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Cereulide的研究进展
蜡样芽孢杆菌及其毒素的核酸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蜡样芽孢杆菌及其毒素的核酸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张洋子;刘小琛;李相阳;李军;许秀丽;许文涛;朱龙佼
【期刊名称】《防化研究》
【年(卷),期】2024(3)1
【摘要】蜡样芽孢杆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通过产生肠毒素和呕吐毒素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及时、准确地检测蜡样芽孢杆菌对保障食品质量和防控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核酸分子检测技术成为新兴研究热点和关键分析手段。
本文综述了蜡样芽孢杆菌及其毒素检测中常用的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核酸变温扩增技术和丰富多样的恒温扩增技术,详细介绍了以核酸适配体为代表的功能核酸筛选方法以及新兴核酸适配体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蜡样芽孢杆菌及其毒素快速分析与鉴定方法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12页(P44-55)
【作者】张洋子;刘小琛;李相阳;李军;许秀丽;许文涛;朱龙佼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31
【相关文献】
1.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素的毒性作用与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2.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核酸试纸条技术检测蜡样芽孢杆菌
3.蜡样芽孢杆菌主要毒素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4.
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 Cereulide 研究进展5.饲料中蜡样芽孢杆菌致病性及其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研究进展

传染 病信 息
2 0 1 5年 0 8月 3 0日 第 2 8 卷
第 4期
I n f e c t D i s I n f o , V o 1 . 2 8 , N o . 4 , A u g u s t 3 0 , 2 0 1 5
. 2 5 1 .
蜡样芽孢杆 菌食 物 中毒 的研 究进展
d i s e a s e s . T h i s a r t i c l e o v e r v i e ws t h e p a t h o g e n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p a t h o g e n i c i t y o f B a c i l l u s c e r e s, u a n d t h e e p i d e mi o l o g i c a l e h a r a c t e is r — t i c s o f B ci a l l s u c e r e s u oo f d b o r n e d i s e a s e s , S O a s t o p u t f o r w a r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o n s c i e n t i f i c me a s u r e s t o p r e v 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f o o d c o n t a mi n a —
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素的研究现状

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素的研究现状顿玉慧1,赵更峰2,郑启伟3(1.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 温州 325027;2.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3. 浙江省发展规划院,浙江 杭州 310012)摘 要: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素是热处理也不能灭活的毒素,没有方法可以去除食品中致吐毒素Cereulide。
因此,探讨食品中哪些因素影响致吐毒素产生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对蜡样芽孢杆菌孢子、致吐毒素产生株的特点及致吐食源性中毒,分离、检测和定量食品中Cereulide的国内外新方法及影响致吐毒素产生的因素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素CereulideResearch Status of Emetic Toxin of Bacillus cereusDUN Yu-hui1,ZHAO Geng-feng2,ZHENG Qi-wei3(1. Wenzh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Wenzhou 325027, China;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3. Zhejiang Province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Hangzhou 310012, China)Abstract :The emetic toxin (cereulide) of Bacillus cereus can not be inactivated by heating treatment, and even no methods areknown for detoxifying cereulide in food.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cereulide in food.In this revie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es and emetic toxin-producing strains of Bacillus cereus as well as emetic food-bornepoisoning were described. Moreover, the new methods for isolating, 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cereulide in food were introduced.Finally, emetic toxin production by Bacillus cereus in different growth environments was discussed.Key words:Bacillus cereus;emetic toxin Cereulide中图分类号:TS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9)09-0259-05收稿日期:2008-08-26作者简介:顿玉慧(1974-),女,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食品、饲料及化妆品中微生物检验。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研究进展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研究进展陆湘华;崔昌;王远萍;朱渭萍【摘要】蜡样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会引起食物中毒,因此与人类关系密切。
