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动控制系统

混凝土搅拌站动控制系统
混凝土搅拌站动控制系统

混凝土搅拌站自动控制系统

1.项目简介

混凝土搅拌站是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设

备,同时又是一个由多环节组成的复杂控制系统。在混凝土的生产中,配料的称量精度、配料的施工配比、原材料的含水率与供水量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除此之外,控制系统中,与硬件设备的连接、配方数据的存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登记、仓库管理、操作人员登录记录、产品运输记录等方面的管理等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

目前国内大部分搅拌站控制系统,还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自控程度较低、标准化程度较低等缺点。传统的搅拌站控制系统中与硬件设备的连接需要复杂的设置,在硬件配置改变后系统调整困难,软件代码需要针对不同设备分别修改和调试,维护工作复杂,给生产制造厂家带来极大困难。采用通用组态软件可以较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一般搅拌系统中除控制功能外,都需要集成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而且这些功能也会因最终用户的不同而具有个性化的特色,而复杂的数据管理不是一般组态软件的优势领域,一些看似简单的功能也难以通过简单的二次开发来实现,源代码级的修改定制又势必造成管理和维护的困难。因此这些软件大都难以满足搅拌系统的要求,这给搅拌站控制系统普及和行业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使用“易控(INSPEC)”实现的搅拌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硬件连接方式方便透明,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针对用户使用不同硬件设备的情况,只需简单修改设置即可实现与硬件的通信,易于调试和维护。同时通过软件提供的“用户程序”功能,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使系统具有了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系统将过程控制和企业生产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克服了传统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的缺点,又能满足系统在数据管理方面的需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按照设定的生产任务单,自动、连续的控制物料计量、投料、搅拌、出料等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控制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同时又能进行原材料登记、仓库库存管理、在线修改施工配比信息、操作人员登录记录、为产品运输指派车队及综合查询功能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同时,使用“易控(INSPEC)”组态软件实现的水泥搅拌控制系统,还充分发挥了易控在图形界面上的优势,界面美观友好,操作十分人性化。除此之外,“易控(INSPEC)”提供了世界上两百多种语言之间的自由转换,为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系统构成

混凝土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图

混凝土生产过程主要由物料仓、物料秤、骨料斗和四个环节组成。其中物料仓和物料秤为配料系统,负责将原料按照配方中设定的值精确投放,骨料斗和搅拌机为搅拌系统,负责混凝土搅拌及出料。

“易控(INSPEC)”实现的混凝土搅拌站自动控制系统,对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精确连续的控制。首先物料仓按照配方中设定的配料值自动将物料投放到物料秤上,系统通过物料秤采集到的重量值自动停止放料,物料秤向骨料斗放料时同样根据传送带电子秤采集到的重量值自动停止放料,两次放料保证配料量的精确。同时,系统采用在线计算冲量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节冲量大小,进一步保证了配料量的精确。根据实际值和设定值计算出多余的物料将会留在物料秤上,参与到下一盘配料。所有投料完成以后开始计算搅拌定时,由电铃通知生产完成。

混凝土搅拌控制系统中对生产任务信息的管理涵盖产品型号、等级、合同编号、采用的施工配比、工程类别及名称、计划及完成方量和日期、操作及质检人员、施工单位人员及销售人员联系方式等各种信息,并提供综合查询的功能。对原材料及库存的管理,包括原材料品种型号数量登记、与物料仓对应信息等管理。对产品运输的管理,包括车队车号登记、司机姓名登记及运输方量等信息。对常用配合比数据管理,包括对已有配合比数据的修改、录入新配合比内容并提供综合查询等。“易控(INSPEC)”灵活多样化的数据管理功能,能很好实现和满足混凝土搅拌站自动控制系统的需求。

3.系统特点

(1)与下位设备通信设置简单,不需重新开发代码,大大降低用户对软件开发者的依赖性,便于维护,并且可以同时和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通信。

(2)易控的多种数据库操作和访问功能能满足对生产过程的数据管理需要。

(3)功能强大,集成了混凝土搅拌站ERP信息的管理,包括任务单管理、配方管理、仓库管理、原材料管理、车队管理、操作员管理及运送记录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同时提供大量的综合查询及生成日报表、月报表的功能。

(4)生产可进行自动和手动方式切换。

4.软件应用

硬件的连接

目前商品混凝土生产采用的信号采集设备主要有两种,可编程序控制器或者数据采集板卡。“易控(INSPEC)”自带的驱动库中包含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PLC和板卡产品的驱动,由“易控(INSPEC)”设计的混凝土搅拌站自动控制系统中用户只需简单设置一些接口参数即可实现上位机与硬件设备的通信,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现场更换硬件设备时,只需修改系统中的部分设置就可完成与硬件的通信而不必修改大段的程序代码,降低了企业对软件开发的依赖性,便于维护。

