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解剖及临床

合集下载

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的标准

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的标准

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的标准标题:深入解析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的标准——从解剖结构到临床应用导言:在临床医学中,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的标准是一项重要的解剖学参考指标。

膀胱颈作为连接尿道和膀胱的狭窄部分,其位置的准确度对于尿道手术、输尿管受压等疾病的治疗以及手术操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解剖结构与临床应用两个方面对该标准进行全面探讨,并分享个人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解剖结构1.1 膀胱颈的定义与位置膀胱颈,顾名思义,是膀胱与尿道相连的狭窄部分。

它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以上约2-3cm处。

可通过手指插入会阴或使用超声波等影像学手段进行定位。

1.2 解剖结构特点膀胱颈是一段硬质、肌肉层较厚的管道。

它由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组成,起到维持尿液的存留与排尿的控制功能。

了解膀胱颈的解剖结构有助于理解膀胱功能障碍等临床疾病发生的原因。

二、临床应用2.1 与尿道手术相关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的标准在尿道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膀胱颈位置的准确测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尿道下裂手术的手术范围和操作难度。

对于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手术,了解膀胱颈位置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并避免损伤膀胱颈及相邻组织。

2.2 影响尿液排出的因素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的标准对尿液排出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以下,尿液排出受到妨碍,容易导致尿潴留等问题。

对于梗阻性尿路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了解膀胱颈位置的标准尤为关键。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临床实践中,准确测量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的标准对于诊断与手术操作至关重要。

在我的理解中,膀胱颈作为一个解剖结构,不仅仅是连接膀胱和尿道的纽带,更是身体健康与生理功能的一种体现。

掌握膀胱颈的位置信息,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与膀胱相关的疾病,保护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了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的标准在解剖学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准确测量膀胱颈的位置有助于指导尿道手术,并影响尿液排出。

直肠膀胱膈的名词解释

直肠膀胱膈的名词解释

直肠膀胱膈的名词解释直肠膀胱膈,是人体解剖学中关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结构的一个重要概念。

直肠膀胱膈位于腹部腔隔的下方,主要起到支持和保护直肠和膀胱的作用。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直肠膀胱膈的解剖结构、功能和相关临床意义。

直肠膀胱膈是指由两块平滑肌组成的厚而坚韧的膈状结构,位于直肠和膀胱之间。

它由两部分组成,上部称为直肠部分,下部称为膀胱部分。

直肠部分与膀胱部分之间有一个称为膀胱直肠沟的浅沟通道,作为两者之间的分界线。

直肠膀胱膈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保护直肠和膀胱。

它起到肌肉襞的作用,使直肠和膀胱能够保持在正常位置。

此外,直肠膀胱膈还有助于维持膀胱和直肠之间的正常压力梯度,以促进排尿的顺利进行。

它还能帮助在排尿时将尿液从膀胱推向尿道。

直肠膀胱膈的解剖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它由平滑肌纤维组成,这些肌纤维具有很强的收缩能力。

同时,直肠膀胱膈与其他肌肉和组织结构,如会阴肌和骨盆底肌群等,形成一个复杂的支撑系统,以保持腹腔内脏器官的正常位置。

这种支撑系统的紊乱可能导致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

直肠膀胱膈在一些疾病与症状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例如,直肠膀胱膈的功能紊乱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失禁等尿路问题。

此外,直肠膀胱膈的脱垂也是盆腔器官脱垂的一种常见类型,会引起腹痛、压迫感和排便困难等症状。

了解直肠膀胱膈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解决相关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通过对直肠膀胱膈的检查和评估,来诊断和治疗与其功能紊乱相关的症状和疾病。

例如,可以通过触诊和超声检查来评估直肠膀胱膈的位置、张力和功能状态,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来说,直肠膀胱膈是人体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结构。

它通过支持和保护直肠和膀胱的正常功能,维持了身体的健康状态。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直肠膀胱膈的功能紊乱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临床问题。

因此,加深对直肠膀胱膈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管状膀胱的名词解释

管状膀胱的名词解释

管状膀胱的名词解释管状膀胱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异常,主要表现为膀胱形态异常,呈现管状结构,与正常的膀胱形态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

管状膀胱是一种医学术语,指的是膀胱结构的异常变异,其形状类似于管状结构,而不是正常的囊状容器形态。

本文将就管状膀胱的相关特征、临床表现以及可能的治疗措施进行探讨。

管状膀胱的特征可以通过医学影像学的方法进行诊断确认。

一般来说,正常的膀胱具有囊状结构,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而管状膀胱则呈现出线状或管状结构,类似于一条管子。