本文概述了蜡样芽孢杆菌的病原学特征、致病性及其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提出科学的防控措施来有效控制该菌在食品中的污染,保护公众健康。
%Bacillus cereus is a member of genus Bacillus, an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human because it can cause foodborne diseases. This article overviews the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genicity of Bacillus cereus, 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cillus cereus foodborne diseases, so as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scientific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food contamina-tion with Bacillus cereus and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期刊名称】《传染病信息》【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251-254)【关键词】蜡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毒素,生物学;流行病学【作者】陆湘华;崔昌;王远萍;朱渭萍【作者单位】200136,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200136,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200136,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200136,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9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是由进食含有蜡样芽孢杆菌或其产生的肠毒素导致的急性胃肠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因子及防治措施

doi:10.19369/ki2095—9737.2020.04049蜡样芽苞杆菌毒力因子及防治措施王洪华】,王荣芳】,毛景东2'(1.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种畜场动物防疫监督管理站,内蒙古通辽0284002.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2)摘要:蜡样芽胞杆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肠道感染,亦可造成局部组织和全身性感染$近年来,国内外出现多例临床报道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类似炭疽样感染,值得5起养殖业的研究重视。
总结了蜡样芽胞杆菌主要的毒力因子,为科研人员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同时对蜡样芽胞杆菌的防治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广大畜牧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因子;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2.6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4—0082—021蜡样芽抱杆菌基本特征蜡样芽抱杆菌属于芽抱杆菌属,与炭疽芽抱杆菌、苏云金芽抱杆菌等密切相关的物种共同组成了蜡样芽抱杆菌群1。
其中,炭疽芽抱杆菌因其对人和家畜的强致病性而被广泛关注;苏云金芽抱杆菌因其对昆虫的致病性,已广泛商业化用作害虫防治的生物农药$蜡样芽抱杆菌最初分离自牛舍中,且发现该细菌可以快速传播,常以单细胞形式出现,偶尔可呈线状$在二十世纪后期,蜡样芽抱杆菌被认定为引发食物中毒的常见污染源。
近年来,蜡样芽抱杆菌引发人和动物的局部及全身性感染也出现了多次报道$蜡样芽抱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无荚膜,产芽抱,菌落较大,表面粗糙呈不规则状,基因组大小在5.2〜5.5Mb之间。
2蜡样芽抱杆菌毒力因子2.1外毒素蜡样芽抱杆菌的各种外毒素都与致病性相关,但这些外毒素在胃肠道疾病及其它组织器官感染中发挥的具体作用还未完全阐释清楚$目前,已证实有4种蜡样芽抱杆菌的外毒素与感染相关,其中包括3种穿孔性肠毒素:Nhe,—种非溶血性肠毒素,最早鉴定于挪威的一次食源性感染病例;Hbl,溶血性肠毒素,其毒性已在感染家兔的实验中得到证实;CytK,单一蛋白细胞毒素,最初从导致出血性腹泻的蜡样芽抱杆菌中鉴定得到$虽然这3种毒素可在动物或人食入经蜡样芽抱杆菌抱子污染的食物后引起肠道感染,但它们可能与其他毒力因子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很难预测特定菌株的肠毒素潜在毒力$在体外研究中,Nhe、Hbl和CytK对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Ca- co2细胞(人克隆结肠癌细胞)等多种细胞均显示出一定的细胞毒性,且各细胞系对不同毒素表现出了敏感性差异,这也证明了各毒素间不同的作用方式$第四种毒素即呕吐毒素(cereulide),ceu eulide是一种二肽毒素,由交替的a—氨基酸和a —径基酸组成。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张伟伟;鲁绯;张金兰;汪建明;高丽华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蜡样芽孢杆菌是常见食品污染菌,其产生的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文中概述了蜡样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安全性、检测方法、食品中的限量标准及其控制方法.有效地控制该菌在食品中的污染,保护公众健康.
