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营养与饲料1

合集下载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1畜禽营养基础 项目1畜禽营养概述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1畜禽营养基础 项目1畜禽营养概述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模块一畜禽营养基础项目一畜禽营养概述任务一动植物组成与饲料养分知识点一:动植物的化学组成(一)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植物是自养生物,能利用二氧化碳、水及各种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各种有机物。

动物是异养生物,必须以植物和动物、矿物质及人工合成物为饲料以获取营养。

应用现代分析技术测定,目前已知的112种化学元素中,动植物体内共含有60余种。

按它们在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分为两大类:1.常量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0.01%,如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和硫等,其中碳、氢、氧、氮含量最多,占动植物中元素总量的90%以上。

2.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如铁、铜、锌、锰、钴、碘、硒等。

(二)组成动植物的化合物动植物中的化学元素并非都以单质形式存在,绝大部分是以构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形式存在。

组成动植物的化合物知识点二:动植物的养分(一)饲料中养分动物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

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称为饲料。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饲料中养分可以是简单的元素单质,也可以是复杂的元素化合物。

1864年,德国Weende试验站的Henneberg等人创建了一套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体系,将饲料养分概略分为六大养分。

该方案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有待改进,但因简单、实用、概括性强,故目前世界各国仍在采用。

1.水分(moisture)总水包括初水+结合水。

初水:含于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也称游离水或自由水,是将新鲜饲料取样置于60~70_℃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失去的质量。

结合水:含于细胞内,与细胞结合紧密,也称吸附水或束缚水,是将测定初水后的饲料置于100~105_℃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失去的质量。

2.粗灰分(ash):是饲料样品在550~600_℃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的剩余残渣。

畜禽营养与饲料 经典完整ppt课件

畜禽营养与饲料 经典完整ppt课件
消化力:畜禽消化、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称作畜禽的 消化力。
可消化性:饲料被畜禽的程度。 消化率: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如养分的百分率,是衡量
饲料可消化性和畜禽消化力的统一指标。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食入饲料中某一养分—粪中的养分 饲料中某养分的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
————————% 食如饲料中某养分
精选课件PPT
20
影响消化力的因素
畜禽的种类、年龄、品种和个体差异。 反刍动物和草食单胃动物对富含粗纤维的
饲料消化力较强,杂食动物对粗纤维饲料 要求高,消化力较弱,肉食动物最差。幼 小家畜和体弱多病及老龄动物消化力较弱, 所以搞好家禽生产必须观察饲养对象,了 解消化特点按需配料,获得最佳效益。
碎要按照年龄区别。
精选课件PPT
15
精选课件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6
3、反刍家畜
有瘤、网、瓣、真胃四个胃只有真胃有消 化腺。
瘤胃暂总容积的80%,对粗纤维的消化 吸收起主要作用。
精选课件PPT
17
精选课件PPT
18
(二)动物对饲料消化的特点
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 微生物消化
精选课件PPT
19
三、畜禽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动物体内除了蛋白质以外含量比较高的 就是脂肪,尤其是肥育期的动物。
精选课件PPT
7
(4)无氮浸出物
植物体中禾本科的植物中含的淀粉和糖的 含量高,这类饲料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 动物体中无氮浸出物含量非常低,动物体 不含有淀粉,只含有血液中的血糖葡萄糖, 和肝糖原肌糖原。
精选课件PPT
8
(5)粗纤维
口裂大,口唇活动范围小,有吻突,有 掘地觅食的特点,所以猪舍建设要比较结 实。

畜禽营养与饲料实验指导书 (1)

畜禽营养与饲料实验指导书 (1)

《畜禽营养与饲料》实验指导书广西梧州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研组编2013年10月目录实验一饲料水分的测定 (2)实验二饲料粗灰分的测定 (5)实验三饲料粗蛋白质的测定 (7)实验四饲料脂类测定 (11)实验五饲料粗纤维测定 (13)实验六饲料中无氮浸出物(NFE)计算—差值计算 (16)实验七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 (19)实验一饲料水分的测定[实验原理及意义]按照概略养分分析程序,饲料中营养物质首先可以分成水分和干物质。

