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在电影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舞蹈元素在电影中的应用

舞蹈元素在电影中的应用

舞蹈元素在电影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影和舞蹈结合,让人们能有更多途径欣赏舞蹈艺术,同时电影也因舞蹈元素的加入变得更有艺术性,变得与众不同。

面对众多的舞蹈类电影,我们该如何欣赏?本文就通过研究舞蹈元素在电影中运用的概况和二者的关系,并进一步列举电影中的舞蹈元素的细节来论述舞蹈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经过分析发现电影和舞蹈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并在互相的推动下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舞蹈元素电影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065-01一、舞蹈与电影的关系电影中加入舞蹈元素可以使电影情节和人物思想感情得到更完美的表达,用舞蹈动作充分地表现出电影中角色的情感,加强故事情节和对观众的感染力。

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的不同,使得各个国家拍摄出来的电影作品充满了该国家的艺术风格特点。

电影中加入舞蹈元素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与剧情进行穿插,将剧情推向高潮,表现出电影中角色思想感情,深化主题,使电影具有艺术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体现电影的时代背景。

二、舞蹈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2.1.推动剧情发展电影中加入舞蹈元素最大的作用就是推动剧情的发展,观影者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舞蹈语汇中大致了解电影中的起起、承、转、合,与单一的电影情节形成强烈的对比,并表现角色的特点和思想感情的不间断的转变,这是因为舞蹈具有故事性。

美国电影《黑暗中的舞者》讲述了一个下层人物一生的惨剧,最大的特点就是这部剧将幻想和实际进行穿插,使用普通的叙事方法表达现实,用欢快的唱歌和跳舞表现主人公的幻想。

从工厂、铁路旁、火车上,到剧场、审判时、狱中一直到最后上了断头台,一共出现了七次的舞蹈片段,这些舞蹈片段将主人公莎玛短暂又悲剧的一生中重大的事情以舞蹈串联起来,使故事环环相扣、不断延续。

每一次画面的转换都将现实中死气沉沉、黑暗和缓慢的节奏跳跃到幻想中急促、豁亮和欢喜的氛围中,使现实和幻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真实与虚假的镜像——电影《马戏之王》中舞蹈的美学风格研究

真实与虚假的镜像——电影《马戏之王》中舞蹈的美学风格研究

|Xi Ju Yu Ying Shi・戏剧与影视]■一真实与虚假的镜像—电影《马戏之王》中舞蹈的美学风格研究石擎北京城市学院摘要:2018年初,一部令人眼花缭乱、精彩纷呈的好莱坞歌舞电影《马戏之王》登陆中国院线,给并不熟悉歌舞片的中国观众带来了一场百老汇式的视听盛宴。

本片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超过4亿美元票房成绩,并占据了中国市场歌舞片票房前列。

舞蹈作为本片必不可少的关键元素之一,在推动叙事、人物塑造、主题揭示和情感表达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真实”与"虚假”辩证关系的讨论始终围绕着影片的发展,并以舞蹈的形式进行了可视化的体现,最终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以象征性为主导的美学风格。

本文将从叙事风格、情感展现和象征性表达等三个方面对好莱坞歌舞电影《马戏之王》中舞蹈艺术的美学风格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马戏之王》歌舞片舞蹈美学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163-032018年初在国内上映的歌舞电影《马戏之王》由擅长视觉特效制作的澳大利亚导演迈克尔•格雷西执导,知名影星休•杰克曼、米歇尔•威廉姆斯、扎克•埃夫隆、赞达亚•科尔曼、丽贝卡•弗格森加盟主演。

根据美国马戏届的传奇人物巴纳姆的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出生在美国社会底层却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P-T•巴纳姆,招募奇人异士组建马戏团,经过一次次舆论的非议和事业的绝境,最终在家人和伙伴的帮助之下在火海中涅槃,将爱与勇气的梦幻表演带向全世界。

该片以其一波三折的生动剧情,丰富多彩的视听呈现,收获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数项专业奖项的认可。

