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习题解答1)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1)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1)

《无机化学》(周祖新主编)习题解答

第一章物质极其变化

思考题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某物质经分析后,只含一种元素,此物质一定是单质。

⑵某物质经分析,含五种元素,此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

⑶某物质的组成分子经分析,含有相同种类元素,且百分组成也相同,可确定该物质为纯净物。

⑷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原子量不同,该物质是混合物。

1.⑴不一定。有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白磷与红磷或黑磷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元素确实只有一种,但物质(分子)不只一种,是混合物,不是单质。

⑵正确,一种分子可以含多种元素,如(NH4)2Fe(SO4)2,虽含多种元素,但分子只有一种,是纯净物。

⑶不正确。对于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就不是单质。对于同分异构体,虽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不是纯净物。

2.某气态单质的分子量为M,含气体的分子个数为x,某元素的原子量为A,在其单质中所含原子总数为y,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则M/N A用克为单位表示的是这种气体的质量数值;用x/N A表示这种气态单质的摩尔数;y/N A是表示这种单质中A原子的摩尔数;A/N A 用克为单位表示这种元素的A原子的质量数值。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⑵36.5克氯化氢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⑶1体积98%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9%。

⑷2克硫与2克氧气反应后,生成4克二氧化硫。

3.⑴正确。

⑵不正确。36.5克氯化氢确实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只有在标准态,即0℃,1个大气压时的体积约为22.4L。

⑶不正确。98%浓硫酸与水的密度不同,由于浓硫酸密度大,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远大于49%。

⑷不正确。化学反应严格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的量进行反应,不是简单的按投入量反应。4.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是否正确:

⑴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

⑵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体积相同。

⑶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分子量越大则体积越小。

⑷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

⑸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4.⑴正确。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气体的分子数、体积、温度、压力四个参数中只要有三个相同,第四个参数必然相同。两个参数相同,另外两个参数呈的比例关系。

⑵不正确。只要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相同质量时,气体的摩尔数不同,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不相同。

⑶正确。质量相同时,分子量越大,摩尔数越少,气体体积越小。

⑷正确。这时两种气体的摩尔数相同,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⑸正确。因为体积相同,质量除体积就是密度。

5.n摩尔N2和n摩尔14CO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 )

(A)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B)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

(C)标准状态下,质量相等(D)所含分子数相同

6.在相同的温度下,将等质量的O2和N2分别充入体积相等的两个容器中。下列有关这两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 N2分子碰撞器壁的频率小于O2分子(B)N2的压力大于O2的压力

(C) O2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N2分子的平均动能(D)O2和N2分子的速度分布图是相同的

习题

1.用对比方法找出下列概念间的区别:

原子与分子,原子与元素,元素与单质,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分子式与化学式,原子量与原子质量。

1.①分子是由原子按一定方式组合成的、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原料,化学反应是原子间重心的一次组合,故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除稀有气体外,原子不能稳定地存在。

②元素是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这一类原子可以是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元素是宏观上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③单质是由有一种元素的同种分子组成。

④同位素是指含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间的互称,是不同的原子。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其原子可以相同,但由于原子间组合的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

⑤分子式表示一个分子中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中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比,也称最简式。

⑥原子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12C质量的1/12比得出的数据,若有同位素,则是其平均相对质量。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⑴氧的原子量就是一个氧原子的质量。

⑵氧的原子量等于氧的质量数。

2.⑴错误。氧的原子量是一个氧原子的真实质量与12C质量的1/12比得出的数据。

⑵错误。氧存在三种同位素,其原子量是按丰度的氧的平均原子量。氧的质量数是一个氧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在58.44g NaCl中,有6.022×l023个分子。

⑵溶液浓度为1mol?L-1,表示一升此溶液中含溶质的摩尔数为1mol。

⑶一摩尔某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⑷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⑸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升。

⑹在273K与101.3kPa下1mol气体的体积才大约是22.4升。

⑺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百分组成与其摩尔分数相等。

3.⑴错误。NaCl是离子化合物,NaCl并不表示一个NaCl分子,只表示构成氯化钠的Na 原子和Cl原子个数之比为1:1,NaCl是其最简式。NaCl是个巨大分子。

⑵正确。

⑶错误。一摩尔某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摩尔质量,但单位不同,一摩尔某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或千克,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尔。

⑷错误。在温度不变时,气体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⑸错误。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力有密切关系。只有在0℃、1大气压时,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升。

⑹正确。

⑺正确。混合气体温度相同,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体积比等于气体摩尔比。当然,这个体积是指各分体积。

4.氯由质量为34.98和36.98的两种同位素组成,它的平均原子量为35.45。计算同位素丰度。

4.解:设质量为34.98的氯的含量为x ,质量为36.98的氯的含量则为(1-x )

34.98x +36.98(1-x )=35.45

x =0.765=76.5%

(1-x )=0.235=23.5%

质量为34.98的氯的含量为76.5%,质量为36.98的氯的含量为23.5%。

5.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ρ=1.84g.cm -3,和400ml 水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密度为1.22

g.cm -3,求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摩尔浓度)。(提示:混合后,溶液体积不是500ml ),取此溶液13ml 稀释至1升,求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5.解:⑴M 1=1000

22.1400

84.110098%

9810084.1?+???=3.84 mol ?L -1 ⑵M 2=1000

1384.3?=0.05 mol ?L -1 6.在1000℃和97kPa 下测得硫蒸气的密度为0.5977g.dm -3,求硫蒸气的摩尔质量和分子式。 6.解:pV =nRT =M

m RT M =pV m RT =p

RT ρ=100097)15.2731000(314.85977.0?+??=0.06522kg ?mol -1 硫蒸气的摩尔质量65.22g ?mol -1,分子式为S 2。

7.一敞口烧瓶在280K 时所盛的气体,需加热到什么温度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瓶外?

