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考试资料(整理版)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整理版)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 10个

1. 德育目标的序列: 把同一目标中不同层次的德育要求按程度不同的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合理组

成一个承前启后、相互照应的目标体系。

2. 澄清反应法: 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作出反应,鼓励他们进行积极思维,以澄清其 理解能

力、感情、抱负、态度、信仰,检查其生活、行动和思想。

3. 德育隐蔽课程: 在正规德育课程计划之外,并非教师有意设计但却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 生积极促

动与影响的道德教育内容。

4. 公正团体法: 旨在通过改变学校的道德气氛以形成一种集体协作、共同负责的精神并建 立一种有

利于集体发展和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方法。

5. 品德意应能力: 是个体面对道德情境而形成一定的道德意向、道德态度并推动道德行为 的能力。

6. 三维结构说: 班华认为,一切品德的形成都通过人的心理活动,一切品德的心理结构都 包括心理

内容维、心理形式维和心理能力维,每一维都有自己的亚结构,个体的品德是这三 种要素的有机统一。 7. 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乃指通过德育过程使个体实现自身的道德需要与愿望,以从中体 验到某种

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与愉悦的功能。

8. 德育: 乃是教育者依据教育对象品德生成的规律,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育对象的道 德认识并

引导其外化为道德实践,以实现其道德人格的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的教育活动。质 言之,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9. 道德讨论法: (道德两难论法)又称为新苏格拉底法( the new-Socaratic

approach

是旨在引导学生就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进行讨论,以诱发其认知冲突、促进其积极的道德思 维和道德判

断发展的教育方法。 10. 道德能力: 个体处理道德意识与道德活动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对自身活动予以调 节和支配

的一种能力,包括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意应能力、道德控制能力、道德决策能力等 成分。

11. 德育过程: 以促进学习者品德的生成、完善为目标,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参与的双向互 动的教育

活动过程。

12. 明示法: 直接地、外显地通过学习者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而发生影响的道德教育方法。

13. 情感陶冶: 即通过设置教育情境以使学生获得道德成长和情感熏陶的一种教育方法。

14. 母爱式关心途径: 以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为教育过程中的基本人际关系,以关心学 生的人类

之爱参与教育对话,并创造机会使学生在关心活动中学会关心,是以情感人、以情 育人的教育方式。

15. 所谓个体道德社会化: 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 程。

16. 补:八条目 四主德 二. 简答题: 5 个

( 一 ) 如何理解体谅关心模式的道德教育观

1.

), 就是个体通过接受教育以学习自身生活其中的社会所积累的道德

将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和行为,并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

涂尔干 五爱教育 知识即美德 柏拉图

学校道德教育应满足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基本需要 道德教育的基础

和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鼓励学生试验各种不同的角

色和身份,促进其成熟的社会判断和行为 注重榜样的道德感染力的

教育作用,反对高度理性化的道德教育方法 教育即“学会关心”

2.

3

.

5.

(二)试述价值澄清模式的道德教育观

反对向儿童灌输没有为公众认可的价值内容 重视理智和思维在儿童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价值澄清的过程是价值教育的中心 坚持价值的经验特性、反对普遍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原则 反对价值教育中任何灌输的方法与企图 教师在价值澄清过程中处于“中立”地位

( 三 ) 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1. 为什么爱国? 人之为人的天然要求;情感依恋与身份认同。国家与个人利益关系的一致性;

2. 爱什么样的“国”?

( 1)祖国:无条件的义务、 责任,祖国无论贫富、 盛衰, 都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凭靠;

(2) 国家:有条件的理性选择,只有真正代表最广大民众的利益、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生活愉 悦的国家才值得人们去爱。

爱祖国是一个普遍的原则(不能存疑) ,爱国家则是一个政治原则(是可以选择的) 。 爱国主义工国家主义。

3.爱祖国的什么?

(1) 爱祖国的过去(爱祖国的现在爱祖国的将来

(2) 爱祖国的内容:自然实体维度人文实体的维度政治经济实体的维度(

(3) 合理的爱国主义必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相对的。

4. 在我国, 爱国主义是一种 “主义信仰”,难以转化为学生具体的行为规范。 爱国主义不能单 靠德育工作者,而应诉诸全部人文课程和全体教师的努力。

( 四 ) 如何理解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发展

的共同特点与发展趋势

1. 2. 3. 4. 5.