其中,舞蹈作为歌舞片必不可少的元素,不仅增添了电影的感染力、丰富了影片的视听体验,也为电影在推动剧情、表达情感和揭示主题等方面提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崭新途径。

一、舞蹈与镜头语言的融合:“抽象化”的叙事风格《马戏之王》作为一部以视觉呈现见长的歌舞片,其制作方式、观赏习惯与舞台剧之间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

舞蹈中的影像影像中的人观后感

舞蹈中的影像影像中的人观后感

舞蹈中的影像影像中的人观后感
《舞蹈中的影像,影像中的人》是一台融合了舞蹈和影像艺术的表演作品,让我在观看后深受触动。

这部作品通过将舞者与投影映射技术相结合,将舞蹈和影像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了震撼人心的视觉与身心的体验。

整个表演以舞者们的动作为主线,通过舞蹈展现了人类的喜怒哀乐,表达了内心世界和情感的碰撞。

舞者们优美而矫健的身躯在舞台上舞动,他们的肢体语言传达出强烈的情绪与力量,令人陶醉其中。

而在这个舞台上,影像的投射让舞蹈与现实融为一体,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影像艺术的运用让整个表演更加生动丰富。

通过投影技术将舞者的形象映射在舞台的背景上,使得观众可以看到舞者们在舞台之外的虚幻空间中自由舞动,仿佛他们正在与幻觉或者记忆对话。

而这种影像的运用也让人陷入一种梦幻与真实相结合的情境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舞蹈中的影像,影像中的人》还通过影像的剪辑和音乐的搭配,给观众带来一种强烈的电影感。

影像的剪辑技巧使得整个表演过程流畅而紧凑,音乐的节奏感则使得观众由内而外地沉浸在表演中。

同时,音乐与影像的配合也使得观众在分享舞者的情感的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

整体而言,观看《舞蹈中的影像,影像中的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品将舞蹈和影像相结合,使得观众可以在舞者的动作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同时也通过影像与音乐的辅助,
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品所要传达的意义。

这个作品不仅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也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无法忘怀的视觉与心灵的体验。

电影《芳华》舞蹈艺术赏析

电影《芳华》舞蹈艺术赏析

THE REALM OF MOVIE AND TV ARTS影视艺苑舞蹈作为一种贴近生活的高雅艺术,是富有感染力的文化表现形式。

与其他以歌舞为陪衬的电影相比,《芳华》中舞蹈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其舞者的动作,故事的底蕴,无一不深深打动着观影者,在散发舞蹈魅力的同时将那别样的血色浪漫娓娓道来。

一、优雅舞姿渲染主角情感在影片开篇,长镜头给到了正在送文艺团特招新兵小萍到礼堂的刘峰,此时,文工团员们正在紧张地排练舞蹈《草原女民兵》。

灰色的地板犹如厚实的大地,绿色的帷幕好像无边的草原,大提琴声响起,伴随着悠扬唯美的舞步,身材姣好的文艺团姑娘们踩着整齐的步点,一个接一个从镜头前闪过——身背长枪,手拿红旗,翩翩起舞。

此时,站在一旁看得出神的小萍心中的当兵梦以最热烈的形式沸腾。

她们优美的舞姿与音乐融为一体,随着音乐的起伏,时而热情高涨,时而优美抒情,摇摆着柔软纤细的腰身,舞步优雅,举手投足,无不透露着欣喜与向往之情。

片中的领舞萧惠子拥有令人羡慕的身材,还有舞者特有的高贵气质,扎实的舞蹈功底。

通过第一次镜头的交接,即将她蒙古姑娘舞蹈中特有的美丽与潇洒表现了出来,渲染出她乐观向上和整个军营充满活力的一面,使得电影一开篇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影片中段,何小萍在高原上慰问骑兵团的那段舞蹈,让人观之震撼。

