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复测作业指导书样本
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范文

线路复测分坑作业
指导书
1
2020年4月19日
编号:Q\
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范本)
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荆州供电公司输电中心
1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供电公司线路复测作业。
本指导书内容不适用在雷雨、雪、大雾、酷暑、大风等恶劣天气下的作业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作业指导书。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 1998年国务院发布
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5092-1999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74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国家电网生技[ ]173号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
国家电网安监[ ]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
3 修前准备
3.1准备工作安排
3 2020年4月19日
3.2 人员要求
3.3 工器具
4 2020年4月19日
3.4 材料
3.5 危险点分析
5 2020年4月19日。
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编号:Q\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范本)编写: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作业负责人: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荆州供电公司输电中心第 1 页共 11 页1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供电公司线路复测作业。
本指导书内容不适用在雷雨、雪、大雾、酷暑、大风等恶劣天气下的作业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作业指导书。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1998年国务院发布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092-1999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国家电网生技[2005]173号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3 修前准备3.1准备工作安排第 2 页共 11 页 23.2 人员要求3.3 工器具第 3 页共8页3.4 材料3.5 危险点分析43.6 安全措施3.7 作业分工4 作业程序4.1 开工第 5 页共8页4.2 作业内容及标准4.3 竣工5记录第 6 页共 11 页 6见附件。
6 验收总结7 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第 7 页共8页附件路径复测记录表记录编号:№:单位: 第页业主代表: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第 8 页共 11 页8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总卡10线路复测分坑作业分卡。
【精品】作业指导书(分坑复测)1.docx

一、路径复测施工测量前,必须对所有的仪器和测量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核对, 并熟悉有关图纸和说明。
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由持有操作证的测工对所有桩位进行测量。
(一)在路径复测过程中,当发现有下列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1)以设计钉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顺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 mm时;(2)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3)转角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度30分。
(二)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测:(1)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局;C2)杆塔间被跨越物的标高;(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复测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 5M,超过应上报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施工测量时,应根据杆塔位的中心桩位置订出必要的辅助桩,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依据,应尽量保留杆塔位的中心桩,施工时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心须对其定点的辅助桩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各塔位的各腿地形高差也应复测,与设计不符的应通知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以便复核接腿的长度和基础配置等。
(三)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2)当采用测距法测距时,再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5%;(3)当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度之差不得超过1 度30分。
