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主要鱼类病毒病防控技术

水产养殖主要鱼类病毒病防控技术
水产养殖主要鱼类病毒病防控技术

水产养殖主要鱼类病毒病防控技术危害养殖鱼类的病原性疾病主要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等。其中病毒病由于其病原体微小,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所以难以采用药物进行控制,一旦爆发病毒病将损失惨重,农业部新发布的《鱼类产地检疫规程》也+将病毒性疾病作为重点检疫对象;同时北京市水产养殖主要是在静水池塘条件下养殖鲤、鲫、草鱼、鲟、观赏鱼以及在流水条件下养殖鲑鳟等鱼类为主,因此作者重点探讨北京市静水池塘和流水养殖条件下鱼类病毒病的防控技术措施。

1? 鱼类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 鱼类病毒病发病与品种和水温有关? 鱼类病毒病发病与养殖品种和水温密切相关。例如鲤春病毒血症主要在鲤中发生,发病温度为11~17℃,超过22℃不发病[1]锦鲤疱疹病毒病在鲤和锦鲤中发生,发病温度为23~28℃,低于18℃或高于30℃不发病草鱼出血病在草鱼、青鱼中发生,在水温20~30℃特别是25~28℃时为流行高峰[3]

? 鱼类病毒病难以用药物控制? 病毒性疾病不同于细菌性疾病,由于病毒不能自身增殖,必须依靠宿主细胞内的能量和物质增殖,是专性的细胞内寄生生物。因此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等药物对病毒性疾病基本没有作用。鱼类一旦感染病毒性疾病,大多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主要是以预防为主。

? 隔离和控制难度大? 鱼类生活在水中,病毒以水体为媒介传播,一条鱼发病后整个池塘的鱼很快都会感染,因此鱼类病毒病发病后很难控制。也只能隔离整个养殖池塘,而不能隔离单条发病鱼。

2? 鱼类病毒病的主要病原种类? 鱼类病毒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能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迄今已报道可引起鱼类病毒病的病原有上百种,常见的也有20余种,大多数属于弹状病毒科、虹彩病毒科和疱疹病毒科,少数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双节段RNA病毒科、腺病毒科、反转录病毒科、野田病毒科和正黏病毒科等。弹状病毒科主要包括鲤春病毒血症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鳜鱼弹状病毒、胭脂鱼弹状病毒和白斑狗鱼幼鱼弹状病毒等;虹彩病毒科主要包括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淋巴囊肿病毒、日本鳗鲡虹彩病毒、鲈鱼虹彩病毒、真鲷虹彩病毒和白鲟虹彩病毒等;疱疹病毒科主要包括锦鲤疱疹病毒、鲤鱼痘疮病毒、斑点叉尾鮰病毒、鲑鱼疱疹病毒和马苏大马哈鱼病毒等;呼肠孤病毒科常见的有草鱼呼肠孤病毒;双节段RNA病毒科常见的有传染性胰腺坏死症病毒;腺病毒科常见的有鳕鱼腺病毒;反转录病毒科常见的有鲑鱼鳔肉瘤病毒;野田病毒科常见的有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正黏病毒科常见的有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4]

3北京市需要重点防范的鱼类病毒病种类

? 主要鱼类病毒病的宿主范围? 2008年农业部对《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进行修订,涉及到水生动物疫病的有36种,其中鱼类病毒病有9种。鲤春病毒血症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斑点叉尾鮰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定为二类动物疫病。这些病毒病是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防范的重点疫病对象。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宿主范围很广,能感染各种鲤科鱼类,包括鲤、锦鲤、鳙、草鱼、鲢、鲫、丁鱥和欧鲶等,其中鲤和锦鲤是最敏感的宿

主[1]。草鱼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引起的,该病毒可感染草鱼、青鱼、麦穗鱼、鲢、鳙、鲫和鲤等常见的淡水养殖品种,但主要是体长~cm的草鱼和1足龄青鱼易发病[3]。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感染鳜鱼。锦鲤疱疹病毒(KHV)仅感染锦鲤、鲤和剃刀鱼,其鱼苗、幼鱼、成鱼均可感染[2]。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NNV)感染至少11科22种鱼,常发生在尖吻鲈、赤点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巨石斑鱼、红鳍多纪、条斑星鲽、牙鲆和大菱鲆等海水鱼。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可通过水体接触传染赤鲈、虹鳟、澳大利亚河鲈、食蚊鱼、金尾贝氏石首鱼和南乳鱼等种类,其中赤鲈对EHNV极为敏感,幼鱼和成鱼都可受EHNV感染,幼鱼对该病毒更易感。斑点叉尾鮰病毒(CCV)主要感染宿主为斑点叉尾鮰稚鱼和幼鱼,带有病毒的成鱼是传染源,病鱼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感染虹鳟、硬头鳟、鲟、几种大马哈鱼属包括大鳞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大马哈鱼、马苏大马哈鱼、玫瑰大马哈鱼,以及银鳟和大西洋鲑。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可感染虹鳟、褐鳟、茴鱼、白鲑、白斑狗鱼和大菱鲆等。

? 北京市需要重点防范的鱼类病毒病种类? 北京市的东部和南部是平原地带,也是北京市水产养殖重点区域,主要以静水池塘养殖为主,多数分散经营,养殖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养殖品种主要集中在鲤、鲫、鲂、草鱼等食用鱼以及金鱼、锦鲤等观赏鱼。在北部和西部山区有流水养殖资源,重点养殖鲑鳟鱼和鲟鱼。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苗种在国内外以及市内外的大量引进和流通,一些病毒病病原进入北京市的风险较高。结合北京市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特点以及鱼类病毒病感染对象进行综合分析,未来北京市静水池塘养殖主要应防控鲤春病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和草鱼出血病;流水养殖区域主要防控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重点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4? 应采取的主要防控技术措施