画面设计

“易控(INSPEC)”实现的搅拌站自动化控制系统,风格简洁、操作方便,系统画面由标题栏、导航区、工作区和状态栏组成。各个功能按钮位于画面右侧的导航区内,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单击按钮进入相应的操作区域,位于画面底部的状态栏显示系统报警状态、操作人员、通信状态等信息。

与生产过程同步的监控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准确全面地了解搅拌站的控制流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组态完成的生产画面如图所示: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画面

“易控(INSPEC)”实现的搅拌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手动和自动两种生产模式。在自动生产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生产画面中的“生产登记”按钮,选择已经填写好的生产任务单(如下图所示),点击“开始生产”按钮,系统就会按照任务单中包含的混凝土的信息自动地进行生产,整个生产过程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在手动生产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画面中的各个仓门来实现放料配料的过程,各个仓门之间存在着逻辑互锁,操作员的所有操作都在画面的日志记录区中显示,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安全。

生产登记内容

在生产过程中,各个配料仓的仓体处显示当前生产任务使用的配合比和原料用量,除此之外,画面同样涵盖了工程信息,包括正在生产产品的任务单编号、项目名称、施工部位、混凝土品种等信息,这些信息使得操作人员能方便快速地掌握当前的生产情况。

配方管理

为了满足产品多样化的要求,由“易控(INSPEC)”实现的搅拌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外部数据库连接,用数据库来管理不同品种混凝土的配方数据,不仅使得存储配方的数量增大很多,还可在线对配方内容进行编辑。配方管理功能提供了新增、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编辑完成的配方保存在与易控相连的数据库中,在填写生产任务单时可供操作员选择。

配方管理功能

生产管理

由“易控(INSPEC)”实现的搅拌站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了生产过程的信息管理功能,包括任务单管理、配方管理、仓库管理、原材料管理、车队管理、操作员管理及运送记录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同时提供大量的综合查询及生成日报表、月报表的功能。管理功能的集成极大提高了自动化生产的效率。

针对每次生产任务,填写相应的生产任务单,生产任务单中包含任务单编号、任务单状态、合同编号、混凝土品种、运送车队等基本信息。任务单管理功能提供了新增、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编辑完成的生产任务单保存在与易控相连的数据库中,用户可通过生产画面的“生产登记”按钮进行选择。

任务单管理功能

由“易控(INSPEC)”实现的搅拌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包含的仓库管理、原材料管理、车队管理、操作员管理及运送记录管理,提供了新增、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编辑完成的信息存储在与易控相连的数据库中。

原材料管理

由“易控(INSPEC)”实现的搅拌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对数据库的操作是通过软件提供的“用户程序”功能实现的。“用户程序”是易控提供的在工程中编写程序的功能,通过在工程中编写代码,实现对工程中各种资源的灵活控制,改变工程的执行流程等。与传统的组态软件相比,易控提供的用户程序不是解释执行的,而是编译成了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的二进制代码,采用了开放的C#高级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可以直接使用C#语言的丰富指令、.NET Framework框架平台提供的数以万计的类库、易控提供的各种功能指令、易控工程中的变量、图形等对象,另外C#本身是全开放的高级语言,可以方便地利用用户自己或者第三方已经编写好的程序代码,可视化编程和智能感知等编程技术的采用极大简化了代码的编写难度。

5.结束语

由“易控(INSPEC)”实现的搅拌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实现了混凝土搅拌站工作的完全自动化,而且使得该系统与同类型产品相比,具有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等优点,其可靠性、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易控(INSPEC)”组态的人机界面具有强大的自动控制和数据管理功能,保障了控制系统安全可靠,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end)

混凝土搅拌站车辆排队系统解决方案

混凝土搅拌站车辆排队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述 目前整个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调度普遍仅凭当班生产调度的人工经验,混凝土搅拌站车辆进入厂区后非常混乱,特别是拥有多个搅拌楼的大型商品混凝土企业,此类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造成企业生产发货效率低,不能很好的解决对现有车辆的调度效率。一指通触控针对行业这一现象开发出混凝土搅拌站车辆排队系统对回站车辆实行智能化排队规则,有效的解决了站内车辆乱停、无序插队、司机和调度员的不和谐关系,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室外led显示屏与系统数据连接,显示车辆排队信息,使站内车辆安静有序,避免错误发生,方便管理。其他时间可显示通知、天气、注意事项等信息。 二、系统组成区域 本系统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个车辆进厂等候停车区,1个装货区(一般分为n条装货线),1个司机休息室,系统刷卡显示区。 三、系统流程图

四、系统设备配置 1、搅拌站微机房电脑安装车辆排队主控制系统1套。 1.1系统具备登录操作功能和退出操作功能:工作开始前,输入员工代码进行登录操作,工作结束后,退出排队系统。 1.2支持通过读卡器读取相关信息后,自动识别区分车辆类别,并按机构自定的排队规则自动编组排队。 1.3 系统提供业务状态查询功能。 1.4 系统提供业务数据输出,输出文件可为excel或文本文件功能。

