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架计算书.(DOC)

爬架计算书.(DOC)
爬架计算书.(DOC)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计算书依据 (3)

二、荷载计算 (3)

三、水平支承框架计算 (9)

四、导轨主框架受力计算 (10)

五、支座反力计算 (11)

六、穿墙螺栓强度计验算 (12)

七、提升设备、吊挂件及吊环计验算 (13)

八、架体稳定性计验算 (15)

九、架体稳定性计验算 ........... 16 一、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02-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1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机械设计手册》《起重机设计手册》等

二、荷载计算(按6.5 米跨度计算)

(一)静荷载

⒈结构自重

⑴导轨主框架自重

①外侧竖杆

φ48.3 ×3.6钢管,11.4m长。

计算:11.4 ×39.7=452.6N

②内侧竖杆

φ48.3 ×3.6 钢管9.5m 长。

计算:9.5 ×39.7 =377N

③竖腹杆

φ48.3 ×3.6 钢管7 根0.9m长。

计算:7×0.9 × 39.7 =250.11N

④斜拉杆

φ48.3 ×3.6 钢管7 根2.01m长。

计算:7×2.01 ×39.7 =558.6N

⑤导轨竖杆

φ48.3 ×3.6 钢管2 根9.5m长。

计算:2×9.5 × 39.7 =754N

⑥导轨横杆

φ 32× 3.25钢管,28根0.2m长。计算:28×0.2 × 22.6 =126.6N ⑦导轨斜杆

φ 32× 3.25钢管,27根0.412m长。计算:

27×0.412×22.6 =251.4N ⑧导轨小横杆

Φ 25圆钢,82根0.092m长。计算:82×0.092 ×38=286.67N 即∑ =3056.98N

⑵支承框架自重

①弦杆

φ 48.3 × 3.6钢管,4根6.5米长。计算:4×6.5 ×39.7 =1032.2N ②斜杆1

φ 48.3 × 3.6钢管,4根1.83 米长。计算:4×1.83

×39.7 =290.6N ③斜杆2

φ 48.3 × 3.6钢管,4根2.31 米长。计算:4×2.31

×39.7 =366.8N ④斜杆3

φ 48.3 × 3.6钢管,4根2.55 米长。计算:4×2.55

×39.7 =405N ⑤立杆

φ 48.3 × 3.6钢管,12根1.8 米长。计算:12×1.8 × 39.7 =857.5N ⑥水平支撑斜杆

φ 48.3 × 3.6 钢管,4 根1.7 米长。计算:4×1.7

×39.7 =270N

⑦水平支撑斜杆

φ 48.3 × 3.6钢管,4根2.01 米长。计算:4×2.01

×39.7 =319.2N ⑧水平支撑斜杆

φ 48.3 × 3.6钢管,14根0.9 米长。计算:14×0.9 ×

39.7 =500N 即∑ =4041.3N

⑶大横杆、小横杆、立杆、剪刀撑等自重(对第一立杆) ①外侧大横杆自重

φ 48.3 × 3.6钢管,计算:14×6.5 ×39.7÷4=903.17N ②内侧和填心杆大横杆自重

φ 48.3 × 3.6钢管,计算:14×6.5 ×39.7÷4=903.17N ③小横杆自重

φ 48.3 × 3.6钢管,计算:8×1.1 ×39.7 ÷2=175N ④内侧立杆自重

φ 48.3 × 3.6钢管,计算:12.6 ×39.7 =500N ⑤外侧立杆

10.8 ×39.7 =428.7N

⑥剪刀撑自重

φ 48.3 × 3.6钢管,计算:2×16.1 ×39.7 ÷4=319.6N 即∑ =3229.5N

⑦扣件自重

计算:196×13.2 =2587.2N 42×14.6 =613.2N

即:∑ =3200N

⑧密目安全网自重(5N/m2)

计算:14.4 ×6.5 ×5=468N

⑨脚手板自重

计算:4 × 6.5 ×0.9 ×275=6435N

⑷静荷载合计

∑=3056.98+4041+3229.5+3200+468+6435=20430.48N=20.43KN

(二)风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2012)附图《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提取:

W k z μs μz w o

式中:β z 风振系数,取1.0 ;

μz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B类地区高100米的高层建筑上施工考虑,取2.1 ;

μ

s风荷载体型系数,其计算如下:背靠建筑物状况全封闭取1.0 φ,敞开、开洞1.3 φ

φ为脚手架封闭情况确定的挡风系数,取0.8 W。-------- 基本风压,按照《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华中地区取0.35 kN/m2 ,升降及坠落工况取0.25kN m2

使用阶段风荷载Wk为:

W k z μs μz

w

o=1.0 ×1.3 ×0.8 ×2.1× 0.35=0.76 kN

/m2

竖向主框架节点荷载:0.76 ×6×1.8=4.56kN 升降和坠落工况风荷载Wk为:

W k z μs μz

w

o=1.0 ×1.3 × 0.8 ×2.1

×0.25=0.55

kN/m2

竖向主框架节点荷载:0.55 ×6×1.8=5.94kN

(三) 施工活荷载计算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结构施工按二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 3kN/m 2计 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 0.5kN/m2计算;

使用工况作业层上节点荷载:

内排(每层): ( 0.4+0.20 )×1.5 ×3=2.7kN

外排(每层):

0.4 ×1.5 ×3=1.8kN 装修施工按三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 2kN/m 2计

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 0.5kN/ m 2计算。

使用工况作业层上节点荷载:

外排(每层): 0.4 ×1.5 ×0.5=0.3kN (四)结构计算

荷载分项系数:

静荷载: r G =1.2 活荷载:

r Q =1.4

内排(每层): ( 0.4+0.20 )×1.5 ×2=1.80kN 外排(每层):

0.4 ×1.5 ×2=1.2kN

升降、坠落状态作业层上节点荷载:

0.4+0.20 )×1.5

×0.5=0.45kN

内排(每层):

