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必会知识点

合集下载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第一课鸟和哺乳动物1、鸟的身体相同部分有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

鸟的身体表面覆盖有羽毛,分为正羽和绒羽▁;具有保暖、飞行的功能。

2、鸟喙和足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等有什么关系?答:①白尾海雕的喙和足尖锐且末端有弯钩,可以撕咬食物。

②啄木鸟的喙又长又尖又硬,能一直插进坚硬的木质部,吃掉树洞里的害虫。

③鸭的喙扁而平,能从水中过滤捞取食物;鸭掌有足璞,展开如船桨,可以划水。

3、鸟有哪些共同特征?(见书本P4第4题)答:鸟有翼和羽毛,多数善于飞行: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嚎,足上有鳞片;产卵繁殖。

4、什么是哺乳动物?(见书本P5第3题)牛、羊、猫、兔等动物,身体表面有毛,胎生,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5、能飞的不一定都是鸟,如蝙蝠、鼯鼠、蝴蝶、蜻蜓等不属于鸟类。

能在水中生活的不一定都是鱼,如鲸、海豹、海狮等不属于鱼类。

第二课动物的分类1、什么是鱼类动物?答:生活在水里,用聪呼吸,用鳍游泳,产卵繁殖的动物属于鱼类动物。

如鲤鱼、鲨鱼等2、什么是昆虫类动物?像蝗虫、蝴蝶的身体有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这样的动物叫做昆虫。

3、怎样给动物进行分类?答:根据身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中包括鱼、鸟、哺乳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和其他,比如蚯蚓,蝴蝶,蜗牛,蜘蛛,乌贼,河蚌等)4、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分类。

5、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皮肤裸露,幼体用鰓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一般没有鳞或甲)如:青蛙、大鲵。

6、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产卵繁殖,如:蛇、龟、蜥蜴第三课我国的珍稀动物1、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中华得、扬子鳄、白头叶猴等。

2、人类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答: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疯狂盗猎:修建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等,都会影响动物的生存。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超全)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全部知识点,内容详实且涵盖广泛,供学生和教师参考使用。

1. 第一章:空气与水- 空气的存在与运动- 空气的组成与特征- 空气的利用与保护- 水的存在与运动- 水的特征与作用- 水的循环与利用2. 第二章:物体的形状和运动- 物体的基本形状- 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平衡与不平衡- 科学探究:物体的平衡实验3. 第三章:生物与生物的环境-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与动物的不同特征- 生物的栖息与生存条件4. 第四章:天体- 太阳系的组成与特点- 月亮的现象与运动- 星星的形状与颜色- 科学探究:观察月亮的变化5. 第五章:声音- 声音的来源和传播- 声音的强弱与音高- 声音的响度与音量6. 第六章:日常生活中的力- 力的作用与力的产生- 力的方向与力的大小- 力的效果与影响- 科学探究:施加力的实验7. 第七章:光的传播- 光的来源与光的传播-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颜色与光的阻挡- 科学探究:反射光的实验8. 第八章:热的传导和变化- 热的存在与传导- 热的变化与影响- 变温物体的传热比较9. 第九章:物质的分离和变化- 物质的纯与杂- 物质的三种状态- 物质的溶解与凝固- 科学探究:物质的分离与变化实验10. 第十章:健康与生活- 生活中的卫生保健- 健康饮食与身体健康- 健康的心理与生活方式- 科学探究:人体的呼吸实验本文档为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的超全整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具体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2023最新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填空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给静止的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使它运动起来。

文具盒原来是静止的,用手使劲碰一下文具盒,文具盒开始滑动,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用手挡一下滑动的文具盒,文具盒停止了。

3.运动的球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将核桃砸列、飞出去的石子打下树上的果子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结论,这就是推理。

4.对抛、平抛、自由下落等方法研究小球运动,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小球运动用它的快慢、方向、轨迹等方面描述。

5.滑道运动:运动轨迹为曲线,是曲线运动;箱式电梯: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是直线运动;滑冰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曲线。

写字时笔尖的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曲线。

得出结论: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铅笔盒在桌上平推,其运动形式为平动;在桌面上弹拨钢尺,钢尺运动形式为振动;转动的风车运动形式为转动。

7.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超市购物车车筐(体)是运动形式是平动,车轮是转动;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飞机体运动形式是平动,而螺旋桨运动形式是转动。

