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钻紫薇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合集下载

紫薇的繁殖方法

紫薇的繁殖方法

嫁接后的管理
检查成活率
嫁接后要及时检查成活率,未成活的 要及时补接。
解除绑扎物
当嫁接成活后,要及时解除绑扎物, 以免影响植株生长。
加强肥水管理
嫁接成活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 株生长健壮。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或 复合肥,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害防治
嫁接成活后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及时 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04
分株繁殖
母株的选择和处理
选择健壮的母株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株型紧凑的紫薇母株,确保分株 繁殖的成功率。
处理母株
在分株前,对母株进行适当修剪,去除弱枝、病枝和徒长枝 ,保持株型美观,同时减少养分消耗。
分株时间和方法
分株时间
紫薇的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此时植株处于休眠期,分 株后容易成活。

扦插前准备好透气性良好的基质 ,如珍珠岩、蛭石等,基质要消
毒处理,避免病害。
扦插时要将插穗插入基质中2/3 左右,轻轻压实,保持稳定。
插后管理
扦插后要保持基质湿润,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浇 水导致腐烂。
放置在半阴处,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空气湿润, 有利于生根成活。
生根后可逐渐增加光照和通风,促进生长。同时 也要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等管理措施。
嫁接繁殖
优点在于能利用砧木的优良特性,提高嫁接苗的抗逆性和 适应性,实现快速成型和提前开花;但技术要求较高,嫁 接成活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紫薇繁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组织培养技术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实现紫薇的快速繁殖和优 良品种的选育。
基因工程技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 具有优良性状和抗性的紫 薇新品种。
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手 段相结合,选育具有优良性状和抗性 的紫薇新品种。

紫薇优良品种‘晓明1号’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紫薇优良品种‘晓明1号’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紫薇优良品种‘晓明1号’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蔡能;王晓明;李永欣;曾慧杰;乔中全【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6(32)1【摘要】建立紫薇优良品种‘晓明1号’组培快繁体系,为大规模繁殖提供技术。

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组培快繁体系中的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培苗移栽进行了研究,建立组培快繁体系。

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接种在DKW+BA 1.0 mg/L+NAA 0.05 mg/L+PVP 300 mg/L的初代培养基上,腋芽萌发率95.56%,植株生长健壮;‘晓明1号’紫薇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最佳配方为DKW+BA 1.0 mg/L+IBA 0.05 mg/L和1/2DKW+NAA 0.1 mg/L+AC 300 mg/L,增殖系数达到5.08,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条数6.2条,平均根长4.12 cm;用泥炭土:珍珠岩为2?1或3?1作为基质,以营养钵作为容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5.33%以上,组培苗叶色鲜艳,长势良好。

该研究获得了适合‘晓明1号’紫薇的组培方法,为品种的大规模繁殖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6页(P22-27)【关键词】紫薇'晓明1号’;组培;快繁体系【作者】蔡能;王晓明;李永欣;曾慧杰;乔中全【作者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富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39.49;Q813.13【相关文献】1.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J], 李晓青;王慧瑜;张晓申;赵海红2.黑叶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J], 范淑芳;简大为;刘斌;李晓琴;左雪枝3.'紫韵'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J], 蔡能;王晓明;李永欣;曾慧杰;乔中全;刘思思4.紫叶紫薇良种组培快繁研究 [J], 饶丹丹;王湘莹;蔡能;乔中全;曹受金;王晓明;周围5."红火球"紫薇组培快繁与抗褐化研究 [J], 李芳菲;杨利平;刘资华;时群;陈丽文;何贵整;杨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红叶红花紫薇(天鹅绒紫薇) 紫薇栽培管理技术

美国红叶红花紫薇(天鹅绒紫薇) 紫薇栽培管理技术

美国红叶红花紫薇(天鹅绒紫薇)紫薇栽培管理技术美国红叶红花紫薇(天鹅绒紫薇)美国引进新品种,美国红叶紫薇是美国最畅销的紫薇品种,比国内紫薇具有多种前景优势:集观花、观叶于一体,极具观赏价值。

长势旺,新叶酒红色,老叶略带红色。

新枝红色。

花深粉红色,6月初始花,美国红叶紫薇花期长达4月以上,花量大。

极易形成花芽,花后短截枝顶,半月可形成花芽,约20天又可第二次开花。

喜光,适应性广,耐旱,可耐-23℃的低温,病虫害较少。

在园林中可用于孤植或丛植,是制作盆景、桩景的良好素材。

也是值得推广的多观赏性状的紫薇新品种,资源极其稀少,潜力巨大,并有逐步开始替代国内普通紫薇之势。

因此,无论从观叶还是赏花来说发展美国红叶紫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栽前准备(1)定点:准备栽树的田进行犁耙整平,然后根据规划时确定的株行距进行定点,定点时,用竹杆或麻杆制成标杆,下端削成楔形,便于插入土中,测定植点时,先按地形、房屋或道路测出一条基线,再测出与基线垂直的一条线,然后可根据预定的株行距测绳标出每株果树的位置,并用白灰标记。