( 五 ) 如何理解德育的文化功能

1. 德育的文化功能乃指,德育对整个社会的文化结构所产生的客观影响,既包括对积极文化 内涵的传

承和对消极文化内涵的拒斥,又包括对新型文化的创造与发展。

2. 文化的内涵及其与德育的本源关系 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说,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关涉价值和价值观念的

教育,而价值和价值观 念又是一切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因而,道德和道德教育借助于价值和价值观念这一中介而与 文化发生着天然、本体的关联。

3. .学校德育基本的文化功能

(1)学校德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即维持原有文化及其结构、保持文化相对稳定性的功能。

(2)学校德教的文化创新功能 实现着对文化的 “再造”,推动并促进着文化的创造与变革。 学校德

育通过赋予人以理性

意识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新型文化的创新。

( 六 ) 列举五本德育原理的经典著作

檀传宝 . 德育原理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钟启泉,黄志成 . 西方德育原理 [M]. 太

原:陕西人民出版社 赵敦华 . 西方哲学简史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 2. 3. 4. 5. 6. 反对灌输是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共同呼声 “主知主义”是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主要支撑

道德相对主义在理论上被普遍接受 形式主义道德

教育理论由盛及衰 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趋向“多学

科整合”

张世英 . 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石中英 . 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七 )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特点 内圣外王的道德教育目标 高度政治化的道德教育内容 伦理本位的道德教育传统 向内用力的道德教育方法 积极入世的人文主义情愫

( 八 ) 如何理解德育首位

1. 目前我们所提的德育首位,不是德育原理上所讲的德育,而是政治化的德育或德育的政 治化,不具严格的学术意义。

2. 那么,教育学究竟应如何理解“德育首位”这一命题呢?

a ) 德育首位并不意味着要从理论上给“五育”划分等级次序,首位只是“重申”了德育的重 要

性,其前提是“五育并重” 。

b ) 德育首位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其他 “四育”的要求, 也不是要为德育争取更多的教育时 间;

c ) 德育首位并不意味着对“五育”的精确定位,也非德育高于一切、冲击一切的借口;

3. “德育首位”只是我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要求,只能对其进行历史的分析与理解, 方能把握其历史语境与现实意义。

( 九 ) 如何理解德育过程的本质

1. 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造就道德行为主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个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 德个体化两个方面。

2. 个体道德社会化是通过道德教育使个体接受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 ,以内化为个体的道德 观念与信念并外化为品德行为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 个体成为能适应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精神生活、伦理生活、日常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人。 )

3. 社会道德个体化是使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体现每个个体一定个性的道德。

4. 社会道德内化的辩证法。 ( 1)社会道德只有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才能表明自身(存在与价 值)的合理性; ( 2)个体只有内化了社会道德,才能获得社会的 ( 角色) 认同、接纳;(3)德

育过程就是如何采取巧妙的方式实现社会道德的内化,是个体道德社会化与社会道德个体化 的统一。

( 十 )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道德教育观点 模仿学习可以形成学习者的道德行为 学校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榜样的道德示范作用 道德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道德教育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自我调节

能力 如何理解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4.

1. 2. 3. 4. 1.

2.

3.

4.

德育过程是一系列矛盾运动的过程,是复杂的精神运动过程。 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

学校德育过程受社会的政治环境、 经济发展、 文化氛围、 道德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德

育目标要求与学生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内部矛盾、主要矛盾) 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道德发展实

际或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 是学校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

践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主体内部的矛盾)

(十 1. 2. 3.

(十二)如何理解品德形成的内在机制

1.品德的形成是在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中,在个体的教育性活动与交往中实现的。它要实

现两个转化: ( 1)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主体的道德观念与信念; 念

与信念通过教育性实践外化为情感与行为。外化7内化7外化。 2. 品德形成的内化机制

总之,品德的内化就是个体对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的认知、筛选和接纳,使其成为自 己品德结

构的组成部分,并转换为道德观念,成为支配自己道德情感与行为的内在力量。

3. 品德形成的外化机制 个体把已经内化了的道德观念、信念转换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

