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学生的生活 感受身边有科学
【四年级】科学在身边 小学写事作文400字

【四年级】科学在身边小学写事作文400字四年级科学在身边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大自然中探寻奥秘,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新奇,科学无疑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
在四年级的小学生中,也是时候开始认识和体验科学的魅力了。
最近,我们在科学课上学习了一些关于水的知识,老师让我们去探究一下水的变化过程。
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简单的实验,发现了水可以变成冰,然后又可以变成水蒸汽。
这种神奇的变化让我们感到震惊,也让我们更加想了解更多关于水的知识。
我们也学习了一些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
我们在学校的花园里种植了一些种子,然后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我们在观察的也在学习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需要的条件。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植物生长需要土壤、阳光和水,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基本也很重要的知识。
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我们还经常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探究科学。
我们观察天空的变化,预测下雨的时间;我们也关注自然界的动态,观察昆虫的生长和变化。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是也是科学的一部分,让我们更加注重和体会身边的科学。
而且,我们还学习了一些有关健康和营养的知识。
老师教给我们一些关于身体健康和食物营养的知识,让我们更懂得要如何保持健康。
我们也了解了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让我们更懂得要如何改正错误的习惯。
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让我们更健康,也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关于生物和化学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思考和提出问题。
我们会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水可以变成冰,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
这样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动力,也让我们更懂得了许多关于世界的奥秘。
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在课堂上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科学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四年级的小学生,我们更加需要了解和体验科学的魅力,也更加需要积极参与科学的学习和实践。
因为,只有通过对科学的认识和体验,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身边的科学小学作文四篇

身边的科学小学作文四篇
标题:身边的科学小学作文四篇
一、《生活中的科学》
生活中充满了科学,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科学的影子。
例如,当我们打开电灯时,就是利用了电流的原理;当我们使用手机时,就是利用了无线通信的原理。
科学不仅让我们生活更加便利,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探索自然的奥秘》
大自然是神秘而美丽的,其中蕴含着无数的科学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生物进化的规律。
这些科学知识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三、《科学与创新》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科学的进步。
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就是一种科技创新,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创新精神,敢于挑战未知,敢于尝试新的事物,这样我们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四、《科学与未来》
科学是未来的钥匙,它可以开启人类的无限可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品将会普及,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因此,我们要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这四篇关于身边科学的小学作文,旨在引导孩子们发现并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学习科学,培养出创新精神,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科学就在我身边小学生作文

科学就在我身边小学生作文篇一:科学就在我身边科学无处不在,我们身边都充满了科学的奥秘和智慧。
比如在我们的家里,电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可以在黑暗中读书、玩耍,不再受难以预料的天气影响;水龙头的设计让我们轻松地取水,不再需要费力地抬起沉重的水桶;冰箱的发明让我们能够保存食物更长时间,不再担心吃坏肚子。
这些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发明和创造。
再比如,我们在学校里接触到的知识也都是科学的。
化学课上,我们学习到酸和碱的反应;物理课上,我们了解到光的传播原理和力的作用规律;生物课上,我们掌握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规律。
这些知识都是科学研究的成果,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出的结论。
此外,我们平时的探索和发现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当我们观察到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便开始思考地球的运动规律;当我们感到水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便产生了温度的概念;当我们看到植物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就开始追问光的作用。
这种好奇和求知的精神也是科学的基础。
总之,科学就在我身边,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方便和便利,还是学习中的知识和思考,都离不开科学。
作为小学生,我们要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的能力,将科学的力量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篇二:身边的科学我是一个小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身边的科学的存在。
比如,电视机就是科学的杰作之一。
我可以在电视上观看到新闻、电影、动画片等各种节目,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生活。
而电视的原理是利用电流和电子原理进行显示,这都是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
另一个例子是手机。
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我们可以用它来拍照、听音乐、打电话等。
手机的发明,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随时随地可以与朋友和家人联系。
手机的原理是利用无线信号进行通信,这也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在学校里,我们还学习到了很多科学知识。
比如,在生物课上,我们学习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生理结构;在化学课上,我们学习到了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在物理课上,我们了解到了力的作用和光的传播。
【四年级作文】身边的科学_400字

【四年级作文】身边的科学_400字身边的科学科学无处不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科学的力量。
现在,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身边的科学。
我们可以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科学的存在。
在饭前洗手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手上有许多细菌,如果不洗手的话,就会将细菌传染到食物中,造成食物污染或者引发疾病。
这就是科学告诉我们的一个防止细菌传播的方法。
我们身边的交通工具也是科学的成果。
无论是汽车、火车、飞机还是船只,它们都是科学技术的结晶。
科学家们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研究出了各种原理和运作方式,使得交通工具能够更加快捷、安全的运输人们和物品。
我们每天使用的电器产品都离不开科学的帮助。
电视、手机、电脑等现代化的电器产品,都是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和发明的成果。
科学家们通过电子技术、电磁学等知识,使得电器产品能够正常工作,并为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也是科学的应用。
电风扇能够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为我们带来凉爽的空气;太阳能灯能够利用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我们提供照明……这些都是科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享受。
科学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了解和学习科学,我们可以了解到科学的奇妙世界,并将科学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便利。
让我们珍惜身边的科学,善于观察,积极学习,将科学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科学就像一盏明灯,引导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让我们为科学骄傲!让科学伴随我们的成长!。
科学就在我身边小学生作文

