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歌剧和艺术歌曲
中国艺术歌曲与中国地方民歌的演唱方法之比较r——以《我住长江头》和《赶牲灵》为例

中国艺术歌曲与中国地方民歌的演唱方法之比较r——以《我住长江头》和《赶牲灵》为例姜一荷【摘要】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的音乐作品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类别也是多种多样,在我们经常演唱的作品中大概有中国地方民歌、中国艺术歌曲、戏曲风格作品以及歌剧等类别,每一种作品的表现方式和演唱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为了突出不同类别作品的不同特点,在此作者将以中国艺术歌曲和中国地方民歌为例,在演唱方法方面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7(000)014【总页数】1页(P101)【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中国地方民歌;演唱方法;《我住长江头》;《赶牲灵》【作者】姜一荷【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正文语种】中文艺术歌曲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但在“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的一批留学归来的优秀作曲家运用西洋的和声作曲技法,加之中国的歌词,创作了大批的优秀音乐作品。
从此中国的艺术歌曲正式出现,并在30年代发展趋向成熟。
是这一批优秀的作曲家实现了将我国的诗歌、语言等元素同西方的音乐相结合,产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
中国的艺术歌曲可以分为三类即:古曲,其中以《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为例;3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我住长江头》、《怀念曲》等为例;当代艺术歌曲《那就是我》、《我想一朵雪花天上来》等。
在我国的很多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中,1930年由青主创作的《我住长江头》这首作品被提及的次数很多。
对于艺术歌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声乐演唱者培养一个好的歌唱习惯、歌唱腔体,也是为后来其他风格作品的演唱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0世纪上半叶的艺术作品种类繁多,在教学中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嗓音的作品进行演唱和练习,以加深自己基本功的练习。
《我住长江头》这首作品的歌词只有几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中国艺术歌曲介绍

中国艺术歌曲介绍
中国艺术歌曲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音乐形式,起源于20世纪初。
它是一种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民间歌曲、戏曲唱腔和西方古典音乐的独特艺术形式。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经历了从模仿、借鉴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歌曲。
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旋律:中国艺术歌曲的旋律通常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旋律优美、抒情、富有表现力。
它们往往借鉴了中国传统音乐、民间歌曲和戏曲唱腔的元素,使得旋律更加丰富多彩。
2. 语言: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通常使用汉语,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既有表现爱情、友情、亲情等主题的抒情歌曲,也有反映社会现实、历史事件、民族精神等主题的叙事歌曲。
歌词的语言表达力强,既有优美的诗句,也有生动的口语。
3. 和声:中国艺术歌曲在和声方面吸收了西方古典音乐的技巧,但又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和声丰富多样,既有西方古典音乐的严谨,也有民间音乐的自由。
4. 表现形式:中国艺术歌曲的表现形式多样,既有独唱、合唱,也
有室内乐、交响乐的伴奏。
表演形式既有传统的音乐会,也有现代的音乐剧、歌剧等。
中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品有《黄河颂》、《在希望的田野上》、《茉莉花》、《我爱你中国》等。
这些歌曲既体现了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特色,又展示了中国音乐家的高超创作水平。
随着中国艺术歌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走向世界,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出了积极贡献。
论中国歌剧与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差异——以歌剧咏叹调《不幸的人生》和艺术歌曲《故园恋》为例

等方面的发展, 其现代艺术歌 曲的演唱, 与歌剧咏 叹调和五 四时期 的艺术 歌 曲的演 唱有 所不 同 , 它无
论 从情感表 现 、 品 中 的音乐 表 现 , 作 还是 歌 唱 者 的
声音张力以及对于气息的控制等要求都很高。
一
不同使其在歌唱处 理及表演 等方面均存在 着差 异。笔者以歌剧《 伤逝》 中的咏叹调《 不幸的人生》
●
t
图 2 三联音
限依恋 , 更可贵的是表达 了其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 从歌词的角度看 , 朴素的语 言像在 为听众描绘 一 幅山水素描 , 简短 的词句又表现 了一种真挚的情 感, 因此在演唱时要注意声音音色的圆润 、 柔美与 纯净。如 A段的引子部分 , 要求声音纯美 、 透明,
论 中 国歌剧 与 中 国艺 术 歌 曲的演 唱差 异
— —
以歌 剧咏叹调《 不幸 的人生》 和艺术歌 曲《 园恋》 故 为例
刘 倩
( 阳音乐学院 声乐 系,辽 宁 沈 阳 1 0 1 ) 沈 18 8
摘
要 :论 述了中 国歌剧和艺术歌 曲在声乐艺 术 中的重要性 , 不幸 的人 生》 故 园恋》 以论 中国歌 剧 与 中 国艺术歌 曲的 演唱 差异
19 0
一
r
一
一
-, _ ,
盲 目 的 牺 牲。
天 真 的 爱 情, 盲 爵 的 牺 牲 。
我的 眼
泪 啊,
y -
莹
p
.
