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分坑作业指导书
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编号:Q\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范本)编写: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作业负责人: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荆州供电公司输电中心第 1 页共 11 页1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供电公司线路复测作业。
本指导书内容不适用在雷雨、雪、大雾、酷暑、大风等恶劣天气下的作业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作业指导书。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1998年国务院发布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092-1999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国家电网生技[2005]173号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3 修前准备3.1准备工作安排第 2 页共 11 页 23.2 人员要求3.3 工器具第 3 页共8页3.4 材料3.5 危险点分析43.6 安全措施3.7 作业分工4 作业程序4.1 开工第 5 页共8页4.2 作业内容及标准4.3 竣工5记录第 6 页共 11 页 6见附件。
6 验收总结7 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第 7 页共8页附件路径复测记录表记录编号:№:单位: 第页业主代表: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第 8 页共 11 页8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总卡10线路复测分坑作业分卡。
【精品】作业指导书(分坑复测)1.docx

一、路径复测施工测量前,必须对所有的仪器和测量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核对, 并熟悉有关图纸和说明。
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由持有操作证的测工对所有桩位进行测量。
(一)在路径复测过程中,当发现有下列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1)以设计钉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顺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 mm时;(2)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3)转角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度30分。
(二)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测:(1)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局;C2)杆塔间被跨越物的标高;(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复测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 5M,超过应上报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施工测量时,应根据杆塔位的中心桩位置订出必要的辅助桩,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依据,应尽量保留杆塔位的中心桩,施工时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心须对其定点的辅助桩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各塔位的各腿地形高差也应复测,与设计不符的应通知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以便复核接腿的长度和基础配置等。
(三)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2)当采用测距法测距时,再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5%;(3)当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度之差不得超过1 度30分。
全线路径复测过程必须填写记录和关键工序把关卡,关键工序把关卡应带到施工现场填写。
填写必须认真,谁操作谁填写,作为施工检查资料。
二、杆塔定位与分坑1、杆塔定位的工具与资料经纬仪1台标杆2支木桩若干大木锤或8磅铁锤2只圆钉(1.5寸) 若干钢尺(30 —50m)1盘指挥旗2面小旗若干望远镜1架细铅丝(22#)若干红漆1桶毛笔若干杆塔明细表杆塔一览图杆塔定位图线路走向图线路平、断面图2、杆塔定位的要求与方法(1)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平、断面图和杆塔明细表,核对现场导线桩,从始端杆桩位开始安置经纬仪,向前方逐基定位。
高低腿分坑作业指导书

全方位高低腿分坑作业指导书2003年月日发布 2003年月日实施
编制说明
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220-500kV全方位高低腿基础的分坑作业施
工。
为精确找正各腿砼中心,一般应进行两次测量分坑:第一次初步分坑后,降基面、平整施工面,然后再测量找正砼中心并复核。
2.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即基础四个腿全方位不等高(四个腿高差不尽
相同),四个腿的根开尺寸不尽相同。
