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关税制度讲解

合集下载

中国关税制度的变迁

中国关税制度的变迁

我国的关税制度变迁关税(tariff)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所征收的税收。

中国关税制度的演变按历史时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世贸组织后。

一.新中国成立前,可以分为两个小段,一是清前期中国的关税制度,清朝在1685年设立关税,1753年分为进口税、出口税、附加税、船钞、赠品等。

二是鸦片战争后关税制度形成和发展,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使进出口税率比过去实征税率有很大降低,1857年《天津条约》使得税率进一步降低。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接受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关税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从独立自主的封建性的关税,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协定关税”,从完全为本国封建统治服务的关税变为主要为外国侵略者服务的关税。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关税制度,1950年-1984年,实行全面保护关税政策。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税则》和《中华人民在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暂行条例》,并与同月16号实行。

根据新的税则和实施条例,自1951年5月6日起,凡经准许进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的货物,除我国有规定外,均应按照我国海关法即海关进出口税则。

由海关机关征收进口税和出口税。

该税法一直实施到1958年,是税法税制的革命性变革。

1985年-1991年,有“全面保护”向“有区别地保护”转变。

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了对外经济联系,强调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很总要组成部分,为积极发挥关税在增加财政收入、调节进出口、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以及平衡国际收支等作用,我国对原有的关税制度进行了恢复和修改:1.恢复海关总署,实行单独计征关税并取消了出口税2.对进出口税率惊醒了修改3.制定各种关税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4.制定各种关税优惠政策发展我国区域经济5.加强了关税对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6.加强了对关税制度的法制建设1992年以后,适度开放与适度保护结合进口关税:1.降低关税水平2.进过这一时期我国对井口关税的下调,我过关税的算术平均水平已经从1992年的43.2%降至目前的17%,累积降幅达60.6%,1992年至今的关税制度改革在关税率方面是中国历年来下调幅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是我国经济开放、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税制 第五章 关税

中国税制 第五章 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发布通知称, 从2011年1月27日起,计算机等信息技 术产品进口税率从20%调整至10%。 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iPad进口关税将 从1000元降至最高500元,原价3000 元的iPad进口税也相应调整为300元。
• 关境与国境
国境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范围,而关 境是一个国家的关税法令完全实施的境域。 当一个国家存在自由港、自由区时,国境 大于关境。 当存在关税同盟时,关境必然大于同盟国 成员各自的国境。


法定减免: 特定减免:是指在关税基本法规确定的法定减 免之外,由国务院授权的机关颁布法规、规章 特别规定的减免。 临时减免:是指在法定减免和特定减免以外, 对某个纳税人由于特殊原因临时给予的减免。
(三)税率
根据关税条例规定,关税税率分为进口税率、出 口税率和暂定税率。 1.进口关税税率:设置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 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等。 2.出口税率:比较单一,一般实行差别比例税率。 3.暂定税率:分为进口货物暂定税率和出口货物 暂定税率。 4.报复性关税税率
(四)进口货物原产地的认定 根据关税条例规定,确定原产地分两种情 况: 1.全部产地生产标准:即对于完全在一个 国家内生产或制造的进口货物,生产或制造 国即为该货物的原产国。 2.实质加工标准:即经过几个国家加工、 制造的进口货物,以最后一个对货物进行经 济上可以视为实质性加工的国家作为有关货 物的原产国。
(三)以关税的差别分类:
1.歧视关税: 反倾销关税是针对外国以低价向本国倾销的进 口货物,按其倾销价格与市场合理价格之差额征 收的进口附加税。 反补贴关税是进口国对接受过政府补贴的外国 货物,按其接受补贴的数额征收的进口附加税。 报复关税是进口国对歧视本国货物、船舶或企 业的国家,在其货物输入到本国时加收的惩罚性 关税。

关税名词解释

关税名词解释

关税名词解释关税是指政府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费制度。

关税是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也称为进口关税;同时也是国家对出口商品征收的税收,称为出口关税。

关税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用于调节国家进口的数量和结构,保护本国产业,保障国家利益。

关税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调节进口商品数量。

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价格,减少进口商品的数量,以达到调节进口的效果。

第二,保护国内产业。

通过给进口商品加征高额的关税,使得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提高,从而加大了国内企业与进口商品竞争的难度,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

第三,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

通过征收关税限制某些国家的进口商品,以保证国家能够自给自足,保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

关税的征收有两种形式: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

进口关税是指政府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费,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竞争的冲击,调节进口商品的数量和结构。