测定饲料的水分含量,就可以计算出干物质量。

饲料中的水分包括游离水和结合水,因此测定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测定初水分(游离水),再测定吸附水(结合水),然后计算出饲料的总水分。

测定饲料中水分,不仅间接获得了干物质含量;同时也为其它营养成分的分析制备分析样品,使不同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相互比较有一致的基础;对饲料在贮存、加工、运输过程中防止某些营养成分的转化、变性、霉烂等,都有指导意义。

[实验材料]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2.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3.分样筛:40目、60目;4.电热式恒温干燥箱(烘箱):可控温度为105土2℃;5.干燥器:用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6.称样皿:玻璃或铝质,直径为40mm以上,高25mm以下;7.坩埚钳和药匙。

[试样的选取与制备]1.选取1000g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样本;2.用四分法将原始样本缩至500g,风干后粉碎过40目筛,再用四分法缩至200g,装入密封容器,放阴凉干燥处保存;3.如试样是多汁的鲜样,或无法粉碎时,应预先干燥处理,称取200~300g,在105土2℃烘箱中烘15min,立即降至65℃,烘干5~6h。

取出后,在室内空气中冷却使水分含量达到当地一般水平,称重,即得风干试样,同时计算初水分含量。

[实验步骤]一、水分的表示方法饲料水分含量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包括全部水分在内的原样(鲜样)基础表示,即:水分(%)= ×100 (3-1)式中,W为饲料重量(g);W水为水分重量(g)另一种是以干物质为基础的,即:水分(%)= ×100 (3-2)式中,W水为水分重量(g);W干为饲料中干物质重量(g)。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6-10练习题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6-10练习题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6—10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异食癖2、脂溶性维生素3、水溶性维生素4、应激5、应激源6、抗应激剂7、总能8、消化能9、代谢能10、净能11、体增热二、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机体内含量最多的常量矿物质元素,它们一起构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在一般动物日粮中,钙、磷的比例为___________,产蛋期家禽的钙、磷比例为___________。

3、钾和钠、氯共同维持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

4、嫩草中的镁吸收率低,早春放牧可发生缺镁性痉挛,常称“___________”。

5、硫在畜禽体内主要以有机形式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氨基酸中,维生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喊有硫元素。

6、动物缺铁首先引起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实践证明,仔猪生后2—3天及时注射_______________,对预防仔猪贫血非常有效。

8、能促进育肥猪生长,使其体重增加的铜的剂量是___________。

9、铁、铜、钴在畜禽体内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缺乏它们可能出现___________。

10、硒的营养作用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发挥抗氧化作用,对细胞的正常功能起保护作用。

11、雏鸡的渗出性素质症即是一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缺乏的综合症。

12、动物缺硒时克服投喂或肌注___________补充。

13、维生素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形式广泛参与提内的代谢反应。

14、维生素可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前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族维生素和维生素___________。

《畜禽营养与饲料》综合检测题1

《畜禽营养与饲料》综合检测题1

《畜禽营养与饲料》综合检测题1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饲料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 .自然界的物质都可以成为畜禽饲料B .只要可以为畜禽提供营养物质的都可以作为饲料C .能被畜禽采食且可以利用的物质都可以作为畜禽饲料D .至少含有一种以上养分,能被畜禽采食、利用且无毒无害的物质才可以作为畜禽饲料(正确答案)2.粗蛋白质占动物体质量的()A .1%~36%B .5%~95%C .13%~19%(正确答案)D .45%~60%3.兔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能低于()A .5%B .3%(正确答案)C .8%D .15%4.下列最易患缺铁性贫血的动物是()A .仔猪(正确答案)B .成年的鸡C .成年的羊D .老龄的牛5.下列动物中,沉积脂肪能力最强的是()A .肉猪(正确答案)B .肉牛C .肉鸡D .禽类6.对大多数玉米-豆粕型日粮而言,鸡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A .赖氨酸(正确答案)B .甲硫氨酸C .苏氨酸D .谷氨酸7.产蛋后期的母鸡饲喂日粮,可强制换羽。