结构重要性系数:r0 =0.9

可变荷载组合系数:rQ=0.85

荷载变化系数:r1 =1.3(使用工况)

荷载变化系数:r2 =2.0(升降及坠落工况)

本节所计算的架体构件主要包括脚手板、脚手架钢管强度的 计算。

1、脚手板强度计算

按跨度为 0.9 米进行计算,

M = ql 2

/8=3.94 × 0.65 2

/8=0.21 kN.m

脚手板的截面抵抗矩: W=10×0 1.5 2

/6=37.5cm 3

3 2 2

δ= M/W=0.21kN.m/37.5cm 3

=5.6N/mm 2

∠ ft

=8.5N/mm 2

所以,脚手板的强度满足要求。

2、大横杆计算

大横杆按跨度为 1.5 米,承受均布荷载的三跨连续梁进行计

M=0.1ql2=0.1 ×3.94 ×( 0.4+0.25 )× 1.52=0.576

kN.m 1)强度计算 :

6

0.576

106 10.53 10

3

动力系数; 冲击系数; 杆件受拉系数; 杆件受压系数; 架体构件计算 :

η= 1.05 kz

= 1.5 λ≤150 λ≤300

kN 脚手板取自重标准值为 0.15 m

q 0.9 (0.15 1.2 3 1.4) 3.94 2

,板上的活荷载为

3

m

2

54.7N / 2

f 205N /mm 2

大横杆强度满足要求。

3、架体构架立杆计算

¢48.3x3.6 钢管,l0 1.8m, l0 /i 180 /1.585 113.6, 0.493

N (1.2 1.39 1.4 2.93 32) 10363N /mm

2 f / 1 205 /1.4

3 143N /mm

A

21

立杆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三、水平支承框架计算

底部水平支承桁架在装修阶段的使用工况时,内排桁架受力较大。为最不利情况。计算结果如下:

结构恒载布

0.439 5.055 10 2

桁架杆件应力

杆件最大整体稳定计算应力为90.9N/mm2<205N/mm,2桁架承载力满足要求。

四、导轨主框架受力计算

(一)导轨主框架制作为成型框架,主要承受垂向荷载,该垂向荷载又分为里、外两个力作用于主框架上。具体受力见计算简图, 按“容许应力设计法”进行计算,f≤[f] 、τ≤[f v] 。

P

1N

主框架制作材料为φ 48.3×3.6 钢管,主要参数为:截面积A S =489.2mm2,许用应力[f] =215N/mm2 [f v]=125N/mm2

导轨主框架外侧承载计算:

P2=P/2=93671/2=46836N

22

P2L=P2×√ 19002+9002 /1900 =46836×2102/1900 =51815N

P2N=P2×900/1900=46836×900/1900=22185N 计算拉应力和压应力:

计算应力:f2L=P2L/A S=51815/489.2 =106N/mm2<[f] =2

215N/mm2

f 2N=P2N/A S=22185/489.2 =45.3N/mm2 由以上计算知,单个框架结构即可满足要求,而导轨主框架是由多个框架结构组焊成,承载就更不成问题。

(二)主框架内侧承载计算:

P1=P2=46836N

22

P1L=P1×√3502+2002/350 =46836×403/350 =53928N

P1N=P1×200/350=46836×200/350 =26763N 该处承载杆件为φ 32×3.25.25 钢管A S1=293.54mm2 计算应力:σ 1L=P1L/A 53928/293.54 =183.7N/mm2< [f] =215N/mm2满足要求。S1=

σ 1N=P1N/A S1=26763/293.54 =91.2N/mm2<[f] =

215N/mm2满足要求。

由计算知,单个结构即可满足要求,导轨主框架内侧这样的结构有近三十个,承载完全不成问题。

五、支座反力计算

(一)不组合风荷载时:

R A=-R B=93671×0.5/2.9 =16150(N)

F A+F B=93671(N)考虑两个固定导向座不是

均匀承载的情况,取F A= 3/5F B ,则F A

=93671×3/5 =56202(N)

(二)组合风荷载时:风荷载产生的支座拉力由三个固定导向座共同承担,则风荷载支座水平拉力为:

F风=W k hl/3 =322×15.2 ×5.7/3 =9300(N)R A=16150+9300=25450(N)

F A+F B=93671(N)考虑两个固定导向座不是均匀承载的情况,

取F A= 3/5F B ,则F A

=93671×3/5 =56202(N)

六、穿墙螺栓强度计验算

(一)连接固定导向座螺栓强度计验算该螺栓采用M30螺

栓,数量每处两个, 螺栓有效截面积:A1s=22

2x492.9mm2=986mm2 螺栓在使用时承受剪力和向外的拉力,由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11中“同时承受剪力和杆轴方向拉力的普通螺栓和铆钉应分别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普通螺栓:√(N V/N bV)2+(N t/N bt)2≤1 ”在该设计规范的表3.4.1-4 中查得3号钢、C级“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 螺栓的许用应力值为:

f b t =170N/mm2,f b v=140N/mm2

承受剪力为:N V=F A=56202(N)承受拉力为:按荷载最不利情况,偏心G=0.8m时计算:并考虑风荷载,

F A' =-F B' =GP/L=0.8 ×93671/2.9 =25840(N)

N b t =F A=F B' +F风=25840+9300=35140(N)

N b v=n vπd2×f b v/4 =π× 302×140/4 =98910(N)

N b t = n t de2πf b t /4 = 302×π× 170/4 =120105(N) 其中:n v=1. n t =1

则:(N v/N b v)2+(N t/N b t)2=√ (56202/98910) 2+

(35140/120105) =0.32 +0.08 =0.4<1 满足要求。

( 二) 按受拉和受剪强度计验算

即:f =N t/A≤[f b t] f v=N V/A≤[f b v]

承受拉力:N t =1.5F A' =1.5 ×35140=52710(N)承受剪力:考虑最不利情况时,即整个架体下坠,因此对螺栓产生的剪力为:N v=P坠=64082(N)

