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在核保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循证思维模式

循证思维模式

循证思维模式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它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来探索真实世界。

循证思维模式是一种基于科学方法的思考方式,它强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可靠的证据来推断结论。

循证思维模式不仅可以应用于科学领域,也适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健康领域,我们可以运用循证思维模式来评估各种健康方案的有效性。

通过收集相关的研究结果和临床试验数据,我们可以判断某种健康方法是否确实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理性的决策,避免被虚假或误导的信息所影响。

在教育领域,循证思维模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我们可以判断某种教学方法是否真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循证思维模式还可以应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我们可以通过收集大量的环境数据和研究报告,评估某项政策或行动对环境的影响。

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组织做出明智的决策,以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循证思维模式的应用不仅需要准确的数据和科学研究,还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批判性的思考。

我们应该意识到,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认知。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需要其他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循证思维模式是一种基于科学方法的思考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各种问题和方案的有效性。

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可靠的证据,我们可以做出理性的决策,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使用循证思维模式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更新我们的知识,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

中保协人身保险核保考试要点

中保协人身保险核保考试要点

中保协人身保险核保考试要点1.人寿保险起源于海上保险,1583年签发了第一张人寿保险单。

2.XXX是人身保险的创始人。

3.1762年,英国人XXX和XXX首次使用生命表计算人寿保险费率,标志着现代人寿保险的开始。

4.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5.人寿保险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三差益”计算。

6.费差益是指预定的管理费用与实际的管理费用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经营管理节省费用成本来实现。

7.利差益是指实际利率与预定利率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资金的有效运作来实现。

8.死差益是指预定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正确的核保来实现。

9.风险产生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发生与否、发生时间和导致损失结果的不确定性。

10.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可测定性和发展性。

11.风险按产生原因分类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

12.风险按性质分类包括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13.风险按产生的环境分类包括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14.可保风险的条件包括风险是意外的、纯粹的,损失是非巨灾的,损失频率可计算,损失是可测定的,保费经济可行,存在大量同质风险的保险标的。

15.大数法则指对特定事件观察次数越多,观察结果就越可能接近该事件发生的真实概率或可能性。

16.寿险的风险评估特别关注死亡率。

17.健康险的风险评估特别关注发病率。

18.个险和团险核保的两大基础是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类。

19.核保员的任务是确定风险因素对被保人死亡率的影响程度,需要考虑实质风险因素和道德风险因素。

20.个人寿险的风险因素划分为健康风险因素、个人风险因素和财务风险因素。

21.企业关系的保险利益常见情况包括雇佣关系、合伙人关系和债券债务人关系。

22.次标准体通常需要增加承保条件,包括收取额外保费、增加除外责任、削减保险金、缩短保险期限和加龄。

23.生存调查分为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侧调)。

24.直接调查是通过直接面谈投保人或被保人进行的,最直接、最经济。

循证医学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循证医学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循证医学及其在临床的应用【摘要】近十年来,循证医学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是医学界的新宠。

循证医学使得当代临床医学研究和实践的面貌焕然一新,临床医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

发达国家的循证医学已经被布局于临床实践的方方面面,而我国目前的循证医学的发展的进程还远不及发达国家。

本文将以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背景为线索,对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影响作简要概述。

【关键词】循证医学;临床实践;应用;影响1、循证医学概念。

循证医学的重要核心思想是,人们应该深度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将医疗决策的确定立足于当下最权威最可信的临床研究证据。

循证医学用于临床决策时应充分考虑临床研究证据、临床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病人的个人需求。

循环医学的目的在于使病人获得最优质的临床诊断。

作为循证医学的创始人之一,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教授曾在2000年的新版专著“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vidence-Based Medicine”中定义循证医学为“慎重、准确、明智地运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2、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

2.1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医学信息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传播与储存的条件。