()A .高铜B .高锰C .高钙D .高锌(正确答案)8.高温季节,可缓解家禽热应激促生长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 C(正确答案)CC B .维生素AEE D .维生素 D ₃9.“优质青绿饲料”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较平衡、矿物质与维生素丰富,适口性好等特点,其营养价值较高,属于优质青绿饲料的是()A .豆科青绿饲料(正确答案)B .禾本科青绿饲料C .叶菜类青绿饲料D .水生饲料10.饲料养分可被畜禽消化利用的程度称为()A .真消化率B .表观消化率C .消化力D .饲料的可消化性(正确答案)11.单胃畜禽吸收氨基酸的主要部位是()A .口腔B .胃C .十二指肠(正确答案)D .大肠12.适当增加一些()可以提高泌乳母牛的乳汁率。

A .粗饲料(正确答案)B .青绿饲料C .能量饲料D .蛋白质饲料13.尿素可以代替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需要量的()A .20%~30%(正确答案)B .30%~40%C .20%~50%D .30%~50%14.粗饲料的粗纤维中含有较多的成分为()A .纤维素(正确答案)B .半纤维素C .多缩戊糖D .木质素15.下列物质在动物体内含量最少的是()A .脂肪B .糖类(正确答案)C .蛋白质D .矿物质16.糖类占植物性饲料干物质重的()A .50%~80%(正确答案)B .60%~70%C .60%~80%D .50%~70%17.动物体内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A .糖类(正确答案)B .蛋白质C .脂肪D .维生素18.判断是否是粗饲料的主要依据是()A .干物质粗纤维含量低于18%B .干物质粗纤维含量高于18%C .干物质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8%(正确答案)D .以风干物态保存和作为饲喂形式19.不同青贮原料收获的时间不同,豆科牧草应在()收割。

畜禽营养与饲料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

畜禽营养与饲料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

畜禽营养与饲料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考纲:1、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2、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

3、了解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考点: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略有差异。

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不低于%的化学元素,包括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硫等。

微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低于%的化学元素,包括铁、铜、钴、锰、锌、碘、硒。

2、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1)、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

(2)、饲料常规养分分析: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水。

粗蛋白质: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

粗脂肪: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又称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粗灰分:动植物体内的所有有机物质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水: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游离水: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容易挥发。

结合水:与细胞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自由移动及挥发。

3、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1)、动物体内水分含量较稳定,为45%-60%;植物体内水分差异大,为5%-95%。

(2)、动物体内粗蛋白含量稳定,为13%-19%;植物体内粗蛋白含量差异大,为1%-36%。

植物体内NPN多,动物体内真蛋白质多。

(3)、动植物体内脂肪种类各不相同,差别较大。

植物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还有蜡质、色素;动物体内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4)、植物体内糖类多,以淀粉和粗纤维为主,动物体内糖类少,小于1%,不含粗纤维。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练习题讲述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练习题讲述

1)饲料:2)化学元素按其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和两大类。

前者在动植物体内含量包括后者含量,包括。

3)常量元素:4)微量元素:5)动植物体的六种化合物。

6)动植物体的两种水态。

7)自由水:8)结合水:9)动植物体的有机物无机物10)糖类在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11)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

12)粗灰分Ash:13)粗蛋白质CP:14)粗脂肪EE:15)粗纤维CF:16)无氮浸出物NFE:17)动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差异:水:占动物体质量的;占植物体质量的。

粗蛋白质:占动物体质量的;占植物体质量的。

粗脂肪:动物脂肪由组成;包括植物脂肪由,包括。

动物体内无氮浸出物含量小于。

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1)消化:2)吸收:3)消化方式。

4)物理消化:优缺点:5)化学消化:目的;6)微生物消化:优点:7)反刍:8)畜禽的消化力:9)饲料的可消化性:10)消化率:11)真消化率:12)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2个因素、。

