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技术基本知识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主要基于《气动技术基础》教材的第3章和第4章内容,详细讲解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气动系统的设计及调试。
具体内容包括: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功能、气动系统的基本回路、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工作原理,能正确选用气动元件。
2. 学会设计简单的气动控制系统,了解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气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方法,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重点: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气动系统的基本回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技术培训课件,气动元件实物,气动系统演示装置。
2. 学具:气动元件手册,气动系统设计软件,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气动元件实物和气动系统演示装置,让学生对气动技术产生直观的认识。
2. 理论讲解:讲解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工作原理,气动系统的基本回路。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简单的气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安装与调试。
六、板书设计1. 气动元件分类及功能2. 气动系统基本回路3.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4. 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安装与调试。
2. 答案:根据教材和课堂讲解,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学习更高级的气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了解气动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本课件以实践情景引入,结合理论讲解、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旨在让学生掌握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为气动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及方法2. 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3. 例题讲解与实践操作一、气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及方法1. 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节能。
气动技术基本知识

速度控制阀
C)控制元件速度控制阀d)执行元件
节流阀
摆动缸
回转执行件
逻辑阀
空气马达
管子接头
消音器
e)辅助元件压力计
其它
污染物质的去除能力
污染物质
过滤器
油雾分离器
干燥器
水蒸气
微小水雾
微小油雾
水滴
固体杂质
×
×
×
○
○
×
○
○
○
○
○
○
×
○
×
表1
二、空气处理元件
压缩空气中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由于这些污染物质降低了气动元件的使用寿命。并且会经常造成元件的误动作和故障。表1列出了各种空气处理元件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
6.油雾器
气动系统中有很多装置都有滑动部分如:气缸体与活塞,阀体与阀芯等。为了保证滑动部分的正常工作需要润滑,油雾器是提供润滑油的装置
三、控制元件
一、方向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是气动控制回路中用来控制气体流动方向和气流通断,从而使气路中的执行元件能按要求方向进行动作的元件。在各类元件中,方向控制阀的种类最多。主要有换向阀和单向阀两大类。前者包括电磁阀,气控阀等,后者主要有单向阀,梭阀等,应用都很广泛。
流量控制阀分为节流阀,速度控制阀和排气节流阀数种等。
1.节流阀
可调式节流阀依靠改变的流通面积来调节气流。
2.速度控制阀
速度控制阀由节流阀和单向阀组合而成。故而又叫单向节流阀,通过调节流量达到控制执行元件速度的目的。
三、压力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是利用阀芯上的气压作用力和弹簧力保持平衡来进行工作的,平衡状态的任何破坏都会使阀芯位置产生变化,其结果不是改变阀口开度的大小(例如溢流阀、减压阀),就是改变阀口的通断(例如安全阀,顺序阀)。
气动基本知识

气源处理元件-过滤器
除臭过滤器 (AMF)
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气体及有害气体等。 滤芯采用活性炭素纤维; 过滤精度:0.01μm
水滴分离器 (AMG)
除去压缩空气中99%的水滴,分水效 率比主管路过滤器高,比空气干燥器 低。 除水效率99%
气源处理元件-干燥器IDF&IDU
冷 冻 式 干 燥 机 IDF&IDU : 利 用 冷 媒与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把压 缩 空 气 冷 却 至 2 ~ 10℃ 的 范 围 , 以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气态水分
流量控制阀-单向节流阀AS
排气节流控制
供气压力
压 力
排气压力
时间
调节气缸速度容易,活塞运行稳定;最常用的双作用气缸控制回路。
流量控制阀-单向节流阀AS
进气节流控制
压 力
供给压力 排气压力
时间
靠压缩空气膨胀使活塞前进,难以控制速度稳定性,通常用于单作用气缸、夹 紧缸和低摩擦气缸的速度控制。
流量控制阀-带消音器的排气节流阀
ASN2 带消音器的排气节流阀
ASV 带消音器的快排型排气节流阀
方向控制阀
控制方式
分类
阀芯结构 作动方式
通口/位数
电磁控制 人力控制 气压控制 机械控制 座阀 滑阀 直动式 先导式 2通口 3通口 4通口 5通口
2位置 3位置 4位置
控制方式
方向控制阀-电磁控制阀
出口B 出口A
(非通电时)
入口 → 出口B 出口A → 排气A
一、气动基本概述
空气压技术
气动(PNEUMATIC)是“气动技术”或“气压传动
与控制”的简称。气动技术是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
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的
气动基础知识

动执行元件气
1.按照功能分类:标准型汽缸,复合型汽缸,特殊 汽缸. 2.按照缸径分类 3.按照安装方式来分类:固定式,摆动式 4.按照润滑方式了来分类:给油,不给油. 5.按照运动方式分类:单作用汽缸,双作用汽缸.