基于北京市水产养殖的基本特点,对养殖鱼类病毒病防控提出以下几点防控措施以作探讨。

? 建立一批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 无规定疫病场是参考陆生动物建立无规定疫病区的想法而提出。是指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过某种或几种疾病,同时在该养殖场及其连接水域内,对水产动物和水产动物产品、动物源性饲料、遗传材料、水产动物病料、兽药(包括生物制品)的流通实施有效控制的特定水产养殖场。由于北京市鱼类养殖场(商品鱼养-殖场)大多规模较小且分散,不利于全面监管,因此重点是建立一批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控制住水产苗种,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染源头,能够遏制病毒病的大规模爆发。

具体做法是选取一部分养殖规模较大的苗种场,通过在发病季节和产卵季节对其连续两年的监测,确保无规定疫病,从而建立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例如建立无鲤春病毒血症和锦鲤疱疹病毒病的鲤鱼、锦鲤苗种场,建立无草鱼出血病的草鱼苗种场,建立无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鲑鳟鱼苗种场。

除此之外这些场还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保证水源无特定病原,北京市的静水池塘养殖用水大部分来自地下水,基本认为是无特定病原的;如果水源不是来自地下水,应该经过有效消毒处理后方可作为养殖用水,在流水养殖区域无规定疫病场只能建立在最上游,确保在其上游没有其他养殖场造成的病原污染。第二,保证饲料的安全可靠,不使用带病鱼加工饲料,应选用质量好、信誉

高的生产厂家生产的饲料。第三,在苗种的转移方面做好记录,严格控制外来苗种。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引入易感动物及其产品只能来自于相应的其他无规定疫病场。对进入无规定疫病场的苗种,应先在监测区实施隔离监控,在病毒适宜增殖的温度下隔离养殖一定时间,经检测确定无规定疫病后方可进入养殖区域。第四,建立防鸟的有效设施,防止鸟类间接传播病原。

? 重视渔场消毒工作? 由于某些病毒可在水或泥中存活数年,因此对于那些已经发过病的渔场,要采取严格措施进行消毒。消毒的重点是养殖池和养殖工具,可以将水排干后进行养殖池消毒。在流水养殖区域进行消毒时,应从上游消毒开始,逐步消毒到下游。虽然工作量大,但该项工作必不可少,否则尽管有无规定疫病的苗种也难避免不发生鱼类病毒病。

? 加强宣传疫病防控知识? 第一,引导养殖户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主动索取鱼类健康证明,确保所购买苗种不带有特定病原。第二,引导农户正确处理死亡的鱼,不要随便丢弃,一定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或深埋,防止病死鱼再次成为疫病传播的源头。第三,定期对养殖用水和渔用器具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发病池的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如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都是很好的消毒剂。第四,不同池塘之间的渔具不要混用,以免造成疫病在池塘之间传播。第五,防止通过生物媒介造成传播,如某些食鱼的鸟类通过食用病鱼造成疫病在不同池塘或不同渔场之间传播。

? 尽快启动水生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产地检疫是指水产动物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派员所进行的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该项工作是控制水产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2011年农业部已经下发了《鱼类产地检疫规程》,但目前该项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切实深入的开展。目前应尽快依照《鱼类产地检疫规程》的要求,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开展水生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尤其是那些未列入无规定疫病场的渔场更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出场前必须经过水生动物检疫,并且要在特定的发病季节监测,例如鲤春病毒血症应该在每年4-5月和10月-11月(水温8~15℃)监测,锦鲤疱疹病毒病应在每年6-9月(水温20~30℃)监测。

目前,水生动物病毒病的治疗还存在很大难度,尽管国内外已经研发和生产了少数鱼类病毒性疾病的疫苗,但仍存在免疫效果差、血清型差异等问题,难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因此鱼类病毒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并从源头管理抓起,如保证水源和饲料不带病原、禁止引进染疫苗种和卵;其次要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如重视渔场日常消毒工作和病鱼无害化处理;再次应增强渔民的疫病防控意识;最后尽快开展产地检疫工作。

