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点法推算大面积堆载预压工程沉降的认识

合集下载

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沉降实测与理论计算分析

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沉降实测与理论计算分析

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沉降实测与理论计算分析李少和1,黄曼2,林群仙1(1.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分院,浙江绍兴3120002;2.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鉴于沿海地区饱和软粘土具有高压缩性、强度低等特点,修建公路工程中地基的沉降变形不能满足工后要求,因此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以便满足工程需要。

文中以一个塑料排水系统的堆载预压法工程实例实测资料与沉降理论公式的计算,分析两者的差异以及造成的原因,提出有益的结论供相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软土地基;堆载预压;工后沉降;理论计算中图分类号:TU4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119(2015)09-0093-04Soft Foundation Settlement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alysisUsing Stack Preloading Method TreatmentLi Shaohe 1,Huang Man 2,Lin Qunxian 1(1.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Shaoxing 312000,China ;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0,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astal areas of saturated soft clay has high compressibility,low intensity,Thesettlement of building foundation in highway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after work,so you must to deal with foundation,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oject.This paperwith a plastic drainage system stack preloading engineering examples,the measured data and subsidence theoretical formula calculation,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and reasons,put forward useful conclusion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engineering.Keywords :soft ground ;stack preloading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收稿日期:2015-06-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225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13D020001);绍兴市科技局项目(2012B70025)。

某厂区铁路装卸场堆载预压地基沉降分析

某厂区铁路装卸场堆载预压地基沉降分析
某厂 区铁路装卸场堆载预压地基沉降分析
■ 王 兴 刚
【 摘 要】以某厂 区铁 路装卸场堆载预压项 目为依托,通过
2 . 沉 降 观 测 点布 置
对 于 该 方程 的求 解 ,可 将 其 变 形 为 :
对沉 降观测数据 的拟合 分析 ,对 堆载预压时间及预压后装
卸场 地基的残余沉降量 进行 了预 测,进而对各 区域地基承 载力加 以评估 ,以判 断堆载结束后是否需要采取地基加 固 措施 ,为 下一步 设计 及施工提供 了参考依据 。本文在数据 拟合的方法上,选取 了双 曲线模型 。 考虑 到双 曲线预测法 ,
对 预 测 结 果 的 可 靠 性 难 以判 断 。
间起 点的选 择对 预测结果影响 巨大 ,为此在 多次试
算后 ,取 t o = 2 1 d , 再 次对 观 测 结 果 进 行 沉 降 分析 ,
剩余沉降所 占比例最大 可达 3 . 4 ,但静载 1 5 0 d时对
马石城等认为,采用双 曲线法预地基沉 降时 ,时
1 0 m。
即 可 得 到 任 意 时 刻 的 沉 降 量 及 最 终沉 降量
S :S ・ 一
十 f

+ 言 , 残 余 沉 降 量 △ = 一 S t 。
2 .基于双 曲线法的试验段数据分析 采用双曲线法, 对试验段 l O套沉降板的数据进
行拟合分析, 拟 合 时 间起 点 定 为 静 载 第 l天 即 t o = 1 2 d ,预 测 结 果 如 表 1所 示 :
表2 t o = 1 2 d 与t o = 2 1 d 拟合数据对照表
并与 t o = 1 2 d的结果对 比如表 2所示:
分析可知 :
模 型预 测 沉 降 数 据 拟 合 度 较 高 ,意 味 着 预 测 有 一 定

堆载预压中沉降、位移与孔隙水压力观测分析与研究

堆载预压中沉降、位移与孔隙水压力观测分析与研究

堆载预压中沉降、位移与孔隙水压力观测分析与研究1、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太仓段,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

通过勘察勘探,各地基土层的特征由上至下主要为冲填土、灰色砂质粉土、灰色淤泥、灰色淤泥质黏性土、灰色砂质粉土、灰色黏质粉土、灰色粉砂等。

软土的主要特性为: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和低粘聚力、低渗透性、低固结系数。

由于以上特性,常见的软土地基会出现承载力及稳定性低、变形大及沉降不均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我们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场地条件及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考虑。

