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简介

合集下载

彼得德鲁克语录

彼得德鲁克语录

彼得xx语录[标签:栏目],彼得xx语录1、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惟有走在变化之前。

2、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

3、把MBA课程教给23岁的人,这让我很吃惊,我认为这基本上是浪费时间。

他们缺少经验背景。

你可以教他们技能,比如会计和其它能提供的东西,但你不能教他们管理。

4、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产品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5、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移居美国。

德鲁克家族的先人在17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德鲁克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

母亲是率先学习医学的妇女之一。

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界是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

6、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兼顾临时之计和长远目标。

7、每个系统都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技巧和管理组织。

单件生产需要的是身怀绝技的人才,“新式”和“旧式”的大规模生产需要的管理人才必须受过分析思考、生产进度安排和规划的训练。

新式大规模生产和流程生产一样,管理者在整合观念和制定决策时,都必须能视企业为整体。

8、单一产品的生产系统可能采取中央集权的管理方式,需要由高层来协调不同的**。

9、领导人花在人事管理和决策的时间应该远远多于其他事务。

10、管理是一种客观职能,它取决于任务,也取决于文化条件,从属于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

11、事实上,一项决策如果没有列举一条一条的行动步骤,并指派为某某人的工作和责任,那便不能算是一项决策,最多只是一种意愿而已。

12、管理者就是如何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实现自己目标的人。

至于说这个人是好是坏、如何把这个人教育成一个有理想的人,那是上帝的事情。

13、建立目标是一种平衡:在企业成果与遵循人们所相信的原则之间的平衡,在企业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之间的平衡,在期望的结果与可用的资源之间的平衡。

PeterDrucker

PeterDrucker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彼得·德鲁克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彼得·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彼得·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彼得·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彼得·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

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

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会计课用)

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会计课用)
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 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从组织目标到经营 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在目标分解过 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
3、重视成果。
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 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在目标管 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
1981,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
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2002年6月20日, 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
无论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董 事长比尔·盖茨,海尔CEO张瑞敏,还是通用电气公 司前CEO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 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 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 工。
③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 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 改善了人际关系。
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缺点
①目标难以制定。
②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
现代管理学之父 —— 彼得·德鲁克
制作人:肖健 郭玉兰
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简介
彼得·费迪南·德鲁克,1909-2005, 1909年11月19 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维也纳,祖籍荷兰。彼得·德鲁克从 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 1929: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1931: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移民美国,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

现代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资料

现代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资料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奠定大师的地位,并标志着管理 学的诞生。
7
彼得·德鲁克生平(2)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为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巨著,该书被誉 为“管理学”的“圣经”。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
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 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
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 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
民。只有中国的人才能建设中国,因此快速培养并使卓有
成效的管理者迅速成长起来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也是 中国的最大的机遇。”
9
德鲁克最后一部著作2006年1月出版
能对社会做什么,第二个领域讨论的是机构能为社会做什么。
现代组织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某种特定的服务,所以它必须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它还必须雇用人员为其工作,因此,不可
避免地会对社会产生一些影响。
24
25
第一、要制定目标
一个管理者首先要制定目标。他决定目标应该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些 目标应该做些什么,这些目标在每一领域中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他把 这些目标告诉那些同目标的实现有关的人员,以便目标得以有效地实 现。制定目标是进行平衡:在企业成果同一个人信奉的原则的实现之 间进行平衡,在企业的当前需要同未来需要之间进行平衡,在所要达 到的目标同现有条件之间进行平衡。 制定目标显然要求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德鲁克认为,一个人能够制定 目标,不一定就能成为经理人;正如一个人能在一个很小的空间范围 内缝针打结,不一定就能成为外科大夫一样。但是,一个人没有制定 目标的能力,决不能成为称职的管理者。正如一个外科大夫可以通过 提高缝针打结技术来使自己成为更好的外科大夫那样,一个管理者通 过提高其各项工作的技术和成就,可以使自己成为更好的经理人。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三本经典管理著作推荐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三本经典管理著作推荐

管理学⼤师彼得·德鲁克的三本经典管理著作推荐
推荐⼤家阅读美国管理学⼤师彼得•德鲁克教授的三本经典管理著作:
1.《管理的实践》
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门学科诞⽣。

德鲁克把管理学界定为⼀门应⽤科学,是为了解决复杂的企业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这⾥包含了管理学的精髓:管理⽆模式,管理要从实际出发,管理要与时俱进。

他强调,“管理是⼀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在于‘⾏’,其验证不是在于逻辑,⽽在于成果,唯⼀权威就是成就。


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这本书主要讲了六个⽅⾯的内容:卓有成效可以学会、时间管理、注重贡献、发挥长处、要事优先、有效决策。