4. 总之,道德的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是受教育者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部机 制;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 十三 ) 当前调整我国德育目标的基本原则 坚持道德教育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遵循道德教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实现道德教育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追求道德教育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的统一

三 . 论述题

1. 论述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特征及基本的道德教育观点 一、 柯氏理论的核心:儿童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改造为道德两难故事法。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1-9 岁,小学低中年级,以行为的结果或行为是否与自身具有 利害关系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 ;

阶段 I ——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避免惩罚与服从权威) 阶段 II ——个人的工具主义取向阶段(是否满足自己的利益) 水平二——习俗水平( 10-15 岁,小学高年级起,以行为是否满足社会的期望和他 人的需求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 ;

阶段 III ——人际协调取向阶段(行为是否得到别人的喜欢、赞扬,为别人着想) 阶段 IV —

—法律和秩序取向阶段(遵守社会权威与社会制度)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16 岁-,青春期至人格成熟,以行为是否符合普遍性的道德原 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 ;

阶段V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行为是否符合协商一致的公正契约)

阶段 VI ——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阶段(以全人类普遍遵循的道德原则为基础的良心决 断)

其他实验的支撑: (1)安乐死。欧洲一病妇,只能维持 6 个月,要求医生给她一点吗啡 结束其生命。 医生该不该满足其要求? ( 2)乘船旅行, 救一个重要人物还是救一群人?得出 了大致一致的结论。

(二)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征 1.道德发展阶段的认知先决性(基础,平行) ;

2.道德发展阶段的质变性(事实到理性、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他律到自律) ;

3.道德发展阶段的结构整合性(由低到高、建构) ;

4.道德发展阶段的恒定顺序性 (儿童的道德发展都是按阶段、 顺序向前发展的, 不会逾 越某

阶段;处于阶段 4 的人,决不会在阶段 2 和阶段 3之前就发生,也没有一个人是从阶段 5 再回到阶段 4 的,所有处于阶段 4 的人都是从阶段 3 发展而来的) ;阶段发展可以滞后但 不能加速。

5.道德发展阶段的普遍性(适用于所有国家、所有文化的所有人)

(三)柯氏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道德教育观

(一) 不能将道德原则直接传输给学生 儿童的道德思维是按一定顺序分阶段、渐进发展的。不能直接教授学生不理解的抽象的 道德原则,它只能形成一些关于道德的概念,而不能形成道德判断。

(二) 不能使用权威向儿童灌输任何道德观念 成人的道德观念不等同于儿童的道德观念, 儿童有自

己的思维方式—— “儿童是哲学家” 。

柯尔伯格的儿子 4 岁时突然不吃肉了——素食主义运动。儿童的道德思维是与他的认知发展 水平相适应的。任何灌输都适得其反。

(三) 道德教育必须首先了解儿童实际的道德发展阶段 不能超越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不能以高人一2)道德主体已有的道德观

1. 2. 3. 4.

等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居高临下的说教。应首先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然后循此予以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促进儿童的道德向更高一阶段发展成人的道德说理应在高于儿童现有水平一个阶段时,才能被同化到儿童的思维中去;儿童拒绝接受低于其已有水平的信息,也不能理解高于他们2 个阶段的信息。——远远高于或远远低于其发展水平的教育都缺乏效率。

(五)合理设计道德两难问题以引发儿童的道德认知冲突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种内在的发展,而非靠外来强制的发展。原有经验的组合,道德情境的冲突——两难问题。

2.论述品德形成的内在机制影响个体品德形成的外部因素只是一种可能性和条件,其最终形成需要教

育支持下的主

体自身的能动性。遵循的轨迹是:从外界的各种教育条件7主客体相互作用7再到主体自身的感悟。质言之,品德的形成是在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中,在个体的教育性活动与交往中实现的。它要实现两个转化:(1)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主体的道德观念与信念;(2)道德主体已有的道德观念与信念通过教育性实践外化为情感与行为。外化7内化7外化。

(一)品德形成的内化机制总之,品德的内化就是个体对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的认知、筛选和接纳,使其成为自己

品德结构的组成部分,并转换为道德观念,成为支配自己道德情感与行为的内在力量。这一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感受(信息、表象);分析(道德情境、道德问题);选择(对符合原有的品德结构予以同化;对不符合原有的品德结构予以顺化,形成新的结构体系。

