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考试

德育原理考试
德育原理考试

德育原理第一讲德育本体论-何谓德育

主要内容

一、德育即道德教育二、以心育代德育三、心育学科之建设

一、德育即道德教育

(一)德育概念的泛化

1.古代德育概念

?在我国古代,“德”的本字为“惪”。《说文·心部》:“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从直,从心。”《段注》说:“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本义是对人讲理,于已无愧。

?古代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称。“德育”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I. kant)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或“实践教育”。

?英国学者斯宾塞(H. Spencer)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中国古代教育的几个重要特点:

?一是文史哲不分家;

?二是文理不分家;

?三是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不分家。

?所以古代中国没有独立的所谓“德育”,德育融入一切形式的教育中,由此形成了重德的教育传统。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的宗旨。

?1912年,蔡元培撰文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德育”的外延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德育范围也有所不同。

?人类最初的社会意识并没有分化为今天所谓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礼仪之类相对独立的形态,但是的道德同社会意识的其他方面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

?英语中,moral(道德的)ethical(伦理的)两个词,分别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原意都是“遵从习惯或习俗”,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

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广义的“思想教育”(ideological education)。

2、近代德育概念

?近代以来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化。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之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规范的成分。

?西方的道德教育走向独立。西方中世纪主要通过宗教实施道德教育,近代以来西方各国试图改变这种局面,用世俗化的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在近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

3、新中国成立后德育概念的演化

(1)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

A.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

B.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年12月15日),“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年11月)

C.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

(二)德育概念泛化之弊端

? 1.理论上的错乱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显然在指向、

目的、内容、方式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各自有各自的规律。如果混淆这些区别,则会引发理论上的错乱,表现在:

?(1)无所不包的对象等于取消了概念本身;

?(2)在理论体系上存有严重缺陷;

?(3)在理论上无法使人在同一个语境下对话。

? 2.实践上的混乱

?(1)道德(思想等)问题政治化,思想(心理等)问题道德化;

?(2)在实践中让德育难以实现根本目标;

?(3)思想、政治、道德、法纪等教育问题相互混淆,容易采取错误的教育决策。(三)德育概念的回归

? 1.德育即道德教育,是以善恶判断为内容,养成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教育。明是非、辨善恶、为善行就是道德教育的目标。

? 2.回归德育本质并不否定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教育的重要性,而是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以心育代德育

?(一)德育外延拓展的必要性

? 1.从育人的内容看,狭义的道德教育显然不能涵盖育人的所有方面,而这些内容恰恰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道德问题、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等等。因此,有必要拓展德育外延。

? 2.从我国的传统文化看,我国是一个历来重视世俗生活,相对忽略宗教生活的国家,在教育上形成了十分注重社会意识教育的传统。

? 3.狭义的道德教育虽然突出了专业性,但实际工作中难以完全将其与其它各育分开。(二)心育概念之分析

? 1.对“心育”的理解

?(1)王国维的理解: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

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的宗旨。

?(2)当前的理解:把心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

2.心育概念之创新

? 1.从字源学的角度考虑,心育最能恰当表达当今“大德育”之概念。心的本义是指

人的心脏,后来引申为人的思想、性情、品行。

? 2.育人的本质就是育心:

?-政治教育:忠心教育;

?-道德教育:良心教育;

?-思想教育:信心教育;

?-心理教育:安心教育;

?-法制教育:戒心教育;

?-礼仪教育:交心教育。

三、心育学科之建设

?(一)心育分支学科之建设

? 1.心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学科相对成熟,特别是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已经取得很丰硕的成果。

但是其它学科相对薄弱,有待加强。

?(2)注重经验,缺乏科学性。把育人工作工程化、项目化,把活生生的人当作机器和物体对待。

2.加强心育各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1)育人工作实行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主动运用学科发展规律来进行心育。

?(2)对心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关键是跳出教育研究教育。如道德教育,没有心理学的支撑,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加强心育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

?我们既要看到心育各学科之间的区别,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一些道德问题可能本身就是思想问题,也有可能是心理问题。

思考题

? 1.如果把德育理解为狭义的道德教育,那么如何解决大学德育课程与中小学德育的相适应问题?