3.《21世纪的管理挑战》
在这本书中,德鲁克指出,未来的管理将特别涉及新信息技术和⾃我管理艺术的影响。

德鲁克认为⾃我管理艺术是必要的,因为未来的员⼯将在他们的公司或组织中⽣存下来,对⼤多数⼈来说,终⽣学习新技能和新职业将成为规则: “管理⾃⼰是⼈类事务中的⼀场⾰命。


【彼得•德鲁克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2005),现代管理学之⽗,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

他1909年⽣于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移居美国。

德鲁克从⼩⽣长在富裕的⽂化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传体⼩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动的描述。

彼得德鲁克 信息的定义

彼得德鲁克 信息的定义

彼得德鲁克信息的定义
彼得德鲁克是一位管理学大师,他对信息的定义是:信息是一种被传达、记录和存储的事实或概念。

它是人类通过不同的形式(如口头、书籍、文件等)将知识和想法传递给其他人的工具。

信息可以包含各种形式的数据、观点、见解和指导,旨在增加人们对某个主题的理解并帮助他们做出决策。

信息的传递和使用对于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发展和运作非常重要,它能促进知识的共享、创新的产生以及问题的解决。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和便利,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在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因此,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有效地获取、管理和利用信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彼得·德鲁克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他被誉为管理学之父,为现代管理理念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管理理念不仅深入浅出,而且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企业和组织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德鲁克的管理理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强调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组织的效益和效率。

德鲁克认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使组织具备竞争力并创造价值。

他提出了“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概念,强调企业应该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次,德鲁克注重人性的管理。

他认为,人是组织发展的核心要素,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

他提出了“知识工人”的概念,强调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性,并强调管理者应该关注和尊重员工的需求和利益,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

第三,德鲁克强调管理应该基于事实和数据。

德鲁克提出了“管理是一门实践科学”的观点,他认为管理决策应该基于客观的数据和分析,而不是主观猜测和经验。

他强调管理者应该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和绩效评估体系,进行科学的决策和管控。

第四,德鲁克强调管理的创新和变革。

他认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创新,而不仅仅是提高效率。

他提出了“创业者精神”和“创新驱动”的概念,鼓励企业和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灵活性和敏捷性,不断追求新的机会和新的竞争优势。

第五,德鲁克提出了全球化的视角。

他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全球化的思维和眼界,认识到全球化对企业和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他强调管理者需要具备跨国界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和市场。

德鲁克的管理理念不仅适用于商业企业,而且适用于各类组织和机构。

他的管理思想不仅对管理者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员工和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他的理念不仅在管理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在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所采用。

总之,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综合考虑了经济、人性、数据、创新和全球化等多个因素。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经典精要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经典精要
环境的和谐发展。
人才管理和培养
未来管理将更加注重人 才的培养和管理。企业 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管 理体系,激发员工的创 造力和潜力,提高员工
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跨界合作和创新
未来管理需要更加注重 跨界合作和创新。企业 需要与其他产业、组织 和个人进行合作,共同 创造价值,推动创新和
发展。
THANKS
谢谢
自我控制
德鲁克强调员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认为这是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手段。他提倡为员 工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完成工作任务。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创新
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他提倡不断寻求新的想法、新的产品 、新的服务和新的市场机会,并鼓励员 工勇于尝试和承担风险。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经典精要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特征 • 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德鲁克的其他管理思想 • 结论
01
CHAPTER
引言
德鲁克的生平和背景
德鲁克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成长于德国,后移民美国。
德鲁克在纽约大学商学院任教 多年,是现代管理学之父,被 誉为“大师中的大师”。
一个管理者应该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和 人生目标,并将其融入到工作中。这 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出决策,并 带领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总结词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提高管理效 率的关键。
详细描述
管理者需要对自己有深入的了解,包 括自己的长处、短处、喜好和个性。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 优势,同时改进自己的不足。
不断学习和改进
总结词
不断学习和改进是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持续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德鲁克简介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彼得·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彼得·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彼得·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彼得·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

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

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该世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强调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彼得·德鲁克将“新经济”的挑战清楚地定义为: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在欧洲经历了二战的残酷,并目睹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彼得·德鲁克感到那些优秀的领导者才是那个世纪的英雄。

德鲁克在他那本发人深省的自传《旁观者的冒险》中写道:“我和其他维也纳的小孩一样,都是胡佛总统救活的。

他推动成立的救济组织,提供学校每天一顿午餐。

这顿午餐的菜式,清一色是麦片粥与可可粉冲泡的饮料,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两样东西倒胃口。

不过整个欧洲大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的数百万饥饿孩童的性命,都是这个组织救活的。

”一个“组织”居然能发挥这么大的功用!从德鲁克活生生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德鲁克强调“透过组织这种工具,尽量发挥人类创造力”观念的根源。

此外,彼得·德鲁克在预测商业和经济的变化趋势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

例如,早在1969年彼得·德鲁克就预言将有一种新的类型的劳动者出现———知识员工,他们的职业将由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决定,不再依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