养殖用水体PH值调控技术

养殖水体PH值调控技术 PH的产生和调控 产生 PH值通俗讲就是用来表示水体中酸碱度的指标,是水体中H+的含量,是H+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如水体中H+浓度为10-7mol/L时,即—lg-7的值就是7,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性水,以H+的含量多少取1—14。 适合水产养殖的PH值的范围 一般认为水产养殖用水的PH值得最适范围在7.5—8.5。低于7时水呈酸性,对养殖生物的鳃产生刺激,造成鱼虾等生物血液载氧能力下降,影响其呼吸机能,进而影响摄食,降低养殖生物的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同时还利于水体中H2S的产生,造成对养殖生物的毒害。PH值大于7时,水体呈碱性,随着水体中PH值的升高,水体中的NH3在总的铵态氮中的比例急速升高,也可能造成养殖生物的慢性或急性氨中毒(用氨水清塘即运用这个原理),即使水体中不含氨氮,过高的PH值也会使养殖生物的鳃丝棒状化,影响其与水体中的氧气交换和二氧化碳的排除。 水体中影响PH值得两大平衡系统 影响水体PH值的因素除了酸性或碱性底质和水体中的离子交换,理论上主要有两大系统: CO2—HCO3-=CO3-2 Ca2+—CaCO3 从上可以看出,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和水体的PH的关系相当密切,在实践生产中,白天晴天时,水体中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致使水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下降,从而PH值上升,所以在中午过后一段时间(一般2-4小时)水体中的PH值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到夜晚时正相反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藻类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水体中的PH值下降。一般来讲在早晨日出之前,水体中的PH值达到一昼夜的最低值。严格科学的来讲,水体中的PH值的最高值为白天浮游植物或挺水(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体中一切有呼吸作用的生物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一个暂时的平衡时,这个临界点即为一昼夜中PH值得最高点,相反最低值出现在为浮游植物或挺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体中一切有呼吸作用的生物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另一个暂时的平衡点时。可以用PH每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简单判断水体中浮游植物(或挺水植物)和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多寡、浮游植物的活力。 第二个系统中钙离子的浓度影响水体的碱度,当钙离子的含量较高时,水体的缓冲能力较强(排除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的影响),水体的PH值日变化幅度小,另外水体中的养殖生物也需要大量吸收钙离子作为自己的骨骼(内骨骼或外骨骼)生长。 PH过高过低的调控措施 PH过高: 土壤为退海之地,土壤的碱性较高: 水体中的离子与土壤中的离子因压力差存在着离子交换,使水体中的PH值升高,可以采用泼洒盐酸或醋酸的方法,具体用量是盐酸(30%)0.5斤/亩.米水深。也可以采用不清塘的方法,原因有二,第一是利用渗透压使土壤中的离子不能或少量析出,二是利用池底的大量有机物产生的腐殖酸来平衡碱性底质(此种方法应加强塘底的改底工作)。另外也可以大量的使用乳酸菌,具体用量可以参考厂家产品的用量。 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强烈的光合作用造成的: 可以使用益生菌如加“酶利生素、芽孢杆菌、鱼虾舒乐”等,原因是益生菌有多种有益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应用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和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渔业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模式。随着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现代化的支撑技术,受到科学研究者和渔业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相关的养殖工艺、水质控制、净化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些技术已经在生产中获得应用。其中养殖水体的处理技术,作为工厂化养殖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获得较快发展,形成了机械、化学、生物和综合处理等多项技术,为工厂化水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增氧、分离(分离固体物和悬浮物)、生物过滤(降低BOD、氨氮和亚硝酸盐)和暴气(去除二氧化碳等)、消毒、脱氮等处理过程,其中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是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本文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外研究资料,对养殖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工厂化养殖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并期望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先进技术和处理方法、开发出相关的高效养殖工程设施和设备。 1. 增氧技术 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和处理设备中的微生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在工厂化养殖系统中,鱼类正常生长的溶解氧应该达到饱和溶解度的60%,或者在5mg/l以上;溶解氧低于2mg/l,用于工厂化养殖水体处理的硝化细菌就失去硝化氨氮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工厂化养殖系统溶解氧消耗主要来自养殖鱼类代谢、代谢物的分解、微生物氨氮处理等,系统所需溶解氧根据所养鱼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并随着养殖密度和投饵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工艺设计中,要根据养殖对象、养殖密度、水体循环量等因素来确定增氧方式。 1.1空气增氧 由于各种增氧机械设备在工厂化养殖池很难应用,因此,空气增氧多采用风机加充气器的办法,以小气泡的形式增氧。这种办法虽然具有使用方便、投资小的特点,但是增氧效率低,一般在1.3kg O2/kW-h(20 C温度),28 C时仅为0.455kg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四、混养 混养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有效措施,可以分为种内混养和种间混养两种类型。种内混养是将不同种鱼类或同种鱼类不同规格的养殖在同一池塘中,这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养殖方式;种间混养是将不同种类的养殖对象,如鱼、虾、贝、藻等合理搭配混养在同一水体中。 (一)种内混养 混养的原则是混养的鱼类在同一水体中和谐相处,不相互残害和吞食;对水质和生长期的水温要求相似;栖息水层和食性有一定的差异。鱼类种内混养有3种类型:①不同种鱼类的混养,即在同一鱼池内养殖多种鱼类。②同种但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③异种异龄鱼的混养,即同一鱼池混养多种鱼类,而且每种鱼又有不同的龄级和规格。 1、混养的优点 (1)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我国池塘养鱼的人工和天然饵料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各种水草和旱草、有机碎屑以及包括配合饲料在内的各种商品饲料。在投喂草类后,草鱼将草类切割,其粪便转化进入腐屑食物链,可供草食性、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草类利用率;在投喂人工精料时,主要为草鱼、青鱼、鲤等所取食,部分较小颗粒被鲫、团头鲂和各种小规格鱼种所吞食,鲢、鳙还可摄食粉状精饲料,这样全部商品精料都可为鱼类所利用,不至于浪费。 每种鱼类根据其习性栖息于一定的水层中。鲢、鳙和白鲫等生活于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等生活于水体中、下层,青鱼、鲤、鲫、鲮和罗非鱼等则在底层活动。将这些鱼类合理搭配混养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各个水层,相对增加了整个水体中鱼类的放养量,从而提高池塘鱼产量。 (2)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混养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配养鱼能提供一部分鱼产量,并且还可发挥各种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因而能使它们各自的产量均有增加。例如草鱼、青鱼、团头鲂、鲤等的残饵和粪便可作为培养浮游生物的良好肥料,同时还能提供大量碎屑,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创造良好的饵料条件;而滤食性鱼类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可起到防止池水过肥的作用,给草鱼、青鱼等提供较为良好的生活环境。鲤、鲫、鲮、鲴、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残饵,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改善池塘卫生条件。此外,通过其摄食活动,还能起到翻动底泥和搅动泥水的作用,有助于上、下水层的混合,从而增加

