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爬架计算书改讲解

2013爬架计算书改讲解
2013爬架计算书改讲解

爬架计算书二○一三年四月

前言

本计算书将反映爬架系统关键部件的受力状况、强度及稳定性等计算内容。主要计算根据是建设部《建筑施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和《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计算单元的选取原则是符合《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①桁架导轨式爬架设计支承跨度 7.0m,选择计算单元的跨度为6.9m。

②桁架导轨式爬架设计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乘积一般小于110m2。设计架体高度14.4m,架体高度与支承跨度乘积:14.4m×6.9m=99.36㎡ <110㎡。

③架体内外排立杆中心距为0.75米,步高为1.8米。

综上所述, 本设计计算书选取一支承跨度 6.9m的一榀脚手架作为计算单元。

爬架计算书

一、相关术语

1、竖向主框架:由横梁、斜杆、立杆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用于构造爬架

架体,垂直于建筑物外立面,并与附着支承结构相连,主要承受和传递竖向和水平荷载的竖向框架。

2、水平支承桁架:用于构造爬架架体,主要承受架体竖向荷载,并将竖向载荷

传递至竖向主框架和附着支承结构的水平结构。

3、附着支承结构:直接与工程结构相连,承受并传递脚手架荷载的支承结构。

4、支承跨度:两相邻竖向主框架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5、脚手架高度:架体最底层杆件轴线至架体最上层横杆(护栏)轴线间的距离。

6、防坠装置: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坠落的制动装置。

7、防倾覆装置:防止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倾覆的装置。

二、荷载规定和计算系数

1.荷载规定

①恒载:包括搭设架体的钢管和扣件、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作业层脚手板、安全网、提升机构以及固定于架体上的设备等传给附着支承点的全部材料、构配件、器具的自重。

②活荷载(施工荷载):架体在工作状态下,结构施工时,按两层荷载(每层3kN/m2)计算;装修施工时,按三层荷载(每层2kN/m2)计算;架体在升降状态下,施工活荷载按每层0.5kN/m2计算。

③风荷载:风压标准值按照规范计算确定。挡风面积按挡风材料、杆件的实际挡风面积计算。

2.计算系数

(1)结构重要性系数γo 取0.9

(2)恒载分项系数γG 取1.2;活荷载分项系数γQ 取1.4

(3)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γ1取1.3,γ2取2.0

(8)竖向主框架和水平支承桁架

压杆λ≤150 拉杆λ≤300

(5)单一系数法复核时,其安全系数K值

对于强度设计时: K≥1.5

对于稳定性设计时: K≥2.0

(6)钢丝绳安全系数

升降系统用 S=6.0

斜拉卸荷用 S=6.0

三、计算方法

本《计算书》中架体结构和附着支承结构按照“概率极限状态法”进行计算。承载力设计表达式为:

γ0S≤R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9

式中:γ

S—荷载效应

R—结构抗力

按照“概率极限状态法”进行设计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计算荷载取荷载的设计值;按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计算荷载取荷载的标准值。

升降动力设备、吊具、索具按“容许应力设计法”进行设计计算,取强度容许值,计算表达式为:

σ≤[σ]

式中:σ—设计应力

[σ]—容许应力

计算荷载的传递过程

架体荷载→水平支承桁架→竖向主框架→附着支承结构→建筑结构

有些安全措施是由水平支承桁架直接传递给建筑物或者通过竖向主框架直接传递给建筑结构。

四、爬架结构分类及特点

爬架结构包括几大部分组成:

1.架体: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杆件组装的架体。

2.竖向主框架和水平支承桁架:采用型钢定型焊接加工螺栓连接的桁

架或框架。

3.爬升机构:包括:附着支承结构(预埋件、穿墙螺栓、垫板、销轴等)、底

座(包含防坠装置)、防倾及导向装置(附墙导向座)、承重装置(卸荷座、花篮螺栓以及连墙装置)、提升装置(提升座)。

4.自身提升设备:电动葫芦、电控柜、电缆线。

五、荷载标准值计算

(一)、恒荷载

恒载即脚手架结构及其上附属物自重,包括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护栏、扣件、安全网、脚手板(挡脚板)、电闸箱、控制箱、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安装在脚手架上的爬升装置自重等。

⑴、脚手板自重计算

脚手板采用50mm厚的木板,架体内排立杆离墙450mm,脚手板铺设时离墙200mm,则脚手板宽度为:750 + 450 - 200 = 1000mm。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为

0.35kN/m2。

①单层脚手板自重:6.9m×1.0m×0.35kN/m2= 2.42 kN

②三层脚手板自重:2.42kN×3层 = 7.26 kN

③五层脚手板自重:2.42kN×5层 = 12.1 kN

⑵、挡脚板自重计算

在脚手板铺设层架体的外排搭设180mm高、50mm厚的木板作为挡脚板,挡脚板线荷载取0.14kN/m,则有:

①单层自重:6.9m×0.14kN/m= 0.97 kN

②三层自重:0.97 kN×3层 = 2.91 kN

③五层自重:0.97 kN×5层 = 4.85 kN

⑶、竖向主框架自重计算

一套竖向主框架包括1个底座(单重84.57kg),1个提升座(单重43.6kg),7个横梁(单重14.6kg),14根斜杆(单重4.95kg),1根导轨(单重159.1kg),4根立杆(每根长度14.4m),即为:

(84.57+43.6+14.6×7+4.95×14+159.1)×10×10-3+4×14.4×

0.0384﹦6.8 kN

⑷、安全网自重计算

外排架外侧面、脚手板下面均铺设密目式安全网,重量系数为0.005kN/m2。

(14.4×6.9+1.0×6.9×3层)×0.005 kN/m2=0.6 kN

⑸、水平支承桁架自重计算

水平支承桁架如下图所示:

水平支承桁架自重计算如下表:

⑹、安装于架体上的爬升机构和卸荷机构的自重计算

包括电动葫芦,卸荷座3个,电闸箱和电控箱,即:

0.85+10.56×3×10×10-3+0.5=1.67 kN

⑺、脚手架架体自重计算

导轨式爬架架体部分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本《计算书》引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来统计架体自重荷载。架体钢管规格采用Φ48×3.5,重量系数为0.0384 kN/m,直角扣件0.0132kN/个,旋转扣件0.0146kN/个,对接扣件0.0184kN/个。

①大横杆

7×2×6.9×0.0384=3.7 kN

②护身杆

8×6.9×0.0384=2.1 kN

③立杆

2×3×(14.4-1.8)×0.0384=2.9 kN

④小横杆(包括脚手板铺设层小横杆加密)