2、堆载预压加固原理本工程采用的堆载预压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太沙基的有效应力原理,堆载预压法主要是增加总应力,而不是增加有效应力,总应力的增加导致孔隙水压力的增大,产生超静孔压使土体中孔隙水通过排水通道排出土体,孔隙水排除后孔隙体积变小,土体密实,增长了土体的抗剪强度,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可以减少土体的压缩性,消除沉降量,以使工程在使用期不至于产生有害的沉降和沉降差。

因此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的效果取决于堆载的大小和超静孔压的消散程度。

3、堆载预压施工方案1.该场地采用塑料排水板与堆载预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段软基进行处理:a、场地平整:将场地内的淤泥段及块石清除并整平,便于插板施工。

b、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间距1m,按正四边形布置,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塑料排水板插入深度在23m~25m范围内,上端露出20cm。

c、基础回填料:按斗轮机基础回填要求分层回填块石。

d、堆载预压:按照设计及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吹填砂及山皮石分级堆载,其中吹填砂第一级堆载厚度为1.95m,第二级堆载厚度为2.7m;山皮石第一级堆载厚度为1.95m,第二级堆载为2.45m。

e、堆载预压时间:第一级堆载时间不小于30天,第二级满载预压时间不小于90天。

2.堆载预压的控制标准:a、标高:地基加固后达到交工标高。

b、地基沉降量:斗轮机工后沉降量≦50cm。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

摘要: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对某软土路基工程进行处理,在预压过程中对路基变形及孔隙水压力等进行了严密观测。

同时通过综合运用浅层沉降监测、深层沉降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地下水位观测等手段,结合软基处理过程中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等的变化规律,深入分析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同时在观测时间足够长的条件下,推算出预压荷载下的最终沉降量和固结度。

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加快软基的固结沉降,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可供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参考。

关键词:塑料排水板;软基处理;变形检测;固结度0 引言某段市政道路位于软土地基上,对软基采取了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在试验区安装埋置监测仪器,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严密的变形观测,用以控制施工加载速率以及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本文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的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等变化规律,研究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的效果。

1 工程概况场地地质条件主要为海积阶地,地势低洼,原地面标高吹填至2.3m 左右。

该淤泥层在填土和路面荷载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和差异沉降,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

因此,必须对软弱土层进行地基处理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道路工程建设。

1.1 场地地层结构特征软基处理前场地的地层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填石:杂色,土质不均匀,主要由花岗岩碎块石组成,分布于2#塘场地四周封闭围堰上,分布厚度极不均匀,层厚在0.50~14.40m 之间。

填砂:主要由褐黄、灰黄色中粗砂和黑色含贝壳细砂组成,由人工吹填而成,顶面标高为+3.00m 左右。

(2)海积层(Q4m):淤泥:深灰色、灰黑色,饱和,流塑,含贝壳碎片等有机质和少量粉细砂,软基处理前淤泥层厚度在0.50~13.40m 之间,层顶高程在+2.10~-10.06m 之间,层底高程在-7.29~-12.67m 之间,本层为软基处理的主要对象。

路基沉降预测的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_陈善雄

路基沉降预测的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_陈善雄

第32卷第11期 岩 土 力 学 V ol.32 No. 11 2011年11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Nov. 2011收稿日期:2010-03-10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No. kzcx2-yw -150);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No. SKLZ08032)。

第一作者简介:陈善雄,男,1965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特殊土工程特性与灾害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sxchen@文章编号:1000-7598 (2011) 11-3355-06路基沉降预测的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陈善雄1,王星运2,许锡昌1,余 飞1,秦尚林1(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2.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武汉 430024)摘 要:科学、合理地预测路基工后沉降量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环节。

