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件《咏鹅》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教案《咏鹅》

小学音乐教案《咏鹅》

小学音乐教案《咏鹅》小学音乐教案《咏鹅》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案《咏鹅》,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音乐教案《咏鹅》1教学重点: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示音乐情绪。

同学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激发和培养同学的音乐发明能力和想象力。

导学流程:预习展示交流:(用时:)背诵唐诗《咏鹅》同学重点研究内容1:(用时: 5 )熟悉歌曲同学可能学习活动1:整首歌曲整首歌喊唱同学可能学习活动2:不爱听老师指挥,以为自身背的很熟练。

教师指导(小结):用中间(手势)的音色来演唱。

间休设计(用时: 1分)同学重点研究内容2:(用时:10 分)歌曲的处置同学可能学习活动1:整首歌从头到尾一个力度,没有强弱的对比同学可能学习活动2:速度一样,没有快慢的对比教师指导(小结):教师用对比法,和听声音回答问题的方法,让同学来回答什么地方该强,什么地方弱,什么地方快,什么地方慢。

同学经过仔细的聆听,很快会回答出问题,结尾处要渐慢渐弱,表达小鹅越走越远……课堂反馈练习设计:(用时:5分)分小组演唱本节学法指导要点:听唱扩展资源链接:同学会背的唐诗导学反思:同学喜欢本首歌,并且扮演的很熟练。

小学音乐教案《咏鹅》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感受乐曲中描绘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2.引导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中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准备: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谜语(谜底——鹅)“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

2024年小学音乐教案《咏鹅》

2024年小学音乐教案《咏鹅》

2024年小学音乐教案《咏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章《动物音乐会》,详细内容为古诗词歌曲《咏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咏鹅》的歌词、旋律和节奏,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歌曲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鹅的相关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控制。

教学重点: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学具:音乐课本、鹅的图片、画笔、彩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幅美丽的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出鹅的特点。

引导学生模仿鹅的叫声,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5分钟)(1)学习歌词:引导学生朗读歌词,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2)学习旋律: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习。

(3)学习节奏:用卡片展示节奏,学生模仿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讲解并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练习,每组演唱歌曲,其他组评价。

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学生集体演唱《咏鹅》,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古诗词《咏鹅》2. 黑板右侧:歌曲旋律、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咏鹅》。

2. 答案:学生自行练习,家长评价并签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节奏掌握上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下节课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古诗词歌曲,如《静夜思》、《春晓》等,提高音乐素养。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鹅的生活习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控制。

2. 教学重点: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选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讲解并示范。

小学音乐课《咏鹅》的教案

小学音乐课《咏鹅》的教案

小学音乐课《咏鹅》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咏鹅》这首歌曲产生兴趣。

让学生了解《咏鹅》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咏鹅》这首歌曲的创作者和创作背景。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鹅的形象,引导学生对歌曲主题产生联想。

1.3 教学步骤:开场提问:同学们听说过鹅吗?他们有什么特点?教师介绍《咏鹅》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播放《咏鹅》歌曲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第二章:歌曲学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咏鹅》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授《咏鹅》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音准。

2.3 教学步骤:教师弹奏钢琴或播放歌曲,学生跟随音乐学唱。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互相学习和纠正。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三章:歌曲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咏鹅》歌曲的结构和音乐元素。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咏鹅》歌曲的结构和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特殊音乐符号和表现手法。

3.3 教学步骤:教师对《咏鹅》歌曲进行分析和讲解。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歌曲,并注意音乐元素的变化。

教师提问,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歌曲创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运用音乐知识创作自己的歌曲。

4.2 教学内容:教授学生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如旋律创作、歌词编配等。

引导学生根据《咏鹅》歌曲的主题进行创作。

4.3 教学步骤:教师示范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是对《咏鹅》歌曲的改编,也可以是完全原创的歌曲。