(7×3+3×3)×1.0×0.0384=1.15 kN

⑤剪刀撑

12根×6m/根×0.0384=2.76 kN

⑥扣件

每根立杆对接扣件2个,每根大横杆、护身杆直角扣件5个、对接扣件1个,每根小横杆直角扣件2个;剪刀撑每根旋转扣件7个。

直角扣件:(22×5+21×2)×0.0132=2.0kN

旋转扣件: 2×7×0.0146=0.2kN

对接扣件:(6×2+22×1)×0.0184=0.63kN

所以脚手架结构自重为:3.7+2.1+2.9+1.15+2.76+2.83=15.4 kN

以上各项合计为恒荷载(结构施工时实际只铺设3层脚手板):

=7.26+2.91+6.8+0.6+4.09+1.67+15.4=38.7kN

G

K

(二)、活荷载

⑴施工荷载

1.使用工况下,结构施工时,按2层作业层3kN/m2计算,装修施工时,按3层作业层2kN/m2计算。

=6.9m×0.75m×6kN/m2= 31.1 kN

Q

K

2.升降工况下,施工活荷载:按照作业层0.5kN/m2计算

=6.9m×0.75m×2层×0.5kN/m2= 5.2 kN

结构施工时:Q

K

=6.9m×0.75m×3层×0.5kN/m2= 7.8 kN

装修施工时:Q

K

⑵风荷载计算

按下式计算:

Wk =βz·μs·μz·Wo

式中: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的B类地面粗糙度采用(高度按200米考虑),查

=2.61。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可得μ

z

w

——基本风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中n=10 o

=0.4kN/m2。

年的规定采用。取w

o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照《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中,背靠建筑物的情况为“敞开框架和开洞墙”,故取μs=1.3φ,其中φ为挡风系数。

按照规范取φ=0.8,μs=1.3φ=1.04。

βz——风振系数,取1.0。

风荷载标准值:

Wk=βz·μs·μz·Wo

=1.0×1.04×2.61×0.4

= 1.09 kN/m2

六、竖向主框架计算

竖向主框架在使用工况下,同时承受竖向荷载(恒载+施工活荷载)和风荷载,且均比升降工况下相应荷载要大的多,故仅对主框架的使用工况进行计算,取一片主框架为计算对象。

(一)、主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在使用工况下,每片主框架承受竖向荷载设计值为:

2

)

(01k Q k G Q G P γγγγ+=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

γG 、γQ —恒载、活载分项系数,γG =1.2,γQ =1.4 γ1—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在使用工况下取γ1=1.3 G K 、Q K —恒载标准值、施工荷载标准值 所以有

P 设=1.3×0.9×(1.2×38.7+1.4×31.1)/2 =52.6 kN

主框架所承受竖向荷载设计值由内外侧立柱各承担1/2,即每根立杆承受的竖向荷载值为:P 设/2=26.3 kN 。 (二)、主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主框架内侧节点均通过横梁用螺栓连接在导轨上,两片主框架共同承担一跨脚手架间的风荷载,即每片主框架承担竖向线风荷载(标准值)为:q 风=1.09kN/m 2 ×6.9m/2=3.76 kN/m 。

将线风荷载(标准值)简化为作用在主框架外侧节点上的水平集中荷载。 即:3.76 kN/m ×1.8m =6.77 kN

由上可得主框架在竖向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简图为:

A

C E G I K M 竖向主框架受力简图

26.3kN

通过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计算可得各杆件的轴力,如下图所示:

A

R

C B

D S

T

U

V

W

X

Z

E G I K M O

F J L N H Y

-26.3

-30-44-8.6

-15-43-39.84

-12.8

-22

3

-30.6-27.5-24.1

-23.7

-20

-8.1

-44

-12

-33.7-32.7-27.8-6

-3

-1

-33.4杆件轴力图(单位:kN)

-26.4-28.9-28.4

由上图可见,在竖向荷载和风荷载共同作用下,主框架立杆MN 、AB 所受压力为最大,即N MN =N AB =44kN ,为最不利受力杆件,其他杆件所受压力值都比它小,选取立杆MN 为验算对象。立杆MN 为受压杆件,必需验算其压杆稳定性,为了使计算偏于保守,主框架立杆采用φ48×3.0钢管进行验算。 立杆稳定性验算:

立杆MN 所受的压力为:N MN =44kN

φ48×3.0钢管截面特性如下:A=423.9mm 2 i x =15.95mm 。 杆MN 的长细比:

6995.1511000===

mm

mm i l x λ

查表的稳定系数φ=0.844,所以有:

205N/mm =f < N/mm 123423.9mm

0.844 N 1044222

3=??=

=A N MN φσ

所以竖向主框架各杆件的受力性能均满足要求!

七、水平支承桁架计算

爬架的水平支承桁架分内外两片,其两端分别与竖向主框架相连,且将竖向主框架作为支座。水平支承桁架分升降、坠落、使用三种工况。显然,在使用工况下其承受竖向荷载最大,因此以下仅就它的使用工况进行计算。

水平支承桁架计算跨度为6.9m 。计算简图如下:

P

P

P

P

P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支承桁架上部结点承受桁架本身荷载以外的全部恒载(自重)和活载(施工荷载),并由内外两片桁架共同承受,共10个节点分担。

(一)、荷载计算:

恒载:G K =7.26+2.91+6.8+0.6+1.67+15.4=34.64 kN 施工活荷载载:Q K =31.1 kN

荷载组合:

kN Q G k Q k G 6.99)1.314.164.342.1(9.03.1)(01=?+???=+γγγγ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

γG 、γQ —恒载、活载分项系数,γG =1.2,γQ =1.4 γ1—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在使用工况下取γ1=1.3 G K 、Q K —恒载标准值、施工荷载标准值

所以P =99.6/10=9.96 kN

利用P 值可算得底部桁架各杆件的轴力图为:

A

B C D

E

F

G

H

I

J

13.0-9.96

-20.1

-18.6

7.96

-9.96

-20.2

-18.6

6.1

-9.96

单位:kN

13.0

14.3

14.3

(二)、稳定性验算

由以上轴力图,对受力最大的上弦杆、斜杆、立杆进行验算。 1、上弦杆

由图可知,上弦杆IH 和HG 所受的压力值为最大,即N IN =N HG =18.6 kN 取其中一根杆为验算对象。上弦杆采用的是6.3#角钢,长0l =1800mm 其截面特性如下: A=845.1mm 2

i x =24.5mm

①长细比计算:

745.2418000==mm mm i l x < 250=???

???i l ,查表得稳定系数φ=0.818 ②杆身稳定计算:

205N/mm =f < N/mm 9.26m m

1.4580.818

N 1018.6222

3=??==A N IH φσ

满足要求! 2、斜杆

由图可知,斜杆GE 所受的压力值为最大,即N GE =-20.2 kN ,取斜杆GE 作为验算对象。斜杆采用的是6.3#角钢,长0l =2550mm ,其截面特性如下: A=845.1mm 2

i x =24.5mm

①长细比计算:

1045.2425500==mm mm i l x < 250=???