在高寒、高海拔地区跳舞,本就不易;何小萍在起伏的山峦和蓝天的陪衬下,起舞如流水行云,时而若蛟龙腾飞,时而似彩凤起舞,形舒意广。

而女民兵的巡逻舞蹈,则更像是雄鹰展翅,潇洒、优美、舒展——志在展示高原巍峨之势,意在舞出女民兵豪迈之情;连续的高难度、疾风般的旋转,长裙飞舞,将女兵们巡逻的不畏艰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冲击力[1]。

影片接近尾声时,何小萍因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地救护,救治了大批伤员,战后成为英雄。

但战场太多的血腥场面和战后突然降临的荣誉和关爱,让这个单纯、柔弱的女孩再也经受不住多重的、来自精神层面的冲击,精神失常了。

舞蹈元素对电影人物情感表达分析

舞蹈元素对电影人物情感表达分析

影视艺苑THE REALM O FMOV-EANDTVARTS舞蹈兀素对电影人物情感表达分析©高阳 孙萌电影作为重要的视听文化艺术作品,有着丰富的主题、体裁、形式和元素,对于人们丰富精神生活、提 升内涵素养和增添生活色彩都有重要作用,己成为当代人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精神文化 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外电影行业不断朝着高质量多元化发展,这就对电影的艺术表达、特色形式和 构成元素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舞蹈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是一种重要的电影元素,包含舞蹈动作、舞蹈姿态、舞者的表情、舞蹈服饰、舞蹈背景音乐和美术元素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许多经典电影中都融入了舞蹈元素,不仅是有利于舞蹈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创新发 展,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更重要的是舞蹈作为一种独特且重要的情感表达载体,有助于影片向 观众传递人物情感,提升电影人物表达感染力,以情动人,给予观影者深刻心灵启迪和带来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提升影片整体质量。

本文通过阐述电影中常 见的舞蹈服饰、舞蹈动作、舞者表情等舞蹈元素,分析舞蹈元素在电影中的人物情感表达作用,有利于进 一步促进国内电影人物情感表达的技巧提升和电影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电影中常见的舞蹈元素舞蹈是从历史文化和生活中提取获得,再经过多 姿多样的肢体语言符号而反映社会思想、现象和表达 感情的艺术,舞蹈体裁、舞蹈动作姿态、舞者的表情、舞蹈服饰、舞蹈音乐等多方面共同构成了舞蹈元素。

(一) 舞蹈体裁元素舞蹈具有丰富的体裁样式,在中国电影作品中常 见的舞蹈体裁为中国民族舞和古典舞,这些特色的民族舞蹈元素常被运用于塑造电影人物形象和促进情感的表达,如《十面埋伏》(张艺谋,2004)中的“大 鼓舞”、《甄嬛传》(郑晓龙,2014)中的“惊鸿舞”、《贞观长歌》(吴子牛,2007)中的“西洲曲”等。

在 外国电影作品中常常能看到许多西方经典舞蹈元素,如芭蕾舞、探戈舞、踢踏舞和街舞等风格各异的舞蹈类型。

舞蹈艺术在影像艺术中的跨界融合考核试卷

舞蹈艺术在影像艺术中的跨界融合考核试卷
D.《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13.舞蹈在电影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增加视觉效果
B.代替对话表达情感
C.探讨社会问题
D.所有以上选项
14.以下哪部电影中的舞蹈片段展现了芭蕾舞的优美?()
A.《闻香识女人》
B.《跳出我天地》
C.《辣身舞》
D.《雨中曲》
15.电影中的舞蹈编排需要考虑到以下哪个因素?()
A.《真实的谎言》
B.《史密斯夫妇》
C.《美丽人生》
D.《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19.电影中的舞蹈演员在排练过程中,以下哪个方面最为重要?()
A.舞蹈动作的熟练
B.与导演的沟通
C.角色情感的把握
D.所有以上选项
20.以下哪部电影将舞蹈与武术相结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A.《英雄》
B.《十面埋伏》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三、填4.《红磨坊》
5.高速摄影
6.情感传递
7.街舞
8.《爱乐之城》
2.舞蹈影像艺术中,编舞家与导演的密切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将舞蹈与__________相结合。
3.电影中的舞蹈往往能够增强__________的氛围,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4.闻名世界的舞蹈电影《__________》将芭蕾舞的优雅与戏剧性完美结合。
5.在舞蹈电影的拍摄中,__________技术可以用来捕捉舞者的高速动作。
9.舞蹈动作