出口关税是指政府对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费,用于调节出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保护国内市场稳定。

关税的税费征收主要有两种方式:特别关税和普通关税。

特别关税是针对某种特定商品或国家设置的关税,通常用于保护国内产业或对某国的进口商品采取报复措施。

普通关税是针对所有进口商品或一类进口商品设置的统一关税税率,用于调节进口商品的数量和结构。

关税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关税加大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减少了进口商品的数量,影响了国际贸易的规模和速度。

另一方面,关税保护了国内产业,减少了进口商品的竞争,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有利的市场环境和竞争优势。

然而,关税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首先,关税增加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对消费者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次,关税可能引发贸易争端和贸易战,破坏国际贸易的秩序和稳定。

最后,关税也会限制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阻碍了国内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开展国际合作。

总的来说,关税是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费制度,用于调节国际贸易的数量、结构和平衡,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②租调制:每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租--以户为单位或按人口多少向政 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 调--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绢帛。
租:纳粮;调:纳布;附加徭役
影响:①使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结合得更加紧密。 ②有利于赋税收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三、魏晋隋唐时期的赋役制度
2.隋朝的赋役制度: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租调役: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征派力役。
知识拓展
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认识
• ①从总体趋势看,税制改革趋向公 平、简化;
• ②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 ③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是历史发展 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 ④货币税收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 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
• ⑤随王朝兴衰,赋税制度相应变 化;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 制度的起源 与演变
调:户税,缴纳定量的绢或布;
佣,每日三尺。
庸: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
—《旧唐书.食货志上》
影响: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以庸代役保证农 民生产时间,促进农业发展;巩固了统治。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 ,有身则有庸。
——唐 陆贽
三、魏晋隋唐时期的赋役制度
3.唐朝 (2)唐朝中后期:两 税 法
材料:安史之乱后,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 加剧,失地农民的逃亡日益严重,均田制 难以维系,租庸调所入几无。于是,唐朝 政府不得不加强对户税和地税的征收。
一、中国的关税制度
1、关税的含义: 关税:海关代表国家,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对进出 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
关税主权: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独立自主地处理有关本国 海关税收事务的权力。
2、关税的演变:

中国古代关税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关税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关税制度的特点古代还有以下重要的税收制度:1.井田制: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分割成“井”字形,中间为公田,其余八块为私田分给八家。

中间公田由这八家助耕,收获全部归“公”,由各级封建主获得。

2.初税亩:春秋时期的鲁国承认土地私有,不分公田与私田,一律按照土地交纳土地税。

3.屯田制:西汉时期,为了守护西北边疆地区,减少长距离运输粮食带来的不便,使用军人开垦土地进行耕种,既能守边,也能解决粮食问题。

中国古代关税制度是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对通过关卡、渡口等特定场所的商品、货物进行征收税费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发展和特点主要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早期,关税制度主要是以货物税为主,即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征税,其中主要是对进口货物进行征税。

这是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中国的传统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因此海关税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社会中期以后,关税制度逐渐发展并完善。

这个时期的关税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以货物税为主:关税制度依然以货物税为主,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征税。

2.征收方式灵活:在征收方式上,既有手工征收,也有机器征收,同时还采取了银货两讫的方式,提高了征收效率。

3.管理严格:清朝政府对海关税制的管理非常严格,不仅对海关人员进行了考核,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确保了海关制度的正常运行。

4.关税率较低:在税率方面,前中期的关税率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清政府认为关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不能过多地征税,以免加重人民的负担。

同时,清政府还通过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以增加海关税收。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关税制度及对应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差异,但总体上都是为了维护当时的社会经济秩序和国家的财政利益。

