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准则的计量溯源性

合集下载

(三)关于计量溯源性、校准间隔与期间核查

(三)关于计量溯源性、校准间隔与期间核查

(三)关于计量溯源性、校准间隔与期间核查(三)关于计量溯源性、校准间隔与期间核查1溯源性是计量的基本特性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的特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四个方面。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由于实际上不存在完全准确无误的测量,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必然是反映测量质量(品质)的、适用于应用目的或实际需要的不确定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不确定度评定联系在一起的规范化的测量。

因此在给出量值的同时,必须给出适应于应用目的或实际需要的不确定度或误差范围,否则,所进行的测量的质量就无从判断,量值也就不具备充分的社会实用价值。

所谓量值的准确, 即是在一定的不确定度、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准确。

一致性是指在计量单位统一的基础上,无论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

也就是说,测量结果应该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比较的。

计量的一致性不仅适应国内,也适应国际,如,国际关键比对和辅助比对的结果,应在等效区间或协议区间内一致。

溯源性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量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使所有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照这条比较链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追溯, 也就是溯源到同一计量基准(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使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

如果量值出于多源或多头,必然会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造成混乱。

假设我国和美国的测量标准没有溯源到同一国际标准,势必造成两国测量结果没有可比性,致使不能实现互认,从而给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等带来障碍。

可见量值溯源是测量数据可信性的基础。

“溯源链”应具有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

通常要求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只能占被校准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的1/3~1/5,具体取值随测量项目确定。

例如,一些无线电参数的测量,能达到1/2,已属不易;而时间频率的测量,往往可达到1/10。

8.量值溯源和测量不确定度详解

8.量值溯源和测量不确定度详解

量值溯源和测量不确定度一、计量学溯源【计量学定义】•metrology•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

•注:计量学涵盖测量的所有理论与实践的方面,包括其测量不确定度和应用领域。

计量学工作特点是:–准确性:测量结果和真值一致性。

–一致性:在一定不确定度、误差极限、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准确性。

–溯源性:是准确性和一致性的来源。

–法制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测量仪器检定表【测量定义】•测量(measurement):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

•注1:不适用于标称特性。

•注2:意味着量的比较并包括实体的计数。

•注3:测量先决条件是对测量结果预期用途相适应的量的描述、测量程序、根据规定测量程序(包括测量条件)进行操作的经校准的测量系统。

【量定义】•量(quantity):现象、物体或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可用一个数和一个参照对象表示。

•注1:量的属概念可分为几个层次的种概念。

•注3:量的符号见国家标准“量和单位”。

一个给定符号可表示不同的量。

•注4:医学实验室中量的名称首选国际理论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规定的格式,即系统-成分:量的类型。

如血浆(血液)-钠离子:特定人在特定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等于143mmol/L。

•注5:量从概念上一般可分为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或基本量和导出量。

•注6:这里定义的量是标量。

然而,各分量是标量的向量或张量也可认为是量。

【测量程序定义】•测量程序(measurement procedure):根据一种或多种测量原理及给定的测量方法,在测量模型和获得测量结果所需计算的基础上,对测量所做的详细描述。

•注1:通常要写成充分而详尽的文件,以便操作者能进行测量。

•注2:可包括有关目标测量不确定度声明。

•注3:有时被称作标准操作程序/SOP。

【测量系统定义】•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一套组装的并适用于特定类型量在规定区间内给出测得值信息的一台或多台测量仪器,通常还包括其他装置,诸如试剂和电源。

