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住院患儿的护理
第四章住院儿童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第四章住院儿童的护理第一节住院儿童的心理反应和护理一、儿童对住院的心理反应1.分离性焦虑自婴儿中期至学龄前期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半的婴幼儿,与父母或最亲密的人分开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称为分离性焦虑。
分离性焦虑可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然或否认阶段。
(1)反抗阶段:儿童与父母分离后表现出的侵略性、攻击性反应。
较大婴儿的行为包括哭闹,连续呼喊妈妈,抓住父母不放,拒绝与陌生人接触。
幼儿的行为有用语言攻击陌生人如:“你讨厌”、“你走开”,对陌生人进行身体攻击(脚踢、口咬、手打),企图逃跑去找父母等。
这些反抗行为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哭叫直至精疲力竭。
他们拒绝任何人的关怀,悲痛难以被抚慰,若陌生人如护士接近会使反抗加剧。
(2)失望阶段:儿童感到没有找到父母的希望,停止哭泣,但明显表现出抑郁、悲伤、沮丧、无活力。
儿童的活动减少,对周围的一切如环境、食物、游戏不感兴趣,与他人不沟通,并表现出退化行为,如吸吮自己的拇指或咬指甲、尿床、拒绝用杯子或碗而用奶瓶等。
这些行为持续的时间,对不同儿童来说可有所不同。
儿童的身体状况可由于拒绝进水、进食或不活动等行为而受到伤害。
(3)超然或否认阶段:若长期与父母分离,儿童表面上会表现出最终适应了这种分离,对周围的一切开始有较大的兴趣,表现得很愉快,能够与陌生人接触,与其他人一起游戏,而且形成新的人际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只是一种无可奈何接受或忍受与父母分离的结果,而不是获得满足的表现。
儿童把对父母的感情全部压抑下来,以建立新的但很浅显的关系来应对失落和痛苦情绪。
他们变得更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将重要的情感依附于物质上,父母来探视和离开时,表现得满不在乎。
这种情况并非在情绪上不存在问题,而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抚慰。
一旦达到超然或否认阶段,将对儿童产生难以扭转的、极其不利、甚至永久性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因住院而导致的分离均是短暂的,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结果。
儿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1、小儿年龄分期(7个):①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约40周分3个阶段,妊娠早期为期12周;妊娠中期,13周至28周;妊娠晚期29周至40周。
特点: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②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之出生后28天止。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特点: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适应能力差,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尤其是围生期)③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
(特点:生长发育最快阶段,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④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
(特点: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自身免疫力低,乳牙出齐,识别能力差,容易发生自伤)⑤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
⑥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前。
⑦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到18-20岁。
2、儿科特点(清楚):1)解剖特点:头部相对较大,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骨骼比较柔软并富有弹性,不易折断,关节发育不完善2)生理特点: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及能量的需求量相对成人多,但肠胃消化功能未趋成熟,容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3)免疫特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健全,预防能力差,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IgG。
3、儿科护理一般原则:1)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道德伦理规范。
第二章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规律:①生长发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婴儿期和青春期发育最快)②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性(神经系统最快、生殖系统最慢)③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④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营养、孕母情况、生活环境、疾病---追赶生长:疾病愈后,小儿升高、体重等短期内加快增长,以弥补患病期间造成的损失)3、生长:一般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改善和功能上的成熟。
儿科护理教学培训课件:第4章患病儿童的护理