【总页数】4页(P1-4)
【作者】张伟伟;鲁绯;张金兰;汪建明;高丽华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北京,100050;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北京,100050;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北京,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3
【相关文献】
1.生鲜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研究 [J], 田万帆;张荣;龙虎;柳琳;贺苏皖;杜玄;蒋敏;赵悦;唐俊妮
2.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 [J], 刘新梅;程逸宇;张弛;方昕;高翔;朱荣;杨军
3.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平板计数的不确定度评定 [J], 吴卫玲;胡同静;钟君杰;徐振东
4.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芽孢EMA-qPCR检测 [J], 刘新梅;程逸宇;吴海晶;任敏;冯秋实;杨军
5.餐饮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研究 [J], 柯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蜡样芽孢杆菌肠毒素的研究动态

蜡样芽孢杆菌肠毒素的研究动态
夏克栋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通报》
【年(卷),期】1989(016)001
【摘要】通常认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临床上偶可致脓肿、脑膜炎、肺炎、骨髓炎、心内膜炎及败血症等,但以引起食物中毒最为重要。
自1950年以来。
【总页数】3页(P35-36,40)
【作者】夏克栋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
【相关文献】
1.芽孢杆菌LWM1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 [J], 朱大恒;席宇;刘丽;喻锐;赵冉冉;朱利利;程方;刘雨松;吴诗佳;张莉
2.蜡样芽孢杆菌ATCC14579核黄素操纵子的克隆及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J], 王靖宇;陈涛;班睿;陈洵;赵学明
3.一株乳源蜡样芽孢杆菌肠毒素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J], 陈玉娟;赵瑶;马鲜平;高丽旭;姚婷;刘倩如;谢远兵;易华山
4.蜡样芽孢杆菌YB1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肝脏抗氧化酶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J], 崔广鑫;孙娜;王腾腾;陈钰臻;韩慧宗;姜海滨
5.蜡样芽孢杆菌XZ30-2发酵液对黑曲霉的控制及安全性评价 [J], 伊艳杰;刘阳;侯志鹏;赵书云;陆恒;贾劭;李瑞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滑舌鳎源蜡样芽孢杆菌毒性检测及药敏试验

半滑舌鳎源蜡样芽孢杆菌毒性检测及药敏试验王琰;高四合;单建杰;罗璋;刘金兰【摘要】A strain of pathogenic bacterium from diseased half-smooth tongue-sole Cynoglossus semilaevis was identified by 16SrDNA,and 6 kinds of virulence gene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s well as extracellu-lase activity,and hemolytic activity.The median lethal dosage were determined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was tested by Kirby-Bauer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cereus with virulence genes of hemolysin(hblC),enterotoxin(bceT),cytotoxin(CytK),and pleiotropic regulator (plcR),and non hemolytic toxin(nheA)and withoutcereulide(ces).The extracellulase activity(hemoly-sin,proteinase,diastase,lipase and urease)was detected,and the zebrafish was challenged with the patho-genic strain,with 96 h LD50of3.26×108cfu/mL.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showed that the strain of bacterium was sensitive to 15 kinds of drugs.The findings evaluate the potential pathogenicity of B.cereus by virulence genes and exotoxin,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trol of the aquatic animal diseases.%对一株鱼源致病菌L1进行了16SrDNA的鉴定、6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溶血素和4种胞外酶的定性分析以及半数致死密度测定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1为蜡样芽孢杆菌,携带与腹泻毒素相关的溶血素BL基因、肠毒素T基因、细胞毒素K基因、多效调控因子、非溶血性肠毒素5种毒力基因,不含呕吐基因;并且该菌分泌溶血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尿素酶;其对斑马鱼96 h半数致死密度为3.26×108cfu/mL.