如果面积大或在起伏不平的丘陵坡地建园,首先应在苗圃中心立行标杆,然后划分成熟个小区分别测量定点。

(2)挖穴:定点后即可开始挖穴。

书穴的大小,深浅应根据土质情况而定,沙质壤土土质疏松,根系易于伸展,数穴可稍小一些,直径50厘米,深40厘米即可,粘质土壤土质粘重,根系延长比较困难,树穴的直径和深度大些。

苗木地苗木网。

挖树穴时,距地表25厘米以内的耕作层土壤和下面的心土要分开堆放,定植时先把耕作层熟土和腐熟的厩肥、农家肥搅拌均匀后(也可适当放些复合肥)。

回填到根群附近,然后把心土压在上面。

二、栽植时期紫薇栽植一般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

秋植期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越早越好;春植时在大地解冻后,紫薇树苗发芽前为宜。

秋植好处在于秋天紫薇落叶后适当提早定植时间,地温尚高,有利于根系活动,甚至当年长出长量。

春季栽植过早,地温遍低,新根发的慢,而大气蒸发量大,小苗大量丧失水份,必然影响苗木的成活率。

新品种紫薇的无性快繁管理技术

新品种紫薇的无性快繁管理技术

新品种紫薇的无性快繁管理技术李飞商水县城市管理局河南商水 466100李凤姣商水县城市管理局河南商水 466100中图分类号:S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inn.)又名百日红、痒痒树、满堂红等,属千屈菜科紫薇属,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既可用作庭院、公园、绿地的美化,也可用来可制作树桩盆景,是美化环境和养花的观赏佳品。

紫薇性喜阳光,略耐阴,耐旱忌涝,耐修剪,萌蘖性强。

以下主要就观赏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几个美国进口红花紫薇新品种关键繁殖管理技术做一阐述:一、新品种简介1.阿拉帕霍红紫薇最具抗病性的紫薇,喜充足的阳光,花色为亮红色。

2.T0nto紫薇花色为深桃红红色能适应各类土壤。

3.塔斯卡洛拉紫薇,具有很高的耐病,白粉病和斑叶病花,色为鲜红色,能适应各类土壤。

4.红火球紫薇花鲜红色,花在晴热天为猩红色,多云凉爽天气则为亮红色,耐低温,抗病性强。

5.红火箭紫薇新叶微红,老叶绿色略带红晕,樱桃红。

6.炸药紫薇具有优良的抗病性、喜充足的阳光,花色为鲜红色。

抗白粉病。

二、新品种紫薇无性繁殖技术主要分为扦插法、嫁接法,也可用分生、压条法1.新品种紫薇扦插繁殖紫薇扦插繁殖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繁殖苗木速度快。

(1)插条采收及沙藏。

11月上、中旬,在紫薇树上剪取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枝条,分规格将枝条捆成小捆,在室外选择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处挖深80-100厘米的沟先在沟底铺一层湿沙,将捆成捆的枝条与湿沙分层埋在沟内,放到距地面约20厘米处,用沙填平,再覆土成屋脊状,中间插草把通气。

有条件的也可储于冷藏室内,注意保持适度。

(2)整地作床。

紫薇喜光照充足和温暖、湿润的环境,耐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在排水良好、肥沃、轻度石灰质的土壤中生长最好。

依上述条件选好圃地后,在秋季或翌年早春,将所选圃地进行一次翻晒,每亩施农家肥500-8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拌匀,然后作床,床高出地面20厘米,床面宽1.2米,床长视田而异,床间留40-50厘米宽的步道,并挖好排水沟。

