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编号:Q\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范本)编写: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作业负责人: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荆州供电公司输电中心第 1 页共 11 页1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供电公司线路复测作业。
本指导书内容不适用在雷雨、雪、大雾、酷暑、大风等恶劣天气下的作业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作业指导书。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1998年国务院发布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092-1999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国家电网生技[2005]173号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3 修前准备3.1准备工作安排第 2 页共 11 页 23.2 人员要求3.3 工器具第 3 页共8页3.4 材料3.5 危险点分析43.6 安全措施3.7 作业分工4 作业程序4.1 开工第 5 页共8页4.2 作业内容及标准4.3 竣工5记录第 6 页共 11 页 6见附件。
6 验收总结7 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第 7 页共8页附件路径复测记录表记录编号:№:单位: 第页业主代表: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第 8 页共 11 页8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总卡10线路复测分坑作业分卡。
【精品】作业指导书(分坑复测)1.docx

一、路径复测施工测量前,必须对所有的仪器和测量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核对, 并熟悉有关图纸和说明。
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由持有操作证的测工对所有桩位进行测量。
(一)在路径复测过程中,当发现有下列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1)以设计钉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顺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 mm时;(2)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3)转角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度30分。
(二)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测:(1)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局;C2)杆塔间被跨越物的标高;(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复测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 5M,超过应上报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施工测量时,应根据杆塔位的中心桩位置订出必要的辅助桩,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依据,应尽量保留杆塔位的中心桩,施工时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心须对其定点的辅助桩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各塔位的各腿地形高差也应复测,与设计不符的应通知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以便复核接腿的长度和基础配置等。
(三)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2)当采用测距法测距时,再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5%;(3)当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度之差不得超过1 度30分。
全线路径复测过程必须填写记录和关键工序把关卡,关键工序把关卡应带到施工现场填写。
填写必须认真,谁操作谁填写,作为施工检查资料。
二、杆塔定位与分坑1、杆塔定位的工具与资料经纬仪1台标杆2支木桩若干大木锤或8磅铁锤2只圆钉(1.5寸) 若干钢尺(30 —50m)1盘指挥旗2面小旗若干望远镜1架细铅丝(22#)若干红漆1桶毛笔若干杆塔明细表杆塔一览图杆塔定位图线路走向图线路平、断面图2、杆塔定位的要求与方法(1)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平、断面图和杆塔明细表,核对现场导线桩,从始端杆桩位开始安置经纬仪,向前方逐基定位。
线路复测作业指导书使用版本

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110KV甘瀑项目部110KV甘瀑送电线路工程线路复测施工作业指导书2003-05-22发布2003-05-25实施一、目的与范围为了确保本标段线路复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主体工程能尽快开工创造条件,同时为了确保我段复测工作的准确性,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投产”,满足质量要求,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110kV甘瀑送电线路工程项目部及施工队复测。
二.编制依据⑴.《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⑵.国电网《输变电工程质量投产达标考核评定标准(2000年版)》⑶.四川电力工业勘察设计院提供110KV甘瀑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等文件资料三.工程概况1、线路走径本线路主要在甘洛县境内走线,约0.5kM在汉源县境内。
沿途经过甘洛县城关、岩润、埃岱、木乃脚及汉源县的乌斯河镇党托村等乡镇。
本线路从甘洛变出线后,右转跨过牛日河和甘洛河,沿成昆电铁平行走向,经岩润至矿区附近左转再次跨过牛日河,沿牛日河左岸经埃岱,过埃岱火车站约50米处,穿甘乌线上山,经古子窝、崖吉、勒牛至苏雄再次跨到牛日河右岸至小老木坪,沿牛日河右岸走线约1000米,左转再次跨回牛日河左岸,并沿左岸走线至距大渡河与牛日河汇合约500米处,右转跨大渡河并进入瀑布沟电站施工电源变电站。
线路全长32.774Km,曲折系数1.25。
3.地形、地貌、地质线路所经地段,位于大凉山北部,地形呈现显著的高山峡谷形状,路径主要沿牛日河两岸走线,过埃岱后,山高谷深,河床狭窄,地形起伏较大,沿线无成片森林,主要为零星树木及灌木林。
所经地形海拔高程在700~1700m之间,地形划分见表。
本工程为甘洛变~瀑布沟变电站的110KV送出线路新建工程,线路全长为32.774Km。
