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临床与治疗

合集下载

便秘病案分析

便秘病案分析
诊断为慢传输型便秘,可能与年龄、性别、饮食 、药物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硬,排便费力 ,伴有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中药润肠 通便、针灸刺激肠道等方法,同时调整饮食习惯 和生活方式。
讨论
对于慢传输型便秘,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中西医结合治
疗、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 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盆底肌训练、
生物反馈疗法等。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可分 为慢传输型和出口梗阻型两种类型。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 赖性,避免滥用泻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患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腹胀、头晕等,医生诊断为重度便秘。
治疗经过
医生给予患者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疏导。经过三周治疗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便秘症状时有反复,需要长期关注和调整。
03
治疗措施及效果
病例一治疗及效果
症状与诊断
患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 便干燥、排便困难,医生诊断
为轻度便秘。
治疗经过
医生给予患者口服药物润肠通 便,同时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 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当 增加运动,多饮水。经过一周 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病例二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年轻女性,25岁,身体状 况良好,无其他慢性病史。
病例三
患者基本信息
病史
患者为中年女性,45岁,已婚,长期居住 在城市。
患者自诉有长期便秘症状,排便困难,大便 呈细条状。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精神紧张。

便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便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5
二者都可导致排出困难,甚或嵌塞。)
4、排便不畅:虽有便意,便次不少,但很难 畅通,常伴腹胀、肛坠不适。该类患者常伴 直肠感觉高度敏感,或伴解剖结构异常,如 肠套叠或内痔。
• 间接表现——便秘的危害
1、人体摄取食物,除所需的成份外,必须将 废物排出。人体排出废物的通道有皮肤、呼 吸道、泌尿道和大肠四大系统,若某一 系统 出现障碍都可导致废物中毒而产生疾病,甚 或威胁生命,如:肾衰——尿毒症,呼衰
(1)容积性泻药——琼脂
(2)膨胀性泻药——福松
整理课件
19
(3)润滑性泻药——石腊油、蓖麻油
(4)盐类泻药——硫酸盐
(5)刺激性泻药——果导、酚酞
(6)高渗性泻药——高渗葡萄糖、甘露醇、甘 油、乳果糖
(7)促动力性泻药——西沙必利、普卡必利、 替加色罗
以上泻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要做到 适可而止,不宜长期使用,否则会导致越泻越 秘,甚至形成结肠黑病变和水电解质失调等毒 附作用。对粪便嵌塞者采用手指抠散、清洁灌 肠或直肠给液体石腊、开塞露等都是治疗便秘
整理课件
23
(1)硬化注射固定术 (2)多排缝合固定术 (3)胶圈套扎固定术 (4)粘膜纵缝硬化注射术
3、耻骨直肠肌痉挛——耻骨直肠肌切断术 4、肛门狭窄 (1)肛管后方切开术 (2)内括约肌切断术 (3)纵切横缝术 (4)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 5、直肠瓣肥厚
整理课件
24
(1)直肠瓣松解术
(2)直肠瓣挂线术
(2)结乙吻合术
整理课件
25
(3)升乙吻合术 (3)盲乙吻合术 (5)盲直吻合术
附:
结肠瘫痪症:是指严重的结肠传输缓慢所 致的病症(便秘)。
换句话说,结肠瘫痪是指重度顽固性结肠 慢传输性便秘称为结肠瘫痪症。

便秘的定义、症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用药等

便秘的定义、症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用药等

便秘的定义、症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用药等【定义】便秘,俗称大便干燥,是一种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人群中的常见病。

因肠蠕动减少,导致大便次数太少,或排便困难、不畅,粪便干结、太硬,排便量少,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