则:f =N t/A s=52710/492.9 =107(N/mm2)<[f] =

170N/mm2(满足要求)。

f v=N v/A s=65108/492.9 =132.1(N/mm2)<[f v] =

140N/mm2(满足要求)。

七、提升设备、吊挂件及吊环计验算

(一)由建设部《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三条“对于升降动力设备,其容许荷载的取值参照相关的设计规范确定,当无规定时可取其额定荷载。”

我公司导座式升降脚手架的提升动力设备采用额定提升重量为7.5 吨的电动葫芦

提升机承载能力计算:

升降工况最大载荷:架体总重+升降工况载荷

架体总重:M=2219.1Kg=22.191kN

升降工况载荷:0.5kN/mm2×4.8mm2× 2=4.8kN。

按照JGJ 202-2010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4.3.12 要求应选择提升机额定提升力为:

22.19+4.8=26.99kN=2.69T<0.5 ×7.5T=3.75T

因此应选择:7.5T 低速环链提升机可满足要求。

( 二) 吊挂件吊环采用Φ 28的Q235A圆钢,吊环轴用Φ 32的Q235A 圆钢,

[f] =215N/mm2 [f v] =125N/mm2

吊环截面积:A s=615.75(mm2) 吊挂件提升时承重:P升=

32554(N) f =N t /A≤[f]

f =32554/615.75 =52.9(N/mm2) <[f] =215N/mm2 (满足

要求)。

( 三) 焊缝强度计验算焊缝采用母材直角焊,双面满焊h f≥ 6mm,由钢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17-2011中“直角角焊缝的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在通过焊缝形心的拉力、压力或剪力作用下,当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时,σ f =N V/h e l w≤β t f f ,当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时,τ f =N V/h e l w≤ f w f ,另由《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1卷第1篇1-291页表

1-4-40 建筑钢结构焊缝许用应力中查得焊缝强度许用设计值:

抗压:f ap =167N/mm2

抗剪:τ p'=118N/mm2(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3.4.1-3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中,自动焊、半自动焊和E43型焊条的手工焊,Q235钢的角焊缝的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f w t=160 N/mm2 )

总焊缝长度:Σ L=250×4=1000(mm)

焊缝有效高度:h e=0.7h f =0.7 ×6=4.2(mm)

承受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荷载为N V =P升=32554 N

2

f v=N V/h e l w=32554/h eΣL=32554/4.2 ×1000=

7.8(N/mm2) <

[ τp'] =118N/mm2,满足要求。

( 四) 吊挂件螺栓强度计验算

吊挂件附墙螺栓采用M27螺栓螺栓在使用时承受剪力和向外的拉力,由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同时承受剪力和杆轴方向拉力的普通螺栓和铆钉应分别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普通螺栓:√( N V/N b V)2+( N t /N b t)2≤1 ”

剪力:N V=P升=32554(N)

拉力:N t =32554×0.8/2.9 =8980(N)

则:√ (N V/N b v)2 +(N t /N b t )2=√ (32554/80158) 2+2

(8980/78200) 2

=√ 0.165 +0.0131 =√ 0.179 =0.43 <1(满足要求)

(五)吊环轴抗剪强度计验算

吊环轴用Φ 32的Q235A圆钢,

22

[f] =215N/mm2 [f v] =125N/mm2

吊环轴截面积:A s=32×32×π/4 =804.25(mm2)

承受剪力为:N V=P升=32041( N)

则f v=N V/A=32554/804.25 =

40.5N/mm2<[f v] =125N/mm2 (满足要求) 。

八、架体稳定性计验算

架体稳定性计验算公式为N/ ψA s+f n≤K A H A f c

1.求N值,最底步架压杆受轴力最大,为最不利杆,N=93671(N)

2

2. f m=2000×6.5 × 0.9 ×3/489.3 ×2=35.86(N/mm2)

3.计算稳定系数ψ值,步高1.9m,φ 48.3 ×3.6杆的i =15.8mm,

λ= 1900/15.8 =120<[λ]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1附录C中表C-1的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3号钢、a类截面ψ= 0.494

立杆采用单立杆K A=0.85

4.计算高度调整系数H A

H A=1/(1 +0.005 × H w) =1/(1 +0.005 ×16.2) =

0.92506

5.校核计算

N/ψA s=93671/0.494 ×4×489.3 =96.88(N/mm2)

K A H A f c=0.85 ×0.92506×215=169(N/mm2)

因为N/ψA s+f n=96.88+35.86=132.74(N/mm2)

九、附墙支座固定处的砼强度计验算

墙厚200mm , h o=165mm, 度等级

C10级

P L≤0.6f t U m h o 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

P L=R A=35140(N)

砼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t=0.65N/mm2 距局部荷载集中反

力作用面积周边h o/2 处周长:

U m=2(100+165+100+165)=1060(mm)

h=165, (截面有效高度)

P L=35140≤0.6f t U m h o=0.6 ×0.65 ×1060×165 =68211(N),故砼强度满足要求。

脚手架爬架方案计算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参数见表1.1: 表1.1 第二章升降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1、静荷载标准值 升降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3.5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纵距1.8米,立杆的横距0.9米,立杆步距1.8米。 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1取值:0.35KN/m2计算。 挡脚板采用木脚手架挡板,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2取值:0.14KN/m2计算。 每步的挡脚杆和2道防护栏杆都采用Φ48×2.75钢管。 脚手架外侧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网,其荷载标准值按照侧面投影面积0.005KN/m2计算。 **升降脚手架主要使用材料及其参数见表3.1: 表2.1 (1)采用φ48×3.2钢管的构件的长度: 立杆:L=13.5×5×2=135m; 大横杆:L=2×7×9=126 m(长度按9.5m计算); 小横杆:L=9×7×1.2=76m (每根长度按1.2m计算);