计量溯源性和内部校准

计量溯源性和内部校准

测量程序 (2)
measurement procedure (VIM 2.6)
根据一种或多种测量原理及给定的测量方法,在测量模型
和获得测量结果所需计算的基础上,对测量所做的详细描述。
5
【溯源性注1】(1)
【量或单测注量位1标】的准定本。义定、义或中包的括参非照序对量象测可量以单是位实的际测实量现程的序测、 【注1——解释】
氏值100称硬×为(度0洛.“。0H0氏这2Rm硬C个m硬度测)减度计得去值C量试”标。值样尺即除上(C以R观标o洛c测尺k氏w到(Ce定的lls标c以Ca单l)me定位)m洛标为0氏.单0单0硬2位位m度为的m为,0压.0所痕02得深m商度m。为数洛由的
HRC = 100×0.002mm −e
式无中代序数eC是标量运压尺算不痕洛关具深氏系有度硬测。,度量单单“位H位R为或Cm”量之m纲。间0.,0可0序按2m量大m按小序排量序值,标但尺各排“H序R。C”之间
F——断裂过程中的最大力,N;
S——金属材料横截面积,mm2;
a——金属材料长度,mm;
b——金属材料宽度,mm。
量值测溯量源模的。型中的输入量F , 和a b ,应当是分别进行
17
抗拉强度 σ (N/mm2) 溯源图
检计测测准定量量量确标单范度/校准位围等准:名名级机:称称构:/单名位称万::能X试0X~验市力50机计0.值30检级量0/Nk定研N装究置所
【溯源性注4】——示例(2)
液解液,体被用的测高体量纯积是金。标属浓准铜度溶由配液下浓置式度10给,0m出它L:取浓决度于为金1属00铜0m的g·质L-量1的、铜纯标度准和溶溶
ρ(Cu)
=
mP
=
(
m 2

如何理解新准则的计量溯源性

如何理解新准则的计量溯源性

如何理解新准则的计量溯源性计量溯源性VIM2.41的定义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将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测量结果的特性,校准链中的每项校准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

1:定义中的参照对象可以是实际实现的测量单位的定义、或包括非序量测量单位的测量程序、或测量标准。

2:计量溯源性要求建立校准等级序列。

3:参照对象的技术规范必须包括在建立校准等级序列时使用该参照对象的时间,以及关于该参照对象的计量信息,如在这个校准等级序列中进行第一次校准的时间。

4:对于在测量模型中有一个以上输入量的测量,每个输入量值本身应当是经过计量溯源的,并且校准等级序列可形成一个分支结构或网络。

为每个输入量值建立计量溯源性所作的努力应与对测量结果的贡献相适应。

5: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不能保证其测量不确定度满足给定的目的,也不能保证不发生错误。

6:如果两台测量标准比较是用于核查其中一台测量标准,必要时对其量值进行修正并给出测量不确定度,那么这种比较可视为校准。

7:简称“溯源性”有时是指“计量溯源性”,有时也指其他概念,如“样品可追溯性”、“文件可追溯性”、“仪器可追溯性”或“物质可追溯性”等,其含义是指某项目的历程(“轨迹”)。

因此,当有产生混淆的风险时,最好使用全称“计量溯源性”。

理解计量溯源性的两个重要概念参考物质(RM)VIM5.13定义又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用作参照对象的具有规定特性、足够均匀和稳定的物质,其已被证实符合测量或标称特性检查的预期用途。

1:标称特性的检查提供一个标称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

该不确定度不是测量不确定度。

2:赋值或未赋值的参考物质均可用于测量精密度的控制,但只有赋值的参考物质才可用于校准或测量正确度的控制。

3:“参考物质”既包括具有量的物质,也包括具有标称特性的物质。

4:参考物质有时与特制装置是一体化的。

5:有些参考物质所赋量值计量溯源到单位制外的某个测量单位,这类物质包括疫苗,其国际单位(IU)已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

浅论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

浅论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

浅论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作者:王荣来源:《活力》2013年第06期[关键词]计量标准;量值溯源;数据保障国家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最基础,最核心的过程就是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它既涉及到科学技术问题,也涉及管理问题和法制问题。

为保障全国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计量监督管理提供准确的检定、校准数据或结果,就特别有必要加强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工作,量值传递是量值溯源的逆过程。

所谓的量值溯源就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这种特性使所有的同种量的测量结果都可以溯源到同一个计量标准,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现就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的实现,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计量标准溯源性的实现谈及计量标准的溯源性,首先要明确计量标准和量值溯源等级图的概念。

