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地图填充练习册

(完整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地图填充练习册
(完整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地图填充练习册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地图填充练习册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在图中填上:

1.中英《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2.中英《南京条约》强迫割给英国的香港岛。

3.中国军民英勇抵抗英国侵略者的地点:广州、定海、吴淞、镇江。

4.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字地点南京。

2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1.图中①所表示的中国领土是通过1858年中俄《____________》被俄国割占的。

2.图中②所表示的中国领土是通过1860年中俄《_____________》被俄国割占的。

3.图中③所表示的中国领土是通过1860年中俄《_____________》和1864年中俄

《___________________》被俄国割占的。

3、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在图上填出:

1.日本海军袭击清军运兵船的地点丰岛海面。

2.中日舰队黄海激战的地点大东沟。

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威海卫。

4.图上的清军爱国将领是____________;请用直线把他跟与他有关的战役地点连接起来。

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在图上填出:

1.黄花岗起义的地点。

2.辛亥革命首义地点。

3.中华民国成立地点。

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

在图上填写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在地的名称。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首的三派军阀。请把这三派军阀头目的名字填在他势力所在地区的方框内。

2.图上的人物是北伐名将叶挺,请用箭头把他跟被他率部直接打击的军阀指示出来。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1.在图上长方形框内填出相应的地名。

2.找出井冈山根据地的位置,在上画出“★”号。

3.请填出形象图的图名_______________,这里是井冈山会师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想见的地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按图上标号顺序,填出红军长征路线上的下列地名:1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

2.填出: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师地区____________。

3.右上方描绘红军过草地的形象图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上编号

①填出下列地名: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

②指出日军进军卢沟桥的路线是_______________。

③填出右上方形象图的图名___________。

1.根据图上编号填出下列地名:

辽沈战役: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淮海战役:1__________。

平津战役: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

2.想一想三次战役共歼敌________________万人。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 1.地球海洋陆地面积各是多少?各占多少比例?P5 答: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什么是大陆?什么是岛屿?什么是半岛?什么是大洲?P6 答: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半岛。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3.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是?P6(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世界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 5.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欧、非两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6.最先到达马六甲海峡的是郑和(中国);发现美洲大陆(即“新大陆”)的是哥伦布(意大利);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葡萄牙)。 7.四大洋的面积大小顺序是:太大印北。太平洋面积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其岛屿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太平洋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大西洋形状如同字母“S”,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4。水温最低的大洋是北冰洋。 8.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P12 答: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 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4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P6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8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 的失败。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1895年本在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与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P20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时间:1900.6——1901年, 过程: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被义和团围困于廊坊,狼狈逃回天津,8月中旬攻占北京,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烧杀抢劫。 结果: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2 单元小结: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条约内容分别P4,P17,P22) (一)知识梳理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6——9课) 第6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P25 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 1

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图专题练习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一)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中填注中国 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 全称、简称、省会】 格式如下: 四川(川、蜀)成都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二)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相对应的位置 填注中国的主要山脉、 地形区、海洋;并在空 白处默写出我国地势对 我国气候、交通、河流 的影响】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三)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下面两幅图的方框中填注出中国的温度带的名称以及气候名称】 八年级上册填图训练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四)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的方框或圆圈中 填注出中国主要河流、湖 泊的名称;方框填河流、 圆圈填湖泊】 地理八年级上册填图训练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下面两幅图中填注出长江与黄河的源头山 脉、注入地、主要支流、湖泊、上中下的分界点、

主要的水利工程;并在空白处默写出长江与黄河自西向东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六)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 J: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 L:____________ M: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 【2】铁路枢纽:

八年级中国历史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期末学业水平综合测试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学业评价 (本卷4页,37个小题,时间120分钟,满分l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2.这是一处“神秘之地”,被称为“世界屋脊”,于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这处地方是( ) A.新疆B.云南C.西藏D.四川 3.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 ) 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改革开放4.1954年,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 A.通过了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B.进行三大改造 C.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初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5.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6.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次严重错误,其本质是( ) A.过分强调公有制B.不考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水平 C.盲目追求生产发展的高速度D. 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7.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当年天遇大旱的情况下,18户农民辛苦干一年,结果喜获丰收。小岗村的其他10来户农户受灾减产。 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 ) A.旱情不一样B.生产积极性不一样 C.生产工具先进程度不一样D.土地贫瘠肥瘦不一样 8.中共八大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因为( ) A.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方针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C.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作出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9.“文化大革命”中的“二月抗争”、全面整顿、“四五”运动三者共同说明的问题是( ) A.“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 B.动乱中中国共产党已着手经济恢复工作 C.党和人民一直同“左”的错误进行斗争 D.“文化大革命”缺少群众的支持而失败 10.下列不能表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是( ) A.中国加入WTO B.《英雄》在全球同步上映 C.沃尔玛超市开到我家门口D.中国收回香港、澳门 11.1992年11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哪项决策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实行政企分开 C.实行经营承包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2.把中国的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始于( ) A.《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C.“三个面向”的提出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3.下列成就不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完成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背诵要点