? 2.设想一个新的概念来代替过去的“大德育”,并说明理由。

第二讲德育功能论-德育何以必要与可能

主要内容

一、德育之功能二、德育之必要性三、德育之可能性

一、德育之功能

?(一)人的存在

? 1.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人的社会性在于人的道德性。道德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都是经济关系的反映,但道德关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最为久远。

? 2.人的道德存在:道德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人的三条命:

?天命-自然之命;

?人命-政治之命;

?己命-道德之命。

? 3.人的教育存在

?个体都具有可教育的天性;

?个体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

(二)德育即育德

? 1.从无德走向有德;

? 2.从缺德走向全德;

? 3.从有德走向美德。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真人就是占有自己的人,就是有大爱大德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三)道德关怀与道德救济

? 1.物质关怀与道德关怀;

?道德关怀的根基:爱。

? 2.道德惩罚与道德救济;

?道德惩罚在本质上一种心理惩罚,是一种比肉体惩罚、制度惩罚更为残酷的惩罚。

对于道德上的过失学生,应当给予更多的道德关怀与道德救济。

二、德育之必要性

?(一)对德育必要性的质疑

? 1.道德虚无主义的挑战

?老子、尼采的观点:道德教育就是造就险恶的社会、虚伪狡诈的人。

?老子:见素抱朴,绝仁弃义。

?尼采:上帝死了。

? 2.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

?强求道德上的一致性,反而不道德。

? 3.道德生成论的挑战

?(1)“道德天赋论”

?“仁义礼智信,非由外铄也,我所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道德出于“良知”、“良能”。

?道德就是“善良意志”的“绝对命令”。(康德)道德属于理性世界,而教育属于感性世界,它不可能为理性世界提供任何普遍的道德原则。——教育无助于道德。

?(2)“环境自发影响论”

?道德如口语是自然习得的,而不是学得的。有意的道德教育几乎是多余的。

?(3)“取消学校德育论”

?学校管智育,家庭和社会管德育。

(二)德育必要性之论证

? 1.品德的三种境界:朴德、觉德与诚德

?朴德:基于生物意义上的道德,具有本能性;

?觉德:出于对义务或责任的认识而形成的道德,康德:“合于义务”。

?诚德:诚就是自觉了的不自觉,诚德是后天修养形成的,是高度自觉后的不自觉行为。康德:“出于义务”。

? 2.品德生成的自发性与自觉性

? 3.品德生成的多源性与学校德育的主导性

?多源性:学校、社会、家庭。

?主导性:德育主体;德育方向、内容;德育手段等。

第三讲德育内容论——德育教什么

主要内容

一、德育内容审视二、德育内容编订三、德育走进生活

一、德育内容审视

?(一)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演变

?内容是由目标决定的,不同时期的德育目标决定这一时期的德育内容。

?问题:从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演变分析道德教育(狭义)的特点。

1.第一阶段:建国初期—文革前

?(1)50年代初:

?小学德育目标: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

?中学德育目标:发展学生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

?(2)1954年《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中学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是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培养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和共产主义的道德。”

?(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在一切学校中,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群众观点和集体观点(同个人主义观点进行斗争)、劳动观点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观点(同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主张劳心劳力分离的观点进行斗争)、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斗争)”。

?(4)60年代,中共中央《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

?小学: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

?中学: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步对学生进行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质和革命意志,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反动思想的侵蚀,逐步树立工人阶级的世界观。

2.第二阶段:文革期间

?(5)十年动乱期间:

?学校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兴无灭资”、“防修反修”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

3.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1993年

?(6)1980年5月,邓小平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立志作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

?(7)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8)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86年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

4.第四阶段:1993年以后

?(9)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0)1993、1995年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纲要》:

?小学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德育纲要》中德育内容

①热爱祖国的教育;②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③热爱人民的教育;

④热爱集体的教育;⑤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⑥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⑦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

⑧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⑨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初中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5.第五阶段:新课程改革之后(2001年)

新课程强调德育目标与内容:

(1)回归生活;(2)回归儿童;(3)回归人本身;(4)回归德育。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德育目标与内容的特点

1.方向体现社会主义特色

?(1)始终把热爱社会主义作为一贯要求;

?(2)始终强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始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目标体现层次性

?从广义的德育目标看,德育目标呈现层次性:

?-基础目标、社会目标、政治目标;

?合格人-合格社会人-合格政治人。

?-底线目标、提高目标、升华目标;

?守德守法-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低度目标、中度目标、高度目标;

?社会公德-个人私德-职业道德。

?-初级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

3.内容逐步完整

(1)从片面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到重视基础道德和基础文明教育;

(2)重视道德心理品质的培养;(3)从只重视准则、规范到重视道德能力。

(三)德育目标与内容之反思

1.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偏失与端正

?表现:

?-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

?-政治教育高于道德教育。

?问题:在现代社会中,道德人与政治人哪个更为重要?

