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1单元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计算。

例如:98-46+25 6÷3×98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例如:36+64÷4先算,再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例如:100÷(4+21)先算,再算。

2、、、和统称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一个数与0相乘,得0;0除以一个的数,得0; 0不能做除数,例如5÷0 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

4、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第2单元观察物体

1、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2、不同物体从同一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注:从什么面观察物体就只能观察到物体的什么面(从前面看,就只能看到这个物体的前面这一个面)

第3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运算定律与算式特点

1、运算定律公式举例算式特点

加法交换律a+b=b+a 34+89+66=34+66+89 ;

26+47-6=26-6+47 1、在只有加法,减法的算式里可以交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先算加或者先算减。

2、注意减法时要将前面的“—”号一起交换。

3、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加法结合

律 a+b+c=a+(b+c) ; 88+104+96=88+(104+96) ; 79+26-9=26+(79-9)

4、乘法交换律 a × b=b× a4×58×25=4×25×58

(1)只有乘法。(2)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运用。(3)注意找好朋友:(如:2×5=10;4×25=100;8×125=1000)

5、乘法结合律a×b×c=a×(b×c)125×67×8=67×(125×8)

6、乘法分配律拆:(a+b)×c=a×c+b×c合:a×b+a×c=a×(b+c);25×(200+4)=25×200+25×4;265×105-265×5=265×(105-5)

(1)有乘法和加法;或者有乘法和减法。

(2)拆的时候,是将括号外面的数分给括号里面的两个数。

(3)合的时候,是提取相同的因数,将不同的因数相加或相减。

特别注意: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区别

例如:125×(8×20)125×(8+20)

= =

= =

= =

二、运算性质

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公式:

a-b-c=a-(b+c) 举例:128-57-43=128-(57+43)

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公式:

a÷b÷c=a÷(b×c)举例:2000÷125÷8=2000÷(125×8)

三、两个数相乘,可以将其中一个数进行拆分,再简便计算。

例如:72×12523×99 =(9×8)×125(乘法律)=23×(100-1)(乘法律)

=9×(8×125)=23×100-23×1 =9×1000 =2300-23

=9000 =2 277

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1、小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一份占其中的,,、、、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

求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类似,都是

用法。

例如:≈(精确到百分位)

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①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②在万(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亿)字,求出精确数。

③再按要求求出近似数。最后注意带上单位。

例如:保留一位小数:6 4850 0000 = 亿≈

亿。

第5单元三角形

1、三角形有3个顶点、3个角、3条边。

2、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

画高: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底对齐,另外一条直角边与底相对应的顶点对齐,沿着直角边画一条虚线,标上直角符号和高。当底边不在相对应的顶点正下方时可以延长底边作高。

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5、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简便判断方法:两条短边之和大于最长边

6、按角分: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它的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大于90°;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锐角的和一定等于90°;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它的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小于90°;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或钝角。

7、按边分: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是60°。不等边三角形,即所有的边都不相等。

8、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例:一个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是70°、45°,另一个角是: 180°一70°一45°=6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它的顶角是:180°一50°×2=80°;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底角是:(180°一70°)÷2=55°)

9、最少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少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最少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

形、一个大的等腰直角的三角形;最少用2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菱形;

最少用3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等腰梯形;两个不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只要有一条边相等,就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第6单元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1、小数的加减法方法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要对齐。

②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③不够位时,用0占位;计算得数位小数且末尾有零要将零去掉化简。

例如:

2、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小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一样。

小数的简便计算与整数的简便计算一样,都是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图形两边会。

2、图形经过平移后变了,和不变。

3、用割补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用平移边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4、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是要注意找准对应点。

第8单元平均数与统计

1、求几个数的平均数时,先把这几个数相加,在用相加的和除于相加数的个数。

2、告诉你几个数的平均数(如: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8),你就能求出他们的总和(78×3=234),要是告诉你另外两个数(一个是80,一个是77,第三个数等于234—80—77=77),其他类似题目算法一样。

3、画统计图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统计表上的数据作图,直条要直,从上到下大小要一样;画复式条形统计图要选好图例(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一般一种不涂色,另一种画斜线),并按图例区分不同直条表示的数据。注:画图时相同的直条要在同一边,不能这组数据在左,下一组数据在右边。

