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作业指导书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作业指导书

ZY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业指导书HJC-ZY62-2014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参考《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送审稿)》自2014年03月01日起实施编写:贺鹏审核:王强批准:杨凯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针对应用于不同场合的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以下简称“仪器”),规定了两型仪器的检测范围。
I型仪器的检测范围为:(0.005~0.2)mg/L,ІІ型仪器的检测范围为:(0.2~2)mg/L。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作业指导书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3306 标牌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标样核查check with standard solution仪器测量标准溶液,判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定量下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在满足示值误差要求的前提下仪器能够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
3.3记忆效应memory effect仪器完成某一标准溶液或水样测量后对下一个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3.4标样加入试验回收率recovery仪器分别测量加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前后的实际水样,计算加入标准浓液后测定值的增加量相对于理论加入量的百分率。
3.5零点漂移zero drift在未对仪器进行计划外的人工维护和校准的前提下,按规定周期连续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下限值的标准溶液,仪器的测定值与初始值之间的偏差。
在线总铅检测仪检测原理

在线总铅检测仪检测原理
在线总铅检测仪的检测原理是通过电化学方法。
在线总铅检测仪通常采用溶液的电导法,采用膜电极作为传感器,实现铅离子测定。
具体步骤如下:
1.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通过预处理步骤,如稀释、过滤等,得到适合测定的样品。
2. 传感器使用:将传感器浸泡在样品中,使传感器中的膜电极与样品中的离子接触。
3. 测定电导:施加电压通过膜电极,产生电流,电流大小与样品中的离子浓度成正比。
在线总铅检测仪测定时会施加特定电流,测量样品中的离子电导率。
4. 检测结果显示:根据电导率的测量结果,通过内置的计算程序和传感器的校准,将电导率转换为总铅浓度,并在仪器上显示检测结果。
在线总铅检测仪通过膜电极的选择性吸附功能和电流变化,实现了对铅离子的测定。
这种电化学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实时监测水质中的总铅含量。
水质铅自动在线监测仪测定水样中铅的含量

4 2
分 析 仪 器
2 0 1 3 年第 5 期
水 质铅 自动 在 线 监 测 仪 测 定 水 样 中铅 的含 量
洪陵 成 朱 金伟。 张红 艳 刘 超。 马 小茹
( 1 .河 海 大 学 , 南京 , 2 1 0 0 0 0 ; 2 .江 苏 德 林 环 保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南京 , 2 1 1 1 0 3 )
J i n we i , Z h a n g Ho n g y a n , Li u C h a o 。 ,M a Xi a o r u ( 1 . He h a i Un i v e r s i t y, N a n i n g 2 1 0 0 0 0, Ch i n a;
摘
要: 首先 , 构 建 了基 于 聚 苯 乙烯 一双 硫 腙 纳 米 纤 维 的铅 离 子 富集 前 处 理装 置 , 可 以 有 效 地 降 低 铅 的 检 出 限
并 提 高 检 测 灵 敏 度 和 选 择 性 。其 次 , 研 发 了水 质 铅 自动 在 线 分 析 监 测 仪 , 以 预 镀 汞 膜 的玻 碳 电 极 为 工 作 电极 , 采 用 阳极溶出伏安法 , 对 实 验 参 数 进 行 了优 化 , 例如预镀汞 膜的条 件 、 缓冲 液的种类 和浓度 、 铅 富 集 时 间 和 电压 等 。在 最优化条件下 , 铅的溶出峰 面积 与其 浓度 在 0 ~2 0 0 0 t  ̄ g / L范 围 内呈现 良好 的线性 关 系 , 其 回归 方程 为 y 一~
水质监测仪使用说明书

水质监测仪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水质监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水体中各项水质指标的设备,旨在提供准确、高效的水质监测服务。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水质监测仪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等内容,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
二、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水质监测仪之前,请查看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仪器已经校准。
同时,将仪器连接到电源并确保电源稳定。
2. 检测操作(1)打开仪器电源,系统将自动初始化并进入主界面。