其中双回线路(1#~6#)长1.426Km,单回线路(6#~68#)长度为31.384km。
沿线地层结构复杂,构造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加之个体零星开采铅锌矿,造成山体植被破坏,形成跨方滑坡。
新版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提高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合用国网新疆塔城供电公司裕民县10千伏花政线绝缘化改造工程。
3、引用标准《66 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规范》GB50061-1997《架空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规程》SDJ206-1987《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规程》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工程验收规程》DL/T602-1996《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23《农村电网节电技术规程》DL/T738-2023《新疆电力公司农村电网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典型》4、工作流程4.1准备工作4.1.1越野车1辆、DT-02经纬仪一台、塔尺一副、花杆若干节、100米钢转尺1个、50米皮尺1个、榔头1个、木桩(根据工程量定)、对讲机一对、人员6人。
4.2经纬仪的检查4.2.1照准部水准轴应垂直于竖轴的检查和校正:检查时,先将仪器大体整平,转动照准部使其水准管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调整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然后将照准部旋转180°(可运用度盘读数),若气泡仍然居中,说明条件满足,否则应进行校正。
校正的目的是使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校正螺钉,使气泡向正中间位置退回一半。
为使竖轴竖直,再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即可。
此项检查与校正必须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气泡都居中为止。
4.2.2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的检查和校正:a、检查时,用十字丝竖丝瞄准一清楚小点,使望远镜绕横轴上卜转动,假如小点始终在竖丝上移动,则条件满足,否则需要进行校正。
b、由于各种仪器的结构不同,校正方法也不同样,现以一种通常的结构为例介绍校正的方法。
将装有十字丝环的目镜筒用压环和四个压螺钉与望远镜筒下连接。
校止时,松开四个压环螺钉,转动目镜筒,使小点始终在十字丝竖丝上移动,校好后将压环螺钉旋紧。
4.2.3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检查和校正。
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复测、分坑***************公司************项目经理部编制:执行:审批页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1总则1.1为了在架空电力线路工程复测、分坑施工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施工质量,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进行线路复测、分坑施工时,除应遵守本作业指导书外,还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规定。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陈旗国华风电场110kV线路接入系统工程的复测施工、基础分坑测定。
3作业任务3.1复测施工的任务是核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杆塔明细表、平断面图与现场是否相符,设计标桩是否丢失或移动,为基础施工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工程质量检查创造条件。
a:直线杆塔中心桩复测;b:转角杆塔中心桩复测;c:档距和标高的复测;d:被跨越物和风偏距离e:塔基平端面复测f:丢桩补测;g:施工基面的开挖测量。
3.2分坑的任务是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基础类型和根开大小,测定出基础的各坑角桩与其塔位中心桩的相对位置。
a:各种直线杆塔的基础分坑;b:各种转角杆塔的基础分坑;4.作业准备工作4.1在明确施工任务后,应首先向施工队提供下列技术资料。
4.1.1有关施工图纸。
4.1.2施工区段的平断面图和塔位明细表。
4.2 技术交底:4.2.1在进行复测、分坑前,对参加施工作业的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做记录并让参加人员签字。
4.2.2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4.2.2.1设计图纸,有关要求及说明。
4.2.2.2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规范。
4.2.2.3本作业指导书。
4.3工具准备4.3.1全站仪4.3.1.1施工测量用的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4.3.1.2全站仪检查内容包括:a:照准部的旋转是否灵活,制动、微动螺旋是否有效,望远镜调焦是否正常,成像是否清晰,度盘刻划是否清楚等。
b:照准部水准管轴与竖轴是否垂直。
c:十字丝竖丝、视准轴是否垂直横轴。
线路复测 送电线路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实用材料)

110kV白村牵~龙门送电线路工程送电线路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110kV黄韩侯铁路供电工程第三施工项目部二〇一一年九月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线路复测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与范围为了确保本线路复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主体工程能尽快开工创造条件,同时为了确保我段线路复测工作的准确性,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投产”与“标准化”,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110kV龙门~白村牵黄韩侯送电线路工程项目部及施工队复测2、引用依据2.1《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2国电网《输变电工程质量投产达标考核评定标准(2005年版)》2.3陕西省电力设计院110kV龙门变~白村牵引变施工图设计图纸等文件资料3、工程概况110kV黄韩侯铁路供电工程龙门变~白村牵引变送电线路工程,起始于110kV龙门变出线构架,终止于拟建110kV白村牵引变,全线新建单回架空线路,长度为7.62㎞,导线为LGJ-300/240。