水质指标在水产养殖中检测意义

水质指标在水产养殖中 检测意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水质检测指标 每个养殖户都知道,pH、融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养虾的还需要关注总碱度。可是说归说,往往水质有问题不会是只有一个指标有问题,养殖户也没办法真的判断出是因为具体哪些因素导致,因此用药也只能单纯的根据表象来用,用药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也只能由自己来承担。因此,整理了水质的十一大指标,只有了解这些指标及会造成的后果,才能准确的根据功效来调水,避免半知不解造成的严重后果。 pH 淡水,海水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表明此水体有异常情况。通常pH值低于,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死亡率可达20%~89%,pH高于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症状: 1.鱼类碱中毒:体色明显发白,狂游乱窜;体表大量粘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大量分泌凝结物;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对虾易发生黑腮病,继而演变为烂腮病、黄腮病和红腮病,致使呼吸机能发生障碍,窒息死亡。 值低于时:降低载氧能力,引起鱼组织内缺氧、造成缺氧症状,尽管水体中溶氧量正常,鱼也有浮头现象,pH值过低新陈代谢强度降低,减少摄食量,生长缓慢,也会引起鱼鳃组织凝血性坏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等。 溶解氧 连续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必须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mg/L,对于鲑科鱼类栖息水域冰封期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4mg/L。溶氧高于12mg/L,表明水中氧已过量,此时鱼虾易得气泡病。 症状: 水体中的溶解氧的高低对鱼类的生存和发育都有直接的影响,当溶氧低于1mg/L时,鱼就会浮头,如果不采取增氧措施就会使鱼窒息死亡,同时也给致病菌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降低鱼的抗病能力引起鱼病;足够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或降低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含量,同时还可以提高饵料转化率对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体溶氧不足的成因: 1.养殖密度过大; 2.养殖水体过肥; 3.水体细菌大量分解有机物,导致氧耗; 4.水体文档升高,溶氧降低; 5.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氨、亚硝酸盐等较多时,其氧化作用也会造成溶氧降低。 氨氮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氨氮浓度应小于L,氨氮含量超过毫克/升(mg/l)时,鱼类会出现氨氮中毒症状。目前专家普遍认为,养殖中氨氮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毫克/升以下。当氨氮浓度一定时,能否引起鱼类中毒死亡,还受池水pH值、水温高低的影响。 氨氮在水中以游离氨和离子氨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是极毒的,可使鱼类产生毒血症。 分子氨和离子铵在水中可以相互转化,它们的数量取决于养殖水体的pH和水温。 pH越小,水温越低,水体总铵中分子氨的比例也越小,其毒性越低。 pH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的比例越大,其毒性也就大大增加。 另外一个影响氨氮含量的因素,就是底泥。若底泥过厚,清塘不彻底,高温季节夜晚,水温较高时,底泥当中的有毒气体就会被释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会加倍,于是造成池水缺氧,氨氮含量也超标,鱼类大量浮头甚至泛塘。 因此,养鱼先养水,调节好水质是保证鱼类健康成长的前提。 氨氮中毒的特点:

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保护全区水域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根据《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暂行)》(盐政办发〔2019〕8号)要求,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水产养殖环境治理,突出加大设施大棚虾、黑鱼、泥鳅(以下简称“两鱼一虾”)等高密度水产养殖场整治,2019年底前设施大棚虾水产养殖场完成整治,养殖尾水达标排放,2020年巩固提升;黑鱼、泥鳅养殖场在2019年底前完成整治,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到2022年底,全区集中连片水产养殖池塘建成尾水处理生态净化区或循环利用设施配套率达100%,全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源头管控 1.全面摸排建档。各地要对辖区内所有池塘养殖进行建档登记,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具体位置、排水口位置、排水去向等,于7月上旬前排查完成。 2.加快养殖规划修编。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快牵头组织修编《亭湖区2018-2030年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工作,区发改、国土 —1—

规划、生态环境、水利、统计、交运等部门要及时提供编制水域滩涂养殖规划所需材料。现有南美白对虾养殖场(户)一律不得扩建,整治后仍不达标的依法关停转产。现有水产养殖项目须完善环评备案手续,新上水产养殖项目须按项目类别和规模依法办理环评手续。对“两鱼一虾”养殖产业实行严格控制,只减不增。凡不符合养殖规划、未依法办理取水手续、尾水排放达不到标准和环保要求的,一律不予批准建设。 3.推进禁养区拆除。2019年底前,各地要对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的“两鱼一虾”高密度养殖户进行拆除。其他养殖场在2020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内拆除工作;禁止在航道设置渔具或者水产养殖设施,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设置拦河渔具。 (二)规范养殖行为 1.规范用地行为。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和一级水源保护区发展水产养殖,特别是“两鱼一虾”等水产养殖,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2.规范取水行为。严禁非法取用地下水从事养殖,确需取用地下水的,须到区水利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手续。 3.规范排水行为。根据受纳水体性质特征,水产养殖尾水排入地表水一般水域的应达到国家水产行业标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尾水氯化物浓度超过 —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技术与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技术与系统一、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繁荣农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明确将“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纳入优先主题,因此,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水产养殖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水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结合浙江省的区位优势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对浙江省建设海洋大省和海洋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应用现代物联网技术,结合水产养殖特色,构建一套水产养殖水质环境信息感知—无线传感网路和可视化监控—智能化终端控制和预警预报系统,实现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水产养殖,对构建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现代水产养殖新格局,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统计显示,到2010年,我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480万亩,产量达到190万吨,净增20万吨;产值(一产)达到350亿元,新增130亿;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新增6.5亿美元。但随着我省土地资源紧缺,水产养殖池塘逐步老化、病害多发、效益下降等突出问题,如何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直接增加了渔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水产养殖产业成为我省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传统的粗放水产养殖方式,采用人工观察,单纯靠经验进行水产养殖的方法,很容易在养殖过程中造成调控不及时,反馈较慢,出现“浮头”和大面积死亡等惨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上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水产养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基于上述问题,本项目重点研究水产养殖水质和环境关键因子立体分布规律和快速检测技术、水产养殖智能化和可视化无线传感网络监控系统、开发水产养殖环境关键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

水产养殖技术合作协议书

产学研合作

协议书 二?一六年六月 水产养殖技术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贵州农乡综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莫亚辉 地址: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九龙村 乙方: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法定代表人:张景春 地址:铜仁市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地方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甲、乙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资源和高校的科技优势,促进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内容与方式 1、合作内容 以甲方基地现有资源为基础,乙方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水产养殖技术组,帮助甲方开展水产养殖品种选择、品种繁育、特种水产品饲养、疾病防治等工作;共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共同进行水产品的生产、研究、开发。 2、合作方式: 甲方提供科研实训基地及其他相应设施;甲方负责水产养殖生产经营管理及配备管理人员。 (2)乙方提供水产养殖生产技术、生产计划、生产管理方案,此外还提供科研与培训服务;甲方申报的水产养殖项目,有乙方参与的,乙方配合甲方实施项目推进与验收;乙方申报的水产养殖项目,有甲方参与的,甲方配合乙方实施项目推进与验收。具体包括水产品种选择、养殖、繁殖、疾