(2)根据需要选择所要检测的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浑浊度等。
操作步骤根据仪器型号略有不同,请查阅相应的说明文档。
(3)将水质监测仪的传感器部分浸入待测水体中,确保传感器与水体充分接触。
(4)等待几秒钟,仪器将自动测量并显示检测结果。
如果需要连续监测,可设置仪器的测量间隔时间。
(5)记录检测结果并做好记录,可通过打印、导出数据等方式保存。
三、注意事项1. 操作环境水质监测仪仅适用于室内使用,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或恶劣的气候条件下。
同时,避免污染源附近使用,以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2. 传感器保养保持水质监测仪的传感器部分的清洁是保证准确测量结果的关键。
每次使用后,请用适当的方法清洁传感器,确保其表面无杂质。
3. 电源管理定期检查电池电量,并确保设备处于充电状态。
如果使用途中出现低电量警告,请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
4. 防止碰撞水质监测仪属于精密仪器,请在使用过程中避免碰撞、摔落或挤压,以免损坏设备。
五、故障解决以下是一些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的参考:1. 仪器显示屏出现乱码或无显示请检查仪器电源是否正常连接,尝试重新启动设备。
2. 检测结果不准确或不稳定首先,请检查传感器是否干净且正常工作。
如果需要,重新校准设备,并确保测量环境稳定。
3. 仪器无法正常开机请确认电源是否正常连接,电池是否充满或更换电池后再次尝试。
六、维护保养1. 清洁每次使用后,请务必清洁水质监测仪传感器部分。
若有需要,可使用软布轻柔擦拭以保持传感器清洁。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模板

ZY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业指导书HJC-ZY62-2014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参考《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送审稿)》自2014年03月01日起实施编写:贺鹏审核:王强批准:杨凯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针对应用于不同场合的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以下简称“仪器”),规定了两型仪器的检测范围。
I型仪器的检测范围为:(0.005~0.2)mg/L,ІІ型仪器的检测范围为:(0.2~2)mg/L。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作业指导书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3306 标牌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标样核查check with standard solution仪器测量标准溶液,判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定量下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在满足示值误差要求的前提下仪器能够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
3.3记忆效应memory effect仪器完成某一标准溶液或水样测量后对下一个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3.4标样加入试验回收率recovery仪器分别测量加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前后的实际水样,计算加入标准浓液后测定值的增加量相对于理论加入量的百分率。
3.5零点漂移zero drift在未对仪器进行计划外的人工维护和校准的前提下,按规定周期连续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下限值的标准溶液,仪器的测定值与初始值之间的偏差。
3.6量程漂移range drift在未对仪器进行计划外的人工维护和校准的前提下,按规定周期连续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80%的标准溶液,仪器的测定值与初始值之间的偏差。
3.7数据有效率availability of data在最小维护周期内示值误差满足要求的测试数据占所有测试数据的百分率。
水质铜、锌、铅、镉作业指导书

水质铜、锌、铅、镉作业指导书页码序号第1页/共5页标题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实施日期2014-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铜、锌、铅、镉的原子吸收光谱法。
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和废水中的铜、锌、铅、镉。
测定浓度范围与仪器的特性有关,表1列出一般仪器的测定范围。
表12.方法原理将样品或消解处理过的样品直接吸入火焰,在火焰中形成的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定元素的浓度。
3.干扰及消除地下水和地面水中的共存离子和化合物在常见浓度下不干扰测定。
但当钙的浓度高于1000mg/L时,抑制镉的吸收,浓度为2000mg/L 时,信号抑制达19%。
铁的含量超过100mg/L 时,抑制锌的吸收。
当样品中含盐量很高时,特征谱线波长又低于350nm时,可能出现非特征吸收。
如高浓度的钙,因产生背景吸收,使铅的结果偏高。
3.1验证实验验证实验是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基体干扰或背景吸收。
一般通过测定加标回收率判断基体干扰的程度。
通过测定特征谱线附近1nm内的一条非特征吸收谱线处的吸收可判断背景吸收的大小。
根据表2选择与谱线对应的非特征吸收谱线。
