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辛彦怀王宏升(《教育发展研究》 2005 年第 5 期)

2000 年以来,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超过 100 所,且仍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将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半壁江山。新建院校大多设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地级城市,其生存和发展问题应引起政府和教育界人士的重视。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为专升本的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单科性或职业性高等专科升格为本科;第二类是师范类高等专科升格为本科;第三类是前两种合并升格为本科。这些学校多数建在地级城市,并以城市命名为“某某学院”。基本上本专科教育并存,多数以专科教育为主,在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校园氛围、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

1 、办学理念落后,学校定位不清。由于这些学校长期处在专科层次,其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观念基本停留在专科学校层次。对于怎样建设本科、建设什么样的本科既缺乏感性认识,更缺乏理性思考,发展方向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保守落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亟待更新,质量标准缺乏针对性,在教学、管理等方面要么模仿原来本科院校的做法,要么是专科教育的简单延伸,要么摸着石头过河。

2 、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不少学校连年扩招,规模急剧扩大,升本后不仅师资数量问题没有解决,而且教育质量和学科结构也成为突出问题,不同学科专业间教师比例不平衡。某些传统的文科、理科专业教师人数相对较多,而工科或新增设的热门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加之教学任务繁重,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少,因而学术视野窄,学术水平较低。此外,由于学校的品牌弱势、所处区位劣势、条件较差,存在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难以留住的问题。

3 、学科单一,后劲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体系从专科层次演变而来,学科单一,缺乏规范性、时代性、前瞻性和共生性,很难通过内部整合实现学科的优化,更难以在较长时期内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多数学科的教师缺乏科研意识、没有科研成果,即便有层次也较低。普遍缺乏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不健全,学科发展缺少动力机制。

4 、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投资主体多为地方政府,缺乏长期稳定的投资机制。投资规模取决于当地财政状况,更取决于地方领导的投资偏好,更有甚者以学校收学费为由不给投资。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教学设施包托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馆等设施大多面临淘汰。很多学校为了升本贷款建校,贷款购置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负债累累。没有超常规的加大投入,很难改变现状,从而达到本科办学条件的要求。

5 、校园氛围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由于原来校园狭小,办学层次低,对外交流和开放不够,即使在校园扩建和迁入新校区后,仍然存在注重小团体利益、眼前利益得失的氛围,缺乏大气磅

礴、海纳百川、充满爱心、宽容开放的校园文化;缺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和竞争意识。

6 、管理僵化,行政主导。地方本科院校属于地方政府管理,优点在于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不足在于当地政府往往将其作为一个工作部门,行政力量大于学术力量,官本位现象严重。学校的自主权荡然无存,处处受到束缚和制约,学校发展受到影响。从内部看,原有的专科学校由于规模小、人员少,大都实行一级管理,而系(部)中间层次只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学校惯于用行政权力代替学术决策,忽视科学、民主管理、专家治教。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将在相当长时期内被以下矛盾所困扰:学校内涵不足、服务功能不全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经费严重不足与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矛盾;学校的区位劣势、品牌弱势与人才引进、队伍稳定的矛盾;管理体制的僵化与扩大办学自主权、增强办学生机与活力的矛盾;生源质量总体偏低与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培养目标期望值较高的矛盾。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明确定位首当其冲。

所谓办学定位,是指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的要求、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可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实际上就是要求学校找准自己在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一般说来,学校的定位包括:

1 、服务面向定位。指高校在履行培养人才、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对所覆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当成为确定服务面向的基本选择。以师范专科学校为基础升格的院校,还应特别关注为基础教育提供合格的师资。

2 、发展目标定位。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才能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地规划和实施学校的各项建设。目标定得过低,起不到凝聚人心的作用;目标定得太高,可望而不可及、容易使人丧失信心。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既不可妄自菲薄,又不能好高骛远。当然,学校的发展目标又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升本后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经过 4-5 年的努力,通过教育部的评估,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

3 、办学类型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应从学校的客观实际出发,反映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不同类型学校的分工协作关系,也就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不同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中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应有好、坏之分。目前我国对高校的分类,应有多种标准。按隶属关系分,有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校;按学科含量分,有单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综合性大学;按学术水平分,有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专科学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讲,定位在“多科性、教学型”较为符合实际。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到一定程度可以不失时机地向更高层次攀升,但每一次攀升,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4 、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服务面向的高等学校,其人才培养的规格是不同的,不同的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也是不同的。综合考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办学类型的实际,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定位应做到,在基础理论、学术追求上可以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