中国的关税制度

中国的关税制度

(二)原产地规则的种类
• 按适用范畴分为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和非优 惠性产地规则。简单地说,前者适用于所 有贸易对象国或地区,后者只适用于签订 协议或由协定规定的贸易对象国或地区。
(三)原产地证书的种类
• 一般原产地证书;普惠制原产地证书;纺 织品配额原产地证书;区域型经济集团成 员国之间的产地证书;手工制品原产地证 书;濒危动植物原产地证书
退货复运出境的;
• (二)已征出口关税的货物,因品质或者规格原因,原状 退货复运进境,并已重新缴纳因出口而退还的国内环节有 关税收的;
• (三)已征出口关税的货物,因故未装运出口,申报退关 的。
• 海关应当自受理退税申请之日起30日内查实并通知纳税义 务人办理退还手续。纳税义务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 个月内办理有关退税手续。
• 计征进口环节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税额+实征消费税税额)× 增值税税率
三、关税的退补
• 关税的退补分为补征、追征、退税还三种情况
1、补征 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放行后,海关发现少征或者漏征 税款的,应当自缴纳税款或者货物放行之日起1年内,向纳 税义务人补征
2、追征 • 进出口货物放行后,海关发现少征或者漏征税款的,应当
的完税价格 • 2)买卖双方之间有特殊关系可以申报价格 • 3)其他情况 • 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以及该货
物运至中国人名共和国境内输出地点装载前的运输及其相 关费用、保险费为基础审查确定。
二、中国进出口税费的征收
1、进出口关税的计算 2、进口环节税的计算 3、关税的退补 4、关税的减免
率 • 从量计征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货物数量×单位税
额 • 复合税征的计算公式为:复合关税=从量关税+从价关税

第二节 我国的关税制度

第二节 我国的关税制度

第二节我国的关税制度一、我国关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取締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建立了完全独立自主的关税制度和海关管理制度。

1949年10月设立了海关总署,统一领导全国海关机构和业务。

195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以下简称《海关税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暂行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暂行实施条例》)。

这两个最基本的文件一直执行到1985年3月。

由于改革开放,1951年颁布的《海关税则》和《暂行实施条例》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为此,1985年对关税制度进行了全面修改,制定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以下简称《进出口税则》)。

1987年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而后在2000年和2014年进行了修订。

此后,在2011年和2013年先后两次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关税条例》。

自2002年起,海关总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进行了多次修订。

2003年10月29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表》,规定关税的税目、税则号列和税率,作为本条例的组成部分。

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2012年海关总署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归类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保证了我国关税制度的动态、规范调整。

二、关税政策关税政策是国家为了在一定时期根据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际贸易状况而运用关税手段达到一定目的所制定的基本方针和行为准则。

国家的关税政策具体体现在各项关税制度上。

一般来说,关税政策可以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财政关税主要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征收的关税。

关税政策基础知识

关税政策基础知识

关税政策基础知识关税,这个在国际贸易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关税政策?它又是如何运作的呢?关税,简单来说,就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货物所征收的一种税收。

而关税政策,则是政府围绕着关税的制定、调整和实施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关税政策的制定通常会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保护本国产业。

当本国的某些产业还相对薄弱,无法与国际上强大的竞争对手抗衡时,政府可能会通过提高关税来减少外国产品的进口,为本国产业提供一定的保护和发展空间。

比如,对于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或者是关乎国家安全和民生的重要产业,适当的关税保护可以帮助它们在成长初期避免被外国企业迅速击垮。

其次,平衡国际贸易收支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即进口大于出口,可能会通过调整关税来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以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再者,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也是关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对于一些可能威胁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或者环境的产品,政府会通过关税手段进行管控。

关税政策的类型多种多样。

从征收的目的来看,有关税保护政策和关税优惠政策。

关税保护政策旨在通过提高关税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而关税优惠政策则是通过降低或免除关税,促进某些商品的进口,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或者促进特定领域的发展。

从征收的方式上,有关税从量计征、从价计征和混合计征。

从量计征是按照货物的数量来征收关税,比如每吨多少元;从价计征则是按照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比例的关税;混合计征则是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在关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税率的调整是一个关键环节。

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商品的进出口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会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产业发展状况以及贸易关系等因素,适时调整关税税率。

比如,当国内某个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可能会降低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以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国内消费者的福利。