例如,据数据统计,社会上每年都会有数百万条甚至上千万条医学文献会被发表或出版。

如此多的医学文献,必定会参杂一些内容质量不过关的文献,这就非常考验医生辨别优劣的能力。

借助于临床医学信息科学,医生在处理医学文献时就能够变得得心应手。

2.2人类疾病类型愈发复杂多样。

当前,人类的某些疾病的病因由一些重要的单因素疾病转变为了多因素疾病。

以前人类死于疾病的原因多半是因为严重的传染病,而现在主要的致死病因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多因素疾病。

不难看出,多因素疾病的治疗疗很明显要比单因素疾病复杂困难得多。

循证医学的应用与发展

循证医学的应用与发展

循证医学的应用与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资源的不断优化,健康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各种健康理念不断涌现。

其中,循证医学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健康理念。

循证医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循证医学的定义与特点、循证医学的应用、循证医学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循证医学的定义与特点循证医学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利用最好的科学证据,为患者做出最合理的医疗选择的一种方法。

它是一种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医疗方法,通过收集和评估大量的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最为可靠而可信的依据,尽可能地减少伪科学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循证医学的最大特点是“根据证据决策”和“结合医生经验”,它不是完完全全依照指南或者规定进行治疗,而是尊重医生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同时集合科学证据的力量做出抉择。

它站在“由广义到具体”的角度,由系统普查,筛选,评估证据质量,进行价值决策,进而指导诊疗行为。

这不仅能保证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能防止因一时的印象、个人经验以及众说纷纭而造成的误诊误治,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导向性。

二、循证医学的应用循证医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改进临床实践、促进医学研究、指导医学教育以及制定医疗卫生政策。

以下是循证医学的一些实际应用。

1、改进临床实践循证医学的核心在于根据可靠的证据进行治疗,因此,它可以使医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治疗措施的优缺点,选择出最好的治疗方法。

通过对患者病情和治疗反应的监测以及调整,逐步优化对于不良反应的容忍度和治疗效果提高的区间,使得患者受益。

与此同时,循证医学还可以避免使用未经科学验证的药品和治疗方法,从而减少因错误治疗而带来的危害。

2、促进医学研究循证医学的应用对医疗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疾病、药物和治疗效果。

通过循证医学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不同年龄、种族、性别等情况下的医疗经验,为医疗工作者提供实效性诊疗行为的支持和有效的诊疗决策。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医疗质量的政策制定与实施
政策制定的依据
循证医学为医疗质量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政策符合实际情况和最佳 实践。
政策的实施与监督
制定实施细则和监督机制,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 评估。
05
循证医学的挑战与前景
挑战:如何获取高质量的证据
证据来源的多样性
高质量的证据需要来源于多种渠道,包括临 床试验、观察性研究、系统评价等,确保结 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培训与教育
通过培训和学术会议等形式,向医护人员普及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 ,提高其应用能力。
持续改进
根据实践反馈和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诊疗指南和建议,提 高临床实践水平。
04
循证医学在医疗质量管 理中的应用
医疗质量的监测与评估
医疗质量的监测
通过收集和分析医疗过程和结果的数 据,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 发现和纠正问题。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 引言 • 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 • 循证医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循证医学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循证医学的挑战与前景
01
引言
循证医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循证医学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医生根据最新的、科学的研究 证据,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大量的患者数据和医学知识,为患者提
供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02
精准医疗
通过对大量患者数据和医学知识的分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
助医生更加精准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03
药物研发

循证医学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应用
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临床实践证据的方法论,旨在通过评估和应用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指导医疗决策。

以下是循证医学的一些应用:
1. 临床决策支持:循证医学提供了临床实践中的最新证据,帮助医生在治疗方案选择、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指导临床实践指南: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可以用于制定临床实践指南,为医护人员提供一致化的诊疗方案和管理建议。

3. 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循证医学可以评估不同疗法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帮助医疗机构和决策者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最佳医疗服务。

4. 优化病人治疗方案:循证医学可以根据大规模临床研究的结果,为个体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最佳治疗效果。

5. 促进医疗创新:循证医学可以评估新型医疗技术、药物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而促进医疗创新和进步。

