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历史文化

巴西的历史文化
巴西的历史文化

巴西的历史文化

巴西是金砖之国之一。金砖国家是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在十年前最先提出的,通常指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批开始崛起的新兴经济体。起初包含有四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后来在中国大型纪录片《金砖之国》中,南非也被列入其中。一提到巴西,我们首先想起来的就是它特有的桑巴舞,它对于巴西就像京剧对于中国那么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它热情奔放,更因为它其中包含着巴西人民数百的殖民历史和奴隶贸易。1500年4月22日佩德罗堪布拉尔发现巴西这块资源充沛的土地何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的巴西木,自此,大量的西方工业入侵巴西,掠夺这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巴西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殖民历史。而桑巴舞就是被奴役的黑人对家乡的思念的诠释。经过不懈的抗争,终于在1822年9月7日,唐佩德罗宣布巴西独立,这标志着巴西300多年的殖民统治终于结束。而桑巴舞也成为巴西人民庆祝解放独立的一种特有方式。即使是一段简单的舞蹈,这其中也包含着一个民族悠长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如果说桑巴里包含着巴西这个民族传统历史文化,那么在咖啡里,则蕴藏着巴西在解放后的经济发展史。在结束了奴隶社会后,咖啡,这种在巴西生长茂盛的经济作物成为了巴西重要的经济来源。咖啡曾一度带动了巴西经济的繁荣,并为巴西早期工业化奠定了经济基础。在20世纪初,仅巴西一个国家的咖啡产量就超过了全球的50%。咖啡经济将巴西从咖啡出口国转变成为一个工业经济国家,但是咖啡的产量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过度依赖咖啡单一出口所带来的效益为

日后巴西咖啡经济的崩溃埋下了种子。正在巴西沉浸在咖啡带来的繁荣时,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让巴西经济瞬间崩溃。1929年秋天,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巴西毫不例外的被卷了进去。这场危机导致美国终止从巴西进口咖啡,咖啡价格被打压,巴西的咖啡经济也就此衰落。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国家无论是其经济发展或是文化发展,都不能够依赖单一的经济来源。中国有句古话叫“狡兔三窟”,在考虑事情时我们要做多手准备以应变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机,降低我们所承担的风险。

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虽然29年的经济危机影响了巴西咖啡经济的发展,但是这场危机从一个侧面也推动了巴西其他方面的发展。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个在三年之内从废墟变成国际性都市的城市,它是一个奇迹。而其代表建筑国会大厦则是这个奇迹的见证。它由奥斯卡尼迈耶设计。这座28层的大楼建筑外观如同两只大碗,左侧的参议院碗口朝下,象征集中民意和提决议案,右侧的众议院碗口朝上,象征民主和广开言路,h型的空中通道将其连接,意味人本主义。巴西利亚的建成实现了巴西西部与北部的贯通,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一片废墟到一个繁荣的都市,这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巴西强大的生命力和极高的适应性。

但是巴西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众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关于环境的开发与保护的问题。亚马孙雨林穿越巴西,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其中的橡胶树,被作为换取财富的资源被大面积砍伐。可即使是广阔的亚麻孙雨林也是有限的,自1950

年到1980年的三十年间,每年有400平方公里的雨林被砍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亚马孙雨林遭到破坏的面积达到5879万公顷。牵一发而动全身,亚马孙雨林对巴西经济的长远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巴西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终于在1952年成立了国家研究所,以确保亚马孙雨林的正常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要时刻牢记:不能以破坏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大自然,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我们才能真真做到经济与环境两手抓,保证社会持续有效发展。

中国与巴西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分析word版本

中国与巴西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分析 2014级国贸四班朱耿松201440401110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同时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和巴西都是“金砖国家”之一,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巴西自1974 年建交,1993 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发展势头良好。经贸往来频繁,目前,巴西上半年对中国的出口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6年1-6月,巴西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309.9亿美元,下降12.0%。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197.7亿美元,增长7.0%,占巴西出口总额的21.9%,提高2.3个百分点;巴西自中国进口112.1亿美元,下降32.9%,占巴西进口总额的16.8%,降低1.4个百分点。1-6月,巴西与中国的贸易顺差85.6亿美元,增长387.7%。 从表中可以看出,排名第一位的商品是植物产品,且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0.8%,贸易规模达到10625百万美元,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排名第一位的商品近几年都是植物产品。通过查询资料发现巴西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巴西森林总面积为4.24亿hm2,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9.7%,森林覆盖率为49.8%。其森林蓄积量为560亿m3 ,居世界第2位