答:学校买了篮球3个、排球3个。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练习题 1、口算。 1.3-0.8= 630÷90= 6-0.37= 100+100×0= 60×0= 2.73+0.27= 0.75+0.3= 5×2+3= 4.3÷1000= 0.69+1.1= 300×18= 6+6×4= 25×8= 720÷9= 410-23= 500+20= 26-0×5= 25×9×4= 46-25+17= 28÷(4×7) 24-8+10= 56+7×5= 46-(29+17)= 28÷7×4= 2、脱式计算 49×102-2×49 125×76×8 8.33-2.43-4.57 99×32 6.7+2.63+4.3 41000÷(41×5) 5824÷8×(85-78) 840÷28+70×18 27.3+73.2+72.7 43.25-10.4-3.25 3.8+1.37+6.2+12.63 76.8-27.4-12.6 5.85+1.89-2.85 3.9+0.1-3.9+0.1

197-12×9+61 38+160÷(40-30) (234-195)×12÷26 (25+40)×4 135-135÷15 (35+270)÷(30-25) 276+28+172+224 164-83-17 25×67×4 87000÷8÷125 66×39+39×34 125×56 3、列式计算 (1)36乘15的积加上80除5760的商,和是多少? (2)8.7与7.8的和比一个数多1.4,求这个数. 4.单位换算。(8分) 2.1元=()元()分 3.08千米=()米 8米6厘米=()厘米 0.4平方米=()平方厘米 2吨20千克=()吨 0.5公顷=()平方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31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简便计算(连减的简便计算)。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与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与乘法。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与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本单元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将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与应用。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与认识运算定律。 3.本单元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与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强调形式归纳与意义理解的结合。 3.把握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4.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其计算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用7课时教学。 教案A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教材第17页例1、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合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合集 第一类:加 65+73+135 357+288+143 272+68+28 129+235+171+165 17+145+23+35 999+99+9+3 6+7+8+102+103+104 9998+3+99+998+3+9 第二类:减 400-256-44 517-53-47 284-159-41 258-42-16 545-167-145 478-47-178 344-(144+37) 236-(177+36) 第三类:乘 45×4×5 23×5×2 25×9×4 8×(125×13)(250×125)×(4×8) 88×125 72×125 125×64×25 42×125×8×5 25×4×88×125 第四类:乘 (12+50)×40 125×(40-4)76×103 18×125 25×44 42×25 99×9 99×78 第五类:乘 45×37+37×55 28×21+28×79 17×23-23×7 38×46+64×38 99×32+32 46+46×59 167×2+167×3+167×5 39×8+6×39-39×4

28×225-2×225-6×225 (42+25)×125+(18+15)×125 23×2×4+25×4×2+27×1×8+25×8×1 99×22+33×34 第六类:除 360÷4÷9 250÷5÷2 600÷12÷5 800÷5÷8 480÷5÷48 240÷5÷12 420÷35 2400÷25 7800÷125 第七类:加减 92+99 197+102 354-108 405-99 127-98 323+189-123 248-86+48 672-36+64 (6467-832)+(1832-1467)1530+(592-530)-192(2+4+6+……+98+100)-(1+3+5+……+97+99) 第八类:乘除 960×46÷48 99000÷121×11 3702×38÷1234 640÷(16÷4)1000÷(125÷4) 第九类:加减乘除 (98+147)÷49 (230-23)÷23 (250-25)÷25 1736÷28+1064÷28 125×(860+240÷12) 700+612÷12×4 (37+15)×85+1360 2005×20062006-2006×20052005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200道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 1、125+25×6 2、120-60÷5×5 3、1024÷16×3 4、(135+415)÷5+16 5、164-13×5+85 6、330÷(65-50) 7、128-6×8÷16 8、64×(12+65÷13) 9、5940÷45×(798-616) 10、(315×40-364)÷7 11、(2010-906)×(65+15) 12、(20+120÷24)×8 13、40×20-200 14、288÷[(26-14)×8]

15、500×6-(50×2-80) 16、(105×12-635)÷25 17、(845-15×3)÷16 18、95÷(64-45) 19、178-145÷5×6+42 20、(58+37)÷(64-9×5) 21、106×9-76×9 22、117÷13+37×(65+35)23、540-(148+47)÷13 24、(308—308÷28)×11 25、(238+7560÷90)÷14 26、21×(230-192÷4) 27、19×96-962÷74 28、10000-(59+66)×64 29、5940÷45×(798-616) 30、(315×40-364)÷7