全线路径复测过程必须填写记录和关键工序把关卡,关键工序把关卡应带到施工现场填写。
填写必须认真,谁操作谁填写,作为施工检查资料。
二、杆塔定位与分坑1、杆塔定位的工具与资料经纬仪1台标杆2支木桩若干大木锤或8磅铁锤2只圆钉(1.5寸) 若干钢尺(30 —50m)1盘指挥旗2面小旗若干望远镜1架细铅丝(22#)若干红漆1桶毛笔若干杆塔明细表杆塔一览图杆塔定位图线路走向图线路平、断面图2、杆塔定位的要求与方法(1)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平、断面图和杆塔明细表,核对现场导线桩,从始端杆桩位开始安置经纬仪,向前方逐基定位。
01-750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复测作业指导书

1 工程概况1.1.1 工程名称、工程概况和施工范围1.1.1.1工程名称:750kV乌鲁木齐北-吐鲁番-哈密输电线路工程Ⅷ标段。
1.1.1.2工程概况本线路地形较为平坦,主要以戈壁、盐渍地为主并加部分丘陵,其中平地12.34%;丘陵地段为87.66%;全线转角1次,跨越4次。
双回线路由柯柯亚站至攀峰工业区,线路Ⅱ回向东北方向5.641km有一基转角塔2178转角0°37′,期间跨10kV善勒电力线及三级以下柏油路各2处,线路Ⅰ回1191#-1192#跨越10kV 善勒线(106-107),线路Ⅱ回2192-2193跨越10kV善-勒线(107#-108#)。
沿线地貌以山前冲洪积平原为主,局部发育有较浅的河流冲沟等,地形地貌条件简单,土质成分主要为砂夹卵石。
Ⅰ回线路从桩号1166#-1254#,Ⅱ回线路从桩号2I66#-2254#,含1166#、2166#,不含1254#、2254#。
Ⅰ回线路长度40.543km,Ⅱ回线路长度41.118km,该标段线路总长81.661 km,其中铁塔共计175基,其中Ⅰ回共87基,直线塔81基、耐张塔6基。
Ⅱ回共88基,直线塔82基、耐张塔6基。
沿线基本无道路,需要修筑简易施工道路。
1.1.1.3施工范围:750kV乌鲁木齐北-吐鲁番-哈密输电工程第Ⅷ标段线路复测,标段号为I回1166#-1254#输电线路工程、II回2166#-2254#输电线路工程。
1.1.2 主要工程量序号分段情况施工队施工段长度(公里)基数1 1166#-1198#2166#-2198#一队31.0 662 1199#-1220#2199#-2220#二队19.7 443 1221#-1253#2221#-2253#三队30.9 651.1.3 工程特点本标段线路基本为戈壁,虽然交通无阻碍,但大多数运输段仍需要进行道路修整。
同时转角塔很少,全线转角一次,便于线路复测作业。
线路空旷开阔,设计原始桩基本全部存在。
线路复测作业指导书课件

中铁一局集团锦赤铁路PJ-02标项目经理部线路复测作业指导书版本:A版受控状态文件编号: ZTYJ.XG.JC- -2010发文编号: 01发布日期:2010年7月7日新建锦赤铁路PJ-02标段线路工程线路复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更好的与线下单位协调配合,保证铺架工程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锦赤铁路PJ-02标段铺架前路基、桥墩台的复测、交接工作,线路总长约155.991KM。
2.编制依据2.1设计院下发的《新建锦赤铁路线路纵断面图》及《新建锦赤铁路平面图》;2.2专桥(01)2051图纸;2.3 TB10101—2009《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3.作业准备3.1内业技术资料准备在复测前应该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组织施工设计,熟悉有关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掌握测量规范及铁路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对参加复测的技术人员进行复测作业安全培训,确保复测作业时每个技术人员的安全处于可控状态。
3.2测量设备配备及其状态鉴定主要复测设备:全站仪1套,水准仪2套。
设备状态:复测前应将所有设备送检效验,取得相关证明书后方可使用。
4.技术标准4.1道床类型:土质路基地段采用双层道床,面碴厚度为30cm,底碴厚度为20cm;硬质岩石路堑地段道床厚度为35cm;隧道内道床碴肩至边墙间以道碴填平。
4.2坡度及曲线半径①坡度:上行6‰、下行12‰;②曲线半径:最小一般为1200m,困难800m;5.复测组职责及作业范围5.1复测组职责:5.1.1 为铺架施工作业扫清一切障碍。
与线下单位联系工作,办理铺架前的接洽及准备工作。
5.1.2负责我单位管段路基、桥墩台的调查、复测、交接工作。
5.1.3负责接收、复核线下单位的相关技术资料。
5.1.4负责现场施工便道、马道的调查。
5.2复测范围5.2.1正线路基部分①线路中桩直线上每200m 、曲线上五大桩和变坡点桩应为永久固桩(混凝土包铁芯桩),直线每50m 、圆曲线每20m 、缓和曲线每10m 钉设木桩(木桩钉小铁钉),误差符合纵向:S/2000+0.1(S为相邻中桩间距离,以米计);横向:0.1m。
线路复测作业指导书使用版本

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110KV甘瀑项目部110KV甘瀑送电线路工程线路复测施工作业指导书2003-05-22发布2003-05-25实施一、目的与范围为了确保本标段线路复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主体工程能尽快开工创造条件,同时为了确保我段复测工作的准确性,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投产”,满足质量要求,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110kV甘瀑送电线路工程项目部及施工队复测。
二.编制依据⑴.《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⑵.国电网《输变电工程质量投产达标考核评定标准(2000年版)》⑶.四川电力工业勘察设计院提供110KV甘瀑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等文件资料三.工程概况1、线路走径本线路主要在甘洛县境内走线,约0.5kM在汉源县境内。
沿途经过甘洛县城关、岩润、埃岱、木乃脚及汉源县的乌斯河镇党托村等乡镇。
本线路从甘洛变出线后,右转跨过牛日河和甘洛河,沿成昆电铁平行走向,经岩润至矿区附近左转再次跨过牛日河,沿牛日河左岸经埃岱,过埃岱火车站约50米处,穿甘乌线上山,经古子窝、崖吉、勒牛至苏雄再次跨到牛日河右岸至小老木坪,沿牛日河右岸走线约1000米,左转再次跨回牛日河左岸,并沿左岸走线至距大渡河与牛日河汇合约500米处,右转跨大渡河并进入瀑布沟电站施工电源变电站。