. rl 。
—. hl 。
V
・一
对 于作 品 的演 绎 具 有 歌 唱性 与流 动 性 , 而表 现 从
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我国一批优秀的作 曲 家 借鉴 西洋 歌 剧 和 艺 术 歌 曲 的表 现 形 式 与 手 法 ,
浅谈歌剧与艺术歌曲演唱之区别

浅谈歌剧与艺术歌曲演唱之区别摘要:歌剧是一种综合音乐、诗歌、美术、灯光、舞蹈而以音乐为主的戏剧形式,德国艺术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即带钢琴伴奏的独唱歌曲。
本文通过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发生、发展及演唱风格等方面的论述及两者在演唱等方面的差异的探讨,进而为声乐演唱者掌握歌剧和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提出笔者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歌剧艺术歌曲演唱咏叹调歌剧是一种综合音乐、诗歌、美术、灯光、舞蹈而以音乐为主的戏剧形式,它和其他的艺术门类迥然不同。
在文艺复兴思潮的带动下,产生了歌剧和美声唱法。
因此,可以这样说:”美声唱法是歌剧的产物,歌剧是文艺复兴的产物,文艺复兴又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初萌芽的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反映①”。
歌剧音乐由声乐与器乐组成,声乐又分为独唱、重唱、合唱等,主要的独唱体裁为宣叙调与咏叹调。
在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下,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英、法、德等国的歌剧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特点。
由于时代及地区不同,歌剧又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乐剧、室内歌剧及民族歌剧等类型。
纵览欧洲歌剧发展史,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都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并为歌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尔第的《茶花女》、《奥赛罗.》,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等作品。
艺术歌曲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德语称作Lied,其寓意为“浪漫”歌曲。
德国艺术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即带钢琴伴奏的独唱歌曲。
17世纪德国音乐占主要地位的是清唱剧,一切音乐形态尚未摆脱宗教的束缚。
但也有反应市民日常生活的音乐,艺术歌曲就是其中的代表。
它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它与16世纪的圣咏、复调歌曲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可以和歌剧或教堂音乐平凡秋色的声乐体裁②”。
1848年法国爆发二月革命,紧接着奥、匈、捷等国也掀起了人民起义,但不久,革命遭到镇压。
19世纪在奥地利和德国兴起了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以及沃尔夫、马勒等作曲家为代表的艺术歌曲高潮,同时也出现以音乐会演唱为生的歌唱家和不同于歌剧演唱的演唱风格。
常见的声乐体裁及其含义

常见的声乐体裁及其含义
常见的声乐体裁及其含义如下:
1. 艺术歌曲:这是一种独立的声乐作品形式,通常由专业声乐演员演唱。
它以诗歌、音乐和钢琴伴奏三位一体的形式呈现,强调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
艺术歌曲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勃拉姆斯的《安魂曲》等。
2. 歌剧:这是一种综合性的音乐戏剧形式,以歌唱和戏剧表演为主,同时包含管弦乐、舞蹈和舞台美术等元素。
歌剧中的声乐部分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和合唱等,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来展现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
如威尔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图兰朵》等。
3. 清唱剧:这是一种以宗教或史诗为主题的大型声乐作品,通常由独唱、合唱和管弦乐组成。
它没有戏剧表演和舞台布景,只通过音乐来表现情感和描绘场景。
如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纪》等。
4. 康塔塔:这是一种以宗教或世俗主题为内容的声乐作品,通常包含独唱、合唱和管弦乐等。
它与清唱剧类似,但规模较小,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如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和亨德尔的《绿袖子》等。
5. 民歌:民歌是指民间流传的、赋予民族特色的歌曲。
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具有简洁、质朴和真挚的特点。
