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1.3)

合集下载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课件(共17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课件(共17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2、测量结果的计算 (1)预先提取测定法计算公式(试样中脂肪含量W2,单位g/kg)
(2)无预先提取测定法计算公式(试样中脂肪含量W2,单位g/kg)
3、精密度 (1)重复性。用同一方法,对相同实验材料,在同一实验室内,由同一 操作人员使用同一设备、在短时间内获得的两个独立试验结果之间的 绝对差值超过表7-3中列出的或由表7-3得出的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大于 5%。 (2)再现性。用同一方法,对相同的实验材料,在不同的实验室内,由 不同的操作人员使用不同的设备获得的两个独立试验结果之间的绝对 差值超过表7-3中列出的或由表7-3得出的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大于5%
六、试验步骤
②试料:称取5g制备试样,准确至1mg。 对B类样品按“水解”步骤处理。 对A类样品,将试料移至提取套管并用一小块脱脂棉覆盖,按“提取” 步骤处理。
六、试验步骤
③水解:将试料转移至一个400mL烧杯或一个300mL锥形瓶中, 加100mL盐酸和金刚砂、用表面皿覆盖、或将锥形瓶与回流冷 凝器连接,在火焰上或电热板上加热混合至微沸、保持1h, 每10min旋转摇动一次, 防止产物黏附于容器壁上。 在环境温度下冷却,加一定量的滤器辅料,放置过滤时脂肪丢 失,在布氏漏斗中通过湿润的无脂的双层滤纸抽吸过滤,残渣 用冷水洗涤至中性。 小心取出滤器并将含有残渣的双层滤纸放入一个提起套管中, 在80℃电热真空箱中于真空条件下干燥60min, 从电热真空箱 中取出套管并用一小块脱脂棉覆盖。
四、仪器设备
1、研钵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电热恒温水浴锅。室温至100℃. 5、干燥箱 6、索氏脂肪提取器。100ml或150ml 7、索氏脂肪提取仪 8、滤纸 9、干燥器 10、电热真空箱 11、提取套管,无脂肪和油,用乙醚洗涤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4、维生素K VK是萘、醌的衍生物,活性物质有两种,一种是VK1,另一种 VK2。 VK1黄色黏稠状液体,由植物合成; VK2为淡黄色结晶,由 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合成。 耐热,易被碱、强酸和光破坏。 人工合成的是VK3、 VK4
(1)营养作用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参与凝血过程; (2)缺乏症(缺乏症多见于家禽、尤其笼养家禽) ➢凝血延长,发生皮下、肌肉及胃肠出血 断喙时应提前24小时补充VK3,避免出血。畜禽发生球虫病时,
一、维生素的分类 已发现早动物体内有30多种,在生产中有重要作用的有10多种,
按其溶解性分为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D、E、K
维生素
维生素C
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
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一)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他们均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不能合成,消化管 中的维生素,只有维生素K能合成,所以生产中必须单独补充脂溶性 维生素。
维生素名称 别称
VB1
硫胺素
主要营养作用
VB2 VB3 VB5 VB6 VB7 VB11
核黄素 泛酸 烟酸或维生素PP 吡哆醇等 生物素 叶酸
VB12
钴胺素
典型缺乏症 病鸡呈现“观星”状, 人的脚气病
卷爪麻痹症,劈叉姿势
猪走“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
癞皮症
补充来源 禾谷籽实 青绿饲料、动物肝脏
皮炎,羽毛脱落 营养性贫血及生长减慢
缺乏可导致:上皮角化萎缩,排尿障碍,已发生结石;母畜流 产、死胎或产失明仔猪;牛易发干眼病,所以维生素A又称为抗干眼 病维生素。
(2)维持畜禽在弱光下的视觉 缺乏时可导致:夜盲症 (3)促进畜禽生长 缺乏时可导致:生长停滞 (4)维持畜禽正常的繁殖力 维生素A参与性激素的形成 (5)维护畜禽正常的神经功能 机体缺乏维生素A时骨骼发育缓慢,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使生长猪运动 失调,甚至抽搐。

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课件(共16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高教版第二版)

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课件(共16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高教版第二版)

维生素A(视黄醇、抗干眼症维生素)
特性和效价
维生素A在无氧时对热稳定,温度高至120~130℃也基本不变
有氧、湿热、微量元素、酸败脂肪时,则易氧化; 在无氧黑暗处稳定。
维生素A(视黄醇、抗干眼症维生素)
生物学功能与缺乏症
维持动物在弱光下的视力。缺乏时,在 弱光下,视力减退或完全丧失,患“夜 盲症”。
7-脱氢胆固醇,在波长290-320nm下转变为维生素D3。 麦角固醇,在波长280-330nm时,转变为维生素D2。
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
特性和效价
泌乳动物 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效价相当