工作原理
标准汽缸
无杆汽缸磁性耦合式汽缸气动技术应用方面:汽车制造业:其中包括焊装生产线、夹具、机器人、输送设备、组装线、涂装线、发动机、轮胎生产装备等 方面 生产自动化:机械加工生产线上零件的加工和组装,如工件的搬运、转位、定位、夹紧、进给、装卸、装配、 清洗、检测等工序。 机械设备:自动喷气织布机、自动清洗机、冶金机械、印刷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制鞋机械、塑料制 品生产线、人造革生产线、玻璃制品加工线等许多场合 电子半导体家电制造行业:例如硅片的搬运、元器件的插入与锡焊,彩电、冰箱的装配生产线 • 包装自动化:化肥、化工、粮食、食品、药品、生物工程等实现粉末、粒状、块状物料的自动计量包装。 用于烟 • 草工业的自动化卷烟和自动化包装等许多工序。用于对粘稠液体(如油漆、油墨、化妆品、牙膏 • 等)和有毒气体(如煤气等)的自动计量灌装
气动基础知识
(付国才)
气动技术概况
• 气动(PNEUMATIC)是“气动技术”或 “气压传动与控制”的简称。气动技术是 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以压缩空气为工 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的工程 技术,是实现各种生产控制、自动控制的 重要手段。
• 气动元件的发展动向可归纳为:
高质量: 电磁阀的寿命可达1亿次,气缸的寿命可达5000-8000Km 高精度: 定位精度可达0.5~0.1mm,过滤精度可达0.01um,除油率可达1m3标准大气中的油 雾在0.1mg 以下 高速度:小型电磁阀的换向频率可达数十赫兹,气缸的最大速度可达3m/s 低功耗:电磁阀的功率可降至0.1W。环保、节能 小型化:元件制成超薄、超短、超小型 轻量化:元件采用铝合金及塑料等新型材料制造,零件进行等强度设计 无给油化:不供油润滑元件组成的系统不污染环境,系统简单,维护也简单,节省润滑油 复合集成化:减少配线(如串行传送技术)、配管和元件,节省空间,简化拆装,提高工作效 率 机电一体化:典型的是“计算机远程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气动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
气动技术培训资料

气动技术培训资料气动技术培训资料(一)气动技术是一种利用压缩气体进行工程控制和传动的技术领域。
它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包括生产制造、工程建设、能源管理等等。
通过学习气动技术,我们可以了解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以及气动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等内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气动技术培训资料,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动技术。
一、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气动元件是气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实现压缩空气的输送、转换和控制。
在气动技术培训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
1.1 阀门类气动元件阀门类气动元件包括单向阀、调节阀、电磁阀等,它们通过控制压缩空气的通断和流量来实现气动系统的控制。
其中,单向阀的作用是只允许空气单向流动,而调节阀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空气的流量和压力。
电磁阀通过电磁原理实现气体的通断和控制。
1.2 执行元件类气动元件执行元件类气动元件主要包括气缸和气动马达等。
气缸是将气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常用于推动、拉动和升降物体。
气动马达则将气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工程设备中常用于驱动旋转运动。
以上是气动元件的一些基本工作原理,深入学习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动技术。
二、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气动回路是指由气动元件组成的传动系统,用于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
在气动技术培训中,学习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是必不可少的。