病防治等水产养殖技术、科技攻关、开发与成果转化及服务; 乙方根据合作需要组建水产养殖技术组和科技攻关与开发组。技术组由先大强老师任组长,李艳华老师任副组长;科技攻关与开发组由李艳华老师任组长,先大强老师任副组长。根据项目需要,由组长和副组长共同商定其他参加人员。 二、合作费用 甲方每年付乙方技术服务费人民币贰万元整(Y 20000.00,支付时间每年的5 月31 日前。 付款开户行:中国银行铜仁市新华支行 帐号:133006439211 三、科技攻关与开发 甲乙双方基于互信与合作需要, 在水产养殖范围内, 甲方申报项目资金下达甲方账户, 乙方申报项目资金下达到甲方账户。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争取到的项目, 剔除该项目前期申报过程中必要投入的成本开支后的科研课题经费,由该项目主持人在该项目中支配使用。凡是甲方有参与的项目,课题的生产性试验必须在甲方基地内进行,若甲方基地试验条件不够,可由双方选点实施。对于甲方委托乙方开展的科技攻关与开发项目,甲方应根据乙方科技人员提供的预算给予立项和资金支持。项目攻关与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交通、食宿、材料、设备费用从项目资金里列出,甲方不再承担。 四、培训甲方技术员到乙方接受技术培训的课时和实验经费及食宿费由甲方自行承担,乙方负责安排教师按照甲方要求进行专门培训。甲方支付给乙方一定的培训费,培训费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书面协议另行

螃蟹养殖技术要点

螃蟹养殖技术要点 一、池塘清塘消毒及水位控制 上年养殖结束后,排干池水,清除池底表层10cm以上的淤泥,晒塘冻土。蟹种放养前15天,可采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150-200公斤/亩。早春放苗后水位要控制在40-60cm左右,好处有三个方面: ⑴可以有效平衡昼夜的水温差,减少河蟹疾病发生机率。 ⑵可以有效起到避光作用,为河蟹**脱壳营造比较适宜的环境。 ⑶可以扩大水体空间,防止溶氧不足。 二、合理施肥

在苗种放养前要先肥水,在养殖过程中也要求水质保持一定浓度,对提高河蟹上市规格很重要。尤其养殖早期,水质清瘦时,更应施肥。常用“肥水专家”和“肥宝”进行肥水。 三、栽种水草和螺蛳投放 ㈠栽种水草 水草种植面积为:沉水植物占养殖总面积的1/3,主要种类有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浮水植物占养殖总面积的1/3,主要种类有水花生等。池塘内种植的沉水植物区可用网片分隔拦围,保护水草萌发。浮水性植物和沉水性植物相互结合,避免品种单一,空间上要有分布,方便风浪形成促进水-空气物质交换。 ㈡螺蛳的投放

螺蛳既可作为河蟹优质动物性饵料,又有着净化养殖池塘水质的功能。但投放太多容易造成水质太清瘦,青苔大量繁殖。可以在清明前每亩放螺蛳250-300公斤,然后在6-8月第二次再放每亩200公斤。 四、种苗的选择、放养 放养的蟹种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为了提高河蟹的活力,下塘前主要通过新苗复康浸泡提高河蟹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塘时一般选择天气晴好,气温比较适合的日子。放养密度以每亩500-600只为宜。如果养殖的蟹池面积比较大,则需要在塘内先用网布进行小面积围栏,进行强化培养,蛻壳数次后再放开养殖。

论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论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0-07-10 11:39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66次 摘要:随着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调控系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各个组成单元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未来这项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 摘要:随着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调控系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各个组成单元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未来这项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研究进展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我国的渔业发展重心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移,促使水产养殖业发生了巨大变化。2001 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 2726 万t,比1978 年增长 16 倍,在世界渔业总产量中,养殖的产量占了20%,而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80%[1]。同时,由于水产养殖的不断发展,原来粗放型的养殖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的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因残留饵料、养殖生物的粪便及残体等的腐败,造成养殖水体恶化。这些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的水未加处理就随便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诱发有害的水华或赤潮,损害养殖生产,甚至使整个生态环境遭到恶化。 1.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是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企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养殖方式,实现高密度、高产量和高效率的渔业生产[2]。因其集约化和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的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采用工厂化养殖系统来养殖生物现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和设备[3]。丹麦的工业化循环流水式养鱼系统和地下室循环过滤养鱼系统都是高水平的,设备已出口挪威,以色列等国。日本采用循环流水工业化养鱼系统也较早,主要养鲤鱼、鳗鲡等,前苏联,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瑞典也都先后设计生产了各种类型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用于养殖海、淡水名优鱼类,我国工业化养鱼起步于二十世纪70 年代,是受世界工业化养鱼潮流的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自行设计生产的工业化养鱼系统以80 年代末建立的中原油田养鱼工厂较为著名[4]。刘伟[5]等利用流化床生物滤器循环水养鱼系统进行了培育鲤仔鱼至乌仔的育苗实验。结果表明:鱼苗在10—15万尾/m2的放养密度下,鲤仔鱼在15d内达到了乌仔规格,成活率达到87%。 2.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污染物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未被摄食的残饵、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病原体及其他杂质。最终以悬浮的颗粒物、溶解有机物、氨氮的形式存在,为了使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达到养殖生物正常生长繁殖所要求的安全浓度之下,应具备不同的污染物处理单元,以维持整个养殖系统对水质、溶氧、温度及其他水化学参数的需要。 3. 目前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主要水处理单元与设备 根据养殖系统的特点和养殖生物对水质的要求,一般情况需要设的处理环节有:(1)去除悬浮颗粒物(粒径>100um);(2)去除微颗粒(粒径<30um)[6];(3)增氧;(4)杀菌消毒;(5)生物法除氨氮;(6)水质调控。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将这些环节组合,来净化养殖用水,现将各个处理环节所涉及到的有关设备及工艺分述如下: 3.1 固液分离去除悬浮颗粒物 在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鱼类的粪便、及其所食饵料的20-60%最终以固体废弃物的形式排入水中,其中,悬浮性固体颗粒物占50% 左右[7],是养殖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按照悬浮颗粒物的特性(密度、颗粒的大小) , 又可分为机械过滤和重力分离两种技术[8]。

