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第一课鸟和哺乳动物1、鸟的身体相同部分有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
鸟的身体表面覆盖有羽毛,分为正羽和绒羽▁;具有保暖、飞行的功能。
2、鸟喙和足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等有什么关系?答:①白尾海雕的喙和足尖锐且末端有弯钩,可以撕咬食物。
②啄木鸟的喙又长又尖又硬,能一直插进坚硬的木质部,吃掉树洞里的害虫。
③鸭的喙扁而平,能从水中过滤捞取食物;鸭掌有足璞,展开如船桨,可以划水。
3、鸟有哪些共同特征?(见书本P4第4题)答:鸟有翼和羽毛,多数善于飞行: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嚎,足上有鳞片;产卵繁殖。
4、什么是哺乳动物?(见书本P5第3题)牛、羊、猫、兔等动物,身体表面有毛,胎生,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5、能飞的不一定都是鸟,如蝙蝠、鼯鼠、蝴蝶、蜻蜓等不属于鸟类。
能在水中生活的不一定都是鱼,如鲸、海豹、海狮等不属于鱼类。
第二课动物的分类1、什么是鱼类动物?答:生活在水里,用聪呼吸,用鳍游泳,产卵繁殖的动物属于鱼类动物。
如鲤鱼、鲨鱼等2、什么是昆虫类动物?像蝗虫、蝴蝶的身体有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这样的动物叫做昆虫。
3、怎样给动物进行分类?答:根据身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中包括鱼、鸟、哺乳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和其他,比如蚯蚓,蝴蝶,蜗牛,蜘蛛,乌贼,河蚌等)4、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分类。
5、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皮肤裸露,幼体用鰓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一般没有鳞或甲)如:青蛙、大鲵。
6、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产卵繁殖,如:蛇、龟、蜥蜴第三课我国的珍稀动物1、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中华得、扬子鳄、白头叶猴等。
2、人类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答: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疯狂盗猎:修建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等,都会影响动物的生存。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第1课知识点: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摩擦起电,闪电,干燥寒冷天气被金属物电击感,脱毛衣发出啪啪声等都是静电现象。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相同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4.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因为物体所带有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5.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必须要有两个条件:1)动力,也就是电源2)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第2课知识点:1.(会画图)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连接点有两个,分别是金属螺纹连接点和金属头连接点)2.因为电流通过灯丝,所以小灯泡能够发光。
3.如果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那么:(1)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宣,三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4.5V(2)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二5V,三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4.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导线会发热变烫损坏。
5.电从电池的一端铜帽(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锌壳(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第3课知识点:1.由导线,电池和灯泡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简单电路。
2.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
我们学校和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红绿灯电路连接是并联。
3.(会画图)两个灯泡,串联暗,并时亮。
两个电池,串联亮,并联暗。
(电池串联电压加倍,电池并联电压不变)第4课知识点:1.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电池没电了;导线断了;电池没安好; 灯座松了/灯座坏了,没有连上……2.检测电路出故障的方法:①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标题: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命科学部分1. 生物的多样性- 认识动植物的主要种类,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等。
-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如拟态、保护色等。
- 探索生物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人体与健康- 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及其功能。
- 掌握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物质科学部分1. 物质的状态变化- 理解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质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原理,如熔化、凝固、蒸发和冷凝现象。
- 通过实验观察并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
2. 简单机械- 认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原理。
- 初步了解力的概念,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平衡。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1. 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现象。
- 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初步探索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
2. 大气与气候- 学习大气层的基本构成,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降水过程。