总的来说,循证医学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结果,并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循证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评价

循证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评价

循证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评价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循证医学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和关注。

它旨在通过系统研究现有的证据,辅以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和科学规律的治疗方案。

目前,循证医学已成为西方国家医疗决策的基础,逐渐在临床诊疗中广泛应用。

这篇文章将就循证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进行评价,以期加深对循证医学的了解和应用。

一、循证医学的优点1.提高医疗质量循证医学通过对现有证据的精细分析和排除偏差,为医生提供了更系统、更科学的临床决策依据。

这样做可大幅度降低医疗漏诊、误诊和用药不当等情况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和医疗风险,从而显著提高医疗质量。

2.促进医疗效率由于循证医学的应用可以剔除一些没有效果且风险较大的治疗方案,因此可以将部分医疗资源节约下来,减轻医院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医疗效率。

并且,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循证医学的应用尤为必要,它可以显著地减少过度治疗和低效治疗的风险,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节约社会资源并提高效益。

3.提高患者参与度循证医学所采用的证据来自于人群层次,而非由个体经验决定,这可促进患者对医疗决策的参与度,使患者更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式,有助于医患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达到目标共识,提高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二、循证医学的局限性1.现有研究缺乏中国特色在西方国家,实施循证医学主要是基于精细的研究方法,这种手段与中国大陆的医疗实践不同,因此,在中国推广循证医学也存在一些困难。

2.循证医学范畴较窄现有证据中主要是基于急慢性病循证证据的评价,而对于中医、民间经验等其他文化医学的研究和运用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处理。

因此,循证医学的发展需要兼顾传统医学发展,加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和推进。

三、循证医学的应用前景1.全面提升医疗水平随着循证医学在诊疗实践中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将会进一步提高医生的临床决策水平,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利益,提高全社会健康水平。

医学中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

医学中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

医学中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医学研究方法。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收集、评估和整合临床研究证据,指导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最佳的治疗决策。

循证医学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医学界也在探索循证医学研究方法的完善和创新。

一、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循证医学最基本的原则是基于临床证据的治疗决策。

在进行治疗前,需要有充分的临床数据来支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循证医学的方法包括系统性的搜集和评估医学文献,得出结论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循证医学倡导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加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结合患者独特的临床情况和医学证据,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二、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循证医学研究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临床研究、系统评价和实践指南。

临床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研究设计等。

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还需要进行Meta分析。

而系统评价则根据提出的问题和特定的研究样本,结合现有的文献进行分析。

实践指南则由循证医学的结论和临床治疗指南组成,这些指南是根据临床证据编制的并为医生提供了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

三、循证医学研究在慢性病治疗中的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在慢性病治疗中尤为重要。

由于慢性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单一的研究往往难以揭示其病理本质。

而基于证据的治疗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慢性病发病机理和治疗进程,为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例如,很多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结合病情和医学证据,选择最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和使用方法。

借助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胰岛素类型的优缺点和不同使用方法的适应症,从而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

四、循证医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它在临床实践和科研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现代医学研究越来越关注循证医学的方法,注重对药物治疗、手术和治疗方案等医学行为的证据支持。

未来,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完善将更加推动循证医学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在核保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核保医学对各种与风险结局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由于疾病的发展过程极其复杂,各种风险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非常庞杂的网络,未来核保医学研究应向多个风险因素对应多个风险结局方向延伸,并且需要利用高质量科研成果提供核保医学的理论依据,而循证医学提倡个人经验与外部最佳证据相结合,强调证据的可靠性,因此引入循证医学思维模式成为未来核保医学发展的必然。