第三节 住院小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
一、住院患儿心理反应及护理
年龄 学龄前 儿童
学龄期 儿童
临终 患儿
对住院的反应
护理要点
分离性焦虑表现温和 ,介绍住院治疗的必要性, 对住院有被遗弃 、遭 减少疑虑,尽量使患儿表 受惩罚等恐惧心理 达感情、发泄恐惧和焦虑
情绪
孤 独 、 焦虑 、悲观。 介绍有关病情,增加沟通 心理活动虽多 ,但表 与交流,调整患儿的情绪 现较隐匿
口服法
三、给药方法 注射法 外用药
其他
目录
第五节 小儿液体疗法
(一)体液总量及分布特点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间质液所占 比例越大
第五节 小儿液体疗法
(二)水的摄入与排出特点 年龄越小,水的交换率越高,不显
性失水越多。
黄色为每日出入水量
第五节 小儿液体疗法
(三)体液调节特点 年龄越小,肾脏调节能力越差
受 年 龄 、性格 、对疾 尽量满足患儿心理、生理 病 的 理 解 、 身 体 状 况 、需要,减少临终患儿的痛 家长的情绪 、个人责 苦,给予支持和鼓励 任等影响
第三节 住院小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
二、家庭对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心理反应
家庭 最初是否认,继而会感 到内疚,而对慢性疾病 及危重疾病患儿,家长 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 理及失望、悲观等情绪
第五节 小儿液体疗法
非电解质溶液 5%和10%的葡萄糖溶液(无张力)
电解质溶液
0.9%氯化钠溶液 等张
复方氯化钠溶液
等张
1.4%碳酸氢钠溶液 等张 1.87%乳酸钠溶液 等张
10%或15%氯化钾溶液 高张
第五节 小儿液体疗法
1:1液 1/2张含钠液
儿科护理试题 第四章-住院患儿的护理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住院患儿的护理一、名词解释1.沟通2.超高热3.臀红4.光照疗法二、填空题1.我国小儿医疗机构基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类。
2.儿科病房的设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等。
3.儿科病房的护理管理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
4.收集资料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
5.小儿给药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
6.按体重计算药物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7.患儿一般膳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8.患儿住院期间,应根据病情及季节定期为患儿擦浴或沐浴,其次数冬季为_________、夏日为__________。
9.住院婴儿中,___________月的患儿住院主要表现为分离性焦虑,以哭闹表示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对陌生环境与人持拒绝态度。
10.新生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每日只有________小时的清醒时间。
婴幼儿所需的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随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且两次睡眠的间隔时间延长。
所以_________均需安排睡眠时间。
年长儿也应保持下午有_________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保证患儿夜间睡眠达________小时。
11.患儿的入院护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发热的原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住院患儿的护理

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方法 一般测量 颈部:有无斜颈 胸部:有无胸廓畸形,心肺情况 腹部:有无脐炎、脐疝,有无压痛 脊柱和四肢:有无畸形,“X”、“O”腿, 手镯、脚镯、脊柱侧弯等 会阴肛门及外生殖器:有无无肛、肛裂,有无 鞘膜积液、隐睾及腹股沟疝 神经系统:神志、反应、前囟等,有无脑膜刺 激征,神经反射
四、小儿用药特点
1、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 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2、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到达神经中枢
3、年龄不同,对药物反应不同,药物的毒副作用 有扫差别
4、胎儿、乳儿可受母亲用药的影响 5、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体格检查的原则
环境舒适 恰当解释 系统检查 顺序灵活 技术熟练 保护隐私
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方法 一般状况 发育、营养、精神状态、面部 表情、反应情况、面色、体位、 语言应答等
2019/11/21
21
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方法
一般测量 体温
住院儿童的健康教育
小儿健康教育的原则 量力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督导性原则
住院儿童的健康教育
小儿健康教育的方法 直观形象法 游戏法 示范法 提问法 练习法
住院儿童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应有计划性 教育时机应适当 教育方法应得当 教育应有艺术性 满足特殊患儿的需求
第四章 住院儿童的护理
主讲人:赵培培
目录
一.儿科医疗机构的组织特点 二.住院儿童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三.住院儿童护理 四.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五.儿科护理技术
儿科是什么样子的?