- 初步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理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 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如通信技术、能源技术的应用,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以上是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的重点梳理与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一、生命和生物1. 生物的共性特征生物的组成部分、生物的生长变化、生物的呼吸与运动、生物的繁殖方式等2. 动植物的种类和特征不同种类的植物、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3. 生物的基本需求和守恒性生物的营养需求、水和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等二、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性质、物质的凝固和溶解、物质的变化和混合等2. 简单机械与能源转化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与应用、能量转化及节约能源的意义等3. 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动能与势能、声能与光能、电能与热能等能量形式及其应用三、运动和力1. 运动和静止的认识与描述运动的概念与特点、运动和静止的比较与描述等2. 力的作用与影响力的方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效果、合力与分力等基本概念与分析3. 动力与速度动力的大小与方向、力对物体速度的影响、简单机械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等四、天地和太阳1. 太阳的位置与角度变化太阳的位置与升起、直射地区与非直射地区、季节变化与天气关系等2. 星星的观察与辨认不同时间和季节星星的变化、星座的观察与辨认等3. 天气与节气雨、雪、风等天气现象的认知与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等五、环境和资源1.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水的重要性与节约用水、空气的保护与污染防治、能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等2. 环保知识与实践分类垃圾的意义与方法、植物和树木的保护、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等3. 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物质与材料的选择、简单机械的使用与效用、环境友好型能源的使用等六、生活与科技1. 科技与生活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家居用品等科技产品对生活的影响与便利性等2. 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书籍与互联网等信息来源的利用、简单的信息处理与表达等3. 简单机械与设计简单机械的应用与自主创新、简单的科学实验设计与实施等七、身体和健康1. 基本卫生与健康习惯手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基本卫生习惯的养成与重要性2. 健康与运动锻炼和休息的平衡、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与保持健康等3. 常见疾病和急救常识感冒、发烧、跌打损伤等常见疾病和急救知识的了解与处理综上所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涵盖了生命与生物、物质与能量、运动与力、天地与太阳、环境与资源、生活与科技、身体和健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以下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整理:
1. 万有引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如水往低处流、物体掉落等现象。
2. 流体压力:浮力和压力的概念,浮力可以使物体浮起来,压力可以使物体变形。
3. 太阳的照射: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源,它的照射使地球变暖,提供光能。
4. 空气: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空气有质量和体积,可以被压缩。
5. 大气和水的循环:大气和水的运动是造成天气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蒸发、降水、云、风等。
6. 电能的转化:电能可以通过电线传输,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声能等。
7. 动植物的群落:对生物的栖息环境和相互关系进行观察和了解。
8. 四季的变化: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导致季节变化,包括春夏秋冬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9. 身体的健康: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运动、卫生习惯,了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0. 地球村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关注和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
以上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下册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3、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PH 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借助量筒进行测量)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
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18、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19、用手蘸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感觉(凉),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手背的热量带走了)20、(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21、(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2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23、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把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放在太阳下)2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26、向云中播散(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27、科学家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种类有大约(150 多万)种2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称为(非生物)。
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总结第1单元认识空气1.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是真空着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2.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3.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4.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
5.空气是有质量的,实验时可以用电子天平帮助我们测量。
6.使用电子天平时要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打开电源,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0”。