31、735×(700-400÷25) 32、1520-(1070+28×2) 33、9405-2940÷28×21 34、920-1680÷40÷7 35、690+47×52-398 36、148+3328÷64-75 37、360×24÷32+730 38、2100-94+48×54 39、51+(2304-2042)×23 40、4215+(4361-716)÷81 41、(247+18)×27÷25 42、36-720÷(360÷18) 43、1080÷(63-54)×80 44、(528+912)×5-6178 45、(10+120÷24)×5 46、2800÷100+789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

数学整理与复习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例: 81 +( )= 62 + 81 184 + 168 + 32 = 184 +( + 32 ) 知识点二: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口诀:连加计算仔细看,考虑加数是关键。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交换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 例: 69+75+25 78+(47+22) 387+98(多加要减) 387+102(少加要加) 387﹣98(多减要加)387﹣102(少减要减) 知识点三: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例: 324-58-42 670-25-75 159﹣(59+37) 268﹣(35+68)加减的规律:(1)先加后减等于先减后加。(2)先减后加等于先加后减。 例:325+41﹣25 268+45﹣68 268﹣45+32 325﹣41+75 知识点四: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例:16×19=19×( ) 35×8×4= ( )×( )× 8 知识点五: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连乘计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例: 24×15×2 25×78×4 35×7×2 5×49×2 运用分解的方法,将某个乘数拆分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使其中的乘数与其他乘数的乘积“凑整”。 练习简算:56×125 125×32 125×25×32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一、填空。 ⒈62 =□×□=()a+a =□×□=() ⒉(a+b)+□ =a+(□+c) ⒊ a+□=25+□ 38+□=b+□ ⒋ a+73+27=□+(73+27) 160+(□+a)=(□+40)+□ ⒌36×□=a×□ a×65×87=□×(65×87) ⒍45×□=b×□ 24×(□×b)=(□×18)×□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⒈25×(a+b)=25×a+25×b () ⒉(a+b)·c = a+(b·c)() ⒊ 12×4×4×13=4×(12+13)() ⒋ 78×101=78×100+78 () ⒌ 120÷5÷4=120÷(4×5)() ⒍ 59×80=59×8×10 ()三、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1234+600+400 26+(89+74) 350+195+105+850 147+89+53+11 724+435+565+1076 11+13+15+17+19 432-123-77 721-303 900-405 369-142-58 435-(135+189) 435-49-11-40 23×25×4 8×33×125 40×13×25 2000÷125 35×4×5×20 50×26×4×2 15×12×25 56×67+56×33 (25+11)×40 48×25 600÷25 45×102 264×8+8×36 85×199+85 56×(20-3) 164×9-64×9 98×34 (80-8)×25 1235+800+200 36+(79+64) 875-143-357 家长签字: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试卷得分姓名 一、填空

是加法交换律1.用字母表示);( 是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乘。)( 是律结合用字母表示加法)。( 是换律母表示乘法交用字。)( 是律示乘法分配用字母表)。( 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2为列式可),还以以可列式为( 平),面积都等于()( 方厘米。算合律先,以+55时,可运用加法结32.3在计算+45 )简便。( 上填上合适的数。.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4

38 =+ 25 ;+ ×35 = ×96)(+ 159 118++182= ) 46×25×4 = 46×(× +159 ; );89×(49+1+) 77×77+77=77×( + =89× 5.450比105多(),比680少()。 6.学校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早晨8:00上课钟声响,上第一节课。照这样计算,第三节上课的钟声应该在(:)

响起。 7.把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沿着一条边剪开,拉成一条线段,那么这条线段长是()。要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应该是(),它的面积是 ()。 二.判断 1. m+n=n+m 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2. 78+43+22 = (78+22)+43 () 3. 146-98 = 146-100+ 2 () 4.两个数相乘,一个数扩大4倍,另一个数缩小4倍,他们的积不变。()

三.选择 1. 125×7×8 = 7×(125×8)这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 2.与451-51-49相等的算式是()。 A、451-(51+49) B、(451+49)-51 C、451-49+51 3.在公园停车场停车,前两小时共需付款3元,以后每小时2元。 王叔叔停了4小时,他应该付款()。 A、9元 B、8元 C、7元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368+649+351 327-(96+127)772-398 442-103-142 72×125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 9000÷125÷8 420÷35 25×28 3600÷25÷4 103+278 768-102 25×32×125 125×64 3000-999 238-43-57-38 498+397 502-399 463-45-55+137 25×56 85×201-85