???i l ,查表得稳定系数φ=0.607 ②杆身稳定计算:

205N/mm =f < N/mm 9.35m m

1.4580.607 N 10

2.022

22

3=??==A N GE φσ 满足要求! 3、立杆

由图可知,立杆HC 所受的压力值为最大,即N HC =-9.96 kN

取该立杆为验算对象。立杆采用的是φ48×3.5钢管,长0l =1800mm ,其截面特性如下:

A=489mm 2 i x =15.78mm ①长细比计算:

11478.1518000==mm mm i l x < 250=???

???i l ,查表得稳定系数φ=0.534 ②杆身稳定计算:

205N/mm =f < N/mm 1.38m m

4890.534 N 109.962

22

3=??==A N HC φσ 满足要求!

八、提升座计算

架体通过挂在提升座吊环上的电动葫芦链条的收缩来进行升降运动,当架体进行提升时,提升座支撑横梁受力最不利,必需验算其抗弯强度,提升座如下图所示:

(一)、支撑横梁抗弯计算

提升座支撑横梁采用的是10#工字钢,Wx =49cm 3,长l=750mm ,两端固结,现取其中一根横梁作为验算对象,计算简图如下:

内力组合:N =)(02k Q k G Q G γγγγ+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

γG 、γQ —恒载、活载分项系数,γG =1.2,γQ =1.4 γ2—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在升降工况下取γ2=2.0 G K 、Q K —恒载标准值、施工荷载标准值

所以有: N =2.0×0.9×(1.2×38.7+1.4×5.2) =96.7 kN

F =N/2=96.7/2=48.35 kN 通过计算可得弯矩图为:

由上图知,最大弯矩值为:Mmax =mm kN ·6.4230 抗弯强度按下式验算:

f W M

X

<=

σ 即2

23

3/205/33.8610

49106.4230mm N f mm N =<=??=σ 满足要求!

(二)、吊环焊缝强度计算

吊环共有4道焊缝,焊缝受到剪力的作用,焊缝高度为5mm ,按下式计算焊缝强度:

σf

=

l 0.7h N f ω w v f < 即为:σf =

23/7.985)

2-(80450.7

1096.7 mm N =?????2/160mm N f w v =< 所以吊环的焊缝强度满足要求!

九、附墙系统计算

附墙系统的计算可分为附墙支座的强度计算和穿墙螺栓的计算。 (一)、附墙支座:

按照规范要求,计算附墙支座时,应按使用工况进行,选取其中承载荷载最大处的支座进行计算,其设计荷载值应乘以冲击系数γ3=2.0。导向座示意图如下:

附墙导向座

架体在使用工况下,实际安装4个附墙导向座上,通过2根可调拉杆连成一体,使附墙导向座整体受力;考虑施工现场不确定因素,为了使计算偏于安全,按3个导向座同时受力考虑;此时附墙导向座同时受施工荷载和风荷载的作用,取其中一个导向座为验算对象,受力简图如下所示:

1、F

使用

计算

荷载组合:F

使用=)

(

3k

Q

k

G

Q

γ

γ+/3

式中:γ

G 、γ

Q

—恒载、活载分项系数,γ

G

=1.2,γ

Q

=1.4

γ3—冲击系数,γ3=2.0

G K 、Q

K

—恒载标准值、施工荷载标准值。

所以F使用=2.0×(1.2×38.7+1.4×31.1)/3

=60 kN

2、F

计算

架体在使用工况下,选取受力最不利的一个附墙支座进行风荷载计算,根据实际受力分析可知,最上部的附墙支座所受风荷载最大,如下图所示:

所以有:

=1.09 kN/m2×6.9m×6m

F

=45.1 kN

通过计算可求得附墙导向座的轴力图、弯矩图、节点图:

3、强度校核

①、导向座横梁强度验算

导向座横梁采用的是双10#槽钢背靠背焊接而成,对于10#槽钢,A=12.55 cm2,Wx=39.7 cm3,由上图可知,导向座横梁同时受到弯矩Mmax=6000kN·mm 和轴向拉力N=95.8kN的作用,为拉弯杆件,按下式验算其强度:

x

W

M

N

X

X

+

γ

An

f

即:

2

3

3

2

3

/

215

1.

110

96

.

71

16

.

38

10

7.

39

2

05

.1

10

6000

10

55

.

12

2

10

8.

95

An

mm

N

f

W

M

N

x

=

=

+

=

?

?

?

?

+

?

?

?

=

+

X

X

γ

所以导向座横梁强度满足要求!

②、导向座斜支撑梁强度验算

导向座斜支撑梁采用的是双 6.3#槽钢背靠背焊接而成,长度l=350mm。

6.3#槽钢截面特性:A =8.451 cm 2,Wx =16.1 cm 3,i x =2.45cm ,由上图可知,导向座斜支撑梁同时受到弯矩Mmax =4351.1kN ·mm 和轴向压力N =6

7.2kN 的作用,为压弯杆件,按下式验算其强度:

x

W M N

X X +

γAn f ≤

即:

2

33

2

3/2154.1687

.12875.39101.16205.1101.435110451.82102.67An mm N f W M N x

=≤=+=????+???=+

X X γ

所以导向座斜支撑梁强度满足要求! (二)、穿墙螺栓验算

附墙支座采用的是2根M30高强度螺栓,螺栓采用28MnSiB 材质制成,抗拉设计强度为f b t =945N/mm2 ,抗剪设计强度为f b

v =565N/mm2。由节点图可知穿墙螺栓受到拉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每根穿墙螺栓所受剪力N v =60/2=30kN ,所受拉力N t =129.1/2=64.6kN ,M30穿墙螺栓参数及承载力设计值如下:

螺纹处有效面积: A e =572.5mm 2

螺纹小径d 1=27mm

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b

v = n v

4d 21πf b v =1×4

27×3.142×565N/mm 2

=323 kN 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 b

t =Ae f b

t =572.5mm 2

×945 N /mm2=541 kN 穿墙螺栓同时承受拉力和剪力时的验算:

115.05416.64323302

22

2

<=??

?

??+??? ??=???

? ??+???? ??b t t b v

v

N N N N

穿墙螺栓满足要求!