作为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它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测量标准,通常计量标准的准确度应高于被检定或校准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而量值溯源等级图,也称为量值溯源体系表,它是表明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计量基准之间关系的一种代表等级顺序的框图。

它对给定量及其测量仪器所用的比较链进行量化说明,以此作为量值溯源性的证据。

而实现量值溯源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是校准和检定。

计量技术机构应具有计量标准量值传递和溯源图、周期检定的计划和程序。

计量标准应由有资格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

机构所持有的计量标准器具应仅用于检定或校准,不能用于其他目的,除非能表明其作为计量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

计量标准在任何调整之前或之后均应检定或校准。

凡不用于量值溯源或量值传递的用于日常测量的计量器具,不管其准确度有多高都称为工作计量器具,不能称为计量标准。

我国的计量标准按其法律地位、使用和管辖范围的不同,分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和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

谈谈对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及检定与校准的认识

谈谈对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及检定与校准的认识

谈谈对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及检定与校准的认识“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检定与校准”是计量工作中最常用的名词术语,但现在对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及检定与校准都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表述。

对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概念、检定与校准的概念及区别、量值溯源和溯源性的区别、校准到底有无法制性等问题,都值得探讨。

尤其是“检定与校准”是计量工作中最广泛最实际最基础的工作,搞不清将会影响计量工作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可小视。

下面按国际上通行做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1.计量的目的。

就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以实现同一被测量测量结果的可比性、一致性。

2.如何实现这一目的。

计量具有溯源性特点,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国家基准)或国标测量标准联系起耒的特性。

”它反应了测量结果和计量标准的值与计量基准相联系的能力。

正是通过这一连续的比较链,把全国的单位量值统一起耒。

3.这一比较链的表述。

就是我国的计量检定系统表或溯源等级图。

它表述了某一量从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直到被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程序,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及其测量方法,这就是计量溯源性的比较链。

在我国计量检定系统表就相当於国际上所指的国家溯源等级图。

4.如何实施这一比较链有二种途径或形式。

即:一种是自上而下,从计量基准到?计量标准到?工作计量器具到?被测量的测量结果,逐级传递下去,以确保被测量测量结果单位量值的统一准确,称为量值传递。

一种是自下而上,从被测量的测量结果到?工作计量器具到?计量标准到?计量基准,可以逐级或越级的向上追溯,以使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与计量基准联系起耒,称为量值溯源。

实际上量值溯源就是量值传递的逆过程。

一张计量检定系统表或溯源等级图,即其比较链由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具有二种途径或形式,从而有两种表述。

从上也可见到量值溯源与溯源性是二个不同概念,溯源性是指计量的特性,量值溯源是实施溯源性的一种途径或程序。

浅谈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浅谈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浅谈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代新英(大连理工大学 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摘 要:本文将新旧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帮助检验检测机构理解和掌握新版准则的条款内容及与旧版准则存在的差异,同时为评审员老师提供参考。

有助于检验检测机构更好地按照新评审准则进行资质认定的准备工作,利于评审老师更好地准备和指导资质认定评审工作。

关键词:评审准则,资质认定,检验检测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3.031Discussion on the New Edition of Criteria for Qualifi cation Assessment of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Dai Xin-ying(Panji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DUT)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new and the old edition of the Criteria for Accredi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Qualification of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help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contents of the new edi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edition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reviewers. It is helpful for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to prepare for the qualifi cation accreditation according to the new criteria, and for the reviewers to better prepare and guide the qualifi cation accreditation.Keywords: accreditation criteria, qualifi cation accreditation, inspection and testing《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深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的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并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已经2023年5月15日总局第9次局务会议通过,自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

浅谈计量器具量值溯源结果有效性的判定

浅谈计量器具量值溯源结果有效性的判定

一、绪论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称为量值溯源。

溯源的目的就是将测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最终溯源到国家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即SI单位的复现值。