【症状】1、粪便干燥、坚硬、呈羊、兔粪状。

2、大便间隔延长,可能3-4天甚至1周大便一次。

3、排便用力面红耳赤,头部血管暴胀,可造成脱肛、肛裂,甚至造成冠心病突发猝死和脑溢血。

4、患者可有腹痛、腹胀、恶心、头晕、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口舌生疮等症。

【病因】水分食物残渣大肠暂存粪便干燥进入吸收吸收由食物残渣形成的粪便在体内存留时间越长,大便越干燥。

【引起便秘的其它因素】1、直肠、肛门病变。

如:直肠炎、痔疮、肛裂、肛周围脓肿等(压力感受器敏感度下降,排便反射减弱)2、结肠病变,良、恶性肿瘤,肠梗阻、肠粘连等(肠道堵塞)。

3、与排便功能有关的肌肉肌力减弱,如腹肌、肛门内、外括约肌、膈肌、肠平滑肌等。

4、药物:许多药物可引起便秘,如吗啡、阿托品、铋剂等。

5、不良生活习惯,如细粮多,粗粮少,吃菜少,不按时排便,进食量过少,食用油量过少。

6、甲亢、糖尿病能导致便秘。

【便秘的危害】1、患高血压、脑血管病、心脏病便秘者,常会因过分用力而导致血管破裂,心梗造成猝死。

2、粪便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生成的有毒物质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3、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干硬状、可能会造成急性或慢性肠梗阻。

【治疗】治疗便秘的方法很多,营业人员应根据起因采取相应的对话程序,在便秘因素中选择一、二条与病人相近的症状问语。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如下治疗方法:1、肠套叠、肠梗阻等器质性变化引起的便秘建议病人就医。

2、减肥原因导致的饮食过少,过精细,吃菜量少等因素,可劝阻病人改变饮食结构,如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随手给病人推荐几种药物。

3、看到大腹者,可劝病人加强腹肌锻炼。

【药物治疗】孕妇便秘不可轻易推荐药物,以防不测。

便秘

便秘
每周排便少于三次;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排出大便干结、数量 少;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的感觉;可有下腹胀痛、食欲减退、疲 乏无力、头晕、烦躁、焦虑、失眠、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门疼痛、肛裂、痔疮和肛乳头炎。 常可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位触及条索状肿物。
便秘的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

凡有排便困难费力、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量少,可以诊断为 便秘。
Q &A
提OUR ATTENTION
2.药物治疗
慢性腹泻以膨胀性泻剂为主,不可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 长期慢性便秘,特别是有粪便嵌顿可用灌肠法; 急性便秘可选择盐性泻剂、渗透性泻剂、润滑性泻剂,时间不超过一 周
2.药物治疗 (2)促动力药 莫沙比利及伊托必利 机制:刺激肠肌间神经元,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促进大肠和小肠运 转,对慢传输性便秘有效,可长期间歇使用。
便

便秘?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 结量少。 排便次数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 次,但有少数人平素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正常,此 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 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始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
3.结肠传输试验
诊断与鉴别

其他辅助检查
4.排粪造影检查
模拟排便过程中,通过钡剂灌肠,了解肛门、直肠、盆底在排便时 动静态变化,用于出口型梗阻便秘的诊断,如直肠前突、盆底失迟缓。
5.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利用压力测定装置置入直肠内,令肛门收缩和放松,检查肛门内外 括约肌、盆底、直肠功能及协调,可用于分辨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类型。
(3)生物反馈疗法
通过测压和肌电设备使患者直观的感知其排便的盆底肌的功能状态, “意会”在排便时如何放松盆底肌,同时增加腹内压实现排便的疗法。 对部分直肠、肛门盆底肌功能紊乱的便秘有效。

便秘与慢性便秘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泻药、促动力药、灌肠药和栓剂、中医中药等临床药物作用、代表药物选择

便秘与慢性便秘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泻药、促动力药、灌肠药和栓剂、中医中药等临床药物作用、代表药物选择

便秘与慢性便秘疾病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泻药、促动力药、灌肠药和栓剂、中医中药等临床药物作用、代表药物和具体选择指南便秘是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慢性便秘病程至少为6个月。

便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生命质量,慢性便秘治疗方式有:(1)一般治疗:增加膳食纤维和水摄入,增加运动,建立良好排便习惯等;(2)药物治疗;(3)生物反馈治疗;(4)手术治疗。

药物是慢性便秘常用治疗手段,选择治疗药物时,考虑药物应用循证医学证据、安全性、药物依赖性及效价比。

泻药容积性泻剂和渗透性泻剂主要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

(1)容积性泻剂(膨松剂)。

通过滞留粪便中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起到通便作用,使干硬的粪便变得松软易于排出。

常用药物: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等。

(2)渗透性泻剂。

口服后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阻止肠道吸收水分,使肠内容物容积增加,促进肠蠕动,引起排便。

常用药物: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盐类泻药等,过量应用盐类泻药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