十、穿墙螺栓孔处混凝土抗压承载能力验算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C10时即可提升架体,架体提升时,穿墙螺栓孔处混凝土受到穿墙螺栓的挤压作用,该处的混凝土的受压承载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bd f N c t b V ββ35.1≤

式中:N V ——一个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取30000 N βb ——螺栓孔混凝土受荷计算系数,取0.39

βt ——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取1.73

f c ——上升时混凝土龄期试块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于C10砼,取

f c =5 N/mm 2

b ——混凝土外墙厚度,取b =200mm

d ——穿墙螺栓直径(有套管时为套管外径,预埋套管外径为40mm),

所以取d =40mm

所以:

N

N N bd f V c t b 300008.3643340200573.139.035.135.1=≥=?????=ββ

所以穿墙螺栓孔处混凝土抗压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十一、防坠摆针计算

(一)、摆针销轴强度计算

防坠装置是为了防止在升降过程中,提升机具发生故障而引发脚手架坠落事故。即当提升机具发生故障失效时,升降过程中的恒载和施工荷载转而由防坠摆针来承担, 防坠摆针装置采用摆件和φ30圆钢销轴组装而成。各荷载标准值取值如下:

恒载

G k =38.7kN 施工荷载

Q k =5.2kN

①内力组合

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和使用管理规定》要求,内力组合设计值算式为:

)(20K Q K G Q G N γγγγ+=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

γG 、γQ —恒载、活载分项系数,γG =1.2,γQ =1.4

2γ—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2γ=2.0

脚手架爬架方案计算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参数见表1.1: 表1.1 第二章升降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1、静荷载标准值 升降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3.5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纵距1.8米,立杆的横距0.9米,立杆步距1.8米。 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1取值:0.35KN/m2计算。 挡脚板采用木脚手架挡板,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2取值:0.14KN/m2计算。 每步的挡脚杆和2道防护栏杆都采用Φ48×2.75钢管。 脚手架外侧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网,其荷载标准值按照侧面投影面积0.005KN/m2计算。 **升降脚手架主要使用材料及其参数见表3.1: 表2.1 (1)采用φ48×3.2钢管的构件的长度: 立杆:L=13.5×5×2=135m; 大横杆:L=2×7×9=126 m(长度按9.5m计算); 小横杆:L=9×7×1.2=76m (每根长度按1.2m计算);

纵向支撑(外剪刀撑):L=4×2 2 )35.13(8++4×22)3 5.13(4+=61m(按单片剪刀撑计算); 架体内排剪刀撑:L=12×4=48m ; 护拦:L=9×7=63m ; 采用2.348?Φ钢管的构件的总长度为: ∑L = 135+133+76+61+48+63=509m 所用钢管的总重量为:G 管= 509×3.586=1826kg 水平支撑桁架总重量 主 框 架: G 主 = 2×(G 主1+G 方2+G 方3)=219.85 kg 大 横 杆: G 横 = G 小+G 大+G 桁=329.08 kg 立 杆: G 主 = G l 立1+G 立2=165.2 kg 桁架总重量: G 桁 = G 主+G 立+G 横= =714.13 kg 则架体结构的自重为: G= (G 管 +G 桁)×1.1=1826+714.13=2540kg (2)脚手板自重: 板宽0.8m ,长8m,厚0.04m ,按原计算考虑有3步脚手板。 根据荷载规范木脚手板自重取0.35KN/m2。 (3)安全网: 仍用原计算的数据但按面积比增大。 安全网的重量为:G 安全网 =1.212×8×13.5=130kg 永久荷载汇总见表2.2: 根据荷载规范: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如表2.3 表2.3 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表4.1.2.3: 结构施工按二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3KN/m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0.5KN/m 2计算; 装修施工按三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2KN/m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0.5KN/m2计算。 (1)结构施工: 使用状态 :3×0.8×8×2=38.4KN 升降、坠落状态 :0.5×0.8×8×2=6.4KN (2)装修施工:

板厚0.25m高度6m排架的计算书(样板)

楼板(0.25m厚)模板扣件钢管6m高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6.0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80米,立杆的横距 l=0.8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木方按照简支梁计算,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 木方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0.250×0.400=2.5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50×0.400=0.14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1.000+2.000)×0.800×0.400=0.960kN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2×2.500+1.2×0.140=3.168kN/m 集中荷载 P = 1.4×0.960=1.344kN 最大弯矩 M = 1.344×0.80/4+3.17×0.80×0.80/8=0.522kN.m 最大支座力 N = 1.344/2+3.17×0.80/2=1.939kN 截面应力=0.522×106/83333.3=6.27N/mm2 木方的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2.500+0.140=2.640kN/m 集中荷载 P = 0.960kN 最大变形 v =5×2.640×800.04/(384×9500.00×4166666.8)+960.0 ×800.03/(48×9500.00×4166666.8)=0.614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250,满足要求!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7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b=1.00米,立杆的横距l=1.00米,立杆的步距h=1.20米。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8.00×8.00/6 = 53.33cm3; 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 25.000×0.120×0.300=0.9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1.500×0.300=0.45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 = (1.000+2.000)×1.000×0.300=0.900kN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 = 1.2×0.900+1.2×0.450=1.620kN/m 集中荷载P = 1.4×0.900=1.260kN 最大弯矩M = 1.260×1.00/4+1.62×1.00×1.00/8=0.518kN.m 最大支座力N = 1.260/2+1.62×1.00/2=1.440kN 截面应力=0.518×106/53333.3=9.70N/mm2 方木的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11

一、编制依据: 1、现场施工的条件和要求 2、施工图纸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11 5、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范规程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川北监狱外道路扩宽及防洪工程位于川北监狱门外。川北监狱灾后重建迁建项目是司法部监狱布局调整和国建政权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重点建设项目,是四川省“十一五期间国建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为解决场地内临时便道通行及进出监狱需要,已于2011年修建完成了一条宽为15米的(断面为3米左侧人行道+9米车行道+3米右侧人行道)进出通道。 由于周边安置点的修建,现状道路断面已无法满足交通需求。同时道路止点接监狱内部环路处有一排洪沟,断面约1.8米×1.5米,为一断头排洪沟,无法满足地块周边山洪的排放问题,雨水自然漫流进入下面居住小区。 本工程现状道路分幅为3米左侧人行道+9米车行道+3米右侧人行道=15米,现根据使用需要,将车行道扩宽为14米,由于道路北侧人行道边为监狱管理安置房,无法进行拓宽,故在道路右侧(南侧)进行拓宽,具体拓宽方式为: 对南侧(右侧)道路路面进行扩宽,其中桩号0+240-0+321.7m段右侧人工边坡为本次整治范围,边坡为岩质边坡,长约81.7m,高约16m。将原道路右侧人行道拆除并拓宽车行道5米,并在新建及已建路面全部铺设沥青混凝土,在拓宽车行道南侧重做3米宽人行道,人行道外布置2.5米×3米排洪沟,并将雨水口位置平移至新建车行道外侧,原道路人行道上的行道树移栽至新建人行道上,原人行道上综合管线也需迁改至新建人行道上。 道路止点接监狱内部环路处有一排洪沟,断面约1.8米×1.5米,断面偏小,该排洪沟并未下穿川北监狱进出通道进入该区域北侧排洪沟,故该排洪沟为一断头排洪沟,根据我院排水专业测算,该排洪沟断面偏小,本次施工图设计在道路南侧(右侧)新增一道2.5×3米暗沟排洪沟排洪沟,在设计止点采用2.5×3米排洪沟穿路,最后进入市政排水管网。