(25+22)×40 301×35 75×299 568-203 852-198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二 42×199+42 563-165+137 354-158+146-242 483+398 (40-8)×125 班级姓名 562+(368-162) 214―99+86 173+56+44+27 631―398 366×13-226×13 家长签字 (125+11) ×8 228+449+372 575-(96+175) 972-198 745-106-145

24×125 900÷(30×6)270÷45 25×48 8000÷25÷4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三 201+78 24×51 25×32×125 19×45 (125-15)×8 班级姓名 536-147-53-36 197+242 536-298 563-157-43+37 125×41 家长签字 46×201-46 (25+22)×40 201×36 26×39 768-302

452-199 63×99+63 563-268+137 354-158+146-242 24×98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四 (80-4)×25 956+(368-256) 29×75 673-56-144 (80―25)×4 班级姓名 75×12-57×12 (125+50) ×8 23×5×2 6×(17×5) 4×51×25 家长签字 2×13×5×3 125×24 12×25 380÷5÷2 540÷45÷2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练习题

运算定律练习题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40+8)×25 125×(8+80)36×(100+50) 24×(2+10)86×(1000-2)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69×102 56×101 102×99 52×102 125×81 25×41 62×(100+l)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382×101-382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89×9+89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64+278+376=278+(264+376)应用的运算定律是()。 ①、加法交换律②加法结合律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643―318―82的简便计算是()。 ①、643―(318―82)②、643―(318+82)③、(643―82)―318 3、下面算式计算时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①、76×34+75×66 ②、182+364+218 ③、83×101 4、下面的等式成立的是()。 ①、46×18+54×18=(46+54)×8 ②、2000―178―322=2000-(178―322)③、(37+125)×8=37×125×8 3、学校买来45盒彩色粉笔和155盒白粉笔,每盒40枝,一共有多少枝粉笔?(用两种方法解答) 4、张华在新华书店买了2本《故事大王》和2盒磁带,共用去36元,每盒磁带8元,那么每本《故事大王》多少元?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专题训练

国光学校2015—2016学年度四年级数学(下) 计算题专题训练 1. (300+6)×12 125-25×6 25× (4+8) 125×(35+8) 25.6-(0.23+5.6)-1.77 (135+75)÷(14×5) 2. 25.6-(0.23+5.6)-1.77 (13+24)×8 7.83+2.34-0.83+6.66 504×25 3.82+2.9+0.18+9.1120-60÷5×5 3. 25.48-((9.4-0.52) 78× 102 35.6-1.8-15.6-7.2 1024÷16×3 5.93+0.19+2.81 25×204

4. 99×64 7.3+2.7-7.3+2.7 99×16 48.4+2.78+51.6-0.78 638× 99 48.4+2.78+51.6-0.78 5. 999×99 1200-20×18 23.4+0.8-13.4-7.2 720-720÷15 4.8+8.63+5.2+0.37 99×13+13 6. 3.07-0.38-1.62 25+199× 25 27.3+73.2+72.7 (360-144)÷24×3 585+189+215 32×16+14×32

5.85-1.75-0.25 78×4+78×3+78×3 768-274-126 240+480÷30×2 125×32×8 1.29+3.7+2.71 8. 25×32×125 5.93+0.49+2.06 88×125 9-2.45-1.65 225-10×(6+13) 72×125 9. (120×2+120)÷9 3600÷25÷4164-13×5+85 21+0.56+11.3 330÷(65-50) 36.8-3.9-6.88 10. 3.285+1.79+0.59 3000÷125÷823.4-0.8+13.4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

第六单元运算律(5.7)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书本例题: 提问:跳绳的有多少人? 第一种:28+17=45(人)第二种:17+28=45(人) 发现:这两个算式算出都是“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 28+17 = 17+28 随堂练一练:在下面○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38+12 ○12+38 23+35 ○35+23 420+30 ○30+420 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 因此你猜想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 + b =b+a 提问:跳绳和踢毽子一共有多少人? 一: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28+(17+23)

