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第三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编辑课件
24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二、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三)体格检查
2体格检查的方法 (1)一般状况 (2)一般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和皮下组织、淋巴结、 头部、颈部、胸部、腹部 、脊柱与四肢、外生殖器与肛门、 神经系统。
编辑课件
25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三、住院患儿的健康教育 原则 :
1主动介绍 2耐心地倾听与交谈 3诚信 4保护隐私 5尊重情绪和感的变化 6循序渐进 7体态动作平等尊重
编辑课件
18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一、沟通交流 (二)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1鼓励交谈 2集中问题 3倾听 4移情 5避免阻碍沟通
编辑课件
19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二、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一)健康史
护理要点
开诚公布交谈.介绍有关病情.治疗.和住院的目的 与同学保持联系.每日定时学习
编辑课件
15
第二节住院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
一、患病和住院对小儿的影响 (四)减轻住院患儿心理反应的护理措施
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2 减轻分离焦虑 3 提供适当感官刺激 4 减少控制感的丧失 5 减轻疼痛反应及不适
编辑课件
一、患病和住院对小儿的影响
(二) 住院患儿的主要压力来源
1疾病本身及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 2治疗限制了日常活动 3对疾病的认识有限而产生情绪反应 4对陌生的环境缺乏安全感 5离开亲人及接触陌生人 6中断学习 7父母的不良情绪反应
编辑课件
11
第二节住院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
一、患病和住院对小儿的影响 (三)各年龄阶段患儿对住院的反应 婴儿
量力性 、直观性 、启发性 、督导性
儿科护理学住院儿童的护理

健康史的采集注意事项
交谈、观察,耐心听取与重点提问相结合 的方法
耐心询问,认真倾听,避免使用医学术语, 避免使用暗示语气引导家长和患儿
年长儿可自述病情,但要注意分辨真伪 病情危急,边询问边检查和抢救
体格检查的原则
环境舒适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加患 儿安全感
态度和蔼 技术熟练 顺序灵活 安静时先检查心肺听诊、心率、
药片应研成粉状 训练和鼓励年长儿自己服药
注意事项:
婴儿可用滴管或注射器给药 勿在患儿卧位或哽咽时给药 喂药时应将患儿抱起或头部抬高 不可混入乳汁或其它食物给药 密切观察药物的反应
(二)注射法:
非病情必须不宜采用 注射方法:
婴幼儿“三快”,即进针、注射、拔针均快 年长儿两快一慢”,即进针快、拔针快、注射慢
住院患儿心理反应
分离性焦虑
现实的或预期的与家庭、日常接触的人、事物分 离引起的情绪低落,甚至功能损伤。
反抗期 失望期:退化现象 否认期
第六节 与患儿及其家长沟通
小儿沟通特点
不能清楚表达感情 缺乏认识、分析问题的
能力
模仿能力强
方法与技巧
采用适合患儿年龄的沟 通方式
静脉注射:注射泵
例:
医嘱:安定2mg,im,规格10mg/ml
小儿应注射 ml?
医嘱:5%GS100ml+头孢噻肟150mg,规格
0.5g/支,护士应如何配置?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 液体疗法
体液总量和分布
细胞外液
血浆
间质液
体
液
细胞内液
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
年龄
总量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血浆 间质液
按体重:
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
住院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 管理
• 2. 建立急诊护理常规 建立小儿常见病抢救护理常规,定期组织护理 人员进行业务学 习,掌握常见急症的抢救程序和护理要点,以提高 抢救效率。
• 3.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急诊护士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急救设 施的使用,根据小 儿急诊的季节特点,做好急救所需的仪器设备、 药品及抢救物品的补充和保管工作,确保仪 器设备性能良好并且放 置在指定位置;无过期的药品及带菌物品;常用抢救物品齐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 管理
• 3. 传染病管理 发现传染病患儿要立即报告、及时隔离或转院;密切 观察病情,做好 抢救准备工作;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对症护理和心 理护理,并进行卫生宣教;其污物和所 在病室要进行消毒处理,切 断传播途径;对密切接触传染病患儿的易感者进行检疫,并根 据所 患传染病,采取相应的被动免疫或预防性服药。
• 8. 厕所
应根据小儿的特点,设专用厕所,备草纸、便盆、尿瓶