2013爬架计算书改讲解

爬架计算书 二○一三年四月 前言

本计算书将反映爬架系统关键部件的受力状况、强度及稳定性等计算内容。主要计算根据是建设部《建筑施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和《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计算单元的选取原则是符合《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①桁架导轨式爬架设计支承跨度 7.0m,选择计算单元的跨度为6.9m。 2。设计架110m②桁架导轨式爬架设计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乘积一般小于体高度 14.4m,架体高度与支承跨度乘积:14.4m×6.9m=99.36㎡ <110㎡。 ③架体内外排立杆中心距为0.75米,步高为1.8米。 综上所述, 本设计计算书选取一支承跨度6.9m的一榀脚手架作为计算单元。 爬架计算书 一、相关术语 1、竖向主框架:由横梁、斜杆、立杆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用于构造爬架架体,垂直于建筑物外立面,并与附着支承结构相连,主要承受和传递竖向和水平荷载的竖向框架。 2、水平支承桁架:用于构造爬架架体,主要承受架体竖向荷载,并将竖向载荷传递至竖向主框架和附着支承结构的水平结构。 3、附着支承结构:直接与工程结构相连,承受并传递脚手架荷载的支承结构。 4、支承跨度:两相邻竖向主框架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5、脚手架高度:架体最底层杆件轴线至架体最上层横杆(护栏)轴线间的距离。 6、防坠装置: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坠落的制动装置。 7、防倾覆装置:防止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倾覆的装置。 二、荷载规定和计算系数 1.荷载规定 ①恒载:包括搭设架体的钢管和扣件、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作业层脚手板、安全网、提升机构以及固定于架体上的设备等传给附着支承点的全部材料、构配件、器具的自重。 ②活荷载(施工荷载):架体在工作状态下,结构施工时,按两层荷载(每层22)计算;架体在升降状m)计算;装修施工时,按三层荷载(每层2kN/3kN/m2计算。态下,施工活荷载按每层0.5kN/m③风荷载:风压标准值按照规范计算确

两跨排架柱计算书讲解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一)、设计题目 有一金工车间,不考虑抗震设防,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柱的等高排架结构,不设天窗,车间长度60米,柱距6米,跨数、跨度见表1,吊车为每跨两台中级工作制软钩吊车,起重量见表1. 表1: (二)已知资料 1采用卷材防水屋面,屋面恒荷载(包括卷材、20mm厚找平层、大型屋面板、屋架及屋面梁)为1.4KN/m2(水平投影面积)。 2 屋面活荷载0.7KN/m2,屋面没有积灰荷载。 3雪荷载标准值0.4KN/m2,风荷载标准值0.35KN/m2,屋面坡度角α=11。21′。 4已考虑深度和宽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KN/m2 5在柱距6米范围内,基础梁、围护墙、窗、圈梁、等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集中力标准值为300~350KN(吊车轨顶标高,低的取小値,高的取大値)此竖向集中力与柱外侧边的水平距离为0.12米。 6室内地坪标高±0.00米,室外地坪标高-0.300米。 7柱顶至檐口顶的竖向高度h 1=2.1m,檐口至屋脊的竖向距离h 2 =1.2m. 8混凝土强度等级,排架柱用C30,柱下扩展基础用C20。

9排架柱主筋及柱下扩展基础内钢筋用HRB335级钢筋,柱箍筋用HPB235级钢筋。 10吊车有关技术参数可查阅专业标准《起重机基本参数和尺寸系列》(ZQ1—62-ZQ8-62)或直接参照吊车制造厂的产品规格得到。 二、设计内容 (一)单层厂房结构计算书 1、单层厂房平面、剖面结构布置及主要结构构件选型。 2、计算各种荷载作用下的排架内力(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及各种荷载作用下的排架 内力分析)。 3 排架边柱内力组合 4、排架柱设计(截面设计、配筋构造、吊装验算、牛腿设计)。 5、排架柱下扩展基础的设计(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基础高度的验算、基础底面配 筋验算)。 (二)、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施工图 用铅笔绘制一号图一张 1±0.000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装配式边柱施工图,1:200 3边柱下一个扩展基础的平面与剖面,1:25~1:40 4施工说明 三、吊车的选用 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吊车的起重量表1,基础布置的方便,选用A级别吊车四台。每跨两台。 四、单层厂房平面布置和剖面结构布置 厂房布置为双跨,跨度分别为18米,长度60米,排架间距为6米排架柱。

满堂支撑架计算书

满堂支撑架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一、架体参数 二、荷载参数

风荷载参数: 三、设计简图 搭设示意图:

平面图 四、板底纵向支撑次梁验算

G1k=N c=0.033kN/m; G2k= g2k×l b/(n4+1)= 0.35×0.5/(2+1)=0.058kN/m; G3k= g5k×l b/(n4+1)= 1×0.5/(2+1)=0.167kN/m; Q1k= q k×l b/(n4+1)= 3×0.5/(2+1)=0.5kN/m; 1、强度验算 板底支撑钢管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满堂支撑架平台上无集中力 q=γ0×max[1.2(G1k+G2k+ G3k)+1.4×Q1k,1.35(G1k+G2k+ G3k)+1.4×0.7×Q1k]=1×max[1.2×(0.033+0.058+0.167)+ 1.4×0.5,1.35×(0.033+0.058+0.167)+1.4×0.7×0.5]=1.01kN/m q1=γ0×1.2×(G1k+G2k+ G3k)= 1×1.2×(0.033+0.058+0.167)=0.31kN/m q2=γ0×1.4×Q1k= 1×1.4×0.5=0.7 kN/m 计算简图 M max=0.100q l l2+0.117q2l2=0.100×0.31×0.52+0.117×0.7×0.52=0.028kN·m R max=1.100q1l+1.200q2l=1.100×0.31×0.5+1.200×0.7×0.5=0.59kN V max=0.6q1la +0.617q2la =0.6×0.31×0.5+0.617×0.7×0.5=0.309kN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计算书

落地式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 工程名称:演示工程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 编制人:张某某 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参数 (1) 三、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验算 (2) 四、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验算 (4) 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4)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5) 七、脚手架搭设高度计算 (8) 八、连墙件计算 (9) 九、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11)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二、工程参数