分坑及降基面时,对四个腿分开进行处理,以减少对丘陵山区的边坡基面开方,尽量保持原地形地貌,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3.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分坑进行土石方开挖时,须根据铁塔不等高腿的
配置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慎重进行,切不可贸然开方,只要降基面至基础主柱中心至塔位边坡临空面的距离符合设计基础稳定点要求即可,否则将会造成降基面错误而难以弥补。
基础边坡稳定保护范围应遵循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4.若发现现场的实际地质、地形条件与设计不符(尤其地形与铁塔不
等高腿配置不适应),应停止分坑,及时通知设计工地代表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处理。
5.有关分坑作业的验收检查,是指由工程施工队和项目部施工人员进
行的工作。
附图1:
附图
第9 页。
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35KV—220KV送电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与设计图纸或部、省、局有关规定相抵触时,按设计或有关规定为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110KV—500KV架线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DL/T 5146--20013、一般规定3.1施工测量所使用的经纬仪其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
3.2 测量用的仪器和量具必须经检验合格并贴有标签的方可使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误差超过标准时应加以校正。
3.3 雨天不宜进行复测分坑作业。
4、作业技术要求4.1施工复测4.1.1 施工测量前应对照设计图纸上的设计杆位中心桩和线路路径、交叉跨越以及危险断面进行复测,其内容和方法要求如下:4.1.2 以设计勘测标定的两个相邻直线杆桩为基准用正倒镜中分法检查塔位中心桩,若发现中心桩偏移,应将中心桩找正;若有误差,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50mm。
4.1.3 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设计档距的1%。
4.1.4 转角桩的转角度数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1′30″。
4.1.5 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核。
4.1.5.1 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
4.1.5.2 杆塔位间危险被跨越物的标高。
4.1.5.3 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复核值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5m,超过时应由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4.1.5.4 对丟失的直线杆塔中心桩,可用正倒镜中分法补桩。
丟失转角桩的补测方法可按下图一所示进行,将仪器架于F2点,对准F1,(F1,F2点为线路直线方向),用正倒镜中分法定出A,B两点,再将仪器架于G1点,对准G2点,(G1、G2点为另一线路直线方向)用正倒镜中分法定出C,D两点,AB,CD两线交点E即为转角中心桩。
新版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提高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合用国网新疆塔城供电公司裕民县10千伏花政线绝缘化改造工程。
3、引用标准《66 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规范》GB50061-1997《架空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规程》SDJ206-1987《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规程》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工程验收规程》DL/T602-1996《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23《农村电网节电技术规程》DL/T738-2023《新疆电力公司农村电网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典型》4、工作流程4.1准备工作4.1.1越野车1辆、DT-02经纬仪一台、塔尺一副、花杆若干节、100米钢转尺1个、50米皮尺1个、榔头1个、木桩(根据工程量定)、对讲机一对、人员6人。
4.2经纬仪的检查4.2.1照准部水准轴应垂直于竖轴的检查和校正:检查时,先将仪器大体整平,转动照准部使其水准管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调整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然后将照准部旋转180°(可运用度盘读数),若气泡仍然居中,说明条件满足,否则应进行校正。
校正的目的是使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校正螺钉,使气泡向正中间位置退回一半。
为使竖轴竖直,再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即可。
此项检查与校正必须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气泡都居中为止。