反之,如果某个产业面临国外产品的强烈冲击,政府可能会提高关税,给予其一定的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惠国税率适用于原产于与中国共同适用最惠 国待遇条款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 货物,或原产于中国签订的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 遇条款的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 协定税率适用于原产于中国参加的含有关 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 区的进口货物。
• 特惠税率适用于原产于与中国签订有特殊 关税 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
1.关税高峰
(Tariff Peaks)是指在总体关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少数产品维持的高关税。 经过GATT八个回合的谈判,WTO各成员的平均关税水平已大幅下降,但 一些成员仍在不少领域维持着关税高峰。
例如,某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同意大幅度削减关税,同时又是在几 个产业部门,包括食品、纺织品、鞋类、皮革制品、珠宝首饰、人造珠 宝、陶瓷、玻璃、卡车和铁路机动车等保留了关税高峰,其中陶瓷的关 税为30%,玻璃杯和其它玻璃器皿的关税为33.2%至38%,载重量为5- 20吨的货车的关税为20%。又如日本一些产品仍保持着较高的关税水平。 这些产品包括农产品、食糖、巧克力甜点(10%)、奶酪和牛奶制品 (22.4-40%)、甜饼干(18-20.4%)果酱(12-34%)、烟熏马哈 鱼(15%)、原材料(氧化铅、熔化的氧化铝、镍)。在总体关税水平较 低的情况下,上述特定产品的高关税不合理地阻碍了其它国家相关产品 的正常出口,构成贸易壁垒。
关税税率表
关税税率表是海关税则的主要内容,分 为商品分类目录和税率栏目两部分。
我国根据《协调制度》目录的分类原则和内容, 结合中国实际进出口货物情况,编制了 《中华人 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海关进出口税则》。
2019/6/6
中国的进出口税率
1.中国的进口税率
中国的进口税率分设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 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四个栏目。
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
2.关税升级 (Tariff Escalation)是设定关税的一种方式,即通常对某一特定产业
的进口原材料设置较低的关税,甚至是零税率,而随着加工深度的提 高,相应地提高半成品、制成品的关税税率。关税升级能够较为有效 地达到限制附加值较高的半成品和制成品进口的效果,是一种较为常 见的贸易壁垒。关税升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都存在。例如, 某国为保护国内加工产业或制造业,对适合做车的钢材适用5%的关税 率,而用同种钢材做成的车身零件的税率为15%,成品汽车的税率则 达到30%。这种关税升级限制了支撑品的出口。又如美国对进口中、 低档陶瓷制品征收的关税高,对高档陶瓷制品征收的关税低,给中国 陶瓷制品对美国出口造成障碍。此外,美国鞋面用皮面积超过鞋面总 面积51%的运动鞋的关税为8%,鞋面用皮面积低于鞋面总面积51%的 则为33%。这种不合理的关税结构,使得中国相关产品在美国市场上 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
中国的关税制度:海关税则
• 海关税则定义 • 主要构成部分 • 税则归类 • 税率的应用—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 • 关税计算 • 关税壁垒
什么是海关税则?
• 海关税则或称关税税则,是一国根据国家 的关税政策制定的,通过立法程序公布实 施的、按货物的不同类别排列的关税税率 表。
• 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关税税率表和适用关 税税率表的说明与规则。
与关税壁垒的比较
(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理发程序,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这在需要紧急限制进口时往往难以适应。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制 定通常采取行政程序,比较便捷,能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 采取相应的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能更有效地限制进口 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 削弱其竞争能力,从而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但如果出 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商品倾销等办法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 价格,关税往往难以起到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但是非关税壁 垒措施,则更能有效地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关税率确定以后,要依法执行。任何国家的出口商都可以了解, 但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并不公开,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 出口商难以对付和适应。
2019/6/6
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
3.关税配额 (Tariff Quotas)是指对一定数量(配额量)内的进口产品适用较低
的税率,对超过该配额量的进口产品则适用较高的税率。实践中,关 税配额的管理和发放方式多种多样,如先领、招标、拍卖、行政分配 等。配额确定、发放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些不适当做法可能会造成对贸 易的阻碍。在行政分配情况下,壁垒措施可能会出现在以下环节: (1)配额量的确定。例如,某WTO成员根据所确定的配额量低于其 最近3个代表年份的平均出口量,因此该配额量构成贸易壁垒。 (2)配额发放和管理。配额发放和管理缺乏透明度或公证性,也会 形成贸易壁垒。如某国奶制品的关税额管理缺乏透明度,有时甚至将 配额发放给不再从事奶制品生意的企业,造成配额放空。 此外,在以拍卖、招标等方式发放关税配额的过程中,人为操纵或其 它原因也可能造成对进口产品的壁垒措施。
从价税计征:应纳税额=进口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从量税:应纳税额=货物数量*单位税额 复合税:应纳税额=应纳从价税额税率 出口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税税率) 对于加征出口特别关税的计算: 出口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税税率+出口特别税税率)
• 普通税率适用于原产于上述国家或地区以 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货物。
2.中国的出口税率
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为单一税则制,即只使用一种税 率。目前,出口关税名义税率最高为100%,最低为10%。 为鼓励出口,税则中大部分税目未订有出口税率,凡不订 出口税率的货物不征出口税。
进出口关税的计算
1.进口关税
3.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税款滞纳金
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 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 种手段。贸易壁垒的一种。 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 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 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它还是在贸易谈判中迫使对 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世界贸易组织对其极力 反对,并通过谈判将其大幅削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