、大便盒,为留取大 小便标本使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 管理
• (二)儿科门诊的护理管理 • 1. 护士的组织管理工作 儿科门诊的特点是患儿及陪伴的家属较多,
流动量大。护士 应做好组织工作,包括合理安排患儿依次就诊,使 门诊的就诊秩序有条不紊;对患儿病情 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处理急 重症;诊后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护理、预防等。 • 2. 预防交叉感染 小儿抗病能力差,加之寒暖不知自调,故极易引起 各种急性传染 病。除备有必要的消毒隔离设备物品 外,还应有卫生 消毒隔离制度,由专人管理。定期做细菌培养检查及清洁消毒工作。 工作 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时发现并隔离传染病患儿,防止 交叉感染。
3章住院患儿的护理

否认
父母离开时不反抗 表现得很愉快,对每个人都满意
不能建立密切的关系
可能发育迟缓
幼儿对住院的反应
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易被误解和忽视,而感到苦恼 对母亲的依恋十分强烈,对住院误认为是惩罚,由此产生分离性焦虑
反抗阶段
哭闹,打、踢、跑 寻找父母 拒绝他人劝阻
失望阶段
体格检查的方法
一般测量
颈部:有无斜颈 胸部:有无胸廓畸形,心肺情况
腹部:有无脐炎、脐疝,有无压痛
脊柱和四肢:有无畸形,“X”、“O”腿,手镯、脚镯、脊柱 侧弯等 会阴肛门及外生殖器:有无无肛、肛裂,有无鞘膜积液、隐睾 及腹股沟疝 神经系统:神志、反应、前囟等,有无脑膜刺激征,神经反射
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出现退化现象
否认阶段
把对父母的思念压抑 下来,克制自己的情感 满不在乎地对待父母 的探望或离去
(2)不同年龄心理反应与护理
年龄
6个月 以下 6个月 以上
对住院的反应
护理要点
满足其生理需要和 多 抚 摸 、 拥 抱 、 亲 近 解除疾病痛苦即可 患 儿 , 满 足 患 儿 的 情 安静 感需求 分离性焦虑,寻找 有固定的护士对患儿 母亲,哭闹、拒绝 进行连续护理,增加 陌生人,甚至抑郁、 感情的交流,尽量保 退缩 持原有的习惯 分离性焦虑具体表 允许其发泄不满,为 现为三个阶段:反 患儿创造表现其自主 抗、失望、否认 性的机会
第三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科医疗机构的设施与护理管理
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 儿童专科医院 妇幼保健院 综合医院中的儿科
儿科是什么样子的?
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 -小儿门诊
• 预检:是小儿医疗机构特有的部
《住院患儿护理》ppt课件

3
注重实践操作
学员需要多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便在真实场景中能够迅速 适应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智能化护理
02
预防为主
随着技术的发展,住院患儿护理将逐 渐引入智能化护理技术,如使用智能 护理系统进行病情监测、医嘱管理、 护理计划等,以提高护理效率和准确 性。
未来住院患儿护理将更加注重预防措 施的采取,如加强健康教育、定期检 查、提供心理辅导等,以降低患儿的 发病率和住院率。
理情况。
提供支持
03
医护人员应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
挑战。
05
住院患儿护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新生儿呼吸困难
总结词
新生儿呼吸困难是一种紧急状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患儿的呼吸通畅。
详细描述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原因可能包括羊水堵塞、呼吸道狭窄、肺部疾病等。在护理 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状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吸氧、 拍背等措施,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熟悉住院患儿常见疾 病的护理方法
课程安排
时间
5天,每天6小时
内容
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案例分析
授课方式
PPT演示、实践操作演示、小组讨论
02
住院患儿护理基础知识
患儿护理基本概念
01
02
03
患儿护理定义
患儿护理是指为满足患儿 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 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而 进行的护理工作。
患儿护理范围
04
住院患儿心理护理与沟通 技巧
患儿心理特点及需求
害怕和焦虑
住院对患儿来说是一种全新的、 陌生的环境,他们可能会感到害
儿科护理学第三章住院患儿的护理

第三章住院儿童护理第一节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与护理管理一、小儿医疗机构目前,我国儿童医疗机构大体有三种: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中的儿科门诊与病房,他们共同担负着我国儿童的医疗和保健工作。
(一)小儿门诊设置1.预诊室预诊室是儿科病人就诊的第一服务窗口,故应设在儿科门诊的入口处,其出口应设有两条通道,一条通向门诊候诊室,另一条通向隔离室,目的是预防患儿之间的交叉感染。