7.解:加热到原2/3体积为1体积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瓶外。 在压力不变时,12T T =12V V T 2=1

2V V T 1=23×280=420K 8.在25℃和103.9kPa 下,把1.308g 锌与足量稀硫酸作用,可以得到干燥氢气多少升?如果上述氢气在相同条件下于水面上收集,它的体积应为多少升?(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3.17kPa)

8.解:Zn+2HCl===ZnCl 2+H 2

n (H 2)= n (Zn)=

4.65308.1=0.02mol ⑴V (H 2)=p

nRT =10009.103)2515.273(314.802.0?+??=0.477L ⑵若在水面上收集,则气体中含饱和水蒸气。

V ′(H 2)=`

p nRT =1000)17.39.103()2515.273(314.802.0?-+??=0.492L 9.在273K 时,将相同初压的4.0 dm 3 N 2和1.0 dm 3 O 2压缩到一个容积为2.0 dm 3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为3.26×105 Pa 。求:

(1) 两种气体的初压。

(2)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3) 各气体的物质的量。

9.解:⑴ p =1

42+×3.26×105 =1.304×105 Pa ⑵ p (N 2)=5

4×3.26×105 =2.608×105 Pa p (O 2)=5

1×3.26×105 =0.652×105 Pa ⑶n (N 2)=RT V N p )(2=273

314.810210608.23

5????-=0.23mol n (O 2)=RT V O p )(2=273

314.810210652.03

5????-=0.0575mol 10.由C 2H 4和过量H 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总压为6930 Pa 。使混合气体通过铂催化剂进行下列反应:

C 2H 4 (g) + H 2 (g) === C 2H 6 (g)

待完全反应后,在相同温度和体积下,压强降为4530 Pa 。求原混合气体中C 2H 4的物质的量分数。

10.解:完全反应后,C 2H 4完全用完,根据反应方程式,原p (C 2H 4)= 6930-4530=2400Pa

x (C 2H 4)=6930

2400=0.346 11.把100克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盐酸中,直到二氧化碳放完为止。蒸干后,固体增重2.75克,求混合物中碳酸钡的百分含量。

11.解:BaCO 3+2HCl →BaCl 2+CO 2↑+H 2O Δm

197.3 208.2 10.9

x 2.75

碳酸钡的质量 x =

9

.1075.23.197?=49.78g 碳酸钡的百分含量=10078.49×100%=49.78% 12.把0.2L2mol ·L -1的磷酸溶液滴加到0.3L3.8 mol ·L -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滴加完毕,生成的产物是什么?其物质的量是多少?

12.解:磷酸是三元酸,与氢氧化钠中和时先用第一个能解离的氢原子,然后才用第二个能解离的氢原子,依次类推。

n (NaOH)=0.3×3.8=1.14mol

n (H 3PO 4)=0.2×2=0.4mol

把H 3PO 4中和到HPO 4-需要0.8molNaOH ,这是还剩n (NaOH) n (NaOH)=1.14-0.8=0.34mol ,与0.4mol0.4mol 继续反应,部分生成Na 3PO 4,另外还有Na 2HPO 4。

n (Na 3PO 4)=0.34mol

n (Na 2HPO 4)=0.4-0.34=0.06mol

无机化学试题

第二学期无机化学试题1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20分)。每题2分,仅仅写出反应物及产物的化学式而未配平,则得1分;化学式写错不得分。 1.用氢碘酸处理CuO; 2HI + CuO =CuI + H2O 2.朱砂溶于王水; 3HgS + 2HNO3 + 12HCl =3H2[HgCl]4 + 2NO + 4H2O + 3S 3.向磷与溴的混合物中滴加水; 2P + 3Br2 + 6H2O ? 2H3PO3+ 6HBr↑ 4.五硫化二锑溶于烧碱溶液; Sb2S5+8NaOH = Na3SbO4+Na3SbS4+4H2O +Na2S 5.光气与氨气反应; 4NH3+COCl2 = CO(NH2)2+2NH4Cl 6.单质磷溶于热烧碱溶液; P4+3NaOH +3H2O = PH3+3NaH2PO2 7.氯气通入含有氢氧化铋的烧碱溶液; Cl2 + Bi(OH)3 + 3NaOH =NaBiO3 + 2NaCl + 3H2O 8.砷化氢通入硝酸银溶液; 2AsH3+12AgNO3+3H2O = As2O3+12HNO3+12Ag↓ 9.向磷酸二氢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H2PO4-+3Ag+= Ag3PO4↓ +2H+ 10.用烧热的铅除去酒中含有的醋酸。 Pb + 2HAc =Pb(Ac)2 + H2 二.简下列制备路线,并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30分),每题10分。 1.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生产氢氟酸、盐酸和氢溴酸?如果用H2和Br2直接燃烧法生产HBr 而又不降低HBr的产率,实际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氢氟酸主要是通过氟化钙与浓硫酸反应制得: CaF2 + H2SO4=2HF + CaSO42分盐酸主要是通过氢气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HCl,然后用水吸收: Cl2 + H2光照2HCl 2分氢溴酸主要是通过单质溴和白磷在加热条件下加入水生成HBr,在用水吸收得到: 2P + 3Br2 + 6H2O ? 2H3PO3+ 6HBr↑ 2分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第四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第四版)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习题参考答案 1.解: m r H ? = -3347.6 kJ·mol -1; m r S ? = -216.64 J·mol -1·K -1; m r G ? = -3283.0 kJ·mol -1 < 0 该反应在298.15K 及标准态下可自发向右 进行。 2.解: m r G ? = 113.4 kJ·mol -1 > 0 该反应在常温(298.15 K)、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2) m r H ? = 146.0 kJ·mol -1; m r S ? = 110.45 J·mol -1·K -1; m r G ? = 68.7 kJ·mol -1 > 0 该反应在700 K 、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3.解: m r H ? = -70.81 kJ·mol -1 ; m r S ? = -43.2 J·mol -1·K -1; m r G ? = -43.9 kJ·mol -1 (2)由以上计算可知: m r H ?(298.15 K) = -70.81 kJ·mol -1; m r S ?(298.15 K) = -43.2 J·mol -1·K -1 m r G ? = m r H ? - T · m r S ? ≤ 0