2.1 回路的设计气动回路的设计是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和气动元件的性能特点来确定的。
在设计气动回路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明确工作任务的要求,包括工作轨迹、推力大小等参数。
其次,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气动元件进行组合,包括阀门类和执行元件类。
最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气路布置、管线布局和阀门的控制方式等。
2.2 回路的搭建回路的搭建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操作,包括将气动元件按照一定的布局连接好,保证气体能够在回路中正常流动。
在搭建回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保气动元件的连接口没有漏气现象,可以使用密封圈等密封材料增加密封性能。
《气动基础知识》课件

《气动基础知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气动基础知识》教材的第一章“气动系统概述”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气动元件的功能及分类等。
具体章节为1.1节“气动系统简介”,1.2节“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1.3节“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功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功能,能够正确区分和应用各种气动元件。
3. 能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气动系统故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功能,气动系统的故障分析。
教学重点: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系统演示模型、PPT课件、视频资料。
2. 学具:气动元件实物、气动系统图解、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气动系统演示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动系统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 介绍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解释工作原理。
2) 讲解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功能,结合实物进行展示。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故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2.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功能4. 气动系统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列出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2) 画出气动元件的分类图,并说明各类型元件的功能。
2. 答案:1)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为: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
2) 气动元件分类图略。
3) 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气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对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功能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下节课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气动系统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探索气动技术的前沿发展。
气动技术相关知识讲解(最全的气动知识讲解159页)

26
压缩空气中的灰尘和油雾
• 大气中的尘埃 压缩机自带的过滤器很难除去大气中2~5μm以下的尘