水产养殖的要点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作者:未知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10-10-4 19:20:00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摘要:通过生物修复技术,干预池塘底泥微生物相和水体藻相,使泥水界面有机质减少,好氧层加厚,增加水体藻类多样性,形成良好而稳定的藻相,提高池塘溶解氧水平,促进有机污染物好氧分解,减NH3、H2S、N02-等有毒物质的释放,强化池塘自净功能,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生物修复;池塘自净能力;池塘生态;自净能力;藻相;微生物相 1、前言 水产养殖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水养殖作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海区污染、虾塘老化、黑臭底泥淤积、大规模灾难性病毒病的爆发和流行等问题迅速暴露出来,使人们对传统掠夺式养殖模式提出质疑[6、7].、生物修复( Bioremediation)是国内外近10年发展起来的最新环境工程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土壤、城市河湖、地下水,近海洋面的污染治理和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1、2、3、4、5],并成为二十世纪环境科技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和传统掠夺式养殖模式不同,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并不通过大量使用高营养的饵料和抗生素提高养殖产量,而主要通过生物-生态措施,修复受损的池塘生态系统,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增加水体溶氧,改善水质和池塘自净能力,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和品质,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2、传统水产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养殖模式,尤其是高密度养殖模式大多以消耗大量高蛋白饲料,以污染池塘自身和近岸环境为代价来维持的生产方式,加之养殖户为了防治鱼(虾)病,大量使用消毒剂、抗生素等虾药,甚至人药鱼(虾)用,用药剂量越来越高,药物的毒性越来越强,这些药物的使用,又严重破坏了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越病越治、越治越病的怪圈[6、7、8、9、10、1 1].老化池塘中,养殖残饵、粪便、死亡动植物尸体和消毒剂、抗生素等有毒化学物在池底沉积多年,形成黑色污泥,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厌氧微生物占主导地位,气温升高加速了有机质的厌氧分解,消耗水中大量氧气,产生NH3、H2S、NO2-等有毒物质,影响对虾正常生长发育,而且黑色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寄生虫和敌害生物的卵,增加了池塘病源的传播途径,使生产过程中鱼(虾)药的用量增加,水产品品质下降。如在我国沿海地区对虾养殖区,老化虾塘的底泥污染问题,已成为困扰养虾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1]. 3、池塘生态系统与水产养殖 池塘是一个人工圈养体系,其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很大差异,其结构特点是养殖动物在生物群落中占绝对优势,这一优势是在人工扶持下形成的,由于大量人工饲料投入养殖系统,除牧食链,腐屑链外,在食物关系中又增加了饲料链,也因此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一定改变,决定了系统的低生态缓冲能力和脆弱性,其庞大的养殖动物生物量造成系统生态金字塔畸形,系统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水质也常常出现较大波动。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全国污染源普查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测算项目组 项目完成单位项目组长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 中心) 项目副组长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片区负责单位: 农业部黄 渤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东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南海区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黑龙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长江中上 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珠江流域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承担单位:黑龙江省渔业环 境监测站哈尔滨市渔业环境监测站吉林省渔业环境监测站辽宁省海洋渔业环境 监督监测站辽宁省淡水渔业环境监督监测站北京市渔业环境监测站河北省海洋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站内蒙古自治区渔业环境监测保护站山西省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山东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青岛市 渔业环境监测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陕西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甘肃省渔业生态环境 保护管理站宁夏回族自治区渔业环境与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江苏省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站上海市渔业环境监测站浙江省海洋渔业环境监测 站浙江省淡水渔业环境监测站宁波市渔业环境监测站福建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广 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病害防治环境监测和质量检验 中心海南省渔业环境监测站河南省渔业检测中心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安徽省 渔业环境监测中心湖南省渔业环境监测站湖北省渔业环境监测站武汉市渔业环 境监测站四川省渔业环境监测站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以上单位排序不分先后) 编制说明为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实施,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根 据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 室在财政部的支持下,由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部渔