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

仅10月19日一天,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美元。

对此,彼得·德鲁克说,他早就预料到了,“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基于审美和道德。

”彼得·德鲁克将当时的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称为“完全不具有生产力的一群,但又能很轻易地大把捞钱。

”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彼得·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彼得·德鲁克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

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彼得·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

该基金会十余年来选拔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举办研讨会、出版教材、书籍及刊物多种,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彼得·德鲁克至今已出版超过30本书籍,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

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

”至2004年,德鲁克还有新书问世。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无论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还是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这是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对彼得·德鲁克的评价。

2005年11月11日,彼得·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

管理是一种实践1971年秋天,德鲁克离开了曾经任教20多年的纽约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到洛杉矶的加州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授课。

这所大学不仅在当时没有什么影响力,即便是现在的美国商学院排行榜中,它的排名也在50名之外。

这个选择反映了他对当时的管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日益不满。

他相信管理学应该是一门综合的人文学科,而不是一些细分学科的组合。

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也遵从了他的管理哲学,在这里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经济和管理,而且要学习历史、社会学、法律和自然科学。

这种学术训练方式沿袭了欧洲的大学传统,也反映了管理的本质要求。

那就是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技能的训练,而是一个对人类、社会和企业的整体认识。

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理论和学术研究,而是应该用来解决社会和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因为这个缘故,德鲁克的作品赢得了许多企业家的高度评价。

英特尔的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毫不掩饰对德鲁克的崇拜之情。

“彼得·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

他的著作和思想如此清晰有力,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管理学术贩子中独树一帜。

”杰克·韦尔奇也将其重要的企业决策归功于德鲁克,他认为1981年整合通用电气的第一个核心思想——“第一第二”的原则便来自彼得·德鲁克。

幸好有像安迪·格鲁夫、比尔·盖茨这样伟大的企业家和杰克·韦尔奇、张瑞敏这样伟大的经理人积极实践他的理论,从而不容辩驳证明了他的理论的价值。

而这些成就也符合德鲁克的一贯看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

”虽然是德鲁克创建了现代管理学,但恐怕连他自己当初也没想到如今的管理学已经走入了这种高度分工的学术研究之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学副教授告诉记者,当前的大多数管理学学术论文虽然符合严格的学术规范,但其价值却不为企业界所认同,没有什么实践的价值。

追随德鲁克的其他管理大师在管理学界也一直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其中包括《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彼得斯和《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

以彼得·圣吉为例,他现在只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资深讲师”!想想我如何贡献1994年冬天,吉姆·柯林斯完成了他在管理学上的重要著作《基业长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驱车到加州的克莱蒙特去拜访德鲁克。

时年36岁的柯林斯在管理学界还属于“无名小辈”,和85岁的德鲁克在一起的那一天,彻底改变了柯林斯对生活的看法。

柯林斯说:“别人都在问‘我如何成功?’而德鲁克却在问‘我如何贡献?’别人都在追问‘我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有价值?’德鲁克却在问:‘我怎么做才能对别人有价值?’”“走出去,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

”临行之前,德鲁克告诉柯林斯。

柯林斯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但德鲁克却告诉他:“把才华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本身毫无用处。

许多有才华的人一生碌碌无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把才华本身看作是一种结果。

”德鲁克对生活的看法和对管理的看法一脉相承,那就是任何一种知识,只有当他能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

德鲁克早年在德国留学,晚上经常去歌剧院听歌剧。

有一次他被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福斯塔》的美感深深地震撼了,更让他震撼的是他发现这是威尔第80岁时谱写的最后一部作品。

威尔第在谈到创作《福斯塔》时说:“我一生都是音乐家,且一直极力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我一直很困惑自己是否已达到这个境界,只是下定了决心再努力一试。

”这段话成了德鲁克一生追求完美的座右铭。

他一生写了39本书,仅从85岁到95岁这10年中就出版了10本著作。

他的最后一本著作将于明年1月份正式出版。

正是这种超常的勤奋,使他一直保持着年轻的头脑。

他兴趣广泛,对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都造诣颇深,并每隔三四年就会选择一个新的主题来研究。

在2002年的《福布斯》封面文章中,称德鲁克“依然是最年轻的头脑”。

在他90岁生日时,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说:“每5年重读一遍莎士比亚!”彼得·德鲁克的五项主要习惯德鲁克的“五项主要习惯”是领导特质论的主要流派。

德鲁克指出,有效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类型,缺少有效性的管理者也同样有不同类型。

因此,有效的管理者与无效的管理者之间,在类型方面、性格方面及才智方面,是很难加以区别的。

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既然是一种习惯,便可以学会,而且必须靠学习才能获得。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五项主要习惯。

1、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他认为,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丝毫没有弹性,无法调节、无法贮存、无法替代。

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永远是最短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