2.德育目标的层次与衔接

?新时期的总体目标:接班人。

?(1)德育目标由无层次到有层次

?无视儿童的认知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

?(2)具体到道德教育,层次不明显

?(3)不同阶段德育目标的衔接问题

?应当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3.德育内容的缺失与补全

?(1)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重知的教育,忽视情、意、行的教育。

?(2)正面道德张扬与负面道德辨识;

?历史与现实。

?(3)专门德育与全面德育。

?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各门学科都要负起育人的职责。

?停留于文件、要求、宣传上,而不是行动与具体的措施上。

4.德育内容的生活抽象与融合

?(1)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但不是高于生活,而是要回归生活,指导生活;

?(2)生活是复杂的,就是要以复杂的态度正视生活,也要以复杂的态度正视德育;

?(3)生活是变化的,既要坚持德育价值观的一唯性,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

二、德育内容编订

?(一)德育内容编订之依据

? 1.个体品德之结构

?德育内容必须涵盖个体品德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

? 2.社会道德规范体系

?社会公德、个体私德、职业道德。

?“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梁启超《新民说》)3.理想道德人格之期待

?三达德:仁、智、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

?五常德:仁、义、礼、智、信。

?“夫仁、谊(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也。”(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4.儿童心理发展之规律

?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

?思维发展:具体到抽象;情意发展:不稳定到相对稳定;行为特点:自控差到自控强。

?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应体现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二)德育内容之编订

1.幼儿小学阶段德育内容

?知:目标:知事、知礼;

?内容:编写识字、求知、做人“三合一”的一体化教材,使孩子在发蒙中识字,在识字中求知,在求知中学做人。古代蒙学教材堪为典范。《三字经》、《千字文》等。

?情、意:目标:感动、坚持;

?内容:游戏、故事等形象化的教育。

?行:目标:克己;

?内容:以养成良好个人习惯为内容的行为训练。良好的习惯本身就是美德。生活、

学习。

2.中学阶段德育内容

?知:目标:知史、知理;

?内容:编写“系列例典”作为品德教育的专用教材。初中高中共计六年,相应以“守信例典”、“苦读例典”、“勤工例典”、“节俭例典”、“报国例典”、“御侮例典”为内容编写六册教本。

?情、意:目标:感恩、克难;

?内容:表演、活动、体验等情境化的教育。

?行:目标:自觉自为;

?内容:以践行责任、养成为合群、利群之良好个人品质为内容的行为训练。志愿者、义工等。

3.大学阶段德育内容

?知:目标:探知、辨惑;

?内容:开设具有思辨性质的道德哲学课。

?情、意:目标:自省、诚意;

?内容:以文学、艺术作品鉴赏为内容的学习与道德体验。

?行:目标:诚行范为;

?内容:以养成正己、明己、诚己等个人职业品质为内容的行为训练。建设范型文化。(三)德育内容之衔接

? 1.纵向之衔接

?幼儿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大学阶段。

? 2.横向之衔接

?(1)德育专职教师与非专职教师之衔接;

?(2)学校、家庭与之社会之衔接。

?家庭:养育;

?学校:训育;

?社会:化育。

?参见龚宝善:《德育原理》,台湾开明书店。

三、德育走进生活

?(一)德育与生活

? 1.生活是德育内容的来源

?生活就是人在其生命过程中各种活动的总称。

?生活意味着生存,但又不满足于生存:物质性与精神性;

?生活意味着秩序,但又不局限于秩序:稳定性与变动性;

?生活意味着适应,但又不停步于适应:适应性与超越性。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道德知识来源于道德实践,道德实践就是生活实践,不存在离开生活的道德实践。

?知性道德是生活的抽象,它可以回归生活,也可能远离生活。

? 2. 生活需要道德教育的指引

?--道德生活以生活道德为前提;

?--道德人格以道德教育为保证;

?--道德生活问题需要道德教育来解决。

? 3.生活能够实施道德教育

?生活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生活本身意味着交往,而道德在交往中发生中。

?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具有自发性,是自觉性道德教育的必要补充。

(二)德育与生活相疏离

? 1.知性道德教育与生活道德教育的分离

?知性道德是生活道德的抽象,如果不回归生活道德,就会成为无内容的空洞说教。

? 2.适应性道德教育与超越性道德教育的混淆

?利与义:求利合义;先义后利;舍利求义。

? 3.正面生活道德教育与负面生活道德教育的偏差

?真善美--假丑恶。

? 4.自觉性道德教育与自发性道德教育的分离

(三)德育回归生活

? 1.德育目标:关注生活;

