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断块油藏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高含水区域油藏开发及水驱方式研究

高含水区域油藏开发及水驱方式研究

高含水区域油藏开发及水驱方式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地下油藏的开发利用成为人类的关注焦点。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油田开始进入高含水期,这对开采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讨论高含水区域油藏开发及水驱方式的研究,以有效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和提高开采效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含水区域油藏的特点。

高含水油藏是指油井的产液中水含量高于50%的情况。

这种油藏通常具有较高的含水层位,油井的产液中含有大量的水。

高含水油藏的开发难度较大,因为水的存在会影响油藏中油的流动性,降低油井的采集率。

此外,油水井之间的界面张力也会影响水的排出速度,从而增加了开采难度。

针对高含水油藏的开发,有几种常见的水驱方式。

水驱是指在油藏中注入水以增加采收率的一种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水驱方式包括前驱水驱、顺序水驱和后驱水驱。

首先是前驱水驱。

前驱水驱是指在高含水油藏中,先注入大量的水以驱出油井中的原油。

这样可以降低油井中的原油黏附力,提高采收率。

前驱水驱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但需耗费大量的水资源。

此外,前驱水驱还有可能造成水侵,从而降低开采效率。

其次是顺序水驱。

顺序水驱是在前驱水驱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改进方法。

在顺序水驱中,我们根据油井的渗透能力和密度等条件进行分区,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水来驱出油井中的原油。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水的注入量和压力,提高采收率同时减少水的浪费。

最后是后驱水驱。

后驱水驱是指在油井开采过程中,注入低含水量的水来驱出油井中的原油。

后驱水驱的优点是节约水资源,同时以较低的成本提高采收率。

然而,后驱水驱需要较高的工程技术支持,才能保证水的注入速度和压力的控制。

除了水驱方式,还有其他的开发方法可以应用于高含水油藏的开发。

例如,采用人工举升方法可以通过抽吸泵将油井中的原油抽出,可以快速提高采收率。

此外,也可以尝试使用化学驱等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采集效率。

总结起来,高含水区域油藏的开发是一个技术难题,并且需要根据油井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水驱方式。

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效益挖潜技术

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效益挖潜技术

区 域 认 识 不 清 ,注 采 对 应 率 低 ;二 是 井 网 主 要 分 布 在 物 性 变 差 区 ,细 分 后 层 内剩 余 损 坏 严 重 ,水 驱 状 况 变 差 ;三 是 层 间 物 性 油 富集 程度 差 异较 大 。为挖 潜此 类 剩余
差 异 大 ,水驱 动 用不 均 。 油 , 以文 明 寨 油 田明 一 东 块 、明 一 西 块 、
果 显著 。
度 百 分 数 上 升 了8 . 0 %,吸 水 层 数 百 分 数 上
0 . 1 %;地层 压 力 上 升 0 . 3 2 MP a ;水 驱 评 价 文 明 寨 油 田不 同油 价 下 新 井 当 年 升 了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投 资 利 润 率 ,随 着 油价 的 上 升 ,当 年 投 资 控 制 和动 用 程 度 分别 增 加 7 . 1 5 和5 . 0 9 个百 分 利 润 率 呈 直 线 上 升 趋 势 ,侧 钻井 当 年投 资 点 ;油井受控率增加3 . 8 个百分点 。油价高 利 润 率 直 线 斜 率 明 显 大 于新 钻井 。可 见 ,
2 m,吸 水厚 度百 分 数 从3 5 . 2 %上升 文明 寨油 田1 9 8 9 年含水达 到8 0 %以 下 降 为 1 为5 6 . 7 %。 按 油 价 7 0¥ / b b l 来 评 价 ,利 平 均 上 , 通 过 构 造 精 细 研 究 发 现 新 储 量 以 及 单 井 N N 3 5 . 6 3 万元 ,实 现 了 层 间 剩余 油 的 “ 块 块 注 水 、层 层 动 用 ” 开 发 理 念 ,实 现
技术创新
;3 1
层 以 内 ,注 水厚 度应 控 制 中琢油 田极复 杂断块 油藏地 质储 量 占 水 层数 应 控 制在 6 0 r n 以 内 ;含 水 越 高 ,级 差 控 制 范 围 越 总储 量 的l 5 . 8 % ,主要 分布在 文 明寨 、马 在 1 小 ,低含 水 阶段 渗 透 率级 差 控 制在 7 ~ 8 倍 以 厂 等 油 田。 目前 采 出程 度 2 5 . 0 4 % , 综 合含 水8 8 . 7 % , 已进 入 高 含 水 、高 采 出 阶 段 。 内 ,高含 水 阶段 需 要 控制 在 6 倍 以 内 ,含 水