作为补救措施,刺激性泻剂可以短期、间断使用。

(3)刺激类泻剂。

主要通过刺激结肠黏膜中感觉神经末梢,增强结肠动力并刺激肠道分泌,促进排便,作用强而迅速,可引起腹痛。

常用药物:比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药物、蓖麻油等。

(4)润滑性泻剂。

具有软化粪便、润滑肠壁的作用而使粪便易排出。

常用药物:液体石蜡、甘油、多库酯钠及其他植物油等。

促动力药促动力药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对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疗效。

常用药物:普卢卡比利等。

促分泌药鸟甘酸环化酶-C(GC-C)激动剂,代表药物为利那洛肽,可以改善慢性便秘患者腹痛、便秘等症状。

氯离子通道活化剂。

代表药物为鲁比前列酮,可以促进肠上皮分泌,增加患者自发排便次数。

便秘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

便秘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

治法:
温阳通便。
方药:
济川煎
肉苁蓉、牛膝、肉桂

温补肾阳
火麻仁、当归、升麻、 泽泻、枳
润肠通便
加减:
➢①若老人虚冷便秘.,可用半硫丸。 ➢②脾阳不足,阴寒冷积,可用温脾汤。 ➢③肾阳不足,尚可用肾气丸。 ➢还可辨证选用理中丸、四神丸、右归丸
等。
临床常用中成药: ➢六味安消胶囊 ➢苁蓉通便口服液 ➢便秘通 ➢通泰胶囊 ➢果导片 ➢开塞露 ➢大黄苏打片 ➢牛黄解毒片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寒结、气滞 。 主要是辩虚实
阴、阳亏虚 。
燥热、 气、血、
二、治疗原则
基本治疗原则:实则通泻,虚则润补。
通导
泻热、温散、
顺气。 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血、益气温阳
滋阴养
注意事项:
不可滥用通便之品,首先应排除泻 下禁忌症。同时应防止损伤正气,或 使患者对泻下药物产生依赖性。
分证论治
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 血化瘀。
(二)虚秘 1.气虚 主证:有便意,努挣乏力,难以排出。 兼次症:乏力、汗出、气短、面色无 舌华象、:懒质淡言胖。、齿痕,苔薄白。
脉象:细弱。
治法:
补气健脾,润肠通便
方药:
黄芪汤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 火麻仁、蜂蜜
补益脾肺
润肠通便
加减:
➢气虚较甚,可加人参、白术。 ➢若排便困难,腹部坠胀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升
范畴
功能性便秘、肠道易激综合 征、
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 病、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肌力减 退。
病因病机
1.肠胃积热
➢素体阳盛
➢饮酒过多 ➢过食辛辣
热毒内盛

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中度则介于两者之间。
便秘的相关检查
➢ 体格检查 全身疾病体征, 腹部体征 肛门指诊:
➢ 实验室检查 大便常规及潜血;血常规;血糖;电解质;甲状腺 功能
➢器械检查
便秘的相关检查
内镜
年龄50岁以上;
伴有贫血、腹痛或腹胀;
便血或大便潜血阳性;
有结肠癌的家族史;
以前从未进行过结肠癌或结肠炎的筛查
➢器械检查 钡灌肠
便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继发性便秘
➢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糖尿病、甲减、全垂体功能减低、甲旁 亢、卟啉病、嗜铬细胞瘤
➢ 电解质紊乱 高钙血症、低钾血症
便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继发性便秘 ➢ 神经系统疾病
脊柱损伤、马尾肿瘤、腰椎间盘疾病、 脊柱结核、多发硬化症、帕金森氏病、 中风、脑肿瘤
自主神经疾病、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瘤 ➢ 肠神经系统疾病
便秘
根据便秘特点 经验治疗1~2周
便意少,便次少 排便艰难 排便不畅 IBS便秘型
病史,报警症象,>40岁疑器质病变, 体检,肛门指检
粪检,血生化 结肠镜、钡灌肠
非器质性病变
GIT/ARM
STC
OCC
MIX
器质性病变
酌情选用: 一般治疗 膨松剂/渗透剂 促动力剂 心理行为干预
(1) 一般治疗 膨松剂 渗透剂
泻剂。
结肠黑便病
பைடு நூலகம்
氯离子通道激动剂
促进肠液分泌 增加肠蠕动 安全有效
副作用: 恶心、呕吐、腹泻
便秘的治疗
药物治疗
➢ 口服泻药
大便软化剂
该类泻药主要为含钙、钠、或钾离子的多库盐,为表面活性剂,能使水分 和脂质混入粪便并使之软化,有助于缓解排便时的肛门直肠疼痛,这类药物还 能抑制小肠和大肠对水分的吸收,刺激肠道分泌,增加肠道运动频率。