骑变速自行车、行驶的汽车:车体运动形式是平动,车轮和脚踏板运动形式是转动,座位下的弹簧和减震器运动形式是振动。

8.尺子发声时会振动,音叉发声时会振动,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

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9,敲击音叉后再迅速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发出“当一一当-”声,水面出现波纹,有许多小水珠溅起来;用两个杯子相互倒入水看实验现象:听到“哗一一哗一一”声,水面出现波纹,有许多小水珠溅起来;吹塑料瓶听声音摸塑料瓶,瓶里的泡沫颗粒跳动,发出“呜一一呜一一”声;自己说话时摸一摸声带,手有震动感觉。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知识点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知识点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知识点人教版科学四年级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地球科学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一、生物学1. 植物的分类:学习植物的基本分类方法,如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进行分类。

2. 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整个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等。

3. 动物的分类:学习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如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生理结构等进行分类。

4. 动物的生命周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繁殖、生长、衰老和死亡等过程。

二、物理学1. 力和运动:学习力的基本概念,如重力、摩擦力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

2. 简单机械:介绍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能量转换: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如动能、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三、化学1. 物质的分类:学习物质的基本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物理性质。

2. 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等。

3. 元素和化合物: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化学符号表示它们。

四、地球科学1.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2. 自然现象:学习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爆发等的成因和影响。

3. 气候和天气:了解气候和天气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和记录:学习如何观察自然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实验设计:了解如何设计科学实验,包括变量的控制、实验步骤的安排等。

3. 数据分析:学习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六、科学态度和价值观1. 科学精神: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科学方法:强调使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3. 科学伦理:了解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如动物实验的伦理考量。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们可以建立起对自然科学的基本认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一、天气。

1. 天气现象。

-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像晴天的时候,阳光明媚,我们可以出去玩;雨天呢,就得带上雨伞,不然会被淋湿。

阴天的时候,天空灰蒙蒙的,太阳好像躲起来了。

还有像雪天,那可是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的好时候呢。

-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阴、雨、雪、风等。

风其实就是空气在流动,有时候微风拂面,很舒服;有时候狂风大作,能把树枝都吹断呢。

2. 气温。

- 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温度计上有刻度,一般用摄氏度(℃)来表示温度。

一天当中,气温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哦。

早晨和晚上气温比较低,中午的时候气温比较高,就像我们早上出门觉得有点凉,到了中午可能就热得要脱外套了。

3. 风向和风速。

- 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风向标来知道风向,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比如说箭头指向北,那就是北风。

风速呢,就是风的快慢。

我们可以把风速分成0 - 12级,0级风的时候,烟是直上的,几乎感觉不到风;12级风那可就是超级大风了,能把房子都吹坏呢。

4. 降水量。

- 降水量就是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我们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

小雨的时候,地面只是有点湿湿的;大雨的时候,地面上很快就会有积水,像小水塘一样。

二、溶解。

1. 溶解现象。

- 有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有些则不能。

比如说盐和糖,把它们放进水里,搅拌一会儿,就会消失不见,这就是溶解了。

但是像沙子放进水里,不管怎么搅拌,沙子还是沙子,它不会溶解在水里。

- 我们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把不能溶解的物质和水分离。

就像做一个简易的过滤器,用滤纸和漏斗,把有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倒进去,水会流下去,沙子就留在滤纸上了。

2.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物质溶解的快慢呢。

首先是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解得就越快。

就像泡糖水,用热水泡比用冷水泡,糖溶解得更快。

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

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

土壤的组成1.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土壤中有沙粒、小石子等非生物,还有小虫子、小树枝、小草等生物。

2.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3、怎样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实验:将干燥的土块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怎样证明土壤中含有水?4、将湿润的土壤放入蒸发皿,盖上玻璃片,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用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的粪便添加到土壤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

6、列举提高土壤肥力的三种方法?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施农家肥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1. 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科学家将土壤分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又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2.土壤颗粒最细的是黏质土,最容易成团的土壤是黏质土。

3.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4.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有一定的渗水能力。

它们在渗水性、肥力和透气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

沙质土有什么特点?适合生长哪些植物?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利于根系生长,适合种植的植物有:西瓜、花生、红薯、仙人掌等。

5、壤土有什么特点?适合生长哪些植物?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好,耐旱耐涝,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

如:月季、桂花树等。

6、黏质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大多数植物不适合在黏质土土中生长?黏质土沙粒含量少,质地黏重,透气性差,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较为缺乏,不利于植物的根向深处生长。