(二)品德形成的外化机制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个体品德的外化——即转换为道德行为。即从内部精神动作

向外部物质动作的转化;也就是说,个体把已经内化了的道德观念、信念转换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道德的外化过程。它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意志的增强;道德习惯的养成等环节。林崇德在《品德发展心理学》中将其概括为 4 个阶段:(1)道德活动的开始(明确道德问题);(2)道德途径的确认(受已有的道德动机和道德习惯的影响);(3)作出道德决策;(4)实施道德计划(道德观念7道德行为)。

总之,道德的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是受教育者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部机制;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客体相互作用的途径是活动;一切外部因素要通过主体内部矛盾起作用。

3.材料题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00468

绝密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认为德性由纪律精神二牺牲精神二意志自由三要素组成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德海姆 2.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特别是施加或改变一种条件,以引起研究对象某种现象出现 而进行观察的方法是 A.经验总结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3.品德包括思想品质二政治品质二法纪品质和 A.德行品质 B.道德品质 C.德育品质 D.教育品质 4.古代学校德育内容相对丰富,基本目标是 A.自由 B.平等 C.明人伦 D.博爱 5.从他性和情境性,是以下哪一年龄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A.婴儿期 B.童年期 C.幼儿期 D.少年期 6.德育目的在于使人们形成信仰上帝二绝对服从二忍耐二勤劳二节俭二禁欲等宗教思想道德品质 的是 A.欧洲中世纪 B.中国奴隶社会 C.欧洲奴隶社会 D.中国封建社会 7.在德育上提出 明明德 二 亲民 二 止于至善 三大纲领的是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德育原理考试

德育原理第一讲德育本体论-何谓德育 主要内容 一、德育即道德教育二、以心育代德育三、心育学科之建设 一、德育即道德教育 (一)德育概念的泛化 1.古代德育概念 ?在我国古代,“德”的本字为“惪”。《说文·心部》:“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从直,从心。”《段注》说:“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本义是对人讲理,于已无愧。 ?古代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称。“德育”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I. kant)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或“实践教育”。 ?英国学者斯宾塞(H. Spencer)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中国古代教育的几个重要特点: ?一是文史哲不分家; ?二是文理不分家; ?三是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不分家。 ?所以古代中国没有独立的所谓“德育”,德育融入一切形式的教育中,由此形成了重德的教育传统。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的宗旨。 ?1912年,蔡元培撰文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德育”的外延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德育范围也有所不同。 ?人类最初的社会意识并没有分化为今天所谓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礼仪之类相对独立的形态,但是的道德同社会意识的其他方面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 ?英语中,moral(道德的)ethical(伦理的)两个词,分别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原意都是“遵从习惯或习俗”,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 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广义的“思想教育”(ideological education)。 2、近代德育概念 ?近代以来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化。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之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规范的成分。 ?西方的道德教育走向独立。西方中世纪主要通过宗教实施道德教育,近代以来西方各国试图改变这种局面,用世俗化的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在近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 3、新中国成立后德育概念的演化 (1)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 A.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 B.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年12月15日),“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年11月) C.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 (二)德育概念泛化之弊端 ? 1.理论上的错乱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显然在指向、

自学考试《德育原理》笔记

自学考试《德育原理》笔记 1.德育规律的特性: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稳定性。 2.德育原理的形成阶段:⑴萌芽阶段:⑵独立科学阶段: ⑶真正科学阶段: 3.“德”的基本涵义:指人的合乎“道”即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规范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育”指培养人的品德,即培养人的合乎“道”即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规范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 4.德育是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修一定社会的思想形成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是品德的活动。 5.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传、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教育4个部分组成。 6.品德的要素:知、情、意、行。结构是由品德内容、形式、能力以及内部动机和外显行为等多方面、多因素、多层次构成的多水平、多序列、多形态的动态的、开放性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7.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是教育内容中四个相对独立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首先,它们统一于培养人的活动之中,存在于教育的整体结构中。其次,是互相渗透的,德育中包含哲学世界观、政治、法律、道德等知识的传习、健身观念的培养、审美情趣及情感的陶冶;也说明智体美育中包含有德育。第三,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因为人的身心、品德、智力、体质、审美能力之间是对立统一的。总之,我们应该从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区别中更好地把握德育的本质又从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中更好的认识把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8.品德和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两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现象。它们密切联系是因为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个人品德的社会前提和基础,离开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就谈不上人的品德。而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通过个人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即社会上许多人的品德也构成或品德社会的精神面貌、政治倾向、法律秩序、思想状况和道德风尚与习惯等。它反映着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的发展水平。区别是因为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发生、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它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具体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它既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又受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制约,它是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品德发展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9.品德结构的一致认识和趋向: 1,大多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品德结构研究的最一般的方法论,并具体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品德结构因素分析和综合,这在指导思想上几乎是共同的、趋向性的。 2在结构系统因素分析上,大多认为品德结构是多维度、多水平、多序列的众多因素构成的