1.5系统呼叫某一排队号码时,显示屏将闪烁提示,语音系统将同时呼叫该排队号码。语音系统还可实现重呼当前号码、回呼上一号码、任意呼叫排队号码。 2、排队系统入口方式为条磁器进入刷卡。 3、排队系统与车辆管理数据库对接程序1套(备选)。 4、每一个放料线配一个无线呼叫终端;搅拌站停车场安装信息显示同步屏一块、司机等候室安装信息同步显示屏一块。 5、数据通讯方式为站内局域网有线通讯。 五、声音部分 1、建议采用壁挂式音箱(可自购)。 2、语音呼叫单元由“语音控制器”、“语音控制软件”、“功放”和“音箱”组成。 混凝土搅拌站车辆排队常规配置清单

自动控制系统位置随动系统课程设计

摘要 随动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以一定的精度和速度跟踪输入的自动控制系统,并且输入量是随机的,不可预知的,主要解决有一定精度的位置跟随问题,如数控机床的刀具给进和工作台的定位控制,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动作,导弹制导、火炮瞄准等。在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C)、柔性制造系统(FMS)等领域,位置随动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位置随动系统要求输出量准确跟随给定量的变化,输出响应的快速性、灵活性和准确性为位置随动系统的主要特征。 本次课程设计研究的是位置随动系统的超前校正,并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随动系统超前校正相角裕度

目录 1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 (1) 1.1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 (1) 1.2 各部分传递函数 (1) 1.3 位置随动系统结构框图 (4) 1.4 位置随动系统的信号流图 (4) 1.5 相关函数的计算 (4) 1.6 对系统进行MATLAB仿真 (5) 2 系统超前校正 (6) 2.1 校正网络设计 (6) 2.2 对校正后的系统进行Matlab仿真 (8) 3 对校正前后装置进行比较 (9) 3.1 频域分析 (9) 3.2 时域分析 (9) 4 总结及体会 (10) 参考文献 (12)

位置随动系统的超前校正 1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 1.1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 图1-1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 系统工作原理: 位置随动系统通常由测量元件、放大元件、伺服电动机、测速发电机、齿轮系及绳轮等组成,采用负反馈控制原理工作,其原理图如图1-1所示。 在图1-1中测量元件为由电位器Rr 和Rc 组成的桥式测量电路。负载固定在电位器Rc 的滑臂上,因此电位器Rc 的输出电压Uc 和输出位移成正比。当输入位移变化时,在电桥的两端得到偏差电压ΔU=Ur-Uc ,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机,并通过齿轮系带动负载移动,使偏差减小。当偏差ΔU=0时,电动机停止转动,负载停止移动。此时δ=δL ,表明输出位移与输入位移相对应。测速发电机反馈与电动机速度成正比,用以增加阻尼,改善系统性能。 1.2 各部分传递函数 (1)自整角机: 作为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将角位移或者直线位移转换成模拟电压信号的幅值或相位。自整角机作为角位移传感器,在位置随动系统中是成对使用的。与指令轴相连的是发送机,与系统输出轴相连的是接收机。 12()(()())()u t K t t K t εεθθθ=-=? (1-1) 零初始条件下,对上式求拉普拉斯变换,可求得电位器的传递函数为

混凝土搅拌站实施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拌和站混凝土的供应范围与选址 (4) 2.1、概况 (4) 2.2、选址 (4) 2.3、供应范围 (5) 三、组织机构 (5) 四、资源配置 (5) 4.1、机械设备 (5) 4.2、人员配置 (5) 4.3、供电系统 (6) 五、拌和站总体建设方案 (6) 5.1、总体规划 (6) 5.2、场地硬化 (6) 5.3、排水系统 (7) 5.4、四区两库建设 (7) 5.5、用水来源 (7) 5.6、拌和站供电系统 (8) 六、搅拌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8) 6.1、安装 (8) 6.2、调试及运行 (9)

6.3、标定 (10) 七、规划方案的实施计划安排 (10) 八、保证生产功能的措施 (11) 九、质量保证措施 (12) 9.1、原材料质量控制 (12) 9.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2) 9.3、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 (13) 十、安全保证措施 (10) 10.1、设备安装起吊安全 (11) 10.2、施工用电安全 (11) 10.3、拌和站操作安全 (12)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 (12) 十二、设备运行的维修与保养计划 (12) 12.1、例行保养 (12) 12.2、月度、季度的维护、保养工作 (13) 一、编制依据 1、《武汉市青山长江大桥初步设计》; 2、《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临建工程建设标准(试行)》(桥工管[2014]280号); 3、有关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4、现场实地勘察资料; 6、结合我单位同类工程施工能力及经验总结; 7、国家现行法规、规范及行业标准。 二、拌和站混凝土的供应范围与选址 2.1 概况 “武汉市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段”为四环线东北跨越长江段,是四环线上的两个过长江通道之一,是四环线贯通、发挥环线全线功能的关键性工程。该过江通道是2010 年3 月8 日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中明确的武湖至武钢过江通道,其在《武汉市新城组群分区规划(2007-2020 年)》中亦被称为武湖过江通道,故本项目前期本项目位于洪山区和黄陂区,沿线经过洪山区建设乡、长江、天兴洲、黄陂区沙口村、江北快速路、汉施公路等,是连接武昌和汉口的重要过江通道。