=45+23 =28+40 =68(人)=68(人) 发现:这两个算式算出都是“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 (28+17)+23 = 28+(17+23) 探索研究 一、想一想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1)(28+17)+23○28+(17+23)(2)(13+45)+25○13+(45+25) (3)(36+18)+22○36+(18+22) 二、观察和比较每组的两个等式,再比较这三组算式,我们就发现 它们相同的地方是:▁▁▁▁▁▁▁▁▁▁▁▁▁▁▁▁▁▁▁▁▁▁▁▁▁▁ 不同的地方是:▁▁▁▁▁▁▁▁▁▁▁▁▁▁▁▁▁▁▁▁▁▁▁▁▁▁▁ 三、猜想 加法结合律 定义:三个数相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可以写成: 随堂练习:你能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一连吗? (1)72+16 A. (75+48)+25 (2)45+(88+12) B. 16 +72 (3)75+(48+25) C. (45+88)+12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45+(88+12) (45+88)+12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题(2016最新) 第一类:加 65+73+135 357+288+143 272+68+28 9998+3+99+998+3+9 129+235+171+165 17+145+23+35 999+99+9+3 6+7+8+102+103+104 第二类:减 400-256-44 517-53-47 284-159-41 236-(177+36) 258-42-16 545-167-145 478-47-178 344-(144+37) 第三类:乘 45×4×5 23×5×2 25×9×4 72×125 8×(125×13)(250×125)×(4×8) 25×4×88×125 88×125 125×64×25 42×125×8×5 第四类:乘 (12+50)×40 125×(40-4) 76×103 99×78

18×125 25×44 42×25 99×9 第五类:乘 45×37+37×55 28×21+28×79 17×23-23×7 38×46+64×38 99×32+32 46+46×59 167×2+167×3+167×5 39×8+6×39-39×4 28×225-2×225-6×225 (42+25)×125+(18+15)×125 23×2×4+25×4×2+27×1×8+25×8×1 99×22+33×34 第六类:除 360÷4÷9 250÷5÷2 600÷12÷5 800÷5÷8 80÷5÷48 240÷5÷12 420÷35 2400÷25 7800÷125 第七类:加减

92+99 197+102 354-108 127-98 323+189-123 248-86+48 672-36+64 (6467-832)+(1832-1467) 1530+(592-530)-192 (2+4+6+……+98+100)-(1+3+5+……+97+99) 第八类:乘除 960×46÷48 99000÷121×11 3702×38÷1234 640÷(16÷4) 1000÷(125÷4) 第九类:加减乘除 (98+147)÷49 (230-23)÷23 (250-25)÷25 1736÷28+1064÷28 125×(860+240÷12)700+612÷12×4 (37+15)×85+1360 2005×20062006-2006×20052005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是();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是()。 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是()。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列式为(),还可以列式为(),面积都等于()平方厘米。3.在计算32+45+55时,可以运用加法结合律,先算()简便。 4.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上填上合适的数。 25+= 38+;×35 = ×96 118+159+182=(+)+159; 46×25×4 = 46×(×) 77×77+77=77×(+);89×(49+1)=89×+ 5.450比105多(),比680少()。 6.学校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早晨8:00上课钟声响,上第一节课。照这样计算,第三节上课的钟声应该在(:)响起。 7.把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沿着一条边剪开,拉成一条线段,那么这条线段长是()。要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的宽应该是(),它的面积是()。 二.判断 1. m+n=n+m 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2. 78+43+22 = (78+22)+43() 3. 146-98 = 146-100+2() 4.两个数相乘,一个数扩大4倍,另一个数缩小4倍,他们的积不变。()三.选择 1. 125×7×8 = 7×(125×8)这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与451-51-49相等的算式是()。 A、451-(51+49) B、(451+49)-51 C、451-49+51 3.在公园停车场停车,前两小时共需付款3元,以后每小时2元。王叔叔停了 4小时,他应该付款()。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练习题