科学就在我身边小学生作文
标题:科学就在我身边
生活中的每一处都充满了科学的影子,无论是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器,还是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甚至是我们呼吸的空气,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发现铅笔芯断了,我想用削笔刀削一下,可是削笔刀却找不到了。
这时,我灵机一动,想起在学校科学课上老师教过我们怎样用小刀削铅笔。
于是,我拿出一把小刀,按照老师的步骤,小心翼翼地削了起来。
很快,铅笔就被我削好了。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科学就在我的身边,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还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玩的时候,看到一只蝴蝶落在一朵花上。
我好奇地走过去,想看个究竟。
原来,蝴蝶正在吸食花蜜。
我立刻想起了在生物课上学过的知识,蝴蝶是通过长长的口器吸取花蜜的。
这个小小的观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物的知识,也让我明白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科学不仅仅存在于课本中,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科学,也可以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也可以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总的来说,科学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科学,让科学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提升自我。
科学在身边学生作文5篇

科学在身边学生作文5篇科学在身边学生作文(精选篇1)平时的生活中总是有许许多多新鲜的事物可以被研究研究,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海水也是蓝色,为什么东西加热后会膨胀,而我新奇的是,为什么把鸡蛋壳放入醋中就会兹兹的冒出气泡。
今天下午我吃了奶奶给煮的鸡蛋,然后还有特色包子,一个顽皮我就把鸡蛋壳不小心掉进了醋里面,结果发现鸡蛋壳在醋中兹兹的冒上了气泡,我好奇的去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遇到不懂事的地方可以自己去研究,所以我就把现在拿到网上去搜索。
通过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两个科学道理,一个是鸡蛋壳的成分,因为鸡蛋壳里含有的是碳酸钙,就连贝壳和珍珠也是同样的。
碳酸钙经高温加热可以变成生石灰。
生石灰加水后又会变成氢氧化钙,而碳酸钙是一种碱性物质,然后碳酸钙遇到酸就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冒出的气泡就是我们平时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
这就是我明白的第二个原理。
所以我明白,生活中的科学是博大精深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鸡蛋,还有更多的科学道理可以让我们去探索去研究,但是我们必须要善于发现,也要有解决发现的问题,这样才会不断的充实自己,变得一个懂得更多的人。
科学在身边学生作文(精选篇2)大家都知道,苹果是一种家喻户晓的水果,营养丰富,对人体大有好处,天天吃苹果,连医生都不找你呢。
你可能还不知道吧,苹果还有其他功能呢,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准备一个苹果,一个油腻的脏盘子和一把水果刀。
然后,用水果刀把苹果切成一片片的。
接着用刚刚切好的、十分新鲜的苹果片试着擦一下油腻的脏盘子。
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赶快来瞧瞧吧!哇,盘子变得又干净又光亮,油渍完全看不见了。
小小的苹果不仅可以吃,原来还有这种功用啊!这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查了一下书。
原来苹果中含有果酸,刚刚切开的苹果,果酸含的比较多。
用苹果切片在盘子上摩擦,果酸会和盘子上的油渍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所以,盘子上的油渍会被苹果抹去,盘子自然变得光洁如新了。
科学世界可真奇妙,连小小的苹果也能派上大用场。
科学在我身边的作文

科学在我身边的作文科学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改善生活。
从小到大,科学一直在我身边,为我带来了许多惊喜和启发。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工作,科学的力量都在默默地支撑着我。
下面我将从身边的点点滴滴来展示科学的存在和作用。
第一,让我们身体更健康。
科学告诉我们人类需要平衡的营养,所以我学会了合理搭配食物;科学教导我们要坚持运动,所以我爱上了跑步和游泳;科学揭示了疫苗的原理,保护了我们的免疫系统,让我们远离疾病。
这些科学知识和方法使我保持了一个健康的身体。
第二,让我们生活更便捷。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给我们了各种方便的工具。
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让我与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互联网的发展,让我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交通工具的改进,使我能够更加便捷地出行。
这些科技的应用,让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第三,让我们学习更高效。
科学教育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我能够更加科学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科学教育让我熟悉实验和观察,培养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科学思维的培养,也让我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科学给我了一双强大的学习工具。
第四,让我们世界更加美好。
科学的进步带来了环境保护的意识的转变。
我们意识到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问题。
科学家们通过科研探索和技术创新,开发了清洁能源,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理念,推动着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这种科学精神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科学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未来。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能感受到科学的力量。
所以,我们要珍视科学,学会科学,用科学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的理念和实践,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世界更加繁荣。
让科学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为我们带来无限的可能和惊喜。
【四年级】科学在身边 小学写事作文400字