?关注人的现实生命需要,让受教育者通过生活感受道德的现实价值,提高以生活能力为核心的整体素质。

? 2.德育内容:来源生活;

?知性德育内容需要生活道德的支撑;知性德育内容要反映生活道德的变化。

? 3.德育方式:依靠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在参与道德性生活中进行德育。

第四讲德育方法论-德育如何教

?主要内容

?一、德育方法概说二、德育主要方法三、德育导师制探索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朱熹《孟子集注》

一、德育方法概说

?(一)关于方法

? 1.概念:方法就是实现目的(目标)的条件总称。任何方法都是指向目的(目标)、任务、问题与行为的。如果把人类的实践活动看作一个系统、过程,那么,方法就是思想(理论)到实践(活动)的中间环节。

?2.区别:有人对方法与手段、工具、途径、方式等概念之间作了严格的区分,我认为,从广义上理解方法应当包含手段、工具、途径、方式等这些方面。因为没有离开具体的手段、工具、途径和方式的方法。

?3.层次:方法依据其适用的普遍性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哲学层次。是对方法的高度概括,属于方法一般和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属于这一层次的方法。

?第二层次:学科层次。这一层次的方法是指依据学科的原理所提出的原则性方法。

对于德育来说,依据的学科原理主要是心理学原理和教育学原理。

?第三层次:实践层次。指实施德育实践的具体方法。

?(二)方法的正当性

? 1.法律与道德上的正当性:符合法律与道德的要求,如对学生的惩罚;

? 2.认识论上的正当性:符合学科认识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

?(三)方法的有效性

? 1.前提有效:符合规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疏导性原则;一致性原则;交往性原则等。

? 2.过程有效:

?-教育对象的针对性;-教育目标的针对性;

?-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环境的针对性。

二、德育主要方法

?(一)德育主要途径

?1、各科教学;2、社会实践;3、班主任工作; 4、课外活动;

?5、劳动;6、纪念日活动;7、文体活动;8、学科、科技活动;9、网络。

?(二)德育主要方法

? 1.说服类方法

?-讲授;

?-讨论:柯尔伯格的两难问题可归入讨论法,也可归入情景法;

?-谈话:当面谈话、书信、电话、网络等;

?-价值澄清法(拉思斯)。

? 2.情景类方法

?-说明情境;

?-体验情境;

?-道德两难情景;

?-体谅情景;

?-后果情景;

?-冲突情景。

?参见:黄向阳著,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3.示范类方法

?-教师示范;

?-家长示范;

?-学生榜样示范;

?-英雄或榜样人物示范。

? 4.体验类方法

?-角色扮演:也可归入情景类方法。

?-参观;

?-实践。

? 5.行为训练类方法

?-奖惩;-实践训练:具体的任务引导-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柯尔伯格)。

?(二)德育方法的运用

? 1.幼儿小学生德育

?-道德认知教育:学科教学;

?-道德情意教育:游戏式情景教育;

?-道德行为教育:示范与奖惩训练。

? 2.中学生道德教育

?-道德认知教育:经典案例(特别是两难道德问题)学习与讨论;

?-道德情意教育:情景体验。

?-道德行为教育:实践训练与公正团体培养。

? 3.大学生道德教育

?-道德认知教育:讨论与辩论;

?-道德情意教育:实践性体验;

?-道德行为教育:实践训练与问责。

三、德育导师制探索

(一)何谓德育导师制

? 1.德育导师制就是由一名教师或一组教师与若干名学生结成对子,负责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及学习、生活的指导,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 2.特点:

?-教育与育人的结合;

?-因材施教;

?-全面育人。

(二)导师制的类型

? 1.固定导师制

?一个导师指导若干名(如5—6名)学生,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导师和学生结成受导关系,到毕业全程指导、全面负责。

? 2.流动导师制

?由导师自荐或推荐、校外聘请等方式产生非固定导师,负责班级全体学生的全程指导或阶段指导。特点是具有灵活性,不足是难以长久地持续关注学生。

(三)导师制的实施

1.固定导师制的实施

?(1)任务: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

?(2)学校层面的工作制度:

?-档案制度;-谈心汇报制度;-家访联络制度;

?-联系寝室制度;-“会诊制度”。

?(3)工作原则:

?-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生活指导和学习方法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尊重、理解、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目标引导、正面教育、协调影响、坚持不懈的原则。

?(4)工作方法

?-“身教”育人、人格熏陶;

?-交流谈话、心理相容;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教育与研究相结合。

2.流动导师制的实施

?(1)遴选好导师是前提;