临床治疗指南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

临床治疗指南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

泻药
泻药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用药物之一,能够刺 激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水分,软化粪便,缓解便 秘症状。
益生菌
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 ,缓解便秘症状。
效果评估方法
症状缓解程度
评估患者便秘症状的缓解程度,包括排便次数、 排便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等方面。
生活质量改善程度
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包括精神状态、食 欲、睡眠等方面。
疗效果。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标题:功能性便秘的药物治疗
作者:张三,李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可促进肠道蠕动 ,加速排便。用法用量根据医生建议和患者 病情而定。
04
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估
临床应用
药物治疗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 疗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药物 治疗包括泻药、肠道动力调节剂、益生菌等。
肠道动力调节剂
肠道动力调节剂能够调节肠道运动,促进肠道蠕 动,缓解便秘症状。
诊断功能性便秘需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系统性疾病 的影响。
伴随症状包括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口臭等。
临床常用诊断方法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和结肠镜检查等。
03
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指南
药物治疗的原则
01
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方案 。
02
药物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确定,一般建
议至少使用4周以上。
药物治疗期间,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
03
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秘
指肠蠕动减少,大便过于干燥、排便困难、费力,量化指标为便次<3次/周,或比以前减少,一般成人2日或儿童4日以上不排大便者为便秘,长期经常便秘者称为习惯性便秘。

但决定便秘程度的是大便的稠度而不是大便的次数。

便秘原因
①不良的饮食习惯,由于进食量不足或食物过于精细,没有足够的食物纤维以致食物残渣太少;
②饮水不足及肠蠕动过缓,导致从粪便中持续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③缺乏锻炼使体内的肠蠕动不够;
④排入直肠粪便重量的压力达不到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兴奋的正常值(25~
50g),形成不了排便反射⑤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⑥长期滥用泻药;
⑦生活不规律和不规则的排便习惯。

器质性便秘见于:
①直肠与肛门病变;
②局部病变导致排便无力;
③结肠完全或不完全梗阻;
④腹腔或盆腔内肿瘤压迫;
全身性疾病导致肠肌松弛;
⑥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
一种症状,不一定是疾病,是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太少,表现为大便干结,并感到排便费力、排出困难和排不干净。

有些患者可同时出现下腹部膨胀感、腹痛、恶心、食欲减退、口臭、口苦、全身无力、头晕、头痛等感觉,有时在小腹左侧可摸到包块及发生痉挛的肠管。

药物治疗
非处药
乳果糖
作用机制:在结肠中被消化道菌丛转化成低分子量有机酸,导致肠道内pH值下降,并通过渗透作用增加结肠内容量。

上述作用刺激结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缓解便秘,同时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

宜在早餐时一次服用。

一至两天可取得临床效果。

如两天后仍未有明显效果,可考虑加量。

比沙可啶
与肠黏膜接触,刺激肠壁的感受神经末梢,引起肠反射性蠕动增强而排出柔软而成形的粪便。

整片吞服。

使用阿片类止痛剂的癌症患者,对本品耐受性差,可能会造成腹痛、腹泻和大便失禁,因此,不宜合用。

不应与抗酸药同时服用。

甘油栓
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其作用温和。

多于给药后30min 见效。

硫酸镁
容积性泻药,口服不易吸收,停留在肠腔内,使肠内容积的渗透压升高,阻止对肠腔内水分的吸收,同时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引到肠腔中来,使肠内容积增大,
对肠壁产生刺激,反射牲地增加肠蠕动而导泻。

其作用强烈,排出大量水样便。

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山梨醇或甘油配伍。

同时应大量饮水。

聚乙二醇4000
为长链线性聚合物,口服后几乎不吸收,不分解,以氢键结合水分子,有效增加肠道体液成分,刺激肠蠕动,引起水样腹泻,达到清洗肠管的目的。

处方中无机盐成分与服用的适量水分,保证了肠道与体液之间的水、电解质交换平衡。

微生态制剂
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细菌。

温开水或温牛奶冲服
处方药
酚酞
作用于结肠,口服后在小肠碱性肠液的作用下慢慢分解,形成可溶性钠盐,从而刺激肠壁内神经丛,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使肠蠕动增加,同时又能抑制肠道内水分的吸收,使水和电解质在结肠蓄积,产生缓泻作用。