T ≥K) (298.15K) (298.15m r m r S H ?? = 1639 K 4.解:(1)c K = {} O) H ( )(CH )(H (CO) 243 2c c c c p K = {}O) H ( )(CH )(H (CO) 243 2p p p p K = {}{}{}{} p p p p p p p p / O)H ( /)(CH / )(H / (CO) 2 4 3 2 (2) c K = {}{} )(NH )(H )(N 32 32212c c c p K = {}{} )(NH )(H )(N 32 3221 2p p p K = {}{} p p p p p p / )(NH / )(H / )(N 32 32212 (3)c K =)(CO 2 c p K =)(CO 2 p K = p p / )(CO 2 (4)c K ={}{} 3 23 2 )(H O)(H c c p K = {}{} 3 23 2 )(H O)(H p p K = {}{} 3 232 /)(H /O)(H p p p p 5.解:设 m r H ?、 m r S ?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 m r G ? = m r H ? - T · m r S ? m r G ?(298.15 K) = -233.60 kJ·mol -1 m r G ?(298.15 K) = -243.03 kJ·mol -1 K lg (298.15 K) = 40.92, 故 K (298.15 K) = 8.3?1040

无机化学复习题(1)..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0,△S <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B.△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C.△H<0,△S>0, 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D.△H>0, △S>0, 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2、对0.1mol·L-1HAc溶液来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浓HAc,由于反应物浓度增加,平衡向右移动,HAc的解离度增大; (B)用水稀释,HAc的解离度减小; (C)加入少量NaOH,HAc的解离平衡向左移动; (D)加入少量HCl,HAc的解离度减小。 3、、下列原子中,第一电子亲和能最大的是()。 (A)N;(B)O;(C)P;(D)S。 4、下列物质极化率最小的是()。 (A)H2O;(B)H2S;(C)H2Se;(D)H2Te。 5、对A、B两种元素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第一电离能一定大于B; (B)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金属性比B强; (C)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非金属性比B强; (D)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原子半径一定比B小。 6、下列物质中,不符合EAN规则的是()。 (A) Cr(CO)6;(B) Fe(CO)5;(C)V(CO)6;(D) Ni(CO)4。 7、一混合理想气体,其压力、体积、温度和物质的量分别用p、V、T、n表示,如果用i 表示某一组分的气体,则下列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A)pV=nRT;(B)p i V=n i RT;(C)pV i=n i RT;(D)p i V i=n i RT。 8、下列分子中存在 键的是()。 (A)PCl3;(B)HCl;(C)H2;(D)N2。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等压过程,才有化学反应热效应; (B)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 (C)焓可以被认为是系统所含的热量; (D)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 10、反应A+B→C的速率方程式是v=k[c(A)]2[c(B)]1/2,如果A、B浓度都增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反应速率将增大到原来的()。 (A)32倍;(B)4倍;(C)8倍;(D)64倍。 11、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压是指()。 (A)相同温度时,该组分气体在容积为1.0L的容器中所产生的压力; (B)该组分气体在273.15K时所产生的压力;

无机化学题库

无机化学水平测试题(Ⅰ)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1个或2个答案,将其代号写在括号中,每题1。5分,共24分) 1。下列物质中可以认为具有最大摩尔熵的是( ) A.Li (g) B.Li(s ) C 。LiCl ·H 2O(s) D.LiCO 3(s) 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 SnO 2(s )+2H 2(g) === Sn (s)+2H 2O(g ) 1 K Θ = 21.0 CO (g )+H 2O (g ) === CO 2(g)+H 2(g ) 2K Θ=0.034 因此,下列反应SnO 2(s)+2CO(g) === Sn(s )+2CO 2(g)的3K Θ =( ) A 。21。0 B.0。714 C.0。024 3 D 。21。6 3.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是( ) A.NaOH B 。CaCl 2 C.CH 4 D.NH 4Cl 4。已知φΘ (Cu 2+ /Cu) === 0。34 V ,φΘ (Cu + /Cu)= 0.52 V ,则φΘ (Cu 2+ /Cu + )为( ) A.–0.18 V B 。0.16 V C 。0.86 V D 。0。18 V 5.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Mg>B>Si 〉Ar B.Ar>Mg>Si 〉B C.Si>Mg 〉B>Ar D.B 〉Mg 〉Ar 〉Si 6。反应3A 2+ +2B === 3A+2B 3+ 在标准状态下电池的电动势E Θ 为1.8 V,某浓度时,反应的电池电动势E 为1。6 V,则此时该反应的lg K Θ 值为( ) A 。3×1.8/0.059 2 B.3×1.6/0.059 2 C.6×1.6/0.059 2 D.6×1。8/0.059 2 7.下列离子的原子序数分别是25、26、27、28,其电子构型可以用[Ar ]3d 6 表示的是( ) A 。Mn 2+ B.Fe 2+ C.Co 3+ D.Ni 2+ 8。已知H 2S 的1 a K Θ=1.0×10–7 ,2 a K Θ=1.0×10 –13 ,在饱和的H 2S 水溶液中c (S 2– )应为 ( )mol ·L –1 A 。1.0×10 –7 B 。1。0×10 –13 C.1.0×10 –4 D 。1。0×10 –20