赏析电影舞蹈的情感抒发——以《夜宴》为例

赏析电影舞蹈的情感抒发——以《夜宴》为例

2017年第19期(总第331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19,2017(CumulativelyNO.331)赏析电影舞蹈的情感抒发——以《夜宴》为例杨 茜(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摘要】艺术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各种方式可以通过某种手法组合并创造出一个令人拍手叫绝的艺术作品:《夜宴》,就是一个良好诠释的样例。

本文从电影与舞蹈的结合手法角度,阐明两者的关系。

笔者相信,这种手法将会越来越常见于电影里。

【关键词】电影舞蹈;夜宴【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夜宴》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宫廷悲剧电影,该片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改编,由冯小刚导演,并代表香港地区角逐奥斯卡。

片中的三段“越人舞”,将舞蹈艺术和电影艺术巧妙融合,使其成为电影的点睛之笔,令人印象深刻。

五代十国,纷纷扰扰,争斗不休。

先帝离奇驾崩,厉帝篡位,把先帝美丽的皇后占为己有。

皇后为求自保,惟有奉承于厉帝膝下。

太子无鸾是先帝的儿子,亡父之痛让他放弃艺术家的生活,走上了复仇之路。

青女乃太子之妻,她对太子痴心不二,最后却断送了青春年华。

第一段舞蹈在片子的开头,白泉湍急,绿幕翻滚。

远处,一片黑甲刺客的铁蹄踏来,所及之处惊起一滩林鸟。

而林间身着白衣、脸戴面具的伶人仍在舞蹈,舞的优柔而寂寞。

一场杀戮就在这黑与白之间,晕染开来,见了红。

戴着白色面具的伶人多数跪坐在席子上,将衣袖中的手臂缓缓挪出,再用肘部抬起,之后如同木偶断线一般,瞬间落下。

此时,伶人的舞姿是内向的、塌陷的,如同木偶:僵硬、没有灵性。

剧情中,太子无鸾,因自己暗恋的女孩婉儿被父皇封为皇后,心灰意冷,便寄情于歌舞音韵之中。

此处运用了这样特殊风格的舞蹈,向观众们展示了无鸾和这群舞者空洞而麻木的内心,以及难言的寂寞。

曾有影评人拿《夜宴》的这段舞蹈与上世纪初的《春之祭》相提并论。

在《春之祭》中,舞者屈膝弓背,放弃了跃升,肢体全然朝下。

他们抑制住对天空的渴慕,转而向大地臣服。

舞蹈在影视剧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中的作用研究

舞蹈在影视剧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中的作用研究

▲THE FILM影视104舞蹈在影视剧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中的作用研究马燕翔(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摘 要:舞蹈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其主要通过肢体来表现,这与影视剧有着较多的类似之处。

在影视剧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舞蹈表演呈现于其中,这些舞蹈对于人物的塑造以及情节的构建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先围绕影视剧中舞蹈的类别进行阐述,然后就舞蹈在影视剧中的表现作用进行分析,并探讨将舞蹈应用到影视剧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舞蹈;影视剧;人物塑造;情节构建一个优秀的影视作品通常都需要导演对剧中的人物进行塑造,通过角色的塑造来展现不同人物在剧中的时代、年龄、种族等特征。

而将舞蹈引入到影视剧的制作中,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剧中的人物性格,呈现剧中的时代背景,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如今,在许多古装、历史以及都市类等影视作品中,都融入了舞蹈这个要素。

基于此,围绕舞蹈在影视剧中的表现作用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影视剧中舞蹈的主要类别分析1.1 古典舞我国的古典舞无论是在节奏韵律上,还是在动作方面,都蕴含了一定的古典文化特征,因为其主要是从我国民族传统舞蹈上发展而来的。