1800 3001050

三、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验算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施工荷载的传递路线是:脚手板→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立杆,如图: 横向水平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一)抗弯强度计算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Q K+Q P1)×S=(2+0.3)×1.5=3.45 kN/m 2、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Q K×S+1.2×Q P1×S=1.4×2×1.5+1.2×0.3×1.5=4.74 kN/m 3、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水平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挠度不计悬挑荷载,但计算支座最大支反力要计入悬挑荷载),最大弯矩: M max= ql b 2= 4.74×1.052 =0.653kN·m 88 4、钢管载面模量W=4.49cm3 5、Q235钢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 6、计算抗弯强度 σ = M max= 0.653×106 = 145.43N/m m2 〈205N/mm2 W 4.49×103 7、结论:满足要求

爬架方案设计范例讲解

朔州清河湾2-2#、4-2#楼导轨式爬架方案设计(草案) 山西赛福特施工设备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三月

朔州清河湾2-2#、4-2#楼导轨式爬架方案设计会签单 爬架公司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使用单位 安全主管: 技术主管: 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3) 1.1 工程概况 (3) 1.2 设计依据 (3) 2、导轨式爬架 (3) 2.1简介 (3) 2.2 爬升原理 (3) 2.3 防坠原理 (4) 2.4 性能指标 (4) 2.5 性能特点 (4) 3、爬架工程工期及施工范围 (4) 4、施工方案设计 (5) 4.1平面设计 (5) 4.2立面设计 (5) 4.3预埋设计 (6) 5、导轨式爬架安装流程 (7) 6 、爬架安装方法 (8) 6.1爬架安装平台搭设 (8) 6.2提升机位摆放 (8) 6.3竖向主框架安装 (8) 6.4水平桁架安装 (9) 6.5附着支承结构的安装 (10) 6.6导轮的安装 (11) 6.7提升上吊点的安装 (11) 6.8附着构件安装 (11) 6.9垂直拉筋的安装 (11) 6.10电器控制系统安装 (11) 7、钢管脚手架搭设 (12) 7.1 立杆搭设要求 (12) 7.2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搭设要求 (12) 7.3 内外剪刀撑搭设 (13) 7.4 扣件安装注意事项 (13) 8、防护搭设 (13) 8.1 架体底层防护 (13) 8.2 脚手板及挡脚板的搭设 (13) 8.3 翻板制做 (14)

8.5 架体断片端头防护搭设 (14) 8.6爬梯搭设 (15) 9、导轨式爬架正确操作 (15) 9.1导轨式爬架升降工艺流程 (15) 9.2爬架检查操作内容 (15) 9.3预紧电动葫芦 (16) 9.4第一次提升(或下降)爬架的步骤 (16) 9.5爬架使用注意事项 (16) 9.6作业过程中的检查保养 (17) 9.7施工期间的注意事项 (17) 9.8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 (18) 10、导轨式爬架安全操作规定 (18) 11、常见故障分析 (19) 12、导轨式爬架拆除操作 (19) 12.1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19) 12.2拆除步骤 (20) 12.3拆除中注意事项 (21) 12.4导轨式爬架拆除安全措施 (21) 13、塔吊、电梯及其附墙处的协调 (22) 14、防雷措施 (22) 15、施工时间进度 (23) 16、施工组织策划及工程管理 (23) 16.1 技术准备 (23) 16.2 安全技术交底及培训制 (23) 16.3 准备材料、工具 (23) 16.4 施工组织机构 (24) 16.5施工人员计划 (24) 17、导轨式爬架的维护和保养 (24) 18、爬架安装、提升过程的管理 (25) 18.1爬架组装完成提升一次后的检查验收 (25) 18.2检查验收内容要填写相应的表格及文字资料 (25) 18.3监测 (25) 19、应急预案 (26) 19.1目的 (26) 19.2事故类型与危险程度分析 (26) 19.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6)

排架设计计算书

《阆中市马哮溪大酒店项目边坡治理工程排架设计计算书》 钢管型号及截面特征:)5.3δ(48φmm mm = 289.4cm A =,415.12cm I =,3078.5cm W =,cm i 578.1= 荷载:人群荷载,取2/4.2m KN 现对脚手架的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进行内力验算: ⑴、小横杆计算 小横杆的计算长度为大横杆的间距,即m l 2.11=两相邻小横杆所围成的面积为: 21482.120.1235.1m A =×= 在1A 面积上所承受的荷载为: KN A F 557.34.2482.14.210=×=×= 故每根小横杆上承受的匀布荷载为: m KN l F q /482.12 .12557.321101=×== 小横杆按简支梁计算。其最大弯矩max M : m KN l q M 267.02.1482.181812211max =××== 弯曲强度:[]MPa MPa W M 215σ6.52078 .510267.0σ3 max =<=×== 抗弯刚度:[] mm f mm EI ql f 3568.115.12210384102.1482.1538455 441=<=×××××== 故小横杆满足要求。 ⑵、大横杆计算 立杆纵向间距取最大值1.5m 计算,即m l 5.12=。按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由小横杆传递的集中力KN F 741.02/1482.1=× =

m KN Fl M 288.05.1741.026.026.02max =××== 弯曲强度:[] MPa MPa W M 215σ72.56078.510288.0σ3 max =<=×== 抗弯刚度: []mm f mm EI Fl f 323.115 .12210100105.1741.0883.1100883.15 222=<=×××××== 即大横杆满足要求。 ⑶、立杆计算 立杆承受由大横杆传递来的荷载,由此KN F N 741.0==,由于大横杆间距为1.2m ,长细比76578.1120 λ===i l ,查表得441.0=: [][]KN A N 4646364215489441.0σ==××== []N N < 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力计算 由于KN R KN N R c 5.8741.0=<== 即满足抗滑要求。

板模板脚手架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10;纵距(m):1.1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90;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楼板参数 楼板的计算厚度(mm):120.00; 4.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1.82/6 = 54 cm3; I = 100×1.83/12 = 48.6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 25×0.12×1+0.35×1 = 3.35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1= 1 kN/m;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1.2×3.35+1.4×1= 5.42kN/m 最大弯矩M=0.1×5.42×0.32= 0.049 kN·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48780/54000 = 0.903 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 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0.903 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mm2,满足要求!

