶和幼小动物的口腔的脂 肪酶对脂类的消化作用小,一般经过胃运动而初步乳化,到达十二指肠后,与胰液和 胆汁混合,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
一、脂肪的分布及理化特性
2.脂类的理化特性
(1)水解作用:
脂肪可在稀酸、强碱或脂肪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水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大多数 无臭无味,但低级脂肪酸,特别是4~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如丁酸和乙酸具有强烈的 异味,影响动物适口性。
水解时,如果有碱存在,则发生皂化反应。脂肪酸分子量越少,皂化价越高。 动物营养中,把这种水解看成是影响脂肪利用的因素。多种细菌和霉菌均可产生 脂肪酶,当饲料保管不善时,其所含脂肪易发生水解而使饲料品质降低。一、脂肪的分布及理化特性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课件(共49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课件(共49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模块二 饲料原料及加工利用技术
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
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
知识目标:1.掌握各种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 2.了解蛋白质饲料的种类。 3.掌握蛋白质饲料的选购和验收。
重点难点:1.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 2.各类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选购和验收蛋白质饲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 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
(三)肉骨粉 肉骨粉:是指用动物杂骨、下脚料、废弃物等经高温处理干燥和粉碎 加工后的产品。 粗蛋白:一般为20%~54%,结缔组织蛋白较多,所以氨基酸组成不佳: 粗灰分:含量一般为26~40%,其中钙为7%~10%、磷为3.8%~5.0%,钙磷 含量高、比例适宜,是动物良好的钙磷来源; 脂肪:含量为8%~18%,有效能值较高且变化大。
• 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
营养特点: 蛋白质含量高达40%~85%,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生物学价值较高。 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不含粗纤维。消化利用率高。 矿物元素丰富,含量高,比例适宜,尤其是钙和磷。 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 脂肪含量较高,虽能值含量高,但脂肪易氧化酸败,不宜长时间贮藏。 含有未知生长因子,促进动物生长的动物性蛋白因子(Animal Protein Factor APF,)
• 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
2.营养特性 水分: 小于12% 盐分和砂分: 均不超过1% 蛋白质:60%以上,真蛋白质占95%以上,赖氨酸 4.5%以上,蛋氨酸 1.7%以上。蛋白质消化率好,达90%以上,必需氨基酸(EAA)比例相 当平衡,氨基酸利用率高,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高。挥发性氨态氮不超 过0.3%,脂肪含量小于10%。
(四)肉粉 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50%~65%,氨基酸含量差异大,其中甘氨酸、脯氨 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胱氨和色氨酸含量低。 粗脂肪:含量10%左右; 矿物质:钙、磷等矿物质元素含量较低。 维生素: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VA、VD、VB2的含量低于鱼粉。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课件(共34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三版)》(高教版)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课件(共34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三版)》(高教版)

(二)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是组成体组织、体细胞的基本成分。 ➢蛋白质是体组织再生、修复和更新的必需物质。 ➢蛋白质是畜产品的原料。 ➢蛋白质可作为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蛋白质不足的后果与过量的危害
1.蛋白质缺乏对动物的影响
• 日粮中缺乏蛋白质对于动物的健康、生产性能和产品 品质会产生不良影响。动物体储备蛋白质的能力极其 有限,在最良好的营养条件下,动物体储备量亦不超 过体蛋白的5%~6%,当进食蛋白质减少时,储备蛋白 质将很快被动物消耗殆尽。所以必须经常内日粮供给 动物适宜数量和品质的蛋白质,否则很快即会出现N 的负平衡,从而危害动物健康和降低生产性能,其后 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成年家畜如猪有8种: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 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 生长家畜如幼猪有10种:8种+精氨酸、组氨酸 雏鸡共需13种:10种+胱氨酸、甘氨酸、酪氨酸
半必需氨基酸:胱氨酸、酪氨酸、丝氨酸
限制性氨基酸(LAA):在常规饲料中含量很少,不 易于满足动物的需要,而且它们的短缺往往限制了饲粮中 其它氨基酸的利用,从而降低了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必需氨 基酸。
• 平衡饲粮的氨基酸时,应重点考虑和解决: (1)氨基酸缺乏:饲粮中一种或几种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
(2)氨基酸失衡:日粮必需氨基酸总量较多,相互间比例与动物需 要不相适应,一种或几种氨基酸数量过多或少则会出现氨基酸平 衡失调。不平衡主要是比例问题,缺乏则主要是量不足。
(3)氨基酸过量:过量的氨基酸即会引起动物中毒,不能以补加其 他氨基酸加以消除,蛋氨酸具毒性,过量摄食可引起动物生长抑 制,降低蛋白质利用率。
➢按AA对动物机体重要程度分为: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EAA):指在动物体内不能自行合成,或 者虽然能够合成,但合成的数量很少、速度很慢,不 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需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绪论、营养素基本知识 课件《畜禽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绪论、营养素基本知识 课件《畜禽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备物质),不含树脂和蜡质
高,为结构物质和贮备物质, 包括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
主要含水溶性维生素
钾含量高
低,只有少量的萄萄糖和糖原,不含粗纤 维
主要含脂溶性维生素
钙、磷、钠含量高
随堂测验
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课件
随堂测试:任务1 蛋白质合理供给 中“动物和植物体 的组成”
授课视频:“动物与植物体的组成” 授课视频
一、饲料与动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
2.营养物质组成
纯养分分析方案
氨基酸 单糖 双糖 低聚糖 必需脂肪酸 维生素 矿物元素
一、饲料与动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
3.饲料(植物)与动物体的化学成分比较
表 植物性饲料和动物体成分比较
异同点?
