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瞿秋白[优质PPT]

合集下载

瞿秋白

瞿秋白


鲁迅替他誊写,找地方发表,又收入自己 的文集给以流传。后来瞿秋白死后,鲁迅 又花重金替他出版了豪华版文集《海上述 林》。猩猩相惜,瞿秋白研读鲁迅著作, 编辑了《鲁迅杂感选集》,写出了杰出的 《鲁迅杂感选集· 序言》。这篇文章是当时 左翼文化界研究鲁迅的最伟大成果,

在这篇序言里,瞿秋白对长期以来遭人轻视的鲁 迅杂文的文体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精辟的 分析,对它们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作了高度的评价。 然后,他提出了一个醒目的问题:“鲁迅是谁?” 瞿秋白当时这样提问,具有特别的尖锐性和迫切 性。自“五四”以来,众多新文化人士是敬仰鲁 迅的,感受到他思想见解的深刻、文学才能的杰 出、向旧世界不断进击的勇毅和特立独行的人格, 但对他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 的意义并无清楚的认识

。还有不少人则不断地攻击他,歪曲他,贬损他。到了30 年代,更有一些浅薄之徒与反动文人,讥嘲他接受马克思 主义和参加左联是为了避免自己“没落”、失去了知识分 子的独立性,甚至诋毁他是为了拿共产党的卢布以维持生 计。这些倒还没有多大的舆论市场。最使瞿秋白感慨并觉 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左翼阵营内部不少人对鲁迅的不 理解。在序言里,瞿秋白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作了这样的概 括:“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 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他 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 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 新的阵营里来的。
瞿秋白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 霜、瞿爽。江苏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 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谋生。191 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 读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 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19 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 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和上 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分,去莫斯 科采访。

瞿秋白

瞿秋白

瞿秋白(1899.1.29—1925.6.18)原名瞿霜,曾用笔名屈维它、易嘉、宋阳、史铁儿、斯特拉霍夫等,江苏常州人。

生于一破落“书香门第”母因债台高筑,被迫自杀。

1917年春,他北上投亲,就读于北京俄文专修馆。

五四运动中是爱国学生的领导任之一。

1919年底与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

不久,又加入李大钊领导的共产主义研究小组。

1920年秋,以《晨报》、《时事新报》记者身份赴俄访问,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回国,先后担任《新青年》、《热血日报》等党刊、党报的主编和编辑,并参加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他主持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并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书记。

六大以后,任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团长。

1930年9月主持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负责中央工作。

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上遭到王明宗派主义的打击,被开除出政治局,后转移到文化战线工作。

1934年初,他奉命抵江西瑞金就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人民教育委员。

同年秋,红军突围北上,他被留下;1935年初于撤离途中被捕,6月18日在福建长汀就义。

他的文学作品:《赤都心史》《俄乡纪程》《多余的话》《高尔基创作选集》 1932年译就《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编译《江南第一燕》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卜算子·咏梅》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红梅阁》出其东门外,相将访红梅。

春意枝头闹,雪花满树开。

道人煨古拙,烟湿舞徘徊。

此中有至境,一一入寒杯。

坐久不觉晚,瘦鹤竹边回。

《咏菊》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

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

《哭母诗》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新泪痕。

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

《多余的话》话既然是多余的,又何必说呢?已经是走到了生命的尽期,余剩的日子,不但不能按照年份来算,甚至不能按星期来算了。

瞿秋白

瞿秋白

瞿秋白与鲁迅
• 鲁迅一生骂人无数,却对瞿秋白称 赞不已。在1933年,鲁迅送给至 交瞿秋白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 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 瞿秋白就义后,鲁迅在生命最后的 几年时间里,编辑整理了瞿秋白的 译文集《海上述林》。 • 1936年10月18日,鲁迅看到了他 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广告文字,这段 文字正是《介绍〈海上述林〉》一 文。次日凌晨5点许,鲁迅逝世。
1923年夏,于右任、邓中夏创办上 海大学,瞿秋白担任教务长兼社会 学系主任。瞿在上海大学期间的经 历是他人生中的重要一页,是从文 弱书生向中共领袖转变的一个中间 阶段。
1925年6月4日, 中国共产党的 第一份日报 《热血日报》 (由瞿秋白主 编)创刊。
2.从书生到领袖
• 1927年7月12日,陈独秀被停职,由张国焘临 时代理主持中央工作。8月7日,新来到的共产 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主持召开会议,并指定瞿秋白 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人。瞿秋白的领导 方式与作风强势的陈独秀不同,只发表一般政治 主张,对组织和军事完全放权。在此次会议中,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总 方针。在瞿秋白主持中央政治局的近一年期间 (1927年8月-1928年5月),策划了三次起义, 1927年11月11日的武汉起义、12月10日的长沙 起义、12月11日的广州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瞿 秋 白 被 害 前 的 留 影
餐毕,瞿秋白走出中山 公园,慢步走向二华里 之外的长汀西门外罗汉 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 的刑场。沿途瞿秋白手 挟香烟,缓缓而行,而 且用俄语唱《国际歌》、 《红军歌》,高呼“中 国共产党万岁”,“中 国革命胜利万岁”, “共产主义万岁”等口 号。到达刑场后,瞿秋 白盘膝坐在草坪上,对 刽子手微笑点头说: “此地甚好!”然后平 静地让刽子手从脑后开 枪]时年36岁,当日下午, 瞿秋白遗骸被埋葬在罗 汉岭盘龙岗。