纵向支撑(外剪刀撑):L=4×2 2 )35.13(8++4×22)3 5.13(4+=61m(按单片剪刀撑计算); 架体内排剪刀撑:L=12×4=48m ; 护拦:L=9×7=63m ; 采用2.348?Φ钢管的构件的总长度为: ∑L = 135+133+76+61+48+63=509m 所用钢管的总重量为:G 管= 509×3.586=1826kg 水平支撑桁架总重量 主 框 架: G 主 = 2×(G 主1+G 方2+G 方3)=219.85 kg 大 横 杆: G 横 = G 小+G 大+G 桁=329.08 kg 立 杆: G 主 = G l 立1+G 立2=165.2 kg 桁架总重量: G 桁 = G 主+G 立+G 横= =714.13 kg 则架体结构的自重为: G= (G 管 +G 桁)×1.1=1826+714.13=2540kg (2)脚手板自重: 板宽0.8m ,长8m,厚0.04m ,按原计算考虑有3步脚手板。 根据荷载规范木脚手板自重取0.35KN/m2。 (3)安全网: 仍用原计算的数据但按面积比增大。 安全网的重量为:G 安全网 =1.212×8×13.5=130kg 永久荷载汇总见表2.2: 根据荷载规范: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如表2.3 表2.3 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表4.1.2.3: 结构施工按二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3KN/m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0.5KN/m 2计算; 装修施工按三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2KN/m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0.5KN/m2计算。 (1)结构施工: 使用状态 :3×0.8×8×2=38.4KN 升降、坠落状态 :0.5×0.8×8×2=6.4KN (2)装修施工:

悬挑脚手架通用计算书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0.8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0.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2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 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2.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载为0.10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16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2500,体型系数0.6000。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4号工字钢,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4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1.75米。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6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00×1.500/2=0.075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500/2=1.500kN/m 荷载的计算值q=1.2×0.036+1.2×0.075+1.4×1.500=2.233kN/m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M=2.233×1.0502/8=0.308kN.m σ=0.308×106/4248.0=72.429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16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荷载标准值q=0.036+0.075+1.500=1.610kN/m

2013爬架计算书改讲解

爬架计算书 二○一三年四月 前言

本计算书将反映爬架系统关键部件的受力状况、强度及稳定性等计算内容。主要计算根据是建设部《建筑施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和《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计算单元的选取原则是符合《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①桁架导轨式爬架设计支承跨度 7.0m,选择计算单元的跨度为6.9m。 2。设计架110m②桁架导轨式爬架设计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乘积一般小于体高度 14.4m,架体高度与支承跨度乘积:14.4m×6.9m=99.36㎡ <110㎡。 ③架体内外排立杆中心距为0.75米,步高为1.8米。 综上所述, 本设计计算书选取一支承跨度6.9m的一榀脚手架作为计算单元。 爬架计算书 一、相关术语 1、竖向主框架:由横梁、斜杆、立杆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用于构造爬架架体,垂直于建筑物外立面,并与附着支承结构相连,主要承受和传递竖向和水平荷载的竖向框架。 2、水平支承桁架:用于构造爬架架体,主要承受架体竖向荷载,并将竖向载荷传递至竖向主框架和附着支承结构的水平结构。 3、附着支承结构:直接与工程结构相连,承受并传递脚手架荷载的支承结构。 4、支承跨度:两相邻竖向主框架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5、脚手架高度:架体最底层杆件轴线至架体最上层横杆(护栏)轴线间的距离。 6、防坠装置: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坠落的制动装置。 7、防倾覆装置:防止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倾覆的装置。 二、荷载规定和计算系数 1.荷载规定 ①恒载:包括搭设架体的钢管和扣件、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作业层脚手板、安全网、提升机构以及固定于架体上的设备等传给附着支承点的全部材料、构配件、器具的自重。 ②活荷载(施工荷载):架体在工作状态下,结构施工时,按两层荷载(每层22)计算;架体在升降状m)计算;装修施工时,按三层荷载(每层2kN/3kN/m2计算。态下,施工活荷载按每层0.5kN/m③风荷载:风压标准值按照规范计算确

型钢悬挑架设计计算书(非常详细)

住宅工程型钢悬挑脚手架(扣件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架体验算 一、脚手架参数 脚手架设计类型结构脚手架脚手板设计荷载(kN/m2)3 同时施工作业层数2卸荷设置无 脚手架搭设方式双排脚手架脚手架钢管类型Ф48×3 脚手架架体高度H(m)19.8立杆步距h(m) 1.8 立杆纵距或跨距l a(m) 1.5立杆横距l b(m)0.9 内立杆离建筑物距离a(m)0.3双立杆计算方法不设置双立杆 二、荷载设计 脚手板类型竹芭脚手板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 kjb(kN/m2)0.1 0.01 脚手板铺设方式1步1设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 G kmw(kN/m2) 0.17 挡脚板类型竹串片挡脚板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G kdb(kN/m) 0.12 挡脚板铺设方式1步1设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 g k(kN/m) 横向斜撑布置方式6跨1设结构脚手架作业层数n jj2 3地区江苏南京市结构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G kjj(kN/m2) 安全网设置全封闭基本风压ω0(kN/m2)0.25

0.938,0.65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13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连墙件、单 立杆稳定性) 0.265,0.184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连墙 件、单立杆稳定性) 计算简图: 立面图

侧面图 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横向水平杆上纵向水平杆根数n4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纵向水平杆在 上 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107800 横杆弹性模量E(N/mm2)206000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4490

外脚手架计算书(20200617113908)

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 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5.3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9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φ48.3×3.6,连墙件采用3步3跨,竖向间距5.4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0.6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7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40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500/2=0.26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500/2=2.250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40+1.2×0.262+1.4×2.250=3.513kN/m

爬架方案设计范例讲解

朔州清河湾2-2#、4-2#楼导轨式爬架方案设计(草案) 山西赛福特施工设备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三月