埃杂质。 随着空气的压缩,空气的体积减小,同一体积的空气
内,尘埃密度增加。
• 压缩机中的润滑油 随着压缩机的运转,其运动部分的润滑油进入到压缩空
气中,同时随着压缩温度的增高,油雾会碳化。
个/l以下
29
厂房配管
AF
带后冷却器的空压机
10bar AT
气罐
排水沟道
自动排水器
30
环状管道配置供气可靠 性高,压力损失小,且 压力较稳定但投资高;
每条支路及两支路间都 设置截至阀,支管末端 安装排水器
31
配管须知
• 管道须保持倾斜度,以便使凝聚的水分能被收集和有排水器 排出系统外。 • 分支管路必须由主管路顶部分分出,以免水分进入分支管路。 • 要适当的配置过滤器,以去除管内的铁锈和油雾。 • 管道须清洁后方可安装。 • 缠绕密封带至管螺纹时,要露出最后2个螺纹,以免密封带 碎片落入管道内。 • 采用环状配管的方式。
从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油分和粉尘等杂质,必须适当清除这些杂质, 以避免他们对气动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危害。
•杂质的来源
由系统外部通过空压机等吸入的杂质 由系统内部产生的杂质 系统安装和维修时产生的杂质
20
压缩机
•作用
将电能转化成压缩空气的压力能,供气 动机械使用
•分类
活塞式
往复式
气源处理及辅件
FRL 组合元件
按钮式人力控制
FRL 简化符号 压力表 压力继电器 消声器 气压源
手柄式人力控制 踏板式人力控制 挺杆式机械控制 弹簧控制 滚轮式机械控制
气动技术第一讲气动基础知识 ppt课件

记忆回路,双气控二位五通阀
• 由于双气控二位五通阀的 记忆特性,作为发讯元件
的按钮阀,其产生的气信
号可以是短信号或脉冲信
号。一旦驱动按钮阀( 1S1)动作,在双气控二 位五通阀的控制口(14 )上就有气信号,结果使
双气控二位五通阀换向, 气缸(1A1)活塞杆伸出 。
启动按钮时的气动回路见
图。
16
比较驱动按钮阀的顺序 。
18
记忆回路,双气控二位五通阀
• 可调单向节流阀可对气 缸活塞杆伸出或回缩的 速度进行调节,通常采 用排气节流方式。只有 在控制口(14)上有气 信号(该信号由按钮阀 (1S1)产生),气缸活 塞杆才伸出。此时,压 缩空气进入无杆腔,双 气控二位五通阀保持当 前位置,不换向。 讨论同时驱动按钮阀1S1 和1S2动作时,气动回路 的动作情况。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 置,包括气管、管接头、储气罐、过滤器等。
4
气动系统示意图
5
气动系统示意图
气 缸
6
直接控制,已驱动
• 在该回路中,因 只有一个执行元 件—气缸,所以 ,气缸被标识为 1A1。使气缸活 塞杆伸出的控制 元件被标识为 1S1。
7
间接控制,未驱动
• 按下按钮时, 气缸(大缸径 ,单作用)活 塞杆将伸出。 按钮阀可安装 在距气缸较远 的位置上。一 旦松开按钮, 气缸活塞杆将 回缩。
24
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 〈2〉、小型化、轻量化:由于气动技术在 电子行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气 动元件必须小型化和轻量化。各种新技术、 新材料的应用,使气动元件实现了小型化 和轻量化。
19
气动顺序回路
• 气动顺序回路通常具有 下列特征:驱动按钮阀 动作时,气缸(1A1) 活塞杆伸出,需确认动 作顺序中的每一工步。 该气动回路的动作顺序 为A+B+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动技术基本知识1. 气动技术中常用的单位1个大气压=760mmHg =1.013bar =101kpa 压力单位换算1N/㎡=bar 105-=1002.17-⨯kgf/m ㎡=1002.15-⨯kgf/c ㎡ 1kgf/c ㎡=0.1Mpa 2. 气动控制装置的特点⑴空气廉价且不污染环境,用过的气体可直接排入大气 ⑵速度调整容易⑶元件结构紧凑,可靠性高 ⑷受湿度等环境影响小⑸使用安全便于实现过载保护 ⑹气动系统的稳定性差⑺工作压力低,功率重量比小 ⑻元件在行程中途停止精度低3. 气动系统的组成气动系统基本由下列装置和元件组成(1)气源装置——气动系统的动力源提供压缩空气 (2)空气处理装置——调节压缩空气的洁净度及压力 (3)控制元件方向控制元件——切换空气的流向 流量控制元件——调节空气的流量 (4)逻辑元件——与或非(5)执行元件——将压力能转换为机械功(6)辅助元件——保证气动装置正常工作的一些元件压缩机 a )气源装置 储气罐 后冷却器过滤器 油雾分离器 减压阀 b )空气调节 油雾器处理装置空气净化单元干燥器其它电磁阀气缸气压控制阀带终端开关气缸方向控制阀机械操作阀带制动器气缸手动阀气缸带锁气缸其它带电磁阀气缸其它速度控制阀C)控制元件速度控制阀d)执行元件节流阀摆动缸回转执行件逻辑阀空气马达管子接头消音器e)辅助元件压力计其它污染物质的去除能力污染物质过滤器油雾分离器干燥器水蒸气微小水雾微小油雾水滴固体杂质×××○○×○○○○○○×○×表1二、空气处理元件压缩空气中含有各种污染物质。