民歌的演唱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对唱、齐唱和合唱等。
如中国的《茉莉花》等。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声乐体裁及其含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歌剧与艺术歌曲的异同

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歌剧与艺术歌曲有的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
我先说一下他们的相同之处,两者具有美声唱法的根基,他们的基本发声原理是相同的,良好的美声品质就是在良好的声带闭合、合适的喉咙位置、合适的软颚部分的的兴起和提起、积极但又不僵硬;是紧张喉部肌肉的配合,正确的舌位,松弛的下巴和口型,自然而松弛的演唱状态等综合因素的产物。
两者之间的也有许多的不同之处。
第一,两者的表演形式是不同的,由于歌剧是综合的艺术形式,它的表演形式集合了剧作家、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舞蹈家、美术家、服装设计师、布景设计及灯光、道具、舞台管理人员的集体创作,因此,歌剧表演过程中,除了对声音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对舞台表演的处理与把握。
服装、道具可以使歌唱演员快速而准确地进入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
同时舞台灯光、布景随着剧情的演变而不断地变化,使观众能够把握住故事的情节并且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些单凭音乐自身是无法表达的。
艺术歌曲在演唱中同样具有表演的成分,但相对于歌剧而言,其肢体语言相对较为简单,不像歌剧那样繁琐,表演的幅度也相对的减少。
但我个人认为在表演的难度上却在歌剧之上。
因为在其演唱中没有任何表演的外界辅助条件,完全是凭借自身的声音素质对作品的感悟来表现歌曲内容的。
第二,两者的演唱技巧不同,由于歌剧的伴奏一般采用的是气势宏大的管弦乐队,同时为了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激烈的矛盾冲突,所以歌剧演唱者要具有较大的音量和较宽的音域。
其发声状态是以真声、重机能为主,在结实明亮的歌声中能明显地感觉到有力饱满的气息控制,歌唱时气息的柱状感特别清晰,喉咙咽壁都始终处于最大的挺立状态,演唱时各声区都始终带有较浓的胸声,声音焦点的位置居中偏后,声音厚实而又集中,穿透力极强,演唱时声音的整体线条较粗而结实,戏剧性强,整个身体参与歌唱,多用明亮的音色,全声、真声演唱。
中国各地区民歌特点及代表作

多彩的民歌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性所致的发挥,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民歌的体裁多样,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仪式歌曲、乡村或城镇生活歌曲和叙事歌曲。
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通过口耳相传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的结晶。
故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的音乐特征: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②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歌,在其内容、音调、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会表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特征。
这种特征就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不同的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会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但是,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其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风格相互交融。
民歌的八块色彩区:东北、西北、华北、西南、江浙、江淮、闽粤台、湘鄂。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
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多样丰富。
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山歌(花儿)(信天游)、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山歌主要有:陕北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宁夏一带的花儿,四川的神歌按歌唱的场合分,山歌分为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按唱腔分,山歌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山歌音乐特征:①歌词具有即兴性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分为:谣曲、时调、吟唱调。
中国50至70年代的音乐..