朔州清河湾2-2#、4-2#楼导轨式爬架方案设计会签单 爬架公司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使用单位 安全主管: 技术主管: 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3) 1.1 工程概况 (3) 1.2 设计依据 (3) 2、导轨式爬架 (3) 2.1简介 (3) 2.2 爬升原理 (3) 2.3 防坠原理 (4) 2.4 性能指标 (4) 2.5 性能特点 (4) 3、爬架工程工期及施工范围 (4) 4、施工方案设计 (5) 4.1平面设计 (5) 4.2立面设计 (5) 4.3预埋设计 (6) 5、导轨式爬架安装流程 (7) 6 、爬架安装方法 (8) 6.1爬架安装平台搭设 (8) 6.2提升机位摆放 (8) 6.3竖向主框架安装 (8) 6.4水平桁架安装 (9) 6.5附着支承结构的安装 (10) 6.6导轮的安装 (11) 6.7提升上吊点的安装 (11) 6.8附着构件安装 (11) 6.9垂直拉筋的安装 (11) 6.10电器控制系统安装 (11) 7、钢管脚手架搭设 (12) 7.1 立杆搭设要求 (12) 7.2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搭设要求 (12) 7.3 内外剪刀撑搭设 (13) 7.4 扣件安装注意事项 (13) 8、防护搭设 (13) 8.1 架体底层防护 (13) 8.2 脚手板及挡脚板的搭设 (13) 8.3 翻板制做 (14)

8.5 架体断片端头防护搭设 (14) 8.6爬梯搭设 (15) 9、导轨式爬架正确操作 (15) 9.1导轨式爬架升降工艺流程 (15) 9.2爬架检查操作内容 (15) 9.3预紧电动葫芦 (16) 9.4第一次提升(或下降)爬架的步骤 (16) 9.5爬架使用注意事项 (16) 9.6作业过程中的检查保养 (17) 9.7施工期间的注意事项 (17) 9.8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 (18) 10、导轨式爬架安全操作规定 (18) 11、常见故障分析 (19) 12、导轨式爬架拆除操作 (19) 12.1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19) 12.2拆除步骤 (20) 12.3拆除中注意事项 (21) 12.4导轨式爬架拆除安全措施 (21) 13、塔吊、电梯及其附墙处的协调 (22) 14、防雷措施 (22) 15、施工时间进度 (23) 16、施工组织策划及工程管理 (23) 16.1 技术准备 (23) 16.2 安全技术交底及培训制 (23) 16.3 准备材料、工具 (23) 16.4 施工组织机构 (24) 16.5施工人员计划 (24) 17、导轨式爬架的维护和保养 (24) 18、爬架安装、提升过程的管理 (25) 18.1爬架组装完成提升一次后的检查验收 (25) 18.2检查验收内容要填写相应的表格及文字资料 (25) 18.3监测 (25) 19、应急预案 (26) 19.1目的 (26) 19.2事故类型与危险程度分析 (26) 19.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6)

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多排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脚手架参数 、荷载设计

计算简图: 立面图

侧面图三、横向水平杆验算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 取多排架中最大横距段作为最不利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2 ×(0.04+G kjb ×l a/(n+1))+1.4 G×k×l a/(n+1)=1.2 (0×.04+0.35 1×.2/(2+1))+1.4 3×1.2/ (2+1)=1.896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0.04+G kjb ×l a/(n+1))=(0.04+0.35 1.2×/(2+1))=0.18kN/m 计算简图如下: 取前后立杆横距最大的那跨计算,并考虑在顶端处有横向水平杆外伸 1、抗弯验算

M max=max[ql b2 /8,qa12/2]=max[1.896 1×.22/8,1.896 ×0.152/2]=0.341kN m· σ=0γM max/W=1×0.341 ×106/5260=64.87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 、挠度验算 νmax=max[5q'l b4/(384EI) ,q'a14/(8EI)]=max[5 0×.18 ×12004/(384 ×206000×127100),0.18 ×1504/(8 ×206000×127100)]=0.185mm νmax=0.185mm≤ [ ν=]min[l b/150,10]=min[1200/150,10]=8mm 满足要求! 3 、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q(l b+a1)2/(2l b)=1.896 (×1.2+0.15)2/(2 ×1.2)=1.44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q'(l b+a1)2/(2l b)=0.18 ×(1.2+0.15)2/(2 ×1.2)=0.136kN 四、纵向水平杆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1.44kN q=1.2 0.0×4=0.048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0.136kN q'=0.04kN/m 1 、抗弯验算计算简图如下: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PKPM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计算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17.4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6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40米,立杆的步距1.45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2.9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1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木板,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2层计算。 栏杆采用木板,荷载为0.14kN/m,安全网荷载取0.005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35kN/m2,高度变化系数0.8400,体型系数1.1340。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b号槽钢U口水平,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1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1.90米。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500/2=0.26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500/2=2.250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8+1.2×0.262+1.4×2.250=3.511kN/m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M=3.511×0.6002/8=0.158kN.m =0.158×106/4491.0=35.181N/mm2

爬架计算书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设 计 计 算 书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计算书依据 (3) 二、荷载计算 (3) 三、水平支承框架计算 (9) 四、导轨主框架受力计算 (10) 五、支座反力计算 (11) 六、穿墙螺栓强度计验算 (12) 七、提升设备、吊挂件及吊环计验算 (13) 八、架体稳定性计验算 (15) 九、架体稳定性计验算 (16)

一、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机械设计手册》 《起重机设计手册》等 二、荷载计算(按6.5米跨度计算) (一)静荷载 ⒈结构自重 ⑴导轨主框架自重 ①外侧竖杆 φ48.3×3.6钢管,11.4m长。 计算:11.4×39.7=452.6N ②内侧竖杆 φ48.3×3.6钢管 9.5m长。 计算:9.5×39.7=377N ③竖腹杆 φ48.3×3.6钢管 7根0.9m长。 计算:7×0.9×39.7=250.11N ④斜拉杆 φ48.3×3.6钢管 7根2.01m长。 计算:7×2.01×39.7=558.6N ⑤导轨竖杆 φ48.3×3.6钢管 2根9.5m长。 计算:2×9.5×39.7=754N