相对来说,我国现有森林1.337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01.3亿立方米,仅占世界4%,林木蓄积不足世界总量的3%,人均森林面积0.11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6,人均森林蓄积量8.6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 由此看来,巴西无论在森林总面积上还是在人均面积上,均远超中国,致使其价格成本都较低,相对于其他地区有各方面优势,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巴西在植物产品和纸张等商品的出口上均利用了自己的要素禀赋,在出口上具有价格和成本优势,符合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 同时巴西的矿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也占有较大比例,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属矿产巴西金属矿产主要包括铁矿、锰矿、铝土矿、锡矿、铌钽矿、铜矿、铅锌矿、镍矿、金矿等。铁矿:巴西铁矿资源非常丰富,探明储量160亿吨,居世界第五位,淡水河谷矿业公司的铁矿石产量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80%。巴西铁矿石类型绝大部分为赤铁矿和铁英岩。锰矿:巴西锰矿资源比较丰富,探明储量1320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铝土矿:巴西铝土矿资源丰富,探明储量27.0亿吨,占世界铝土矿资源的8.4%,居世界第三位,90%以上的铝土矿资源分布在巴西北部地区的巴拉州(Para)。锡矿:巴西锡矿探明储量77.7万吨,约占世界锡矿资源的12.4%。铌钽矿:巴西铌钽矿资源非常丰富,探明储量分别为376.1万吨和88.4万吨,均居世界第一。铜矿:巴西铜矿探明储量1436.5万吨。金矿:巴西金矿探明储量1800吨,近年来巴西金矿储量大幅增长。镍矿:巴西镍矿探明储量830万吨,由于近年来世界不锈钢工业的发展对镍的需求大幅增长以及镍的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刺激了巴西镍矿的勘查投资,镍矿储量增长明显。锌矿:巴西锌矿探明储量620万吨,巴西锌矿石类型主要为氧化硅锌矿和菱锌矿,含锌16%~39%,闪锌矿,含锌5.0%~5.2%。三非金属矿产巴西非金属矿主要产包括石墨、高岭土、滑石与叶蜡石、菱镁矿、蛭石等。石墨:巴西石墨探明储量11300万吨,石墨资源非常丰富,石墨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位。高岭土:巴西高岭土探明储量77亿吨,巴西是仅次于美国、英国的高岭土生产国和出口国。菱镁矿:巴西菱镁矿探明储量34500万吨,占世界菱镁矿资源的8.9%,最典型的菱镁矿呈细粒到中粒的白色或灰色的菱镁矿。滑石与叶蜡石:巴西滑石与叶蜡石探明储量12580万吨。磷矿:巴西磷矿探明储量24600万吨,是南美洲生产磷酸盐最多的国家。水晶: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生产国。蓝晶石:巴西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生产蓝晶石。矿床分布于米纳斯吉拉斯州,含矿岩层为前寒武系石英岩、片麻岩和片岩。年产蓝晶石5万吨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巴西在矿产资源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优势,巴西对中国出口如此多的矿产品以及贱金属及制品也就不足为为奇。

巴西的风俗与文化

巴西的风俗与文化 饮食特色 在饮食方面,巴西因为是欧、亚、非移民荟萃之地,饮食习惯深受移民国影响,所以各地习惯不一,极具地方特方。巴西南部土地肥沃,牧场很多,烤肉就成为当地最常用的大菜。东北地区人们主食是木薯粉和黑豆,其他地区的主食是面、大米和豆类等。蔬菜的消费量,以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居多。 巴西有名的菜肴有:豆子炖肉是全民大菜,它是用豆子烹煮而成的菜。烤肉为一品国菜,在巴西的每个地方,烤肉是具有巴西的风味菜。坑炖羊肉可称得上是异军突起,其特有的烹制方式和乡村风味风靡全国。 说到饮食,自然少不了喝。巴西人的社交活动里离不开酒,天气热时,点一杯冰凉的啤酒解暑。巴西素称“咖啡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费国之一,喝咖啡也就成了人们的习惯。还有一些爱喝马黛茶,不含酒精的饮料当属新鲜水果汁为最佳。 缤纷节日 说起巴西,人们总是想到狂欢节。在狂欢节期间,巴西举国上下,从蹒跚学步的幼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贫民窟的主妇到名媛淑女,都会涌向街头尽情狂欢。狂欢节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信奉天主教的拉丁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最为盛行。正式节期为四旬斋的前三天,因为教会禁止在大斋期内食肉和娱乐,人们就在进入大斋期之前欢歌狂舞数天,以图过瘾尽兴,天长日久,演化成一个固定的大众狂欢节。 除了狂欢节外,巴西还有许多节日。 1.海神节:1月1日。这是一个辞旧迎新、供敬海神、祈祷保佑家人来年平安的节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2.圣灵节:6月初。起源于葡萄牙的一种民间节日。1819年首次在巴西举行,每年6月初开始,历时十天。 3.敬年节:6月下旬。是巴西东北部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以游行演出为主要形式,节目的内容丰富多彩,多是通过牛的遭遇来抒发对当今社会的爱与恨,表达人们敬牛、爱牛的风俗。 巴西的音乐以其精致、优美和多样而著称。音乐和舞蹈 最典型和迷人的韵律当属桑巴。 风俗习惯 巴西的风俗习惯与欧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时较拘礼,有时又十分随和。初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然而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也习惯拥抱、亲颊。不仅如此,就是对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拥抱、亲颊。“社交”礼仪的亲颊,是在两颊各亲一下。男女彼此亲颊问候,女