此外,管状膀胱往往伴随着其他异常的解剖结构,如输尿管的异常位置等。

管状膀胱的表现形式各异,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道不适等症状。

由于膀胱的结构异常,尿液排出可能受到一定的阻碍,导致尿液在膀胱内堆积,从而刺激膀胱壁,引起尿频和尿急等症状。

另外,管状膀胱还可能导致尿液回流至输尿管系统,引起尿路感染和腹痛等问题。

对于管状膀胱的治疗,一般采取综合性的策略。

首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些轻度的管状膀胱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改善症状,例如限制尿液摄入量,避免过度频繁的排尿等。

此外,药物治疗也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如利尿药物和抗生素等。

然而,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关于手术治疗管状膀胱的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膀胱成形术、膀胱扩大术以及膀胱重建术等。

膀胱成形术是通过改变膀胱的形态,使其更加接近正常的囊状结构。

膀胱扩大术则是通过扩大膀胱的容积,减少尿液堆积和排尿困难。

膀胱重建术是更为复杂的手术方式,通过改变膀胱结构,使其达到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总结而言,管状膀胱是一种罕见的膀胱异常变异。

其与正常囊状膀胱相比,呈现出线状或管状结构。

管状膀胱的表现形式各异,可能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

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采取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干预等综合性方法。

手术治疗包括膀胱成形术、膀胱扩大术以及膀胱重建术等。

泌尿系统解剖 ppt课件【17页】

泌尿系统解剖 ppt课件【17页】
内脏学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 胱 第四节 尿 道
1
ppt课件
泌尿系统
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主要功能: 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
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 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
ppt课件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肾门
肾蒂 肾蒂内结构:
从前向后
静脉→动脉→肾盂
从上向下
动脉→静脉→肾盂
肾盂 肾窦
3
ppt课件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输尿管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肾为腹膜外位器官、位于脊柱两侧,左肾平第11胸椎体 下缘至第2~3腰椎间盘之间,右肾比左肾低1~2cm。 左、右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
肾上腺 左肾 右肾
输尿管 腰大肌
膀胱
4
ppt课件
肾的毗邻:
尿道内口 尿道外口 尿道旁腺
15
ppt课件
练习题
1 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2 试述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的部位。
3 名词解释: 膀胱三角、肾柱
16
ppt课件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肾的被膜。 2 输尿管的狭窄部。 3 膀胱三角 4 肾区
难点:
1 肾段动脉和肾段。 2 肾的结构。
17
ppt课件
左肾: 前上部与胃底后面相邻 中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接触 下部邻接空肠和结肠左曲
右肾: 前上部与肝相邻 下部与结肠右曲相接触 内侧缘邻接十二指肠降部
5
ppt课件
两肾后面: 上1/3与膈相邻 下部自内侧向外侧与腰大肌、腰 方肌及腹横肌相毗邻
在12肋与竖脊
肌外侧缘之间

膀胱肿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共26张PPT)

膀胱肿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共26张PPT)
典型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晚期出现 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超声特征]
局限性隆起。隆起呈结节状或菜花状,向腔内突出。肿物大
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有蒂肿瘤可随体位变化摆
动或“漂动感”。
第二十二页,共26页。
以高回声或中等回声居多,少数呈中低回声。极少数膀胱肿瘤
第四页,共26页。
第五页,共26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六页,共26页。
二.检查方法与正常声像图
① 经腹壁探测 ② 经腔内探测(包括经直肠和经尿道) ③ 经会阴部探测
第七页,共26页。
① 一般使用凸阵探头,频率为3-5MHz左右。 ② 腔内探头工作频率为7.5-10MHz。
③ 导管探头。
第八页,共26页。
经腹部和经直肠扫查需适度充盈膀胱。 嘱病人憋尿,或在检查前饮水500ml,直至
有尿意。必要时可通过导尿管向膀胱注入 无菌生理盐水250~400ml。经尿道扫查应 对探头和器械按规定进行严格的浸泡消毒。
第九页,共26页。
1、 经腹部扫查采用仰卧位,充分暴露下 腹部至耻骨联合。 2、经直肠扫查采用侧卧位、胸膝位或截石 位。
3、经尿道扫查采用截石位。
第十页,共26页。
在对膀胱扫查过程中,重点观察膀胱壁的轮廓 、 各层回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厚度;内壁有无局限性凹 陷或隆起;有无占位性病变及其浸润程度。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堵塞输尿管出口时,可出现对应输尿管扩张及肾积水;瘤 体表面附有小结石或钙化斑时,后方可出现声影;较大的肿 瘤后方可出现声衰减。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鉴别诊断]
1、膀胱肿瘤与异物的鉴别 异物多为强回声,而且具有其自身的特殊

