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产生肩痛的原因与手法治疗

合集下载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偏瘫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于脑血管意外发病后1-3个月内。

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肤色彩改变。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肩手综合征会很快转入II期、III期,进入III期后病情将无法控制,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患侧肘、肩、手指疼痛,手指僵硬、多汗、皮肤颜色以及温度受到影响而改变,患者的关节活动也受到阻碍。

根据不同的阶段,肩手综合征可分为I 期、II期和III期,每个阶段的症状表现不同。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诊断肩手综合征主要根据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手和腕部水肿、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等症状。

加强对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手指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至关重要。

体位摆放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应注意良肢的正确摆放,避免长时间手下垂,避免腕部屈曲,减轻及消除患者手部的肿胀。

保证患者每天24小时腕关节背屈,手指伸直并外展。

如果患者患手肿胀明显,可采用上翘夹板使腕关节保持背屈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在坐位时,应将上肢放在桌子上,并保持腕关节背屈。

对于坐轮椅的患者,应该在轮椅上放置一张桌板,或者保证患者的手不悬垂在一侧。

在仰卧位时,患者的患侧肩胛骨下方和下肢都应该垫上枕头,并保持掌心向上,呈伸展状;患者的患侧上肢也应该伸直有支撑,保持掌心向前伸位;在患侧卧位时,患者的患侧上肢应该伸直,掌心向健侧,肩胛骨要前伸。

在早期治疗时,应适当使用肩吊带来防止肩关节脱位,并防止肩关节过度牵拉。

对于肿胀的手指,可以采用向心性压迫缠绕法,即用直径为1-2mm的线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手指,并在指甲处作一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缠绕至指跟部不能缠绕为止,缠完后治疗师立即从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缠绕的线绳。

该方法简单安全。

物理治疗包括冰疗、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肩关节半脱位的贴扎治疗-(2)

肩关节半脱位的贴扎治疗-(2)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肩关节半脱位——病因机制
脑卒中早期,肩关节周围肌肉张力下降,关节囊松弛,肩关节失去正常的锁定机制,可能出现 肩关节半脱位。 而此时前锯肌和斜方肌上部不能维持肩胛骨位于正常位置,肩胛骨下沉、下旋,使肩关节更易 发生半脱位。 脑卒中患者患侧肩关节还丧失了从相关肌肉的反射及随意活动中得到的支持,在治疗过程中如 果卧床体位不当、直立位时缺乏支持、不适当的牵拉上肢均可造成肩关节半脱位。
中度拉力: 施加10-30%的拉力(筋膜矫正10-20%,软组织支持20-30%,瘢痕塑形30%)。 垂直于皮肤的应力较自然拉力贴布显著。 对改变筋膜分布的相对位置或固定局部软组织有较佳的效果。 支持及保护软组织,特别是延展性及收缩能力极小的肌腱或韧带组织。 对疤痕组织提供垂直应力,避免疤痕过度增生并能改变结缔组织的分布。
故弹性贴布借由适用于皮肤上所提供的触觉输入,能有效减轻或消除疼痛。
肌内效贴的生理效应
2.改善循环: 当贴布与皮肤密合时会自然产生褶皱,这些褶皱具有方向性,可改变筋膜及组织液的流向趋势,有效改善局部循环,并改变 皮下的温度。
3.减轻水肿: 水肿是由于末梢的微血管与组织间的体液没有顺利交流,以致组织间液产生异常潴留,可借由较多分支的散状形贴布牵动皮 肤所产生的池穴效应,以及贴布褶皱产生的方向性将组织间液导引往最近的淋巴结,来改善组织液滞留的情形。
功能性筋膜贴扎(Functional fascial taping) 采用无弹性的贴布,主要的目的是将筋膜持久的伸展引导,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麦克康奈尔贴扎(McConnell taping) 由澳洲物理治疗Jenny McConnell研发,主要为矫正关节力线、减轻发炎组织的压力 ,多应用在膝部问题上。其材料为两层,包括硬贴布、固定底布。