巴西中英文对照介绍

巴西 它位于亚马逊热带雨林腹地,它拥有世界第二长河流,它有"世界奇迹"耶稣山,它有宏伟壮观瀑布群,它纵情热辣桑巴,它回味纯正烤肉……这就是足球之外的巴西,值得你一游。 嘉年华(Carnival)是重要的天主教节日,人们化装打扮一番后巡游庆祝,充满街头派对气氛。巴西的嘉年华狂欢素有"地球上最盛大的表演"之称,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 巴西的嘉年华传统源于1850年传入巴西的葡萄牙文化。黑奴也获准参与到庆祝活动中来,节日期间得到五天自由,嘉年华后来因此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拉美风情。The origins of Brazilian carnivals come from the Portuguese in 1850. Black slaves became involved in celebrations, and were allowed to be free for five days during the festivities, which soon took on a uniquely Latin American feel. [里约嘉年华]巴西里约热内卢一直被视为世界"嘉年华之都"。每年仅到访的外国游客就有50万左右。里约嘉年华狂欢五天,每年二月份举行。二月是南半球最热的月份,也是巴西的盛夏。Rio de Janeiro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Carnival Capital of the World. Foreign visitors alone number around 500,000 every year. Rio Carnival is a wild 5-day celebration. It usually happens in February, the hottest month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hen the Rio summer is at its peak.这是一场人们唱歌跳舞、聚会狂欢的盛会。嘉年华举办期间以及举办前后的每个日日夜夜,到处是各种聚会。人们内心的真我被彻底释放,得到尽情的享乐。It is an event where people dance, sing, party and have tons of fun. There are many parties that take plac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arnival, all night and all day. It allows someone's true heart to come out and have as much fun as possible.每年的里约嘉年华都以加冕狂欢节国王"莫莫王"开场:里约市长将巨大的金银钥匙交到"莫莫王"手上。然后嘉年华活动全面开闸—— 街道、广场、俱乐部内、所有场馆里……嘉年华狂欢在整个里约城上演,并最终被"里约嘉年华游行"(也叫"桑巴游行")推向高潮。Each year's Rio Carnival begins with the crowning of the Fat King (King Momo), who is presented with a giant silver and gold key by the city's mayor. Then it is Carnival all over the place, on the streets and squares, bars, clubs and all other venues, taking over the whole city of Rio and culminating on the Rio Carnival Parade also known as the Samba Parade. [其他城市]尽管当地人称里约嘉年华为"地球上最盛大的表演",但其实在巴西其他城市,庆祝活动都在以各自不同的形式上演着。就游客数量而言,整个东北地区的规模即将超过里约。While locals describe the Rio Carnival as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celebrations of one kind or another will take place in cities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 The north-east region of Brazil as a whole will beat Rio in terms of visitor numbers.巴伊亚州(巴西西北部)有70万名游客光顾,其中闻名遐迩的萨尔瓦多市有15英里长的街道供人们游行,所有人均可免费参加。圣保罗嘉年华因其桑巴比赛而闻名,该市的桑巴舞蹈队各显其能,以争取有最多的观众加入到自己的游行中。In the state of Bahia – which alone will welcome up to 700,000 tourists – the city of Salvador famously dedicates a 15-miles stretch of its streets to parades, which are free for all to attend. Sao Paulo's Carnival is known for its competition for the Samba award, as the city's dance schools compete to get the most audience members involved.另一个亮点位于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巴西东南部),该市是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的嘉年华中心。该市会举办著名的同性恋选美大赛,决出扮装皇后和变性明星。Another

巴西的经济特点

巴西的经济特点 中国的发展速度和模式已成为巴西人和经济学家的热门话题。巴西实用经济研究所的努内斯先生告诉记者,每次去中国,他都感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中国的发展一点也不过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确实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穷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国开始走入巴西民众的视野,无论是政府官员、记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对中国的发展表示钦佩,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巴西人提起中餐眉飞色舞;有的竟与记者大谈孔孟之道;有的喜欢上了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籍,琢磨起许多深奥的问题。 近年来,巴西媒体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普遍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既帮助了巴西,也为巴西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巴两国贸易额从2000年的28.45亿美元猛增到2004年的123.59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巴西第三大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对巴西的铁矿石和大豆 等产品的需求,拉动了巴西经济增长,为巴西连年取得贸易顺差做出 了贡献。 巴西工商贸易发展部长弗兰认为,巴西的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中国和印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长远的发展计划。中国虽然实行了市场经济,但国家宏观、微观调控措施仍十分有力,对未来的发展思路清晰,提出并制定了到2010年将GDP翻一番的发展目标。中国“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 越来越多的巴西专家认为,巴西在发展经济和提升自身影响力的过程中,应当参考“中国模式”,走出自己的路。 人口只有中国的1/9 可耕地是中国的3倍 无论从国土面积、人口,还是经济实力来看,巴西都是南美,乃至拉美的大国。巴西国土面积约850多万平方公里,占南美洲的48%。在保持世界最大的咖啡、可可、甘蔗生产国地位的同时,巴西大豆、柑橙、牛肉、肉鸡的产量和出口量也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此外,巴西钢铁、