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的技术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技术与系统 ※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量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80%。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另外国内市场的消耗量也在加大,沿海、沿江、珠三角、长三角一带是水产品主要市场,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 并且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繁荣农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明确将“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纳入优先主题,因此,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水产养殖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水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现状及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经 营者多以追求产量和近期经济效益 为目标,养殖密度过高,滥用药物, 养殖病害和工业污染呈逐年加重之 势,加上水产养殖池塘逐步老化和保 护养殖环境意识淡薄以至于水域环 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产品质量 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水产养殖业可 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何提高养 殖产品的品质,增加经营者的经济效 益,实现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水产养殖产业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而传统的粗放水产养殖方式,采用人工观察,单纯靠经验进行水产养殖的方法,很容易在养殖过程中造成调控不及时,反馈较慢,出现“浮头”和大面积死亡等惨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上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水产养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要求。 影响水产养殖环境的关键参数有水温、光照、溶氧,PH、ORP、余氯、浊度、电导率、盐度等,但这些关键因素即看不见又摸不着很难准确把握。现有的水产管理是以养殖经验为指导,也就是一种普遍的养殖规律,很难做到准确可靠,产量难以得到保障。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市场调节失控,竞争越来越激烈,掌握准确可靠的养殖数据,科学养殖,提高产量与品质,势在必行。 ※系统概述 上海诺博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养殖现场考查和大量研究实验,针对水产养殖环境对象具有的多样性、多变性、以及偏僻分散等特点,研发出一套基于无线移动通信和测控技术的远程数据采集和信息发布系统方案。本系统可以实时测量水体参数,实现水产养殖数值化、信息化的连续监测和自动报警,让经营者能实时在线了解养殖环境水质的变化。并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一、环境条件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证“三通”(通电、通车、通讯);远离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区;设臵垃圾废物收集桶,定时清理;养殖场内不得养禽畜污染池塘;建立生产、用药和用料等制度。 二、池塘 通风向阳,池形整齐,规格为长方形,南北走向;池塘面积6-15亩,水深2-3米,利用生态循环水模式进行养殖,属于标准化池塘;每个生产周期,在放鱼入池前,要适时进行池塘干底修整、清淤泥、消毒、晒塘底、肥水、增氧暴气和试水处理。 三、水质 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要求水体无异色、异臭和异味,酸碱度在7.0-8.8,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总氨氮低于0.4毫克/升,亚硝态氮低于0.01毫克/升,透明度在25-35厘米,保持水体“肥、活、嫩、爽”。 科学肥水:使用合成肥水药物及微生态制剂肥水。苗种投放前5 ~7 天,施绿肥400~450公斤/亩或有机肥200~250公斤/亩;养殖期间追肥应以无机肥和微生态制剂为主;起捕前2个月不能将有机粪肥投入池塘。 水质调控:通过科学使用增氧机及时注换新水和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生石灰、滑石粉等措施改善水质。 四、苗种 选择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繁育场,选购外表正常、无病状、游动活泼、规格一致的优质苗种,购买前应细心检查,合格后方可放养;投放前应进行苗种常规消毒。 五、饲料 不使用无产品质量标准、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及添加剂;不使用变质和过期的配合饲料;鲜活饲料鱼必须无病虫、无损伤,投放前进行常规消毒。 合理投饲:采用“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方法,以投喂具

水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水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一:水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水产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佛山市顺德区英顺兽医药械有限公司业务员姜碧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己从事水产专业工作已十几年多了,对这十多年工作,我一直是敬业乐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为水产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对这十几年工作也总结不少,主要有如下: 一,认真工作,遵守自己基本做事原则 本人在日常工作中一直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管理规定,加強法制观念;按照技术操作规范从事水产专业工作等有关活动;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职责;倡导生态,宣扬环保,综合预防为主,提高养殖生产效益为目的。在过往的日子里,本人经常参加一些宣扬水产的活动及讲座,通过这些来加深,加强自己的水产法律法规知识并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日常中经常运用听学知识,通过面淡或海报等形式,向广大水产养殖户作宣扬,解读,其中包括有关水产法律法规,水产养殖规范及有关环保意识,力使养殖户做到科学养殖,提高养殖效益。二,掌握好基本功,探索深层次在工作中我一直反复牢记以前学习过的、、、、,等学科为工作理论基础,深入了解和掌握各学科似的精华要点,平时多与广大水产专业方面工作者多进行交流,学习,探讨,有

效提高自已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深层次地冲实,增值,更新提高自己的水产专业工作水平。每逢空余时间我总是从溫过往的水产养殖有关书籍,通过反复学习,反复思考,更新提高自己的水产专业知识水平,并向养殖户推广知识,但求共养殖美好蓝图。 三,掌握好水产药物的知识,做到科学准确用药 针对水产所需要药物,本人对所用到的药物包恬消毒防腐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抗寄生虫葯物,作用于内脏系统的药物,饲料添加剂药物,解毒药物,与抗过敏药物,抗休克的药物等等,用法与用量,制剂,注意事项等有知识,必须强化理解,吸收,充分掌握与运用。只要充分掌握好水产药物知识,才能真真正正为广大养殖户服务,其中一些已往可用,现时禁用的药物,如何合理调整药物?如何准确运用药物及贯输有关知识,已是本人近几年重点公关项目及重点宣传工作。 四,准确判断水产养殖动物所有病害,做到零误诊平时工作中我对病害的危害和特点引起非常重视,对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以及一些综合症等病征,特点,细心区别,深入了解,掌握引起感染的水产动物原因,做到反复验证,反复对比过往病例,病征,做足充分依据,为求达到准确判断,使用药物时使用副作用小,残废低,疗效显著的特效防治药物。作为水产工作

水产养殖水环境的污染来源以和原因

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原因分析 指导老师: 姓名: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原因分析 (西南大学水产系,重庆荣昌402460)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水产行业也不端提升,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经济利益和高品质的生活。但是要想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水产养殖而言,面临着发展低碳养殖、循环养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水产养殖问题也伴随而来,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水产养殖废水。就此,目前的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原因进行调查以及查阅分析,归纳如下。希望能提供给养殖人员参考,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创建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养殖水环境,水体污染,来源,原因 引言 水产养殖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重要。2013年我国池塘养殖面积达300多万公顷,从业人员近500万人,养殖产量5000多万吨,产值5000多亿,居世界首位。池塘养殖在我国的渔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养殖者多采用高密度放养、大量施肥投饵的养殖模式。随着如此集约型水产养殖行业的迅猛发展,养殖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质恶化,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的恶化,给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成为国际社会及食品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与此同时,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严重成为影