德育原理试题库

德育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教育家()首先提出的。 A 、马卡连柯 B 、赞科夫 C 、苏霍姆林斯基D、加里宁 2、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D、强调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 3、我国新时期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公民道德”指的是() A、私德 B、社会公德 C、国民公德 D、职业道德 4.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 A、推理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道德两难法 5.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 A、品德情感 B、品德行为 C、品德认识 D、品德意志 6、关于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德育目标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强调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忽视基础文明教育和道德教育 B、心理品质的发展也作为德育目标的要求 C、不仅重视思想准则、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培养,而且强调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 D、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对其中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分开来 7、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 ) A 、1990年B、1993年 C 、1994年D、1995年 8、学校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品德教育 9、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 ) A、德育原则 B、德育规律 C、德育方法 D、德育规则 10、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 A、示范法 B、讨论法 C、陶冶法 D、讲解法 11、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拉斯 12、我国新时期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公民道德”指的() A、私德 B 、社会公德 C 、国民公德D、职业道德 1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 、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 、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选择 15、学校实施德育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团队活动 D、校会晨会 16、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拉斯 17、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德育规律 B、总结德育方法 C、探讨德育现象 D、研究德育功能 18、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 A、推理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道德两难法 19、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并利用学生本身存在的优点克服缺点错误,这种做法主要遵循了( )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品德发展是指() A.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B.个体在学校学习中品德变化的过程 C.个体从成熟到衰老时期品德变化的过程 D.个体在家庭影响下品德变化的过程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道德知识的德育方法是()A.示范法B.讨论法 C.陶冶法D.讲解法 3.关于品德修养与德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品德修养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统一的,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 B.品德修养主要用外烁的方法,德育主要通过内省的方法 C.德育的对象和品德修养的对象是一致的 D.品德修养和德育活动过程的主要矛盾是相同的 4.把学生品德分为若干因素和项目,每个因素或项目分为若干等级并用评语来表示,这种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方法是() A.评语定量法B.加权定量法 C.测试评分法D.评语定性法 5.下列关于德育工作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 B.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和政教处的管理者 C.德育工作者指履行德育职责的专业人员 D.德育工作者指班主任、德育课教师 6.“德育与社会发展不总是同步的”这一事实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A.德育与社会发展间没有必然联系 B.德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德育可能超前于社会发展 D.德育可能滞后于社会发展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第 1 页