表2页码序号第2页/共5页标题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实施日期2014-3.2去干扰实验根据验证实验(3.1)的结果,如果存在基体干扰,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并计算结果。
如果存在背景吸收,用自动背景校正装置或邻近非特征吸收谱线法进行校正,后一种方法是从特征谱线处测得的吸收值中扣除邻近非特征吸收谱线处的吸收值,得到被测元素原子的真正吸收。
此外,也可使用螯合萃取法或样品稀释法降低或排除产生基体干扰或背景吸收的组分。
4.试剂和材料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
4.1硝酸(HNO3):ρ=1.42g/ml,优级纯。
4.2硝酸(HNO3):ρ=1.42g/ml,分析纯。
水质铅自动在线监测仪对水样铅含量测定

水质铅自动在线监测仪对水样铅含量测定骆桂霞【摘要】水质铅自动在线分析监测仪,以预镀汞膜的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使用标准加入法对水样中的铅含量进行测定,并且将标准加入法得到的数据与原子吸收法进行对比.从对比的结果来看,该仪器具备着高效准确、便捷等特点.【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6(000)017【总页数】2页(P17-18)【关键词】阳极溶出伏安法;铅;水质监测【作者】骆桂霞【作者单位】大丰区环境保护局,江苏盐城22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2铅自动在线监测仪的功能齐全,能够自动切换纳米材料并且自动操作,为实验提供便利。
它由光电控制部分、纳米纤维富集装置、九通顺序阀、三通阀、蠕动泵、液流检测器、电解池、注射泵微量进样泵、电磁阀和连接管路组成。
通过注射泵将需要检测的水体流经纳米富集柱,使用洗脱液对水样进行洗脱之后按照顺序注射,然后将九通顺序阀转到相应的位置,通过蠕动泵将水样和截留液分别加入电解池中,通过定量环和微量进样泵对仪器内的电解液进行体积控制。
并使用阳极溶出伏安法。
该方法检测水样当中的铅离子含量。
(1)富集过程:通电过后,溶液中的铅离子被还原极吸引,形成混合物吸附在还原极表面。
Pb2++2e-+B→Pb(B)(2)溶出过程:富集过程完成后,静置片刻后,向电极施加反向扫描电压,这时电极上吸附金属铅就会溶出,并产生溶出电流。
根据溶出电流峰的出峰电位和峰面积(或峰高)以作定性和定量Pb(B)→Pb2++2e-+B,在反应式中,B是电极材料,电解液中的铅离子通过电化学作用逐渐吸附在电极B的表面,在这一过程完成之后,施加反向扫描电压,就会使电极B表面的铅快速溶出,并产生溶出电流。
为了提高测定铅浓度的灵敏度,对所有条件进行控制变量实验,包括镀汞液的种类、预镀汞的条件、缓冲液的选取、缓冲液的浓度、选取富集电位、选取富集时间等等。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使用指导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使用指导引言:水质是指水体中各种物质的性质和数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直接影响。
COD(Carbon Oxygen Demand)是一个衡量水体中有机化合物含量的指标。
COD在线自动监测仪可以实时监测水体中的COD含量,帮助我们了解水质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文将为您介绍COD在线自动监测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一、COD在线自动监测仪的基本构成COD在线自动监测仪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光源模块:提供光源,用于激发水样中的有机物。
2.控制模块:控制仪器的运行和数据采集。
3.传感器模块:通过传感器测量水样中的COD含量。
4.数据显示模块:显示测量结果和其他相关信息。
二、COD在线自动监测仪的使用步骤1.准备工作a.确保仪器连接到电源并开启仪器。
b.检查传感器是否安装正确,传感器与水样接触的部分应该干净。
c.板桥等辅助设备也应该正确连接并准备好。
2.设置测量参数a.打开仪器上的控制模块,在菜单中选择测量参数设置。
b.根据需要选择测量范围、测量周期和报警阈值等参数。
c.确认设置后保存并退出设置界面。
3.开始测量a.将待测水样收集到样品容器中。
b.将样品容器连接到仪器的传感器模块。
c.确保传感器和样品接触的部分完全浸入水样中。
d.在控制模块上选择开始测量,仪器将开始对水样进行COD测量。
4.监测数据记录和分析a.仪器将自动记录测量结果,并可以显示在数据显示模块上。
b.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数据保存到外部存储设备中,以备后续分析和处理。
三、COD在线自动监测仪的操作注意事项1.仪器的使用和操作必须按照操作指导和说明书进行,避免操作错误。
2.仪器和传感器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操作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并避免强光直射到仪器和传感器上。
4.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训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仪器使用后应妥善存放,避免受到损坏和污染。
结论:COD在线自动监测仪是现代水质监测的重要设备,通过实时监测COD 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质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Y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业指导书HJC-ZY62-2014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参考《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送审稿)》自2014年03月01日起实施编写:贺鹏审核:王强批准:杨凯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针对应用于不同场合的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以下简称“仪器”),规定了两型仪器的检测范围。