7.17世纪,伽利略做实验验证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8.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9.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作的。
10. 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1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第2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我知道土壤中的小动物有蚂蚁、蚯蚓、屎壳郎……3.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你看到土壤变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4.把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5.搅拌以后,你看到水变浑浊,静置一段时间后,沉淀物分成三层,水底上层颗粒是黏土,下层颗粒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6.土壤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7.土壤分成三类,沙质土、黏土、壤土。
8.用放大镜看:沙质土颗粒更大,黏质土颜色更深。
用手捻一捻:沙质土颗粒更硬,而黏质土更细腻。
和点水握一握:黏质土能握团,沙质土不能握成团。
加点水搓一搓:黏质土能搓成条。
9.在比较渗水性的实验中,渗水性更好的是沙质土,最差的黏质土。
10.沙质土适宜生长的植物:芝麻、花生、仙人球……黏质土适宜生长的植物:荷花、芦苇、水稻……壤土适宜生长的植物:蚕豆、苹果树……11.表层土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供给植物的养分少多了。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科学知识点一: 生物
1.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 四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 脊椎动物的分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 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 植物的不同部位及其功能;
-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
3. 人类的五官和感觉器官:
- 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结构和功能;
- 皮肤上的感觉器官。
科学知识点二: 物质与能量
1. 固体、液体和气体:
- 物质的三态及其特征。
2. 温度和热量:
-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 热量的传递方式和物质的热胀冷缩。
3. 风的形成和特征:
- 风的原因和风向。
科学知识点三: 地球与太阳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自转的影响;
- 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影响。
2. 太阳的位置和运动:
- 太阳的位置在东方和升起的方向;- 太阳的位置和时间的关系。
3. 四季的变化:
- 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
- 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景物特点。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下册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3、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 8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 PH 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借助量筒进行测量)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
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18、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19、用手蘸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感觉(凉),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手背的热量带走了)20、(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21、(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2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23、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把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放在太阳下)2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26、向云中播散(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27、科学家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种类有大约(150 多万)种2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称为(非生物)。
如:(石头、沙子、水等);一类是有生命的,称为(生物),如:动物、植物、细菌等)29、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①上网查资料②上图书馆查资料③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④亲身种植)30、种茄子的过程有哪些?(①松土②浇水③浸种④播种⑤出苗⑥间苗)种子发芽总数31、种子发芽率= ()32、为植物准备的营养:(农家肥、化肥)33、用哪些方法可以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拍照片、制作生长记录表、画图画、录像、写日记等)34、我们种的植物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时期:(出芽、长出第一片叶子、长出花蕾、开花)35、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更好?(①为植物松土②适时适量的浇水③适时适量的施肥④为植物捉虫、除草)36、1999 年,第一代 508 粒太空小麦在(“和平号”空间站)收获37、我们可以把小鸡不同时期的样子(画下来或拍照下来),制作小鸡(生长情况记录图表),记录小鸡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38、小鸡小时侯喜欢吃(小米),小鸡有时也吃沙粒,因为(沙粒可以帮助小鸡消化食物)39、蝴蝶是(成虫),毛毛虫是蝴蝶的(幼虫),刚刚从蛹里面出来的蝴蝶要等翅膀晒干了才能飞。
40、像碟、青蛙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出现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我们称为(变态);常见的变态发育的动物有:(青蛙、蝴蝶、蜻蜓等)41、为了防止(虫蛀),在标本盒内加入一定量的(樟脑片)42、怎样知道自己在生长发育?(①身体长高了②看不同时期的照片③体重增加了④越来越有力气了⑤嗓音改变了⑥小时候的衣服不能穿了)43、在我们生长过程中,不仅身体的(外部形态)在发生变化,身体的(内部器官)同样也在发育。
44、当我们长到(成年)时,身体将不再生长了。
45、人类通过(受孕、出生、生长和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46、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47、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都会死亡,这是正常的现象。