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歌曲学唱、歌曲分析、歌曲创作等。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五年级下册《古韵新声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1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五年级下册《古韵新声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1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五年级下册 《古韵新声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 聆听歌曲《读唐诗》,感受乐曲情绪。
◆ 聆听音乐,说说歌中都唱了
《绝句》杜甫
《咏鹅》骆宾王
《枫桥夜泊》张继 《夜雨寄北》李商隐 《出塞》王昌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EIUSMOD 《咏鹅》
EIUSMOD 《江雪》
EIUSMOD 《咏柳》
EIUSMOD 《村晚》
EIUSMOD 《江南好》
EIUSMOD 《静夜思》
静 夜 思
再见!
古 诗 朗 诵 会
͏
李白 白居易
《静夜思》 《夜雪》
杜甫
《绝句》
骆宾王
《咏鹅》
张继
《枫桥夜泊》
李商隐 王昌龄 王维
《夜雨寄北》 《出塞》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诗人白居易 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之 事被贬,在寒冷寂静 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 外积雪有感而发,孤 寂之情愈发浓烈,因 此写下了这首诗。
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 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表现了诗人希望启用良将,早日平息 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配 乐 朗
静 夜绝 咏 夜 雪句 鹅 思
枫 北夜 桥雨 夜寄 泊

出 塞
九 日 忆





《将军令》 《春到湘江》 《忆故人》
͏
古筝
竹笛
古琴
古 诗 演 唱 会

小学音乐_《咏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咏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咏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咏鹅》1、学唱歌曲《咏鹅》,并有感情的演唱。

2.学唱由唐诗创编的歌曲,体味中国古诗词的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的音乐现象悠闲自在。

从视觉、听觉和情感上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组织教学:1.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快乐的音乐课又和大家见面了,请同学们带着想象的翅膀和老师一起走进课堂吧!【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

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个谜语,你们猜它是谁?“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

”你们猜一猜。

是什么动物?(鹅)3.导入歌曲:师:同学们看到鹅,你能想到哪首古诗呢?出示ppt齐读课题《鹅》师:读的真好!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诗中描绘了鹅在水中嬉戏游玩、悠闲自在的情景。

(1)师:大家仔细听《咏鹅》这首歌,听后说说《咏鹅》这首诗,在歌曲中播放了几遍?同学们都伸出你的手,当听到第一遍时仲出一个手指头,听到第二遍时再仲出一个手指头,最后看看到底是几遍?(4遍)(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仔细看大异幕的歌谱,你发现了什么?这位同学说说《咏鹅》这首诗在课木只出现两次,为什么我们要唱四次?(生答教师做总结)因为这首歌的旋律当中出現了反复跳跃记号。

(认识学习反复跳记号在课本中的位置)师:接下来听老师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同学们用你的小手指歌词。

(师有感情的范唱)师:同学们,要想学好歌曲,难题又出现了,按节奏朗诵歌词,你们有信心吗?2.学习歌曲(读歌词)听说同学很喜欢朗诵,但按照一定的节奏读可不太容易,请看大屏群(师播放课件按节奏读歌词)试试看你会读吗?听老师读一遍,(师按节奏读歌词)听完之后,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种节奏不同:)有什么不间(原来、第一种节奏在鹅后使用了休止符,这就要求大家在演唱的时候,遇到“休止符要停止)我们来完整练习一下(2)学生集体拍打节奏【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体现节奏两种节奏的不同,从而引出休止符,对比两个节奏的不同以及注意休止符的位置。

《咏鹅》音乐教案

《咏鹅》音乐教案

《咏鹅》音乐教案《咏鹅》音乐教案1年级: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大背景图、各种图片、打击乐器、彩笔、图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1.学生随音乐起立,跟老师做律动。

2.教师微笑着面对全体学生:同学们好,我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又开始了。

[设计意图: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正确时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

]二、利用自然音源,创造声音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面,欣赏完之后,告诉老师,在这幅画面中出现了哪些声音?〔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风声、水声、小鸟唱歌、鹅叫……〕师:我们能不能自己来创造这些声音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创造、模仿出这些声音。