歌唱祖国
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歌曲是由 主歌、辅歌、主歌再现组成。即:主歌四句、辅 歌六句、主歌再现四句反复两句。其结构严谨, 简洁明快,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将人民共 和国诞生的壮丽画卷犹如浓墨重彩勾画得淋漓尽 致。 一曲《歌唱祖国》凝结了爱国之声、人民 之心、民族之魂,立即传遍全中国,成为亿万中 国人民久唱不衰的音乐经典之作。
歌唱二郎山
• 歌唱二郎山,中国歌曲名,洛水(祝一明)作词, 时乐濛作曲,创作于1951年。这是一首歌唱修 筑入藏公路解放军官兵的战歌;1950年,中国 人民解放军开始向西藏进军筑路,工兵部队经受 着物资供应不足和高山缺氧等重重困难,在荒山 野岭展开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筑路战斗,这 首歌曲便诞生在这一时期;在1952年的全军第 一届文艺会演中,此歌荣获全军文艺创作一等奖; 歌曲表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建设西 藏、保卫西藏的决心,也饱含着人民解放军对藏 族同胞的深情厚谊。
红灯记
• 京剧艺术片《红灯记》,是文化大革命期 间的八大样板戏之一,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0年摄制。 影片根据中国京剧团的现场 演出拍摄,片中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 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 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 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沙家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歌剧和艺术歌曲
各地民族民间歌曲
东北三省区:
黑龙江
1.绣荷包
2.上茨山
3.反啰嗦五更
4.河边情歌(赫哲族)
5.心上人(达斡尔族)
吉林
1.生产忙
2.小看戏
3.绣苫布
4.阿里郎(朝鲜族)
5.道拉吉(朝鲜族)
辽宁
1.茉莉花
2.瞧亲家
3.小拜年
4.月牙五更
5.妈妈娘你好糊涂
华北五省区:
北京
1.画扇面
2.十二月花名
3.渔樵耕读
4.对花
5.四季歌
内蒙古【A组】
1.打连成
2.想亲亲
3.阳婆里抱柴瞭望哥哥
4.割莜麦
5.人家都在你不在
内蒙古【B组】
1.银杯(蒙古族)
2.诺恩吉亚(蒙古族)
3.天鹅/鸿雁(蒙古族)
4.辽阔的草原(蒙古族)
5.小黄马(蒙古族)
内蒙古【C组】
1.心上人(达斡尔族)
2.喜鹊(鄂温克族)
3.金色的雅鲁河(鄂温克族)
4.站在高山顶上放声歌唱(鄂伦春族)
5.鄂伦春小调(鄂伦春族)
天津
1.画扇面
2.尼姑思凡
3.探情郎
4.瞧亲家
5.王大娘探病
河北
1.孟姜女哭长城
2.茉莉花
3.捡棉花
4.放风筝
5.绣灯笼
山西
1.人家都在你不在
2.会哥哥
3.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
4.看秧歌
5.妇女自由歌
西北五省区:
宁夏
1.阿哥的白牡丹
2.尕妹妹门上浪三浪
3.一心儿想着你了
4.四姑娘(回族)