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定量研究以胜利油田A断块为例

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定量研究以胜利油田A断块为例

第12卷第32期2012年11月1671—1815(2012)32-8667-05科学技术与工程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Vol.12No.32Nov.2012 2012Sci.Tech.Engrg.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定量研究———以胜利油田A 断块为例孟浩1汪益宁2郝诗濛3滕蔓4(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1,262714;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02249;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3,071000;中海油服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油藏技术所4,065201)摘要为对我国老油田后期挖潜、尤其是特高含水低效开发油藏的战略调整等提供新的思路,拓展老油田挖潜的领域与方向。

以胜利某油田A 断块高渗透大厚层高含水油藏为例,对其开发效果、水淹特征与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该断块采收率仅11.9%,而预测采收率在23%以上,一半以上的可采储量没有采出;剩余油在平面上分布于区块的绝大部分区域,纵向上主要集中于7个主力小层,尤其是ES1—32、ES2—13、ES2—22、ES2—23小层,剩余可采储量在3ˑ104t 以上,是将来挖潜的主要对象。

此外,在系统研究与总结基础上,提出了A 断块两种主要剩余油分布模式。

关键词复杂断块高含水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水淹特征剩余油中图法分类号TE328;文献标志码A2012年5月28日收到,6月13日修改国家重大专项(2009ZX05009)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孟浩(1968—):高级工程师,地质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开采的生产技术管理。

1研究区地质概况A 断块在区域构造上位于博兴洼陷的金家-樊家鼻状构造带中偏南段,地层总的趋势[1],南高北低、北西倾,南薄北厚,主要目的层段沙一段(E S 1)、沙二段(E S 2),埋藏深度约为(1000 1470)m ,埋深较浅。

该断块由近东西向断裂分割成条带状,断块内部有三条小断裂,有较强的边地水发育。

复杂断块油田特高含水期实现持续稳产的做法

复杂断块油田特高含水期实现持续稳产的做法

3 1 深 化 多层 油藏 特 高含 水期 层 间潜 力研 究 , . 细分
层 系改 善注 水 开发 效 果
临盘油 田临 1 — 3 9断块属典型的多层小断块油
藏 , 油 面 积 0 5k , 质 储 量 2 9x1 ,0 1 含 .1 m 地 6 0t20
展, 开发 , 卜 直没有完善注采井网。19 年进行 r 98 高精度二次采集, 资料品质明显得到改善 : ①信噪比 有了较大程度的提 高, 使得 断面更加清晰、 断点更为
田稳 产 基础 , 高采 收 率。全 厂 连续 三年 原 油年 产 量连 续 稳 定 在 1 3x1 , 得较 好 的 开发 效 果 和 经 提 6 0t 取 济 效益 。
关键 词 : 复杂断 块 ; 高含水 期 ; 产 特 稳
1 前言
临盘油区是一个有 多套含油层 系、 多种油藏类
摘 要 : 胜利 油 田临 盘 采油厂 目前开 发动 用 临盘 、 河、 商 临南 三个 油 田 , 区域 构造 位 于渤 海 湾盆 地济 阳蚴 陷惠 民凹陷 中 央隆起 带。 “ 五” 九 末期 由于油 田相 继进 入 特 高含水 期 , 剩余 油分 布 复杂 、 断块 破 碎 、
油水 井套 损 严重 、 采 完善程 度低 , 成 油 田产 量连 续 三 年 下降 。 针对 严 峻 的 开 发 形 势 , 入 “ 五 ” 注 造 进 十 以 后. 通过 深化 油藏 构 造 、 储层 、 余 油潜 力的研 究, 化 注 采井 网的 完善。 提 高 了水 驱控 制 程 度 , 强 油 剩 强 增
型 叠 置 的复 式 油气 聚集 区。至 20 0 0年底 , 已投 入 开 发 了临 盘 、 河 、 商 临南 油 田, 明含 油 面积 19 mz 探 1k , 探 明 石 油 地 质 储 量 2 78x 1 , 用 地 质 储 量 10 0t动 2 1 8 0 t采 收 率 2 . %。临 盘 油 区断 层 多 、 19 ×14. 81 断 块小 , 造复 杂 , 构 是典 型 的 复杂小 断块 油 田。 临盘 油 区 17 92年 正 式 投 入 开 发 , 2 0 至 00年 由 于注 采井 网完善 程度 低 , 水井 井况 变 差 , 力油 田 注 主