⑥导轨横杆 φ32×3.25钢管,28根0.2m长。 计算:28×0.2×22.6=126.6N ⑦导轨斜杆 φ32×3.25钢管,27根0.412m长。 计算:27×0.412×22.6=251.4N ⑧导轨小横杆 Φ25圆钢,82根0.092m长。 计算:82×0.092×38=286.67N 即∑=3056.98N ⑵支承框架自重 ①弦杆 φ48.3×3.6钢管,4根6.5米长。 计算:4×6.5×39.7=1032.2N ②斜杆1 φ48.3×3.6钢管,4根1.83米长。 计算:4×1.83×39.7=290.6N ③斜杆2 φ48.3×3.6钢管,4根2.31米长。 计算:4×2.31×39.7=366.8N ④斜杆3 φ48.3×3.6钢管,4根2.55米长。 计算:4×2.55×39.7=405N ⑤立杆 φ48.3×3.6钢管,12根1.8米长。 计算:12×1.8×39.7=857.5N ⑥水平支撑斜杆

型钢悬挑架设计计算书(非常详细)

住宅工程型钢悬挑脚手架(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架体验算 一、脚手架参数 二、荷载设计

计算简图: 立面图

侧面图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2×(0.033+G kjb×l b/(n+1))+1.4×G k×l b/(n+1)=1.2×(0.033+0.1×0.9/(4+1))+1.4×3×0.9/(4+1)=0.818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0.033+G kjb×l b/(n+1))+G k×l b/(n+1)=(0.033+0.1×0.9/(4+1))+3×0.9/(4+1)=0.591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0.1ql a2=0.1×0.818×1.52=0.184kN·m σ=M max/W=0.184×106/4490=40.96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l a4/(100EI)=0.677×0.591×15004/(100×206000×107800)=0.913mm νmax=0.913mm≤[ν]=min[l a/150,10]=min[1500/150,10]=10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1.1ql a=1.1×0.818×1.5=1.34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1.1q'l a=1.1×0.591×1.5=0.976kN 四、横向水平杆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1.349kN q=1.2×0.033=0.04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0.976kN q'=0.033kN/m 1、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悬挑脚手架阳角悬挑梁计算书2013-11-28

悬挑脚手架阳角悬挑梁计算书 一、基本参数 1、脚手架参数 2、型钢参数 3、布置图 悬挑脚手架阳角处型钢布置图

二、立杆计算 1、荷载计算 Glk k (2)构配件自重N G2k =0.79+1.98+0.33=3.10kN 其中:脚手板重量:12×1.50×0.40×0.11=0.79kN 栏杆、挡脚板重量:12×1.50×0.11=1.98kN 安全网重量:22.20×1.50×0.01=0.33kN (3)活荷载包括: a.施工荷载N Qk =1.50×0.40×(3.00+2.00)=3.00kN b.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 k =μ z μ s ω =0.65×1.040×0.30=0.20kN/m2 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 W =0.9×1.4M ωk=0.9×1.4ωk L a h 2/10=0.9×1.4×0.20×1.50×1.802/10 =0.12kN·mm=120000N·mm 2、立杆长细比验算 立杆计算长度l =kμh=1.0×1.50×1.80=2.70m 长细比λ=l /i=2.70103/15.90=170≤210 立杆长细比λ=170.00<210,满足要求。 3、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计算 立杆计算长度l =kμh=1.155×1.50×1.80=3.12m 长细比λ=l /i=3.12×103/15.90=196 查《规范》表A得,υ=0.188 4、立杆稳定性验算 1)不组合风荷载时 N 1=1.2(N Glk + N G2k )+1.4ΣN Qk =1.2×(2.37+3.10)+1.4×3.00=10.76kN N/( A)=10.76×1000/(0.188×424)=134.99 N/mm2 2)组合风荷载时

计算书(爬架-塔楼方案)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1计算依据 1.1.1主要施工规范、规程、标准 1.1.2其他文件

1.1.3 参考手册 1.1.4 项目图纸 1.2 构件计算 1.2.1 计算说明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结构为附着支承结构及建筑物结构。 鉴于进入施工现场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或验收的合格证书,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为合格定型产品,故本验算不包括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架体杆件及扣件、定型附墙支座、定型防倾及防坠装置的验算内容。附着支承结构的加高件,系依现场具体情况确定;竖向主框架的连墙杆(件),系依安装、提升、拆卸的情况确定,故本验算不包括该部分内容。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荷载通过附着支承结构传给建筑物结构构件,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层高等,导致附着支承结构的设置及建筑物结构构件不同于鉴定时的情况,现针对以下情况给出内力及荷载,用于附着支承结构及建筑物结构构件的验算:

⑴、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物结构连接的附着支承结构构件。 ⑵、与附着支承结构连接的建筑物结构构件。 1.2.1.1附着支承结构构件 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附着支承结构构件应进行以下验算:○1附墙支座的受弯、受剪、焊缝; ○2穿墙螺栓的受剪和受拉承载力; 1.2.1.2建筑物结构构件 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等,支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建筑物结构构件应进行以下验算: ○1穿墙螺栓在螺栓孔处,梁混凝土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2穿墙螺栓所在框架梁,梁平面内、外的受弯及受剪扭承载力; 1.2.2 荷载及荷载组合设计值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支承结构验算、与附着支承结构连接的建筑物结构构件验算,应按实际选取承受架体荷载最大的附墙支座。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4.1规定,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恒荷载按实际计算,各工况作用在附着支承结构及建筑物结构构件上的活荷载、荷载不均匀系数γ2及荷载冲击系数γ3(均可取2.0)、用于验算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表达式S,按表2.1计算,并取各种工况下较大的S乘以2.0,进行附着支承结构及建筑物结构构件验算。 表2.1 活荷载及用于验算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表达式S×2.0

