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史50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PPT课件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PPT课件

1977年河姆渡遗址第四、第三文 化层(距今7000-6000年)出土。
21
建筑技术
◇远古时候,人们“构木为巢”,或利用天然的洞穴 作为居所。
◇新石器时代已普遍建造住房。在地势高亢地区出现 了半地穴式和原始地面建筑,在湿热的沼泽地带则 出现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文化保存有干栏式建筑遗址。在当时使用石 制工具的情况下,加工如此规整的榫卯构件,确是 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45
主要成果
▪纸 ▪ 农业和冶铁技术 ▪ 数学 ▪ 地质学 ▪ 医学
46

▪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 纸 —用麻做的纸
▪ 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 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蔡侯纸”)。造纸术的 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 一次伟大革命。
47
农业和冶铁技术
▪ 西汉的耕犁安装了便于翻 土碎土的犁壁,提高了耕 作效率,这比欧洲早一千 多年。
范冲开,便将泥土围填外范,起到加固作用, 留有浇灌孔和通气孔。浇灌孔不止一个,多 孔浇灌可防止铜液很快冷隔。待溶液凝固, 打碎内外范和泥土,将器物取出; 2)打磨修整加工:器物脱范后,表面粗糙, 花纹不清晰,需要打磨修理加工
34
各种青铜器具
35
影响
▪ 青铜器的重要作用 1)经济:生产青铜器的能力意味着生存与发展的能
9
砍砸器
▪ 旧石器时代 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出土 长13厘米、12厘米 砍砸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 形体较大的工具,器身厚重, 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 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作 用,因而可以用于砍树、做 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 等工作。
10
骨哨
▪ 骨哨均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
成,一侧刻孔,有的骨管内
22

我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我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 2000年,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科学家联合公 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其分析结果,绘制出完整的 人类基因组图谱,破译出人类全部遗传信息。这一 计划的实施将为人类自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 旧,给医药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将促进生命 科学、信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7
二.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 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4
三、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
❖ 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 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 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 实现。
❖ 数字程控交换机、氧煤强化炼铁技术、镍氢 电池、非晶材料等的产业化方面获得一系列 重大成果。结合三峡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 集成电路、泰山核电站二期等一系列国家重 大建设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 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若干重大成套 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 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一 批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 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 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 亮相。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 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 先进行列。
10
五.国家“863“计划
❖ “863”计划自1986年3月实施以来,重点支持 的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 平的整体距离明显缩小,开始在世界高技术 领域占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 有,如今已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有 25%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原来的 基础上也有很大进步。
3

二.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
❖ 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 取得了重大突破。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PPT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PPT

材料一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 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 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 从原子弹爆炸的第一天起,中国政府就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国家和 无核地区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 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袁隆平 D汪道涵
6、下列各项成就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有(C)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我国成功发 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 成功 ④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7、中国是世界上第__五____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
地球卫星的国家
3.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A.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社科院研制的鲁单十号 D.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促发展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
A.1957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2.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一、“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1.1964年,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研制 的 中近程地地导弹 试飞成功,并于1966年在预定定点实现了 核爆炸,这标志着我国 国防科技 进入新阶段。 2.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 ”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它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 这一空间技术,我国跻身世界 航天科技大国 的行列。 3.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

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PPT课件

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PPT课件

他是谁? _邓__稼__先___
.
6
一、科研起步
1、起步的背景;新中国成立时,科技水平低.
2、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方针:“自力更 3、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措施;生”.
成立科研机构.壮大科研队伍.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4、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国防.医学.农业.
5、意义;
.
7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 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8
②全国科学大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③科技体制改革。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三、推进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提出的原因;
1)文革中科技事业严重受挫——教训;
2)“文革”后党和政府重视科技的发展;
2、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
3、意义;
---鲜明特点;---理论概括;---理论基础;
.
22
.
25
四、走向世界
1、原因:1)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2)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3)科技规划的实施;
2、科技成就:
3、意义:
.
26
“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工作舱模型
.
27
10月12日上午9时,“神 舟六号”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
.
28
聂海胜
神六
.
费俊龙
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B.D
B、第一颗氢弹的爆炸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第一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19
三、推进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提出的原因;