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分析

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分析

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到本院参与治疗的80例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电脑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传统针灸治疗,研究组,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72.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肩痛穴;平衡针灸;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359-02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以肩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常于夜间疼痛加剧,对患者日常活动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

近几年,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因此,及时诊治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此,为探究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本院以80例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肩痛穴平衡针灸与传统针灸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到本院参与治疗的80例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电脑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25例男性和15例女性,51~79岁为年龄区间,(64.9±8.37)岁为平均年龄。

研究组,23例男性和17例女性,50~76岁为年龄区间,(65.2±8.05)岁为平均年龄。

所有患者均符合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诊断标准,且对本次研究处于知情状态下,并签署有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同时,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对照组:给予传统针灸治疗,以肩井、肩贞、手三里、手五里以及支沟等穴位为基准,给予针灸治疗。

中医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偏瘫肩的临床观察

中医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偏瘫肩的临床观察

调和气血 , 祛风散瘀 , 通济止痛 , 增加肩部血液循环 , 医者可促进患者骨盆轻柔地摇动 , 医者握住息肩 , 使 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软化组织痉 之伸肘同时处于一个舒适 的上举 位置 ;然后偏瘫腿 挛 , 松解组织粘连 , 加速肩关节功能恢复。
屈 曲放松地靠在健腿上 , 医者帮助患者进行深呼吸,
C iee Maiuai hns nplt n& Q o gteay A g 2 0 V 1 4, o 8 o iG n hrp . u 0 8, o. N . 2 1 1
牵引定位斜扳治疗颈椎 间盘 突 出症1 8 临床报道 6例
苏贻岭 王 栋
山东省 日 照市第二人民医院 (78 7 2 60 )

肩 由七个关节组成 , 它们之间互相协调 , 同步运 只手置于患者胸前 ,在患者呼气时向下及向中线 动, 保证了肩完全无痛的运动 , 肩痛可 以发生在中风
维普资讯 ຫໍສະໝຸດ 《 按摩与导引》 2 0 年 8月第 2 08 4卷 第 8 ( 14期 ) 期 总 6
中医推拿结合关 节松 动术治疗偏瘫 肩 的临床观察
李克枢 杨 涛 李 艳 隋晓亮 张丽君 黑龙江省大庆油 田总医院康复科 (6 0 1 130 )
关键词 偏瘫肩 推 拿治疗 关节松动术

另一只手握住偏瘫肩在无痛范围内做最 脑卒中发病率高 ,0 7 %的偏瘫患者伴有肩痛 , 这 方 向挤压 , 问题一直困扰着患者及医护人员 。肩关节疼痛及 大限度外旋上举 。 2 .3 患者从仰卧位 翻身成偏瘫侧卧 ,医者一只 .1 1. 活动受限问题 , 碍了患者穿衣 、 妨 清洗 、 床上 翻身等
维普资讯
《 按摩与导引》 20 年 8 08 月第 2 卷 第 8 总 14 4 期( 6 期)

左肩膀疼中医治疗方案

左肩膀疼中医治疗方案

一、概述左肩膀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肩周炎、颈椎病、肌肉劳损等。

中医治疗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左肩膀疼痛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病因病机1. 病因(1)外感风寒湿邪:由于肩部暴露在外,容易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疼痛。

(2)内伤劳损:长期过度劳累、姿势不当、用力不当等导致肩部肌肉、筋骨损伤,出现疼痛。

(3)气血虚弱: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导致肩部疼痛。

2. 病机(1)气滞血瘀:由于外邪侵袭或内伤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肩部疼痛。

(2)筋骨失养:气血虚弱,筋骨失养,导致肩部疼痛。

(3)痰湿阻络:痰湿内生,阻络肩部,导致疼痛。

三、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1)气滞血瘀型: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

常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

(2)气血虚弱型:以补气养血、通络止痛为主。

常用方剂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

(3)痰湿阻络型:以健脾利湿、通络止痛为主。

常用方剂有:二陈汤、薏苡仁汤等。

2. 针灸治疗(1)体针:选取肩井、肩髃、曲池、合谷、阿是穴等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的目的。