其作用缓和,很少引起肠道痉挛。

用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增减,睡前服。

莫沙必利
选择性5-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上消化道(胃和小肠)运动。

饭前或饭后口服。

普芦卡必利
机制:为选择性、高亲和力的五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具有促肠动力活性。

用法:口服。

可在一天中任何时间服用。

用量:不建议儿童及小于18岁的青少年使用本品!
其每日剂量超过2mg时,可能不会增加疗效。

如本品治疗4周后无效,应该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估,并重新考虑继续治疗是否有益。

注意事项
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找准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由于便秘形成的原因很多,各种急慢性病均可引起,一时解决便秘并非为根治。

故应找准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增加运动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尽量少用或不用缓泻药。

2注意缓泻药适应证也不同
对长期慢性便秘者,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刺激性泻药,因为药物可损伤肠壁神经丛细胞,造成进一步便秘。

对结肠低张力所致的便秘,于睡前服用刺激性泻药,以达次日清晨排便,或用开塞露。

对结肠痉挛所致的便秘,可用膨胀性或润滑性泻药,并增加食物中纤维的数量。

3乳果糖适用于肝性脑病患者及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
需长期规律应用,最好不要间断,以维持正常排便,预防粪便嵌塞。

对妊娠期妇女,在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后仍不能解除便秘时,也可用中等剂量乳果糖。

对糖尿病患者慎用;对有乳酸血症患者禁用。

乳果糖在开始服药时常会引起胃肠胀气和绞痛,一般为暂时性的,剂量过大,可引起水样腹泻。

4比沙可啶有较强刺激性
应避免吸入或与眼睛、皮肤黏膜接触,在服药时不得嚼碎,服药前后2h不要喝牛奶、口服抗酸剂或刺激性药;另对妊娠期妇女慎用;对急腹症者禁用。

5硫酸镁
在清晨空腹服用,并大量饮水,以加速导泻和防止脱水。

另在排便反射减弱引起腹胀时,应禁用硫酸镁导泻,以免突然增加肠内容物而不能引起排便。

老年人应慎用硫酸镁。

6使用刺激性泻药或促胃肠动力药
对如有需要刺激肠道蠕动时
7儿童便秘
如大便延迟,3天以上可能造成排干便时疼痛,并致肛裂、肛周痉挛,最终引起不敢排便的条件反射,因此,应在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指导下应用泻药,以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保持粪便成形,干结,无排便不适感。

发生粪便嵌塞的儿童,可服聚乙二醇以软化、清除粪便,直肠给药可能更有效。

但儿童不宜应用缓泻药,因可造成缓泻药依赖性便秘。

8一般缓泻药
在睡前给药,外用药物甘油栓,每晚1枚,插入肛门内即可。

使用时将容器顶端剪开成钝口,涂上少许油脂,徐徐插入肛门,再将药液挤入直肠内,引起排便,一般即时应用。

9痉挛性和功能性便秘者
选用微生态制剂,其成分为乳酸菌、双歧杆菌,在繁殖中会产生有机酸,使肠管水分的分泌增加,同时肠道的酸性降低,促使大便中水分含量增多而使粪便易于排出。

缓泻药对伴有阑尾炎、肠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者禁用;妊娠期妇女慎用。

长期服用番泻叶、芦荟、大黄等含蒽醌类泻药
会发生结肠黑变病,结肠镜下大肠黏膜色素沉着,呈蛇皮或豹斑样改变。

长期服用刺激性泻剂可能引起泻剂性肠病,钡灌肠显示,结肠袋的形状消失、末端回肠和结肠扩张,产生泻剂依赖。

上述两种与泻剂相关的并发症在停药后均可逐渐恢复。

10口服缓泻药
只是临时的措施,一旦便秘缓解,就应停用。

缓泻药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若还未缓解应及时就医。

11积极治疗原发病和伴随病
减少药物因素造成的便秘,避免滥用泻药。

考考你
【单选】
缓泻药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E、15日
以下哪项是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主要机制
A、润滑肠壁,软化大便和调节稠度
B、在结肠中被消化道菌丛转化成低分子量有机酸,导致肠道内pH值下降,并通过渗透作用增加结肠内容量
C、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
D、刺激肠壁的感受神经末梢,引起肠反射性蠕动增强而排便
E、使肠内容物的渗透压升高,吸收组织中的水分、增大容积
答案:上面可以找到或左下角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