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出现“经济奇迹”之后,巴西的国际地位曾

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 大使论坛“巴西的大国地位与大国战略”综述 2005年8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和拉丁美洲研究所主办、拉丁美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使论坛“巴西的大国地位与大国战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举行。巴西驻华大使路易斯·奥古斯托·德卡斯特罗·内维斯作主题演讲。来自外交部、中联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人民日报、大军观察中心、湖北大学、莱顿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所、日本所、拉美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半月谈》、《科学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等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共约6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社科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局长黄平和拉美所所长郑秉文共同主持了开幕式。 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出现“经济奇迹”后被国际社会誉为“潜力大国”。80年代,巴西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被称为“永远的潜力大国”。近年来随着巴西经济重新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内外学术界对巴西的崛起展开了热烈讨论。2003年10月美国高盛公司预测,到2050年,巴西将跃升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世界排名仅次于中、美、印、日。尤其在卢拉政府上台后,巴西积极推行大国外交战略,在联合国改革、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美洲区域一体化及南美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突显其作为地区大国及发展中大国的地位。本届论坛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召开的。 在大使论坛开幕致辞中,黄平局长代表中国社科院首先对巴西大使以及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然后就设立中国社科院大使论坛的初衷和意义谈了几点看法,他说,本次论坛是中国社科院举办的第一届大使论坛,是在以往举办大使讲座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建议与论证并获得政府支持、由中国社科院组办的重要学术活动,这不仅对于中国学者、学生了解或研究其他国家文化,而且对于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理解和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中国和拉丁美洲都是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双边关系发展很快,与巴西关系发展也很好,希望通过举办这次论坛,对于加强中巴两国以及中国与拉美地区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最后,黄平局长对拉美所举办第一届大使论坛表示大力支持和热烈祝贺,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巴西驻华大使内维斯作了“巴西——发展中大国及其国际战略”的主题演讲。大使先生首先对巴西的国际战略作了界定。认为巴西的国际战略是与全球化世界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密切相关的。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互依存,任何国家在纳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其战略选择都应该寻求如何加强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把这一战略界定为追求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动。大使认为,巴西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在民主和自由的框架下寻求经济和社会的最高程度发展。他认为,与美国相比,巴西更是一个民族完全融合的移民国家,开放的、多样化的民族奠定了巴西社会的基础及其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巴西无论从国土面积、人口资源还是经济实力上,都有着加入国际体系的渴望。 大使接着分析了全球化发展的几个特点:(1)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认为20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种族冲突、前苏联的出现、冷战的形成以及恐怖主义的发生等。其中既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别,也有对目前恐

巴西经济特征

巴西就是拉丁美洲最大得发展中国家,总人口2、01亿、国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2010年,巴西得经济总量超越意大利,位列世界第七,2011年巴西再超英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一、经济发展阶段 巴西得经济增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得前八十年,巴西就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得国家之一;而在20世纪得最后二十年,巴西得平均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举步维艰得巴西在1994年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得推动下,逐渐走出经济泥沼.进入21世纪后,巴西经济开始稳步增长。 从发展模式上来分,上世纪以来,巴西得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29)为初级产品出口驱动下得巴西经济增长; 第二阶段(1929-1994)为进口替代工业化驱动下得巴西经济增长。在这一阶段又可以1975年为节点,细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29—1975)就是巴西经济得高速发展期。在此期间,巴西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顺利地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第二时期(1975—1994),巴西在两次石油危机得外部冲击下,前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带来得种种弊端显露无疑。在内忧外患中,巴西经济陷入了实际长达二十年得“丢失得十年"。 第三阶段(1994年一至今)为新自由主义改革驱动下得巴西经济增长。在新自由主义改革得推动下,巴西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开始复苏. 巴西经济增长在2004年后进入了稳定期,世界排名保持着稳中有升得态势。2010年,巴西得经济增长率达到了7、5%,不仅远远超过了加速发展战略中得既定目标,还实现了近八十年以来巴西最高得经济增速.在2010年得世界经济再次排位中,、巴西得经济总量突破了两万亿,并首次跃居世界第六位. 二、巴西经济增长特征 从巴西近100年得长期经济发展历程来瞧,巴西经济呈现出三个明显得特征: 第一,巴西经济增长具有极大得波动性。 巴西得经济增长在过去得100年中经历了高速增长、滞涨以及缓慢复苏得一个过程。在巴西得经济高速增长得时期(1964-1980),巴西经济年均增长7、8%;在巴西经济奇迹期间(1964—1967),其经济平均增长率甚至达到10%;而在巴西经济滞胀时期(1975—1993),经济波动得特性就更明显了。在短短十八年中,巴西经济增长有三年出现了负增长,五年出现了超过5%得经济增长.根据巴西经济年均增长值计算出得标准差可知,巴西在其债务危机与经济滞胀期间得经济增长波动就是最大得,标准差达到4、08.1994年巴西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增长速度仍有小幅波动,但基本呈稳定及复苏趋势.1994年至2010年得平均增长率为2、9%.