混凝土拌合站建设方案详细

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方案 1.工程概况 XXX拌和站位于XX里程线路左侧30米,承担作业队结构物砼拌和任务,主要供应xx地方砼,砼总量约8万立方米。混凝土类型为普通混凝土,等级有C20、C25、C30、C35混凝土。拌合站占地约5亩。拌合站的建设分基础、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和试运行五个阶段。 2.拌和站设备型号及生产能力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拌和站设HZS35拌和机2套,按日工作12h计算,日生产能力约800m3。 拌和站配置六个储存罐,其中40m3水泥罐四个, 40m3粉煤灰罐2个;配置碎石仓4个(5-10mm碎石仓两个,10-20mm碎石仓两个),细骨料仓2个。拌合站场地全部硬化处理。 拌和站附属设施配置见下表: 拌和站附属设施配置表 注:砂石料仓位置见《拌和站平面布置图》 另配备有: ①拌和站附近设置有一长10m宽10m深2m的蓄水池,总计可蓄水约200m3。 3.基础施工 3.1平面布置 拌和站的平面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具体位置由测量人员实地放线确定。 3.2扩大基础施工 待测量人员将拌合站各基础位置放样后进行扩大基础开挖。水泥罐、拌和楼等基础平面布置及开挖尺寸应满足厂家提供的基础施工图纸,按照地基承载力验算结果确定。 3.3场地硬化

拌和站场地进行硬化处理。施工前将地表浮土清除后,进行碾压,要求压实度>95%,基底承载力不小于100kpa;面层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 4.拌和站安装方案 4.1平面布置 拌和站平面布置见《第一拌和站平面布置图》 4.2安装准备 4.2.1现场人员的配置 4.2.2机械设备配置;配置2台25t汽车吊相互配合进行拌和站安装。并配备揽风绳8根。 4.2.3安装前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选用的电气设备及电器元件符合拌合站的工作性能和工作环境,并有合格证。金属构件的成套性和完好性。 4.2.3检查预埋件的位置、数量符合要求。 4.2.4基础的位置和及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4.2.5准备电焊机2台、气焊装置2套、电工工具1套。 4.3安装 4.3.1安装顺序: 设备基础施工—控制房安装—搅拌主机安装—皮带输送系统的安装—配料站的安装—粉罐安装—水泥输送系统安装—电气系统安装—施工排污水沟—水池、沉淀池及外加剂池施工—拌合站围护—地面硬化处理—上料台施工 4.3.2安装注意事项 ○1主机基础及配料站安装需用水平仪校正 ○2各节点的螺栓必须紧固,不得漏装。 ○3搅拌主楼基础位置误差小于2㎜,混凝土硬化后才能安装主楼及粉罐。 ○4搅拌站设置专用接地网,与粉罐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其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

位置随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位置随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桂霞, 李 媛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4研究所,上海 200031) 摘 要: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保证位置随动系统功能和性能的重要部分,文中结合船用仿真 转台阐述了多机集散控制结构形式的位置随动转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方案,并以某位置随动转台为背景,对系统工程实现中的接口电路设计、电机、伺服放大器以及采样频率选取、程序设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设计结果在位置随动试验样机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位置随动;控制系统;采样频率;设计 中图分类号:T M571,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354(2007)1220029204 Desi gn and reali zati on of control syste m of rando m positi on WANG Gui 2Xia,L I Yuan (No .704Research I nstitute,CSI C,Shanghai 20031,China ) Abstract :The co m puter control syste m is an i m portant part of guaranteeing perfor m ance of control syste m of rando m position .Co m bining the m arine si m ulation turntable,this paper set forth the co m puter control syste m sche m e on the rando m position turntable w ith m ulti 2co m puter distributes control structure .Then taking a certain turntable of rando m position as background,it respectively discussed such key proble m s of syste m engineering re 2alization as the interface circuit design,choice of m otor ,servo am plifier and sam ple frequency and the program design .The design sche m e is applied in a rando m position proto type and gets a good result . Key words :rando m position;control syste m;sam ple frequency;design 收稿日期:2007211219 作者简介:王桂霞(19772),女,工程师,主要从事自动控制的工作位置随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0 引言 位置随动转台系统由机械台体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两个重要部分组成,前者是实现仿真功能的基础,而后者是保证转台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核心部分.转台既要满足一定的动态、静态指标要求,也要为试验提供方便的操作界面和数据采集、处理手段,计算机控制系统不仅要具有实时控制功能,而且应具备监控管理功能,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就成为仿真转台设计和工程实现的重要内容. 当前在各种控制系统中计算机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根据不同的情况,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各不相同,一般分为操作指示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 )和集散控制系统(DCS )等类型,在下文中将讨论集散控制结构形式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其中主 要包括结构设计、系统工程实现中的接口线路设计、采样频率选择、程序设计等内容,并给出设计结果. 1 结构设计 本仿真转台采用多机集散控制形式,即采用上下位机的两级式结构.图1 为集散控制系统应用于本转 图1 原理框图