一、饲料与动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
3.饲料(植物)与动物体的化学成分比较
共同点: (1)以水分含量最高。但植物体水分变异范围大,5~95%,动物 体水含量较恒定,约占体重的60~70%。 (2)干物质中都含有一定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 和维生素。但动植物体内,同名化合物的具体组成、理化性质及生 物学作用极不相同。
酸性洗涤纤维溶解物(ADS)
酸性洗涤纤维(ADF) (纤维素、木质素、
72%H2SO 4处理
硅酸盐)
残渣(木质 素、硅酸盐)
溶解物(纤 维素)
逸出物(酸 性洗涤木质 素,ADL)
灰分(硅酸 盐)
一、饲料与动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
无氮浸出物(NFE)
无氮浸出物主要是淀粉和各类可溶性糖。不能直接进行 测定,利用差减法进行计算得到。 无氮浸出物(%)=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
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课件(共18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课件(共18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 单元二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
3.试差法 此法是根据饲养标准、饲料原料及饲养经验,先粗略地编制一个配方,然后
计算营养价值,并与饲养标准对照。若某种营养指标多余或不足时,按多去少补 的原则,适当调整饲料配比,反复几次,直到所有营养指标都符合或接近饲养标 准要求为止。
• 单元二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
(1)设计配方步骤。 ①确定营养需要量:根据动物的种类、品种、体重、生理状况、生产目的和 生产水平选择相应的饲养标准,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或供给量。 ②确定原料种类和营养成分含量:根据原料的供应和价格情况、动物的生理 特点,确定饲料的种类,通过分析或饲料营养价值表确定其营养成分含量。 ③初拟配方:根据经验草拟饲料配方中各原料的用量。初拟配方中的能量饲 料、蛋白质饲料原料的配比草拟出来,留出一定比例用于平衡钙、磷、食盐和各 种添加剂(或预混料)等,一般猪禽情况预留2%~3.6%(生长前期比例较高),产蛋家 禽预留7%~10.5%
• 单元量饲料占x%,蛋白质补充料占y%。 x+y=100
(2)能量混合料的粗蛋白质含量为9.5%,蛋白质补充饲料含粗蛋白质为40%,要求配合饲料含粗蛋白质为15%。 0.095x+0.40y=15
(3)列联立方程: x+y=100 0.095x+0.40y=15
• 单元二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
(1)设计配方步骤。 ④满足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对初拟配方的能量和蛋白质两项营养指标进行计算,与营养需要 进行比较、如果提供量与需要量不相符(一般与标准相比相差不超过5%为满足),则调整配方中原料 的配比并进行计算,直至配方的养分提供量符合需要量为止。 ⑤补充钙、磷,计算配方中钙、磷和其他养分的含量,用先补磷后补钙的方法平衡饲料配方中 的钙、磷。 ⑥添加食盐:食盐的添加量一般按营养需要计算,即营养需要减去鱼粉等饲料原料的食盐含量。 ⑦补充限制性氨基酸:通常按照营养需要与配方中原料提供的氨基酸含量之间的差值进行补充。 ⑧补充其他饲料添加剂:完成配方,整个配方原料配比之和为100%。 ⑨整理出生产配方:经过整理,写出生产配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