?(2)确定施导主题是关键;

?(3)做好导师间的衔接是保证导师制效果的重要条件。

? 3.导师制实施的经验

?(1)了解情况是做好导师的先决条件;

?(2)保持耐心,学会尊重;

?(3)关注细节,做一个细心的导师;

?(4)注重和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

?(5)“笔谈”是做导师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考题

? 1.试分析各种具体德育方法的特征。

? 2.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德育目标要求,试分析运用各种具体德育方法的注意事项。

? 3.结合导师制的学习,制订一份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第五讲德育救失论-品德问题学生的教育

?主要内容

?一、品德问题之认识二、品德问题之表现三、品德问题之施救

一、品德问题之认识

?(一)品德问题之界定

? 1.概念:或称品德问题行为,是基于品德的缺失或偏差而产生的行为异常现象。

?注意三个关键词: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对问题与行为的性质规定。与品德问题行为相对应的是非品德问题行为。

?-问题:是对行为的归因。

?-行为:是品德问题的外显。

(二)品德问题之特征

1.外显性:实质是一种行为,而并不是思维或者言语。言语伤害也是一种行为。

2.自为性:行为是在自觉和自愿这两个前提之下发生的。

3.利益性:行为对他人或社会利益有所损害,即行为是与利益相关的。

(三)品德问题与非品德问题

非品德问题行为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经常发生的异常行为。它既不是身体疾病的症状,又不是精神疾病的症状,而是那些偏离了学生正常群体的适应不良行为。这些行为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问题行为是显著不同于同龄正常学生的行为,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智力是正常的,问题行为常伴随着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且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等等。

两者的区别:

? 1.行为目的不同:品德问题行为具有明确的利益指向性。如偷窃、说谎。

? 2.行为成因不同:品德问题行为不涉及生理因素。

? 3.行为表现不同:品德问题行为不涉及生理方面的表现。

? 4.诊断鉴别不同:非品德问题行为可以筛查工具如儿童行为量表(简称CB-CL),家长报告、教师报告(the Teacher Report Form,TRF)、青少年自评(the Youth Self-eport,YSR)和直接观察者用表等。品德问题行为的诊断主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考察行为的伤害性、行为的同时性(即与同年龄段的学生相比是否明显差异)、行为的经常性和稳定性。 5.防治方法不同:

二、品德问题之表现

(一)从行为动机和意识程度分

? 1.品德不良行为:个体在明知道德规范与准则的情况下,却故意违反道德规范与准则,如偷窃、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

? 2. 道德过错行为:是道德规范与准则缺失或偏差而导致行为上的过错,是非故意行为,故品德不良行为具有明显不同的动机。在稳定性、严重性方面也没有达到品德不良的程度。

(二)从构成要素分

1.道德偏失症:道德认知缺陷。

?-道德认知缺失:缺乏或不理解道德规范与准则的知识,易导致道德过错行为,如抄他人作业,浪费,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道德认知偏差:对道德规范或准则的理解不正确。如帮同学报复他人视作“义气”、“勇敢”的表现。

2.道德冷漠症:道德情感缺陷。

?道德冷漠感,指人们道德感麻木和冷漠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怀疑、漠视道德行为等对道德的冷漠感情,以及拒斥、推卸道德义务等消极性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

?-对道德受助期望感冷漠:期望受助而又拒绝受助,如贫困生为了所谓的尊严而拒助。

?-对道德行为的尊严和信誉的蔑视心态和怀疑感:不相信世间的善,不懂得感恩。

?-对道德义务的冷漠感和麻木感:不愿承担道德义务,值日、排队、孝敬父母。

?-对道德关怀对象的道义感冷漠:歧视、嘲笑弱者、虐待小动物。

3.道德失控症:道德意志与行为缺陷。

?不能在意志和行为上约束自己,典型的明知故犯。如考试作弊、抄袭功课、冒充家长签名、对同学恶作剧等。

三、品德问题之施救

(一)施予道德关怀是施救的前提

1.道德关怀是主体在道德情感上的接纳与肯定,是基于责任的爱。

2.对于品德问题行为学生的教育实质上是对他们的转化,实现转化首要的前提是感化,即教师在接纳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接纳教师。