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详细计算书)

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施工部署1? 3.1?组织机构 (1) 3.2?设计总体思路....................................................................................................................... 1 3.3?劳动力准备 (1) 3.4.................................................................................................................................. 材料准备23.5机具准备2? 3.6技术准备 (3) 4脚手架构造要求 (3) 4.1总的设计尺寸3? 4.2纵向水平杆 (3) 4.3横向水平杆3? 4.4脚手板4? 4.5立杆4? 4.6?连墙件4? 4.7门洞 (4) 4.8剪刀撑4? 4.9?扣件5? 4.10?基础5? 4.11?上人斜道5? 5?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施工工艺.............................................................................................. 5 5.1落地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5? 5.2?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 (6) 6?目标和验收标准 (6) 7?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 7.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6? 7.2?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6? 7.3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7? 7.4?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7 7.5?文明施工要求 (8) 7.6?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9? 8设计计算 (10) 8.1?荷载传递路线10?

爬架计算书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设 计 计 算 书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计算书依据 (3) 二、荷载计算 (3) 三、水平支承框架计算 (9) 四、导轨主框架受力计算 (10) 五、支座反力计算 (11) 六、穿墙螺栓强度计验算 (12) 七、提升设备、吊挂件及吊环计验算 (13) 八、架体稳定性计验算 (15) 九、架体稳定性计验算 (16)

一、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机械设计手册》 《起重机设计手册》等 二、荷载计算(按6.5米跨度计算) (一)静荷载 ⒈结构自重 ⑴导轨主框架自重 ①外侧竖杆 φ48.3×3.6钢管,11.4m长。 计算:11.4×39.7=452.6N ②内侧竖杆 φ48.3×3.6钢管 9.5m长。 计算:9.5×39.7=377N ③竖腹杆 φ48.3×3.6钢管 7根0.9m长。 计算:7×0.9×39.7=250.11N ④斜拉杆 φ48.3×3.6钢管 7根2.01m长。 计算:7×2.01×39.7=558.6N ⑤导轨竖杆 φ48.3×3.6钢管 2根9.5m长。 计算:2×9.5×39.7=754N

⑥导轨横杆 φ32×3.25钢管,28根0.2m长。 计算:28×0.2×22.6=126.6N ⑦导轨斜杆 φ32×3.25钢管,27根0.412m长。 计算:27×0.412×22.6=251.4N ⑧导轨小横杆 Φ25圆钢,82根0.092m长。 计算:82×0.092×38=286.67N 即∑=3056.98N ⑵支承框架自重 ①弦杆 φ48.3×3.6钢管,4根6.5米长。 计算:4×6.5×39.7=1032.2N ②斜杆1 φ48.3×3.6钢管,4根1.83米长。 计算:4×1.83×39.7=290.6N ③斜杆2 φ48.3×3.6钢管,4根2.31米长。 计算:4×2.31×39.7=366.8N ④斜杆3 φ48.3×3.6钢管,4根2.55米长。 计算:4×2.55×39.7=405N ⑤立杆 φ48.3×3.6钢管,12根1.8米长。 计算:12×1.8×39.7=857.5N ⑥水平支撑斜杆

盘扣式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盘扣式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模板支架选型 由于其中模板支撑架高3.6米,为确保施工安全,编制本专项施工案。设计围包括:楼板,长*宽=8m*8m,厚0.25m。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条件,3#和4#楼地下室区域选择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 二、搭设案 (一)基本搭设参数 模板支架高H为3.6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8m,立杆纵距l a取0.9m,横距l b取0.9m。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2m。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模板底部的木,截面宽40mm,高80mm,布设间距0.2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 本支撑架使用?48 *3mm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禁打;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 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其中,取与底模木平行的向为纵向。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

(1)荷载计算,按单位宽度折算为线荷载。此时, 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1000?72/6=4.82?04mm3; 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 =0.3kN/m;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25?4? =6kN/m; 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25?.1? =0.275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 =1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2kN/m。 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 g1 =(x1+x2+x3)?.35=(0.3+6+0.275)?.35=8.876kN/m; q1 =(x4+x5)?.4=(1+2)?.4 =4.2kN/m; 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

脚手架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石灰石块仓脚手架施工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确保规范施工安全生产,根据该工程建筑结构和施工特点、特编制该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本工程位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基烯烃项目动力站内,石灰石块仓涉及高空作业的设备必须搭设脚手架,并铺设跳板。 1.2、基础处理:采用夯实、找平。 2.搭设方案 2.1、材料及规格选择 根据JGJ59-99标准要求,采用钢管搭设,钢管尺寸采用φ48×3.5mm,并使用钢扣件。 2.2、搭设尺寸 安装用脚手架上面主要沉重施工人员的体重,部分设备材料,施工人员的体重与设备材料重量远小于脚手架自重,按如下规格搭设。 2.2.1、立杆 立杆间距1.8m,不大于2.0m,外脚手架立杆基础垫通长板(20cm×5cm×4cm 长的松木板),使用底座(1cm×15cm×8mm)。离地高度20cm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续设置在立杆内侧,立杆接长采用对接,且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错开50cm以上,相邻接头不应在同跨内。接头距大横杆与立杆的交接处不应大于50cm。顶层立杆可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两个扣件。 2.2.2、大横杆 大横杆间距控制在1.8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立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不应小于10cm,但不应大于30cm。杆件接长需对接,接点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50cm。 2.2.3、小横杆 小横杆搭在大横杆上面,伸出大横杆长度不小于10cm,小横杆间距:立杆与大横杆交接处必须设小横杆。

2.2.4、剪刀撑 外脚手架的两端转角处,以及中间每隔6-7根(9-15M)立杆应设一组剪刀撑。剪刀撑从基础开始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宽度不少于6米,最少跨4跨,最多跨6跨,与地面的夹角为:跨6跨时45°、跨5跨时50°、跨4跨时60°。剪刀撑杆件接长需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使用三个扣件均匀分布,端头距扣件不小于10cm。 2.2.5、脚手板 应满铺脚手板,严禁探头板,不得高低不平。 2.3、排水措施:架底处不得有积水,并设排水沟。 3、施工要求 3.1、2米以上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的设备必须搭设脚手架,并铺设跳板。 3.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有持证的架子工搭设。 3.3、搭设脚手架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并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帽。在脚手架搭设期间由专职安全员检查落实安全带、安全帽的规范佩带事宜,并在施工中全程监控,发现违章情况及时处理并将有关情况上报项目部。,对于精神状态不佳、身体不适、酒后或宿酒未醒人员,严禁参与脚手架搭设施工。 3.4、搭设脚手架人员职工进行定期医务检查,随时掌握职工身体状况,有高、低血压,弱视,听觉不灵者不允许参与脚手架搭设作业。 3.5、搭设的脚手架,最上层应形成梯形平台,并应敷满架板,架板要用铁丝牢固固定,以便于工人操作。 3.6、脚手架敷设的人行走道,要保证400mm宽,应由两块跳板组成,跳板的探头应在小杆架设处用钢丝捆扎好,不允许有探头活动跳板。脚手架组装和解体必须要有专人监护,严格按拆装程序处理。 3.7、15m以上(含15m)的高空作业必须办理《高空作业票》(高度在15—30米为三级高空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为特级高空作业),高空作业票由作业负责人填写,现场安全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审批,安全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3.8、未经检查验收的架子,除架子工外其它人员严禁攀登。验收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作局部修改时须经安全人员同意,由架子工进行实施。