隔离室为诊治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患儿时使用。
(1)预诊目的通过预诊,可以达到减少患儿交互感染、及时抢救危重患儿、指导家长正确就诊等目的。
(2)预诊处设备检查台、压舌板、手电筒、紫外线灯、隔离衣、洗手设备等(3)预诊方式主要为简单扼要的问诊、望诊及体检,根据季节及疾病流行特点,抓住关键的病史、症状及体征,迅速做出判断。
预诊护士一般由经验丰富、决断能力强的高年资护士担任。
2.测体温处就诊前给每个小儿测量体温。
该处设有候诊椅。
3.候诊室由于儿童就诊多由家长陪伴,候诊室要宽敞、明亮、空气流通,有足够的候诊椅,便于容纳就诊的患儿及家长。
护士应将患儿的挂号条和病历按顺序排放,并通过显示屏和扩音器按先后顺序安排就诊。
候诊大厅应设有小儿娱乐玩具,如滑梯、木马、跷跷板等。
通过电视、显示屏播放卡通片、介绍医院情况,或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4.诊查室数量不限,最好设为单间,避免因小儿哭闹相互干扰。
诊查室内备有检查床、检查桌椅、洗手设备等。
5.治疗室应备有诊疗床、各种治疗设备、器械及药物,能进行常规治疗,如各种注射、穿刺、雾化吸入等。
门诊部还设有饮水处、厕所等。
各室的布置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如:室内放置玩具、张贴图画等,以消除小儿的紧张与不安。
护理管理1.做好就诊前的组织管理工作小儿门诊的特点是陪伴家属多,人员流动量大。
护理人员要做好就诊前的准备工作及患儿家长的解释工作,合理安排患儿依次就诊,使门诊的就诊秩序有条不紊。
2.病情观察小儿病情变化快,门诊护理工作人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神态等变化,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住院患儿的护理

防止感染
严格遵守消毒和清洁程序 ,保持病房和医疗器械的 清洁卫生,防止患儿发生 感染。
药物管理
准确核对药物,确保患儿 正确服用药物,避免药物 误用或过量。
舒适性原则
提供舒适的环境
保持病房的安静、温馨、 整洁,为患儿提供舒适的 休息环境。
关注患儿需求
关注患儿的生理和心理需 求,如及时处理疼痛、提 供玩具和图书等,以满足 患儿的舒适感。
减少创伤和痛苦
在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减 少对患儿的创伤和痛苦, 如轻柔的护理操作、避免 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等。
及时性原则
快速响应
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对患儿的病情状况和需求进行及时监 测和评估,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 相应的护理措施。
根据患儿的效果。
及时沟通
与患儿家属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 告知病情和治疗进展,确保家属对患 儿的护理有充分的了解和参与。
02
患儿护理的具体措施
日常护理
饮食护理
根据患儿病情和医生建议,提供 合适的食物和营养补充,确保患
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卫生护理
保持患儿的皮肤、口腔、头发等清 洁卫生,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预 防感染。
住院患儿的护理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1
目录
• 患儿护理的基本原则 • 患儿护理的具体措施 • 患儿家属的沟通与指导 • 特殊情况的处理
01
患儿护理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原则
01
02
03
确保患儿安全
在护理过程中,应采取必 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防 护栏、避免患儿跌倒等, 确保患儿的人身安全。
睡眠护理
为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 环境,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
《住院患儿护理》ppt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类型
支气管肺炎
由于感染引起的肺 部炎症。
传染病
如水痘、麻疹、手 足口病等。
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感冒、喉炎、 扁桃体炎等。
腹泻病
由于饮食不当或感 染引起的消化道疾 病。
先天性畸形
如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肠道畸形等 。
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
保持口腔卫生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儿,应定期 为其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感染 。
患儿心理护理方法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 关系,让患儿感到安全
和舒适。
心理疏导
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 慰,缓解患儿的焦虑和
恐惧。
家庭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患儿的护 理,给予家庭支持和指 导,增强患儿的康复信
心。
游戏与娱乐