3.道德关怀表现:不歧视、以身作则、关注。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00468

绝密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认为德性由纪律精神二牺牲精神二意志自由三要素组成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德海姆 2.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特别是施加或改变一种条件,以引起研究对象某种现象出现 而进行观察的方法是 A.经验总结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3.品德包括思想品质二政治品质二法纪品质和 A.德行品质 B.道德品质 C.德育品质 D.教育品质 4.古代学校德育内容相对丰富,基本目标是 A.自由 B.平等 C.明人伦 D.博爱 5.从他性和情境性,是以下哪一年龄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A.婴儿期 B.童年期 C.幼儿期 D.少年期 6.德育目的在于使人们形成信仰上帝二绝对服从二忍耐二勤劳二节俭二禁欲等宗教思想道德品质 的是 A.欧洲中世纪 B.中国奴隶社会 C.欧洲奴隶社会 D.中国封建社会 7.在德育上提出 明明德 二 亲民 二 止于至善 三大纲领的是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德育原理》考试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 (A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2、德育的功能是()、()。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4 、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4 、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述) 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 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 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 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 《德育原理》(A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活动条件)。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影响)、(通过国家对德育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影响)、(通过控制社会文化环境来影响)。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要点

这是自己从一大本的教综中整理出来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带星的是重点,是需要背诵的。本人就是靠这份资料成功上岸啦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形式、属性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最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形式 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3)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和民族性等。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和负向功能(妨碍)。 3、按教育作用显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相吻合)和隐性功能(非预期的)。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 四、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状态下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

东师2018年秋季《德育原理》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东师2018年秋季离线)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案]:正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案]:正确。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 [答案]:错误。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自学考试《德育原理》笔记

自学考试《德育原理》笔记 1.德育规律的特性: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稳定性。 2.德育原理的形成阶段:⑴萌芽阶段:⑵独立科学阶段: ⑶真正科学阶段: 3.“德”的基本涵义:指人的合乎“道”即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规范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育”指培养人的品德,即培养人的合乎“道”即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规范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 4.德育是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修一定社会的思想形成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是品德的活动。 5.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传、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教育4个部分组成。 6.品德的要素:知、情、意、行。结构是由品德内容、形式、能力以及内部动机和外显行为等多方面、多因素、多层次构成的多水平、多序列、多形态的动态的、开放性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7.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是教育内容中四个相对独立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首先,它们统一于培养人的活动之中,存在于教育的整体结构中。其次,是互相渗透的,德育中包含哲学世界观、政治、法律、道德等知识的传习、健身观念的培养、审美情趣及情感的陶冶;也说明智体美育中包含有德育。第三,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因为人的身心、品德、智力、体质、审美能力之间是对立统一的。总之,我们应该从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区别中更好地把握德育的本质又从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中更好的认识把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8.品德和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两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现象。它们密切联系是因为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个人品德的社会前提和基础,离开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就谈不上人的品德。而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通过个人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即社会上许多人的品德也构成或品德社会的精神面貌、政治倾向、法律秩序、思想状况和道德风尚与习惯等。它反映着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的发展水平。区别是因为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发生、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它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具体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它既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又受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制约,它是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品德发展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9.品德结构的一致认识和趋向: 1,大多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品德结构研究的最一般的方法论,并具体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品德结构因素分析和综合,这在指导思想上几乎是共同的、趋向性的。 2在结构系统因素分析上,大多认为品德结构是多维度、多水平、多序列的众多因素构成的

0073《德育原理》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073《德育原理》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1、《德育原理》是教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主要研究道德教育现象和一般规律,并指导德育实践。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是关于道德教育的学问。就学科性质来讲,它主要是一门规范和应用的教育学。 2、考试题由三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型一:名词解释共20分,一般为5道题 题型二:简答题共40分,一般为4道题 题型三:论述题共40分,一般为两道大题 二、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德育范畴 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德育内容。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一种广义的德育概念解释为:与伦理学体系中的德育概念(专指道德教育)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应包括环境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等。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1、德育的本质 ·德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德育的功能。 ·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教育性功能: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3、德育概念的泛化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在我国,许多人并不赞成这一定义,认为德育必须包含更多的内容。一种广义的德育概念解释为:与伦理学体系中的德育概念(专指道德教育)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应包括环境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等。以至于有人打趣说:“‘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往里头装”!这就是所谓的德育概念的“泛化”的问题。 第三章德育对象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 ·从个性与德育的关系角度去看,德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应当根据个性实际进行道德教育。第二,应当对道德任务的难度做适当的安排。第三,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一、单选(15个/30分) 1、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是神话起源论;法哲社家利托尔诺和英教家沛西·能提出生 物起源论;心里起源论的代表是美教家孟禄,其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判定教育应 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论也称社会起源论,代表观点:马哲。 2、古代埃及教育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征:“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代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军人。古罗马 帝政时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演说家; 3、《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被称 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4、最早提出“教育学”概念的是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其将教育学作为一门 独立科学单独列出来。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被称作西方 教育思想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5、“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其在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教学理论上将教 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四个阶段,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5、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6、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7、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8、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9、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B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0、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品德发展是指() A.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B.个体在学校学习中品德变化的过程 C.个体从成熟到衰老时期品德变化的过程 D.个体在家庭影响下品德变化的过程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道德知识的德育方法是()A.示范法B.讨论法 C.陶冶法D.讲解法 3.关于品德修养与德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品德修养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统一的,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 B.品德修养主要用外烁的方法,德育主要通过内省的方法 C.德育的对象和品德修养的对象是一致的 D.品德修养和德育活动过程的主要矛盾是相同的 4.把学生品德分为若干因素和项目,每个因素或项目分为若干等级并用评语来表示,这种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方法是() A.评语定量法B.加权定量法 C.测试评分法D.评语定性法 5.下列关于德育工作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 B.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和政教处的管理者 C.德育工作者指履行德育职责的专业人员 D.德育工作者指班主任、德育课教师 6.“德育与社会发展不总是同步的”这一事实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A.德育与社会发展间没有必然联系 B.德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德育可能超前于社会发展 D.德育可能滞后于社会发展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第 1 页