对稳油控水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对稳油控水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对稳油控水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作者:李勇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0期摘要:本文针对油田关于稳油控水技术开发的现阶段成果,对此项技术的过程进行优化,从而开发了具有特色的一套技术与方案。

油田开发现正处于高含水的开发的阶段,在不同的开发期,每个类型的油藏在整体的开发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开发矛盾。

其中对于中含水低流度的油藏,具有孔隙多而且细微的特点。

有一些采油井可能会出现含水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含水上升到趋势如果得到有利的控制,一定要通过开发的技术及政策来进行研究,确定油藏的注采比,制定政策,调整油藏。

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摸索与总结出一套可行完整的高含水注水开发油田的调整期结构的技术措施方案。

关键词:高含水;稳油控水;注采强度中图分类号:TE35 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其中对稳油控水技术工程是我国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稳油控水技术是油田工程的主要技术之一,在稳油控水技术应用的现状的分析与探讨过程中具有许多方面发展的基础。

因此,稳油控水技术在油田工程中有非常广泛的地位。

因此本文就结合油田工程应用中的现状对稳油控水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稳油控水技术在油田应用中的现状以及问题的处理。

一、对稳油控水技术现状的分析对于稳油控水技术以及综合治理技术而言,这两种都是我们所熟知和了解的,大体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或者九十年代初期提出的一项技术。

主要的工作是对各类油藏的开展尤其是进入了开发中后期的油藏进行治理。

从而使得实现控制递减,并且稳定产量的目的。

这项技术最早是在大庆油田进行实施的,后来在之后的十年时间了进行不断的完善,革新,如今这项技术已经相当的成型,可以说已经发展为一套相当成熟的技术了。

近几年,这项技术以得到国内很多油田的认可,从而进行大规模的实施与推广。

这几年来,对稳油控水技术的应用非常之多,他们的基本思路大体就是,对老油田的地下再认识进行深化,对精细油田的描述进而大力的推展。

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4 对 于 出砂严 重 的油 层 , 井 时应 采用 悬 挂滤砂 ) 完
筛管 , 降低 出砂对生 产 的影 响 。
油 藏 能 量 状 况 采 液 强 度/ (・ 1d tm- ~ . 含 水 率 达 到 8 % 0 需 要 的 时 间, d 平 均 单井 累计 产 油量/ t
通过 对南堡 陆地浅层 典型水平 井绘制 含水率 与无 因次 累计 产油量 关系 曲线 可 以看 出 ,水平 井见水 特征
主 要 有 4种 类 型 : 线 型 、 S 、 S型 及 折 线 型 。 直 凸
3 1 直 线 型 .
f 00
图 2 凸 S 型水 平 井 含水 率 与 累 计产 油 量 变化 曲线
通过不 同见水 特征水平 井含 水率与 累计采 油量变 化 曲线可 以看 出 , 平井 的各含水 阶段时 间 , 大程度 水 很
上 决 定 了水 平 井 的见 水 特 征 。 于 见水 特 征 呈 直 线 型 , 由
产量 的 4 %; 2 高含水 期后 可采 出近 3 %( 图 3 。 0 见 ) 在生
把 40
20
5 %( 图 2 。在生 产上 具体 表现 为 : 、 含 水期 较 0 见 ) 中 低 短 , 产后含 水迅速上 升 , 投 主要 产油期 为高含水 期及 特 高含 水期 。
33 凹 S 型 .
0 0l 02 03 04 . 0. 5 0. 6 07 08 0. 9 10 .
含水率 > 0 9 %,采 I程度 1% ¨ 0
8 O
直 线 型 水 平 井 含 水 上 升 表 现 为 直 线 型 含 水 J升 规 二
6 %<禽水率≤9 %, 0 o
采 出程 度 2 % 0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1. 引言1.1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的重要性油田高含水期是指油田产量中水含量较高的阶段,通常是指油井产水量超过50%的阶段。