武大吉大第三版无机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12-17

第十二章 1.卤素中哪些元素最活泼为什么有氟至氯活泼性变化有一个突变 答:单质的活泼性次序为:F2>>Cl2>Br2>I2 从F2到Cl2活泼性突变,其原因归结为F原子和F—离子的半径特别小。 F Cl Br I F—Cl—Br—I— r/pm 64 99 114 133 136 181 195 216 (1)由于F的原子半径非常小,F—F原子间的斥力和非键电子对的斥力较大,使F2的 解离能(155KJ/mol)远小于Cl2的解离能(240KJ/mol)。 (2)由于F-离子半径特别小,因此在形成化合物时,氟化物的离子键更强,键能或晶格 能更大。 由于F-离子半径特别小,F-的水合放热比其他卤素离子多。 2.【 3.举例说明卤素单质氧化性和卤离子X-还原性递变规律,并说明原因。 答:氧化性顺序为:F2 >Cl2 >Br2>I2 ;还原性顺序为:I- >Br->Cl->F-. 尽管在同族中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氟 卤素单质是很强的氧化剂,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的氧化能力依次减弱。尽管在同族中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氟。一种氧化剂在常温下,在水溶液中氧化能 ?值的大小和下列过程有关(见课本P524) 力的强弱,可用其标准电极电势值来表示,θ 4.写出氯气与钛、铝、氢、水和碳酸钾作用的反应式,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答:(1)2Cl2+Ti =TiCl4加热,干燥 (2)3Cl2+2Al =2AlCl3 加热,干燥 (3)Cl2+H2 =2HCl 点燃 (4)3Cl2+2P(过量)=2PCl3 干燥 ! 5Cl2(过量)+2P=2PCl5干燥 (5)Cl2+H2O=HClO +HCl (6) Cl2+2K2CO3+H2O=KCl+KClO+2KHCO3 5.试解释下列现象: (1)I2溶解在CCl4中得到紫色溶液,而I2在乙醚中却是红棕色。 (2)I2难溶于水却易溶于KI中。 答:(1)CCl4为非极性溶剂,I2溶在CCl4中后仍为分子状态,显示出I2单质在蒸气时的紫颜色。 而乙醚为极性溶剂,I2溶于乙醚时与溶剂间有溶剂合作用,形成的溶剂合物不再呈其 单质蒸气的颜色,而呈红棕色。 (2)I2以分子状态存在,在水中歧化部分很少,按相似相溶的原则,非极性的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I2在KI溶液中与I-相互作用生成I3—离子,I3—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因 此,I2易溶于KI溶液。

无机化学复习题(1-9章)

无机化学复习题(1-9章) 一、填空题 1.填写适合下列条件的元素名称(以元素符号表示)。 (1)含有半满p亚层的第四周期元素原子_________; (2)某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量子数为n=4, l=0和6个电子的量子数为n=3, l=2 ____________。 2.NO3-的等电子体是__ 。 3.Cr原子的价电子组态是。 4.在CO、HF、H2O等化合物中存在氢键的是,分子偶极矩最小的是。 5.Ni(CO)4的几何构型是,杂化轨道类型为。 6.已知NO2(g)+CO(g) == NO(g)+CO2(g)为基元反应,其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为,反应的级数为。 7.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借助自身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pH值的化学物质,它一般是复杂的有机分子,并且 都是()或()。 8. 封闭体系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向环境可能做的最大有用功等于()。 9. 配合物的分裂能Δ值的大小与配位体有关,在八面体场中CN-与 H2O相比前者是强场配位体,有 较大的Δ值。[Co(CN)6]3-将吸收可见光中波长较()的光,而[Co(H2O)6]3-将吸收可见光中波长较()的光。 10. 某原子质子数为51,中子数为28,此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名称符号为( ),基态价 电子构型为 ( )。 11. 已知反应S2O82- + 2I- = 2SO42- + I2的速率方程为r= kc(S2O82-)c(I-),则该反应为( )。 12.对于一个封闭体系,从始态到终态时内能的变化等于( )和( )的差额。 13.正反应的活化能()于逆反应的活化能,则反应热效应ΔH <0;温度升高,平衡常数()。 14.分子内氢键可使物质的熔、沸点(),分子间氢键可使物质的熔、沸点()。 15.根据杂化轨道理论,B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N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16. 同素异形体或同分异构体的标准熵值()。 17.溶剂水是酸HF, HBr, HI的()试剂,是酸HCl, CH3COOH, HCN的()试剂。

无机化学样题1与答案

《无机化学》样题(一) 姓名: 学号: 专业: 一、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方) 1、(2分)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 2O 的共轭酸是_________;H 2O 的共轭碱是_________。 2、(5分)已知298K 时,0.01mol·L -1 HA 溶液的pH 为5.0,则该酸的解离常数K a θ= ;将该酸溶液稀释后,其pH 将变 ,解离度α将变 ,其K a θ将 。(填大、小或不变) 3、(4分)已知反应BrO 3-+6H + + 5Br -=3Br 2 +3H 2O 对H +、Br -均为二级,对BrO 3-为一级反应,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设反应在HAc-NaAc 缓冲溶液中进行,在加入等体积水后,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倍。 4、(5分)24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 ,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 周期 族,属于 区。 5、(6分)钴的配合物[Co(NH 3)4(H 2O)2]SO 4 名称为 __________ _ ,中心离子是__________,配位体是__________ _配位原子是______________,配位数_______。 6、(3分)25?C ,将1.0L 240kPa 的氮气与2.0L 60kPa 的氧气充入容积为3.0L 的真空器中,则p (N 2)= kPa ;p (O 2)= kPa ;容器内的总压p= kPa 。 7、(4分)AgI(s)的溶度积 17103.8)(-?=AgI K sp θ,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为_______ _mol·L ?1, 其在0.01mol·L ?1 KI 溶液中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mol·L ?1。