运算定律测试题 一、判断题。(5分) 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 3、134-75+25=134-(75+25)()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5、1250÷(25×5)=1250÷25×5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8分)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5、用2,4,6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每个数中,每个数字只出现一次) A.3 B.6 C.9 6、265×95+265×5=265×(95+5)在计‘算时用了( )。 A.加法结合律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D.减法性质 7、计算(125+16)×8下面哪种简便方法正确?( ) A.原式=125×8+6 B.原式=125×16×8 C.原式=125×8×16×8 D.原式=125×8+16×8 8、一只蜗牛用4分钟爬行了24米,煦这样的速度,要爬行72米须用几分钟?列式是( )。 A.24×(72÷4) B.24÷(72÷4) C.72×(24÷4) D.72÷(24÷4)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66分)。 355+260+140+245 102×99 2×125 645-180-245 125×32 25×46 101×56 99×26 382×101-382 4×60×50×8 35×8+35×6-4×35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2012-04-16 16:58:3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四(下)计算专练 四则运算(-) 班级姓名 1、口算: 11×70= 0×536= 34×5= 84×2= 35×30= 180×4= 19×6= 24÷12= 99÷11= 36÷18= 96÷6= 60÷12= 91÷13= 85÷17= 51÷17= 2、用递等式计算: 17+83-25 41×3-76÷2 8×(54-49)-33 284-27 ×4 73-6×12+34 81÷(21-12)×13 四(下)计算专练 四则运算(二) 班级姓名 1、口算: 15×80= 80×60= 101×40= 48×50= 17×20=

130×7= 75×2= 25×4= 52÷13= 74÷37= 54÷27= 100÷4= 86÷43= 60÷2÷5= 45×2÷9= 12÷3×4= 111×40≈208×20≈197×50≈93×21≈ 2、用递等式计算: 145÷5×6 27+(18 -12)×7 52-18×2+31 125-15÷5 (75+25)×(43-36) 120÷4-360÷4 四(下)计算专练 四则运算(三) 班级姓名 1、口算: 25×40= 104×4= 200×8= 12×50= 300×20= 21×7= 15×6= 13×4= 48÷12= 90÷30= 54÷27= 320÷4= 420÷21= 48÷2÷3= 30×2÷1= 12×3÷6= 482×20≈751÷3≈99×33≈604÷60≈ 2、用递等式计算: 6×(4×25) 43×4-65×2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试题汇编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是();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是()。 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是()。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列式为(),还可以列式为(),面积都等于()平方厘米。 3.在计算32+45+55时,可以运用加法结合律,先算()简便。 4.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上填上合适的数。 25+=38+; ×35 = ×96 118+159+182=(+)+159 ;46×25×4 = 46×( × )77×77+77=77×(+);89×(49+1)=89× + 5.450比105多(),比680少()。 6.学校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早晨8:00上课钟声响,上第一节课。照这样计算,第三节上课的钟声应该在(:)响起。 7.把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沿着一条边剪开,拉成一条线段,