(2)电针:在体针的基础上,结合电针疗法,增强疗效。

(3)温针:在体针的基础上,结合温针疗法,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3. 推拿治疗(1)按摩肩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缓解疼痛。

(2)拉伸肩部筋骨:改善肩部筋骨活动度,缓解疼痛。

(3)点穴:点按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的目的。

4. 拔罐治疗(1)拔罐:在肩部、背部等部位进行拔罐,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2)走罐:在肩部、背部等部位进行走罐,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

四、注意事项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姿势不当、用力不当等。

2. 加强肩部肌肉锻炼,增强肩部肌肉力量,预防肩部疼痛。

肩膀疼痛一招解决方法

肩膀疼痛一招解决方法

肩膀疼痛一招解决方法肩膀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它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肌肉疲劳、姿势不当、受伤或患有疾病等。

对于许多人来说,肩膀疼痛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了解肩膀疼痛的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招解决肩膀疼痛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要解决肩膀疼痛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出引起疼痛的原因。

如果是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的肌肉疲劳,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放松肌肉来缓解疼痛。

此外,也可以通过按摩、热敷或冷敷等方法来缓解肩膀疼痛。

如果是因为受伤引起的疼痛,应该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对于患有疾病引起的肩膀疼痛,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减轻疼痛并恢复肩膀功能。

其次,要解决肩膀疼痛问题,平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是保持良好的姿势,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该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其次是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可以通过定期进行肩部和背部的运动来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预防肩膀疼痛的发生。

另外,也要避免过度使用肩膀,减少对肩部的压力,避免受伤和疼痛的发生。

最后,要解决肩膀疼痛问题,也可以考虑一些辅助治疗方法。

比如可以尝试针灸、艾灸、理疗等方法来缓解肩膀疼痛。

此外,也可以考虑一些草药或中药来调理身体,改善肩膀疼痛的症状。

但在选择辅助治疗方法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避免因为错误的治疗方法导致疼痛加重或其他不良后果。

总之,肩膀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是可以得到缓解和改善的。

希望本文介绍的一招解决肩膀疼痛的方法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你能够重视肩膀健康,注意预防和治疗肩膀疼痛问题,保持健康的肩膀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综合康复措施预防卒中后偏瘫性肩痛81例临床观察

综合康复措施预防卒中后偏瘫性肩痛81例临床观察

1 . 1 一般 资料
院康复一科卒 中后 住 院患者 , 随机 分为 2组 。治疗 组 8 1
例, 男 4 6例 , 女3 5例 ; 年龄 3 5— 8 l岁 , 平均( 6 4 . 3±8 . 6 ) 岁; 病程 ( 1 2 . 3 8± 5 . 4 6 ) d 。对 照组 8 2例 , 男4 8例 , 女3 4
( 河 北省 石 家庄 市第 一 医院康 复一科 , 河北
【 关键 词】 中风后遗症 ; 偏瘫 ; 肩痛 ; 康复
石 家庄
0 5 0 0 1 1 )
【 中图分类号】 R 2 5 5 . 2 ; R 7 4 3 .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 I ) 2 — 2 6 1 9 ( 2 0 1 4 ) 0 1 — 1 3 0 3 1 — 0 2
1 . 3 . 2 . 1 康复宣教
对患者进行相应康 复知识的宣传 教
育, 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体位 。① 良肢位 的摆放 ( 上肢 ) : 仰
卧位时头枕在枕头上 , 患肩 稍垫起 防止 肩后缩 , 患 侧上肢 伸展稍外展 , 前臂 旋后 , 拇指指 向外方 ; 健侧卧位时头用枕 头支撑 , 躯干 大致垂直 , 患侧肩带充分前伸 , 肩 屈曲 9 0。一 1 3 0。 , 肘与腕伸展 , 上肢 置 于前 面的枕 头上 ; 患 侧 卧位 时
5 %~ 8 4 % “ 。H S P不 但 影 响患 者 上 肢 运动 功能 的 恢 复, 对 日常生活能力 的提高 产生影 响 , 而且 还阻碍 了患 者 整体康 复的进程 , 因此 H S P预 防应该 作为 卒 中患 者早 期 康复 的 目标之一 。2 0 1 1 —0 5 _2 0 1 3一 O 2 , 我们在 西医常 规 干预治疗 基 础上 对 卒 中后 患者 采 用 综 合康 复 措 施 预 防