巴西的民俗风情

提起巴西的民俗风情,人们总是首先想到桑巴舞和狂欢节,其实除了这些,巴西还有独具魅力的印第安文化,还有形形色色的礼仪习俗,多样而精美的音乐、引人注目雕塑建筑……走进巴西,一切都会呈现在你眼前。 巴西的风俗习惯与欧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时较拘礼,有时又十分随和。初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然而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也习惯拥抱、亲颊。不仅如此,就是对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拥抱、亲颊。“社交”礼仪的亲颊,是在两颊各亲一下。男女彼此亲颊问候,女人与女人也习惯如此,然而在大多数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兴这一套,而习惯握手,同时用左手在对方肩上拍一拍。比较亲近的男士彼此习惯拥抱,在对方背上重重拍打。不过,由于社会地位有高低,究竟谁该亲谁,其中有微妙的区别。 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众面前表露情感,他们慷慨好客,到他们家里做客,酒杯里永远有酒,盘子与咖啡杯里永远不空。 现在人们推崇依靠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发家致富,赞扬贫穷的天主教会正在不断失去信徒。巴西民族勤劳、严肃、认真、自信,人们的观念正在日益加强,他们自知生活不容易,但对前途充满自信和乐观,相信巴西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和强国。 巴西最大节日是狂欢节: 狂欢节 巴西的风俗习惯与欧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时较拘礼,有时又十分随和。初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然而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也习惯拥抱、亲颊。不仅如此,就是对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拥抱、亲颊。“社交”礼仪的亲颊,是在两颊各亲一下。男女彼此亲颊问候,女人与女人也习惯如此,然而在大多数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兴这一套,而习惯握手,同时用左手在对方肩上拍一拍。比较亲近的男士彼此习惯拥抱,在对方背上重重拍打。不过,由于社会地位有高低,究竟谁该亲谁,其中有微妙的区别。 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众面前表露情感,他们慷慨好客,到他们家里做客,酒杯里永远有酒,盘子与咖啡杯里永远不空。 巴西民族勤劳、严肃、认真、自信,人们的观念正在日益加强,他们自知生活不容易,但对前途充满自信和乐观,相信巴西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和强国。 在巴西,沐浴礼是巴西的印第安人接待客人时的一种特殊礼仪,请客人到河里洗澡次数越多,越表示热情。熟人相见,男士之间互相拥抱,相互拍打后背,以示关系非同一般。女士之间,或女士遇到熟识的男士,则要亲吻面颊,嘴里还要发出亲吻之声,但嘴不接触脸,表示亲热。在一些社交场合,身份高的女士经常伸出手,让人亲吻。以吻手代替握手,是表示对妇女的尊重。当然,在巴西也有握手的礼节,这一般在初次见面或在不太熟识的人之间发生。身份较高的人、年长者、主人或妇女和别人见面,一般要先伸出手,身份低的人、年轻人、客人等不能抢先伸手,否则被认为不恭。 巴西人赠送礼物时,接受礼品的人要当面打开包装,不管喜欢或不喜欢,都要向送礼者表示

巴西历史发展

古代巴西为印第安人居住地。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 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其后整个殖民地在葡萄牙统治下,顺着大西洋沿岸结成一体。1555年法国入侵,占领了相当于今天的里约热内卢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设立一个法属殖民地的据点。然而由于法国人无法自欧洲吸引殖民者前来,所以终于在1565年被葡萄牙人逐出里约。两年之后,葡萄牙人创建了里约城。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的上统治权直到1630年,才再度又面临挑战。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接着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帝国时期(1822~1889)巴西帝国成立后,布拉干萨王朝的体制和葡萄牙贵族势力原封未动,大庄园制和奴隶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依附于英国。佩德罗一世实行专制统治,1823年强行解散议会,接着又用武力镇压了东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义。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新政府打着“秩序和进步”的口号,并以总统制为基础来加强巴西的近代化,除了生产全世界四分之三产量的咖啡之外,在经济上也缔造了佳绩。后来在19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恐慌下,“咖啡经济”受到了沉痛的打击,随之而来的政变、独裁统治和君主立宪等体制使得政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1964年巴军人政变上台,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1989年11月15日,巴举行了近30年来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科洛尔当选总统。1992年12月29日,科洛尔总统因涉嫌受贿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即日接任总统。1994年10月3日,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国大选中获胜,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总统。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当选。1999年1月1日,卡多佐就任巴第39任总统,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2002年10月,以劳工党为首的左翼政党联盟候选人卢拉赢得大选,成为巴历史上首位直选左翼总统。2006年10月,卢拉战胜社会民主党候选人阿尔克敏,获得连任。2010年10月迪尔玛·罗塞芙作为劳工党候选人赢得大选。

巴西特色文化有哪些

巴西特色文化有哪些 巴西这个国家是拉丁美洲上最大的一个国家,在世界上人口的数量也是前五名的,尽管这样,也并没有阻碍巴西这个国家多元化的发展,直到现在,巴西仍然是一个以旅游见长的国家,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许许多多的游客,那么巴西到底有哪些特色文化呢?就请跟随的介绍来简单看一下吧! 巴西特色文化介绍巴西拥有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首先是当地的音乐文化,巴西的文化非常丰富,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拥有世界许多地区音乐的精妙之处,非常的悦耳动听,其次是巴西的舞蹈文化,尤其是桑巴舞最富盛名,巴西的桑巴舞是巴西各种文化的完美结合,巴西的桑巴我比较柔和,受到世界各地的影响比较大,现在已经风靡全世界。巴西的宗教文化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巴西的教堂众多,这些教堂几乎遍布每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文化气息非常浓郁。 你知道吗?巴西这个国家有着许许多多的民族呢,而且多姿多彩,还有很多不同的节日,正是因为这些,所以巴西才会在世界上出名,巴西这块土地是神奇的,在这神奇的土地上有着很多好玩的东西,有我们都会知道的足球,还有我们都熟悉的桑巴舞,以及其他的各种节目,假如说游客们来到这里旅游的话,就会亲身感受到这个足球国度的魅力所在,还有多姿多彩的文化底蕴呢,除了这些以外,巴西的景色也是值得称道的,比如说世界上最有名的森林亚马逊森林,你可以