由于这些污染物质降低了气动元件的使用寿命。
并且会经常造成元件的误动作和故障。
表1列出了各种空气处理元件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
1.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又称为过滤器、分水滤清器或油水分离器。
它的作用在于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油分等杂质,使压缩空气得到初步净化。
2.油雾分离器油雾分离器又称除油滤清器。
它与空气滤清器不同之处仅在于所用过滤元件不同。
空气滤清器不能分离油泥之类的油雾,原因是当油粒直径小于2~3цm时呈干态,很难附着在物体上,分离这些微粒油雾需用凝聚式过滤元件,过滤元件的材料有:1)活性炭2)用与油有良好亲和能力的玻璃纤维、纤维素等制成的多孔滤芯3.空气干燥器为了获得干燥的空气只用空气滤清器是不够的,空气中的湿度还是几乎达100%。
当湿度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变成水滴。
为了防止水滴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干燥器。
干燥器大致可分为冷冻式和吸附式两类。
4.空气处理装置空气滤清器、调压阀和油雾器等组合在一起,即称为空气处理装置。
a)空气处理三联件(FRL装置)空气处理三联件俗称气动三大件。
它是由滤清器、调压阀和油雾器三件组成的,b)空气处理双联件这是由组合式过滤器减压阀与油雾器组成的空气处理装置。
c)空气处理四联件它是由滤清器、油雾分离器、调压阀和油雾器四件组成,用于需要优质压缩空气的地方。
5.调压阀(减压阀)调压阀是输出压力低于输入压力,并保持输出压力稳定的压力控制元件。
由于大多是与滤清器和油雾器连成一体使用,所以把它分在空气处理元件一类中。
6.油雾器气动系统中有很多装置都有滑动部分如:气缸体与活塞,阀体与阀芯等。
为了保证滑动部分的正常工作需要润滑,油雾器是提供润滑油的装置三、控制元件一、方向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是气动控制回路中用来控制气体流动方向和气流通断,从而使气路中的执行元件能按要求方向进行动作的元件。
在各类元件中,方向控制阀的种类最多。
主要有换向阀和单向阀两大类。
前者包括电磁阀,气控阀等,后者主要有单向阀,梭阀等,应用都很广泛。
1.换向阀换向阀主要有转阀和滑阀两大类本公司主要使用滑阀结构的换向阀。
滑阀依靠其中的滑柱式阀芯处在不同位置上来接通或切断气路的。
一般地讲,阀芯的切表中□代表了阀的一个切换位置,故而有几个长方形表示该阀是几位的。
长方形中的箭头 表示在该位置上气流流动的方向,┻则表示在这一位置上气流被切断。
二位阀有自复位和自保持两种。
三位阀的阀芯除了可以停在阀体的两端外,还可有一个中间位置。
气动阀通过气压信号切换阀芯,分成直接作动式和间接作动式两种,气动阀犹如去掉了电磁线圈后的电磁阀。
由于采用气压信号控制,所以动作慢,不能指望像电磁阀那样高速动作,但寿命一般都较长。
气动控制阀与电磁阀的区别是不用电磁铁,因而控制信号不是电信号而是气压信号,常用于防爆场合或不用电的简易生产线上。
2.单向阀如图1单向阀只允许气流沿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反向流动。
单向阀用在气路中需要防止空气逆流的场合,还可用在气源停止供气时需要保持压力的地方。
梭阀相当于两个单向阀合成,有两个进气口,一个出气口,因而无论哪个进气口进气,出口总有输出,且出口总和压力高的进气口相联。
双压阀则是“与”的功能,只有两口均有气流时才会使出口有输出。
图2为快速排气阀的工作原理。
当P腔进气后,活塞上移,阀口2开,阀口1闭,PA接通。
当排气时,活塞下移,阀口2闭1开,A R接通,管路气体从R口排出。
快速排气阀主要用于气缸排气,以加速气缸的动作。
二、流量控制阀在气动系统中,如要对气缸运动速度加以控制或需要延时元件计时时,就要控制压缩空气的流量。
在流量控制时,只要设法改变管道的截面就可。
流量控制阀分为节流阀,速度控制阀和排气节流阀数种等。
1.节流阀可调式节流阀依靠改变的流通面积来调节气流。
2.速度控制阀速度控制阀由节流阀和单向阀组合而成。
故而又叫单向节流阀,通过调节流量达到控制执行元件速度的目的。
三、压力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是利用阀芯上的气压作用力和弹簧力保持平衡来进行工作的,平衡状态的任何破坏都会使阀芯位置产生变化,其结果不是改变阀口开度的大小(例如溢流阀、减压阀),就是改变阀口的通断(例如安全阀,顺序阀)。
1. 溢流阀溢流阀由进口(P)处的气压压力控制阀芯动作,当进口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阀芯克服弹簧力动作使得进、出口导通,从而实现溢流作用。
如图3(a)所示。