对计量器具进行量值溯源是实验室确保实验数据准确可靠的必要工作,根据计量器具的种类、使用方面、使用要求和计量特性,其溯源方式主要包括:计量检定、计量校准、实验室间比对、溯源至有证标准物质或自然标准。

实验室根据得到的溯源结果判断计量器具是否满足使用的要求,主要确定的项目包括:溯源方式、溯源机构、溯源数据。

二、溯源方式的确认溯源方式主要包括:计量检定、计量校准、实验室间比对、溯源至有证标准物质或自然标准,溯源方式应执行实验室制定的溯源计划中确定的溯源方式。

根据《计量法》的相关要求,溯源方式可参照以下方式选择:1、计量检定简称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证书包括有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计量检定规程要求的符合性判定,但因出具检定证书必须执行检定规程,证书数据依据检定规程提供的格式出具,数据信息量较少,必要时应向检定机构出具的证书提出数据内容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要求,属于计量标准和纳入《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目录》的用于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工作计量器具属于强检计量器具,具备计量检定规程的必须采用检定的方式溯源。

2、计量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结果既可赋予被测量以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校准还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校准结果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对非强检计量器具,除有特殊规定外,均可采用校准的方式进行溯源。

3、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定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新准则的计量溯源性
计量溯源性VIM2.41的定义
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将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测量结果的特性,校准链中的每项校准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

1:定义中的参照对象可以是实际实现的测量单位的定义、或包括非序量测量单位的测量程序、或测量标准。

2:计量溯源性要求建立校准等级序列。

3:参照对象的技术规范必须包括在建立校准等级序列时使用该参照对象的时间,以及关于该参照对象的计量信息,如在这个校准等级序列中进行第一次校准的时间。

4:对于在测量模型中有一个以上输入量的测量,每个输入量值本身应当是经过
计量溯源的,并且校准等级序列可形成一个分支结构或网络。

为每个输入量值建立计量溯源性所作的努力应与对测量结果的贡献相适应。

5: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不能保证其测量不确定度满足给定的目的,也不能保
证不发生错误。

6:如果两台测量标准比较是用于核查其中一台测量标准,必要时对其量值进行修正并给出测量不确定度,那么这种比较可视为校准。

7:简称“溯源性”有时是指“计量溯源性”,有时也指其他概念,如“样品可追溯性”、“文件可追溯性”、“仪器可追溯性”或“物质可追溯性”等,其含义是指某项目的历程(“轨迹”)。

因此,当有产生混淆的风险时,最好使用全称“计量溯源性”。

理解计量溯源性的两个重要概念
参考物质(RM)VIM5.13定义
又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用作参照对象的具有规定特性、足够均匀和稳定的物质,其已被证实符合测量或标称特性检查的预期用途。

1:标称特性的检查提供一个标称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

该不确定度不是测量不确定度。

2:赋值或未赋值的参考物质均可用于测量精密度的控制,但只有赋值的参考物质才可用于校准或测量正确度的控制。

3:“参考物质”既包括具有量的物质,也包括具有标称特性的物质。

4:参考物质有时与特制装置是一体化的。

5:有些参考物质所赋量值计量溯源到单位制外的某个测量单位,这类物质包括疫苗,其国际单位(IU)已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

6:在某个特定测量中,所给定的参考物质只能用于校准或质量保证两者中的一种用途。

7:参考物质的说明书应当包括该物质的追溯性,指明其来源和加工过程。

有证参考物质(CRM)VIM5.14定义
又称有证标准物质、有证标准样品附有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文件,提供使用有效程序获得的具有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量值的参考物质。

示例:在所附证书中,给出胆固醇浓度赋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人血清,用作校准器或测量正确度控制的物质。

1:“文件”是以“证书”的形式给出(见ISO指南31)。

2:有证参考物质生产和定值程序在例如ISO17034和ISO指南35中给出。

3:定义中,“不确定度”既包含了“测量不确定度”,也包含了“标称特性值(例如同一性和序列)的不确定度”。

“溯源性”既包含“量值的计量溯源性”,也包含“标称特性值的追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