新建电缆线路由110kV龙门变至电缆上线塔,线路在龙门变出线段为新建单回直埋电缆线路,总长度为420米。
改造龙门变出线间隔:由于龙门变位于龙门工业园区,已无架空出线走廊,需把去西庄的线路搭接到去龙钢的双回路塔上,让出两个间隔,本工程利用其中一个间隔,本次新建一基单回路终端塔,接到去龙钢的双回塔上,搭接线路长度150米,导线为LGJ-300/40。
龙门变的出线走廊非常困难,改造目前的终端塔,此段新建1基终端塔,拆除2基转角塔,新建线路长度为150米。
线路平行走在330kV禹西线的北侧,在杨家凌处跨过矾河,线路需跨过村办选矿厂,经林皋村,在大池埝镇的北侧先后跨过铁路和108国道,并在西庄镇的南侧先后钻过330kV禹西线和禹信线,经西贾村的东侧进入白村牵引变。
新建线路长度为7.62㎞。
该段采用单回路铁塔架设,共用铁塔26基,其中耐张塔13基、直线塔13基。
主要跨越有:钻330kV、2次,10kV、17次,通讯线、15次,低压电力线8次,铁路4次,国道2次,乡镇公路3次,砍伐树木500棵。
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亭子口~达州500kV送电线路新建工程4标段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四川电力建设公司亭子口~达州500kV送电线路新建工程4标段施工项目部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目的 (1)三、适用范围 (2)四、工程概述 (2)五、特别注意事项 (3)1、《铁塔及基础配置表》中有关名词说明如下: (3)2、注意事项 (3)3、线路方向 (4)六、线路复测作业方法及要求 (5)1、作业方式: (5)2. 作业准备工作 (5)3、作业任务与要求: (6)七、分坑作业方法及要求 (7)1、作业方式: (7)2、在进行分坑之前,要求各施工队具备下列条件之后,方可进行: (7)3、作业任务与要求: (7)4、分坑方法 (10)八、施工测量所用仪器、工器具清单 (15)九、安全注意事项及文明施工和环境要求 (15)十、质量要求 (15)附表:复测分坑常见危险点和预防措施 (16)一、编制依据◎《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安全[2007]25号)◎《强化输变电工程过程质量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2010]322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国家电网期基建质量[2010]19号)◎关于应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的通知(基建质量〔2010〕100号)◎《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二、编制目的为了保证本标段工程质量,指导现场基坑安全施工和符合质量工艺要求,并保证在安全的前提高基坑开挖的效率,特制定本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送电线路工程高低腿分坑作业指导书

全方位高低腿分坑作业指导书XXX年XX月XX日发布 XXX年XX月XX日实施编制说明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220-500kV全方位高低腿基础的分坑作业施工。
为精确找正各腿砼中心,一般应进行两次测量分坑:第一次初步分坑后,降基面、平整施工面,然后再测量找正砼中心并复核。
2.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即基础四个腿全方位不等高(四个腿高差不尽相同),四个腿的根开尺寸不尽相同。
分坑及降基面时,对四个腿分开进行处理,以减少对丘陵山区的边坡基面开方,尽量保持原地形地貌,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3.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分坑进行土石方开挖时,须根据铁塔不等高腿的配置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慎重进行,切不可贸然开方,只要降基面至基础主柱中心至塔位边坡临空面的距离符合设计基础稳定点要求即可,否则将会造成降基面错误而难以弥补。
基础边坡稳定保护范围应遵循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4.若发现现场的实际地质、地形条件与设计不符(尤其地形与铁塔不等高腿配置不适应),应停止分坑,及时通知设计工地代表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处理。
5.有关分坑作业的验收检查,是指由工程施工队和项目部施工人员进行的工作。
序号工艺流程要求与标准管理点1 施工准备1-1 计算1.认真阅读设计图纸资料。
2.根据设计图纸及说明计算各腿半根开,并核对无误。
R 1-2 桩位复测根据线路复测时所钉立的顺线路方向及横线路方向辅桩,检查塔位桩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有偏差应重新钉立塔位桩。
2 初步分坑对基础进行第一次初步分坑,并按设计要求确定降基的范围和深度。
确定降基深度时应同时结合考虑基础的边坡保护范围。
当边坡不稳定或保护范围不够,实际基面降低值大于设计图纸中注明的基面降低值,请设计工代现场解决。
2-1 斜距控制法1.根据设计图纸给定的各塔腿施工基面与塔位中心桩地面的相对高差、各塔腿的半根开值,计算出各塔腿基础45°分角线与通过中心桩的横线路方向线的交点与塔位中心桩的距离(即下图中OE、OF、OM、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35KV—220KV送电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与设计图纸或部、省、局有关规定相抵触时,按设计或有关规定为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10KV—500KV架线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
《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DL/T 5146--2001
3、一般规定
3.1施工测量所使用的经纬仪其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
3.2 测量用的仪器和量具必须经检验合格并贴有标签的方可使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误差超过标准时应加以校正。
3.3 雨天不宜进行复测分坑作业。
4、作业技术要求
4.1施工复测
4.1.1 施工测量前应对照设计图纸上的设计杆位中心桩和线路路径、交叉跨越以及危险断面进行复测,其内容和方法要求如下:
4.1.2 以设计勘测标定的两个相邻直线杆桩为基准用正倒镜中分法检查塔位中心桩,若发现中心桩偏移,应将中心桩找正;若有误差,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50mm。
4.1.3 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设计档距的1%。
4.1.4 转角桩的转角度数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1′30″。
4.1.5 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核。
4.1.