来到这个森林子里亲自领略一番大自然的魅力,仅仅这些,就足以将巴西的特色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了,你还在等什么呢,赶紧来到这里,巴西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再说一说巴西的气候特点吧,来巴西旅游的最适合的季节是冬季,这个时候最然冷一点,但是是巴西景点最好的季节了,来到巴西,你永远也不会感到炎热枯燥,因为在这里,降雨是很丰富的,而且下的多为绵绵细雨,不会影响游客们的旅程。 巴西不同地区的气候也是会有差距的,说起巴西气候最湿润的地方,那要数亚马孙平原了,除了冬季以外,全年降雨都很丰富的,整个空气都会弥漫着湿润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呢!总而言之,巴西是一个很不错的旅游选择。说到这里,游客们一定心动了吧,那就赶紧付诸行动来到巴西亲自体验一把吧,时间不等人,我相信巴西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整理】巴西简史

【整理】巴西简史 【概述】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Manuel Deodoro da Fonseca 1827~1892.8.23)联合共和党人发动废除帝制的武装政变,推翻了佩德罗二世的统治后任临时政府总统。 1891年2月24日通过第一部联邦共和国宪法,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 1891年2月26日制宪会议选M.D.da丰塞卡为第一任总统。 丰塞卡主张集权,倾向独裁,反对议会限制和监督其权力,并利用职权行私营利。 同年11月3 日,违反宪法规定解散议会,宣布戒严,激起铁路工人罢工和陆海军骚动。 11月23日丰塞卡被迫辞职。副总统,陆军元帅弗罗里亚诺·佩

绍托(Floriano Vieira de Araújo Peixoto,1839年4月30日—1895年6月29日)任代理总统。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巴西接纳了超过500万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移民。这一时期,巴西开始工业化?殖民程度加深。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势力加紧侵入。 1902年和1918年保利斯塔共和党(PRP)人弗朗西斯科·德保拉·罗德里格斯·阿尔维斯(Francisco de Paula Rodrigues Alves)两次当选巴西总统。執政期間,對里約熱內盧進行大量的改建和美化,使城市公共衛生徹底改觀。 1919年1月16日阿尔维斯去世后由副总统德尔芬·莫雷拉(Delfim Moreira)继任。

1922年7月,首都里约热内卢的卫戍部队就举行了起义。 1922年11月15日--1926年11月15日在贝纳德斯的独裁统治下,巴西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加上英美垄断资本不断对巴西进行渗透,使得巴西国内危机不断加深。当时的巴西,工人罢工和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到处蔓延,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军官也在军队里策划着起义。 1924年7月,圣保罗的6000多名驻军在伊西多罗·洛佩斯领导下,发动了巴西历史上著名的圣保罗起义,并提出了“建立人民政府”的口号。为了镇压起义,贝纳德斯调动了3万军队。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起义者最后撤离了圣保罗市,转移到内地继续进行斗争。起义的烽火也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地,许多地区与城市纷纷举起了起义的大旗。 1924年10月29日,驻守在巴西圣安热卢市的卫戍部队在普列斯特斯的领导下发动了起义。起义部队吸引了不少倾向革命的工人、农民和大学生参加,很快就扩展到1500人,

近代巴西经济发展史

近代巴西经济发展史 殖民地时期的巴西经济 1500年,葡萄牙人佩德罗·阿·卡布拉尔到达巴西沿海登陆,将登陆地命名为“真十字地”,并宣布该地为葡萄牙王国的属地。随后他又将“真十字地”更名为“圣十字地”。后来,“圣十字地”被巴西这个名称取而代之。 1530年,葡萄牙国王派大贵族马丁·阿方索·德索萨率领400多名移民到巴西,建立殖民地,实行殖民统治。 从此,巴西便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在殖民地时期,巴西的经济发展有以下特征。 ①实行土地分封制,建立殖民统治机构。 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巴西后,为了加强对巴西的统治和掠夺,广泛地推行分封制,建立殖民统治机构。 所谓分封制,就是指葡萄牙殖民者将巴西分成若干管区,委派大贵族官吏进行统治的总称。 1534年,葡萄牙将巴西的领土划分为13个管区,由国王任命葡萄牙的大贵族负责统治。 每个管区所辖的土地,都作为国王的领地授予葡萄牙大封建主及贵族出身的人。 各个管区的封建主和大贵族享有行政、立法、司法、征税、募兵、铸币、建立城市、经营庄园、奴役印第安人等特权。 大封建主和贵族统治者“每年除将收入的20%上交国王外”,其余中饱私襄。 1549年,葡萄牙王室为了加强对巴西的统治和奴役,在萨尔瓦多(即巴伊亚)建立总督府,委派托梅·德索萨为首任总督,负责管理巴西殖民事务。在总督府下建立8个都督府作为地区行政机构,分别管理本地区的殖民事务。 ②推行大庄园奴隶制。 16世纪3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立殖民地后,宣布全部土地归王室所有,并将土地作为国王领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和贵族,建立大庄园,推行种植园奴隶制。所谓种植园奴隶制,就是指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的土地上利用奴隶劳动进行种植棉花、甘蔗、烟草、咖啡等农作物,剥削和奴役印第安人的一种制度。 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推行种植园奴隶制,允许农场主或大业主任意鞭笞、虐待、甚至杀害黑奴。同时,葡萄牙殖民当局还命令禁止农民生产小麦、葡萄酒、植物油和可以从宗主国进口的其他农产品和商品。