无机化学题库

-4 -20 A. Mg>B>Si>A r B. Ar>Mg>Si> B C. Si>Mg>B>Ar D.B>Mg>Ar>Si 6. 反应3A 2++2B === 3A+2B 3+在标准状态下电池的电动势 电池电动势E 为1.6 V,则此时该反应的lg K ;值为() 8. 已知 H 2S 的 K ; =1.0 X 10-7, K ; =1.0 X 10 -13 ,在饱和的 a1 z a2 / ()mol ? L 「无机化学水平测试题 (I )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1个或2个答案,将其代号写在括号中, 每题1.5分,共24分) 1.下列物质中可以认为具有最大摩尔熵的是 () A.Li (g ) B.Li (s ) 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 G LiCI ? HO(s) D.LiC03(s) Sn0(s)+2H 2(g) === Sn(s)+2H 20(g) C0(g)+H 20(g) === C02(g)+H 2(g) K , = 21.0 K ; =0.034 因此,下列反应 Sn Q(s)+2CO(g) ===Sn(s)+2C0 2(g)的 K ;=() A.21.0 B.0.714 C.0.024 3 D.21.6 3.下列化合物中, 既有离子键乂有共价键的物质是 () A.NaOH B.CaCl 2 C.CH D.NHCI 4.已知 0?(Cu 2+/Cu) === 0.34 V, 0?(Cu +/Cu)= 0.52 V ,贝U 0?(Cu 2+/Cu +)为() A. - 0.18 V B.0.16 V C.0.86 V D.0.18 V 5.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百为1.8 V,某浓度时,反应的 A. 3 X 1.8/0.059 2 C.6 X 1.6/0.059 2 B. 3 X 1.6/0.059 2 D. 6 X 1.8/0.059 2 7.下列离子的原子序数分别是 25、26、27、28,其电子构型可以用[Ar]3d 6表示的是() 2+ 2+ 3+ A.M n B.Fe C.Co D.Ni H 2S 水溶液中c (S 2- )应为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版河北师范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物质的聚集态习题答案 1-1 实验室内某氦气钢瓶,内压为18 MPa ,放出部分氦气后,钢瓶减重500 kg ,瓶内氦气的压强为9.5 MPa 。假定放出气体前后钢瓶的温度不变,钢瓶原储有氦气为多少(物质的量)? 解:V 与T 一定时,n 与p 成正比, 即: mol .0026 410500MPa )5.918(MPa 183?=-总n 解得 mol 10645.25?=总n 1-2 273K和101 kPa 的1.00 dm 3干燥空气缓慢通过液态的二甲醚(CH 3OCH 3)。假定(1)通过二甲醚后的空气被二甲醚饱和且液态二甲醚损失0.0335g ;(2)被二甲醚饱和的空气的总压强仍为101kPa 。计算二甲醚在273K时的饱和蒸汽压。 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空气的物质的量:m ol 0445.0K 273K m ol dm 8.314kPa 1.00dm kPa 1011133 =?????==--空RT pV n 二甲醚的物质的量:mol 10283.7mol g 0.46g 02335.041--二甲醚?=?==M m n 二甲醚的摩尔分数:0161.00445 .010283.710283.744=+??=+=--二甲醚空二甲醚二甲醚n n n x 二甲醚的饱和蒸汽压: 1.626kPa kPa 1010161.0=?=?=p x p 二甲醚二甲醚 1-3 在273.15 K 和1.01325×105 Pa 压力下,测得某气体的密度为1.340 g ·dm -3,在一实验中测得这种气体的组成是C 79.8%和H 20.2%。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 =30.02(g·mol -1) 每分子含碳原子:30.02×0.798/12.01=1.9953≈2 每分子含氢原子:30.02×0.202/1.008=6.016≈6 即分子式为:C 2H 6 1-4 在293 K 和9.33×104 Pa 条件下,在烧瓶中称量某物质的蒸气得到下列数据,烧瓶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1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 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解离能为190kJ/mol,求引起溴分子解离1-2 Br 2 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1-3 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 1-4 周期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 1-5 什么叫惰性电子对效应?它对元素的性质有何影响? 1-6 当氢原子的一个电子从第二能级层跃迁至第一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121.6nm;当电子从第三能级层跃迁至第二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656.3nm。问哪一个光子的能量大? 1-7 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为第四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1:2原子比的化合物。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氧化数为7。C和B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氧化数。D为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元素。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之。 1-8有A,B,C,D,E,F元素,试按下列条件推断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符号,给出各元系的价电子构型。 (1)A,B,C为同一周期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满足A>B>C,已知C有3个电子层。 (2)D,E为非金属元素,与氢结合生成HD和HE。室温下D的单质为液体,E 的单质为固体。 (3)F为金属元素,它有4个电子层并且有6个单电子。 第2章分子结构

无机化学试题答案1

1.在一定温度下,PCl 5按下式分解:PCl 5 (g) ? PCl 3(g) + Cl 2(g)。已知298K 时, f m 5[PCl (g)]G ?=-305.0 kJ· mol -1,f m 3[PCl (g)]G ?=-267.8 kJ·mol -1,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是 。 A .3.01×107 B .3.30×1010 C .3.32×106 D .3.01×10-7 E .3.30×10-10 2.在21.8℃时,反应NH 4HS(s) ? NH 3(g) + H 2S (g)的标准平衡常数K =0.070,平衡气体的总压是 。 A .7.0 kPa B .26 kPa C .53 kPa D .0.26 kPa E .0.53 kPa 3.活化能不同的两个反应,为增加活化能小的反应速率,最好采用 。 A .升高反应温度 B .选择适宜的催化剂 C .降低反应温度 D .增加反应压力 E .减小反应压力 4.对一个放热反应来说,升高温度会使反应速率 ,使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或“减小”) 5.有一稀溶液,含0.002 mol·Kg -1的NaCl 和0.001 mol·Kg -1的La(NO 3)3,该溶液的离子强度I = mol·Kg -1。 6.已知浓度为0.010 mol·L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的pH 值为5.5,则该弱酸的酸式解离平衡常数a K 为 。 A .10-3 B .10-5.5 C .10-9 D .10-10 E .10-12 7..欲降低H 3PO 4的解离度,可加入 。 A .NaOH B .NaCl C .H 2O D .KCl E .NaH 2PO 4 8.已知相同浓度的NaA 、NaB 、NaC 、NaD 、NaE 的水溶液的pH 值依次增大,则相同浓度的下列稀酸中,解离度最大的是 。 A .HA B .HB C .HC D .HD E .HE 9.已知H 3PO 4的a1p K =2.17,a2p K =7.21,a3p K =12.35,欲配制pH 为7.0的缓冲溶液, 可选择的缓冲对是 。 A .纯水 B .H 3PO 4-NaH 2PO 4 C .NaH 2PO 4-Na 3PO 4 D .NaH 2PO 4-Na 2HPO 4 E .Na 2HPO 4-Na 3PO 4 10.下列缓冲溶液中,缓冲能力最大的是_______。 A .0.18 mol ?L -1HAc + 0.02 mol ?L -1NaAc B .0.15 mol ?L -1HAc + 0.05 mol ?L -1NaAc C .0.05 mol ?L -1HAc + 0.05 mol ?L -1NaAc D .0.02 mol ?L -1HAc + 0.18 mol ?L -1NaAc E .0.10 mol ?L -1HAc + 0.10 mol ?L -1NaAc