针对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大的实测数据,探讨了指数曲线法对无砟轨道路基沉降预测的适用性,发现指数曲线法不能直接应用于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较大的沉降预测。

把三点法的基本思想引入指数曲线模型,对指数曲线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路基沉降预测的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模型。

结合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了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模型的特性。

分析表明,在整个沉降曲线上选取3个关键点作为预测样本,很好地回避了数据波动带来的影响;沉降曲线上“拐点”以后的沉降规律更符合指数曲线模型,因此,应取沉降曲线上“拐点”以后的数据作为样本值,所取三点应能尽量反映沉降发展的趋势。

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结果稳定、相关系数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 键 词: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沉降预测;三点法;路基;高速铁路 中图分类号:TU 433 文献标识码:AThree-point modified exponential curve method forpredicting subgrade settlementsCHEN Shan-xiong 1,WANG Xing-yun 2,XU Xi-chang 1,YU Fei 1,QIN Shang-lin 1(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71, China; 2. Hubei Provincial Electric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Wuhan 430024 China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rediction of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is a key link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field observation data of subgrade settlement of Wuhan-Guangzhou high-speed railway, aiming at measured settlement data being characteristic of small in magnitude, but large relative fluctuation, the suitability of exponential curve method for predicting settlements of subgrade under ballastless track has been studied synthetically. it was found that exponential curve method can't be directly used for predicting subgrade settlements in high-speed railway. The basic idea of three-point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exponential curve model, a three-point modified exponential curve method for predicting subgrade settlements has been proposed. Combining the measured settlement data of subgrade in Wuhan-Guangzhou high-speed railw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point modified exponential curve model have been analyz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selecting three points as forecast sample on settlement-time curve of subgrade can commendably evade the influence brought by data fluctuation; and the settlement regularity after inflection point on settlement-time curve of subgrade more tally with exponential curve, therefore, the samples must be selected after inflection point on settlement-time curve of subgrade; and three samples should reflect the settlement development tendency as far as possible.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ree point modified exponential curve method are stable with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new prediction method has engineering value.Key words: three-point modified exponential curve method; settlement prediction; three-point method; subgrade; high-speed railway1 引 言无砟轨道以其稳定性好、耐久性强、刚度均匀、维修工作量少等综合优势在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高速铁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国内新建的铁路客运专线大多采用无砟轨道型式。

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探讨

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探讨

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探讨摘要:在基建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属于不良地质中的其中一种,其强度相对较低,但有着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灵敏度、高压缩性等特点,与构筑物地基施工要求不相符合。

在控制沉降的过程中,需要使其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

为形成对软土地基沉降量的有效预测,可以运用堆载预压法进行处理,判断地基处理之后是否能够达到基本要求。

关键词: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堆载预压法引言:在开展基建工程建设作业时,需要在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及时处理软土地基,加强对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的控制。

在运用堆载预压法时,结合软土地基沉降量的处理情况,在做出客观、合理的预测时,分析影响预测结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运用堆载预压法时的适用条件,为该地区的软土地基沉降处理工作开展提供经验和理论指导。

1.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设计1.1地基处理技术要求在基建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随着地基处理作业的开展,对处理技术的应用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

在工程的运行期限范围内,应加强对沉降量的控制,且差异沉降量同样需要被控制在相应的标准范围内。

结合施工场地的地面做出初步估计,并综合考虑填土料的实际情况,使地基强度已经达到中等要求。

1.2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取在开展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时,所运用的处理方法具有多样性。

例如,换填法、静力排水固结法、动力固结法、碎石桩、砂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网复合地基法、水泥搅拌桩等等。

其中,对于动力固结法而言,主要包括强夯法、动力密实法和强夯置换法三种类型。

通过分析静力排水固结法中所包含的类型,有以下三种。

即,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以静力排水固结法为例,在运用真空预压法时,在处理土层、淤泥层时,理论上的具有可行性,但所设置的真空度排水板,需要保持不直接打通淤泥层。