那么这条线段长是()。要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应该是(),它的面积是()。二.判断 1.m+n=n+m 运用了加法结合律。()2.78+43+22 = (78+22)+43 ()3.146-98 = 146-100+2 () 4.两个数相乘,一个数扩大4倍,另一个数缩小4倍,他们的积不变。() 三.选择 1.125×7×8 =7×(125×8)这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与451-51-49相等的算式是()。 A、451-(51+49) B、(451+49)-51 C、451-49+51 3.在公园停车场停车,前两小时共需付款3元,以后每小时2元。王叔叔停了4小时,他应该付款()。 A、9元 B、8元 C、7元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 A、长方形较大 B、正方形较大 C、不能确定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5+35= 98-79= 100÷4= 35×3= 130÷5= 180÷20= 490÷70= 9×5×8= 4×6×5= 87÷3=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计算题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计算题 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第一天学号姓名 一、直接写出得数: 2.7+6.3= 0.58+3.5= 6-2.2= 5.6-2.8= 25×12= 6.68-2.1= 6.38+5.62= 3.92-0.9= 0.25×10= 100×2.003= 62÷10= 123.5÷100= 9.025×100= 9-2.3-3.7= 4×31×25= 28×0÷54= 65+37×0= 5.5+2.81+4.5= 25×4÷25×4=二、竖式计算并验算:12.65+3.5= 85.6-3.21= 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89×99+89 2.63+5.8+7.37+4.2 52×15-5×52 55×102 2.58-1.6+ 3.42 125×64 45×25+75×45 23.5-2.8-7.2 58.65-(3.2+8.65) 99×125×8 3200÷25÷4 250÷8×4 80+(146-46×3)48-(5.2+2.03×10)32×15+(32.6+8.09) 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第一天学号姓名一、直接写出得数:2.7+6.3= 0.58+3.5= 6-2.2= 5.6-2.8= 25×12= 6.68-2.1= 6.38+5.62= 3.92-0.9= 0.25×10= 100×2.003= 62÷10= 123.5÷100= 9.025×100= 9-2.3-3.7= 4×31×25= 28×0÷54= 65+37×0= 5.5+2.81+4.5= 25×4÷25×4=二、竖式计算并验算:12.65+3.5= 85.6-3.21= 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89×99+89 2.63+5.8+7.37+4.2 52×15-5×52 55×102 2.58-1.6+ 3.42 125×64 45×25+75×45 23.5-2.8-7.2 58.65-(3.2+8.65) 99×125×8 3200÷25÷4 250÷8×4 80+(146-46×3)48-(5.2+2.03×10)32×15+(32.6+8.09) 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第二天学号姓名 一、直接写出得数: 3.7+8.4= 0.58+3.2= 6-3.3= 5.4-2.8= 25×16= 6.68-2.5= 6.38+8.62= 3.92-0.2= 0.225×10= 100×2.03= 6.2÷10= 123÷100= 0.025×100= 13-2.3-3.7= 4×28×25= 36×0÷2.55= 2.8+58×0= 5.5+4.52+4.5= 100×3÷100×3=二、竖式计算并验算: 12.65+7.5= 83.6-4.35= 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99×85+85 5.63+8.8+4.37+1.2 36×19-9×36 55×101 2.38-2.4+ 3.62 125×24 75×55+75×45 27.5-6.8-3.2 55.83-(3.2+5.83) 29×125×8 5600÷25÷4 250÷8×4 58+(124-24×3)32.3-(5.02+2.03×10)32×18+(32.6+18.09) 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第二天学号姓名一、直接写出得数:3.7+8.4= 0.58+3.2= 6-3.3= 5.4-2.8= 25×16= 6.68-2.5= 6.38+8.62= 3.92-0.2= 0.225×10= 100×2.03= 6.2÷10= 123÷100= 0.025×100= 13-2.3-3.7= 4×28×25= 36×0÷2.55= 2.8+58×0= 5.5+4.52+4.5= 100×3÷100×3=二、竖式计算并验算:12.65+7.5= 83.6-4.35= 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99×85+85 5.63+8.8+4.37+1.2 36×19-9×36 55×101 2.38-2.4+ 3.62 125×24 75×55+75×45 27.5-6.8-3.2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 练习题(三) 姓名:等次: 一、判断题。 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 3、134-75+25=134-(75+25)()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5、用2,4,6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每个数中,每个数字 只出现一次) A.3 B.6 C.9 6、265×95+265×5=265×(95+5)在计算时用了( )。 A.加法结合律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D.减法性质 7、计算(125+16)×8下面哪种简便方法正确?( ) A.原式=125×8+6 B.原式=125×16×8 C.原式=125×8×16×8 D.原式=125×8+16×8 8、一只蜗牛用4分钟爬行了24米,煦这样的速度,要爬行72米须用几分钟?列式是( )。 A.24×(72÷4) B.24÷(72÷4) C.72×(24÷4) D.72÷(24÷4)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60+140+245 645-180-245 125×32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练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计算练习1、用递等式计算: 17+83-25 41×3-76÷2 8×(54-49)-33 284-27 ×4 73-6×12+34 81÷(21-12)×13 145÷5×6 27+(18 -12)×7 52-18×2+31 125-15÷5 (75+25)×(43-36)120÷4-360÷4 6×(4×25) 43×4-65×2 960÷5+56×20 69÷3×(85-65) (76+54)÷5 168÷4+17×6 13×24÷12 (119-8)÷3 (32-14)÷(36÷6) 43×4-65×2 0×54+84÷3 20+30×0-6 29×(3+9) 36×13-552÷8 125-54÷9 56÷(102-94)+126 0×(35÷7)+86 (18-18)÷(18+18) 179-4×9÷6 63+24÷8-2×3=75 (75+25)×(43-36) 12×(78-69) 43×4-64÷8 78÷3+(120-95)