〔学生分组讨论,利用自备的物品和教室里现有的音源,惟妙惟肖地塑造了这幅画面所表现的意境。

他们抖动塑料袋、纸张、书本表现风声,用矿泉水瓶子装上少许水摇晃、撩起水桶里的水模拟水声,吹薄塑料纸、树叶、书本等模仿鸟鸣,用易拉罐互相碰撞、敲打塑料杯子等模仿鹅叫,教室里响起了风声、水声、鸟鸣、鹅叫声……〕[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同学们运用了我们生活中物品的自然音源,表现了这幅画面的意境。

生活就是音乐的源泉,只要大家平常用心去观察、发现这些声源和音源,并把它们运用到我们的音乐中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学生创作情景图师:老师这儿有好多漂亮的图片〔教师准备:荷花、荷叶、小鸟、鹅、小树等图片〕,同学们想不想用这些图片贴出漂亮的图画来呢?〔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些图片贴到画面中相应的位置上,并把创作好的图画用语言描述出来〕[设计意图:利用孩子喜爱作画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创作图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营造出了这首诗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024年小学音乐教案《咏鹅》

2024年小学音乐教案《咏鹅》

2024年小学音乐教案《咏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章《美丽的动物王国》,详细内容为古诗词歌曲《咏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咏鹅》的歌词、旋律及演唱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音高掌握。

2. 教学重点: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歌词卡片。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鹅,让学生描述鹅的外形、动作。

引导学生用诗词来赞美鹅,自然导入《咏鹅》。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播放《咏鹅》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分析歌曲的歌词,讲解诗词的韵律、意境。

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变化、音高的准确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咏鹅》,互相纠正、评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5分钟)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咏鹅》2. 歌词卡片:贴在黑板上,方便学生跟唱。

3. 歌曲节奏:用符号表示节奏变化,提醒学生注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咏鹅》歌词,独立演唱歌曲。

2. 答案:课后自行练习,下节课进行课堂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收集其他赞美动物的诗词,进行分享、交流。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鹅文化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音高掌握。

2. 例题讲解:歌曲的歌词分析、诗词的韵律、意境讲解。

3. 课堂小结:强调重点、难点,鼓励学生课后练习。

4. 作业设计:熟记《咏鹅》歌词,独立演唱歌曲。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收集其他赞美动物的诗词,参与校园鹅文化活动。

《咏鹅》教案

《咏鹅》教案

《咏鹅》教案《咏鹅》教案1教学内容:33页1、学会演唱《咏鹅》。

2、参与创作活动。

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咏鹅》,感受音乐与古典诗词完美结合的艺术感染力。

2、在参与创作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咏鹅》的情境,并对非音乐音源进行大胆的探索。

3、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教学重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咏鹅》的情境。

教学难点:对非音源进行大胆的探索。

教学准备: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拍手念儿歌“鹅妈妈”二、导入语言:池塘里,鹅妈妈带着一群小鹅戏耍的场面。

1、看到这幅生动的画面你会想到什么,哪一首古诗?让我们来一起朗诵一遍好吗?2、谁来讲讲这首诗写了什么?三、学唱歌曲1、学唱歌曲放录音,学生随乐小声哼唱。

学唱歌曲。

解决反复跳越记号的唱法。

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2、启发情绪(1)古人在吟诗时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2)学生模仿并演唱歌曲四、综合、拓展如何把我们的这些作品和古诗《咏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呢》?▼学生集体讨论。

▼综合表现举例。

▼学生集体表演后拍照留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同学们,今天特别开心,我们不仅学会了为古诗《咏鹅》谱写的歌曲,而且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性地进行了发挥。

我相信同学们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还会有许多许多新的创意……2、演唱歌曲《咏鹅》六、板书设计:咏鹅课后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们熟悉的古诗引入教学,然后带着学生有节奏的用朗诵歌词的方式读歌词,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和好奇。

在教学中我继续使用手势引导学生们掌握歌曲旋律,经过师生接龙,学生接龙,齐唱等各种形式不断运用手势掌握和运用手势与音符之间的关系。

《咏鹅》教案2《咏鹅》这首古诗内容浅显,诗人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那么,如何将这首古诗教出新意呢?在此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背一背、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的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