48、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不能装满,因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9、当物体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0、瘪乒乓球放在开水中就可以鼓起来,因为(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所以乒乓球就能鼓起来)51、生活中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事例:(①公路的路面是一段一段的②电话线不能拉的很直③夏天的车胎的气不能打的太足④瓶装液体不能装的太满⑤铁轨是一段一段的)52、像食盐或白糖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53、如何把白糖水中的白糖分离出来?(①把溶液放在阳光下,使水分蒸发。
②把溶液放在火上加热,使水分蒸发。
③把溶液放在阴凉处,使水分蒸发。
54、夏天出汗后,为什么会在衣服上留下白色的东西?(因为人的汗水中有盐,水蒸发后,盐就留在了衣服上)55、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56、生活中可逆的现象有:(①沙子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②铁粉与水混合后,还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③盐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④白糖和水混合后,能从水中分离出来)57、气体(能够)溶解到水中。
58、(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59、生活中不可逆的变化有:(①食品熟了②小树长高了③鸡蛋熟了④木头燃烧(5)个子长高)60、除去水壶中水垢的方法:(①在水壶中装满水,放入醋,把水壶放到火上加热②水壶中放满水,放入几个鸡蛋,用火加热③把没有水的水壶放到火上干烧,然后把水壶放到凉水中61、因为洗衣粉中含有(磷),所以可以污染环境62、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63、物体燃烧时发生的是(不可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不同物体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64、验证实验实验材料:(蜡烛、烧杯、石灰水)实验方法:(1)把一只干燥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杯子壁的现象(2)把杯子擦干,将石灰水倒进杯子里,晃一晃倒出来,再罩在蜡烛上实验现象:(干燥的杯壁上有水雾生成,有石灰水的杯子壁上变混浊)实验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65、物质的变化有些只是形态的改变,不产生新的物质,而有些变化不仅仅是形态的改变,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66、苹果切成片(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可逆变化;而苹果变色(有)新物质生成,属于不可逆变化。
67、变色游戏:(①向漂白粉溶液中放入红色的棉布,红布会变成白色②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后,溶液会变成蓝色③沾有柠檬汁的白纸,用火烤一下,字迹会变成棕色)68、(金属)物体容易生锈,生锈时会(产生热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不可逆变化)69、金属在(有水、有空气、有酸)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70、不同的金属生锈的颜色(不同)71、如何防止铁钉生锈?(①在金属表面刷上油漆②在金属表面涂上油③为金属电镀④把金属放在干燥的地方⑤在金属表面贴上保护膜)7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73、农产品有哪些用途?(为我们提供粮食、水果、蔬菜、建筑材料等)74、现代农业是以使用(大型现代化机械)为主要特点的。
75、我国目前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76、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对(天气)和(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77、当地使用了哪些农业技术?①果树嫁接技术,可改良品种②温室技术,可以增加产量③大棚技术,可以减少气候对农业的影响④人工降雨,减少干旱的影响78、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79、未来农业:(未来农业将是实现工厂化生产的无土农业、无污染农业,人们不必再为各种自然灾害担忧,全部实行电脑自动化控制。
)80、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写出一种方法。
答:向量筒里注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录下来,将石块放入水中,再记录下体积,两次水体积之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四年级科学问答1、水烧开了,铝壶发出哨声,解释其中的道理?答:水烧开后,铝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有大量气体向壶外跑,就吹响了壶盖上的哨子,发出哨声。
2、打开汽水瓶盖,观察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气体能够溶解在水中吗?答:汽水中溶有很多二氧化碳气体,当你打开汽水瓶的塞子时由于外面的压力小,二氧化碳顿时就拼命地从水中往外跑,于是,汽水瓶里就冒出很多很多的气泡。
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溶解在水中,并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种变化也是可逆的。
3、水壶中的水开了以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答:水壶中的水向外溢出,说明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简述生活中你知道的哪些方法可以灭火。
答:1、用水灭火。
2、用土灭火。
3、去除燃料灭火。
4、用二氧化碳灭火等等。
5、为什么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不能打得太足?答:夏天气温高,轮胎打的太足,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膨胀会使轮胎爆破。
6、自行车被雨淋过后人们总要全面擦拭一遍,这是为什么?答:是要防止自行车生锈。
7、金属生锈的变化只是形态变化吗?若不是还有什么变化,是可逆变化吗?答:不只是形态变化,金属生锈还有新物质的产生,不是可逆变化。
8、铁勺长期放在盛食盐的盒子里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铁勺长期放在食盐盒子里会生锈,因为食盐与铁勺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9、切开的苹果放一会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答:苹果切开放置一会儿,表面就变成褐色。
这是因为苹果里面的酶遇到空气中的氧,产生氧化反应变成了褐色。
10、漂白粉的作用是什么?这种变化只是形态变化吗,这是可逆变化吗?答:漂白粉可以使物体退色,这种变化不仅是形态变化,还伴着新的物质的产生,是不可逆的变化。
11、举例说明燃烧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和害处?答:燃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生活离不开燃烧比如做饭、取暖等。
工农业生产离不开燃烧,比如冶炼金属、农作物育种、食品加工等;燃烧还可以给人们提供能量,用作一些机器的能源,如内燃机车、火力发电等;燃烧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比如瓦斯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森林大火、公共场所失火等灾害,会在短时间内将人们的生命财产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