5.1 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
4.1.
5.2 杆塔位间危险被跨越物的标高。
4.1.
5.3 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复核值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5m,超过时应由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4.1.
5.4 对丟失的直线杆塔中心桩,可用正倒镜中分法补桩。
丟失转角桩的补测方法可按下图一所示进行,将仪器架于F2点,对准F1,(F1,F2点为线路直线方向),用正倒镜中分法定出A,B两点,再将仪器架于G1点,对准G2点,(G1、G2点为另一线路直线方向)用正倒镜中分法定出C,D两点,AB,CD两线交点E即为转角中心桩。
4.1.2.5 复测时应注意,F1F2(G1G2)之间的距离应是AB(CD)之间距离的3倍及以上。
4.1.
5.6施工复测时,应根据塔位中心桩的位置钉出加桩,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辅助桩。
施工中保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必须对其钉立的辅助桩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分坑测量
4.2.1 施工基面测量
4.2.1.1 施工基面是设计给定自杆塔中心桩地面处为准的垂直降低或升高的一段距离, 施工基面是基坑深度测算的标准起始面。
4.2.1.2 施工基面测量如下图二所示,首先将仪器架在杆塔中心桩,对准顺线路方向(转角杆为转角方向)引出两个顺幅桩,然后仪器转90°度引出两个横幅桩。
再根据设计给定的基面高度(一)及尺寸确定开挖范围,施工基面开挖完毕后,根据引出的辅助桩恢复中心桩。
开挖尺寸(长)为:根开+ (坑A + 坑B)宽+ 开挖操作面
4.2.2 单杆分坑测量
4.2.2.1 如图三所示,将仪器安置在杆位的中心桩O点上,前视或后视相邻杆塔中心桩1#或2#,然后订出辅助桩A、B,以供底盘找正用。
A、B两辅助桩之间距离为2-3M,以不被基坑挖出的泥土埋没为准。
4.2.2.2将仪器转动90°,订出横向辅助桩C、D,以供放底盘找正之用。
4.2.2.3将仪器对准1#或2#桩并将水平度盘读数调到0° 00′00″位置,然后沿水平方向旋转45°,按此方向自杆位中心桩量长度L = a订出1点,继续旋转镜头,在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135°、225°、315°的视线方向上,同样量取长度L,则分别可得点2、3、4, 并在这些点上钉木桩,这四只桩为单杆主基坑的四角顶点标志,则分坑完毕。
a——底盘宽度加放坡宽度,米。
4.2.3双杆分坑测量
4.2.3.1 将经纬仪操平放在杆位中心桩1#处,前视相邻中心桩2#或3#,水平度盘置零,然后水平转角900,在线路左右两侧订辅助桩A、B以供底盘找正用。
辅助桩A、B订立位置以不被基坑挖出的泥土埋没为准。
4.2.3.2 由杆位中心桩1#点起沿A、B方向上分别量取(x-a)和(x+a)的长度,插入得到C点和D点,然后在其两点的垂直方向量取a/2的长度得到四个点,倒转镜头方向,重复上述操作方法,可测量出杆塔另一侧坑口的位置。
具体见下图,其中a为坑口边长,X为电杆根开。
四腿铁塔正方形基础的分坑