4.2.2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的检查和校正:a、检查时,用十字丝竖丝瞄准一清楚小点,使望远镜绕横轴上卜转动,假如小点始终在竖丝上移动,则条件满足,否则需要进行校正。
b、由于各种仪器的结构不同,校正方法也不同样,现以一种通常的结构为例介绍校正的方法。
将装有十字丝环的目镜筒用压环和四个压螺钉与望远镜筒下连接。
校止时,松开四个压环螺钉,转动目镜筒,使小点始终在十字丝竖丝上移动,校好后将压环螺钉旋紧。
4.2.3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检查和校正。
分坑测量

项目1 分坑测量1 工作任务要求作业人员在选定的操作场地,按照作业程序完杆塔基础分坑测量工作。
2作业准备2.1人员准备测工1名,要求能熟练掌握全站仪;辅助测工2名,记录数据、立标尺及钉桩画线。
2.2 工具准备全站仪一台(含备用电池),棱镜及棱镜杆各一套,钉锤一把,木桩、小钉子若干,皮尺一圈,锄头和砍刀各一把,石灰粉,个人安全工具。
3分坑测量3.1直线杆塔分坑测量 3.1.1直线双杆分坑测量将全站仪操平置于杆位中心桩O 上,前视相邻杆塔中心桩,置零后,钉出顺线路方向的前后辅助桩(应量取中心桩到辅助桩的距离,以便中心桩丢失后找回中心桩,下同)。
将照准部旋转90°,在线路左右两侧钉辅助桩AB 以供底盘找正用(辅助桩钉立位置以不被基坑挖出的泥土埋深为准)。
沿AB 方向量取OM=0.5×(L-a ),ON=0.5×(L+a )/得到M 点和N 点,然后在皮尺上取1.62a 长度,将零点置于M 点,1.62a 置于N 点先,在0.5a 处拉紧皮尺得到点1,反方向拉紧皮尺得到点2,再在1.12a 处拉紧皮尺得到点3,反方向拉紧皮尺得到点4。
取石灰粉沿1234各点在地面上画白线,即杆坑开挖线。
用同样的方法钉出另一杆坑。
3.1.2直线方形铁塔基础分坑a. 将全站仪操平置于中心桩O 点上,照准相邻杆塔,置零后钉出顺线路方向的前后辅助桩。
b. 将照准部旋转45°,沿视线方向钉辅助桩c(应考虑基坑开挖的土方堆不到的地方)。
倒镜钉出a桩,再将照准部旋转90°,在正倒镜的方向上订出b和d的桩,四只桩均为铁塔基础对角线的控制桩。
c. 镜筒回转到45°,在OC上取O1=0.707×(基础根开-a),O3=0.707×(基础根开+a)。
(注:a为坑底边长,下同。
)d. 在皮尺上取2a长度,将两端分别置于1、3两点,拉紧线段中心点即得2点,反方向拉紧线段中心即得4点。
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复测、分坑***************公司************项目经理部编制:执行:审批页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1总则1.1为了在架空电力线路工程复测、分坑施工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施工质量,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进行线路复测、分坑施工时,除应遵守本作业指导书外,还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规定。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陈旗国华风电场110kV线路接入系统工程的复测施工、基础分坑测定。
3作业任务3.1复测施工的任务是核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杆塔明细表、平断面图与现场是否相符,设计标桩是否丢失或移动,为基础施工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工程质量检查创造条件。
a:直线杆塔中心桩复测;b:转角杆塔中心桩复测;c:档距和标高的复测;d:被跨越物和风偏距离e:塔基平端面复测f:丢桩补测;g:施工基面的开挖测量。
3.2分坑的任务是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基础类型和根开大小,测定出基础的各坑角桩与其塔位中心桩的相对位置。
a:各种直线杆塔的基础分坑;b:各种转角杆塔的基础分坑;4.作业准备工作4.1在明确施工任务后,应首先向施工队提供下列技术资料。
4.1.1有关施工图纸。
4.1.2施工区段的平断面图和塔位明细表。
4.2 技术交底:4.2.1在进行复测、分坑前,对参加施工作业的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做记录并让参加人员签字。
4.2.2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4.2.2.1设计图纸,有关要求及说明。
4.2.2.2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规范。
4.2.2.3本作业指导书。
4.3工具准备4.3.1全站仪4.3.1.1施工测量用的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4.3.1.2全站仪检查内容包括:a:照准部的旋转是否灵活,制动、微动螺旋是否有效,望远镜调焦是否正常,成像是否清晰,度盘刻划是否清楚等。
b:照准部水准管轴与竖轴是否垂直。
c:十字丝竖丝、视准轴是否垂直横轴。
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亭子口~达州500kV送电线路新建工程4标段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四川电力建设公司亭子口~达州500kV送电线路新建工程4标段施工项目部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目的 (1)三、适用范围 (2)四、工程概述 (2)五、特别注意事项 (3)1、《铁塔及基础配置表》中有关名词说明如下: (3)2、注意事项 (3)3、线路方向 (4)六、线路复测作业方法及要求 (5)1、作业方式: (5)2. 