(a) (b)2.减压阀减压阀则是由出口处压力驱动阀芯,当出口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阀芯克服弹簧力动作使得进、出口截断,从而实现减压作用。
如图3(b)所示。
各种阀的符号见附表1四、执行元件气动系统中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转换成机械能,从而实现所要求运动的驱动元件,称为执行元件。
它分为气缸和气动马达两大类。
相对于液压和机械传动,它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但由于压缩空气的压力通常为0.3-0.6Mpa故而输出力小。
气缸是用压缩空气作动力源,产生直线运动或摆动,输出力或力矩做功的元件。
主要气缸主要类型和特点见附表2。
五、气动回路(一)回路设计基础1)路的构成(图4)2)控制方式(二)驱动回路1.驱动气缸的基本回路在通常使用的气缸中有单作用气缸和双作用气缸。
以下介绍驱动这些气缸的基本回路。
1)单作用气缸只在一个方向上的运动靠压缩空气驱动,靠弹簧力的作用回程。
图5为使用单作用气缸作往复运动的气路图。
换向阀(电磁阀)使用二位三通阀。
换向阀的P口与气源净化装置相连接,A口与气缸相连接。
速度控制阀接在换向阀与气缸之间。
速度控制阀有方向性,连接时不可接反。
回路的动作动原理如下:在初始位置时,P口封闭,气缸的气缸盖一侧通过速度控制阀的单向阀和换向阀直接与大气相通。
气缸活塞靠弹簧力的作用停止于完全缩回的位置.当电磁阀通电换向时,气源通过速度控制阀给气缸供气,压缩弹簧使活塞前进.调整速度控制阀节流孔的大小,可以控制活塞前进速度.当电磁阀断电恢复到初始位置时,P口再次封闭,气缸内空气排出.活塞在弹簧力作用下后退并返回原点.这时气缸的速度不能控制.2)双作用气缸的驱动回路图6为使双作用气缸作往复运动的气路图。
换向阀使用二位五通阀(二位四通阀也可以),换向阀的P口与气源静化装置相连接。
A口与气缸杆一侧的接口相连,B口与气缸盖一侧的接口相连。
速度控制阀接在换向阀与气缸之间(注意方向与单作用气缸时相反)。
在初始位置时,P口与气缸杆一侧相通,另一方面,气缸盖一侧通过换向阀与大气相通。
这时气缸活塞处于后死点的位置上。
当电磁阀通电换向时,气缸盖一侧通压缩空气,气缸杆一侧空气排出,活塞前进。
活塞的速度由速度控制阀①调整。
当电磁阀断电回到初始位置时,气缸杆一侧充气,气缸盖一侧排气,活塞后退。
后退的速度由速度控制阀②调整。
2.气缸的速度控制回路基于不同的目的和条件,可使用各种回路对气缸进行速度控制。
下面介绍通常使用的基本回路。
b)入口节流式这种方式通过调节供给气缸的流量,对气缸的速度加以控制。
图7示出了这种方式的路图。
来自换向阀的空气流过速度控制阀时,单向阀关闭,气流只有通过节流阀流向气缸,因为节流阀是可调的,所以通过调整节流阀便可设定气缸活塞的速度。
气流反向流动时,即从气缸一侧流向阀一侧时,单向阀打开,空气流量不受控制(自由流)。
在入口节流方式中,气缸出口一侧排气较快,因而容易受到所供气压变动的影响。
对于所加负载为变动负载的情况,速度稳定性差,因而除了特殊回路(例如防止失控回路等),一般都采用下面将要介绍的出口节流式。
注意,速度控制阀的方向与入口节流式相反。
来自换向阀的空气流过速度控制阀时,单向阀打开,于是成为自由流,气流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流向气缸。
而来自气缸一侧的空气使单向阀关闭,由节流阀调节流量,从而控制气缸活塞的速度。
在气缸的两个口都按出口节流式连接速度控制阀时,活塞靠两侧的压差(由排气一侧的速度控制阀调整)动作。
因此,在负载变动的情况下,它比入口节流方式有更好的速度稳定性。
出口节流是应用得最普通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将节流阀连接在换向阀的排气口上,调节排气的流量来控制气缸的速度。
因为气缸的进气气流不经过节流阀,所以不需要单向阀。
在调节排气流量来实现速度控制这一点上,它同出口节流式完全相同,不过,如果气缸与换向阀之间的管路较长,这一部分就成了气罐,使回路的响应变差,负载变动时,速度就会不稳定。
图9为排气节流式的回路图。
3.基本回路,应用各种机能不同的电磁换向阀,可以构成不同的驱动回路。
下面介绍几种基本的驱动回路。
a)单作用气缸的往复动作回路图5所示的即为单作用气缸的往复动作回路。
但由于它是采用单向的入口节流方式,所以气缸活塞的速度只有在伸出时受到控制。
如果希望在缩回时(靠弹簧力作用)控制其速度,可以在换向阀与气缸之间,再反向串联一个速度调节阀,构成出口节流调速,或是在换向阀的R口上连接一个节流阀,构成排气节流方式。
b)双作用气缸往复动作回路图6所示的即为双作用气缸往复动作回路。
这个回路中,使用的电磁阀是单电磁铁弹簧复位的,线圈通电时气缸伸出并保持在前死点位置。
一旦断电,电磁复位,气缸马上后退。
所以,它适用于遇到紧急情况(例如电源断电)希望气缸活塞返回初始位置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