德育原理考试重点98372

1.人类的德育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等几个阶段。 2.德育思想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理解)。德育思想基本上是前德育理论形态(准形态)。 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或者灌输给学生)给学生。(精确) 4.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与道德的本质(判断)P65-68 5.德育的目的、任务只是人们对德育活动的一种主观期待和设定,属于“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德育的功能、实效客观效果和能量只是反映了“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的问题,而德育功能则须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 6.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规范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他律,社会理性则表现为一种自律。<真正的道德应该是自由的,而自由的道德发自“本心”而非“良心”。>(理解) 7.德育的教育性功能的实现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掌握) 8.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理解)。意念性知识、符号性知识。 9.“新性善论”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儿童的道德学习是由内而外的。 10.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作更为概括性的说明(或人的道德发展经历的阶段有哪几个): 道德发展可以概括为:“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过程。 无律阶段是指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是指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是指儿童(青少年)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 道德发展的“自由”阶段是道德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一阶段,道德主体对道德的认知已经达到了所谓的“化境”,对自我与世界、绝对与相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等的对立统一的认识都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道德情感也具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在道德行为上则是完全“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德价值的“自然流泻”(就是具有中国古人所言的“圣贤气象”)(重点理解一下) 11.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应由的三个基本维度构成: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教育素养。教育素养包括教育信念、教育观念、教育技能。 12.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之间有三重关系:1、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 2、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3、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13.德育目的作为一种对活动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应当具有以下几个规定性:1德育目的应具有价值性 2德育目的应具有预见性3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4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 14.德育目的应该具有以下功能:首先德育目的有教育功能,表现为三点: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 15.理想的德育目的最终是提升人格,是应然的状态,现实的德育目的是在于养成现实生活所需要的基本德性。 16.何谓“品德”,国内的两大理论:①班华教授关于品德的“三维结构说”。班华认为,品德是由品德的心理形式维(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品德心理内容维(道德立场、观点等)、品德心理能力维(道德能力、策略) 17.道德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要形成由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所构成的个体的品德或“德性”。(填、精确) 18.德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品德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德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德育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德育活动的具体目标。德育目的是通过德育目标实现,大的方面(目的);德育目标有助于德育目的的实现,细化、分层次(目标)。 19.在当代社会,尽管由于历史与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世界各国德育内容的千差万别,但是德育内容在发展的趋势上仍然有一些趋同,表现如下:1对“全球伦理”的确认。2对综合道德能力培养的共识。3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从构成角度看,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文明习惯、基本道德(美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四个层次。 20.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哪些属于基本的道德品质P170-171(选择) 21.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应当注意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爱“祖国”与爱“国家”(祖国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概念,而国家则是一个政治概念)2.“爱国”与“爱人类”3.爱国与改革开放4.爱国情感与爱国行动 22.活动课程实际上是道德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形式。(精确掌握) 23.德育的隐性课程改造的重点或方向是隐性课程的优化而不是它的“显性化”。(精确掌握)德育的隐性课程直接影响存在的领域主要是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

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 卷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卷 (课程代码0046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 D.杜威的《教育上的道德原理》 2.在我国,最早使用“德育”这一专门术语的是

A.《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B.王国维的论文《论德育之宗旨》 C.唐钺编著的《德育大辞书》 D.王克仁等编写的《中国教育辞书》 3.德育效果问题指的是 A.“德育是什么”的问题 B.“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C.“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D.“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 4在德育的诸种社会性功能中,首要的是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 D.生态功能 5.学校德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初期 6.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是学校德育的 A.民主化 B.世俗化

C.平民化 D.科学化 7.德育目的会对学生在观念上和行为上构成警示和规范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 A.规范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8.立足于普通大众的道德需要,致力于发展所有人所必需的品德,旨在尊重和发展所有人的价值、尊严与个性,这一德育目的属于 A.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 B.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 C.精英主义的德育目的 D.平民主义的德育目的 9.社会学习理论是一个受行为主义影响但又有所发展的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 D.科尔伯格 10.提升直接德育课程实效的关键点是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A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 2、德育的功能是()、( )。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和()。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 述) 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 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样才能 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 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 《德育原理》(A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 )、(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活动条件)。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影响)、(通过国家对德育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影响)、(通过控制社会文化环境来影响)。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F )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F )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F )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F )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R )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F )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 (A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 )、( )、( )、( )。 2、德育的功能是( )、( )。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 )、( )、( )。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 )、( )、( )。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 )、( )。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 )和( )。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述) 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 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 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 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 《德育原理》(A)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 )、(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德

00468德育原理 全国2013年7月自考 试题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柯尔伯格 C.赞科夫D.凯洛夫 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 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 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 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D.信仰敬拜活动 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 A.社会适应说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D.自我建构说 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 A.独立性B.滞后性 C.超前性D.不平衡性 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D.德育方针政策 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 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 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

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A.评比法B.品德评价法 C.奖励法D.操行评定法 11.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确立班集体的共同目标B.形成优良班风 C.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D.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 12.制约个人品德修养的条件主要包括社会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和 A.身体条件B.知识水平 C.智力水平D.自身的主观条件 13.品德测评的关键是 A.分析B.指导 C.运用D.系统化 14.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特点的年龄阶段是 A.少年期B.童年期 C.幼儿期D.青年初期 15.管理手段具有强制性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6.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17.品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是 A.实践法B.陶冶法 C.评价法D.内省法 18.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要求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的A.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B.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D.持续性和连贯性规律 19.新时期我国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这反映了我国德育的A.统一性B.全民性 C.全面发展性D.整体性 20.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德育原理考试重点.doc

