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扶阳方法
中医保健之扶阳治病三步曲(增注)

中医保健之扶阳治病三步曲(增注)扶阳治病三曲人秉一点阳气而生,阳盛则体健,阳衰则疾生。
佛曰:善护念。
吾说:善护阳。
得一份阳气,多一分生机;失一份阳气,少一分生机。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疾病发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在耗损阳气。
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扶助阳气与祛除邪气同等重要,在有些情况下扶阳即是祛邪。
在扶助阳气的过程中,患者常会出现一些“上火”症状,于是,医者束手,患者生畏。
在此,首先要明白“上火”的原因。
人之五脏六腑之阳皆根于肾,换个说法,肾是藏阳的地方,肾阳通达五脏六腑、上下内外。
正常之人服用扶阳药物及食物后,经脾胃运化传输,纳阳归肾;肾阳旺盛,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温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上火”的原因(1)若有人脾胃功能失常,不能纳阳归肾,阳浮于上,上火症状即出现;(2)若有人下焦寒甚,阴阳隔拒,隔阳于上,上火症状即出现;(3)若有人局部经脉瘀阻,阳气渐盛,经脉未通前则气血运行受阻亦更甚,郁而化热,上火症状即出现;(4)若有人太阳经脉受寒,阳气渐盛,机体散热障碍,郁而化热,上火症状即出现。
扶阳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上述四个问题,要让机体能纳阳归肾。
解决方法:温脾阳、引阳入肾,用砂仁、石菖蒲等;温肾阳、驱寒邪,用制附片、肉桂等;通瘀阻、清郁热,用桂枝、知母等;开太阳、驱寒邪,用麻黄、桂枝、羌活等。
在打通道路的过程中,有些人也会出现一些“上火”症状,如口苦、口干、咽痛、流鼻血等,但这都是暂时的,一般坚持服完几剂药后,上述不适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服药之人,切勿因噎废食。
在打通道路后,接下来第二步就是扶助阳气。
扶助阳气,首选药物就是制附片,其次就是巴戟天、仙茅、仙灵脾、补骨脂等。
附子(加工后为制附片),自古至今被誉为扶阳救逆第一要药。
《本草汇言》载: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
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
大暑养生重在扶阳

大暑养生重在扶阳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达到一年中的峰值,炎热至极。
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人体阳气浮于体表,内部脏腑阳气相对不足,且暑湿之气容易侵袭人体,导致各种不适。
因此,大暑养生重在扶阳,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健康。
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
它就像人体内的小太阳,温暖着身体,推动着气血运行,维持着各个脏腑的正常功能。
当阳气充足时,人体抵抗力强,精神饱满,不易生病;而阳气不足时,人体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手脚冰凉、容易感冒、疲劳乏力等。
在大暑时节,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往往喜欢贪凉。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吃大量的冷饮、冲冷水澡等,这些行为虽然能带来一时的凉爽,但却会使阳气受损。
空调房里的低温环境会使毛孔收缩,阻碍阳气的正常散发;冷饮直接进入胃肠道,会损伤脾胃阳气;冷水澡则会使寒气入侵,消耗阳气。
那么,在大暑时节,我们应该如何扶阳呢?首先,饮食调理是关键。
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如羊肉、鸡肉、桂圆、红枣等,以补充阳气。
同时,要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西瓜、苦瓜等。
此外,还可以食用一些具有扶阳作用的药膳,比如生姜红糖水。
生姜性温,能温中散寒;红糖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的作用。
二者搭配煮水饮用,既能补充阳气,又能祛湿散寒。
其次,运动也是扶阳的重要方式。
但在大暑时节,运动要注意适度,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免中暑。
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一些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较为温和的运动。
这些运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增强阳气。
再者,起居方面也要注意。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不要熬夜,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修复。
睡眠是人体补充阳气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阳气的恢复和生长。
同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避免频繁进出空调房。
另外,艾灸也是大暑扶阳的好方法。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扶阳固脱的作用。
可以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每个穴位艾灸 15-20 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宜。
扶阳法----附子法系列