4.2.4.1如图所示,a为基础根开,d为坑口边长,o为铁塔中心,分坑前先算出L1和L2的值分别为:L1=(a+d),L2=(a-d)4.2.4.2 将经纬仪安平在中心桩o上,并前视相邻塔位中心桩,复核后,订出顺幅桩A、B,然后将仪器转至900,利用正倒镜订出横幅桩C、D。
将水平盘置零,然后将仪器转至450订出E、F两辅助桩,再转至1350订出G、H 辅助桩。
4.2.4.3 自O点在OE方向分别量水平距离L1和L2订出1、2两点,然后取尺长为2D 拉线基础分坑;拉线杆塔拉线坑的地面高度与杆塔所处的地面标高往往是不同高的,按规范的要求,拉线的对地夹角的误差不大于1′,因此要测出其两点的高差,计算出其两点的水平距离。
5.4.1 设拉线点A距地面高度为H,拉线与电杆夹角为B,拉线埋深为h,则拉线出土点距电杆根部的水平距离L=H×tg(90°–β);拉线坑中心桩距杆坑中心距离D=(H+h) ×tg(90°–β)。
5.4.2 分坑时,将经纬仪放置在杆坑的中心,根据施工图要求定出拉线方向,然后用塔尺立于拉线方向上的一点,测出其高差和平距,将测得的数代入上式计算,如果计算出的值L与测出的平距相等,则塔尺点就是拉线的出土点(B),否则移动塔尺重测,直到计算出L 与测出平距相等为止,用同样的方法测出拉线坑中心点的C。
5.4.3 根据B、C两点的方向,距C点水平距离一半的放样尺寸定出两点,再其两点的垂直方向安放样尺寸定出四点,连线划出拉线坑的位置。
5.5 铁塔基础正方型分坑
5.5.1如图所示,a为坑口宽度,x为基础根开,根据几何关系得出:
L=xL1=(x-a)L2=(x+a)
5.5.2 将仪器安置在杆位中心O点上,镜头瞄准顺线路方向辅助桩上A,然后使水平盘读数调至0°,再将镜头水平旋转45°,在镜头方向上取大于L2约5米处钉E桩(应考虑基坑开挖的土方堆不到的地方),倒转镜头,与上述方法相同,定出F桩,再将镜头旋转水平90°,在正倒镜的方向定出G和H的桩,四只桩均为铁塔基础对角线的控制桩。
5.5.3 用皮尺的零指标线对准中心桩的O点上,水平拉紧皮尺对准E桩上的标记,在皮尺上量取L1和L2,定出基坑的1、3点。
5.5.4 在皮尺上取2a长度,使其两端分别固定在1、3的点上,拉紧皮尺则得出点2,同样使皮尺的中心折向另一侧,可得图中的点4,将四个点连线就是坑口的位置,其他三个基坑的分坑方法,依上述操作进行。
5.6铁塔基础矩形分坑:
5.6.1如图所示,将仪器安置在塔位的中心桩O点上,瞄准顺线路辅助桩上,在镜头的视线方向上用尺量出水平距离OA=1/2(x+y)的长度钉出A桩,倒镜用同样的长定出B桩,再使镜头水平旋转90°,在镜头的正倒镜上钉出C和D桩,且使OC=OD=1/2(x+y),则四只桩为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它们不但是基础分坑时的控制桩,也是基础找正时的控制桩。
5.6.2 将尺的零指标线固定在C桩上,并使尺拉紧平于A桩上,自C或D点起截取L1和L2,得出1和3的点,以2a尺长的两端固定在1、3点上,将尺段长的中心点拉紧拉平,按正方形分坑定点方法,得到2、4点,将四点连线,则分坑完毕。
其他三个基坑的分坑方法,依上述操作进行,图中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以C(D)为起点时,L1=(y-a)L2=(y+a)
以A(B)为起点时,L1=(x-a)L2=(x+a)
5.7铁塔基础放样
5.7.1正方形和矩形所定出的A、B、C、D四只桩,在钉桩时,应用水平仪对其操平,并用混凝土进行浇制,防止松动,放样的尺寸根据a值的变化(基础制模时、放地脚螺栓)进行计算,编制后,发放到施工班的负责人。
6、施工测量所用仪器,工器具清单(略)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