盘扣式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231-2010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脚手架参数 二、荷载设计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02 搭设示意图 盘扣式脚手架剖面图

盘扣式脚手架立面图 盘扣式脚手架平面图三、横向横杆验算

横向横杆钢管类型A-SG-1500 横向横杆自重G khg(kN) 0.05 单跨间横杆根数n jg 2 间横杆钢管类型B-SG-1500 间横杆自重G kjg(kN) 0.043 纵向横杆钢管类型B-SG-1500 纵向横杆自重G kzg(kN) 0.043 横向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横向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 92800 横向横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横向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 3860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q=1.2×(G khg/l b+G kjb×l a/(n jg+1) )+1.4×Q kzj × l a /( n jg +1) =1.2×(0.050/0.9+0.35×1.8/(2+1))+1.4×2.0×1.8/(2+1)=1.99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 khg/l b+G kjb×l a/(n jg+1) )+Q kzj × l a /( n jg +1) =(0.050/0.9+0.35×1.8/(2+1))+2.0×1.8/(2+1)=1.466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ql b2/8=1.999×0.92/8=0.202kN·m σ=M max/W=0.202×106/3860=52.4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V max=5q'l b4/(384EI)=5×1.466×9004/(384×206000×92800)

脚手架整合方案计算书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7.2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φ48×3.0,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1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30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16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0.6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400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0.800/2=0.12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800/2=1.20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120=0.190kN/m

爬架施工专项方案也(计算书完整,并有与塔吊、施工电梯、卸料平台处的处理措施细部做法)

爬架施工专项方案 (计算书完整,并有与塔吊、施工电梯、卸料平台处的处理措施细部做法)

1、防坠落、倾翻措施 本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有防坠、防倾装置: 1.1 用于防倾的附着支承装置 该装置用两根14a槽钢焊接成强度大、刚度好的钢梁,该钢梁焊接在附着支撑钢板上。装配时用M30的螺栓穿过建筑物上的预留孔,用两块100×100×10的钢板一端压在支撑钢板上,另一端压在建筑结构上,再在两端带上螺母,将附着装置固定在建筑物上成为整个脚手架的受力点。用于防倾的附着装置上设有导向、防倾滚轮,与设在竖向主框架上设置的导轨配合,可起导向、防倾作用。 1.2 用于固定防坠吊杆的独立附着支承装置 该装置采用16#工字钢焊接钢梁,该钢梁焊接在附着支撑钢板上。装配时用M30的螺栓穿过建筑物上的预留孔,用两块100×100×10的钢板一端压在支撑钢板上,另一端压在建筑结构上,再在两端带上螺母,将附着装置固定在建筑物上同样也成为整个脚手架的受力点。其上固定防坠吊杆,工作时防坠装置的锁块在弹簧力作用下夹持吊杆,通过吊杆将升降脚手架的恒荷载及活动荷载传到建筑物上起到防坠作用,在升降时该锁块松开。 2、施工电梯口、塔吊处理措施 2.1 塔吊附着处的架体处理 为了保证架体顺利运行,在塔吊附着架体相交处搭设成可以拆卸的活动架,在运行时拆开该部分架体,并在运行完毕后及时恢复。每次只能拆除一步架的钢管,并在该部分架体通过塔吊附着并恢复后再拆除下一步架。若需拆除底部架体,则在拆除前必须清理干净架体底部的建筑垃圾。

2.2 施工电梯处的架体处理 为了满足主体阶段的施工防护需要,在脚手架上运行阶段施工电梯处架体正常搭设。装饰施工阶段由于架体下运行,同时为了满足施工电梯能够顺利运行到顶,在主体施工完毕后需要拆开施工电梯处架体。 建筑物 建筑物 塔吊附着处架体示意图一塔吊附着处架体示意图二 塔吊附着

多排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3.19

多排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一、基本参数 主梁离地高度(m) 15 悬挑方式 普通主梁悬挑 主梁间距(mm) 1500 主梁与建筑物连接方式 平铺在楼板上 锚固点设置方式 U 型锚固螺栓 锚固螺栓直径d(mm) 16 主梁建筑物外悬挑长度L x (mm) 2200 主梁外锚固点到建筑物边缘的距离a(mm) 100 主梁建筑物内锚固长度L m (mm) 3800 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混凝土与螺栓表面的容许粘结强度[τb ](N/mm 2 ) 2.5 锚固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f t ](N/mm 2 ) 50 二、荷载布置参数

平面图

立面图三、主梁验算 q'=g k=0.241=0.241kN/m 第1排:F'1=F1'/n z=5.3/1=5.3kN 第2排:F'2=F2'/n z=5.3/1=5.3kN

第3排:F'3=F3'/n z=5.3/1=5.3kN 荷载设计值: q=1.2×g k=1.2×0.241=0.289kN/m 第1排:F1=F1/n z=6.88/1=6.88kN 第2排:F2=F2/n z=6.88/1=6.88kN 第3排:F3=F3/n z=6.88/1=6.88kN 1、强度验算 弯矩图(kN·m) σmax=M max/W=2.046×106/185000=11.062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型钢悬挑脚手架扣件式计算书

8#楼楼梯型钢悬挑脚手架(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28-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 架体验算 一、脚手架参数

安全网设置 全封闭基本风压ω0(kN/m2) 0.5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13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连墙件、单 立杆稳定性) 0.938,0.65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连墙件、 单立杆稳定性) 0.531,0.368 立面图

侧面图 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纵向水平杆在上横向水平杆上纵向水平杆根数n 2 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 107800 横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 4490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2×(0.033+G k ×l b /(n+1))+1.4×G k ×l b /(n+1)=1.2×(0.033+0.1×1.05/(2+1))+1.4×2× 1.05/(2+1)=1.062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0.033+G k ×l b /(n+1))+G k ×l b /(n+1)=(0.033+0.1× 1.05/(2+1))+2× 1.05/(2+1)=0.768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 =0.1ql a 2=0.1×1.062×1.22=0.153kN·m σ=M max /W=0.153×106/4490=34.058N/mm2≤[f]=205N/mm2