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庆大霉素等15种药物敏感.本试验旨在从毒力基因和外毒素角度评估该菌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潜在致病性;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提供用药参考.【期刊名称】《水产科学》【年(卷),期】2018(037)001【总页数】7页(P59-65)【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胞外酶;药敏试验【作者】王琰;高四合;单建杰;罗璋;刘金兰【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300221;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399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属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杆菌,部分菌株是条件致病菌[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微生物前沿, 2018, 7(4), 141-148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ambhttps:///10.12677/amb.2018.74017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ToxinCereulide Produced by Bacillus cereusLan Lin*, Xudong Xu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 Medical School,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Received: Nov. 2nd, 2018; accepted: Nov. 15th, 2018; published: Nov. 22nd, 2018AbstractBacillus cereus (Bc), as a foodborne opportunistic pathogen, can produce a kind of emetic toxin, termed cereulide, and several enterotoxins. The emetic food poisoning caused by B. cereus is common in Asian areas. Bc emetic strains (Bce) are prevalent in starchy foods and milky products, which results in a growing body of food poisoning report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few control measures have been document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cent advances concerning the mode of actions of cereulide, the distribution of Bce, the biosynthesis of cereulide and the regula-tion thereof, which would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controlling this kind of food poisoning.KeywordsBacillus cereus (Bc), Cereulide, Biosynthesis, Food Poisoning蜡样芽孢杆菌毒素Cereulide的研究进展林岚*,徐旭东东南大学医学院生物工程系,江苏南京收稿日期:2018年11月2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15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2日摘要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它能产生一种呕吐毒素cereulide和多种肠毒素;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亚洲以呕吐型比较常见,致吐毒株(Bc emetic strains, Bce)在淀粉类食物和乳制品中分布较广,所致食物中毒的报道近年激增,但防治措施研究鲜有报道。
通过综述蜡样芽孢杆菌毒素作用、致吐毒株*通讯作者。
林岚,徐旭东的分布、cereulide生物合成与调控方面的进展,为防治该类食物中毒提供依据。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生物合成,食物中毒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蜡样芽孢杆菌与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Bc)为革兰氏阳性、产芽孢的兼性厌氧杆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菌落较大,灰白色,表面粗糙似融蜡状。
该群中还有与Bc同源性高度相似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覃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假真菌样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和韦氏芽孢杆菌(Bacillus weihenstephanensis)等。