无机化学题库及答案

普化无机试卷(气体一) 一、选择题 1. (0101) 较多偏离理想气体行为的气体, 其分子具有----------------------------------------( ) (A) 较高的分子速率(B) 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 (C) 较大的分子体积(D) 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2. (0102) 按SI 制气体常数R的取值是------------------------------------------------------------( ) (A) 82.06 dm3·atm·K-1·mol-1(B) 8.314 J·K-1·mol-1 (C) 1.987 cal·atm·K-1·mol-1(D) 0.082 cal·K-1·mol-1 3. (0103) 现有1 mol 理想气体, 若它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d,在温度T下体积为V,下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pV=(M/d)RT(B) pVd = RT (C) pV=(d/n)RT(D) pM/d = RT 4. (0104) 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 1 g 下列各种物质, 占体积最大的是-------------------( )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e 20, S 32) (A) 乙烷(B) 氖(C) 氧(D) 硫化氢 5. (0105) 用Meyer 法测定0.15 g 挥发性液体, 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 其体积为20 cm3,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A) 85 (B) 168 (C) 340 (D) 45 6. (0106) 在T,p 相同下,气体A充满烧瓶时,测得A为0.34 g , 而充满O3时, 测得其为0.48 g , 则气体A是-------------------------------------------------------------------------------------------( ) (A) O2(B) SO2(C) H2S (D) 无法判断 7. (0108) 某气体AB,在高温下建立下列平衡:AB(g) +B(g). 若把1.00 mol 此气体在T= 300 K,p= 101 kPa 下放在某密闭容器中, 加热到600 K时, 有25.0 %解离。此时体系的内部压力(kPa)为--------------------------------------------------------------------------------------( ) (A) 253 (B) 101 (C) 50.5 (D) 126 8. (0123) 当实际气体分子间吸引力起主要作用时,压缩因子为-----------------------------( ) (A) Z < 1 (B) Z > 1 (C) Z = 1 (D) Z < 0 9. (0124) RT a 范德华方程式: p= ───- ── V– b V2 是为了修正按理想气体计算的真实气体的下列性质--------------------------------------( ) (A) 分子间化学反应的可能性 (B) 分子的固有体积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C) 分子的量子行为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16.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1)H2S+H2O2→ (2)H2S+Br2→ (3)H2S+I2→ (4)H2S+O2→ +H+→ (5)H2S+ClO- 3 (6)Na2S+Na2SO3+H+→ (7)Na2S2O3+I2→ (8)Na2S2O3+Cl2→ (9)SO2+H2O+Cl2→ (10)H2O2+KMnO4+H+→ (11)Na2O2+CO2→ (12)KO2+H2O→ (13)Fe(OH)2+O2+OH-→ → (14)K2S2O8+Mn2++H++NO- 3 (15)H2SeO3+H2O2→ 答:(1)H2S+H2O2=S+2H2O H2S+4H2O2(过量)=H2SO4+4H2O (2)H2S+Br2=2HBr+S H2S+4Br2(过量)+4H2O=8HBr+H2SO4 (1)H2S+I2=2I-+S+2H+ (2)2H2S+O2=2S+2H2O (3)3H2S+ClO3-=3S+Cl-+3H2O (4)2S2-+SO32-+6H+=3S+3H2O (5)2Na2S2O3+I2=Na2S4O6+2NaI (6)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 (7)SO2+Cl2+2H2O=H2SO4+2HCl (8)5H2O2+2MnO4-+6H+=2Mn2++5O2+8H2O (9)2Na2O2+2CO2=2Na2CO3+O2 (10)2KO2+2H2O=2KOH+O2+H2O2 (11)4Fe(OH)2+O2+2H2O=4Fe(OH)3 (12)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13)H2SeO3+H2O2=H2SeO4+H2O