线路全长32.774Km,曲折系数1.25。
3.地形、地貌、地质线路所经地段,位于大凉山北部,地形呈现显著的高山峡谷形状,路径主要沿牛日河两岸走线,过埃岱后,山高谷深,河床狭窄,地形起伏较大,沿线无成片森林,主要为零星树木及灌木林。
所经地形海拔高程在700~1700m之间,地形划分见表。
本工程为甘洛变~瀑布沟变电站的110KV送出线路新建工程,线路全长为32.774Km。
其中双回线路(1#~6#)长1.426Km,单回线路(6#~68#)长度为31.384km。
沿线地层结构复杂,构造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加之个体零星开采铅锌矿,造成山体植被破坏,形成跨方滑坡。
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送电线路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35KV—220KV送电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与设计图纸或部、省、局有关规定相抵触时,按设计或有关规定为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110KV—500KV架线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DL/T 5146--20013、一般规定3.1施工测量所使用的经纬仪其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
3.2 测量用的仪器和量具必须经检验合格并贴有标签的方可使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误差超过标准时应加以校正。
3.3 雨天不宜进行复测分坑作业。
4、作业技术要求4.1施工复测4.1.1 施工测量前应对照设计图纸上的设计杆位中心桩和线路路径、交叉跨越以及危险断面进行复测,其内容和方法要求如下:4.1.2 以设计勘测标定的两个相邻直线杆桩为基准用正倒镜中分法检查塔位中心桩,若发现中心桩偏移,应将中心桩找正;若有误差,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50mm。
4.1.3 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设计档距的1%。
4.1.4 转角桩的转角度数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1′30″。
4.1.5 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核。
4.1.5.1 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
4.1.5.2 杆塔位间危险被跨越物的标高。
4.1.5.3 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复核值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5m,超过时应由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4.1.5.4 对丟失的直线杆塔中心桩,可用正倒镜中分法补桩。
丟失转角桩的补测方法可按下图一所示进行,将仪器架于F2点,对准F1,(F1,F2点为线路直线方向),用正倒镜中分法定出A,B两点,再将仪器架于G1点,对准G2点,(G1、G2点为另一线路直线方向)用正倒镜中分法定出C,D两点,AB,CD两线交点E即为转角中心桩。
新版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

复测分坑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提高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合用国网新疆塔城供电公司裕民县10千伏花政线绝缘化改造工程。
3、引用标准《66 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规范》GB50061-1997《架空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规程》SDJ206-1987《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规程》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工程验收规程》DL/T602-1996《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23《农村电网节电技术规程》DL/T738-2023《新疆电力公司农村电网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典型》4、工作流程4.1准备工作4.1.1越野车1辆、DT-02经纬仪一台、塔尺一副、花杆若干节、100米钢转尺1个、50米皮尺1个、榔头1个、木桩(根据工程量定)、对讲机一对、人员6人。
4.2经纬仪的检查4.2.1照准部水准轴应垂直于竖轴的检查和校正:检查时,先将仪器大体整平,转动照准部使其水准管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调整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然后将照准部旋转180°(可运用度盘读数),若气泡仍然居中,说明条件满足,否则应进行校正。
校正的目的是使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校正螺钉,使气泡向正中间位置退回一半。
为使竖轴竖直,再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即可。
此项检查与校正必须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气泡都居中为止。
4.2.2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的检查和校正:a、检查时,用十字丝竖丝瞄准一清楚小点,使望远镜绕横轴上卜转动,假如小点始终在竖丝上移动,则条件满足,否则需要进行校正。
b、由于各种仪器的结构不同,校正方法也不同样,现以一种通常的结构为例介绍校正的方法。
将装有十字丝环的目镜筒用压环和四个压螺钉与望远镜筒下连接。
校止时,松开四个压环螺钉,转动目镜筒,使小点始终在十字丝竖丝上移动,校好后将压环螺钉旋紧。
4.2.3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检查和校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施工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的线路复测及部分杆塔分坑。