适合种植的植物有:芦苇、水稻、莲等。

7、黏质土有什么用途?黏质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在工业模型制造和艺术领域具有较多的应用。

保护土壤资源1.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之一。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和场所,为动物的生活提供了栖息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原料。

2.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黄土高原等地的部分土壤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一、生命和生物1. 生物的共性特征生物的组成部分、生物的生长变化、生物的呼吸与运动、生物的繁殖方式等2. 动植物的种类和特征不同种类的植物、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3. 生物的基本需求和守恒性生物的营养需求、水和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等二、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性质、物质的凝固和溶解、物质的变化和混合等2. 简单机械与能源转化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与应用、能量转化及节约能源的意义等3. 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动能与势能、声能与光能、电能与热能等能量形式及其应用三、运动和力1. 运动和静止的认识与描述运动的概念与特点、运动和静止的比较与描述等2. 力的作用与影响力的方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效果、合力与分力等基本概念与分析3. 动力与速度动力的大小与方向、力对物体速度的影响、简单机械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等四、天地和太阳1. 太阳的位置与角度变化太阳的位置与升起、直射地区与非直射地区、季节变化与天气关系等2. 星星的观察与辨认不同时间和季节星星的变化、星座的观察与辨认等3. 天气与节气雨、雪、风等天气现象的认知与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等五、环境和资源1.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水的重要性与节约用水、空气的保护与污染防治、能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等2. 环保知识与实践分类垃圾的意义与方法、植物和树木的保护、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等3. 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物质与材料的选择、简单机械的使用与效用、环境友好型能源的使用等六、生活与科技1. 科技与生活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家居用品等科技产品对生活的影响与便利性等2. 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书籍与互联网等信息来源的利用、简单的信息处理与表达等3. 简单机械与设计简单机械的应用与自主创新、简单的科学实验设计与实施等七、身体和健康1. 基本卫生与健康习惯手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基本卫生习惯的养成与重要性2. 健康与运动锻炼和休息的平衡、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与保持健康等3. 常见疾病和急救常识感冒、发烧、跌打损伤等常见疾病和急救知识的了解与处理综上所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涵盖了生命与生物、物质与能量、运动与力、天地与太阳、环境与资源、生活与科技、身体和健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冷和热1、冷热与温度1、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与冷和热有关的现象称为冷热现象。

2、用手测量温度是不准确的。

要想知道准确的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3、温度计主要由液泡、液柱构成。

(如右图)4、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6、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

7、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电子水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数方便。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干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感应温度计: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8、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报告记录。

问题: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还是匀速下降,或是其他?假设: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实验设计:①安装好测温装置。

②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

③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曲线。

实验记录:时间/分0 2 4 6 8 10 12 温度/°C 98 32 23 19 17 16 15绘制水温变化曲线图。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9、在“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怎样变化的”实验中,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继续观察下去,会发现水温下降速度越来越慢,达到某一个温度(该温度大多数情况下与室温相同),这个时候,温度就会停止下降,保持不变。

2、热胀冷缩1、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温度计中的液泡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当我们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热膨胀,液柱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冷收缩,液柱就会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必会知识点
一、 生活中的空气:
1.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混合
而成的,还有少量的稀有气体。
2. 按体积计算,干燥中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
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约占1﹪。
3.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4.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能溶于水的气体。
氧气是物体燃烧及动植物呼吸所必须的气体。
5.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能溶于水的
气体的气体。它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6. 稀有气体有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和氡
气。稀有气体无色、无臭、无味。
二、 燃烧和灭火:
1. 燃烧需要有易燃物、空气和一定的温度。当这三
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会进行。
三、 共有的家园:
1. 人造地球卫星拍到的照片告诉我们:蓝色的地方
是海洋,白色的地方是冰雪,黄色的地方是陆地。
2. 赤道周长约40077千米,子午线(地球南北一圈)
约40009千米。
3. 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
4. 地球指向北极星的一端是北极,另一端是南极。
5. 地球仪中,地轴与底座的夹角是66.5度。连接
南北极的线是子午线,也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
是纬线。
6. 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
黑夜。
7.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围绕地轴转动,这种转动叫自
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
约为24小时。
8. 由于地球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所以人们会看到
昼夜交替,每天太阳东升西落。
9. 地球自转时也在绕着太阳转动,这种转动叫公
转。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四季变化就会交替
出现。
10. 3月21是睡眠日;4月22日是地球日;5月
31日是世界无烟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四、 植物的花和果实:
1.
五、 饮食与健康:
六、 物体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