德育原理 2015秋 华师大期末考试答案

《德育原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作为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既不应该、也不可能单独完成人的品德发展任务。 答:这种说法正确。德育是全面促进其它各发展的动力和能源。德育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人思想品德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功能,而且对整体教育中其它各育的实施也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它能以其鲜明的社会性质对其它各育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目的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次它能为学校师生开展各育活动输入精神动力,提供思想认识上的先导,使其它各育的实施获得思想认识上的有力条件;再次,德育能够培养学生从事其它各育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菲智力因素,增强其它各育的实际效果。 2、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学校德育不应只是以各种规范约束学生,还应注重引导学生领略人生和生活的意义。 答:这种说法正确。从学校的计划来看,德育内容分为计划性的内容和非计划性的内容。计划性的内容,即被明确纳入工作日程、作为明确工作任务的德育内容。这一类的内容,往

往表现为有布置有检查、有明确的实施要求等。一般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而确立的。非计划内容,即指没有明确纳入工作日程,而因为偶然的需要二涉及的德育内容。 4、(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具有不同特点和进行方式,因此,在(外在)教育中不可能会有自我教育发生。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在整体教育中,“各育”具有互含性,“每一育”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含有其他各育的因素,那种纯而又纯的德育、智育、体育、是极少存在的。这意味着整体教育中藴含十分广泛而又丰富的教育资源(特别德育资源),注重整体教育中的德育,有利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 “各育”的这种互含性,决定了“各育”的互含性。使得每一育的开展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会为其他各育的进行奠定一定的基础,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体教育中进行德育,会使德育得到整体教育的烘托;同时应看到学校中的“各育”,都统一在整体教育目的之中,都是整体教育目的所要实现的任务。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现在许多学校在德育中都很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请你分析这其中的道理。 答: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坚持用正确的理论、事实和榜样等来教育学生,疏通学生思想障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和实践等不断进步。 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有其特殊性,这就是把它们思想意识的形成与转变作为主要任务。而对于思想意识形成与转变这样的问题,是不宜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因为,

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 卷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卷 (课程代码0046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 D.杜威的《教育上的道德原理》 2.在我国,最早使用“德育”这一专门术语的是

A.《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B.王国维的论文《论德育之宗旨》 C.唐钺编著的《德育大辞书》 D.王克仁等编写的《中国教育辞书》 3.德育效果问题指的是 A.“德育是什么”的问题 B.“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C.“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D.“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 4在德育的诸种社会性功能中,首要的是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 D.生态功能 5.学校德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初期 6.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是学校德育的 A.民主化 B.世俗化

C.平民化 D.科学化 7.德育目的会对学生在观念上和行为上构成警示和规范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 A.规范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8.立足于普通大众的道德需要,致力于发展所有人所必需的品德,旨在尊重和发展所有人的价值、尊严与个性,这一德育目的属于 A.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 B.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 C.精英主义的德育目的 D.平民主义的德育目的 9.社会学习理论是一个受行为主义影响但又有所发展的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 D.科尔伯格 10.提升直接德育课程实效的关键点是