外爬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清晰)

目录 第一章施工部署2 1.工程概况2 2.爬架的选择 2 3.国力爬架简介 2 4.方案设计 3 5.爬架施工流程图 4 6.液压爬架的安装 5 7.液压爬架的升降7 8.液压爬架工况状态下的使用10 9.液压爬架的维修与保养10 10.液压爬架的拆除11 11.液压爬架的安全措施12 12.液压爬架的防坠措施13 第二章爬架计算书14第三章附图24

第一章施工部署 1.工程概况 2.爬架的选择 F座地上部分结构施工期间,外爬架采用中建六局中新模板厂研制生产的“国力牌”附着液压升降脚手架。 3.国力液压升降爬架简介 在我国高层建筑大量建设的情况下,附着升降脚手架(爬架)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其升降功能、工程适应性和经济性是其它形式的脚手架所不能比拟的,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的效果更加明显。 曾荣获中建总公司十项重点科技成果推广之一、九八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中建六局国力爬架已在几十个工程中应用,并不断地进行改进、提高和完善。今又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合作,研制出了国力爬架的第三代产品——液压升降爬架,并在北京“福景花园”高层住宅工程中成功应用,使用前景十分广阔。 国力牌液压升降爬架所采用的升降设备为液压提升设备,且实现分体单跨升降。以带导轨主框架为骨架所搭设的脚手架体整体稳定性好。可伸缩的杆式附着支撑构造,在大悬挑工程结构中,尤显其独特的优越性。国力牌液压爬架具有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灵活、设计合理、经济适用等突出优点,完全符合建设部制定的有关爬架的规定和要求。 4.方案设计

4.1 平面设计见附图一 4.1.1 爬架采用单跨升降,共设计46榀主框架,分23个提升单元。 4.1.2爬架提升方式均采用液压升降的提升方式,配2套液压升降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两跨架体的升降操作。 4.1.3 爬架的附着支承构造分为:A型用于剪力墙部位,支座宽度为0.5m;B型用于阳台宽度1.8m部位,支座宽度为2.1m,以上两种形式均采用液压升降的提升方式。 4.1.4 在塔吊附墙或其它对爬架升降造成影响时,在架体搭设中应用短钢管搭设,采取局部临时拆搭的办法,使架体越过障碍,正常升降。 4.2爬架预留孔剖面设计见附图二、三。 4.2.1建筑结构剪力墙部位地上第2层开始预留孔,第3层结构砼各项强度达到C10时,即可安装主框架搭设架体。第1、2、3层结构施工时需搭设悬挑外架,第4层施工时就可用爬架进行主体施工。当施工第4层以上,并第4层砼各项强度达到C15以上时,即可把上支座提升到第4层同时可对架体进行提升。阳台部位的留孔与主框架安装次序同剪力墙部位,区别在于阳台部位从标准层开始留孔、安装使用。(因F座北侧与俱乐部相连接,而俱乐部为三层,所以F座北侧爬架在剪力墙上从第四层开始留洞)。 4.2.2爬架体以主框架为骨架采用扣件钢管搭设,架体高度12.8m,宽度0.9m,每步架高度1.8m.,根据图搭设剪刀撑和底部支承框架等机构,所有钢管必须按规范搭设,扣件必须按规定拧紧。

型钢悬挑外挑架计算书-出挑3550

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19.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 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1.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木板,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2层计算。 栏杆采用木板,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100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45kN/m2,高度变化系数1.2000,体型系数1.2480。 卸荷吊点按照构造要求考虑,不进行受力计算!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20a号工字钢,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3.55米, 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4.75米,支承点到锚固中心点距离为4.35米。 悬挑水平钢梁上面的联梁采用16号工字钢,相邻悬挑钢梁之间的联梁上最多布置1根立杆。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W=π(D4-d4)/32D。 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钢管外架计算书

钢管外架计算书

————————————————————————————————作者:————————————————————————————————日期:

一、工程概况 1、该工程为贵州省遵义市国家税务局新建机关办公楼工程,位于遵 义市汇川区人民路,有很好的地理优势,建筑面积11164平方米,本工程 是遵义市国家税务局办公大楼,地下负一层为人防层兼地下车库及设备 用房,地上十二层为办公。 2、本工程为二类高层民用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上共十二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47.7米(从室外地面至十二层屋面楼板);使 用年限50年,抗震不设防。 二、材料的选择 本工程搭设脚手架使用的材料分别为:焊接钢管:外径48mm,壁厚3.5mm。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对转扣件应满足下表要求: 扣件性能试验的合格标准 性能试验名称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对接扣件底座 抗滑试 验荷载(N)7200 10200 7200 10200 ---- ---- 位移值(mm)Δ1≤0.7 Δ2≤0.5Δ1≤0.7 Δ2≤0.5---- ---- 抗破坏试验(N) 25500 17300 扭转刚度试 验力矩(N·m) 918 ---- ---- ---- 位移值或转角无规定---- ---- ---- 抗拉试验荷载(N)---- ---- 4100 ---- 位移值(mm)---- ---- Δ≤2.0---- 抗压试验(N) ---- ---- ---- 51000 注:○1试验采用的螺旋扭力矩10N·m ○2表中Δ1为横杆的垂直位移;Δ2为扣件后部的位移值。

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参数 为满足本工程浇筑砼、砌筑、装修等需要,现对外架的参数作以下规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参数(单位:m) 项目构 造 形 式 立杆大横 杆步 距 操作 小横 杆 间距 剪刀撑连墙杆内立杆 离墙距 离 横距纵距 砼浇筑、 砌筑、装修双 排0.5 1.3 1.8 1.8 1.0 设置位置:(1)两端双跨内 (2)中间每隔30m净距双跨 内; (3)设在外侧与地面成45°角 二步三 跨设置 一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