中国科技发展史

中国科技发展史
4、王叔和的《脉经》、黄埔謐的《针灸甲乙 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 学体系。
六、隋唐时期
赵州桥 大运河 金刚经
火药
七、宋元时期——古代科技发展最高潮
✓ 1、传统数学出现了四大数学家:秦九韶《数书九章》、李冶《测圆海镜》和《 益古演段》、杨辉《详解九章算法》和《日用算法》等、朱世杰《算学启蒙》和 《四元玉鉴》。
• 社会经济发展:到了宋代,土地所有权频繁发生转移,土地占有 制度的改革对以农业立国的中国来讲,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 科举考试制度,尤其是贡举科举制度的日益成熟。反映在科学技 术方面,则是出身低微的人的一些发明创造事迹,有更多机会出 现在各种著作之中。
• 文化思想方面:号称北宋三先生之一的胡瑗有针对性地提倡“明体 达用之学”的思想,深受欢迎,影响甚大。特别是“分斋教学”的教 学方法,更是他教育革新思想的核心。
(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奠基时期
❖ 1、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 ❖ 2、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兴建,著名的有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和郑
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等。 ❖ 3、数学上确立了十进位制。 ❖ 4、在天文学方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并测定了比较精确
的回归年长度。 ❖ 5、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扁鹊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
✓ 2、天文观测仪器比较齐备,多次进行了恒星观测和制作星图。宋代一共进行了18 次的历法改革,对各种测算方法和计算方法也进行了许多改进。在元代则出现了郭 守敬、王恂等所编《授时历》。
✓ 3、 在传统医学方面,则有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以张 从正为代表的“攻下派”;以李杲为代表的“温补派”;以朱震亨为代表的“养阴派”。

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PPT

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PPT
贯彻带来的严重后果。从中总结有哪些经验 教训?
1957年7月,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校长马寅初发 表《新人口论》,呼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他的见解被错误地当成“新马尔萨斯”人口 论,遭到批判。对马寅初的批判是导致我国人口生 育失去控制的原因之一,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3、意义:
1)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 保证。
2)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 3)借鉴了国外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取
长补短。 4)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探讨:举例说明,“双百”方针得不到
3.重现春天:
含义: “二为”方向
背景:(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2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
(2)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3)推动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创作的繁荣
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京剧
《沙家浜》 《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 《海港》 《奇袭白虎团》 《龙江颂》 《平原作战》 《杜鹃山》
2、“双百方针”的贯彻
1.活力初现: “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文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成就突出;
2.遭遇挫折:
(1)原因:
1965年11月,《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成为文革 的导火线,期间,红卫兵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 旧习惯);江青等四人帮批判、迫害文艺工作者
(2)表现:样板戏流行
扫盲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成效
(三)“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 位 A、原因: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高中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10

【高中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10

邓稼先(1924—1986), 中国物理学家;1950年获 美国博士学位,当年返回 祖国。他是中国核武器理 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 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 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 导者之一。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问题2:
中国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国际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 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80年代,党和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决策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问题1:
谁来介绍什么是“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 和人造卫星。 但是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 和氢弹。例如,邓稼先被誉为“两 弹元勋”,就是因为他主持研制成 功了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 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 导弹。 “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问题3: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 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 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 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 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mcards/1/big/661.swf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问题:
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他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和 质量,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且惠及全世界,能够多养活许多人口。

中国科技成就的辉煌历程PPT

中国科技成就的辉煌历程PPT

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的开端。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立完成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嫦娥二号实现了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2010年,嫦娥二号成功实现了绕月飞行,并进行了多项科学探测任务,包括高精度地形测绘、月球物质成分探测等,为后续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了宝贵数据。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表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实现了月球表面软着陆,并在巡视探测中发现了丰富的地质构造、矿物资源等信息,为月球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嫦娥工程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嫦娥工程的实施,不仅提升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深空探测任务奠定了基础。
京广高铁:北京至广州段的建设与运营
复兴号动车组: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技术
复兴号动车组技术领先全球中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是全球速度最快的高速列车。复兴号动车组推动中国铁路发展复兴号动车组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铁路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复兴号动车组提升中国科技形象复兴号动车组的成功研发,展示了中国在高速列车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提升了中国的科技形象。复兴号动车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复兴号动车组的运行,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的应用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erospace Industry
03
长征火箭系列: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
长征火箭系列: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的发射成功自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以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300多次长征火箭系列。长征二号火箭在1984年首次发射成功,长征三号火箭于2003年投入使用。这些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长征火箭系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长征火箭系列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拥有独立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长征火箭系列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长征火箭系列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为中国其他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长征火箭的研制过程中积累的关键技术和经验为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任务等提供了宝贵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