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四年级科学1~8单元知

四年级科学1~8单元知

四年级科学1~8单元知一、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例如,蚕豆种子较大,呈肾形,颜色为青绿色;芝麻种子很小,呈卵形,颜色为黑色等。

- 种子的内部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种皮和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2. 种植凤仙花。

-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 种植过程包括准备好花盆和土壤,将种子种入深度约1厘米的土中,浇适量的水,放在温暖的地方。

3. 种子长出了根。

- 种子萌发先长出根,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

- 根的生长方向是向下生长的,具有向地性。

4. 茎和叶。

-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茎能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向上运输到叶等器官,同时将叶制造的养料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

- 植物的叶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条件是阳光。

叶还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5. 凤仙花开花了。

- 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

-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6. 果实和种子。

- 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 凤仙花的果实是蒴果,成熟时会自动爆裂,将种子弹射出去,这种传播方式叫弹射传播。

7. 种子的传播。

- 除了弹射传播外,还有风力传播(如蒲公英,种子轻小,有绒毛,能随风飘散)、水力传播(如莲蓬,果实能漂浮在水面上)、动物传播(如苍耳,果实表面有钩刺,能挂在动物的皮毛上)等方式。

8. 凤仙花的一生。

- 凤仙花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

二、第二单元:电路。

1. 电和我们的生活。

- 生活中的电器多种多样,如电灯、电视、冰箱等,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危险。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第1课知识点: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摩擦起电,闪电,干燥寒冷天气被金属物电击感,脱毛衣发出啪啪声等都是静电现象。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相同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4.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因为物体所带有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5.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必须要有两个条件:1)动力,也就是电源2)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第2课知识点:1.(会画图)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连接点有两个,分别是金属螺纹连接点和金属头连接点)2.因为电流通过灯丝,所以小灯泡能够发光。

3.如果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那么:(1)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宣,三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4.5V(2)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二5V,三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4.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导线会发热变烫损坏。

5.电从电池的一端铜帽(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锌壳(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第3课知识点:1.由导线,电池和灯泡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简单电路。

2.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

我们学校和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红绿灯电路连接是并联。

3.(会画图)两个灯泡,串联暗,并时亮。

两个电池,串联亮,并联暗。

(电池串联电压加倍,电池并联电压不变)第4课知识点:1.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电池没电了;导线断了;电池没安好; 灯座松了/灯座坏了,没有连上……2.检测电路出故障的方法:①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

四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2.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3. 种子萌发时,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根的生长方向是向下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6. 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 + 水 -→淀粉(储存能量)+ 氧气。

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

7. 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8. 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9. 受精是指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二、电路。

1. 电是一种能量来源,可以使灯泡发光、风扇转动等。

2.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的闭合回路。

电源提供电能,如电池;用电器消耗电能,如灯泡、电动机等;导线连接电路各部分,传导电流;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3. 只有电路是通路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用电器才能工作。

如果电路是断路(断开的电路),则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

还有一种短路情况,即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这是很危险的,会损坏电源。

4. 电池有正负极,正极用“ + ”表示,负极用“ - ”表示。

在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正确。

5. 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一、天气。

1. 天气现象。

-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像晴天的时候,阳光明媚,我们可以出去玩;雨天呢,就得带上雨伞,不然会被淋湿。

阴天的时候,天空灰蒙蒙的,太阳好像躲起来了。

还有像雪天,那可是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的好时候呢。

-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阴、雨、雪、风等。

风其实就是空气在流动,有时候微风拂面,很舒服;有时候狂风大作,能把树枝都吹断呢。

2. 气温。

- 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温度计上有刻度,一般用摄氏度(℃)来表示温度。

一天当中,气温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哦。

早晨和晚上气温比较低,中午的时候气温比较高,就像我们早上出门觉得有点凉,到了中午可能就热得要脱外套了。

3. 风向和风速。

- 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风向标来知道风向,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比如说箭头指向北,那就是北风。

风速呢,就是风的快慢。

我们可以把风速分成0 - 12级,0级风的时候,烟是直上的,几乎感觉不到风;12级风那可就是超级大风了,能把房子都吹坏呢。

4. 降水量。

- 降水量就是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我们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

小雨的时候,地面只是有点湿湿的;大雨的时候,地面上很快就会有积水,像小水塘一样。

二、溶解。

1. 溶解现象。

- 有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有些则不能。

比如说盐和糖,把它们放进水里,搅拌一会儿,就会消失不见,这就是溶解了。

但是像沙子放进水里,不管怎么搅拌,沙子还是沙子,它不会溶解在水里。

- 我们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把不能溶解的物质和水分离。

就像做一个简易的过滤器,用滤纸和漏斗,把有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倒进去,水会流下去,沙子就留在滤纸上了。