在淤泥层之间,对于所分布的中砂层或者粗砂层,应具备良好的渗透性。

因此,在处理淤泥层的过程中,需要在保证具有良好的真空效果的同时,及时对粗砂层进行封堵。

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探讨

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探讨

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探讨作者:杨酉兴来源:《珠江水运》2016年第07期摘要:软土地基沉降是影响工程安全程度与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有必要对软基处理工艺进行探讨,为实现沉降量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堆载预压法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软基处理法,但在具体应用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沉降量预测确定最佳施工参数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难题。

本文以某民用机场工程为例,对堆载预压法在软基处理中的沉降量预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堆载预压法软土地基处理沉降量预测1.前言尽管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可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多种多样,但堆载预压法依旧是一项优势突出的技术。

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堆载预压法具有操作便捷、成本较低、技术完善等明显优势,对于工期充裕的工程来讲,该技术是地基处理的最佳选择之一。

但是,此种方法应用中,沉降量预测是一个技术性难题,目前对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2.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探讨2. 1项目概况该陆域形成工程位于福建省晋江市西滨92旅军垦农场堤外海滩,东面为施工中的沿海大通道,西面为92旅军垦农场海堤,南面紧邻石狮蚶江水头十一孔水闸,北接晋江西滨临时垃圾场。

该工程施工场地中部自东向西有条土堤,场地被该堤分为南北两大区:北区以渔塘为主,塘底标高平均约为2.1~2.4m;南区为滩涂地,杂草丛生,沟、渠纵横交错,平均标高约为0.6~2.7m。

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如下:表层以淤泥质土层为主,承载力不高,未经改造之前,不宜作为持力层及厂房路基。

在水文环境方面,此处有一河流经过,人工渠与水塘均大量分布,粉细砂及粗砂的水含量均比较高。

因而,此次施工中开挖基坑时,必须对特殊的地下水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并适当采取止水措施。

2.2地基处理要求及方案确定鉴于该工程性质特殊,因而地基处理的效果要求相当严格。

工程使用年限设计是20年,运行期的地基沉降要求为小于10cm,差异沉降要求不能超过1.5‰。

按照该工程地基需为中等强度的要求,地基处理之后,需要保证:反应模量在60MN/m3以上;承载力特征值在250KPa 以下;平整度在30mm以下。

堆载预压监测总结汇报

堆载预压监测总结汇报

堆载预压监测总结汇报堆载预压监测是一种重要的工程监测措施,可以对土木结构的变形与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本次堆载预压监测工作中,我们采用了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变形和沉降进行了科学、准确地记录和分析。

一、监测目的和方法在进行堆载预压监测前,我们明确了监测的目的和方法。

监测目的主要是了解土木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和沉降情况,包括土基、地基、桩体等的变形和沉降情况;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两个环节。

现场监测采用了电阻应变片、位移传感器、水准仪等多种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土木结构的变形和沉降情况;数据分析采用了数学统计方法和土运动理论,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现场监测1. 建立监测点和数据采集系统在进行现场监测前,我们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了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采集系统。

监测点的位置涵盖了土基、地基、桩体等关键部位,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定期监测和数据采集我们按照事先制定的监测计划和频率,对监测点进行了定期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电阻应变片、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土木结构受力过程中的变形和沉降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我们注意保持现场环境的相对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干扰。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1. 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在数据采集完成后,我们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质量控制。