新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背诵知识要点 一:大事年表课本132-134页 1840(旧民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领导)-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1949 二:背诵要点: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殖民者的利益。 过程:战争爆发后,关天培在虎门、陈化成在吴淞为国捐躯。 结果:因为当时还处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大幅落后于新兴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的社会性质已经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856-1860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是鸦片战争的延续。 因为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不同的是这一次英国找到一个同盟法国和另外两个帮凶:俄美。结果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发生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悲惨事件,同时通过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如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最为严重的是沙俄趁火打劫,在此期间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3、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领导人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起义前期进展顺利,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出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加上领导集团内部的腐败和内讧,最后被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加上外国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去。但是其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性质是反帝反封建)。在起义后期,也曾提出〈资政新篇〉反映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是符合历史潮流的重大举措,可惜未能真正实施。 4、1894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这场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首次学习西方的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的破产。 原因:日本要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的野心。 过程:左宝贵在平壤、邓世昌在黄海大战、徐邦道在旅顺,为国捐躯。在之后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内容是: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外国侵略已由商品输入转变为资本输入)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也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5、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了北京,大肆屠杀中国人民。并在1901年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条约的主要内容是: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保证”条款表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要点汇总整理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本章重点图幅:图1.3、图1.7、图1.13 第一节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海南岛;陆上邻国: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印度,F缅甸,G老挝,H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a 韩国,b日本,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e马来西亚。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8、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八年级上册地理学科地图专题综合卷

涪陵区同乐中学校八年级上册地理学科地图专题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综合题 1、材料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 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 阳楼之大观也。——摘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材料2:中国地图 (1)中国位于__________洲东部,___________洋西岸。 (2)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海C ____(山脉)D______河E__________市 (3)《岳阳楼记》中的“岳阳楼”濒临洞庭湖,由图可知,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_________部,即为现今图中的 ________(①或②)。 二、填表绘图题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陆上邻国与其方位组合正确的是() A.东——韩国、日本B.西北——蒙古、哈萨克斯 坦 B.西南——印度、尼泊尔D.南——阿富汗、越南 (2)一艘货轮从天津到广州依次经过的海域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经春意盎然,形成这种 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地势落差大 D.东西跨度大 (4)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份是_____(填简称) (5)下列管理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B.我国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C.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人亚欧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D.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大西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地图回答: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从热量带看,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 (2)我国濒临的四个近海中最南面的是 海,我国的内海是海。 (3)我国陆地面积约平方千米。领土最南端和 最北端约跨纬度度。 4、读下图,回答问题。

统编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美国、日本B.英国、法国C.俄国、美国D.英国、俄国2.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下列属于其侵略行径的是A.火烧圆明园B.屠杀义和团团民C.攻陷威海卫D.攻陷吴淞炮台3.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下列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按发生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定都天京→永安建制 B.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永安建制→金田起义→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D.金田起义→定都天京→永安建制→天京陷落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5.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是在那次战争中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右图《时局图》深刻形象的反映了中国面临被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 该图描绘的是哪一条约签订后的情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号召变法图强的是 A.洪秀全B.李鸿章C.梁启超D.奕? 8.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之洞、张謇创办的近代民族工业分别是 A.汉阳铁厂安庆内军械所B.汉阳铁厂大生纱厂 C.江南制造总局大生纱厂D.轮船招商局大生纱厂 9.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B.君主立宪C.民主共和D.民主与科学10.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打到列强除军阀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11.当今许多节日都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与“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是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1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下列关于红军“远征”描述正确的是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1-14课)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 (1—14课)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四条基本线索: 屈辱史: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列强侵华史)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 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严重侵华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p7八国洗劫北京p19、日军旅顺大屠杀p14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 背景 1.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3.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4.地点:广州虎门。(●★记:P3 虎门销烟图) 5.人物:林则徐(清朝道光皇帝时)。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6.鸦片的危害:P3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②、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③、削弱军队战斗力。④、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启示: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7历史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年8月)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知识点和地图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知识点和地图) 一、填空题: 1、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大部分 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我国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为中心(在黑龙江);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 曾母暗沙(海南);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新疆);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黑龙江)。 3、我国东临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直接面临太平洋的是 台湾岛。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我国陆上国界漫长;共有2万多千米:接壤国家15个;北面与蒙、俄二国接壤:正东与朝鲜接壤;西南与印度;南与缅、老、越三国接壤。大陆海岸线 1.8万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国家之一;正东与日、韩两国隔海相望;东南与菲律宾;南与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相望。 5、现行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县、乡(镇)三级: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 包括23个省;丄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首都;称为“祖 _ 国心脏”。 6、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虽部人口多;血部人口少;沿海、沿河湖、平原、盆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高原人口少;经济、交通、工业发达地区多城集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 塞、偏僻农牧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8、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分布;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 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 9、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_____ 面积广大。东北一西南走向山脉多分布在东部;我国东部地区最高峰是玉山;为台湾山脉主峰。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 位于中、尼边境: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10、我国气候有二大特征: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一有利于多种生物繁殖生长;使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二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农业部门综合发展:三有利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地域文化各具特色。 11、我国气候类型多样:这「是因为我国地跨众多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东部面临海洋而西部深居内陆:这是造成气候复杂多样的基本原因。 1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____ 。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3、降水的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少;干旱就逐渐加重;即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部分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 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15、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在季风区内夏季盛 于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西伯利亚、蒙古)的偏北风。 16、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_________ 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17、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我国南方雨季比北方丄;比北方长。夏季 风强;贝U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则南涝北旱。 18、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困而气候具有很强大陆性特征。 佃、我国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入侵南方强寒潮;使长江以南地区农作物受到冻害;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 __________________ 覆盖草场;造成雪灾;在干燥地区;引起“沙暴”_。 20、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岀现降水集中夏、秋季节:影响东部 平原地区;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在我国;无 论是西北地区:还是东部季风区亦常出现旱灾。 21、流域是指河流的集水区域:各种河流是终注海洋的叫外流河: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是内 流河。 22、我国绝大部分河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大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这是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 低;东临太平洋。] 23、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夏季风的到来: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水位 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来临: 雨带南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 25、辽海、黄河、海河等河流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 26、我国内流河水文特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这是因为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 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27、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多淡水湖)和青藏高原(多咸水湖) 中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东部平原)。最大淡水湖是鄱阳湖。最大湖泊 是青海湖。 28、长江源自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干流先后流径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 苏、沪。11个省(区、市)。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亚洲最长 ________ 水量最大河流。 世界第三长河。。我国淡水湖泊最集 1 / 6

