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文化积累(部编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延安》文化积累
1.作家作品
贺敬之,1924年生于山东省峄县(今枣庄市)。

现当代诗人、剧作家。

15
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7岁入党。

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80年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

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2.文体知识
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

它便是陕北民歌。

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无论是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还是内蒙的爬山调,其歌词都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而表现则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信天游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一节(或一段)只有两句,长的可接连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正所谓“信天游,不断头”。

短的只有一节。

无论长、短都是本节押韵,因而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常采用比兴手法;多用叠字、衬字、铺排等表现方法。

诵读歌唱时,自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荡的兴味与艺术惯力。

3.文化常识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东临西晋,南抵铜川,西接宁夏、甘肃,北至内蒙,这里自古战争频繁,以至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长年累月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地貌。

陕北人在这样生存环境下却养成了乐观豪迈、勤劳勇敢、老实淳朴的性格,陕北民歌就是这样一种千沟万壑的高原地势与陕北人厚重纯朴的情感碰撞的产物,是陕北人民生活的反映,是这一地区社会历史的忠实记录,是千千万万劳动群众集体创作的一部生活的史诗,也是一部争取自由、追求幸福的心灵的呐喊。

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

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

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