分值分布 不定项选 10*2 判断 15*1 简答 25 论述 12+13 案例分析 15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1、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要遵循“守一而望多”,所谓“守一”:意严 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 2、中国德育理论较长时间认为的一种“转化理论”是片面的。 3、定义: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 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4、古代德育的特征: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 5、现代德育的特征:学习德育的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6、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被视为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7、德育原理的特征体现在:理论性、基础性、综合性。 第三章德育本质和德育功能 1、道德教育的本质或本质功能也就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 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 2、德育功能则须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 么?” 3、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的实践意义:①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 德育目标的确定。②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③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 4、德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

5、对于正确认识社会性功能要注意:①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 性)功能。②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③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的中介。 6、德育的个体功能:生存、发展、享用。 7、对于的教育性功能:①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②德育作为 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第四章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 1、德育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 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 2、道德教育之“教”,如果理解为直接道德教育、间接道德教育及隐 性课程的统一,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学习的统一,则道德是可以教的。 3、道德教育有表象或形态上的“转化”问题,但本质上却是内发、 生长或建构的过程。 4、“新性善论”是德育主体发挥的前提之一。 5、道德发展理论:①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关注情感 方面。②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关注行为,即观察学习。③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关注认知。 6、对道德发展理论的理解:①道德发展应视为一个整体发展作综合 的理解。②对道德发展的理解应与对道德发展“年龄歧视论”的批判理解相结合。③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作更为概括性的说明。(概括为:“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过程,所谓“无律”,是指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或体验,其行为不具有严格的道德意义;所谓“他律”,是指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所谓“自律”,就是指儿童或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有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 尼尔·诺丁斯 B. 科尔伯格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马卡连柯 2.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B) A. 班杜拉 B.苏霍姆林斯基 C. 科尔伯格 D. 杜威 3.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D) A. 托马斯·里可纳 B. 威廉·贝内特 C. 爱德华·怀因 D. 尼尔·诺丁斯 4.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D) A. 威尔逊 B. 麦克费尔 C. 科尔伯格 D. 纽曼 5.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A)。 A.《道德教育论》 B.《德育鉴》 C.《训育论》 D.《德育原理》 6.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B)。 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B.德育的自然性功能 C.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D.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7.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A) A.涂尔干道德教育论 B.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 C.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 D.诺丁斯的关怀理论 8.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A)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著的《价 值与教学》的出版。 A.拉思斯 B.萨沙 C.科尔伯格 D.诺丁斯 9.诺丁斯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A) A.对自我的关怀 B.对思想的关怀 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 D.对世界的关怀 10.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D) A.综合课程形式 B.活动课程形式 C.隐性课程形式 D.螺旋式结构 11.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B) A.“符号”课程模式 B.“体谅”课程模式 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 D. 品德教育课程模式 12.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的基础之上。 A. 自然论 B. 实践哲学 C. 神学 D. 儿童心理学 13.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哪一个阶段(B)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非习俗水平 14.教师作为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是下列哪种态度(B) A、权威主义 B、中立主义 C、调合的立场 D、儿童中心主义 15.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16.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 A.知与行的矛盾 B.知与情的矛盾

德育原理(高自考版)

一、名词解释 1、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研究对象),提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 2、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修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德育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3、品德:是个人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以及宗教戒律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4、品德发展:是指个体人随着生活年龄的推移,其品德循着一定规律而发生和变化的过程。品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实践活动。 5、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6、德育内容:是指用以形容人们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是社会阶级性、民族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社会历史性和继承性的统一。 7、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修教受道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促使受教育者与社会及其发展和谐一致的过程。 8、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9、德育方法:指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0、德育组织形式:是指德育实施途径,学校、家庭、社会所实施的德育是德育主要的或根本的组织形式或途径国。 11、学校德育:是教育都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12、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3、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14、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5、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作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它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16、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其品德发展的方法。 17、品德修养:是指个人在品德方面主动进行的陶练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品德水平。 二、简答题: (1)德育内容的根本制约因素 1、任何社会的德育内容都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民族的要求。脱离一定社会、阶级、民族要求及其思想意识和教育目的、德育目标的德育内容是不存在的。 2、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需要与可能,也是制约德育内容的根本性因素。 二、学校德育内容的直接制约因素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和确定学校德育内容的直接依据主要是:1、该社会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2、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3、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2.影响德育方法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德育方法的因素是很复杂的。(1)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生产、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有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3)德育方法还受到哲学世界观的影响和德育原理原则的指导。(4)德育方法虽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但它并不是消极地被决定的,它一旦形成以后,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3.简述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答:(1)全面负责,全面安排(2)面向全班,照顾个别(3)善始善终,循序渐进(4)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4.简述德育工作者的劳动特点。答:(1)复杂性(2)创造性(3)长期性(4)主体性(5)示范性(6)连续性、广泛性 5.组织和开展好德育活动的条件是什么?答:(1)目的明确而正确。(2)德育内容正确且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