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11-16课复习提纲 ※※※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民国年=公元年 - 1911 【总结】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成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化(礼仪、剪辫子、不缠足等)。 失败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背景: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宋教仁,制造“宋案”。 2.经过: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3.结果: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1913年袁世凯当选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2.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4.1915年5月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换取日本对复辟帝制的支持 5.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宣布1916年元旦登基。 三、护国战争 1、原因: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2、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3、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袁世凯复辟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辟活动不得人心。 四、军阀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等 (2)危害: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4)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5)口号:民主与科学 2、主要内容:①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②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③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评价: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进步性: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1)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近代化总结】 3、中国近代化探索启示: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 第13 课五四运动 1.时间:1919.5.4(五四青年节)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卖国贼等。 4.5. ③释放被捕学生。) 6、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 7.五四精神:爱国(核心)、民主、科学、进步 8.启示:学生应有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②阶级基础:工人(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诞生地是上海(后来转向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红船精神”) 3)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成立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④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意义: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中共二大 1.时间:1922年 2.内容:提出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中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能从国情出发)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2)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15课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1.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时间:1924年 2)地点:广州 3)合作形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4)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合作成果: 1)建立黄埔军校:①时间:1924年②地点:广州黄埔③军校总理:孙中山④校长:蒋介石⑤政治部主任:周恩来⑥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开展北伐战争: ①目的: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军队:北伐军(国民革命军) ②总司令:蒋介石③主要战场:湖南湖北④重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⑤铁军: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 ⑥战果:北伐胜利进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从南向北打) 3、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原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后改编军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三、工农武装割据 1.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2.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议,即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word完整版)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精品,推荐文档

第1课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5.结果:清朝失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6.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其他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8.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9.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结果:中国失败,签订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 5.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6.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巩固措施:洪秀全封洪仁玕且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太平军结局:被中外联合势力绞杀 天京陷落: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新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2017版部编教材) (一)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 过程:朝廷派钦差:琦善谈判,广东水师提督(虎门炮台)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长江门户吴淞)战死 结果: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其内容是: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影响: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B.中国不再享有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3年,,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 埔条约》通过条约。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0-1860.10。 相关事件:亚罗号事件、马神浦事件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相关大臣:奕? 2.过程:①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西 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②《通商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③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给英国,增加赔款额。 3.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5.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 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早期:拜上帝会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的陷落标志着 1

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 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 1.地球海洋陆地面积各是多少各占多少比例P5 答: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什么是大陆什么是岛屿什么是半岛什么是大洲P6 答: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半岛。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3.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是?P6(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世界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 5.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欧、非两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6.最先到达马六甲海峡的是郑和(中国);发现美洲大陆(即“新大陆”)的是哥伦布(意大利);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葡萄牙)。 7.四大洋的面积大小顺序是:太大印北。太平洋面积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其岛屿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太平洋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大西洋形状如同字母“S”,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4。水温最低的大洋是北冰洋。 8.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P12 答: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