混凝土搅拌站及水泥罐施工方案

混凝土搅拌站及水泥罐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龙口花园项目部

混凝土搅拌站及水泥罐施工方案 一、混凝土搅拌站及散装水泥罐现场布置: 龙口花园1?4#、6#、7#住宅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六栋楼均为地上九层,无地下室,建筑高度26.55m。根据施工要求在现场配置混凝土搅拌站及散装水泥罐。根据场地安排将其设在3#楼南面。设地泵一台,搅拌设备两套,装载机一台。结构施工时通过混凝土泵管将混凝土泵送至六栋楼各施工层。具体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二、搅拌站机械配置: 三、基础施工: 1、施工顺序; 水泥罐:放线定位T散装水泥罐基坑开挖T垫层混凝土浇筑T支 模T钢筋绑扎(安放钢板预埋件)T基础混凝土浇筑养护T安装就位混凝土配料机料斗坑:放线定位T混凝土配料机料斗基坑开挖T 垫层混凝土浇筑T砖砌体T机械安装就位 搅拌机基础及水池:平整场地T基础砌体砌筑T水池内抹灰T机 械安装就位

另外还有养护池、配电室、及挡土墙的施工。具体做法见附图 2、水泥罐施工要点 2.1放线定位:按建筑轴线控制网定出基础中心点和边线,土方开挖前洒灰线定位,浇筑混凝土前复核基础位置。 2.2基坑开挖: 采用挖机开挖,人工清底。开挖基坑时预留基础施工工作面,平整基底后做100厚C15混凝土垫层。 2.3地基处理: 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础持力层为第三层粉砂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90KPa,远大于水泥罐地基承载力要求,故不需进行地基处理。 2.4支模:水泥罐基坑开挖后先支模再绑扎钢筋。支模采用多层板作面层、杉木枋材作背楞,钢管扣件支撑。 2.5基础钢筋绑扎: 钢筋进场经复验合格后,现场进行加工及绑扎。每1m加一个①25钢筋制作的马凳来支撑上网片钢筋,钢筋要绑扎牢固,位置准确。 2.6确定预埋件位置 水泥罐预埋件根据罐支腿尺寸进行定位,每个支腿采用4根1m

搅拌站建站施工方案

搅拌站建站施工方案

特色小镇搅拌站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 编制日期:2017年8月

济宁国泰君安机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现场条件 (4) 四、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 (4) 五、搅拌站详细规划 (5) 六、拌和站资源配置 (8) 七、安全保护措施 (9) 八、质量保证措施 (9) 九、环境保护措施 (10) 十、文明施工措施 (10) 十^一、雨季施工措施 (11) 十二、应急预案 (12) 附表: 1、拌和站平面布置 2、混凝土供应计划表 3、拌合站建设费用估算表

搅拌站建站方案 、编制依据 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241-2011 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5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223-2010 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50010-2010 7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试验方法》GB/T50082-2009 8 、《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 9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选法)》GB/T1345-2005 10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 11 、《建筑用砂》GB/T14684-2011 12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2011 1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14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17671-1999 1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矿渣粉》GBT/T16751-2011 16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 17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18 、《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 19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2005 20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3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四川天府国花牡丹产业特色小镇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龙树镇,分四大产业板块。 一、四川天府国花牡丹种植(养植)基地项目。 二、四川天府国花牡丹产业发展园区(城)项目。

单轴位置控制系统设计

1.单轴位置控制系统设计 1.1. 基本控制要求 该单元有电机带动轴运动,气泵产生气体带动气缸(用气缸模拟机械手)上下运动和吸附物块组成。电机带动轴的左移Y0和右移Y1。轨道有三个接近开关(1、2、 3)定位三个工位, 气缸由电磁阀控制进气和出气,实现气缸的上升和下降(Y2), 吸附开关X3控制吸附物块(Y3),设计有手动和自动控制部分,可以通过开关X14选择控制方式。 1.1.1.手动控制要求 通过X14开关选择手动控制方式,通过控制面板来控制,手柄控制气缸向左X16、向右X17移动,气缸的上X4和X5下通过面板旋钮控制,物块的吸附通过面板旋钮 X3控制,来完成物块在三个工位上的移动。 1.1. 2.自动控制要求 通过X14开关选择自动控制方式,按复位按钮,气缸回到工位1,按启动按钮后,气缸下降吸附物块,然后上升,再从工位1移动到工位2,再下降,释放物块回升气缸,4秒过后气缸下降吸附物块从工位2移动到工位3,再下降释放物块回升气缸,4秒后再下降吸附物块从工位3移动到工位1,下降释放物块回升气缸,工作全部完成,气缸停止在工位1。