【翟秋白简介】翟秋白

【翟秋白简介】翟秋白

【翟秋白简介】翟秋白翟秋白翟秋白作品他的第一篇文学译作是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闲谈》,1919年发表于《新中国》,这也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学作品。

1920年,相继在《曙光》翻译发表了果戈里的短剧《仆御室》,在《妇女评()论》发表了果戈里的小说《妇女》,在《新社会》发表了法国都德的小说《付过工钱之后》。

其他译作还有《论“不死”书》、《告妇女文》、《答论驳“告妇女书》节录、《祈祷》、《论教育书》、《社会之社会化》等。

这些作品主要是从俄文出版物翻译或转译过来的。

瞿秋白还带动和影响耿匡等进步青年进行俄罗斯文学翻译。

瞿秋白为耿匡等翻译的《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第一集作序。

和耿匡共同翻译了托尔斯泰的十篇短篇小说,编成《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一书。

[6]在从事职业革命工作的同时,“红色翻译”成为他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翻译了高尔基等苏俄作家的文学作品,还大量地翻译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理论著作和政治著作,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论列宁主义基础》等,体现出浓厚的马克思主义特色和革命斗争色彩。

瞿秋白还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发表于1923年6月15日的《新青年》第一期。

歌词与当今流行版本不太相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起来,受人污辱咒骂的!起来,天下饥寒的奴隶!满腔热血沸腾,拼死一战决矣。

旧社会破坏得彻底,新社会创造得光华。

莫道我们一钱不值,从今要普及天下……”要让“全中国受压迫的劳苦平民,也能和世界无产阶级得以同声相应。

”1931到1933年间,翻译了高尔基的《高尔基论文选集》、《高尔基创作选集》、《二十六个和一个》、《马尔华》、《市侩颂》、《克里慕·萨莫京的生活》,卢那察尔斯基的《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别德讷衣的《没工夫唾骂》,绥拉菲摩维支的《一天的工作》、《岔道夫》,普希金的《茨冈》,革拉特柯夫的《新土地》等,并与鲁迅、茅盾等人风雨同舟,成为中国左翼文化的主要文艺批评家、左翼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共同推动革命文化的发展。

翻译名家介绍

翻译名家介绍
秋白担任他的翻译。12月21日,受陈独秀邀 请,离开莫斯科启程回国工作。 1923年1月,瞿秋白回到北京。
1928年6月,瞿秋白在莫斯科郊外主持召开中 共六大,之后,瞿秋白留在莫斯科,任中共 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团长。
1930年,瞿秋白被撤销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 表的职务,8月26日回到上海。
1931年1月,在上海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瞿秋白提倡用直译法从事翻译,但反对用“不 顺”的语言,他认为如果用“不人不鬼的话” 搞翻译,是僵死的方法,非但不能丰富汉语, 还会将汉语引入狭路。
他提出的翻译标准: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 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 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 的概念,这样的直译,应当用中国人口头上 可以讲得出来的白话来写。为着保存原作的 精神,并不用着容忍“多少的不顺”。相反 的,容忍着“多少的不顺”(就是不用口头 上的白话),反而要多少的丧失原作的精神。
“第一,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 ‘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语族之 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第二,佛经 的翻译事实上开始了白话的运用——宋儒以 来的语录其实是模仿佛经而来的。不但如此, 照现在已经发现的材料来说,中国最早的白 话文学也是在佛经影响之下发生的。” (《再论翻译》)
瞿秋白是一个革命者,总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 场上看待问题,就连看待翻译问题也不例外。 他提到的翻译观点,在许多处都涉及能叫大 众所明白的白话文。其实,瞿秋白本人熟读 经史,文言文的底子相当深厚,但他认为翻 译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大众。在这一点上,他 甚至对严复、林纾、梁启超等人进行了批评。
赵景深:“宁可错些不要不顺” 鲁迅:“宁信而不顺” 瞿秋白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说赵景深