在油田开发中,高含水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阶段,而如何有效地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成为油田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重要挑战。

稳油控水是保证油田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

在高含水期,油井产水量增加,油井产油量减少,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稳定油井产量,将导致油田整体产量下降,进而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

稳油控水可以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高含水期对油田产量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有效的稳油控水技术,可以延缓油田产量的下降速度,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充分挖掘油藏潜力。

稳油控水还可以降低油田生产中的安全风险。

在高含水期,油井产水量增加,可能引发油井失稳、油田漏油等安全问题,通过稳油控水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安全隐患,保障油田生产安全。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高含水期带来的挑战,实现油田的稳定生产和持续发展。

1.2 油田高含水期的定义和特点油田高含水期是指油田产液中水含量大幅度增加,达到一定阶段的时间段。

在油田生产运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油中水含量逐渐增加,导致油水比逐渐下降,特别是在油井长时间生产后,油井的产液中水含量逐渐增多,进入高含水期。

油田高含水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油田产液中水含量明显增加,原液品位下降,导致采收率降低,产量逐渐减少;油藏渗透率下降,原油粘度增加,采油难度增大;油井产液中水含量不均匀分布,造成油井产量差异,影响整体采收效果;高含水期持续时间较长,对油田的整体开发与产量影响较大。

针对油田高含水期的特点,需要采取相应的稳油控水技术,以保证油田的稳产和高效开采。

2. 正文2.1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 油层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在油田高含水期,油层的物理化学特性会发生变化,影响油水分离效果和采收率。

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摘 要 : 头 油 田处 于松 辽 盆地 南 部 扶 新 油 气 聚 集 带 中 部 , 于 典 型 的 构 造 岩 性 复 杂 断 块 油 藏 。 经 过 3 木 属 0多 年 的 开 发, 矛盾 突 出。近 年来 针 对 各低 渗 透 、 低渗 透 的 复 杂 断块 油 藏含 水 率 高 , 收率 低 , 发 效果 差 等 问 题 , 行 一 系 列技 特 采 开 进
重点 开展 了精 细油 藏描 述工 作 , 在此 基础 上 , 种技 各
术综合 配 套应 用 , 田开发 形势 明显 改善 。 油
2 1 低渗 透油 藏精 细描 述技 术 .
周期 注 水 的机理 是 : 注水 阶段 , 入水 大部 分进 注 入 高渗部 分 , 形成 高 压 , 渗部 分 的水 会进 入低 渗部 高 分 驱油 ; 注 阶段 , 停 高渗部 分 压力 下降 快 , 形成低 压 , 低 渗部 分 的油 和水排 入 高渗 部分 而被 采 出 。木 头 油 田从2 0 年 开 始实 施周 期 注水 , 01 总体 上 可 以划 分 为
收 稿 日期 :0 1 0 — 9 2 1- 5 每 年 实 0 12 0 从
施 的井 组数 据 可 明显看 出 ,这个 阶段 经 历 了初期 试 验. 规模 实 施 , 果 逐年 变差 这 三个过 程 。第 二个 阶 效
作 者 简 介 : 明义 (9 1 )男 , 级 工 程 师 , 国石 油 大 学 ( 京 ) 油 天 然 气 工 程 学 院 在读 博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为 油 田开 发 。 李 17 一 , 高 中 北 石 研
达 到 42。 .t 22 井 网 调 整 技 术 .
lO 0 m 0 k 。该 区 构造 轴 部 为 东 高 西 低 的 鼻 状 构造 。 其 北 翼 陡 , 翼 缓 , 部 为 一 向西 南倾 的 构 造 斜 坡 南 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断块油藏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技术研究
【摘要】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是一个长井段、高丰度的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经过16年的注水开发,油藏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注采矛盾日益加大,水淹复杂,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逐年降低,剩余资源分布复杂;复杂断块油藏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关键技术研究是该油藏现阶段开发的必要研究课题,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降低含水上升速度、缓解油藏自然递减的几项关键技术。