自学考试无机化学试题题及答案(1)要点

《无机化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表达式:PV=nRT P: 气体压力,SI 单位 Pa V: 气体体积,SI 单位m 3 n: 气体的物质的量,SI 单位mol T: 气体的热力学温度;SI 单位K R: 摩尔气体常数,通过实验测得:8.314 J·mol -1·K -1 2、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当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P 总 = P A + P B + P C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同样适用于气体混合物。 (1) 如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物质的量之和为n 总,温度T 时混合气体总压为P 总, 体积为V ,则P 总 V=n 总RT 如以n i 表示混合气体中气体i 的物质的量,P i 表示其分压,V 为混合气体体积,温度为T ,则 P i V=n i RT (2) 当组分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与混合气体相同时,组分气体单独存在时所占有的体积称为分体 积,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各分体积之和V 总 = V A + V B + V C 且:PV i =n i RT 推导可得:P i /P 总 = V i /V 总 例: 在27℃,101.3kPa 下,取1.00L 混合气体进行分析,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CO 60.0%,H 2 10.0%, 其它气体为30.0%。求混合气体中,(1) CO 和H 2的分压;(2) CO 和H 2的物质的量; 解: (1). P (CO) = P 总×总V V CO ) (= 101.3kPa×0.600 = 60.8 kPa P (H2) = P 总×总V V H ) (2= 101.3kPa×0.100 = 10.1 kPa (2). n(CO) = (RT )总V CO P = 300K K mol 8.314J 1000.1a 108.601-1-333??????-m P = 2.40×10-2mol n(H 2) = (RT )2总V H P = 300K K mol 8.314J 1000.1a 101.101-1-3 33??????-m P = 4.00×10-3mol

无机化学(药学专)——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下列电子的量子数(n, l, m和m s)不合理的是 收藏 A. 3, 0, 0, +1/2 B. 3, 1 , 0, -1/2 C. 3, 0, 0, -1/2 D. 3, 3, 0, +1/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NaH2PO4的共轴酸是 收藏 A. Na2HPO4 B. Na3PO4 C. NaHCO3 D. H3PO4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一 . . 、?…、...... 12 . . 一■.一.... 、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一定质量与核素6C的摩尔质量的1/12的比值,这 一质量是 收藏 A. 原子质量 B. 各核素原子质量的平均质量 C. 平均质量 D. 1mol原子平均质量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收藏 A. 基元反应都是多分子反应。 B. 一步完成的反应是基元反应。 C. 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简单反应 D.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复杂反应。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需配制Ph=5的缓冲溶液,选用收藏 A. HAc-NaAc (pKa=4.75) B. NaH2PO4-Na2HPO4 (pKa2=7.2 ) C. Na2CO3-NaHCO3 ( pKa2=10.25 ) D. NH3.H2O-NH4Cl (pKb=4.75 )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某元素的电子构型为[A门3d64s0的离子是收藏 A. Fe3+ B. Ni2+ C. Mn2+ D. Co3+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配合离子[CuCl5]3-的中心离子收藏 A. sp2 B. dsp3 C. sp3 D. dsp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以下平衡不属于化学平衡的是收藏 A. 沉淀溶解平衡和配位平衡 B. 常温下水的蒸发与凝结平衡 C. 酸碱电离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 D. N2 + 3H2 == 2NH3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催化剂是通过改变反应进行的历程来加速反应速率,这一历程影响收藏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2-8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习题 2.1 什么是理想气体?实际气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理想气体模型处理? 2.2 为什么家用加湿器都是在冬天使用,而不在夏天使用? 2.3 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形式存在的单质、以液体形式存在的金属和以液体形式存在的 非金属单质各有哪些? 2.4 平均动能相同而密度不同的两种气体,温度是否相同?压力是否相同?为什么? 2.5 同温同压下,N2和O2分子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平均动能是否相同? 2.6试验测得683K、100kPa时气态单质磷的密度是2.64g·dm-3。求单质磷的分子量。2.71868年Soret用气体扩散法测定了臭氧的分子式。测定结果显示,臭氧对氯气的扩散速 度之比为1.193。试推算臭氧的分子量和分子式。 2.8常压298K时,一敞口烧瓶盛满某种气体,若通过加热使其中的气体逸出二分之一,则 所需温度为多少? 2.9氟化氙的通式为XeF x(x=2、4、6…),在353K、1.56×104Pa时,实验测得某气态氟 化氙的密度为0.899g·dm-3。试确定该氟化氙的分子式。 温度为300K、压强为3.0×1.01×105Pa时,某容器含,每升空气中水汽的质量。 (2)323K、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时,每升空气中水汽的质量。 已知30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3×103Pa; 32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23×104Pa。 2.10在303K,1.01×105Pa时由排水集气法收集到氧气1.00dm3。问有多少克氯酸钾按 下式分解? 2KClO3 === 2KCl +3O2 已知30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3×103Pa。 2.11298K,1.23×105Pa气压下,在体积为0.50dm3的烧瓶中充满NO和O2气。下列反 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瓶内总压变为8.3×104Pa,求生成NO2的质量。 2NO +O2 === 2NO2 2.12一高压氧气钢瓶,容积为45.0dm3,能承受压强为3×107Pa,问在298K时最多可 装入多少千克氧气而不致发生危险?

无机化学练习题(1)

1.下列化学品中,哪种是最广泛用作涂料得颜料……( D ) (A) Al 2O 3 (B) MgO (C) SiO 2 (D) TiO 2 2.在水溶液中Cu 2+、Cu + 的稳定性大小为………………………………( A ) (A) Cu 2+ 大,Cu + 小 (B) Cu + 大,Cu 2+ 小 (C) 两者稳定性相同 (D) 无法比较 3.加热分解下列物质时,该物质中各元素氧化数都发生了变化………( A ) (A) AgNO 3 (B) NH 4NO 3 (C) Zn(NO 3)2 (D) LiNO 3 4.欲使共存得Al 3+和Cr 3+分离,可采用得试剂是………………………( B ) (A)NaOH (B) NH 3水 (C) HAc (D) NaHCO 3 5.在酸性的K 2Cr 2O 7溶液中加入Pb 2+离子,生成的沉淀物质是………( B ) (A) PbCr 2O 7 (B) PbCrO 4 (C) PbO 2 (D) PbO 6.在下列各对物质中,能够反应的一对是………………………………(C ) (A) FeSO 4和I 2 (B) BaSO 4和浓HNO 3 (C) Ag 和HI (D) H 2S 和AlCl 3 7.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配成的农药乳液,它们的有效成……( D ) (A) 硫酸铜 (B) 硫酸钙 (C) 氢氧化钙 (D) 碱式硫酸铜 8.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D ) (A) BaCO 3 > K 2CO 3 (B) CaCO 3 < CdCO 3 (C) BeCO 3 > MgCO 3 (D) Na 2SO 3 > NaHSO 3 9.关于五氯化磷 (PCl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 它由氯与PCl 3反应制得 (B) 它容易水解生成磷酸(H 3PO 4) (C) 它在气态时很稳定 (D) 它的固体状态是结构式为[PC l 4+][PC l 6- ]的晶体