5.马五哥(回族)
新疆【A组】
1.牡丹汗(维吾尔族)
2.阿拉木汗(维吾尔族)
3.达阪城(维吾尔族)
4.黑眉毛的姑娘(乌孜别克族)
5.古丽碧塔(塔吉克族)
新疆【B组】
1.金色的阿拉泰(哈萨克族)
2.我的黑眼睛(哈萨克族)
3.褐色的鹅(哈萨克族)
4.白纱巾(柯尔克孜族)
5.弯月一样的镰刀(塔塔尔族)
新疆【C组】
1.奶酪(蒙古族)
2.小黄马(蒙古族)
3.雅其娜(锡伯族)
4.土尔扈特故乡(蒙古族)
5.阿哥的个憨肉肉(回族)
青海
1.上去高山望平川
2.尕老汉
3.一对鸽子虚空里飞
4.河里浪头翻三翻
5.樱桃好吃树难栽
陕西
1.十绣
2.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3.十里墩
4.你把哥哥的心扰乱
5.五更鸟
甘肃
1.下四川
2.不来是由不得我
3.刮地风
4.尕马儿骑上枪背上
5.月亮偏西了
华东七省区:
山东
1.包楞调
2.绣荷包
3.打秋千
4.放风筝
5.赶牛山
浙江
1.对鸟
2.春调
3.五姑娘
4.踏车山歌
5.紫竹调
江苏
1.茉莉花
2.拔根芦柴花
3.一根丝线牵过河
4.紫竹调
5.无锡景
江西
1.打支山歌过横排
2.斑鸠调
3.藤缠树来树缠藤
4.桐子开花朵对朵
5.心里高兴把歌唱
安徽
1.凤阳花鼓
2.王三姐赶集
3.慢赶牛
4.喊秧歌
5.对花
福建
1.唱到老妹对情郎
2.风吹竹叶响叮当
3.灯红歌
4.新打梭镖两面光
5.采茶灯
上海
1.紫竹调
2.茉莉花
3.姑苏风光
4.孟姜女
5.无锡景
中南五省区:
湖北
1.绣荷包
2.喜坏我的妈妈也
3.喊我情哥吃火烧
4.催咚催
5.车水情歌
广西
1.柳州有个鲤鱼岩
2.唱歌要数刘三姐
3.我俩结交定百年
4.沙田柚子满船头
5.不唱条歌难过日
湖南
1.洗菜心
2.铜钱歌
3.四季花儿开
4.马桑树儿搭灯台
5.大家一起做功夫
广东
1.落水天
2.月光光
3.彩云追月
4.落雨大
5.龙眼开花坠倒枝
河南
1.王大娘钉缸
2.对花灯
3.编花篮
4.小小水车四顶头
5.懒婆娘骂鸡
西南五省区:
云南【A组】
1.放马山歌
2.大河涨水沙浪沙
3.弥渡山歌
4.十大姐
5.小河淌水
云南【B组】
1.猜调(彝族、汉族)
2.阿诗玛(彝族)
3.阿米车(哈尼族)
4.摆时(傈僳族)
5.麻雀调(白族)
云南【C组】
1.舂米歌(景颇族)
2.酒歌(壮族)
3.逗趣歌(壮族)
4.妹妹煮菜甜又香(傣族)
5.团里里(傣族)
贵州【A组】
1.布谷催春(侗族)
2.心心相印(侗族)
3.好花红(布依族)
4.摘菜调
5.五月蝉虫唱得好(侗族)
贵州【B组】
1.贵客来到家(苗族)
2.月亮出来月亮黄(苗族)
3.半夜点灯灯起花(苗族)
4.门墙歌(瑶族)
5.八月米正黄(瑶族)
四川、重庆【A组】
1.绣荷包
2.跟着太阳一路来
3.黄杨扁担
4.槐花几时开
5.摘葡萄
四川、重庆【B组】
1.布谷声声叫(彝族)
2.来过火把节(彝族)
3.居尔嘎嘎(彝族)
4.大河流水长又长(羌族)
5.羌人哪里来(羌族)
西藏
1.阿玛来洪(藏族)
2.汉女织绸缎(藏族)
3.文成公主好装束(藏族)
4.吉祥之日(藏族)
5.圣地拉萨(藏族)
海南
1.五指山歌
2.哥食槟榔妹送灰
3.捡螺歌
4.偷椰子
5.猜谜歌
港澳台地区:
香港、澳门
1.采茶山歌
2.咸水歌
3.落水天
4.送人离别水东西
5.月光光
台湾
1.天乌乌
2.一只鸟仔
3.丢丢铜
4.日头落山一点红
5.除草歌(高山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