【关键词】复杂断块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为西部坳陷区昆北断阶亚区铁木里克凸起内的一个三级构造,纵向上由n21、n1、e31三个油藏组成,石油地质储量2138.04×104t,含油面积2.4km2,是一个长井段、高丰度的复杂断块油田,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以构造控制为主、受岩性影响的岩性构造圈闭油藏;油田从1997年开发方案实施以来已经进行了16年的注水开发,目前油藏采出程度18.29%,综合含水72.0%,累计注采比0.81,存水率41.35%,水驱指数0.77,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下降至46.5%;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断层干扰、注水突进、平纵向注采矛盾突出,水淹层识别难度大,剩余资源分布复杂,油田开发稳产问题严峻。

1 开发矛盾
1.1 地质构造复杂,断块格局小
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是一个长井段、高丰度的复杂断块油田,含
油面积仅2.4km2,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以构造控制为主、受岩性影响的岩性构造圈闭油藏,全区经历四期大型构造运动,目前资料显示断层71条,因受盐沼地面条件限制,地震测线分布不均匀、不规则,构造认识不清。

1.2 产量递减快
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开发方案实施以来,油藏历年自然递减30%左右,含水上升率速度较快,每年新井和措施产量占到全年产量的15%左右,仅近三年措施及新井产量减少(图1、图2)。

1.4 储层非均质性强,平面、纵向注采矛盾突出
平面岩性变化大,油砂体连通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强,注采受效差,平面上存在注水单向突进与其它方向油井液量低水驱不受效的矛盾。

纵向储层沉积韵律明显,层间非均质性较大,物性较好层位主吸水主产液,逐步造成单层注水突进,层间干扰严重。

且储层胶结疏松,n1~n21储层成岩作用较弱,砂岩固结程度差,油层出砂严重,开发难度大。

1.5 受断层和边水影响、水淹情况复杂
油藏构造面积小,断层复杂,且历年层调、转抽、转注井点多,注入水沿断层窜,水淹情况复杂,且存在边水影响,油砂体水淹情况复杂,给研究剩余资源富集区域及小层增加了难度。

2 稳油控水技术研究
(1)针对地质构造复杂,断块格局小、砂体分布复杂的问题,开展油藏精细地层对比,对全区油水井点进行地层二次解释,结合
地震资料重新认识断层,并逐步开展油藏数值模拟,开展二次精细油藏描述。

(2)针对产量递减较大的问题,开展油水井综合治理工作,重点抓水井治理工作,加大套损更新、转注、分注、换封、调驱调剖和大修工作力度,并结合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开展水井的投捞调配、调驱调剖和油井的堵水、酸化压裂等工作,逐步减缓油藏自然递减。

(3)针对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低的现状,仍需加大油水井综合治理力度,尤其是加大调驱、调剖、堵水、分层酸化等工作,并结合换封开展多封多配精细注水工作,控制主吸水主产水层位,改善次非主力层物性,加大次非主力层位的吸水和产液,提高水驱储量动用。

2012年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实际完成换封20井次,并开展了五封五配和六封六配精细注水工作,实际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较2011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4)针对储层非均质性强、平面纵向注采矛盾突出现象,开展了细分注水、分层酸化、压裂和调驱调剖工作,对多层段层系开展细分上下段注水工作,控制主力吸水突进层位,酸化、压裂次非主力储层,并结合示踪剂、吸产剖面等动态监测资料,控制优势水驱方向和层位,以达到均衡注采。

(5)针对因断层和边水影响、水淹复杂、剩余资源富集区不明等情况,结合测井资料二次解释和数模等工作,开展pnn剩余油饱和度测试,并结合历年动态监测资料和注水、含水化验资料,重新
进行剩余油含油饱和度和水淹层图版解释,拟合地下水体分布,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域和层位,制定下步油藏开发措施。

3 结论
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到中高含水期,随之出现的自然递减快、水驱动用下降、平面纵向注采矛盾突出和水淹复杂剩余油分布不明等现象加剧,稳油控水技术研究日趋重要,油藏数值模拟、多封多配、pnn水淹图版解释、分层酸化、多段压裂、深部调驱等技术攻关和深入研究,是稳油控水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的关键性课题。

参考文献
[1] 方凌云,万新德,等.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动态分析[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涂兴万,等.高含水期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挖潜[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2月第26卷第1期:39-43
[3] 叶萍,尹太举等. 柴达木盆地跃进二号油藏沉积相及平面展布[j].西北地质.2010年第43卷第1期:116-123
[4] 李建梅,杜建省. 复杂断块油藏中高含水期井网优化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第9期:1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