响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水污染引起水环境污染,环境恶化造成的水产动物疾病,或由此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大量剧增,水体有机负荷大大增加,远远超出其自净能力,不但造成水环境污染,影响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成为国际社会及食品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养殖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找到水体污染的确切来源于污染原因分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关于此科学问题的研究,我们采取追本溯源的方法,所以首先分析水体污染来源;其次分析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物对水产养殖造成的不良影响;然后分析主要指标有哪些,是哪些指标超标造成的水环境污染。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综述,为水产养殖工作者关于高密度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提供一个参考和有益的借鉴。 1养殖废水的来源 废水的来源主要分为: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业污水的排放、养殖水体自身的恶化(分物理化学两种:包括饵料过剩、残饵致使的淤泥累积,水体富营养化、化学药剂滥用以及天气变化导致的水体上下层混乱、溶氧不足致使的理化性质变化等)。 1.1生活污水的排放 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是养殖水体污染的一大因素之一。生活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生活污水也少不了,在养殖场附近一半没有专业的污水处理厂。有的养殖户将自己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养殖水体。 1.2工业污水的排放 工业发达的今天,到处都是工业浓烟和废。大部分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只顾眼前利益,抓经济效益,抓政绩,不顾长远利益;工业企业的工艺技术落后,

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调控技术

人们由于缺乏水生态系统保护意识、片面强调养殖产量的增加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养殖水 体出现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爆、赤潮(红潮、黑潮、黄潮)爆发,养殖效益下降、生态系统退化。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1、投饲量加大,随着养殖时间的推进,养殖动物的增长,饲料的投入量就随之加大,残饵 的堆积,营养物质的大量涌现。外源投入品副产物加大了水体的承载量,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2、微生物降解能力减弱,大量的粪便、残饵的堆积,微生物转化的能力处于一个超负荷, 这就出现了有机质的沉积速度远远大于微生物的降解能力,粪便、残饵越积越多,富营养化 形成。 3、有益藻减少,水中原生动物增加,随着养殖时间推进,水体的营养物质失衡,比如氮磷 比例失调,有益藻类营养源的不均衡,导致了藻类繁殖速度减慢,有益藻类的量减少,藻类 获取水里的营养物质的量也就随之减少,被分解营养物质无法全部被藻类利用,累积过多后 就出现了反馈抑制作用,造成物质循环受阻。 4、频繁的消毒,在养殖过程中频繁的杀虫消毒又不及时补充有益菌群,造成水体缺乏有益 微生物。从而有益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大大削弱甚至归零,使水体富营养化由于人为的干预出 现加速! 水体富营养化对养殖的危害 1、有害藻类爆发。由于水体的粪便残饵的堆积,微生物降解转化能力减弱,很多的物质就 以大分子有机物形态存在,小型的藻类无法吸收利用,但是如裸藻、甲藻、蓝藻等有害藻类 却能吸收利用,这种环境为有害、不良藻类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条件,大量的裸甲藻及蓝藻爆发,导致水体pH值居高不下溶氧昼夜变化大。一旦遇到恶略天气倒藻直接导致水体缺氧养 殖动物浮头甚至翻塘,同时藻毒素大量产生。 2、水体化学耗氧量(COD)过大,由于水体有机物的大量堆积,就会出现有机物氧化分解 大量消耗水体溶氧,COD在整个氧消耗比例高达50%以上,是所有水体耗氧因子中的耗氧 绝对大户。 3、溶氧低下,水中有机质多不但COD耗氧多,还会导致水体发粘致使水体纳氧力降低,导 致了水体溶氧严重不足,不要说变天,就是晴朗天气,都会出现缺氧。 4、有害寄生虫(以有机碎屑为食的微生物)及有害细菌(厌氧菌)大量繁殖,病虫害的爆发。大多数有害微生物都是厌氧菌如果水体长期溶氧不足,厌氧菌会快速大量繁殖。 5、有毒物质大量沉积,出现氨氮、亚盐、硫化氢等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沉积(聚毒层), 由于水体的氮源堆积过多,同时微生物转化能力不够,就出现了有机质堆积厌氧分解产毒。 水体溶氧不足,水体的氨化、硝化、反硝化循环受阻,养殖对象出现了亚硝酸盐中毒,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a4358123.html,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作者:范星旭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9年第05期 摘要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增长的压力,现有的自然水产资源非常紧缺,很多时候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于是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只有通过提高各类农产品的产量,才能积极有效地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近些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已经在养殖业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与其它类型的养殖业相比,水产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很高,但是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已经受到水污染现象的严重影响,因此本文以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为主题展开讨论,希望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策略 所谓的水产养殖过程中涉及到的水污染问题,就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由于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或者污染,从而导致了水体生态平衡被打破,在这种不平衡的生态水体环境下无法为养殖品种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另外被破坏的水体环境还会对养殖业生产行业链条发生破坏作用,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则会让水生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重,最终还会让水产养殖业本身蒙受损失和发展的阻碍。 1 积极有效发展水产养殖的重要意义 水体内的多种鱼类本质上都属于水体变温动物,与陆地动物相比其有着较高的饲料转化率,与其它行业的肉类相比,水产动物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够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日常所需蛋白营养。当前随着全世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更多的动物类蛋白营养,由于渔业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便无法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类食品,于是只有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才能够有效弥补远洋渔业捕捞产量的不足,既能解决过度远洋捕捞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又能实现生态的自然平衡,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最终促进我国水环境生态健康平衡的发展。 2 当前水环境遭受水产养殖的污染的原因 近些年来,由于水产政策的支持,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缺少整体的规划和完善,水产养殖出现了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发展水产养殖业中出现了外来富有营养的植物污染源闯入了养殖水域,当养殖水体处于富含营养化状态时,水中的氧气含量会急剧下降,这就非常容易造成大批量水产养殖动物的死亡,如果这些水产养殖动物的尸体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便会给水体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的二次污染,最终给养殖水体质量和水生态平衡带来恶劣影响;第二,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离不开饲料的投放,因此,很多时候由于养殖饲料受到了污染后再被养殖者散播到水中,水产养殖的动物因为吃了受到污染的饲料而导致死亡,此时养殖者并不知情具体情况,时间久了死去的水产养殖动物的尸体会对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