黑叶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黑叶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0 . 5 m s / L I B A为最佳 生根 培养基。
关键词 : 黑叶紫薇 ; 带 芽茎段 ; 组培 快繁
中图分类号 : ¥ 6 8 5 . 9 9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4 6 5 7 ( 2 0 1 7 ) 0 4— 0 o 0 9— 0 5
第3 2卷 第 4期
Vo I . 3 2 N o . 4
荆 楚理 工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J i n g c h u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7年 8月
Au g . 2 0 1 7
0 引 言
紫薇 ( L a g e r s t r o e m i a i n d i c a ) 又 名百 日红 、 满堂红 、 痒痒树等, 为 千 屈菜 科 ( L y t h r a c e a e ) 紫薇属 ( L a g e r - s t r o e m i a ) 多年 生落 叶灌木 或乔 木 , 其 花 色丰 富 , 是 我 国夏季 最重要 的观花植 物 之一 _ 1 J 。黑 叶紫 薇 为株 型 紧凑 的落 叶灌 木 , 其 花瓣 大红 , 花 药金 黄 , 叶片厚 实 、 叶色 紫黑 而 光亮 , 且 在 整 个 生长 季 节 中均保 持 紫 黑
黑 叶 紫 薇 组 培 快 繁 技 术 的研 究
范淑 芳 , 简大为 , 刘 斌 3 , 李 晓 琴 , 左 雪枝
( 1 . 荆楚理工学 院 生 物工程学 院 , 湖北 荆 门 4 4 8 0 0 0; 2 . 荆门市林 业局 , 湖北 荆 门 4 8 0 0 0 ; 3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林产工业研究所 , 江西 南昌 3 3 0 0 0 0 ) 摘要 : 目的 : 筛选 黑叶 紫薇 ( L a g e r s t r o e mi a i n d i c a ) 组培 快繁 的增 殖及 生根 培养基 , 建立 黑叶 紫薇 组培快繁

紫薇的繁殖栽培防治以及矮生紫薇的生产与应用

紫薇的繁殖栽培防治以及矮生紫薇的生产与应用

紫薇的繁殖栽培防治以及矮生紫薇的生产与应用汇报人:目录•紫薇的繁殖•紫薇的栽培技术•紫薇的病虫害防治•矮生紫薇的生产•矮生紫薇的应用01紫薇的繁殖选择一年生枝条作为插条,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保持温度和湿度,等待生根。

硬枝扦插选择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条,插入疏松的土壤中,保持湿润和阴凉,促进生根。

嫩枝扦插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繁殖。

选择种子播种时间播种方法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温度适宜有利于种子萌发。

将种子均匀撒在湿润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土,然后轻轻压实。

030201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分株繁殖,此时根系生长活跃,有利于分株成活。

选择分株时间将紫薇植株从盆中取出,分离根系,分成若干个小植株进行栽种。

分株方法将分株后的植株栽种在湿润的土壤中,保持阴凉和湿润的环境,促进生长。

栽种管理02紫薇的栽培技术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进行深翻、整平,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为紫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选择优良品种的紫薇幼苗,进行移栽前的处理,如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栽培前的准备选苗处理选地整地扦插繁殖秋季采收成熟的种子,春季进行播种,约7-10天可发芽。

播种繁殖移栽定植当幼苗长至一定高度时,进行移栽定植,注意保护根系,提高成活率。

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长约10-15厘米的插条,插入疏松的土壤中,保持湿润,约30天左右可生根。

栽培方法根据紫薇的生长情况,及时浇水施肥,以满足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浇水施肥根据需要,对紫薇进行修剪整形,使其树形美观、生长健壮。

修剪整形定期检查紫薇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保证其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栽培后的管理03紫薇的病虫害防治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紫薇病害,会导致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叶片脱落。

防治方法是及时清除病叶,并喷洒杀菌剂。

褐斑病煤污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叶片出现黑色煤污层,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是加强通风,并喷洒杀菌剂。

'紫韵'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紫韵'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紫韵'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蔡能;王晓明;李永欣;曾慧杰;乔中全;刘思思【摘要】为了建立'紫韵'紫薇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对影响腋芽萌发、组培苗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韵'紫薇适合的初代培养基为DKW+BA 1.0 mg/L+NAA 0.05 mg/L,在该培养基中腋芽萌发率达94.80%,植株生长健壮.适合的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最佳配方分别为WPM+BA 0.5 mg/L+NAA 0.05 mg/L和1/2 MS+NAA 0.2 mg/L+AC 300 mg/L.在增殖培养基中增殖系数为5.26;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条数6.9条,平均根长4.90 cm.用泥炭土:珍珠岩为3:2~3:1作为基质,以穴盘和营养钵作为容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7(044)006【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紫韵'紫薇;组培;快繁体系【作者】蔡能;王晓明;李永欣;曾慧杰;乔中全;刘思思【作者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林木无性系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林木无性系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林木无性系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林木无性系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林木无性系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林木无性系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3.1+2;S685.99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是我国夏季观花的主要园林观赏木本花卉,因其适应性强,分布广,花色艳丽,花期长达 3 个月,又被称为“百日红”。

美国紫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美国紫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美国紫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于海耀(江苏省盐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224000)摘要:以美国“三红”紫薇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扦插繁殖实验,以摸索其不同品种的成活率差异以及扦插繁殖适合的基质配比,加快美国紫薇的繁殖。