扶阳法----附子法系列第一部分:扶阳法1. 扶阳法的概述扶阳法是一种古老且深受广大民众欢迎的中医疗法,旨在帮助人体调整阳气,促进健康和恢复病痛。
这一法系列通常由多种中草药组成,以其温热的性质和具有扶阳作用的属性而闻名。
2. 扶阳法的原理扶阳法的原理基于中医学的阴阳理论。
根据中医学的观点,人体健康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阳气的充盈与否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扶阳法通过使用温热性质的中草药,能够补充和调整人体的阳气,从而促进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
3. 扶阳法的具体应用扶阳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与阳气不足相关的疾病和症状,如虚寒、畏寒、乏力、脱发等。
通过调整阳气,扶阳法可以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并改善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第二部分:附子法系列1. 附子法系列的概述附子法系列是另一种广受欢迎的中医疗法,以附子为主要草药,具有温阳和驱寒的作用。
这一法系列在中医学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寒凉症状和疾病。
2. 附子法系列的原理附子法系列的原理基于中医学的驱寒理论。
寒邪是中医学中的病因之一,可以导致人体内阳气的不足和阻滞。
附子法系列通过使用附子草药的温热性质,可以驱散体内的寒邪,恢复阳气的正常流动,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寒凉症状和疾病的效果。
3. 附子法系列的具体应用附子法系列主要用于治疗与寒邪相关的疾病和症状,如感冒、风寒感冒、寒症等。
通过温暖身体、驱散寒邪,附子法系列可以缓解寒凉症状,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和康复。
以上就是扶阳法和附子法系列的简要介绍。
这两种中医疗法在中华医学传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其疗效。
需要强调的是,在应用这些法系列时,应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伏天该怎么扶阳呢?三伏天扶阳六种方法

三伏天该怎么扶阳呢?三伏天扶阳六种方法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已经到来,不少人都知道三伏天要喝五花茶、清补凉水来清热、解毒、祛湿。
在此提醒大家,在祛暑清热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扶阳。
那么,三伏天该怎么扶阳呢?
1、多喝姜水若在开着空调冷风的房间里睡觉,睡前可以喝点姜枣茶,具体做法是:用1-2片生姜加1-2颗红枣泡水喝。
用生姜可以出汗解表,用干姜则具有暖胃的作用。
2、摇扇入睡在酷暑难当的夏天,人体毛孔张开,汗出不断,阳气大泄,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
温度合适时,摇扇入睡其实消暑又养生。
摇扇子能不断运动手臂、手腕,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防止血压突然升高。
若天气太过炎热,必须开空调睡觉,最佳温度为26℃-27℃,设定关机时间,避免开整晚空调,同时注意盖一条薄被以避免着凉。
3、以热解热“夏不欲穷凉”,大家切不宜过度贪凉,应以热制热,洗热水澡,喝温开水。
4、适当午睡起居上,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
5、运动别过于剧烈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应保持低运动量,避免剧烈、高强度的运动。
6、避免动怒主动调节情志,避免动怒烦躁,保持神清气爽。
扶阳3妙招,助你增强抵抗力