巴西经济发展史

回首过往,1951年至1980年的近30年里,巴西曾经耀眼地走上过年均经济增长6.8个百分点的快速上升通道。其中,1968年至1973年间,巴西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一度跃至惊人的11.2%,巴西曾高调地迈入过“经济奇迹”的时代。 然而随着油价上涨、国际资本短缺等因素的出现,出口导向型的巴西经济在1974年以后开始逐渐进入经济繁荣的尾声。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巴西的GDP更是罕见地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并在随后的90年代承受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外界看来,喧嚣一时的“巴西崛起”似乎永远要游离在了未来。 1993年,费尔南多·卡多佐作为巴西新任财政部长的上台,给巴西的经济注入了强心剂。这位巴西日后的总统,针对通货膨胀开始大刀阔斧地实行了在短期内制服通胀、恢复国家货币信誉的“雷亚尔计划”,逐渐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局面。借此东风而顺利走上政坛宝座的卡多佐,在1995年至2003年担任总统的日子里,积极引进外资,推动国有企业民营化。在卡多佐的强势推动下,巴西开始恢复“经济奇迹”时期的荣光,并成功跻身“金砖国家”的行列。 2003年继任的卢拉,在卡多佐留下的政治遗产基础上,继续推动巴西的政经改革而且成绩斐然。有评论家认为,卢拉就任期间巴西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接纳。 然而,新世纪[8.895.96%股吧研报]以来最大的一轮经济危机,把巴西经济又拽入了艰难的境地。2009年,巴西GDP比2008年缩水了0.2个百分点,这是1992年以来巴西国内生产总值首次出现的负增长。 出人意料的是,一年之后的2010年,巴西经济逆势而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9年增长7.5个百分点,交出了1986年以来最好的成绩单。 然而正当人们以为暖春将至时,现任总统罗塞夫2011年接替卢拉掌控权力之后,巴西经济却似乎突然间乘上了急转直下的“过山车”,开始了近两年陡然下行的历程。2011年,巴西全年GDP增长率仅为2.7%。而今年,这个以阳光、热情、足球闻名于世的新兴经济体则继续乘坐着这辆颠簸的过山车,一路向下。就在11月30日巴西公布第三季度GDP数值不久后,分析师将巴西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5%进一步下调至了1.27%。 事实上,一路发展下来,巴西经济早就积压了一身的“虚症”。 首先是高额的商业成本。在巴西购买一份牛排的平均价格在50美元左右,购买一台ipad 的平均价格在1100美元左右。如此高昂的商品价格都要归咎于巴西严重滞后的基础建设以及高企的税收所带来的极高的商业成本。其中巴西的赋税尤其繁重。据统计,巴西共有各种税收68种,远高于美国,是墨西哥税收的两倍。同时,据统计,通常情况下巴西境内的企业每

巴西的政治环境

一、巴西政治环境分析 (金童T201289826)(一)政治制度 1.政体 巴西实行代议制民主政体。1988 年10 月5 日颁布的新宪法规定,总统由直选产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国民议会由联邦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构。内阁为政府行政机构,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 2.宪法 巴西第一部宪法于1882 年产生。1988 年10 月5 日颁布了巴西历史上第八部宪法,规定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取消总统直接颁布法令的权力。在公民权力方面,宪法保障人身自由,废除刑罚,取消新闻检查,规定罢工合法,16 岁以上公民有选举权等。1994 年和1997 年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总统任期缩短为四年,总统和各州、市长均可连选连任。 3.议会 联邦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制定联邦法律;确定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编制及兵力;制定全国和地区性发展计划;宣布大赦令;授权总统宣布战争或和平;批准总统和副总统出访;批准或撤消总统签署的临时性法令、联邦干预或戒严令;审查总统及政府行政开支;批准总统签署的国际条约;决定临时迁都等。联邦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长、副议长每两年改选一次,可连选连任。参议长兼任联邦议会主席。参议员81 人,每州3 人,任期八年,每四年改选1/3 或2/3。众议员513 人,任期四年,名额按各州人口比例确定,但最多不得超过70 名,最少不低于8 名。现任参议长若泽·萨尔内(JoséSarney,巴西民主运动党),2011年2月当选,任期至2013年2 月;众议长马尔科·马亚(Marco Maia,巴西劳工党),2011 年2月当选,任期至2013 年2月。 4.政府 罗塞弗上台以来,注意淡化意识形态,平衡政党利益,扩大执政基础,执行兼顾发展、保持稳定和社会公正的经济政策,同时致力于解决贫困、就业等问题,推进财税和社会福利等多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5.司法 根据1988 年10 月5 日颁布的宪法,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高等 司法院、高等劳工法院、高等选举法院、高等军事法院和各州法院行使司法权。联邦最高法院由11 名大法官组成,大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批准后任命,必须是年龄在35 岁以上、65 岁以下的巴西公民。 (二)政治情况