维生素D3的效价比D2高20~40倍
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
特性和效价
1(IU)=0.25μg维生素D3
维生素D相当稳定,不易被酸、碱、氧化剂及加热所破坏。
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
生物学功能与缺乏症
维生素D的功能
促进肠道钙和磷(主要是钙)的吸收,使血钙、磷浓度增加,有利 于钙、磷沉积于骨和牙。
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
生物学功能与缺乏症
缺乏时
促幼 进龄 肠动 道物 钙出 和现 磷佝 (偻主病要,是成钙年)动的物吸骨收软,病使,血母钙鸡、产磷软浓壳度蛋增,加蛋,壳有 利 于变 钙薄 、, 磷种 沉蛋 积孵 于化 骨率 和下 牙降 。
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
过量的危害
鸡:每千克饲粮中含4×105IU维生素D
猪:每天每头摄入25×103IU,并持续30d,会使早期骨骼钙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速
后期
• 造成骨质疏松;动脉管壁、心脏、肾小管等软组织钙化; • 当肾脏严重损伤时,常死于尿毒症。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课件(共25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课件(共25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模块七 饲料检测技术
单元二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一、适用范围
二、测定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 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 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 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三、所需试剂
1、硫酸(GB 625) 2、混合催化剂 3、氢氧化钠(GB 629) 4、硼酸(GB 628) 5、混合指示剂 6、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 7、蔗糖(HG 3—1001) 8、硫酸铵(GB 1396) 9、硼酸吸收液
六、分析步骤
(1)试样的消毒: 称取试样0.5~1g(含氮量5~80 mg)准确至0. 0002 g,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6.4g混合催化剂,与试样混合均 匀,再加入12mL硫酸和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置于电炉上加热, 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360~410℃ ) 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2h。
取蔗糖 0.5g,代替试样,按以上步骤进行空白测定,消耗 0.02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不得超过 0.3ml。
(三)分析结果的表述
1、计算结果如下式
2、重复性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 1%。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25%之间时,允许相对偏差为2%。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
混合催化剂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四、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
滴定筒
牧医工程学院精品在线课程
通风橱内电炉及消煮架
锥形瓶
容量瓶
凯氏烧瓶
洗瓶
刻度吸管
移液管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课件(共34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三版)》(高教版)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课件(共34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三版)》(高教版)