《膀胱肿瘤》PPT课件

《膀胱肿瘤》PPT课件

组织病理学——分级
WHO 1973
WHO/ISUP 2019,WHO 2019
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
乳头状低度恶性倾向的尿路上皮 尿路上皮癌 1级,分化良好 肿瘤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
尿路上皮癌 2级,中度分化
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
组织病理学—分期(TMN)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扁平癌’) T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1 肿瘤侵入上皮下结缔组织 T2 肿瘤侵犯肌层 T2a 肿瘤侵犯浅肌层 (内侧半) T2b 肿瘤侵犯深肌层 (外侧半) T3 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a 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b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膀胱外肿块) T4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 T4a 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T4b 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
为第十二位。女性发病率则为第十三位, 而死亡率为第十四位。
流行病与病因学
我国膀胱癌发病率 男3.8/10万,女1.4/10万 (是世界平均发病率的1/3)
1.4/10万
3.8/10万
2019年 中国女性膀胱癌发病率
2019年 中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
流行病与病因学
v 病因与致病危险因素
Ø 吸烟 —— 最为肯定的因素 Ø 职业、环境、致癌物 Ø 遗传 Ø 基因 —— 癌基因、抑癌基因、 生 长因子……
膀胱癌手术治疗
TURBt 术 (经尿
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良性肿瘤,直经< 5cm、不需输尿管 膀胱再植。
≤T1/G3浅表膀胱 移行细胞癌基底窄 小,瘤蒂直径一般 <1cm。
浸润肿瘤(T2、T3、T4)的治疗 T2期分化良好、局限的肿瘤可经尿道切除或行膀胱 部分切除术。

神经原性膀胱ppt课件

神经原性膀胱ppt课件
路超声检查、核磁水成像检查等。 测定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排尿后膀胱内
残留的尿液称为残余尿。测定残余尿量常 用的方法有导管法和B超法。
19
பைடு நூலகம் 评定——尿动力学检查
是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诊断的金标准; 如尿流率、膀胱测压(+肌电图)、影像尿动
力学、压力-流率测定。
20
Volume EMG
EMG
Pura
脑桥水平以上的神经通路受到损害(如老年性痴 呆、脑血管意外等),膀胱过度活动,不能随意 控制排尿,往往出现尿失禁症状;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通常正常,很少发生逼尿肌 括约肌协同失调(DSD)。
因此对上尿路的损害通常较小。
14
病理生理机制——脊髓损伤
不同节段的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并非完全与脊髓损 伤水平相对应,表现出多样性。
24
尿流率测定(Uroflowmetry)
定义:单位时间内经尿道排出的液体量,其 单位为毫升/秒(ml/s)。
25
尿流率测定影响因素
年龄:随年龄降低 尿量:不少于125~150ml 体位:站立位 心理 环境 重复性:可能不完全一致
26
尿流率测定意义
男性正常参考值 年龄(岁) < 40 40~60 >60
响的客观证据。 证实排尿功能障碍为神经系统受损所
致,需要结合典型的尿动力学图形和 相应的神经系统疾病来综合考虑。 评估所存在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
23
复杂神经源性膀胱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应 了解的参数
膀胱感觉:主要了解本体感觉,以首次排尿感最为敏感,小于 350毫升为感觉减弱。 最初有感觉排尿的膀胱容量 ≧150ml。 有正常排尿感觉的膀胱容量≧250ml。 有强烈排尿感觉的膀胱容量≧350ml。

膀胱冲洗专业知识讲座

膀胱冲洗专业知识讲座
操作步骤
左手带手套,右手拿PVP-1消毒液棉签给病人消毒 尿道口。摘手套放于车下。
撤尿垫放于车下,协助病人穿上裤子,恢复体位, 整理床单位。
倾倒尿液,计量,开窗通风。 收拾用物,洗手,签字,记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解析
膀胱冲洗护理要点:
稀释膀胱内渗出的血液, 防止血液凝固阻塞尿道 抑制真菌生长 治疗细菌性膀胱炎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膀胱冲洗方式
分为开放式膀胱冲洗和密闭式膀胱冲洗
密闭式膀胱冲洗
间断膀胱冲洗
持续膀胱冲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操作步骤
推车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 释,全面评估病情,家属回避,调节室温,监 护室用布帘遮挡、移输液架
可戴手套,放尿(记录)观察颜色、性质、量
套好瓶套开盖,冲洗液温度适宜,碘伏消毒, 把夹子移下叉处夹死,用止血钳夹住两管端
常用液体: 1:5000呋喃西林、生理盐水、 5%NHCO3
温度35-37 ℃(有内出血时温度降低,利于止血)
操作时间:15-20分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冲洗液种类及作用
冲洗液 1:5000呋喃西林
生理盐水
5%NHCO3 抗生素
作用
预防感染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 A.患者病情、意识状态、患者自理及配合程 度 B.尿液的性质、出血量、有无尿频、尿急、 尿痛、膀胱憋尿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