I型仪器的检测范围为:(0.005~0.2)mg/L,ІІ型仪器的检测范围为:(0.2~2)mg/L。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作业指导书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3306 标牌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标样核查check with standard solution仪器测量标准溶液,判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定量下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在满足示值误差要求的前提下仪器能够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
3.3记忆效应memory effect仪器完成某一标准溶液或水样测量后对下一个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3.4标样加入试验回收率recovery仪器分别测量加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前后的实际水样,计算加入标准浓液后测定值的增加量相对于理论加入量的百分率。
3.5零点漂移zero drift在未对仪器进行计划外的人工维护和校准的前提下,按规定周期连续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下限值的标准溶液,仪器的测定值与初始值之间的偏差。
3.6量程漂移range drift在未对仪器进行计划外的人工维护和校准的前提下,按规定周期连续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80%的标准溶液,仪器的测定值与初始值之间的偏差。
3.7数据有效率availability of data在最小维护周期内示值误差满足要求的测试数据占所有测试数据的百分率。
3.8示值误差mean error仪器的测定值与真值的偏差。
3.9环境温度稳定性interference of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仪器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测量标准溶液,测定值与参考值的示值误差。
3.10离子干扰interference of ions仪器对加入干扰离子的标准浓液进行测量,测定值与真值的示值误差。
3.11运行日志running record在运行过程中仪器自动记录测试条件、故障、维护等状态信息及日常校准、参数变更等维护记录。
3.12一致性conformity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多台仪器测定值的平行程度。
3.13最小维护周期minimum period between maintenance operations在检测过程中不对仪器进行任何形式的人工维护(包括更换试剂、校准仪器等),直到仪器不能保持正常测定状态或测定结果不满足相关要求的总运行时间(小时)。
4、检测实验条件相关要求4.1 实验环境要求4.1.1环境温度(5 ~ 40)℃4.1.2相对湿度(65±20)%4.1.3电源电压交流电压(220±22)V4.1.4电源频率(50±0.5)Hz4.1.5水样温度(0 ~ 50)℃4.1.6水样酸碱度pH6~94.1.7水样悬浮物50mg/L以内4.2检测用试剂4.2.1 检测实验用水:不含铅的蒸馏水。
4.2.2铅标准溶液:由50mg/l或100mg/l的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得来。
4.2.3其他试剂:校正液等其它试剂由送检厂家自行提供。
4.2.4实际水样:含铅离子的实际废水经稀释得来。
4.3实验前准备连接电源,按照仪器说明书规定的预热时间至仪器正常运行。
按照仪器说明书规定,用校正液对仪器进行校验。
5 功能性指标和性能指标检测5.1功能性指标检测5.1.1基本要求a)仪器在醒目处应标识产品铭牌,铭牌标识应符合GB/T 13306的要求。
b)显示器应无污点、损伤。
所有显示界面应为中文,且字符均匀、清晰,屏幕无暗角、黑斑、彩虹、气泡、闪烁等现象,能根据显示屏提示进行全程序操作。
c)机箱外壳应由耐腐蚀材料制成,表面无裂纹、变形、污浊、毛刺等现象,表面涂层均匀,无腐蚀、生锈、脱落及磨损现象。
d)产品组装应坚固、零部件无松动,按键、开关、门锁等部件灵活可靠。
e)主要部件均应具有相应的标识或文字说明,应在仪器醒目位置标识分析流程图。
5.1.2控制单元要求a)应具有异常信息(超量程报警、缺试剂报警、部件故障报警和超标报警等)反馈功能,宜采用声光电等方式报警。
b)在意外断电再度通电后应能自动排出断电前正在测定的待测物质和试剂,自动清洗各通道并复位到重新开始测定的状态。
若在断电前处于加热消解状态,再度通电后能自动冷却,并复位到重新开始测定的状态。
c)数据处理系统应具有数据和运行日志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输出等功能,应能存储至少12个月的原始数据和运行日志,并具备二级操作管理权限,一般操作人员只可查询相应日志和仪器设置参数。
d)仪器数据单位为mg/L或μg/L,并具有mg/L和μg/L单位相互转换功能。
e)应具备高低量程自动切换的功能,量程切换时不影响监测数据的正常显示和信号的正常输出。
I型仪器低量程为(0.005 ~ 0.2)mg/L,高量程为(0.2 ~ 0.4)mg/L;II型仪器的低量程为(0.2 ~ 2)mg/L,高量程为(2 ~ 4)mg/L。
f)应具备对不同测试数据添加维护(M)、故障(D)、校验(C)和标样核查(SC)等标识的功能。
g)数据处理系统应具有数据和运行日志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输出等功能,应能存储至少12个月的原始数据和运行日志,并具备二级操作管理权限,一般操作人员只可查询相应日志和仪器设置参数。