(二)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是组成体组织、体细胞的基本成分。 ➢蛋白质是体组织再生、修复和更新的必需物质。 ➢蛋白质是畜产品的原料。 ➢蛋白质可作为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蛋白质不足的后果与过量的危害
1.蛋白质缺乏对动物的影响
• 日粮中缺乏蛋白质对于动物的健康、生产性能和产品 品质会产生不良影响。动物体储备蛋白质的能力极其 有限,在最良好的营养条件下,动物体储备量亦不超 过体蛋白的5%~6%,当进食蛋白质减少时,储备蛋白 质将很快被动物消耗殆尽。所以必须经常内日粮供给 动物适宜数量和品质的蛋白质,否则很快即会出现N 的负平衡,从而危害动物健康和降低生产性能,其后 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成年家畜如猪有8种: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 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 生长家畜如幼猪有10种:8种+精氨酸、组氨酸 雏鸡共需13种:10种+胱氨酸、甘氨酸、酪氨酸
半必需氨基酸:胱氨酸、酪氨酸、丝氨酸
限制性氨基酸(LAA):在常规饲料中含量很少,不 易于满足动物的需要,而且它们的短缺往往限制了饲粮中 其它氨基酸的利用,从而降低了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必需氨 基酸。
• 平衡饲粮的氨基酸时,应重点考虑和解决: (1)氨基酸缺乏:饲粮中一种或几种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
(2)氨基酸失衡:日粮必需氨基酸总量较多,相互间比例与动物需 要不相适应,一种或几种氨基酸数量过多或少则会出现氨基酸平 衡失调。不平衡主要是比例问题,缺乏则主要是量不足。
(3)氨基酸过量:过量的氨基酸即会引起动物中毒,不能以补加其 他氨基酸加以消除,蛋氨酸具毒性,过量摄食可引起动物生长抑 制,降低蛋白质利用率。
➢按AA对动物机体重要程度分为: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EAA):指在动物体内不能自行合成,或 者虽然能够合成,但合成的数量很少、速度很慢,不 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需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浓度较低、不易饱和、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的特点。 2、短肽可使幼小畜禽的小肠提早成熟,促进小肠绒毛的生长。 3、一些特定的生物活性短肽可能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 4、短肽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的沉积率。
5、短肽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一些短肽能直接被畜禽吸收, 参与机体生理活动和代谢调节,从而提高其生产性能。
畜禽营养与饲料
第一章 畜禽营养基础
第三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组成的化学元素有:碳、 氢、氧、氮,有的还含有硫,少量含有磷、铁、铜等元素。各类蛋白 质的含氮量不同,但总的来说,饲料中的真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 16%,所以常用饲料中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质量。
2、非必需氨基酸
概念:是指在畜禽营养上需要,但体内能够合成或由其他氨基 酸转化而成,不必从饲料中专门供给的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绝大部分由日粮提供,不足部分才由体内合成。当日粮 中非必需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机体将利用必需氨基酸转化为非必需 氨基酸,结果引起必需氨基酸的缺乏。因此,在日粮组成成分中尽量 做到氨基酸种类全面而且比例适当。
在畜禽生产中,由于谷类籽实占非反刍畜禽日粮的大部分,因 此,要求我们在配合该类日粮时,必须补充谷类籽实中缺乏的必需氨 基酸,如赖氨酸和蛋氨酸等,使日粮中氨基酸的配比“理想化”。
各种畜禽在各个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生产水平下,对氨基酸的需 求量不同。
2、提高非反刍畜禽对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
蛋白质的来源不同,品质差异很大,在生产中采取综合措施, 可合理地利用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谢产生尿素,由肾脏以尿的形式配出,从而加重了肝、肾负担。
2、饲料中蛋白质供给缺乏的后果 (1)消化功能紊乱 影响动物消化管组织的正常代谢和消化液的 正常分泌。 (2)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受阻 幼龄动物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体 内的各个组织器官都在迅速生长发育,需要的蛋白质也很多。 (3)动物发生贫血及其他疾病 如出现贫血,抵抗力下降。 (4)畜禽繁殖力降低,生产性能下降。

畜禽营养与饲料经典课件

畜禽营养与饲料经典课件
02
维生素饲料的营养特点是含有多种维生素,是维持畜禽正常生理功能 所必需的。
03
维生素饲料在促进畜禽的生长、提高抗病力和繁殖能力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
04
使用维生素饲料时应注意储存和配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 保证维生素的有效性。
03 畜禽饲料配方与设计
饲料配方原则
满足畜禽营养需求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的要求,合理搭 配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确保畜禽 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
饲料配方技术
营养平衡技术
根据畜禽的营养需求和饲养标准,计算各种营养 成分的配比,确保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平衡。同时 要考虑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合理搭配 。
数据库技术
建立饲料配方数据库,收录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 成分、价格等信息,方便查询和筛选。利用数据 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为饲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

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饲料是提供畜禽所 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包 括豆粕、鱼粉、肉骨粉等 。
蛋白质饲料的消化率高, 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和繁殖 。
ABCD
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是 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 酸全面,是理想蛋白质来 源。
使用蛋白质饲料时应注意 配比,避免过量使用导致 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矿物质饲料
饲料产业技术进步
新型饲料原料的开发利用
随着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饲料原料如微生 物蛋白、酶制剂、天然植物提取物等得到广泛应用。
精准饲养技术
通过营养需要量、生长曲线等参数的精准计算和控制,实现畜禽饲 养的精准化、智能化。
环保饲料技术
采用低氮、低磷、低矿物质等环保饲料配方,降低畜禽排泄物对环 境的影响。
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注意水的质量和饮 水器的清洁卫生。

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课件(共34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三版)》(高教版)