2 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工程特点、工程规模:
2.1.1工程名称: 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
2.1.2工程概况
2.1.2.本工程自五彩湾220KV站至新建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 电压等级35千伏。
线路从220站向南出线, 跨高速公路铁路1次, 最终接入750千伏变电站站外电源。
全线长约14.2km, 单回路架设。
导线采用LGJ-95/30型钢芯铝绞线, 施工图设计包括送电线路的本体设计。
2.1.2.2本线路途径地貌单元较单一, 主要为山前冲洪积平原, 地表呈戈壁荒漠景观, 有植被发育。
全线地势总体北高南低, 地表稍有起伏, 高程在1115m~1260m
之间。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 探井及地质点揭示, 沿线地层岩性表面1米为黄土1米以下以沙砾层为主, 厚度
大于4. 0m (未揭穿)。
.现将各地层分别描述如下: 角砾: .灰褐色、青灰色, 干燥~稍湿, 中密状态, 一般粒径为
7mm。
15mm,
最大可见粒径约230mm, 骨架颗粒质量约占总重的50%以上。
磨圆度较差, 多
呈次棱角形, 级配一般弘骨架颗粒交错排列, 大部分接触, 颗粒间中、粗砂充填, 充状态, 人工开挖较困难。
根据《110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DL/T‘5076- )》及以往工程经验, 此段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如下: 角砾 fak=300kPa Y=21kN/m3, ¢k =380
2.1.2.4跨越情况: 220kv线路一次, 35kv线路2次, 10kv线路2次, 公路一次, 通讯线3次, 铁路一次。
跨越都较为频繁不利于施工。
2.1.3工程规模:本线路工程设计规模为7基自立式铁塔, 142基电杆的基础、杆塔、接地、防护工程及14.2公里的架线工程。
3 编制依据:
3.1《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3.2《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塔明细表》
3.3《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平断面定位图》
3.4《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施工图总说明书》
3.5《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基础明细表》
3.6《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基础施工图》
3.7《66KV以下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
3.8《66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施工及验收规范》
3.9《66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3.1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3.11其它有关现行的规程、规范及标准等。
4 施工资源
4.1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A、运输车施工队1辆;
B、经纬仪施工队1台;
C、水平仪施工队1台;
D、 50m钢卷尺施工队1个;
E、塔尺施工队1把:
F、花杆施工队3组。
4.2劳动力组织
A、专业测工1名;
B、普助工3名。
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工种人员及其数量。
4.3施工前准备
4.3.1开工前, 材料, 机械及工器具都应备齐;
4.3.2施工前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组织图纸会审, 且设计方与施工单位进行过交接桩;
4.3.3作业指导书及开工报告已经批准;
4.3.4熟悉图纸, 使有关技术人员能了解设计意图, 对坐标尺寸、施工工艺流程等能心中有底。
4.3.5测量用的仪器及器具要有检验合格证。
4.3.6测量工要有测量专业合格证并精通测量工作, 具有丰富的测量工作经验。
4.3.7准备好其它工器具及材料( 如桩、锤等) 。
5 质量目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要求
5.1质量目标
线路复测工序为分项工程, 但不作为评级考核, 只作为记录移交存档。
质量目标只能定为: 达到设计尺寸, 如有疑义与设计方达成共识, 确保总目标实现。
5.2职业安全目标
5.2.1复测过程中防止发生车辆运输交通事故。
5.2.2复测过程中防止发生虫咬、中暑、或冻伤事故。
5.3环境管理目标
5.3.1减少植被破坏,禁止沿线任意碾压和踩踏野生植被。
5.3.2杜绝乱砍乱伐树木。
5.3.3复测过程中车辆尾气达标排放。
6 施工工序流程及工程测量内容
6.1复测要求:
6.1.1仪器选用: 根据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特点及精度要求, 结合我公司
的实际情况选用J2经纬仪。
6.1.2熟悉图纸及现场情况, 了解送电线路走向, 以及沿送电线路平面及高程控制点的情况, 计算必要的数据, 绘制草图, 确定测量放线方案及精度。
6.1.3送电线路工程可采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 方向偏离直线不应超过180°±1′,送电线路的起点、终点、方向点、转角点应根据情况具体埋设永久或半永久桩。
6.1.4校核直线杆塔桩的直线、转角杆塔桩的度数、水平档距、杆塔位置的高差、危险点标高、风偏距离等。
6.1.5对重要交叉跨越物( 公路、山丘、电力线路) 的标高, 也需符合。
6.1.6如复测结果与设计资料不符超出允许范围, 应汇报工地项目部。
6.1.7如发现丢失的桩位, 应即补上, 补定后的桩应与原桩号一致。
在补桩时, 对其档距、高差、转角度数、危险点、交叉跨越点都要进行复查。
6.1.8在复测中发现杆位由于地形条件限制, 位置不适宜施工时, 直线杆塔位允许前后少许移动, 其移动值不大于相邻两档距的1%。
6.2基础分坑操作方法
6.2.1耐张转角塔基础测量分坑
直线耐张塔正方形基础的分坑如图所示: 分坑时经纬仪安置在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