作业准备工作 (5)3、作业任务与要求: (6)七、分坑作业方法及要求 (7)1、作业方式: (7)2、在进行分坑之前,要求各施工队具备下列条件之后,方可进行: (7)3、作业任务与要求: (7)4、分坑方法 (10)八、施工测量所用仪器、工器具清单 (15)九、安全注意事项及文明施工和环境要求 (15)十、质量要求 (15)附表:复测分坑常见危险点和预防措施 (16)一、编制依据◎《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安全[2007]25号)◎《强化输变电工程过程质量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2010]322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国家电网期基建质量[2010]19号)◎关于应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的通知(基建质量〔2010〕100号)◎《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二、编制目的为了保证本标段工程质量,指导现场基坑安全施工和符合质量工艺要求,并保证在安全的前提高基坑开挖的效率,特制定本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分坑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方法及要求: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熟悉设计施工图纸,根据地形制定复测方案。
计算杆塔分坑的必要数据等。
(2)、人员组织准备:根据线路的长短,测量的难度、测量工作量的大小,确定跑前后视人数,测量工人数,负责测量的人员应有测量操作证,测量工作应由专人负责,跑前后视的人应有一定的测量知识和实际施工经验。
(3)、施工器具准备:经纬仪、对讲机、木桩、油漆、毛笔、钢卷尺、小锤、塔尺、花杆等。
2、施工测量:
负责测量的人员应有测量操作证,并由专职质检员对操作证进行检查,以确保测量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⑴ 线路测量
①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统一组织人员进行线路测量,各施工队配合,使用经检测合格的经纬仪进行线路复测。
②校核线路方向、档距、局部断面、交叉跨越。
测量结果记录备案,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联系解决。
③施工队在基础工序之前由施工队再对该施工段进行一次线路复测,线路复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方可进入基础工序。
④线路测量由业务熟练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采用对讲机通讯方式进行现场联系。
当线路不通视或丢失杆塔位中心桩时,采用内分法、外分法或交会法并多测回进行补桩,对数据进行严格仔细的计算、验算,确保校核、补钉准确,保证设计中心桩间相对偏差的准确。
⑤测量人员应该注意人身安全及森林防火。
⑵ 基础分坑
① 正方形基础分坑
对正方形基础,以塔位中心桩及顺线路辅桩为基准分坑,将经纬仪架设在线
路中心桩上,以顺线路辅桩为 0万向,顺时针转动45度,在此万向上用钢卷尺 从中心桩量取 0.707 X(A-B)与0.707 X(A+B),(式中A 为基础根开,B 为坑口尺 寸)分出1,2两点,后以1为0点,将钢尺上2B 位置放在2点上,手握钢尺 上B 位,将钢尺拉直,从而得到3点,同理得到4点。
如此依次分完4个坑。
图7-1 正方形基础分坑示意图 图7-2 转角基础分坑示意图
③ 双杆分坑
a. 用细铅丝将线路垂直方 向
的两边副桩,与中心桩的圆钉 连接
成一线。
b. 从中心桩圆钉中心向两 边
各量出L/2,即为坑中心。
L 为双杆
根开。
c. 从中心桩圆钉向两边各
量出(L-a )/2 与(L+a)/2,即得 A 、
B 、
C 、四点。
d. 将A 、B 、C 、D 四点以
两只单杆坑看待,用上面单杆分坑方法即行双杆基坑
e. 马槽方向应配合立杆需要而定,可以向前或向后 图7-3 双杆基础分坑示意图 垂直副柱
D
④转角杆分坑
a. 以转角的内侧二等分线为基线(即
通称上风、下风和一条线),杆坑
必须与基线垂直,拉线方向应指向对应拉
线的主杆中心。
b. 分坑时应注意拉坑的位置,一般顺
线拉坑应在线路通过转角中心点的延长线
方向。
转角合力拉线坑应在内侧角二等分
线为反向侧(即上风侧)。
设计另有规定
时,应照设计图纸分坑。
d. 主坑中心至顺线拉坑中心的连线应
与顺线延长线平行。
设计另有规定时,应
按照设计规定。
e. 转角杆若为不等边横担,按照规定
应先将原转角中心桩沿内侧角二
等分线,向下风侧位移偏心距离a,
然后将新中心桩当作评述进行分坑,偏心距
离按下式进行计算:a=(L-l)/2
式中a —偏心距离(原转角中心应向下风侧偏移距离)(厘米);
L —横担长端导线悬挂点中心线至水泥中心(单杆)或双杆中心距离(厘米)
I—横担短端导线悬挂点中心线至水泥杆中心(单杆)或双杆中心距离(厘米)
⑤拉线坑分坑
a. 拉线坑是根据定位时的拉线方向副桩和坑位桩进行分坑。
无坑位桩时,可根据分
坑图规定的尺寸,沿拉线副桩的方向量出拉坑位
置。
无拉线副桩时,则应根据杆型图或组装图上的
拉线角度和安装高度,计算拉坑位置。
拉坑的方向
必须对准主杆中心。
b. 图6-6为带四角拉线的单杆拉坑分坑图。
分坑时,以主杆中心0和拉线副桩M或拉坑坑位
桩A相连的直线为拉坑中心线。
B 点为此延长线上
的一点,AB=坑宽b。
图7-5 拉线坑分坑示意图
c. 将皮尺a/2处与A 点重合,将(1.5a+b )
与处B 点重合。
A 为拉坑坑口的长度,b 为坑口的宽度
d. 以皮尺上的 0、a 、(a+b )、(2a+b )、(2a+2b )五点,使(2a+2b )与 0 重
e. 沿皮尺四周撒石灰粉,用铁锹挖去粉线内 面上
10〜15厘米。
f. 其余各拉坑的分坑分法相同。
g. 双杆拉坑的分坑方法,基本与单杆相同。
h. 图6-7为交叉拉线(又称X 拉线)的分坑 示意
图。
若交叉拉线的水平角度 a 缺少拉线副桩,这 时可
从A 坑中心求AB 的垂直线,利用配电线路 定位的方
法求得AM 线,在线上量AM=根开L*tg a 得M 点,连
BM 即得a 角度的拉线中心线。
从已 知的拉坑距离即可
分拉线坑。
注意N 拉坑相对应 于B 杆中心。
按此方法,无论单杆或双杆,根据指定偏角
a ,预先从函数表查得tg a 的数值,到现场在AB 基线 上选择任意整数L (不一定是根开)乘tg a 即得AM 线
和BM 线的交点M ,此即
水平偏角a 的拉线方向
i. 拉坑一般不先开马槽,等到拉盘放人以后,在内
边中心点处开一马槽式深
沟,放人拉线棒。
拉线棒的对地夹角应符合设计规定。
合,圈成长方形,用铁丝钎插在地上,并使长方形与 OMAB 线成垂直
图7-6 交叉拉线分坑示意图 # t 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