5.2性能指标检测方法以下性能指标的检测需满足表1的要求5.2.1 示值误差仪器分别对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20%、50%的标准溶液连续测量6次,计算每个标准溶液6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与已知标准溶液浓度的相对误差,取两个标准溶液相对误差值的较大值作为仪器示值误差的判定值。
标准溶液相对误差的计算方法见公式(1):%100⨯-=CCx Re ………………………………………(1) 式中:Re ——标准溶液的相对误差,%; x ——标准溶液测定值的平均值; C ——标准溶液的浓度值。
5.2.2 定量下限仪器在相同的条件下连续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下限值的标准溶液7次,计算7次测定值的标准偏差S ,所得标准偏差的10倍为仪器的定量下限。
计算方法见公式(2)和(3):S =S LOQ ⨯=10 (3)式中:S —— 7次测定值的标准偏差; n ——测量次数;i x —— 第i 次测定值;x ——标准溶液测定值的平均值;LOQ ——定量下限。
5.2.3 精密度仪器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50%的标准溶液,连续测量6次,计算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以该相对标准偏差作为精密度的判定值。
计算方法见公式(4):()00%11112⨯--=∑=xx x n S ni i r (4)式中:r S ——仪器的精密度;x ——标准溶液测定值的平均值; n ——测量次数; i x —— 第i 次测定值。
5.2.4 零点漂移采用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下限值的标准溶液,以1小时为周期,连续测量24小时,取前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初始测定值,计算后续测定值与初始测定值的最大变化幅度相对于检测范围上限值的百分率。
计算方式见公式(5)和(6):数据个数:x 1、x 2、x 3……x 24共24个。
||ΔZ C i i -=x (5)100%ΔZ ⨯=AZD max……………………………………………(6) 式中:i ΔZ ——第i 次测定值相对于标准溶液浓度值的绝对误差;i x —— 第i 次测定值;C ——标准溶液初始测定值;ZD ——仪器的零点漂移;ΔZ max ——i 次测定值相对于标准溶液浓度值的绝对误差中的最大值; A ——检测范围上限值。
5.2.5 量程漂移采用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80%的标准溶液,以1小时为周期,连续测量24小时,取前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初始测定值,计算后续测定值与初始测定值的最大变化幅度相对于检测范围上限值的百分率。
计算方式见公式(7)和(8):数据个数:x 1、x 2、x 3……x 24共24个。
||ΔZ C i i -=x (7)100%ΔZ ⨯=ARD max………………………………………… (8) 式中:i ΔZ ——第i 次测定值相对于标准溶液浓度值的绝对误差;ΔZ max ——i 次测定值相对于标准溶液浓度值的绝对误差中的最大值;A ——检测范围上限值;i x —— 第i 次测定值;C ——标准溶液初始测定值;RD ——仪器的量程漂移。
5.2.6 电压稳定性采用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20%的标准溶液,仪器在初始电压220V 条件下连续测试三次,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初始值;调节电压至242V ,测定同一标准溶液三次;调节电压至198V ,测定同一标准溶液三次,按照公式(9)计算电压变化引起的相对误差,取两个电压下相对误差的较大值作为仪器电压稳定性的判定值。
7 100%⨯=W W -X V 或100%⨯=W W-Y V (9)式中:V ——电压变化引起的相对误差;X ——工作电压242V 条件下的三次测定的平均值; W ——初始电压220V 条件下的三次测定的平均值;Y ——工作电压198V 条件下的三次测定的平均值。
5.1.1 环境温度稳定性将仪器置于恒温室内,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20%和80%的标准溶液,依次得到20℃、5℃、20℃、40℃、20℃五个恒温条件下放置6小时后的测量结果。
以三个20℃条件下测定值的平均值为参考值,按照公式(10)计算5℃、40℃两种条件下第一次测定值与参考值的相对误差,取相对误差的最大值作为仪器环境温度稳定性的判定值。
100%1⨯-=X X X t W 或100%2⨯-=XXX t W ……………………(10) 式中:t W ——环境温度稳定性;1X ——5℃条件下第一次测定值;2X ——40℃条件下第一次测定值;X ——三个20℃条件下测定值的平均值。
5.1.2 离子干扰将表2规定的干扰离子分别加入到标准溶液中,加入后的混合溶液中单一干扰离子的浓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铅离子浓度为检测范围上限值的50%,仪器分别连续测量3次该混合溶液的铅离子浓度,计算3次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取示值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该离子对仪器干扰的判定值。
5.1.3 记忆效应仪器连续测量3次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20%的标准溶液后(测定结果不作考核),再依次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80%和20%的标准溶液各3次,分别计算两个标准溶液第一次测定值的示值误差,取示值误差的较大值作为仪器记忆效应的判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