随着专业舞者的创新,我国的古典舞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带有一定的传统武术、中国戏曲的特征。

在当前的影视作品中,古典舞随处可见。

例如,在《霸王别姬》这部电影中,其中的“剑舞”便是典型的古典舞。

在影视剧中,舞蹈的融入能够调动观众的情绪,使观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1.2 民族舞蹈为了彰显民族生活特色,有些影视剧通常会融入民族民间舞蹈。

例如,《孔雀公主》这部电影就将傣族舞蹈融入其中,因为孔雀舞就是傣族的特色舞蹈。

通过将孔雀舞引入到这部电影中,可以使观众了解傣族的艺术文化。

1.3 芭蕾舞在国外一些电影中,芭蕾舞元素的应用较为常见,特别是在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影视剧中,现代芭蕾舞的引入更为常见。

芭蕾舞这种舞蹈属于较为传统的舞种,舞姿优雅,受到了人们的推崇与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艺术在电影中的使用
第一,彰显时代或地域特色。

任何舞蹈艺术都是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
的艺术表达,比如,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以狩猎、捕杀动物等为生产
方式,于是产生了狩猎舞。

因而,在电影艺术中,能够使用舞蹈元素
揭示时代背景、反映社会生活。

如《夜宴》片头,男主人公头戴面具,手持利剑,时而舞动,时而静止,女主人公舞姿犹如牵线木偶,时而
沉稳,时而轻盈,通过这段越人舞体现了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

此外,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等差异,不同民族往
往有着不同的舞蹈审美与舞蹈艺术,特别是那些擅长歌舞的民族,其
舞蹈艺术往往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征,如果将这些舞
蹈艺术融入电影中,就能够彰显电影的民族风格。

第二,表达内心情感。

舞蹈是最单纯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诗歌、舞蹈都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舞蹈甚至比诗歌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还
强烈”。

[4]同样,在电影艺术中,能够用舞蹈艺术表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与情感变化,用演员的手势、眼神、微笑等创造艺术美。

比如,
在《夜宴》中舞蹈不但是一种视觉语言,还与故事情节融合在一起,
承担着表达人物情感的功能。

在跳“面具舞蹈”时,太子的舞蹈动作
与肢体形态非常放松,并没有规范的舞蹈动作,一切都是随着音乐而
舞动,这显示了太子洒脱自然的心情、与世无争的心态。

在夜宴献舞时,太子的舞蹈动作沉稳有力,节奏感较强,肩部发力不停地扭动身体,这表现了太子动荡不安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了太子已做好了复仇
的准备。

《跳出我天地》讲述了小男孩儿Billy冲破重重防碍学习舞
蹈的梦想旅程。

Billy的父亲与哥哥都是普通工人,他们希望Billy学习拳击,但是Billy却喜欢音乐与舞蹈,并将学习拳击的钱用在学习
芭蕾舞上,父亲知道后异常愤怒,这时Billy就向父亲展示了自己刚
刚学习的舞蹈,简单的舞蹈动作表达了Billy的渴望之情和舞蹈之梦,这种单纯而真挚的肢体语言深深打动了观众。

再如,《英雄儿女》中,女主人公王芳成了一名志愿军战士之后,她的心情异常激动和兴奋,
就用一段朝鲜族舞蹈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第三,刻画人物形象。

在电影艺术中,人物的性格、个性、习惯等是
影片所要表达的重要主题,也是体现电影艺术魅力的核心所在,而舞
蹈在表现人物性格、心理、情感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能够用舞蹈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

再如,法国电影
《路易十四的情妇》中,女主人公马其斯以在街头卖艺为生,即使生
活异常贫困,但是她用优美的舞姿带给人们无穷的快乐。

在舞蹈表演
中马其斯的手臂如行云流水般翻转,身体如小鹿般轻盈,浑身散发出
无限的激情与活力,犹如从天而降的仙女出现在观众面前,优美的舞
姿挑动着观众敏感的神经,带给观众无尽的审美享受。