瞿秋白

瞿秋白

主要作品
• 《赤都心史》 赤都心史》 • 俄乡纪程》 《俄乡纪程》 • 多余的话》 《多余的话》 • 《高尔基创作选集》 1932年 译就 高尔基创作选集》 年 • 《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 现实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 编译
Thanks Teacher!
•再见
瞿秋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组成员
瞿秋白的介绍
• 瞿秋白(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号熊伯(或 瞿秋白( )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号熊伯( 雄魄),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 雄魄),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 ),江苏常州人 作家 • 1934年2月,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年 月 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 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 教育部部长等职。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 教育部部长等职。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 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 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 年 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 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利诱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 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利诱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 6月18日,他坦然走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呼 月 日 他坦然走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 红军歌》 中国共产党万岁” 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刑场后, “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刑场后,盘膝 坐在草坪上,饮弹洒血,慷慨就义,时年36岁 坐在草坪上,饮弹洒血,慷慨就义,时年 岁。
瞿秋白在中共党史上留下6个 第一” 瞿秋白在中共党史上留下 个“第一”

瞿秋白

瞿秋白

一方面,就方法而论,都是以唯物论一以贯之 的;另一方面,就目的而论,都是以革命的目的为 对象的。从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可得出如 下结论:一是,不能像以往一样,将马克思主义等 同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说明社会规律 的唯物史观,而且还包括自然界在内的整个宇宙观, 包括经济的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学说。
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系统内,理论和实践是两个相反 的逻辑过程,从理论上说,是从一般宇宙观到历史观,再到 经济学说,再到社会革命理论;而从实践上说,则是因为有 了社会革命的动机,才去研究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宇宙规 律,进而找到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是,方法与目的是一致的,方法是以目的为对象产生出来 的,反过来说,要达到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必须运用唯物 论的辩证的方法。
针对“玄学派”否认社会历史有客观因果律, 认为意志是绝对自由的观点,以及“科学派”将 “因果律笼罩一切”的实证化、主观化倾向,进而 与玄学派殊途同归的结局,瞿秋白着重论述了社会 历史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但它又不同于自然现象 的客观规律性,而是通过受自由意志支配的人的活 动表现出来的,即论述了社会历史的因果律与意志 自由的关系。
他说,“我只愿做个教员度过这一世,什么“治国平天下” 的大志都是没有的 ”。
他说,“我本是一个半吊子的“文人”而已,直到最后还 是“文人积习未除”的”。 他说,“我其实是一个很平凡的文人,竟虚负了某某党的 领袖的名声十来年,这不是“历史的误会”,是什麽呢? ”
1923年瞿秋白由苏联回国,率先将主要从俄文论著中学 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介绍到中国来,并 以“互辩律的唯物论”作为宇宙观和方法论来解说宇宙、 历史、社会、人生、革命。并结合中国当时实际斗争的需 要以及在上海大学讲课的需要,陆续撰写出版了《社会哲 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现代社会学》、《实验 主义与革命哲学》、《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等等论著, 从不同角度系统介绍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开启 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体系化的先河。

第22课 《唱响国际歌》课件(共16张PPT)

第22课 《唱响国际歌》课件(共16张PPT)

四、学唱国际歌
全班分四个小组: 一起学唱《国 际歌》,进行 比赛,看哪一 个小组唱的更 好,学得更快
课堂小结
全班再次回味《国际歌》,回味“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 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 己!"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自己唱,也可以听,也可以小组唱, 整体感知《国际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只有把我们的血肉组成新的 长城,中华民族才有希望;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热血要 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要做天下的主人,就要同世界上一 切恶势力抗争。
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史称“普法战争 ”。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城下。法国政府对外屈膝投降 ,对内准备镇压人民。同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 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起义工人很快占领全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不久 ,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随后,资 产阶级政府对巴黎公社发起了进攻。1871年5月21日至 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三万多名公社战士牺牲,史称“五月流血周”。
,最早的翻译家,把《国 际歌》翻译成中文的是瞿 秋白。
瞿秋白在莫斯科工作期
间着手翻译《国际歌》的 。回国后,又根据俄、英 、法等文本译出了新词, 并在1923年6月15日《新青 年》创刊号上发表。
瞿秋白
瞿秋白对照原文,一字一句的推敲。时而沉思斟
酌,时而自弹自唱。每一句歌词定稿,都要如此反复 再三。他译着,唱着,译到“国际”一词时,汉语只 有两个字,而外文却是老长一串音节。“国际”一词 ,拖得这么长,那将是很难唱也是十分不悦耳的一句 。
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活动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考察《国际歌》的创作背景; 2.通过上网查询,了解《国际歌》词曲作者; 3.通过阅读图书。查阅资料了解《国际歌》歌词及其翻译 的过程; 4.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国际歌》的流传和中外革命导师对 《国际歌》的评价; 5.在老师的引领下,师生学唱《国际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