该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尘埃、可食的块茎(如马铃薯)中,常污染淀粉类制品和乳制品,在芽孢杆菌中致病性仅次于炭疽芽孢杆菌;Bc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偶尔引起人的眼部感染,更常见的是引起食源性中毒[1][2][3]和菌血症、急性脑病甚至横纹肌溶解[4][5]。
通常中毒症状较温和而且病程不超过24 h,通常导致两种不同类型的食物中毒:腹泻型和呕吐型。
1) 呕吐型:由致吐毒株(Bc emetic strains, Bce)预产生(pre-form)呕吐毒素(cereulide)引起。
该毒素耐高温、耐pH值、能抗消化酶解。
进食0.5 h ~6 h后出现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爆发性肝衰竭而迅速死亡[1][6];目前的各种食品加工方法,包括灭菌,均无法使cereulide失活。
如果摄取的食物中含cereulide,它能够保持完整并可能转化成活性毒素吸附于内脏。
2) 腹泻型:由非致吐毒株产生不耐热肠毒素引起,进食后6 h~15 h发病,持续24 h后自愈[1][3]。
迄今已发现至少有5种不同的肠毒素,包括2个三元毒素:溶血素HBL(hbl)、非溶血性的肠毒素Nhe(nhe);3个单一基因的产物:细胞毒素K(cytK)、肠毒素T(bceT)和肠毒素HlylI。
肠毒素进入胃中会被破坏,故腹泻型食物中毒是因残留的Bc在小肠中产肠毒素引起的。
引起该类中毒的食物包括肉类、海鲜、乳品和蔬菜等,欧美国家多见。
主要症状是水样腹泻、腹部痉挛和疼痛,少见呕吐。
一般导致中毒的食品中Bc 数量在105 cfu/g ~108 cfu/g,也有在数量较低的情况下(103 cfu/g ~104 cfu/g)致病[1]。
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亚洲以呕吐型比较常见[3][7]。
引起呕吐型中毒的致吐毒株多分布在淀粉类食品(炒饭、米粉或土豆泥等)以及乳制品中(表1)。
章乐怡等调查了国内市售的34份婴幼儿奶粉和5份米粉,Bc检出率为71.8%,其中致吐毒株占17.9% [8]。
特别适合致吐毒株产毒的食材包括熟米饭,熟米饭于20℃12 h~16 h后产生呕吐毒素达0.36 μg/g,土豆泥、面条以及意大利通心粉产毒0.08 μg/g~0.16 μg/g、紧随其后,面包、蛋糕仅产cereulide 0.02 μg/g,蛋、鱼以及肉制品可维持该菌生长但产毒不明显(<0.005 μg/g)[13][14]。
另一项研究显,28℃48 h条件下,致吐毒株在土豆泥中产毒高达4.080 μg/g,在意大利面中3.30μg/g,在米饭、牛奶中分别产毒2.01 μg/g和1.14 μg/ml [13][15]。
对于大规模食源性呕吐中毒事件的研究显示cereulide剂量为0.01 μg/g~1.28 μg/g食物,即体重约70 kg的成年人摄取100 g此类食物就可引起呕吐中毒[12][13]。
除了淀粉类食物之外,乳制品中检出致吐毒株的比率居高不下,比如:研究者于2014年~2015年从321份牛奶、环境样本以及蜡样芽孢杆菌益生菌产品样本中分离得到110株蜡样芽孢杆菌(分离率为34.5%),其中从1株牛奶样本中分离到的蜡样芽孢杆菌(编号CAU45)分泌cereulide能力是林岚,徐旭东标准菌DSMZ4312的17倍[17]。
过去几十年因缺乏灵敏的检测方法以及Bc所致的胃肠道症状常归因于其它食源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株(Bce)发生率被大大低估。
近十年来随着多重PCR、荧光素酶报导菌株原位检测与质谱技术的发展,食源性致吐毒株的检出率和诊断率显著提高。
自2006年以来,致吐毒株所致食物中毒的报道激增,而且还在持续升高[9]。
最近的典型例子包括比利时一个幼儿园爆发蜡样芽孢杆菌所致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检测到了高含量(达4.2 μg/g)的cereulide [18]。
Table 1.Distribution of B. cereus emetic strains in food specimens表1.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株的分布样本来源n Bc Bce %参考文献西兰花(生)25 8 0.0 [43]胡萝卜(生)25 21 0.0 [43]胡萝卜(生)25 22 0.0 [44]马铃薯(生)25 21 16.0 [44]马铃薯(生) nd 8 60.0 [2]香菜(生)25 11 0.0 [43]莴苣(生)25 17 0.0 [43]莴苣(生)48 44 0.0 [29]大米(煮熟)54 41 17.1 [45]大米(生)nd 103 26.2 [46]大米(生)78 44 11.3 [29]水果27 15 0.0 [29]干蘑菇135 110 10.0 [29]乳制品212 110 18.5 [29]乳制品809 508 4.7 [47]乳制品nd 161 10.0 [48]肉制品121 0 0.0 [29]肉制品nd 24 0.0 [48]n,样品数;nd,未统计;Bc,样品中分离到的蜡样芽孢杆菌数目;Bce %,分离到的蜡样芽孢杆菌群中致吐毒株(Bc emetic strains)百分比。
2. 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株(Bce)的分布Bce在环境中分布率很低,如土壤检出率为0%~0.2%,但一些植物的根/块茎则是其最适定殖场所,Bce以共生菌或生物膜形式存在其中[9]。
水稻根部为Bce的大本营[10]。
植物地上部分在收获时易被含Bce的根围菌污染、或经啮齿动物污染,进而污染粮食(图1)。
植物地上部分用作草料后可污染奶牛乳房,进而使Bce污染乳制品[9]。
2013年,Bce作为共生菌在马铃薯块茎的细胞间隙中被发现,该菌对马铃薯块茎无害[2]。
已知活植物体间质空间和维管系统是缺K的微环境[11]。
Bce所产生的cereulide能在贫钾环境中搜寻钾,还可抗真菌以保护块茎免受病原真菌的侵袭[11][12],因此cereulide生物合成有利于Bce 适应环境。
3. 呕吐毒素(cereulide)的生物合成与调控作为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株(Bc emetic strain, Bce)的毒力因子,cereulide是一种环肽,其结构为[D-O-Leu-D-Ala-L-O-Val-L-Val]3;cereulide结构与活性上类似于已知的线粒体毒肽−−缬氨霉素,均为特异性K+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