13)对饲料消化率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

14)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1)蛋白质化学元素。

真蛋白质平均含氮量,故通常用饲料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

2)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3)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常见的氨基酸有种。

根据氨基酸由机体自身提供还是必须由饲料供给,通常将氨基酸分为。

4)必需氨基酸:5)包括:6)必需氨基酸对反刍动物的意义小于单胃动物,但是高产奶牛适当多补充必需氨基酸,尤其是。

7)非必需氨基酸:8)包括:9)如果日粮中必需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机体将利用必需氨基酸转化为,结果引起氨基酸的缺乏。

10)限制性氨基酸:11)限制性氨基酸包括:12)第一限制性氨基酸:13)玉米-豆粕型日粮,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禽类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14)反刍动物以吸收为主,以吸收为辅;单胃动物相反。

15)短肽的营养作用:16)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7)蛋白质缺乏后果:18)蛋白质过量危害:19)单胃畜禽的蛋白质消化:20)吸收氨基酸的主要部位是:。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1—5节练习题.doc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1—5节练习题.doc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1—5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微量元素2、常量元素3、矿物质4、粗蛋白质5、粗脂肪6、非蛋白氮7、无氮浸出物8、粗纤维9、消化10、吸收11、物理性消化12、化学性消化13、微生物消化14、反刍15、消化力16、饲料的可消化性17、消化率18、必需氨基酸19、限制性氨基酸20、非必需氨基酸21、瘤胃降解蛋白质22、过瘤胃蛋白质23、瘤胃氮素循环24、理想蛋白质25、非蛋白氮饲料26、糖类27、必需脂肪酸二、填空题1、化学元素按其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

2、动、植物体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六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分在动、植物体内一般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状态存在。

4、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糖类在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可知,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饲料粗蛋白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饲料中的糖类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动物体内的粗脂肪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植物体内的粗脂肪中除此之外,还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植物中的无氮浸出物主要是__________,而动物体内的无氮浸出物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1)非反刍动物

非反刍动物是指单胃杂食类(猪、马、兔)。 又根据盲肠功能是否发达,进一步分为非盲肠发酵型动物 (猪)和盲肠发酵型动物(马和兔 )。
(2)反刍动物
有牛、绵羊、山羊、骆驼属于典型的反刍动物。
瘤胃 网胃 瓣胃 真胃(皱胃)
2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3)家禽

家禽没有牙齿,也没有咀嚼活动。饲料→嗉囊→腺
食入饲料中养分
×100
在粪中所含的各种养分并非全部来自饲料,有少量来自 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肠道脱落的细胞、肠道微生物等内源 性物质。因而上述公式计算的消化率为表观消化率。
7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四)影响动物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1、动物的种类和年龄
(1)动物种类
牛对粗饲料的消化能力最高,羊次之,猪和家禽仅能消 化粗饲料中极少的部分。
胃→肌胃→小肠→盲肠→大肠→泄殖腔;

家禽消化道较短,从口腔到泄殖腔,产蛋鸡只需要
停留2小时,公鸡则需要8~12小时;

由于饲料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短。所以,酶的消
化和微生物的发酵消化都比猪弱。
3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1、物理性消化
(1)口腔内消化
• 主要由牙齿的咀嚼运动来完成。 • 把食物磨碎、压扁以增加食物的表面积,使其易于与消
由于动物的消化酶中不含有纤维素酶,所以对饲料中的纤维
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不能化学消化;

只能靠消化道内微生物作用来完成。 这对反刍动物来说尤为重要。
5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三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性和消化力
1、消化性
概念:在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物质视 为可消化的营养物质,饲料可以被动物消化的程度或性质 称为饲料的消化性。
(2) 动物年龄

幼龄动物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在粗饲料利用方面不如 成年动物;