有一次,马其
斯正在跳舞,突然天上下起了暴雨,大雨非但没有让马其斯停止跳舞
的步伐,反而激发了她的表演欲望,她完全沉醉于舞蹈表演中。

性感、风情万种的马其斯通过舞蹈实现了从卑微的卖艺女到社会名流的角色
转变,这充分体现了舞蹈艺术的超凡魅力。

在舞蹈题材电影《黑天鹅》中,波特曼用出色的舞蹈技巧将芭蕾舞演员的角色表演得淋漓尽致,
她表演的白天鹅温柔善良、楚楚动人,表演的黑天鹅充满了邪恶与贪婪,令人不寒而栗。

第四,呼应剧情发展。

舞蹈是以人体的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为表
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它在叙述故事情节上有着较大的局限性。

在电影
制作中,能够将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利用舞蹈的艺术感染
力推动剧情发展。

比如,电影《黄土地》中,导演使用了大量的民俗舞蹈元素,通过这
些民俗舞蹈渲染了独特艺术场景和文化氛围。

片中,苍茫无际的黄土
地充斥着整个画面,在炽热阳光照射下形成一种沉闷、压抑、单调、
枯燥的场景氛围,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在这片贫瘠的黄土
地上,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失去了冲动,突然,狂放不羁的“安塞腰鼓”席卷了整个黄土地,触发了观众对延安秧歌运动的历史记忆,带给观
众一种生命的激情。

在《闻香识女人》中,舞蹈与剧情发展有着密切
联系,唐娜和斯莱德的舞蹈动作共同推动着剧情发展。

最初,两人在
餐厅中共舞,在如痴如醉的探戈舞中中校斯莱德向唐娜表达了爱慕之情,从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舞蹈表现内心情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烘托场景氛围。

舞蹈是完美的艺术形式,也是表现内心情感的
艺术语言,“如果我们漠视舞蹈艺术……对精神生命的最高象征一样
无知”。

在电影制作中,不但能够用舞蹈艺术提升电影的艺术性和可
欣赏性,还能够用舞蹈艺术渲染故事场景,提升电影的艺术魅力。

《十面埋伏》中小妹是一个出色的舞伎,她以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了
男人的爱慕,在电影开场片段,华丽的舞台上摆放着各种小鼓,鼓面
上画有精致的花朵,这时手揽琵琶的歌女缓缓登上舞台,在悠扬而婉
转的琵琶声中小妹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与美妙的琵琶声融为一体,
让观众如痴如醉。

随后,刘捕头要求小妹表演《仙人指路》,刘捕头
用豆子击鼓,小妹扬水袖鸣鼓,这种动静结合的舞蹈场景渲染了剧情,也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

当小妹与金捕头被官兵追捕到
花地时,出现了双人舞和集体舞的互动,使打斗场面变得更加激烈。

再如,在《红高粱》中,张艺谋将九儿和余占鳌置于一片血红的高粱
地中,轿夫富有节奏感颠轿的动作犹如高粱地中燃烧的火焰,在颠轿
中抬轿的余占鳌与轿中的九儿实行了情感交流,并激发了两人心中熊
熊的欲望之火,从而催生了“天为被,地为床”的野合。

可见,颠轿
的象征意义远远超出了艺术舞蹈所蕴含的意义。

在《低俗小说》中,
屈伏塔与乌玛瑟曼的扭腰舞是最具经典意义的电影镜头之一,明亮的
舞台上拉丁舞音乐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屈伏塔感到自己将要
咸鱼翻身,就用肥胖的身体跳起了劲舞,而穿着简单、深色口红、性
感冰冷的乌玛瑟曼也加入舞蹈队列之中,营造出一种热烈、激动的场
景氛围,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舞蹈是电影艺术中重要的语
言形式,它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内心情感、营造场景氛围、凸显影
片主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而,在电影制作中,应充分利用舞
蹈艺术,并通过舞蹈提升影片的艺术魅力和个性特色。

舞蹈艺术在电影中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