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减少数据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在数据处理完成后,我们采用了数学统计方法和土运动理论,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土木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和沉降规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在结果解读中,我们将监测数据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评估土木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结论和建议根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 土木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变形和沉降,但在设计要求范围内,不会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 部分监测点存在较大的变形和沉降,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固和修复工作;3. 建议对土木结构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的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C C ro & C a nl n ier gGo pC . t.Z u a 5 9 0 , hn ) . R CHa r hn e E gnei ru o, d, h hi 0 0 C ia b n L 1
Ab t a t s r c :Re ii n o t ri g p i t ft s n e e e h e — on t o fs t e n r d c i n i v so f a t on me i e d d wh n t r e— i t s n o i p me h d o e t me tp e it s l o
的情 况。三点法推算沉 降受到 其是否适 用分级加 载、 时间起点修 正、前期沉降缺 失等 因素的限制 。理论分析表 明分级加 载 时、前期 沉降缺失时 ,三 点法仍 然适用 ,提 出了等沉降法确定修正 时间起 点。工程算例和 工程实例均证 实了该研 究成果 的 正确性 , 目前 时间起点修正方 法导致 瞬时沉降计 算不正确。
21 0 2年 8月
水 运 工程
P r & W ae wa E gn e i g ot tr y n ie r n
Aug 201 . 2
第 8期
总第 4 9期 6
N . Sr l .6 o8 e i No 4 9 a
地 基 与 基 础
工 三推面载工 对法大堆压 点算 预程 沉积 降 的
e l y d f rsa e o di g o a g - r a pr l a i .La k o ete n fe ry sa e o o sr to s o e mp o e o t g d l a n fl r e a e e o d ng c fs tl me to a l t g fc n tuci n i f n t e c u e e n e g ne rn r c ie . n o ntr d i n i e i g p a tc s The a p ia i n o h e —p i tmeho fs tl me tpr d c i n i o fn d p lc to ft r e o n t d o ete n e i to s c n e i b u h f co sa y s c a tr swhehe ti u t b ef rsa e o d ngo o , e i in o e o p i to i ,st a in o c f t ri s s ia l t g d l a i rn t r v so fz r o n ftme iu to fl k o o a
s t e n f a l tg f o sr ci n I i p o e a r e p i t t o u tb ef r u h c n i o s ss g d e t me t r s eo n t t . t s r v n t t h e - o n h d i s i l c o d t n t e l oe y a c u o h t me s a o s i a a la i g a d l c f e t me t fe ry sa e o o sr ci n A r e s n b e meh d o v s n o e o p i t f o d n n a k o t e n a l tg f n t t . mo e r a o a l t o fr i o fz r on s l o c u o e i o
tme wh c s c le q a e te n t d i o o e The r s l fsud ft e p p ri r v n r a o a l y i i h i a ld e u ls tlme tmeho spr p s d. e u to t y o h a e sp o e e s n b e b
a x m l a dpoetT eis na eu e lm n o e yue fh rsn eh do vs no r p i f nea pe n rjc. h t tno s te e t t nb s e ee t to r i o f eo o t na st gt ot p m fe i z no
刘 吉福 , '
( . 州市市政集 团有 限公 司,广东 广 州 5 0 6 ;2 天津大学 ,天津 3 0 7 ; 1广 10 0 . 0 0 2
3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 团有 限公 司,广东 珠海 5 9 0 . 1 00) 摘 要 :大面积 堆载预压工程分级加载 时采用三点法推算沉 降需要修 正时 间起 点 ,_程 实践 中经常遇 到前期沉降缺失 Y -
L U J—u , I if ' 。 f. un zo ncpl ru o Ld, u nzo 0 0 C ia2 Taj nvri , ini 3 0 7 , hn ; 1G a gh uMu i a G opC . t. aghu5 0 6 , hn ; . ini U i s yTaj 0 0 2 C i i G 1 n e t n a
关键词 :等沉降法 ;沉降推算 ;三点法 ;分级加载 ;时间零 点修 正 中图分类号 : T 7 . u4 21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 9 22 1)8 0 5 — 5 0 2 4 7 (0 20 — 1 5 0
Viwsa utt e -po n e hod o e te e e i to o a g -a e eoa ng e bo hr e i tm t fs tl m ntpr d c i n f rl r e r apr l d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