2.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物质溶解的快慢呢。

首先是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解得就越快。

就像泡糖水,用热水泡比用冷水泡,糖溶解得更快。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打印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打印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打印
四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帮
助学生建立起对自然科学的基本认识,还激发了他们对探索未知世界
的好奇心。

以下是本学期科学课程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1. 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们学习了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根茎叶的生长以及开花结果等阶段。

2. 动物的生命周期:学生们了解了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昆虫、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等阶段。

3. 物质的三态变化:学生们探索了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换,包括熔化、凝固、蒸发和凝结等现象。

4. 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学生们学习了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
括月球对地球潮汐的影响以及月相的变化。

5. 简单机械原理:学生们了解了杠杆、滑轮和齿轮等简单机械的工作
原理,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学生们探讨了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例
如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7. 地球的内部结构:学生们学习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
和地核,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

8. 天气和气候:学生们了解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习了影响天气的
主要因素,如气压、温度和湿度,以及长期气候模式的形成。

9. 人体的消化系统:学生们探索了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包括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的功能。

10. 光的传播和反射:学生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镜子和透镜。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的
世界,还能够培养出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一、生命和生物1. 生物的共性特征生物的组成部分、生物的生长变化、生物的呼吸与运动、生物的繁殖方式等2. 动植物的种类和特征不同种类的植物、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3. 生物的基本需求和守恒性生物的营养需求、水和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等二、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性质、物质的凝固和溶解、物质的变化和混合等2. 简单机械与能源转化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与应用、能量转化及节约能源的意义等3. 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动能与势能、声能与光能、电能与热能等能量形式及其应用三、运动和力1. 运动和静止的认识与描述运动的概念与特点、运动和静止的比较与描述等2. 力的作用与影响力的方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效果、合力与分力等基本概念与分析3. 动力与速度动力的大小与方向、力对物体速度的影响、简单机械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等四、天地和太阳1. 太阳的位置与角度变化太阳的位置与升起、直射地区与非直射地区、季节变化与天气关系等2. 星星的观察与辨认不同时间和季节星星的变化、星座的观察与辨认等3. 天气与节气雨、雪、风等天气现象的认知与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等五、环境和资源1.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水的重要性与节约用水、空气的保护与污染防治、能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等2. 环保知识与实践分类垃圾的意义与方法、植物和树木的保护、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等3. 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物质与材料的选择、简单机械的使用与效用、环境友好型能源的使用等六、生活与科技1. 科技与生活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家居用品等科技产品对生活的影响与便利性等2. 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书籍与互联网等信息来源的利用、简单的信息处理与表达等3. 简单机械与设计简单机械的应用与自主创新、简单的科学实验设计与实施等七、身体和健康1. 基本卫生与健康习惯手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基本卫生习惯的养成与重要性2. 健康与运动锻炼和休息的平衡、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与保持健康等3. 常见疾病和急救常识感冒、发烧、跌打损伤等常见疾病和急救知识的了解与处理综上所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涵盖了生命与生物、物质与能量、运动与力、天地与太阳、环境与资源、生活与科技、身体和健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下册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3、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PH 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借助量筒进行测量)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

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18、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19、用手蘸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感觉(凉),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手背的热量带走了)20、(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21、(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2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23、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把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放在太阳下)2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26、向云中播散(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27、科学家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种类有大约(150 多万)种2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称为(非生物)。

四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电子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电子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电子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是孩子们科学探索旅程中的重要一站,它不仅涵盖了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还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以下是本学期科学课程中一些必背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科学知识。

首先,我们学习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四个阶段。

蒸发是水从地表或植物表面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凝结则是水蒸气在遇到冷物体表面时变成水滴的过程;降水是水滴从云层中落下,形成雨、雪或冰雹;径流则是降水后,水沿着地表流动,最终汇入河流、湖泊或海洋。

接着,我们探讨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和氧气,同时释放出葡萄糖供自身生长使用。

植物的根、茎、叶各有不同的功能,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叶则负责光合作用。

我们还学习了动物的分类。

动物可以根据其生活环境、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根据生活环境,动物可以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

根据形态特征,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有脊柱,如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柱,如昆虫、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

此外,我们了解了地球和月球的关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月球是地球的自然卫星。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和月球一起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的引力对地球产生了潮汐力,影响着地球上的海洋潮汐。

最后,我们探讨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在这三种状态之间转换。

例如,冰在加热时会融化成水,水在加热时会变成水蒸气。

这个过程称为相变。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和探索科学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知识大全
1、天气和气候:了解不同天气的特点,如晴天、雨天、雪天、阴天等;了解气候对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如季节变化、气温湿度等。

2、生物分类: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了解不同生物的习性、特征和作用,如动物的食物链、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3、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如金属、塑料、玻璃等;了解材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如建筑材料、服装材料等。

4、电路和电流: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作用,如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了解电流的规律和特点,如电流的流向、电压的概念等。

5、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如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等;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如物质的状态、溶解度、密度等;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和特点,如化学反应、物质的合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