标签:核保医学;循证医学;系统评价[Abstract] Medical underwriting makes up a very complex network through analyzing various risk factors in relation to risk outcomes due to the extremely complex disease processes and interactional and inter-restricted risk factors,the future medical underwriting research should be extended to multiple risk outcomes corresponded by multiple risk factors,and we should use the high-quality achieve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medical underwriting,and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dvocates the combined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external best evidence and emphasizes the reliability of evidence,therefore,the introduct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hinking mode is inevitable in the future medical underwriting development.[Key words] Medical underwriting;Evidence-based medicine;System evaluation核保医学是通过对各种与风险结局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未来结局的发生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目前量化分析方法一般多通过查阅再保险核保手册,但因地区、人群、产品、业务模式等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原因,单纯依靠核保手册无法获得满意的结果,需要同时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完成风险评估。

例如脑血管意外事件相关的风险因素评估方式、体检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高血压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是否能够作为有利因素影响重大疾病的核保评估等等。

但是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查阅参考文献所获取的结论信度是否满足应用要求,文献结论是否可以采纳。

从科学研究的结论信度采纳来讲,核保医学研究常见的病因和健康预后方面的最佳研究类型应是前瞻性队列研究,而核保决策能否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的基础上,依靠相对随意的文献查阅无法满足未来核保决策要求,这就要使核保工作立足于最新的科学研究为评估标准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因此循证医学思维模式成为未来核保医学发展的必然。

1 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80年代从英国和加拿大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理念,是将医学研究产生的原始证据不断总结、提炼及整合,进行二次应用的过程。

从统计学角度,目前所有临床试验都以频率基础依赖拒绝无效假设推演,基本原则即:拒绝无效假设自动地等同于接受另一个假说,而循证医学则主张另一种评价步骤:尝试去确定最可能发生的效用以及该效用似真的存在范围[1]。

其遵循两个基本原则:①研究结论的证据可信度分级,设计严谨的高质量随机试验的系统评价得出的结论可信度较单个观察性研究的结论强得多;②证据自身并不能指导行动,个体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

在面临同一决策时,不同价值观和喜好的患者可能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因此,循证医学强调医学实践应基于“现有最好的证据”,任何医学决策都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的基础之上,提倡严谨的理念和方法,认为对证据进行分级和评价是实践循证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研究质量的高低是其结果可信性的前提,证据质量越高,决策的把握就越大。

循证医学研究采用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的方法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以获取最佳证据。

从信度采纳的角度,循证医学实践需要高质量的证据,而高质量证据是指采用了避免偏倚出现的措施,保证其结果的真实性,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各方面的研究。

保险医学的主要观察指标,如病死率、罹患率、致残率、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等,面对这类指标,经验医学的研究多属局部小样本,影响结论的外推,而循证医学则要求研究要符合临床科研方法学原则,有足够的样本量,并尽可能将各种偏倚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以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可信性[2]。

对核保医学研究而言,可信性高的研究结论能够作为有效的理论依据为核保研究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2 系统评价的应用系统评价是指应用系统的、明确的方法查询、选择和客观评价相关研究,并搜集、分析各研究中的数据,以期为解决某一具体临床问题提供证据的过程[3]。

系统评价包括两种类型:定性系统评价和定量系统评价。

目前普遍认可的临床研究证据分级和评价体系,为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证据效力>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对照试验(CCT)>无对照的病例观察>专家意见,强调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长周期的后效评价,通过统计分析对证据资料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因此克服了专家个人经验、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

而系统评价相对于传统文献综述主要优势在于前者纳入了控制偏倚和随机误差的措施,传统的文献综述缺乏明确表述的系统评价方法,偏倚随机误差发生的可能性大[3]。

例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这一高发的风险状况,因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研究方面,文献整体存在文献分布不均、随机化不严格、高质量文献数量不足、阴性结果文献少等问题,其研究质量有待提高[4]。

如果单纯依靠国内研究文献结论作为核保研究的基础依据,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系统性偏倚。

而循证医学提倡个人经验与外部最佳证据相结合,强调证据的可靠性,即证据必须来源于设计严谨、方法科学可靠的临床研究报告,这种研究一般是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需要对大样本量进行多年甚至更长的追踪观察,所得的研究结论因其方法的科学性才更具说服力,更有可靠性。