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课件(共34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三版)》(高教版)
酸、碱及热所破坏。易被饲粮中矿物质和丌饱和脂肪酸氧化破坏,由 于酚基存在,比丌饱和脂肪酸更容易被过氧化物氧化。
维生素
二、脂溶性维生素
3.维生素E
(2)营养作用 1)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阻止过氧化物生成,保护维生素A和必需脂肪酸
等,尤其保护细胞膜免遭氧化破坏,从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和改善膜的通 透性。 2)促进性腺发育,调节性机能 缺乏时精子生成受阻,母畜性周期失常,丌受孕。妊娠母畜分娩时产秳较长,产后 无奶;或胎儿发育丌良,胎儿早期被吸收或死胎 3)保证肌肉的正常生长发育 缺乏时,肌肉中能量代谢受阻,肌肉营养丌良。 4)维持毛细血管结构的完整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健全的功能 5)参不机体物质代谢
促进骨组织生长 维生素A可促进软骨上皮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长。
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VA在体内免疫功能和抵抗疾病的非特异性反映是一 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包括:VA维持上皮细胞完整,对淋巴组织的影响,VA在 机体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
维生素
二、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
(3)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11-顺视黄醛生成丌足,视紫红质 合成减少,对弱光的敏感度降低,视力障碍,出现夜 盲症及干眼病,严重时全盲。 干眼病:狗和犊牛角膜上有厚的呈云雾状的附属 物,而其他品种角膜上有秲薄的浆液,粘液样分泌物, 随后角膜角知化,呈云雾状,有时角膜溃疡,甚至穿 孔而失明。
(3)缺乏症
喜卧
佝偻病——牛
跛行
生长发育缓慢
维生素
二、脂溶性维生素
2.维生素D
(3)缺乏症 1)幼年动物-佝偻病: 软骨肥大,肋骨不肋软骨结合部呈串珠状肿胀,四肢关节肿胀,站立时 呈“X”或“O”状姿势,脊柱弯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品质要求
1.理想蛋白质:
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 总量之间,都具有最佳比例的蛋白质
2.提高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
①日粮中饲料组分的搭配要多样化 ②补充氨基酸添加剂 ③日粮中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的比例 ④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⑤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⑥补饲酶制剂
1.3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与非 蛋白氮的作用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
• 第三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 的利用
提问:1.蛋白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屁气的成分,煮熟放置的鸡蛋
黄为何变绿?)2.粗蛋Fra bibliotek质的概念?3.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怎样计算?
4.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地位和作用? 5.机体是如何对蛋白质进行消化代谢的?蛋白质的主要营养 作用如何?
三、反刍动物对氨化物的合理利用
(一)非蛋白氮的概念:
不具有氨基酸肽键结构的简单含氮化合物,如:尿素、硫酸铵等
(二)反刍动物利用氨化物的机制
(三)反刍家畜对氨化物(尿素)的利用 • 1.喂量:日粮干物质的1%或日粮蛋白质需要量 的20%-30% • 2.喂法:与精、粗饲料均匀搅拌 • 措施:①加脲酶抑制剂 ②饲喂尿素衍生物 ③对尿 素进行包被处理 • ④高温度压喷爆处理 ⑤饲喂尿素舔砖 • 3.饲喂时应注意的问题 • ①日粮有一定量易消化的糖类 ②日粮要有一定比 例的蛋白质,蛋白质水平为10%-12% ③供给矿物 质 C0、S等 ④控制喂量、注意喂法
饲料中粗蛋白质=饲料中总含氮量÷16%=饲料 中总含氮量×6.25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 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氨基酸、短肽及蛋白质
• (一)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20
多种。根据氨基酸是否由饲料供给,通常将其分 为必要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 1.必需氨基酸: 必须由饲料供应,成年猪8种, 生长猪10种,
• • • • •
课堂练习 1.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 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有哪些? 3.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过程如何? 4.反刍家畜饲喂尿素应注意哪些问题?
课后作业
• 1.名词解释: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 理想蛋白质、非蛋白氮 • 2.蛋白质对畜禽有哪些营养作用?蛋白质 不足或过量对畜禽有什么危害? • 3.提高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的利用 效果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 4.在养殖生产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尿 素等氨化物饲喂牛、羊等反刍家畜?
雏禽13种,成年反刍兽体内能合成,仅高产奶牛适当补充。
2.非必需氨基酸: 不必由饲料供给 3.限制性氨基酸: 必须由饲料供应,其缺乏时能限制其他
氨基酸的利用 ,包括赖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 不同畜禽、不同日粮,其种类顺序和不同,猪的第一限 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第二限制性为甲硫氨酸,禽的第一限 制性氨基酸为甲硫氨酸。
(二)短肽的营养作用
(三)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动物体组织的重要组成 2.动物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 3.可分解提供能量或转化为糖、脂肪 4.合成畜产品的重要原料
(四)蛋白质不足或过量的危害
二、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
(一)单胃家畜与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代谢
1.单胃家畜和家禽的蛋白质消化 蛋白质(蛋白酶分解)→氨基酸(吸收)→合成机体蛋白质、转化为脂肪 或糖 2.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 蛋白质(瘤胃微生物)→肽、氨基酸和氨→菌体蛋白质(蛋白酶分解)→ 氨基酸(吸收)→合成机体蛋白质、转化为脂肪或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