扶阳3妙招,助你增强抵抗力近期有几个朋友来找我说有点着凉,我就问他是不是半夜踢被子了?对方想了想说是啊,晚上觉得有点热了,这咋办?踢被子这个看起来可能是个小事儿,但是着凉引来的后果是可怕的,现在疫情不容乐观,万一感冒,很需要警惕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已经过了立春,相对于冬天来说厚被子会相对热一些,但对于人体来说外界温度还是相对低,尤其是早晚的温差,因此这一冷一热就容易着凉。
那么在近期的休息上,我们就选择比冬天盖的厚被子稍微薄一些的,这样就不会觉得热,晚上也不会因踢被子导致着凉。
另外也可以打开空调恒温,这样让室内的温度均衡,也不会有很大的温差变化了。
《黄帝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的正气足,那么寒邪、病邪等邪气便不会轻易干预到我们,也不会轻易生病。
反过来说,一个人生病、不舒服、难受,这都是因为身体的正气不足,邪气相对盛导致的。
我们的身体就相当于一个城池,而外部有一个敌对国家准备侵略我们。
所以一旦敌方知道了我们守城的力量弱一点点了,他们就会展开侵略。
那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守城这个基本的生存条件,也要做到可以派兵消灭敌人,因此养正气就是这么重要。
正气、阳气越足,人越不容易生病!养正气的三大法宝:一、风水法今年是庚子年,其中子水来自坎卦对应我们身体中的“肾”,所以今天容易多出肾气不足的情况,如体质偏弱、腰膝酸软、心慌胸闷、怕冷畏寒。
又子与午相冲,因此今年引发了对宫对冲的作用,离卦的作用也被引用,离卦代表了心脏,因此说今年也容易心气不足、睡眠不佳、多梦。
因此调整好正北方向,是今年必须要做好的:正北方向喜砂,喜欢放置阳性的物体,例如石头、盆栽、书柜、电脑、水晶球、微波炉、灶台、电磁炉,外部环境喜欢见到大山、树木、高楼等高大的、阳气十足的物体。
如果你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可以看这位同学的调整方案:根据对宫作用的原理,正北的对宫是正南,因此正南方向也应该做好调整,对于心肾功能的恢复会更好:正南方向喜水,喜欢放置阴性的物体,例如鱼缸、流水摆件、饮水机、墨汁,外部环境喜欢见到鱼塘、河流、喷泉等水类物体:二、中医古法扶阳1、艾灸平时可以艾灸关元穴,可以固本培元,强健体质;还有中脘穴,中脘穴可以调理脾胃,实得气血生化功能增强,加强免疫力:2、泡脚泡脚可以温通肾经,因为肾经起于小指,斜走足心,所以多泡脚有助于温暖肾经,提高肾气水平。
扶阳法----黄芪法系列

扶阳法----黄芪法系列
扶阳法,又称黄芪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
属于中医药学中的养护调理法,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
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扶阳法的核心药物是黄芪,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
黄芪具有温
阳补气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阴阳平衡调节中。
在扶阳法中,黄芪通常以药材或制剂的形式服用。
黄芪法系列包括了多种扶阳法的衍生方法和应用。
其中,常见
的有黄芪煲汤法、黄芪汤煎法、黄芪炖肉法等。
这些方法在中医中
的应用场景各不相同,但都以黄芪为主要药物,以达到调整人体阴
阳平衡的目的。
扶阳法----黄芪法系列在中医养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价值。
它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作为养生的一种方法。
扶
阳法可以增强人体的阳气,提升人体免疫力,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保持人体的健康和活力。
总之,扶阳法----黄芪法系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可以作为一种养生方法来提升人体健康水平。
扶阳医学讲义要点

扶阳医学讲义要点扶阳医学是中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核心理念在于重视阳气,强调扶阳以治病养生。
以下将为您详细阐述扶阳医学讲义的要点。
一、阳气的重要性在扶阳医学的理论体系中,阳气被视为生命的根本动力。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都依赖于阳气的充足与运行通畅。
阳气就如同太阳,给人体带来温暖、活力和生机。
若阳气不足,就如同天空中的太阳失去了光芒,人体便会出现各种病症。
阳气具有温煦、推动、防御、固摄等多种重要作用。
它能温暖身体,保持正常的体温;推动气血津液的运行,使营养物质得以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抵御外邪的入侵,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能固摄体内的津液、血液等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
二、导致阳气受损的因素生活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阳气受损。
首先,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过多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冰淇淋、生鱼片等,会直接损伤脾胃阳气。
其次,过度劳累也是阳气的“杀手”。
长期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使得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阳气也会随之消耗。
再者,情志失调,如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气血的运行,进而损伤阳气。
此外,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
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阳气容易被寒湿所困,导致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三、扶阳的方法1、饮食调理选择温热性质的食物是扶阳的重要一环。
比如,适当食用羊肉、鸡肉、桂圆、生姜等具有温补阳气作用的食物。
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生冷、寒凉的食物。
2、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阳气的生发和运行。
像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升阳气。
但运动也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疲劳损伤阳气。
3、起居有常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升发。
特别是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阳气外泄。
4、中药调理在扶阳医学中,常用一些温热性的中药来扶助阳气。
比如附子、干姜、肉桂等,但使用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剂量和用法。
5、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有效的扶阳方法。
灸法扶阳保命长寿的方法