当原始文献的研究结果被总结但未经统计学合并时,这种系统评价称作定性系统评价。

定量系统评价(Meta分析)则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几个主要研究的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合并的过程[5],这种方式的最大优势是避免了大量的偏倚出现。

3 循证思维与核保医学研究模式的探讨利用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和方法对核保医学工作的风险评估理论基础、分析方法、数据有效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对核保医学理论研究方面的证据采纳和决策指导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例如系统评价本身就是一种科学调查研究,有经过周密设计的研究方法,从方法学角度对偏倚和随机误差进行了有效控制,通过全面检索所有相关文献,应用明确的、可重复性强的评价指标选择可利用的文献,再对原始文献的实验设计、研究特点进行数据合并,最后对评价结果从客观角度进行阐述和评价。

特别是近年来还出现了如累积Meta分析、pooling Meta分析、前瞻性Meta分析等新型合成证据的方法,因此循证医学模式的引入对核保医学的整体学科发展具有深远的推动意义。

国内核保医学现阶段的研究能力上不具备单独组织大样本量、多中心、前瞻性的队列设计能力,主要依靠大量外部数据,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而面对大量的地区、种族、行为等差异影响,如不做偏倚处理,结论难以外推,从学科角度提供的技术决策其信度必定受到影响。

而循证方法不仅应用于诊断、治疗等临床医学,同样可用于政策制定和管理决策[6]。

在目前的核保风险因素的评估中需要明确的是如何有效准确地评估各类风险因素对结局的发生率影响。

这需要核保人员最大限度地利用循证医学证据进行评估,同时在评估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过于泛化的质量控制则无法达到循证要求。

尽管系统评价被视为循证医学的高级别证据,但对其要有正确的认识,实际上它不仅不能排除原始研究中存在的偏倚,而且在文献筛选和统计分析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引入新的偏倚,导致合并后的结果歪曲真实的情况。

因此最好的证据也要结合临床经验与实际个体情况进行恰当的应用,而对于目前质量欠佳的临床证据,应充分认识其局限性,辩证地理解[7]。

而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各种慢性疾病、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复杂。

从社会学科角度,疾病的发展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疾病的发展过程极其复杂,使得今后的研究应向多风险因素对应一种风险结局或多种风险结局的方向延伸。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科学知识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社会因素不仅是科学的外部因素,也参与科学知识的构成,循证医学任何证据的采纳应是相对性、历史性与开放性的统一[8]。

4 小结核保医学的发展需要在循证医学思维模式的引导下进行突破,推动未来的核保研究不断地向纵深和细化分层的方向发展,将医学研究成果更及时更合理地应用到核保医学研究中。

核保医学在研究方法学上强调总体与个体的有机结合,这与循证医学在理论层面是高度拟合的,循证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用于核保理论研究是控制系统性误差的有效手段,但如果不进行科学的辩证分析,而生搬硬套的照搬规则,无疑又会引入新的系统性偏倚。

而在实际应用层面,核保人面对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数据,更应以循证思维透过层层数据洞察其背后的真相,这需要基于准确的证据基础,结合实际经验权衡各种因素作出合理的判断,因此是一个相对而又统一的过程。

[参考文献][1] 李琰,李幼平,兰礼吉,等.循证医学的认识论探究.[J].医学与哲学,2004,35(4):1-4.[2] 高艳霞.循证医学对临床决策的影响[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2):110-112.[3] 屈会起,张金钟,邱明才.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6):334-336.[4] 秦家碧,杨土保,黄碧云.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临床试验文献的循证医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5-37.[5] Cook D J,Mulrow C D,Haynes R B. Systematic Reviews:Synthesis of Best Evidence for Clinical Decisions [J].Ann Intern Med,1997,l26(5):376-380.[6] Gray JAM. Evidence-based Health care:How to Make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Decision[M].London: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2001:289-293.[7] 詹思延.如何做一个好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6):644-647.[8] 谢瑜.循证医学概念演进的哲学启示[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28(2):107-112.(收稿日期:2016-0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