北师大无机化学四版习题答案19章d区金属一

第19章d区金属(一) 第四周期d区金属 19.1 试以原子结构理论说明: (1)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元素在性质上的基本共同点; (2)讨论第一过渡系元素的金属性、氧化态、氧化还原稳定性以及酸碱稳定性变化规律; (3)阐述第一过渡系金属水合离子颜色及含氧酸根颜色产生的原因。 答:(1)①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元素都具有未充满的3d轨道,特征电子构型为(n-1)d1~10ns1~2,具有可变的氧化态。电离能和电负性都比较小,易失去电子呈金属性,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②与同周围主族元素的金属相比,第一过渡系金属原子一般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和较大 的密度。 ③由于过渡金属的d电子和s电子均可作为价电子参与金属键的形成,金属键较强,因此 它们有较大的硬度,有较高的熔、沸点。 (2)第一过渡系元素为Sc、Ti、V、C r、Mn、F e、C o、N i、C u、Zn 从Sc→Zn,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氧化态:先逐渐升高,到锰为最高,再逐渐降低; 氧化还原性:金属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最高氧化态含氧酸(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酸碱稳定性:从钪到锰最高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物酸性增强、碱性减弱,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氧化物及水合物一般是低氧化态的呈碱性,最高氧化态的呈酸性。 (3)①由于过渡金属离子具有未成对d电子,易吸收可见光而发生d-d跃迁,故过渡系金属水合离子常具有颜色。 ②第一过渡系金属含氧酸根离子VO3-、CrO42-、MnO4-,呈现颜色是因为化合物吸收 可见光后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而产生了荷移跃迁,即电子从主要是定域在配体上的轨道跃迁到主要是定域在金属上的轨道(M←L),对于含氧酸根离子则是发生O22-→M n+的荷移跃迁。 19.2 Sc2O3在哪些性质上与Al2O3相似,为什么? 答:(1)都为碱性氧化物。在Sc3+、Al3+溶液中加碱得水合氧化物M2O3·nH2O(M=Sc、Al)。 (2)其水合氧化物都是两性的,溶于浓碱NaOH得Na3[M(OH)6],溶于酸得到M3+盐,其水溶液易水解。 原因:Sc的电子层结构为[Ar]3d14s2与第Ⅲ族Al同属是Sc、Y、La、Ac分族的第一个成员,故相似。 19.3 简述从钛铁矿制备钛白颜料的反应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试从热力学原理讨论用氯化法 从TiO2制金属钛中为什么一定要加碳? 答:先用磁选法将钛铁矿进行富集得钛精矿,然后用浓H2SO4和磨细的矿石反应。(或:工业上从钛铁矿制钛白粉,大致可分四步:1.酸解;2.冷却结晶;3.加热水解;4.焙烧)。加铁屑,在低温下结晶出FeSO4·7H2O,过滤后稀释并加热使TiOSO4水解:

大一无机化学复习题库有答案

一、 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B) 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大; (C)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 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活化能和逆反应活化能减少相同倍数; 2.pH=6的溶液的酸度是pH=3的溶液的多少倍 (A )3 (B )1/3 (C )300 (D )1/1000 3.等温等压过程在高温不自发进行而在低温时可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A )△H<0,△S<0(B )△H>0,△S<0(C )△H<0,△S>0(D )△H>0,△S>0 4.已知在室温下AgCl 的 sp K = 1.8×10-10,Ag 2CrO 4的 sp K = 1.1×10-12,Ag 2CO 3的 sp K = 8.5×10-12,Ag 3PO 4 的 sp K = 8.9×10-17,那么溶解度最大的是(不考虑水解) (A) AgCl (B) Ag 2CrO 4 (C) Ag 2CO 3 (D) Ag 3PO 4 5.用Nernst 方程式[][]还原剂氧化剂lg 0592.0z + = ??,计算+ -24Mn /MnO 的电极电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温度应为298K (B )+ 2Mn 浓度增大则 ?减小 (C )+H 浓度的变化对?无影响(D )- 4MnO 浓度增大,则?增大 6.已知E (Ti +/Ti) = - 0.34 V ,E (Ti 3+/Ti) = 0.72 V ,则E (Ti 3+/Ti +)为 (A) (0.72 + 0.34) / 2 V (B) (0.72 - 0.34) / 2 V (C) (0.72 ? 3 + 0.34) / 2 V (D) (0.72 ? 3 + 0.34) V 7.40℃和101.3kPa 下,在水面上收集某气体2.0dm 3 ,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已知40℃时的水蒸气压为7.4kPa ) (A )0.072mol (B )0.078mol (C )0.56mol (D )0.60mol 8.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 ?值最大的是 (A )Ag /Ag + (B )Ag /AgCl (C )Ag /AgBr (D )Ag /AgI (最小) 9.下列哪种变化为熵减变化 (A )一种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B )炸药爆炸 (C )将NaCl 晶体溶于水中 (D )冰融化成水 10.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 )放热反应均为自发反应 (B )△S 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C )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 (D )因为 G ?=—RTInK ,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11.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O H NH 23?的解离度变小的是 (A )加Cl NH 4 (B )加HCl (C )加热 (D )加水稀释 12.下列几组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A )H 2O ——NaAc (B )HCl ——NaCl (C )NaOH ——Na 2SO 4 (D )NaHCO 3——Na 2CO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