灸法扶阳保命长寿的方法*导读: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
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
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
*灼艾之法有一个小故事*艾灸南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叫王超的军人,退役后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盗,无恶不作。
他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个得道的异人,传授给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
王超按照这套方法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
后来犯案被抓,判了死刑。
临刑前,监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龄,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养生秘术吗?王超回答说秘术我没有,只是年轻时师父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
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是像一团火那样温暖。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
王超被处死后,刑官让人将他的腹暖之处剖开,看见一块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这就是长期施灸用艾火灸出来的。
可见灼艾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有多强大。
《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
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关元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
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即是该穴。
关元穴的温和灸法就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灸。
艾条距离皮肤约二到三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灸关元的最好时机在夏秋之交,相当于南京地区的7月底到9月中。
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
冬春两季除去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去灸关元穴,因为冬主收藏,春主升发,灸多了反而会泄精气。
学医之初,我老师有位病人,患有性功能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扶阳方法
【导读】很多人看到小道经方中经常写一些四逆辈的方子,推荐的附子理中丸和金匮肾气丸,一直有不解和质疑~为什么总是以四逆汤打底开方?为什么总是推荐这些丸药呢?其实,背后的秘密是因为“阳气”,万病损于阳,小编带您解开这个秘密~阳气今日小满《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说明阳气在人生中何其重要,比作天与日,贯穿始终,主宰命运,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因此,固护一身之阳气,可葆生命活力。
现代人尽管病情不一样,但是一摸脉象,很多都是沉细无力,有的还伴有胸闷、手脚冰凉、气短等现象,这些都是典型的阳气不足的表现。
《内经》上说”阳主阴从“,这句话其实也说明了阳气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
例如,想把煤炭中的能量利用,需要一把火将其燃烧,这把火就是阳气的力量。
放到人体也一样,能量需要阳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应用。
扶阳方法今日小满、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
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
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①艾灸扶阳的重要穴位,古今长寿者必灸之穴——关元、足三里的长寿灸法。
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增
加身体的气化能力。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
古人说的灼艾,实际上是瘢痕灸,但是现代人很少采用此法,平时大家可以在用随身灸或者悬灸即可,每天每个穴位10分钟左右,艾灸前后一定多注意补充津液,多喝粥、汤类。
②丹药丹药,主要成分为矿物,以铅汞等金石品为主。
《扁鹊心书》提到的丹药名为太上金液丹,以硫黄为主,扶阳祛湿。
中西医结合第一人张锡纯受丹道医家的影响,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主张服用生硫黄来回阳,他认为生硫黄回阳效果比人参还好,能兴垂绝之阳。
硫磺(药用)可以补命门火,在医师指导下。
一般可以每天服用10g-15g左右。
③附子东汉的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创立了很多带附子的汤药,像附肾气丸、附子汤、四逆汤等方剂。
一般来说,生附子有入里,破里寒的功效,炮附子能走表,这是二者的区别。
经典方剂中用的是生附子,恢复的是在里的功能。
在服用四逆汤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出现”瞑眩反应“,排病反应,这些反应使得很多不明白真正医理的人感到恐慌,也使得很多中医师不敢给病人开四逆汤。
其实,这些反应都是有效反应,不会真正的开好四逆汤,也是失去了治病的一大利器。
扶阳方法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在想,小道经方难道是火神派的?其实不然,小道经方认为,阳气固然重要,但是在扶阳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了对津液的固护。
一个人生病了,好比是一个穷人,阳气的
作用是让这个人拥有赚钱的本领,只要有了赚钱的本量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但是咱们不要忽略了,赚钱的本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这个穷人饿死了咋办?所以在过程中,可以先借点钱给他,慢慢地等到他有了赚钱的本事。
放到咱们身体上,如果只强调扶阳,身体可能是极不舒服的,这时候别忘了”存津液“的重要性。
比如在四逆汤中加入生地,就是这个道理。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健康咨询,不一样的中医知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道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