1.2.硬件设计 1.2.1 I/O地址分配表 根据对单轴运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分配对应的I/O口,I/O地址分配表如表XO 急停按钮X11 停止按钮X1 位置1 X12 右移 X2 位置2 X13 手动 X3 位置3 X14 吸附 X5 吸附/松开X15 上移 X6 上位X16 下移 X7 下位X17 左移 X10 启动按钮 表1.2.1.1 PLC输入设备 Y4 吸附控制 Y10 上升控制 Y11 下降控制 Y2 左移控制 Y3 右移控制 Y6 启动控制 Y5 停止控制 Y7 复位控制 表1.2.2.2PLC输出设备

混凝土搅拌站安装方案

芜湖格力基地出口项目混凝土搅拌站安装 专项施工方案 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人: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物资机械租赁中心 2011 年 7月 24 日 目录 编制依据: 1、《GB/T1071-2005混凝土搅拌站(楼)》 2、《GBJ17钢结构施工设计规范》 3、《GB/T9142混凝土搅拌机》 4、《GB10595带式输送机施工技术规范》 5、《GB14249-1电子衡器安全要求》 方案流程目录: 一、准备工作十一、计量系统验收 二、平面布置图十二、应急预案 三、基础图复测十三、安全防护措施 四、水泥仓的安装十四、设备维护保养 五、主机的安装十五、说明 六、控制室及支架的安装 七、配料机的安装 八、螺旋机的安装 九、水路、气路及添加剂的安装 十、接线调试 一、准备工作 1、备齐所需各件,清除安装场地周围杂物,平整场地,保证各种车辆畅通。 2、设备工具条件: ⑴、φ16以上钢丝绳4根,每根长度大于6m.。 ⑵、φ10钢丝绳1根,长度5m.左右。 ⑶、各种规格U型环4-6件,如该地区常年风力超过六级的应加拉防风措施,并配置缆风绳。 ⑷、12磅大锤2把。 ⑸、450管钳二把,呆扳手或梅花扳手4套,350mm活动扳手一把,电工工具一套,绝缘、防水胶布各10卷。 ⑹、备用500㎜×500㎜厚度100㎜以上钢板18块(链接底板用)。 ⑺、25T以上汽车起重机一部,并配置吊机配吊装工和起重工各一名。 (8)、3t手拉葫芦一个,大绳15米两根,12#铁丝30米,电焊机2台,氧气乙炔设备1部,安全带4条,安全帽每人一顶。 3、人员;组长1人,电焊工2人,杂工2名,电工1名,共6人。 4、校验:施工前准备经纬仪DJ6一台和DS3水准仪一台,用经纬仪校验基础各部轴线放位基准点尺寸是否准确,用水准仪测定复核各水准点标高是否准确,并标出各主要部位中心线。

拌合站建设施工方案

仙游县仙港大道(疏港公路)路基处治与路面完善工程第一标段(K1+000~K11+973.819) 混凝土拌合站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抚州市阳光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仙游县仙港大道(疏港公路)路基处治与路面完善工程 第一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3年7月27日

一、工程概况 仙游县仙港大道(疏港公路)路基处治与路面完善工程,段落全长21.260618km,扣除试验段的1.1km水泥砼路面的,实际里程20.160618km。本项目设计起点为K1+100,位于鲤南镇涵井村,终点为K21+260.618I,位于枫亭镇上浒村,接枫亭市政段水泥砼路面。仙港大道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全线共分为第一标段和第二标段,第一标段起讫点桩号为K1+100~K11+973.819,全长 10.873819km。 二、拌合站平面布置 受便道运输影响,考虑施工备料方便,我合同段拟建设一座拌合场,供应全线的混凝土结构物施工。拌合场设置在改路的右方YK7+750,占地面积4500㎡,设1套HZS-120及3套强制式拌合站,共设4个料仓,单个料仓长15m,宽12m。 具体见附图《混凝土拌合站平面布置图》。 三、拌合站场地硬化 拌合站场地平整后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底垫层填筑20cm厚片碎石填筑,顶面层全部采用15cm厚C20混凝土进行硬化,硬化面积约4500m2。拌合站行车道路及重车上料道路采用20cm片、碎石填筑,顶面层全部采用20cm C20混凝土进行硬化。路面比料仓低3cm,上料便道和料仓相交处设置U型排水沟,深度不大于3cm,能排水即可。 料仓隔墙基础宽度为75cm,深50cm。隔墙高度为地面(混凝土硬化后)以上200cm,宽度为37cm(37墙),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分料隔墙下部预留孔洞,严禁积水。料仓内部采用C20混凝土硬化20cm,朝上料便道方向设置4%的排水横坡。 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为 1.5%,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采用M7.5砂浆抹面。 1套HZS-120及2套强制式拌合站设置一个水池进行施工用水的存储,水池长8m,宽3.2m,高3m(具体见附图《混凝土拌合站平面布置图》)。水池底及四周使用砖砌,四周厚度为24cm。底部厚度12cm,并采用M7.5砂浆抹面。 四、拌合站生产能力说明 按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砂石比例,同时考虑台风季节材料运输的影响,拌合站设1个砂子料仓,约180 m2;设3个碎石料,约540 m2。按平均堆料高度为4.0 m计算,料仓可存720m3砂,2160m3碎石。能满足施工高峰期1个星期左右的用量。并在离工地5公里左右拟建一个面积约5000 m2大型储料仓,能满足施工高峰期1个月左右的用量。拌合站水泥采用陆运,受交通影响小,基本能满足施工要求。