老龄动物消化机能减退。
8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2.饲料
(1)幼嫩青绿饲料
• 幼嫩青绿饲料消化性较高;
• 而干硬的粗饲料消化性较低。 (2)农作物籽实部分 • 籽实部分消化性较高; • 而茎杆部分的消化性较低。 (3)粗纤维含量的增加 • 对饲料中粗纤维越多消化率降低; • 这一点对于单胃动物来讲比反刍动物表现的更为明显。 (4)饲料中的粗蛋白质 饲料中粗蛋白质越,消化率越高。
2、消化力 概念: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称为消化力。
6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3、消化率 消化率是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 率。它是衡量饲料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 = 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养分
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养分
饲料中某养分消化率 (%) =
9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3、饲养管理水平
(1)饲料投喂量过多时
• 一是使饲料通过动物消化道速度加快,并使消化酶冲淡,
饲料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吸收; • 二是在消化道中停留饲料过长,胃肠负担过重,有碍于消化
器官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2)改变饲料形状


有利于消化酶的作用。
改善饲料的适口性,促进食欲,也会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率。
10
复习思 考 题
1、什么叫饲料?
2、什么叫营养物质?
3、新生反刍幼畜,对饲料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 是否相似? 4、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几种? 5、什么叫消化性?
6、通过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动物饲料的消化率?
11
第二节 饲料中主要营养成分与功能
(一)水的营养功能
1.构成细胞组织: 水是构成细胞胶体原生质的重要成分,失掉了水,细胞 的胶体状态无法维持,各种代谢也无法进行。 2.参与物质代谢: 水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良好溶剂。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 输送及代谢产物的排除,没有水的参与就无法完成。 3.促进生化反应: 动物体内生物氧化和酶的反应都必须有水参与。在水解过 程中,水是反应底物;在氧化过程中,水是反应的产物。
14
8.动物需水量
• 哺乳动物需水量比家禽多;
• 高产动物比低产动物多;例如日产奶10㎏的奶牛每天需水
量45~50㎏,而日产奶40㎏的奶牛每天需100~110㎏。 • 日粮中青绿饲料多时,需水量少; • 日粮中风干饲料多或蛋白质、矿物质含量高时,需水量多; • 气温越高,需水量越多,如奶牛在气温30℃时需水量比气 温10℃以下时增加75%以上。
12
4.维持体液平衡: 体液是指存在于动物体内的水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 所组成的液体。其主要作用: • 保持相对的自由运动, • 保持体内矿物质的离子平衡、 • 保持物质在体内的正常代谢。 5.调节机体温度:
• • 每克水在37℃时完全蒸发可散发2500J热量; 炎热时动物可通过体表出汗或喘气散发水分,带走热量,
第一节
1、饲料的概念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一)动物消化生理特点
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 无害的可饲物质,称为动物的饲料。
2、营养物质的概念、生产畜产品的物质, 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根据消化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将畜禽分为非反
刍动物、反刍动物和禽类。
15
(二)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1.蛋白质的功能 • 构成机体组织和体细胞的必需原料; • 体组织再生、修复和更新的必须物质; • 形成各种畜产品; • 供作能源。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足时,蛋白质可氧化 产生部分能量。 2.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
• 必需氨基酸 : 凡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慢或数量少
化液充分均匀混合。
(2)胃肠道内消化
主要是靠消化道管壁肌肉的收缩对食糜进行研磨与 搅拌。
4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2、化学性消化
• 主要是靠消化器官分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进行
消化,对非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 它们所采食的植物性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营养物 质,主要靠这些酶类进行消化。
3、微生物消化
降低体温。 6.润滑器官、减缓磨损: • 如唾液可使食物容易吞咽; • 关节腔内的液体,能减少活动组织间的摩擦,使器官运动
灵活。
13
7. 缺水的后果
• 水是动物体内活细胞中最丰富的化合物,
即使动物损失体内所有脂肪,或50%的蛋白
质,仍可维持生命,如果: • 脱水5%,即会感到不适,食欲减退; • 脱水10%,就会出现生理异常; • 脱水20%,可导致动物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