计算书(爬架-塔楼方案)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1计算依据 1.1.1主要施工规范、规程、标准 1.1.2其他文件

1.1.3 参考手册 1.1.4 项目图纸 1.2 构件计算 1.2.1 计算说明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结构为附着支承结构及建筑物结构。 鉴于进入施工现场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或验收的合格证书,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为合格定型产品,故本验算不包括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架体杆件及扣件、定型附墙支座、定型防倾及防坠装置的验算内容。附着支承结构的加高件,系依现场具体情况确定;竖向主框架的连墙杆(件),系依安装、提升、拆卸的情况确定,故本验算不包括该部分内容。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荷载通过附着支承结构传给建筑物结构构件,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层高等,导致附着支承结构的设置及建筑物结构构件不同于鉴定时的情况,现针对以下情况给出内力及荷载,用于附着支承结构及建筑物结构构件的验算:

⑴、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物结构连接的附着支承结构构件。 ⑵、与附着支承结构连接的建筑物结构构件。 1.2.1.1附着支承结构构件 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附着支承结构构件应进行以下验算:○1附墙支座的受弯、受剪、焊缝; ○2穿墙螺栓的受剪和受拉承载力; 1.2.1.2建筑物结构构件 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等,支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建筑物结构构件应进行以下验算: ○1穿墙螺栓在螺栓孔处,梁混凝土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2穿墙螺栓所在框架梁,梁平面内、外的受弯及受剪扭承载力; 1.2.2 荷载及荷载组合设计值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支承结构验算、与附着支承结构连接的建筑物结构构件验算,应按实际选取承受架体荷载最大的附墙支座。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4.1规定,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恒荷载按实际计算,各工况作用在附着支承结构及建筑物结构构件上的活荷载、荷载不均匀系数γ2及荷载冲击系数γ3(均可取2.0)、用于验算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表达式S,按表2.1计算,并取各种工况下较大的S乘以2.0,进行附着支承结构及建筑物结构构件验算。 表2.1 活荷载及用于验算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表达式S×2.0

单层单跨厂房排架结构设计

单层单跨厂房排架结构设计 一设计内容和条件 某厂装配车间,该车间为单跨厂房,柱距距为6米,厂房纵向长度为96米,跨度为27米,15/3t 中级工作制吊车二台,牛腿面标高9.00米,柱顶标高为13米。 设计条件 1屋面活荷载:2/5.0M KN q =,不考虑积灰荷载,雪荷载2 /25.0M KN q = 2基本风压: 2 0/40.0M KN W = 3屋面做法 三毡四油:2 /35.0M KN 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2 /4.0M KN 合计21/75.0M KN g g k ==∑ 屋面活荷载:2 /5.0M KN q = 屋面板采用G410标准图集6.15.1?m 预应力混泥土屋面板(卷材防水) 允许外荷载:2 /5.2M KN (板自重:22/40.1M KN g k = 灌缝重:2 3/1.0M KN g k =)大型屋面板(包括填缝 2/50.1M KN 屋 架 : 屋 架 自 重 2 4/133M KN g k = 则 KN g g g G k k k k k 75.2485.0g 2 )(43211=?+? ?++=厂房跨度 柱距 4采用370mm 厚烧结粘土空心砖(重度2 /8M KN )吊车梁以上设高侧窗,洞口尺寸为 8.12.4?m ,吊车梁以下设低侧窗,洞口尺寸42.4??高宽m ,圈梁设在柱顶处。 5排架柱:混泥土C30 钢筋:纵向受力钢筋HRB400级 箍筋:HPB235级 柱下独立基础:混泥土:C20,钢筋:HRB335级 6吊车:Q15/3t 桥式吊车 中级工作制 吊车梁:先张法预应力混泥土吊车梁,自重根/5.47KN 轨道及联结重量M KN /5.1 桥跨:m L k 5.25= 桥宽:m B 6400= 轮距:mm K 5250=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 一、方案选择 1、通道涵施工顺序 通道涵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500mm,第二次浇至顶板以下500mm,第三次浇筑剩余部分。 2、支模架选择 经过分析,本通道涵施工决定采用满堂式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筋脚手架搭设。 顶板底模选用18㎜厚九层胶合板,次楞木为50×100,间距为300㎜,搁置在水平钢管?48×3.5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立柱?48×3.5,立柱纵、横向间距均为500×500㎜,步距 1.8m。侧壁底模为18㎜九层胶合板,次楞木50×100,间距为200㎜,主楞采用?48×3.5钢管,间距为400mm。螺栓采用?12,间距400mm。满堂支架图如下:

具体计算如下。 二、顶板底模计算 顶板底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楞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m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 钢筋砼板自重:0.6×25×1.2=18KN/㎡(标准值17.85KN/㎡) 模板重:0.3×1.2=0.36KN/㎡(标准值0.30 KN/㎡) 人与设备荷载:2.5×1.4=3.50KN/㎡ 合计:q=21.9KN/㎡ 2.强度计算 弯矩:M==0.1×21.9×0.32=0.197KN·m q: 均布荷载 l:次楞木间距 弯曲应力:f ==(0.197×106)/(×1000×182)=3.64 N/mm2 M: 弯矩 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对矩截面为bh2 b: 模板截面宽度,取1m h: 模板截面高度,为18mm 因此f<13.0 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计算

W==(0.677×(17.85+0.3)×3004)/(100×9.5×103×1000×183/12) < =0.216㎜<300/400=0.75㎜,符合要求. q:均布荷载标准值 E: 模板弹性模量,取9.5×103 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取 三、顶板下楞计算 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支承楞木、立柱采用?48×3.5钢管,立柱间距为500mm。 楞木线荷载:q=21.9×0.3=6.57KN/㎡(标准值18.15×0.3=5.45N/mm2) (1)、强度计算 弯矩:M==0.1×6.57×0.52=0.164KN·m : 楞木截面宽度 弯曲应力:f ==(0.164×106)/(×50×1002)=1.968N/mm2 因此f<13.0 N/mm2,符合要求。 (2)、挠度计算 W==(0.677×(17.85+0.3)×5004)/(100×9.5×103×1000×183/12) < =0.194㎜<500/400=1.25㎜,符合要求. 四、支承顶板楞木水平钢管计算 顶板支承钢管线荷载:q=25.28×0.5=12.64KN/㎡(标准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