《德育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解释概念5/3 选择9/2 1.德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活动。 2.德育学原理: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4.社会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公民。 5.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在德育目的指引下,各级各类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制定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目的指的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期望或设计。 狭义: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所培养人才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 7.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8.陶冶教育法 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9.知行统一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10.品德 品德是从个人的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11.品德发展 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个体在品德诸方面所发生的积极运动变化过程。 1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13.德育理念 德育工作者在长期德育实践活动中,经过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德育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判断和思想观点。 11.人本化德育理念:道德是人为的,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是由人的。 14.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德育主体需要满足的一种属性。 15.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2016年秋季东师大德育原理期末考核答案

2016年秋季东师大德育原理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正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答:错误。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00468德育原理 全国2013年7月自考 试题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柯尔伯格 C.赞科夫D.凯洛夫 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 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 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 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D.信仰敬拜活动 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 A.社会适应说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D.自我建构说 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 A.独立性B.滞后性 C.超前性D.不平衡性 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D.德育方针政策 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 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 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

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A.评比法B.品德评价法 C.奖励法D.操行评定法 11.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确立班集体的共同目标B.形成优良班风 C.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D.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 12.制约个人品德修养的条件主要包括社会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和 A.身体条件B.知识水平 C.智力水平D.自身的主观条件 13.品德测评的关键是 A.分析B.指导 C.运用D.系统化 14.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特点的年龄阶段是 A.少年期B.童年期 C.幼儿期D.青年初期 15.管理手段具有强制性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6.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17.品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是 A.实践法B.陶冶法 C.评价法D.内省法 18.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要求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的A.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B.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D.持续性和连贯性规律 19.新时期我国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这反映了我国德育的A.统一性B.全民性 C.全面发展性D.整体性 20.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柯尔伯格 C.赞科夫D.凯洛夫 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 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 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 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D.信仰敬拜活动 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 A.社会适应说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D.自我建构说 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 A.独立性B.滞后性 C.超前性D.不平衡性 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D.德育方针政策 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 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 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 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概念: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 等级性:在古代社会,道德教育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到整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是受制于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的; 神秘性:指在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宗教或类宗教特性(包括德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完全从属于宗教组织); 经验性:第一,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采取不成规模的师徒授受方式,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第二,道德教育思想不分化、非专门化,缺乏“科学”的证明。 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 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科学化:一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二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三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 第二章 1、苏霍姆林斯基的三点教育探索表现: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认为有一条重要的教育准则,那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到的财富里生活;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 最后,他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德育,或者说在他的教育艺术中显示德育更多地隐性化了。 2、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以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阶段(以他人期望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二,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阶段(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二,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4、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需的七个步骤: 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

2018德育原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正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答:错误。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答:错误。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实施法制教育,离不开思想上、道德上的基础性教育。如果学生没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规范及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专升本知识点汇总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大全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 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德育原理(高自考版)

一、名词解释 1、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研究对象),提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 2、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修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德育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3、品德:是个人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以及宗教戒律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4、品德发展:是指个体人随着生活年龄的推移,其品德循着一定规律而发生和变化的过程。品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实践活动。 5、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6、德育内容:是指用以形容人们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是社会阶级性、民族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社会历史性和继承性的统一。 7、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修教受道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促使受教育者与社会及其发展和谐一致的过程。 8、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9、德育方法:指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0、德育组织形式:是指德育实施途径,学校、家庭、社会所实施的德育是德育主要的或根本的组织形式或途径国。 11、学校德育:是教育都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12、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3、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14、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5、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作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它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16、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其品德发展的方法。 17、品德修养:是指个人在品德方面主动进行的陶练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品德水平。 二、简答题: (1)德育内容的根本制约因素 1、任何社会的德育内容都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民族的要求。脱离一定社会、阶级、民族要求及其思想意识和教育目的、德育目标的德育内容是不存在的。 2、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需要与可能,也是制约德育内容的根本性因素。 二、学校德育内容的直接制约因素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和确定学校德育内容的直接依据主要是:1、该社会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2、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3、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2.影响德育方法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德育方法的因素是很复杂的。(1)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生产、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有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3)德育方法还受到哲学世界观的影响和德育原理原则的指导。(4)德育方法虽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但它并不是消极地被决定的,它一旦形成以后,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3.简述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答:(1)全面负责,全面安排(2)面向全班,照顾个别(3)善始善终,循序渐进(4)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4.简述德育工作者的劳动特点。答:(1)复杂性(2)创造性(3)长期性(4)主体性(5)示范性(6)连续性、广泛性 5.组织和开展好德育活动的条件是什么?答:(1)目的明确而正确。(2)德育内容正确且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