一、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护理学课程。
该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
总论包括儿科护理学绪论、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和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基本操作技术。
各论包括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和结核病患儿的护理。
本课程教学通过课堂讲授、病例讨论、临床见习,并结合多媒体教学(CAI、VCD),使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解决儿科临床护理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并为以后的儿科临床工作奠定初步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目标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及临床实习两部分: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儿童的护理、儿童营养、营养不良、佝偻病、新生儿总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营养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川崎病患儿的护理等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小儿生长发育、儿科护理与操作、、婴儿腹泻患儿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等临床实习内容。
1、绪论儿科护理学定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特点、儿科护理学的一般原则、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等。
2、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儿童发展理论、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儿童保健、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住院儿童的护理。
3、常见疾病,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营养不良、小儿腹泻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营养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川崎病的护理。
儿科护理习题——全套(含答案)

儿科护理试题——全套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婴儿期的特点下列那项不正确?A 生长发育快,所需热量多B 易患腹泻及营养不良C 易患各种急性传染病D应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注意心理卫生2.小儿进入青春期最主要的特点是?A 生长发育迅速B 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出现了第二性征C 动作比较灵活D 模仿性较强3.小儿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A 婴儿期B 幼儿期C学龄前期D新生儿期4.小儿年龄分期中下列正确的是?A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脐带结扎头一个月B婴儿期是指出生至 1 岁C婴儿期是1 月后到 1 岁D幼儿期是 1 周岁到 2 周岁5、我国围生期通常是指:A .胎龄满28 周到出生后足28 天B .胎龄满28 周到出生后足7天C .胎龄满20 周到出生后足7天D .胎龄满20 周到出生后足28 天E .胎龄满28 周到出生后脐带结扎、多项选择题1. 小儿哪些方面与成人不同?A. 解剖B. 生理C. 病理D. 疾病的诊治E. 预防2. 针对新生儿的特点,在护理中应注意?A. 保温B. 清洁卫生C. 添加辅食D. 消毒隔离E. 日光浴3. 在幼儿护理中应注意哪些?A. 意外创伤B. 中毒C. 疾病D. 消化紊乱E. 营养缺乏4. 在学龄期小儿护理中应注意哪些?A. 加强教育B. 预防近视C. 预防龋齿D. 乳类食品喂养E. 断乳5. 婴儿护理中应注意哪些?A. 易发生消化紊乱B. 提倡母乳喂养C. 预防接种D. 培养卫生习惯E. 消毒隔离三、名词解释1. 儿科护理学2. 新生儿期3. 围生期4. 婴儿期5. 幼儿期6. 学龄前期7. 青春期四、简答题:简述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2. 儿科护士的角色需要。
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 D2.B3.A4.B5.B多项选择题ABCDE 2.ABD 3.ABCDE 4.ABC 5.ABCDE名词解释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预防及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服务对象是从胎儿期直至青春期。
住院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

15
三、与患儿的沟通
注意保护隐私 尊重情绪和情感变化 体态动作平等尊重:恰当的使用语言和
非语言沟通---目光接触、同一谈话水 平高度 循序渐进,使用游戏作为护患沟通的桥 梁---促进熟悉感 适时鼓励,检查治疗中尽量不用模棱两 可的“好不好,行不行”,对不配合检 查和治疗的患儿不用否定方式。
32
如何预防臀红---清洁、透气、柔软 无刺激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擦干后涂护臀膏,
禁用肥皂洗臀部
要选用浅色并在阳光下
曝晒,遇有雨天烘干的尿布需要空气中吹 风数小时后才能使用
尿布不可过紧或过松,不宜直接垫塑料布
14
三、与患儿的沟通(自学)