肩膀疼痛的治疗方法

肩膀疼痛的治疗方法

肩膀疼痛的治疗方法肩膀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肌肉劳损、关节炎、肩袖损伤等。

肩膀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肩膀疼痛治疗方法。

首先,休息是治疗肩膀疼痛的基本方法。

适当休息可以减轻肩膀的压力,促进肌肉的恢复。

当肩膀疼痛时,可以暂停进行剧烈运动和重负扛举,避免用力耸肩,保持良好的姿势,以减轻疼痛的程度。

其次,热敷和冷敷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肩膀上,每次约15-20分钟。

冷敷则可以减轻炎症和肿胀,可以用冰袋或冰块包裹在毛巾中,敷在肩膀上。

使用热敷或冷敷时,应注意不要过度,以免造成皮肤烫伤或冻伤。

另外,物理疗法也是治疗肩膀疼痛的一种有效方式。

例如,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增加肩膀的灵活性。

推拿、穴位按摩等手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

理疗师还可以使用热敷、电疗、超声波等物理疗法,有助于舒缓肩膀疼痛。

药物治疗也是常见的肩膀疼痛治疗方法之一。

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局部贴剂如消炎贴膏等也可以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肌肉疲劳。

但是,如果疼痛持续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除此之外,运动和康复锻炼也是肩膀疼痛治疗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肩部锻炼可以增强肩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减少疼痛发作的次数和程度。

常见的肩部康复锻炼包括牵引、旋转运动、伸展运动等。

康复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

总之,肩膀疼痛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及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康复,恢复肩膀的功能。

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技巧也是预防肩膀疼痛的重要措施。

最终,如果疼痛持续严重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瘫患者产生肩痛的原因与手法治疗
来自中国康复治疗师论坛
偏瘫患者产生肩痛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长期的制动:许多偏
瘫患者由于急性期时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抢救生命上,认为早期不能活动,
从而出现常时间的制动。如肩关节长时间处在内旋、内收位时可产生粘
连性滑囊炎,引起肩痛。②不当的活动:当偏瘫患者处在软瘫期时由于
肩关节周围肌肉张力低下,韧带松弛,肩关节非常的不稳定。此时若随
意牵拉或任意活动的话就容易产生肩部损伤。③肩关节半脱位:约有
60%-80%的偏瘫患者发生过半脱位。瘫痪的上肢由于长时间重力的牵
拉引起盂肱关节关节囊结构的过度延展,从而导致肩关节半脱位.④肌张
力异常;痉挛期由于肌张力增高使肩胛骨位置异常,后缩下沉,使肱骨
头、喙肩韧带及周围软组织之间增加了磨擦,刺激软组织的神经感受器
导致肩痛。⑤肩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初期手浮肿、皮温升高、肩手痛、
屈腕、手指多呈伸直位,屈曲时受限,被动屈曲引起疼痛,后期表现为
手肌肉萎缩甚至畸形,患手可完全废用。
通过分析以上的原因,对肩痛的治疗应该有合理的运动,保持肩关
节无痛范围的活动度,防止粘连性滑囊炎的产生。松动肩胛骨,纠正关
节盂和肱骨头的位置,恢复肩关节的正常锁定机制。对肩周围肌肉及软
组织的按摩,以及对相关肌群的揉压、弹拨、捏拿、提弹等方法不仅可
以放松肩周围异常增高的肌肉,同时还可促进本体感觉的输入。通过各
种手法降低异常的肌张力,减少活动中不必要的磨擦。缓解了肩关节周
围的肌肉痉挛,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使渗出、水肿减轻,新陈代谢增
强,减少了酸性代谢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使肩部疼痛减轻,为康复
训练早而好的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