【四年级】科学在身边小学写事作文400字科学在身边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身边的科学事物。
虽然我还只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但是我已经发现了很多身边的科学现象。
让我们来看看水。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非常神奇的一种物质。
你知道吗?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它可以变成固体、液体和气体。
我们每天都要喝水,这样才能保持健康。
水也可以用来洗手、洗衣服和洗碗。
还有,水能传播声音,我们可以用水来做一个简单的音乐演奏器。
把水倒入不同大小的玻璃杯中,用勺子轻轻敲击杯子边沿,就可以听到不同的音调。
这是不是很有趣呢?让我们来看看空气。
空气无处不在,我们呼吸的也是空气。
空气是由许多气体组成的,其中最多的是氮气和氧气。
通过观察风车的运动,我们可以发现空气的力量。
当风吹过来时,风车就会旋转起来。
这是因为空气的推动力使得风车转动。
空气也可以通过各种设备来产生声音,比如喇叭、电视和手机等。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让我们来看看光。
光可以使物体变得明亮,我们才能看清楚周围的事物。
太阳也是一种光源,它能提供光和热量给地球。
我们可以利用光来做一些实验,比如放大镜实验。
把放大镜对准阳光,阳光经过放大镜后会集中在一个点上,这样就可以起火了。
这是不是很有趣呢?科学真是太神奇了!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它们。
通过对身边科学事物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
所以,我们要多多关注身边的科学事物,让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身边有科学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之基本理念指出:“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提倡科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儿童的生活,要注意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中选取,以便于他们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的教学要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唤醒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更好地感受和体验科学。
一、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真实生活情境
《科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科学教学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我们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感受、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活化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真真实实地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三年级教学《周围的空气》一课“空气要占据空间”时,我们就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模拟生活中打散装菜油或色拉油,用带橡胶塞的漏斗,将漏斗塞在玻璃瓶口上,用烧杯将水倒入漏斗,让学生观察:水是否倒入了瓶中?结果并没倒进去。
此时让学生猜一猜、找一找原因,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再轻轻地摇晃一下玻璃瓶,让学生观察到“气泡一个个地从玻璃瓶里冒出、水一滴滴地掉入玻璃瓶”。
再让学生思考分析原因,继而引出“空气也要占据空间”的概念。
使用漏斗倒液体进入容器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很多学生在生活中都曾遇到过,但他们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照搬”到科学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了学生关注的焦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又如:在“怎样加快溶解”教学中,老师提出:“我现在好口渴、头好昏啊!想冲一杯咖啡来喝。
你们能帮老师出一个好主意,快一点喝到这杯咖啡吗?”冲咖啡、放白糖或方糖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为老师献计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给老师出主意:“用筷子不停地搅拌,能够使咖啡、方(白)糖快一点溶解在水里。
”“用很烫的开水来冲,溶解起来也很快呢!”“把它们放进热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
”……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铺垫,学生就不会感到科学是那么神秘,而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零距离地接近,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对实验探究也就很感兴趣了。
二、贴近学生生活,精心准备探究材料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学生要进行科学探究,课前需要精心准备一些探究材料,这是学生科学探
究过程的必要条件。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有: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
如:实验仪器设备、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电教媒体器材等等。
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距离感、陌生感,同时也对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作用有限。
在教学中,我们尽量选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验材料。
学生生活中的蜡烛、气球、皮筋、吸管、木棒、剪刀、羊角锤、螺丝刀、啤酒开刀、橡皮泥、易拉罐、牛奶盒、饮料瓶、泡沫盒、自来水开关、废旧电动玩具汽车或四驱车、齿轮等等,都是师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
如:在教学“认识轮轴的结构”和“轮轴的作用”时,我特地去找学校水电工冉师傅借了一个带红色圆盘的自来水闸阀,先让学生认识轮和轴,再让学生分别拧闸阀上的轮和轴,亲身体验、发现轮轴的作用(省力或省距离),感受到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出来的工具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一般就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
其实,我们也可以提供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笔筒、饮料瓶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出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奇思妙想地想出多种方法出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
又如:学生在做“液体有热胀冷缩”实验时,我们准备的实验材料是洗干净的小玻璃药瓶和透明的直塑料吸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带橡胶塞的玻璃管。
实验的效果与使用实验室的器材相媲美。
在科学教学中,如果只去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就会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
我们尽量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还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三、贴近学生生活,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主要阵地,但也不是唯一的阵地。
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那才是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内扩展到教室以外的家庭、社区以及大社会,使课内与课外、科学与技术、生活与环境、社会紧密结合。
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中的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让学生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后,知道了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色拉油、白酒、醋等其它液体是不是也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了前面生活中的实验材料作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就并不难了。
在学习了《植物的花》以后,教师设计了一份花的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课外观察开花植物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及其它们的数量,并记录下来。
大自然中的植物开花景象,是学生课外活动中很吸引他们观察的一个方面,观察研究这些花朵,学生就不会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沉重负担,反而都轻松愉快地完成了观察任务。
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拓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培养创新意识。
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科学问题,能够学以致用。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小学科学教学是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去。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身边,学好了科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多么的广泛,确实很有用处。
从而对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