儿童沟通的特点:8 岁前,语言沟通能力差,在非 语言沟通方面,已能熟练的获取正确的信息。
与患儿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尊重----最根本的原
则)
主动介绍-采用适合患儿年龄和发育水平的 沟通方式,避免将所有问题只向家长询问的 替代性沟通。 耐心倾听和交谈:尤其学龄期和青少年期, 多关注他们的观点;耐心不催促,避免批评 和威胁性语言,交谈完毕要感谢患儿。
---最常用。
– 婴幼儿常选用糖浆、水剂或冲剂
(片剂碾成粉加小量糖水或果汁服用);
– 婴儿可用滴管或去掉针头的注射器给药;
若用小药匙喂药,则从婴儿的口角处顺口颊方向 慢慢倒入药液,待药液咽下后才将药匙拿开,以 防患儿将药液吐出; 此外,可用拇指和示指轻捏双颊,使之吞咽。
27
六、儿童用药特点及护理
• 儿童给药方法
儿童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
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 儿童年龄不同,对药物反应不一,药物 的毒副作用也有所差异(3月内慎用退热 药-虚脱;8岁内慎用四环素-黄斑牙) 胎儿、乳儿可因母亲用药而受到影响 儿童易发生电解质紊乱:水电调节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住院患儿的护理
A i型题
1. 儿科门诊一般不设」
A .预诊室
B .隔离诊室 C. 候诊室
D .抢救室
E .治疗室
2. 关于儿童病房的设置,错误的是
A. 大病室可放置4-6张床,小病室可放1~2张床
B. 各病室之间应以玻璃间隔,便于观察患儿及患儿间彼此交流
D. 病室内应设有各种保护措施,以防发生意外
E. 病房窗帘、墙壁和被服的颜色应采用灰暗的颜色
3. 关于急症抢救的五要素,最重要的是
A .医疗技术 B. 仪器设备 C.人
D.急救药品 E .时间
4. 儿童室内温度、湿度,下列正确的是
A. 新生儿温度为22~24 C ,湿度为50%~60%
B. 婴幼儿温度为20~22C,湿度为50%~60%
C. 儿童温度为20 ~22 C ,湿度为55%~65%
D. 婴幼儿温度为20~22 C ,湿度为55%~65%
E. 儿童温度为18~20 C,湿度为55%~65%
5. 儿科护理过程中,关于收集资料时资料的来源,不正确的是
A .患儿
B .家长和其他照顾者
C .医务人员
D.病案记载和相关文献
E. 邻居
6. 儿童护理体格检查中,下列体检顺序正确的是
A.给小婴儿检查时,先听心脏和肺部,最后再查咽部
B .给小婴儿检查时,先查咽部,最后再听心脏和肺部
C. 给小婴儿检查时,先检查四肢后再检查其他部位
D .给幼儿检查时,先检查其他部位后再检查四肢
E .以上都不正确
7. 儿童病房的管理特点不包括
A .生活管理 B. 环境管理
C.安全管理
D. 预防感染和传染病的管理
E .加强文件管理
8. 下列不是儿童病房应有设置的是
A.医护办公室
B. 治疗室
C. 游戏室
D. 配餐(奶)室 E .预诊室
9 .在进行护理体检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首先与患儿进行很好的沟通
A 2型题
保持的温度,护士告知的是
正确的湿度,护士告知的是
该患儿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是
.身体形象紊乱 .患儿,女,8个月,发热咳嗽后口服无味红霉素(依托红霉素)加止咳糖浆, 给患儿服药时不妥的是
.喂药前洗手,戴口罩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服药后观察反应 A 3/A 4型题
(15 ~16题共用题干)
B. 检查时父母最好不在场,以免患儿不合作
C. 检查次序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D. 体检时应注意保暖
E. 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10. 卜列不属于儿童用药时需考虑的生理特点是
A.
新生儿肝酶系统发育不全 B.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 C. 胃容量小 D. 某些药物影响生长发育 E. 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11.男婴,18天。
母乳喂养,
每天 8~10次,体重 3.8kg ,家长询问新生儿室内应
A. 16 ~18 C
B. 18 ~20 C
C. 20 ~22 C
D.22 ~24 C
E. 24 ~26 C 12 .女婴,20天。
母乳喂养,
每天 8-10次,体重 3. 8kg ,家长询问新生儿室内 A. 30% ~40% B. 40%
~50% C. 55% ~65% D. 65% ~70%
E. 70% 以上 13 .患儿,女,
10个月。
因患支气管炎而人院,当日哭闹不停,不愿离开母亲。
.中断学习
C.
离开亲人和接触陌生人 D. 失眠 E.
缺乏对疾病的认识
14 C.
药片研成粉,加人少许糖浆 D.
沿患儿口角徐徐喂人,然后多喂水
男孩,4岁。
体重 16kg ,身高 98cm,智能发育正常,现在幼儿园学习。
15. 此期儿童发病率开始增多的疾病是
A. 婴幼儿腹泻病
B. 肺炎
C. 拘楼病
D. 急性肾炎 E 骨折
16. 此期儿童心理发育的特征是
A .依赖性强 B
.自主性明显 C. 有进取精神
D. 自我认同意识强烈
E. 有自卑感 (17-19 题共用题干)
患儿,女, 9个月。
因患肺炎而人院,人院当天患儿哭闹不停,不愿离开母 亲。
17. 此时该患儿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是
A
.身体形象改变 B .缺乏对疾病的认识 C. 中断学习 D. 离开亲人和接触陌生人
E 失眠、做噩梦
18. 该患儿主要的身心反应是
A
•分离性焦虑 B. 檐妄 C .痴呆 D. 担心 E. 攻击别人
19. 对该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时,错误的
A.
首次接触患儿先和母亲谈话 B. 突然从父母怀抱中将患儿抱过来 C .尽量固定护士连续护理
D . 了解患儿住院前的生活习惯
E.保持与患儿父母密切联系 第四章 答案
3. C
4. D
5. E
6. A
7. E
8. E
9. B 12. C 13. C 14. D 15. D 16. B 17. D 18. A 1. D
10. C
19. B 2. E 11.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