自考00468德育原理考试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柯尔伯格 C.赞科夫D.凯洛夫 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 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 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 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D.信仰敬拜活动 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 A.社会适应说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D.自我建构说 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 A.独立性B.滞后性 C.超前性D.不平衡性 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D.德育方针政策 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 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 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 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A.评比法B.品德评价法 C.奖励法D.操行评定法 11.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确立班集体的共同目标B.形成优良班风 C.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D.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 12.制约个人品德修养的条件主要包括社会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和 A.身体条件B.知识水平 C.智力水平D.自身的主观条件 13.品德测评的关键是 A.分析B.指导 C.运用D.系统化 14.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特点的年龄阶段是 A.少年期B.童年期 C.幼儿期D.青年初期 15.管理手段具有强制性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6.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17.品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是 A.实践法B.陶冶法 C.评价法D.内省法 18.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要求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的A.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B.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D.持续性和连贯性规律 19.新时期我国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这反映了我国德育的A.统一性B.全民性 C.全面发展性D.整体性 20.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A.协调各科德育关系B.控制纪律 C.规划目标D.组织德育活动

全国2006年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 A.品德的活动 B.意志的活动 C.情感的活动 D.美感的活动 2.在本质上区别于唯心主义“闭门思过”式品德修养的是( ) A.自我品德认识 B.自我品德评价 C.自我品德体验 D.自我品德锻炼 3.品德属于( ) A.集体现象 B.个体现象 C.社会现象 D.民族现象 4.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 A.1990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5.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 ) A.德育原则 B.德育规律 C.德育方法 D.德育规则 6.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 ) A.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D.社会意识形态 7.德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德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德育工作的 ( ) A.广延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连续性 8.学校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确定德育目标 B.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C.制订德育计划 D.检查和总结 9.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D.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0.不符合 ...品德测评指标体系设计科学性要求的是( ) A.品德测评各指标必须与德育目标相一致 B.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容 C.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对独立 D.品德测评各指标具有不完备性 11.协调性是( ) A.幼儿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B.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C.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D.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12.在品德行为中,能够表现个体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坚定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2020年7月全国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儿童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是() A.杜德海姆 B.杜威 C.柯尔伯格 D.班杜拉 2.狭义的品德是指() A.思想品质 B.政治品质 C.法纪品质 D.道德品质 3.人的品德是由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道德品质等四种基本品质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其发展来说,四种基本品质发展变化的大体顺序或轨迹是() A.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道德品质 B.政治品质→思想品质→法纪品质→道德品质 C.法纪品质→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 D.道德品质→法纪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 4.现代德育最初产生于() A.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关系 B.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关系 C.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关系 D.市场经济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关系 5.在下列各种社会因素中,对人的品德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1

A.社会生活条件 B.社会精神文化 C.学校德育 D.家庭和邻里社区 6.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品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的主要特征是() A.两义性 B.协调性 C.动荡性 D.成熟性 7.德育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首先是通过() A.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实现的 B.培养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政治领导人才实现的 C.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制造社会舆论实现的 D.影响社会精神文化发展方向实现的 8.学校德育最主要、最基本的基础性内容是()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法纪教育 D.道德教育 9.下列关于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没什么区别 B.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没什么联系 C.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 D.品德形成过程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德育过程是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 10.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 11.影响德育方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具有根本性制约作用的是() A.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教育者的专业素养 D.社会精神文明水平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