搅拌站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产品简介........................................................ - 1 - 二.系统组成........................................................ - 2 - 2.1 硬件需求.................................................................................................................................... - 2 - 2.1.1上位机部分....................................................................................................................... - 2 - 2.1.2 下位机部分...................................................................................................................... - 2 - 2.1.3 通信部分.......................................................................................................................... - 3 - 2.1.4 打印机部分...................................................................................................................... - 3 - 2.1.5 仪表部分.......................................................................................................................... - 3 - 2.1.6 动力保护、控制部分...................................................................................................... - 3 - 2.1.7监控系统部分.................................................................................................................. - 3 - 2.2 软件需求..................................................................................................................................... - 3 - 2.2.1 操作系统.......................................................................................................................... - 3 - 2.2.2数据库:.......................................................................................................................... - 4 - 2.2.3 其他工具.......................................................................................................................... - 4 - 三.系统安装........................................................ - 5 - 3.1硬件安装方法............................................................................................................................ - 5 - 3.1.1 动力部分和监控部分的安装:...................................................................................... - 5 - 3.1.2 上位机的安装.................................................................................................................. - 5 - 3.1.3 打印机的安装.................................................................................................................. - 5 - 3.1.4 可编程的安装.................................................................................................................. - 5 - 3.2 软件安装方法............................................................................................................................. - 6 - 3.3 系统登陆..................................................................................................................................... - 6 - 四.系统调试........................................................ - 8 - 4.1 校秤............................................................................................................................................. - 8 - 4.2 调试输出信号............................................................................................................................. - 9 - 五.系统操作....................................................... - 10 - 5.1 准备工作................................................................................................................................... - 10 - 5.1.1 关于手动操作台............................................................................................................ - 10 - 5.1.2 电源开启顺序................................................................................................................ - 10 - 5.2 生产信息录入.......................................................................................................................... - 10 - 5.2.1 基本信息........................................................................................................................ - 10 - 5.2.1.1 客户管理.......................................................................................................... - 10 - 5.2.1.2 车辆管理...........................................................................................................- 11 - 5.2.1.3 工程管理.......................................................................................................... - 12 - 5.2.1.4 系统管理.......................................................................................................... - 13 - 5.2.2 生产信息........................................................................................................................ - 15 - 5.2.2.1 生产任务单...................................................................................................... - 15 - 5.2.2.2 配比通知单...................................................................................................... - 17 - 5.2.2.3 生产记录(生产明细).................................................................................. - 17 - 5.2.2.4 生产调度(生产登记).................................................................................. - 18 - 5.2.2.5 手工录入.......................................................................................................... - 20 - 5.2.2.6 生产统计.......................................................................................................... - 21 -

机器人抓取装置位置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机器人抓取装置位置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

初始条件: 一个机器人抓取装置的位置控制系统为一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 15.013 0++=s s s s G ,设计一个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 角裕度?=45γ。 设计内容: 1.先手绘系统校正前的bode 图,然后再用MATLAB 做出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根据MATLAB 做出的bode 图求出系统的相角裕量。 2.求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3. 用MATLAB 做出校正后的系统的bode 图,并求出系统的相角裕量。 4.在matlab 下,用simulink 进行动态仿真,在计算机上对人工设计系统进行仿真调试,确使满足技术要求。 5.对系统的稳定性及校正后的性能说明 6.心得体会。

1频率法的串联滞后校正特性及方法 1.1特性:当一个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满足要求的,为改善稳态性能,而又不影响其动态响应时,可采用此方法。具体就是增加一对靠的很近并且靠近坐标原点的零、极点,使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提高β倍,而不影响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中、高频段特性。 1.2该方法的步骤主要有: ()1绘制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求出相角裕量0γ,幅值裕量g K 。 ()2在bode 图上求出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量εγγ+=期望处的频率 2c ω,2c ω作为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ε用来补偿滞后校正网络2c ω处的 相角滞后,通常取??=15~5ε。 ()3令未校正系统在2c ω的幅值为βlg 20,由此确定滞后网络的β值。 ()4为保证滞后校正网络对系统在2c ω处的相频特性基本不受影响,可 按10 ~ 2 1 2 2 2c c ωωτ ω= =求得第二个转折频率。 ()5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 1 ++= s s s G C βττ ()6画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并校验性能指标 2确定未校正前系统的相角裕度 2.1先绘制系统的bode 图如下:

混凝土拌合站建站方案

宜张高速公路宜都至五峰(渔洋关)段YZTJ-3标混泥土拌合站临建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 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宜都至五峰(渔洋关)段YZTJ-3标段 二〇一五年三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4)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4) 三、编制原则 (4) 四、工程概况: (4) 五、施工部署 (5) (一)拌和站布置原则 (5) (二)拌合站供应范围 (5) (三)拌和站搅拌站规格的选择及生产能力 (5) (四)混凝土搅拌站的基本组成 (6) (五)施工组织机构 (6) (六)施工人员配备情况 (6) (七)施工机械及试验检测仪器的配备 (6) 六、具体施工要求 (8) (一)拌和站的布置 (8) (二)拌和站的生产设备 (9) (三)材料存放 (9) 七、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10) (一)工程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10) (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0) (三)质量措施 (10) 八、工程安全管理体系 (10) (一)安全施工保证体系 (10)

(二)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10) 九、防洪防汛措施 (14) (一)加强信息收集,提高预警能力 (14) (二)加强汛前准备,提高设施防汛能力 (14) (三)抢险小组,应对突发事件 (15) (四)汛期管理,严格落实制度 (15) (五)值班岗位,保证联络畅通 (16) 十、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6) (一)环境保护措施 (16) (二)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7)

一、编制说明 本拌合站临建方案依据宜张高速公路宜都至五峰(渔洋关)段YZTJ-3标招标文件、合同文本等有关要求及规定,并结合我工区工程具体情况编制而成。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公路工程施工招标单价承包招标文件范本》 《宜张高速公路宜都至五峰(渔洋关)段YZTJ-3标招标文件》 三、编制原则 总的原则是施工组织设计符合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期完成。 (一)服从业主、遵守设计的原则; (二)确保工期的原则; (三)质量第一的原则; (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五)科学管理的原则; (六)文明施工的原则; (七)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则; (八)遵照执行标准、规范的原则。 四、工程概况: 一、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北连宜昌,南通张家界,是沟通鄂西、湘西地区的省际快速通道。宜昌至张家界公路湖北段是《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规划的“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纵六—郧县至宜昌(鄂湘界)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该高速公路通道由陨十、十房、保宜、宜张等高速公路项目构成。 二、根据项目划分,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湖北段划分为当阳至枝江段、白洋长江大桥段、宜都至五峰(渔洋关)段(以下简称“本项目”)、五峰(渔洋关)至鄂湘界段。本

混凝土搅拌站为什么要使用控制系统

混凝土搅拌站为什么要使用控制系统 智稳软件的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又可以称为混凝土搅拌站管理系统或者erp,是一款让混凝土企业智能化的软件,那么为什么混凝土搅拌站要使用控制系统呢?我们来根据一篇博士论文的分析看看控制系统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混凝土的组成需要多达7种以上的材料,因此对各个环节的生产工艺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包括原材料的配合比、称重计量、拌和、浇注等所有环节。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过程中存在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1)实时监控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质量和混凝土木工程的成本。控制配合比需要在和易性满足施工需要、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效益。高性能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较,前者在配合比上的特点是用数量低、水泥用量较低,并以化学外加剂与粉煤灰作为水泥、砂石之外的基本成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砂、碎石等混凝土原料中的实际含水量和不同强度要求,搅拌站实验人员将实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动态调整、试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不能被严格执行,将无法保障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对配合比进行实时监控,以便于对配合比进行纠正。 (2)监控混凝土搅拌站时间。从原材料全部投入搅拌筒中时起到开始卸料时止所经历的时间被称为搅拌时间,为获得混合均匀、强度和工作性都能满足要求的混凝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搅拌时间被称为最短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的拌制时间是提高混凝土工作性和匀质性的基本途径。根据铁路建设相关规范的硬性规定,高性能混凝土拌和最短时间不能少于120秒,最长不能超过180秒。因此需要对混凝土的拌制时间进行监控,以保障混凝土的工作性。 (3)及时发现和校正计量误差。拌和站是动态配料的,在生产过程中材料是连续称重的,但由于关门时存在过冲量,因此会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等文件都明确规定了计量允许偏差,如图: 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计量误差进行实时监控,以便于及时进行纠正,缩短纠正时间,从而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保障工程质量。 (4)成本分析。搅拌站的生产过程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庞大,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处理,以进行成本分析,从而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和成本管理水平,以便于进行成本控制。 (5)降低管理成本。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混凝土施工的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生产管理信息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保障过程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解决信息反馈响应实时性问题,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