69÷3×(85-65)35+24×2÷8 49÷7×(81-72)(78-29)÷7×12 5×80-30÷6 214÷2×3+42 200-26+480÷60 (585-235)÷14×6 37+9×(36-12) 246÷(26+15)×2 (466-25×4)÷6 (35+46)÷(356-347) 18×(79-79)÷27 (50-25×2)×16 63+(24÷8)-2×3 510-(48+48÷6) 35+24×(24÷8) (395+26×5)÷23 3200÷(1208-72×14) 41×(32-14)÷6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62+233+138 526+327+274 182+765+108 24+128+476+572 368+2649+1351 89+101+111 999+99+9 728+598 256+249+251+246+253 25×18×4 35×103 125×4×8×25 4×7×5×8 8×(125×9) (25+12)×4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四(下)计算专练 四则运算(-) 班级姓名 1、口算: 11×70= 0×536= 34×5= 84×2= 35×30= 180×4= 19×6= 24÷12= 99÷11= 36÷18= 96÷6= 60÷12= 91÷13= 85÷17= 51÷17= 2、用递等式计算: 17+83-25 41×3-76÷2

8×(54-49)-33 284-27 ×4 73-6×12+34 81÷(21-12)×13 四(下)计算专练 四则运算(二) 班级姓名 1、口算: 15×80= 80×60= 101×40= 48×50= 17×20= 130×7= 75×2= 25×4= 52÷13= 74÷37=

54÷27= 100÷4= 86÷43= 60÷2÷5= 45×2÷9= 12÷3×4= 111×40≈208×20≈197×50≈93×21≈ 2、用递等式计算: 145÷5×6 27+(18 -12)×7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52-18×2+31 125-15÷5

(75+25)×(43-36) 120÷4-360÷4 四(下)计算专练 四则运算(三) 班级姓名 1、口算: 25×40= 104×4= 200×8= 12×50= 300×20= 21×7= 15×6= 13×4= 48÷12= 90÷30= 54÷27= 320÷4= 420÷21= 48÷2÷3= 30×2÷1= 12×3÷6= 482×20≈751÷3≈99×33≈604÷60≈ 2、用递等式计算: 6×(4×25) 43×4-65×2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一、口算 4.8-2.8= 1.3+2.5= 3.11+2.22= 26.2+13.1= 12.3+11.2= 3 5.8-13.3= 1.25+2.41= 3.66-1.25= 1.5-0.5= 0.36+0.64= 2.1+0.6= 0.96-9.7= 1-0.9= 1-0.56= 5-0,42= 1.9+8.1= 4.3+2.31= 0.7+0.23= 0.75+0.25= 0.17+0.33= 0.2×0.4= 0.01×10= 0.01×50= 0.01×100= 0.01×1000= 0.09×10= 0.09×100= 0.09×1000= 53.8×10= 53.8×100= 53.8×1000= 1.414×10= 0.1×1000= 36.9÷10= 3.14×100= 0.618×100= 18.1×10= 9.87÷10= 1.4×100= 0.01÷1000= 43.21÷1000= 0.3×0.2= 4×3= 4×0.3= 0.4×0.3= 13×3= 0.13×2= 0.13×0.2= 36×24= 3.6×2.4= 36×2.4= 3.6×24= 0.36×2.4= 0.6×0.7= 0.9×0.1= 0.8×5= 1.1×0.4= 0.02×7= 0.3×1.3= 0.3×0.2= 0.5×1.8= 1.5×1.8= 7×2= 0.7×2= 0.7×0.2= 3×6= 0.3×6= 0.3×0.6= 15×2= 1.5×2= 1.5×0.2= 3.8×4= 2.5×4= 20×0.5= 4.8÷1.6= 1.5×5= 10-4.5= 0.39÷3= 7.2÷4= 6÷5= 二、竖式计算 45.2-33.5= 38-33.4= 8.25+1.55= 7.3-2.25= 10-2.45= 3.7+2.36= 10.2-8.75= 15.4+2.97= 5.94+10.7= 11.65-7.39= 10-3.14= 11.7+40.3= 3.15-2= 8-7.23= 3.8+3.54= 3.05-2.9= 85-3 4.7= 0.7×7.8= 1.3×0.25= 1.44×3.98= 1.44×3.98= 1.36×0.8= 0.78×0.04= 4.8×0.25= 4.8×1.2= 0.32×0.8= 0.32×1.2= 9.8×0.5= 9.8×1.3= 654×0.9= 2.42×1.1= 3.14×1.5= 2.6×0.8= 2.15×2.1= 2.1×60= 0.12×50= 2.6×0.5= 1.2×60= 2.13×4= 4.8×0.3= 1.3×2.2= 9.6×0.8= 3.25×1.8= 4.8×1.3= 4.8×0.9= 9.34×1.4= 0.7×9.32= 1.87×2.3= 0.15×0.63= 1.8×0.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