结果表明,红火球紫薇的扦插成活率最高,在田园土、珍珠岩、泥炭(体积比5︰2︰3)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可达87.2%,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的苗高生长量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三红”紫薇;扦插繁殖;基质配比2.1不同品种扦插成活率的差异从表1可看出,在美国“三红”紫薇扦插试验中,平均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红火球>红叶>红火箭,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红火球平均成活率达77%,明显好于红火箭和红叶,红火箭和红叶成活率无显著差异。

2.3不同扦插基质对苗高生长量的影响从表3可看出,3种基质配比的平均高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为:A区>C区>B区,苗高生长量最高为A区达35.3cm,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扦插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但插穗成活后,3种基质配比对插穗的高生长(下转第81页)紫薇属(Lagerstroemia)植物包括50多种乔灌木,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至南部和澳大利亚北部。

其枝干光滑,枝条柔软,花色艳丽多彩,花朵繁茂,且在群花凋谢时开放,花期长约3个月,是我国夏季绿化美化环境的主要树种之一,由于其树形优美,树皮光滑,树干扭曲,树身如有微小触动,枝梢就颤动不已,确有“风轻徐弄影”的风趣,故又被称为痒痒树[1]。

本次研究所引种的紫薇分别为红火球、红火箭、红叶紫薇,与国内目前所应用的园艺品种相比具有颜色鲜艳、抗寒性强、可持续开花等优良性状,紫薇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此,本研究根据普通紫薇扦插基质和园林植物扦插繁殖常用基质情况[2],配制了3种扦插基质,对美国紫薇进行扦插繁殖比较试验,以摸索其不同品种的成活率差异以及扦插繁殖适合的基质配比,加快美国紫薇的繁殖。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盐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通榆河试验基地,地理位置东经120°11′,北纬33°21′,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黑钻紫薇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Linn)属于千屈菜科,紫薇属。

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紫薇原产于中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名花之一,具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和其他的观赏植物相比较,紫薇的树形比较优美,在少花的夏季开花,花期长、花色艳丽、抗污染能力强,在园林绿化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具有重要的园林应用和观赏价值。

本次试验所选用的品种为美国黑钻紫薇,这个品种紫薇的特点是叶片四季呈现为紫红色,几乎接近黑色。

其他紫薇品种虽然花朵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但是在观叶性这一方面仍存在不足。

黑钻紫薇作为新一代集观花、观叶于一体的新品种,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

使得叶色成为紫薇继干皮、花色、株型之后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观赏性状。

但是因为该种品种的紫薇比较珍稀,采用播种等传统的繁殖方法,会使其优良性状难以保持。

能保持优良性状的扦插繁殖方法速度又太慢,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大量的繁殖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此次研究的对象就是美国黑钻紫薇,对其进行快繁体系的建立,不仅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能满足黑钻紫薇的快速的工厂化生产,具有满足市场需求的现实意义。

本次试验以美国黑钻紫薇的茎段为研究材料,从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初代培养过程中最适合的消毒方法,初代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用量,继代培养最适宜的培养基和激素用量,以及最适宜生根培养的培养基和培养基激素种类和用量选择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来筛选出最优异的技术组合。

外植体的消毒试验表明,综合污染率和褐化率两种因素,紫薇外植体在进行
初代培养时最适宜的消毒方法为先用70%的酒精溶液处理30S,再用10%的NaCIO 溶液处理1Omin,接着转入添加了 2.0mg/L的PPM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此时的污染率为14.43%,褐化率为23.33%,与其他方式的污染率和褐化率差异显著。

PPM作为一种广谱抗微生物剂,在较高浓度下能消除外植体的内源性污染。

添加PPM可以显著的降低初代培养过程中的污染率,有利于对紫薇的腋芽进行诱导。

在今后的组培试验中,可以适当的运用PPM,对试验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帮助。

外植体的腋芽诱导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外植体腋芽的诱导有着显著的影响。

综合萌芽的诱导率和生长状况来看,本次试验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1mg/L+PPM2.0mg/L,此时腋芽的诱导率高,为76.33%,萌芽生长健壮且叶色翠绿。

丛生芽的继代试验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6-BA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

最佳的继代培养基为MS+2.0mg/L6-BA,紫薇丛生芽的长势最好,增殖系数也最高,为7.26。

这种状态的丛生芽最有利于快速繁殖。

通过生根试验发现,紫薇的再生苗在添加了不同浓度的IBA和NAA的生根培养基中均能诱导生根,但是生根的状态和生根率明显不同。

在整个生根正交试验中,1/2MS+0.5mg/L IBA的培养基诱导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为100%,根系粗壮,长势也好。

经过驯化和移栽的组培苗成活率可达到72%及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