利用游戏、音乐、故事 等方式,为患儿提供娱 乐和放松,缓解紧张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护理技术如电子病历系统、远程监控和智能护 理机器人等逐渐应用于住院患儿护理领域。
护理技术发展动态
目前,住院患儿护理技术正朝着智能化、信息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 患儿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住院患儿护理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护理
随着医疗观念的转变,个性化护理将成为住院患儿护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满足 不同患儿的特殊需求。
03
住院患儿护理技术与方法
患儿基础护理技术
01
02
03
04
患儿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病 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
处理。
患儿安全防护
确保患儿在病床、病房内安全 ,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患儿卫生清洁
定期为患儿洗澡、更换衣物、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药物剂量计算
3、按年龄计算 小儿计量=(年龄+2)×5%×成人计量 4、以成人剂量折算 小儿计量=成人计量×小儿体重(kg)/50
(二)给药的方法
1、口服法 身心影响小。 糖浆、水剂、冲剂、药片捣碎加糖水 2、注射法:三快法 3、外用药 4、其他方法:灌肠、雾化吸入、漱剂等
口腔、咽部和眼结膜、角膜等放在最后 (4)技术熟练 (5)保护和尊重患儿
(三)体格检查
பைடு நூலகம்2、方法 (1)一般状况:
神志状况、发育营养、病情轻重等。 (2)一般测量:
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体重、身高、 头围、胸围。
(3)皮肤及皮下组织 (4)淋巴结
(2)一般测量
呼吸、脉搏 应在小儿安静时测量
提睾反射弱、2岁以下巴氏征可(+)。
头部
头颅 大小、有无血肿、囟门(闭合时间、大小、
紧张度)、顶骨枕骨有无软化等 眼、耳、鼻 口腔 麻疹粘膜斑、鹅口疮、杨梅舌、扁桃体
第四节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
二、小儿用药护理
(一)药物剂量计算
1、按体重计算 计量(每日或次) = 体重(kg)*每kg体重所需药量(每日或次)
(2)喂养史 是否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以何种乳品、配制、 喂哺次数及量,添加辅食断奶、大小便情况。
(3)生长发育史 体格、骨骼、动作、语言及神经精神发育情况
(4)免疫接种史 各种疫苗是否按时接种,接种后有无不良反应
(三)体格检查
1、体格检查的原则
(1)环境舒适 (2)态度和蔼 (3)顺序灵活
一般安静时:心肺听诊、腹部触诊、数呼 吸脉搏
呼吸:小腹起伏,听呼吸音 脉搏:大动脉波搏动,心脏听诊
血压 袖带宽度=2/3上臂长度 收缩压(mmHg)=80+(年龄×2); 舒张压=2/3收缩压
二、体格检查
(5)头部: (6)颈部 (7)胸部:胸廓畸形 (8)腹部: (9)脊柱与四肢 (10)会阴、外生殖器与肛门 (11)神经反射:新生儿原始反射、小婴儿腹壁、
三、小儿病房
(一)设置
病室:大小两种,窗外有护栏,颜色装饰 重症监护室:与医护人员办公室之间用玻璃隔
断,便于观察患儿 护士站及医护人员办公室、配膳室、游戏室、
厕所与浴室等
(二)护理管理
1、环境管理
光线:新生儿及未成熟儿亮,小儿病室较暗 温湿度:
新生儿:22~24℃,55~65% 婴幼儿:20~22℃,55~65% 年长儿:18~20℃,50~60% 2、生活管理:饮食、衣裤 3、安全管理:跌伤、烫伤、误服误饮 4、感染控制:空气地面消毒、护理前后洗手、探
2. 挂号处、测量体温处、候诊室、诊查室、治疗室、 化验室等
一、 小儿门诊
(二)护理管理 1. 保证就诊秩序有条不紊 2. 密切观察病情 3. 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4. 杜绝事故差错 5. 提供健康教育
二、小儿急诊
(一)设置
抢救室:呼吸机、心电监护、气管插管、供氧
设备、吸引装置、物化吸入器、洗胃用具;各 种穿刺、切开包、导尿包等治疗用具。抢救车 1台,急救药品和物品。 观察室(辐射台) 、治疗室、小手术室 (二)护理管理 1. 急救五要素:人、技术、药品、设备、时间 2. 执行急诊岗位责任制度 3. 建立并执行各科常见急症的抢救护理常规 4. 加强急诊文件管理
视陪伴人员制度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
二、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一)健康史
1.一般情况:
年龄:新生儿记录到天数,婴儿记录到月数,
1岁以上小儿记录到几岁几个月。 2. 现病史: 3.既往史
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免疫接种史、 日常活动、既往健康史、过敏史、家族史
3.既往史
(1)出生史 胎龄、第几胎第几产;母孕期情况及分娩方式; 出生时体重、有无窒息、Apgar评分等
第三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概述
小儿医疗机构:
1. 儿童医院:门诊、急诊、病房 2. 妇幼保健院 3. 综合医院中的儿科门诊与病房
一、 小儿门诊
(一)设置 1. 预诊处
设置:设在儿科门诊的入口处,出口设有两条通
道,一条通向门诊候诊室,一条通向隔离室
目的:减少交互感染、及时抢救危重儿 预诊方式:简明扼要问诊、望诊、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