中国与巴西贸易文献综述

《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同时也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中国与巴西同为“金砖五国”之一,同为发展中大国、新兴市场国家。近几十年来,中国与巴西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两国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与巴西经济贸易仍然有良好的互补性,但是我们也无法忽视两国经贸交往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详加研究中国与巴西贸易的贸易历史、贸易结构,并从中找出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对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研究,我们可以找出中国与巴西,乃至中国与各个与巴西类似的新兴发展中大国的贸易发展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国与巴西等新兴大国的贸易互惠之路。 一、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历程 关于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史,周志伟介绍了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同年,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额仅为1742万美元,除在1985年达到12亿美元外,在1993年之前基本维持在10亿美元之内。1993年,中国与巴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年中巴贸易额增至10.8亿美元。2009年3月,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巴西的第一大出口市场;4月,中国取代美国保持70多年的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巴西也成为中国的第九大进品来源国,中国成为继葡萄牙、英国和美国之后,巴西历史上第4个最大贸易伙伴国①。据巴西外贸秘书处最新统计,2013年,巴西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833.3亿美元,增长10.4%。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460.3亿美元,增长11.6%;巴西自中国进口373.0亿美元,增长8.9%;巴方顺差87.2亿美元,增长25.0%。 魏子清、徐子明介绍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程与中国与巴西的政治发展历程相类似,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疏离阶段,另一个是发展阶段。疏离阶段始于16 世纪葡萄牙殖民时期与澳门的商船往来。1881 年,巴西与清政府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互派使节,是拉丁美洲国家中较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913 年,巴西政府承认了中华民国政府。1949 年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后,巴西同中国大陆也断绝了外交关系,直至1973年,中国与巴西关系仍处于僵局。此阶段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迟缓,只有少量的民间贸易往来。发展阶段始于直至1973 年10 月,巴西出口商协会主席科丁纽受我国贸易促进会邀请,率工商代表团访华。并于1993年,中国与巴西确立战略伙伴关系,自此中国与巴西贸易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发展②。郑秉文等介绍了中国与拉美关系发展60年,中国与巴西关系是中国与拉美关系的重要一环,中国与巴西贸易关系主要经历了民间交往、政府建交、共同发展、平稳发展和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③。董全英、毛在丽也介绍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史和现状,也是主要从中国与巴西建交开始,至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始快速发展。 ①周专伟.巴西崛起和世界格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②魏子清、徐之明.中国与巴西关系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 ③郑秉文、孙洪波、岳云霞.中国与拉美关系60年:总结和思考[J].拉丁美洲研究,2009

巴西狂欢节文化是怎样的

巴西狂欢节文化是怎样的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下面是分享的巴西狂欢节文化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它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举世无双,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数百万人。在巴西各地的狂欢节中,尤以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巴西狂欢节的介绍狂欢节为期四天,每年的2月中下旬举行。据说巴西狂欢节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罗马教皇下令封斋期的前三天在教皇皇宫前举行庆祝活动。教徒们轻歌曼舞、手舞足蹈,整个罗马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从此狂欢节被正式确定并在欧洲广为流传,后由葡萄牙人传入巴西。1641年,在萨尔瓦多举行了马队和花车的游行,从而开创了巴西欢度狂欢节的先河。1846年,巴西首次举行狂欢节化装舞会。到了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巴西奴隶贸易的逐步取消和奴隶制的最后废除,广大黑人兴高采烈地加入了狂欢节的游行大军,在非洲传统乐器的伴奏下,跳起带有浓郁非洲风格的舞蹈。1889年巴西推翻帝制成立共和国后,狂欢节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桑巴舞逐渐成为节日的主角。就这样,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今天这种盛况空前的非宗教的全民联欢活动。 节日虽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节日前的一两个月,巴西的各大城

市和各界团体就着手准备节日的庆祝活动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街道两边搭起高高的看台,里约热内卢大看台最佳的包厢票价虽高达千余美元,但被早早地抢购一空。 狂欢节那四天,狂欢的热浪席卷整个巴西,男女老少披红挂绿,艳装浓抹,载歌载舞,春潮决堤般地涌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药店、医院和酒吧之外,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学校放假,真可谓“谁也不属于谁,谁也管不了谁”。有钱人金装玉饰自不待言,就是穷苦人家凑热闹也要稍整衣帽,敲着空罐头盒子,叮叮当当地投入狂欢的人流,仿佛一年一度不狂欢一下,明天就没有好运气。人们忘掉了富裕和贫穷,忘掉了忧愁和烦恼,忘掉了紧张和疲劳,只剩下欢和乐。此时,全国上下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种族肤色,都似一朵朵欢乐的浪花汇入了欢乐的海洋。这种欢乐的气氛也感染着来自异乡的旅行者,不少外国人也情不自禁地溶入其中。 最为热烈、紧张、欢快的要数桑巴舞。从16世纪时起,起源于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跟随着黑奴传到巴西,它吸收葡萄牙人和印第安人音乐舞蹈艺术的风格,演变成巴西的桑巴舞。跳桑巴舞时,舞蹈者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抖动,因而不同于一般的轻歌曼舞。早在1928年,里约热内卢就出现了被称为“桑巴舞学校”的表演团体。从那时起,“桑巴舞学校”一直是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桑巴舞赛的主角。在狂欢节来临前的几个月内,各桑巴舞表演团体便要赶排舞蹈、创作乐曲、自制独特的服饰和彩车,进行精心排练,选出训练有素的舞蹈“国王”和“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